小学生千字文

更新时间:2024-05-29 12: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2页:

1、“大江东去”:出自宋朝苏轼的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

原词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接天”:语出自宋朝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原诗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中华历史,岁月五千”:这只是个通俗的说法,并非学术界的定论。一般来说,中华文明史是从夏代算起的。夏代的起始时间根据以前的考证是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年。不过。目前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已经取得突破性成就。专家已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确定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从皇帝至夏代有1000年左右。这样算来,从皇帝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第4页:

1、“炎黄”:指大约50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两个部落联盟首领炎帝和黄帝。

黄帝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他曾率领部落打败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南方的部落。后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民族的主干成分。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民族的祖先,华夏民族也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第6页:

1、“导平水涨”:指大禹治水。

大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王朝。中国的历史从此由传说时代进入信史时代。大禹治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传说,那时禹去治水,采用了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到江河里再流往海洋。他花了13年的功夫,才把洪水控制住。大禹治理水患认真负责,十分辛苦,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到了人们的信任,继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

2、“违命坐监”:指夏王朝出现了国家机器。不听命令就要坐牢。 禹年老的时候,准备让位给伯益。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杀死了伯益,继承了禹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启在夺取王位时,有的部落首领不服。启调动军队和他们大战。启对士兵们说,你们听从我的命令,就将得到赏赐;违反我的命令,就将进监狱,被杀头。这样,经过一年征战,启的统治得到了各部落的正式承认。

第8页:

1、“商代金属”:指商朝已经大量生产金属青铜器。

商朝的手工业很发达,青铜器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出土了商朝的青铜器达几千件,其中最著名的为司母戊大方鼎。该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文记骨片”:指商朝时人们把文字记录在兽骨和龟甲片上。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一种文字。1899年,清代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首先从一味叫“龙骨”的药材上发现了它。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演变而来的。如今,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在以河南省安阳殷墟为中心,出土了15万片以上。

第10页:

1、“武王”:指周武王。 公元前11世纪中期,生活在泾水、渭水流域的商朝属国首领周文王逝世,其子姬发继位。姬发就是周武王。他继承了父亲周文王的事业,在姜尚、周公旦等人的辅佐下,按既定的战略方针,发动了讨伐商纣的战争。 2、“除害”:指武王伐纣。

商朝最后一个王叫纣,他非常残暴无道。武王、姜尚等人带领着一些部落,大举伐纣,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 3、“分田”:指分封制、井田制。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井田制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

第12页:

“战国征杀”: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征杀。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变革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春秋时期先后获得霸主地位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他们为“春秋五霸”。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时期。到战国时期,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历史上称这七个大国为“战国七雄”。

第14页:

“也曾退让”:指春秋时期晋楚争霸中退避三舍的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出逃流亡。当重耳流亡到楚国时,楚成王像接待诸侯一样隆重的接待他。一天,楚成王设宴招待重耳。谈话中,楚成王问重耳:“假如有一天,你回晋国当上国君,将怎样报答我?”重耳说:“要是托您的福,真能返回晋国当政,如果有一天,晋楚交战,两军相遇中原,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以报答今日的盛情。”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了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楚晋两国军队相遇中原。当时楚军人数超过晋军一倍多。决战前,晋文公以报答楚成王,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为名,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巧妙的避开楚军锋芒。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果然追击。晋军集中兵力,大破楚军。

第16页:

“昨却一箭”:指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重用管仲,不计较一箭之仇的故事。

公元前685年,齐襄公死了,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回家奔丧,并均想继位。途中,公子纠的师傅管仲带兵拦截公子小白,射了公子小白一箭。这一箭射中公子小白的带钩,小白假装死去,公子纠误认为小白已死,于是放慢了行速。公子小白日夜兼程,抢先回到齐国即位,号称齐桓公。由于管仲曾射了齐桓公一箭,因此齐桓公与管仲结下了一箭之仇。公子小白即位后,想任命他的师父鲍叔牙为相,可鲍叔牙却屡向齐桓公荐贤,说管仲乃是天下奇才。于是齐桓公以社稷为重,不计较一箭之仇,重用管仲。管仲在齐桓公的支持下,对齐国进行了一番改革。几年时间,齐国就富强起来,最终使齐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霸主。

第18页:

1、“杰士变法”:杰士,指商鞅;杰士变法,指商鞅变法。

商鞅本姓公孙,他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来到秦国,并用王霸之术,打动了急需迅速提升国力的秦孝公,使得秦孝公最终力排众议下决心变法。为使群众信服,支持变法,商鞅在城南门立了一根木杆并在旁边张贴了一张告示,写道:谁能将此木搬到北门,就赏黄金10两。然而没有人相信他所说的话。于是他又贴了张告示,将赏金变为黄金50两。有一个人试了一下,将木杆扛到了北门,果然得到了黄金50两的赏钱。这样,人们终于知道商鞅是个守信用的人,也就支持他的变法条令了。

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继位,是为惠王。公子虔等人乘机发动反攻,诬陷商鞅“谋反”,将他逮捕并车裂。商鞅的新法,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第20页:

“能者富川”:能者指李冰;川,指四川;能者富川,指李冰主持兴建都江堰使四川富饶。

李冰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水利专家,秦国蜀郡郡守。当时,为了扩大水浇地的面积,预防水害灾害,各地都在兴修水利。李冰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岷江主持兴建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和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的郑国渠,是最为著名的水利工程。特别是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因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

从2000多年前到今天,都江堰仍发挥着防洪灌溉和运输等多种功能。

第22页:

1、“老子”:春秋时伟大的思想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曾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等同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幼年牧牛耕读,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到中国西北沙漠以西的地方去了。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无为”:老子的一贯主张。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含有做事要遵循客观规律,不妄为、不乱为、顺应自然的意思。

3、“道德名典”:指老子的著作《道德经》

该书处处都贯彻着无为的思想。老子认为理想的统治者治理国家,是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要去干涉他们。

4、“依存互根,错或福善”:介绍的是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各种事物都是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如有和无、生和死、贵和贱,都是对立的双方。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它们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错误的东西,有的时候也可能会变成幸福或善举。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24页:

1、“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的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东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年轻时曾当过管理牛羊的小官,又管理过仓库。其后主要从事普及教育的工作。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公元前479年孔子卒,

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2、“且把学办”:指孔子兴办私学。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贵族。为改变这种局面,突破官府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提出“有教无类”。孔子先后教过的弟子达3000多人,其中较为突出者达72人。 3、“因材施教”:指因学生的差异而定教法。

孔子教育学生时,善于发现学生各自在性格和学业上的特点,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

4、“贵以精专”:及学生向精专的方向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第26页:

1、“百家争论”: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和各流派间纷争的局面。

所谓“诸子百家”,主要有以下学派。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 李斯 名家,代表人物:邓析子、惠子、公孙龙子、伊文子

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 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 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农家,代表人物:许行 兵家,代表人物:孙武、孙膑

2、“各持己见”:指诸子百家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

第28页:

“石申守夜”:指石申在夜晚观察天象。

石申,战国时期魏国人(今属河南开封)。他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天文》。后人把他的著作与楚国人(今属湖北)甘德写的天文学著作《天文星占》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第30页:

“修室鲁班”:指鲁班修建了房屋。

鲁班,战国初期鲁国人,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能工巧匠。他不但能够修建房屋,改进生产工具,而且还有许多发明创造。他在一次攀山时,不小心手指被小草划破,他摘下小草仔细观察看,发现草叶两边全是排列均匀的小齿,于是就模仿草叶制成伐木的锯;他看到各种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飞翔,就用竹木削成飞鸟,借助风力在空中高飞三天不落。传说他制造了“机关备制”的木马车;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凿子等各种木工工具,还发明了磨、碾、锁等。由于成就突出,后世的木匠一直把他尊为“祖师爷”。

第32页:

“指切损益”:通过指诊切脉来了解人体的损益情况。此句指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扁鹊采用切脉的方法来了解病人身体的病损与健康状况。

扁鹊总结出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诊断疾病的方法。

第34页

“端午追原”:原,指屈原。此句指楚国人在农历五月初五那天去搜寻跳江的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前278),名平,楚国人,杰出爱国诗人。他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诗篇,其中《离骚》是一篇不朽的抒情诗。他生活在战国末期,面对楚国的衰落,他希望革新图强,却遭到排挤和流放。公元前278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军攻破,屈原怀着悲愤的心情,跳江自杀。传说这一天正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搜索寻找屈原。人们担心鱼吃掉屈原的尸体,所以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到江中喂鱼。后来,中国人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以纪念屈原。

第36页:

1、“作品总结”:《诗经》是西周到春秋时期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总结了当时最伟大的作品。

《诗经》共有诗歌300多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各地的民歌,文学成就颇高。《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五经》之一。 2、“钟音十全”:指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音色优美,音域很广。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的一套战国时期的编钟,使我们看到了当时的“钟鼓之乐”盛况。

第38页:

1、“首脑”:指秦始皇。

秦王嬴政当权以后,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前后十年,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嬴政幻想秦的统治时代延续下去,自称秦始皇,后世子孙代代相承,递称二世、三世。 2、“确立集权”:指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3、“度量器具,字体币钱”:指秦朝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

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各不相同,秦统一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他规定以小篆为标准字体,后又以书写更简便的隶书为标准字体,促进了文化交流。他规定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铜钱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为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带来了便利。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使长度、容量、重量,都有了统一的标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40页:

1、“刑责疑犯,乡里受连”:指秦朝的法律尤其严酷。

一人犯死罪,亲族都得处死,这种方式叫“族诛”;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这种方式叫“连坐”。在秦时,人民动不动就受罚做苦役,或被处死。 2、“阿房”:指阿房宫。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了豪华的阿房宫。据《史记 始皇本纪》中说: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上可以坐一万人,殿下可以竖起五丈高的旗杆。

3、“长城”:指万里长城,由许多城堡、墩台、城墙等组成的延绵万里的防御工程体系。

长城,原是战国时期燕、赵、秦诸国加强边防的产物。秦统一后,将原来燕、赵、秦三国所建的城墙连接起来,加以补助和修整,全长超过了一万华里,故称之为“万里长城”(今长城为明代重修,从山海关到嘉峪关,全长6000多米)。

第42页:

“陈胜起义”:指陈胜、吴广所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

民起义。

公元前209年7月,一队被征发到渔阳(今北京密云)戍守边地的穷苦农民900人,遇雨停留在大泽乡,不能如期赶到渔阳戍地。按照秦法“失期当斩”。于是,他们在两名小队长陈胜和吴广的领导下,举起了起义的旗帜。

为了发动起义,陈胜和吴广设计在帛上书写“陈胜王”三字,置鱼腹中,戍卒买鱼得书,传为怪谈。吴广又于夜晚在驻地旁装作狐鸣,发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呼声。接着,陈胜、吴广率领戍卒,号召农民反秦。起义军很快攻克了几个县城,不到一个月,已发展至数万人。

秦二世慌忙向起义军反扑。吴广、陈胜先后被杀害。

第44页:

1、“打透锅底”:指巨鹿之战时,项羽命令全军打破用来做饭的锅的这一举动。

陈胜起义后,楚名将项燕之子项梁和项梁的侄子项羽在吴(今江苏苏州)起兵响应。不久项梁率领八千子弟兵渡江北上,队伍扩大到六七万人。公元前208年,秦军30万围困巨鹿,宋义、项羽率兵数万人北上救援。宋义北至安阳,逗留不进。项羽率领全军渡过漳水,命令全军打破能用来做饭的锅,沉掉能用来逃命的船,只带三日粮,以不胜则死的决心,扭转了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 2、“项带师团”:指项羽带领他的师团。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自幼跟随叔父项梁长大。项羽力大过人,精通兵法。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取得胜利。

第46页:

1、“四面是歌”:指楚汉之争中“四面楚歌”的故事。

楚汉之争是指继中国秦末农民起义后,项羽和刘邦之间为争夺封建统治权利而进行的战争。

陈胜死后,刘邦和项羽成为反秦的两大主力。公元前207年,刘邦、项羽相继率兵入关,秦朝灭亡。战争初期,刘邦与项羽相比,力量较弱,但他在入咸阳时,军纪严明,宣布废除秦朝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赢得民心。而项羽进入咸阳后,大肆烧杀抢掠,大失民心。这样,刘邦率领的汉军逐渐由弱变强。公元前202年,刘邦大军进击项羽,在垓下把楚军重重包围。夜里项羽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唱起楚地的歌曲,不禁非常吃惊,以为楚的地方全被汉军占领了。项羽见大势已去,遂在逃到乌江边时自刎而死。 2、“刘觉志满”:指刘邦志满意足。

刘邦是沛县人,秦时任乡间亭长。有一次,他押送刑徒去骊山,半路上刑徒纷纷逃走。面对这种情况,刘邦索性把全部刑徒都给放了。于是一些刑徒跟随他开始了反秦活动。刘邦入咸阳时,废除秦的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深得秦人拥护。项羽入关后,驻鸿门,摆下“鸿门宴”,欲杀掉刘邦。刘邦借口去厕所逃离。楚汉战争爆发,最终以刘邦获得胜利而告终。刘邦建立汉朝,历史上称为西汉。

第48页:

1、“休养生息”:指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

所谓休养生息政策指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以后,统治者不搞劳民伤财、严刑峻法的统治,改以宽刑薄赋的政策,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穷。刘邦很注意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对农民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特别是文帝和景帝,继续推行这种政策,从而出现了“文景之治”。 2、“提议节减”:指汉文帝提倡节俭的故事。

一次,汉文帝打算建造一座露台,可当他知道建造一座露台需要花费100斤黄金时,就说“这100斤黄金相当于中等百姓人家10户的家产,建造露台太浪费了”。于是取消了建露台的计划。

第50页:

1、“推恩令”:指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

汉初,诸侯王的爵位是由嫡子继承的,庶出的子孙没有继嗣的资格。至武帝初年,一些诸侯大国仍然拥有相当实力,严重影响着中央集权的巩固。后来,武帝允许诸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弟子,王国被逐渐分成许多小侯国,再也没有力量与中央朝廷抗衡,从而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2、“调控铁盐”:指汉武帝把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第52页:

1、“兴读易理”:指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举。“易”指《易经》,儒家的代表作之一。

董仲舒主张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他各家学说都禁止传播,以实现思想上的统一。

2、“正统则显”:指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在罢黜百家后彰显出来。

董仲舒的提议被汉武帝采纳。独尊儒术以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2000多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

第54页:

1、“新”:指王莽政权。

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做了皇帝,改国号为新。 2、“改制”:指新朝的改制,即王莽改制。 汉武帝以后,西汉逐渐由盛而衰。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社会非常动荡。在这样的情况下,外戚王莽乘机夺取了政权。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王莽进行了经济改革,历史上称为“王莽改制”。由于王莽改制没能解决社会问题,反而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结果导致政局更加动荡,最终其政权也在绿林,赤眉农民起义的风暴中灭亡了。

3、“举步维艰”:成语。意思是迈起脚步行走很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

第56页:

1、“增兵卡压,绿林好汉”:指王莽派兵围剿绿林军,结果被打得大败。

公元17年,湖北大旱,灾民在王匡、王凤的领导下,举行起义。他们聚集在绿林山中,因此被叫做“绿林军”。公元18年,樊崇领导山东饥民起义,他们把眉毛涂成红色,故称“赤眉军”。王莽政权在绿林军、赤眉军的打击下土崩瓦解了。其中,撞响了新莽王朝彻底覆灭丧钟的是昆阳之战。当时,昆阳城内只有守军八九千人。面对强敌,刘秀主张坚守昆阳,伺机破敌。最后,刘秀抓住战机,取得了昆阳之战的胜利。绿林军乘胜攻入长安,王莽被杀。公元25年,刘秀即位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第58页:

1、“奖罚并用,消租裁捐”:指刘秀掌握政权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为了巩固新建的东汉封建政权,缓和阶级矛盾,刘秀汲取历史教训,下令释入奴婢,禁止残害奴婢,整顿吏治,惩处贪官,减轻赋税,提倡节俭。

由于刘秀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全国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历史上把这段时间称为“光武中兴”。

第60页:

1、“两层势力,内外藏患“:指外戚、内宦两层势力交替专权蕴藏祸患。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内宦,指宦官。

东汉中期以后,由于即位的皇帝年龄都很小,太后把持朝政。随之而来的是,太后依靠自己的父兄,形成外戚专权。小皇帝一旦长大成人,必然对太后父兄把持朝纲不满。这时,皇帝往往依靠从小和自己一块儿玩乐的身边的宦官,密谋从外戚的手中夺权。这样,就形成了外戚和内宦交替专权、轮流执政的局面。外戚和内宦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腐朽势力。东汉就是在外戚、内宦此起彼伏的明争暗斗中逐渐衰败下去的。

第62页:

1、“轻将头束”:轻轻地把头裹住。指以黄色头巾束头的“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贪污成风,广大农民饥寒交迫,只有起来反抗。河北巨鹿人张角见民不聊生,创立了宗教组织“太平道”。他和他的弟子一面传教,一面为无钱就医的农民治病,深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十多年间,“太平道”发展到几十万人。各地都流传着张角散布的预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意思是说,东汉政权已经不行了,太平道将要取代它,在甲子年举行起义,建立一个太平吉祥的国家。这样,在公元184年(甲子年),爆发了黄巾起义。

2、“克了村县”:指黄巾军攻克了许多村庄、郡县。

第64页:

1、“张某”:指张骞。中国西汉时期的外交家。汉朝时候,人们把中国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领100多人,从长安出发到西域去。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各族与汉族的经济发展。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这是西域正式归属西汉中央政权的开始。

2、“网络永留”:指丝绸之路像网络一样,永远留存下来。

“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亚欧的东西方商贸通道的总称。随着汉朝与西域的沟通,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贸易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织品,从长安往西,出玉门关,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第66页:

1、“超”:指超班。

班超幼有大志,不拘小节。年轻时,因家贫为官府抄写文书,以养活老母,但总是想像张骞那样建功立业,于是投笔从戎。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公元91年,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公元102年,因年老返回洛阳,同年病卒。

2、“超遇困境,化解危难”:指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

班超出使西域,随行共36人,当他们到达鄯善国时,该国国王对他们是“礼敬甚备”。可不久却突然疏远了起来。班超通过了解,得知这是因为匈奴使者来到了该国。班超召集随从人员说:“假如鄯善国国王将我们交给匈奴人,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不入虎穴,焉得

虎子。只有消灭了匈奴使者,我们才能逢凶化吉。”于是,班超王带领36名随员,半夜火攻匈奴营帐,趁乱斩杀了匈奴使者及随从,然后提着人头去见鄯善王,促使原先动摇不定的鄯善王与匈奴决裂,一心归附东汉。

第68页:

1、“英”:指甘英。

在丝绸之路的历史上,甘英西行是中国人的又一壮举。公元97年,为了同在大秦(罗马帝国)建立直接的联系,西域都护班超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了亚洲西部的波斯湾,当地人为了垄断东方与罗马的贸易,阻止甘英进一步西行。甘英虽然没有达到原定的目的地,但他却熟悉了沿途的地理和风俗习惯,为以后中西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可以说,甘英是一位让人崇敬的英雄。

第70页:

1、“造纸”:指造纸术的发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于公元105年,对造纸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他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这种纸,原料易得,造价低廉,纸的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升,深受人们的喜爱。

几个世纪后,中国的造纸术不断外传。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欧洲等地先后学会了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72页:

1、“地动晨晓”:指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很快就能测出地震的方位。

张衡(78—139),是东汉时期中国伟大的科学家。他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推动,能够演示日月星辰运行的重要仪器浑天仪,还发明了能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比欧洲的类似仪器早1700多年。 公元138年,张衡的地动仪的西边的龙吐出了铜球,提示西方发生了地震,可当时京城的人们丝毫没有震感。一些官僚、学者纷纷怀疑地动仪不灵。过了几天,陇西来人报告,那里发生了地震,时间正与龙吐铜球相应,证明了张衡地动仪的准确性。

第74页:

1、“按例讲析,九章题算”:指《九章算术》中的许多数学理论、数学思想,在当时都是最先进的,而且至今仍备受人们称道。书中所列应用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九章算术》共分九大类内容,二百多个应用题。分别讲到田亩面积计算;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比例分配问题;已知面积、体积,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土石工程、体积计算;合理摊派赋税;双设法问题;一次方程组问题;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等等。涉及算术、代数、几何等多方面内容,记录了许多数学上的重要成就。

第76页:

1、“证系组方”:证,症候,症状。组方,组成方剂。中医学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疾病,病人的症候与医生的处方联系密切。率先采用辨证论治方法的,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著《伤寒杂病论》16卷。该书是中国第一部经验总结性的临床治疗学方面的著作。该书融理法方药为一体,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人尊称张仲景为“医圣”。

2、“疗效求散”:散,指外科麻药“麻沸散”。如果外科手术不用麻药,疗效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说“疗效求散”。发明麻药“麻沸散”的,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华佗。 华佗是一位以治疗外科病而负盛名的医生。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发明了外科手术全身麻醉剂——“麻沸散”。麻沸散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技术和疗效,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个创举。后世尊称华佗为“外科鼻祖”。

第78页:

1、“司马”:指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子继父职,任太史令。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下狱,受腐刑。司马迁认为受腐刑很丢脸,几乎想自杀。但为了写成《史记》,司马迁忍受一切痛苦,出狱后发愤继续写作。《史记》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重于巨山”:指死得有价值。

司马迁在受了腐刑之后,仍矢志不移,决心忍辱负重,完成父亲未竟之业。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遭受到腐刑的摧残,可他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史学巨著《史记》。司马迁之死无愧于“重于泰山”。

第80页:

1、“赋”:指汉赋。

两汉时期,汉赋和乐府诗流行。赋是一种新型的文学体裁,汉赋辞藻华丽,笔法铺张,但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与活泼的思想情感。汉赋的著名作者有西汉的贾谊、司马相如、杨雄,东汉的班固、张衡等。

2、“佳话流传”:指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佳话流传。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公元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他才华横溢,声名远扬。富商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非常爱慕司马相如的才华,她不顾司马相如家境贫寒,及父亲的反对,与相如私奔,嫁给了他,同归成都。后二人开了一个小酒馆,以卖酒为生。二人故事遂成佳话,流传千古。

第82页:

1、“球队比赛”:指分成两队进行蹴鞠(古代足球)比赛。 中国是足球的故乡。在秦汉时期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如蹴鞠、角抵、击剑、秋千等,而蹴鞠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项运动,在民间或军队中广泛流行。 2、“舞似飞燕”:指跳舞身轻若燕。

在中国秦汉时期,乐舞已达到很高的水平。那时的乐舞,既有婀娜多姿的折腰舞,又有刚劲有力的剑舞。据说西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能歌善舞,体态纤美,轻盈秀丽,她能在水晶盘上潇洒自如地舞蹈,让人感到飘飘似飞燕掠过,故被称为“飞燕”。可见她精美绝伦的舞蹈技艺了。

第84页:

1、“随着攻略,负在米燃”:指官渡之战,随着曹操的攻略,袁绍输在粮草被烧上。 官渡之战: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的袁绍和曹操,逐渐形成了中国北方的两大军事集团。

袁绍拥兵数十万,曹操只有数万兵马,总体作战形势上利袁而不利曹。公元200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十万大军在官渡决战。袁绍自恃兵多粮足,轻敌自傲。他手下谋士许攸建议,派骑兵袭击曹操的后方,袁绍不采纳他的意见。许攸投奔曹操,献计夜袭袁绍的乌巢粮库。曹操立即付诸实行,放火烧了袁绍的全部军粮。官渡前线的袁军听说军粮被烧,军心动摇,大乱。曹军乘胜追歼大量袁军。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第86页:

1、“几条计策,投降这般”:指赤壁之战中,孙刘联盟,采用了连环计、苦肉计等,打败了曹操的故事。周瑜采用苦肉计,派遣遭受痛打的黄盖假称投降曹操,放火烧毁了曹营。 赤壁之战:为一统南北,曹操于公元208年带领大军20多万人南下,同孙权、刘备不足5万人的联军决战于赤壁。曹军虽然在数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可北方士兵,不习水战,曹军在水战方面,势力不及孙刘联军。孙权大将周瑜正是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制定了苦肉计、连环计等一系列计策,火攻曹军,将曹军打败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足鼎立局面的基础。

第88页:

1、“亮语左右,三足实现”:指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局面的实现,正像当初诸葛亮与身边的人分析的那样。

诸葛亮在未出茅庐时就已经认识到,只要刘备能够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抗曹,就能实现三足鼎立的局面。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其所料。赤壁之战后,曹操盘踞北方,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统治更加巩固;刘备也占领了四川、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自立为帝,国号魏。次年,刘备称帝,史称蜀。随后,孙权称王,国号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三国鼎立时期,各国都积极发展经济,恢复生产。魏国发明了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蜀国改善了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第90页:

1、“谁心尽知”:指司马昭企图篡位的那颗心,路上的行人全都知道。原话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权落到了司马懿手里,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昭当政,野心更大, 总想取代曹氏,自己为帝,魏帝打算铤而走险,干掉司马昭。一次,魏帝对自己的心腹大臣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白白忍受,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随后,魏帝亲率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早有人把消息报告给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把魏帝杀死。

2、“气数甚短”:指西晋的短期统一。 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废掉魏帝。建立了晋朝。公元316年,匈奴兵攻入长安。西晋灭亡。西晋的历史仅有52年,所以说“气数甚短”。西晋虽然只有52年,但中间却有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反映出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矛盾。

第92页:

1、“务必保住,它处斯馆”:指东晋政权,偏安东南一隅,务必保住半壁河山。

东晋始于司马睿。西晋末年,许多北方的官僚、贵族、大地主逃到了南方,他们以王导为首,联合江南的大地主,于公元317年拥戴皇族司马睿建立政权,史称东晋。当时有“王

与马共天下”之说。东晋统治者腐朽软弱,只想保住既得利益。虽然当时祖逖经过艰苦战斗,收复了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可东晋统治者却不发一兵一卒,不支持祖逖继续北伐,使祖逖忧愤而死。东晋一直统治到公元420年。与此同时,同东晋对峙的北方先后建立了15个国家。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第94页:

1、“风声不停,庆功谢安”:指“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该战役以谢氏的胜利而告终。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亲率大军80余万,进攻东晋。东晋宰相谢安立即派弟弟谢石、侄儿谢玄带兵8万迎敌。他们乘前秦军各路人马尚未集中的机会,主动出击,打败前秦军的前锋。然后派使者以隔水作战不便为由,请前秦军稍稍后撤,空出一块地方,以便晋军能够渡过淝水,两军一决胜负。苻坚企图引兵略微后退,待晋军一半渡河,一半未渡之际,用兵冲杀,于是答应了谢玄的要求,下令前秦军后撤。前秦军刚一移动,先前被前秦军俘虏的东晋官吏朱序,乘机在前秦军阵后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原本就不愿为苻坚卖命的士兵听了信以为真,纷纷狂跑逃命。前秦军全线崩溃,晋军乘胜追击。一路之上,前秦士兵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兵在追赶,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

第96页:

1、“南北朝际,登场轮换”:指南北朝的形势是统治者轮换登场。

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掉司马氏自己成立国家,改国号为宋。此后,中国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历史上称为南朝。南朝共存在了160多年,其中齐统治的时间最短,仅20余年,陈的势力最小。公元589年,陈被隋灭。

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摇摇欲坠。鲜卑族首领拓跋珪在公元386年建立魏国,史称北魏。公元439年,北魏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十六国时期结束。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代替。中国北方的这五个朝代,历史上称为北朝。北朝共存在了140多年。公元581年北周被隋代替。南朝与北朝同时并存,形成相互对立的局面,历史上称为南北朝。

第98页:

1、“希望融合,期待双眼”:指北魏孝文帝时期,人们带着期待的目光,希望民族融合。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生活在一起,人们期待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已成为了时代的大趋势。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他在位期间,顺应这种大趋势,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进行了改革。其中最重要的要数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接受先进汉族文化的改革。

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缓和了当时紧张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进入封建社会,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融合,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第100页:

1、“圆周率值”:指祖冲之精确地推算出圆周率值在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

祖冲之(429—500)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伟大的数学家。他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把从上古时起直至他生活时代的各种文献、记录、资料,全部搜罗来进行研究,并且亲自进行精密的测量和仔细的推算。祖冲之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把圆周率的精密数值推算到小数点以后7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

1000多年以后的事了。此外,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都包含在他所编制的“大明历”中。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家把∏叫做“祖率”;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叫做“祖冲之山”。

第102页:

1、“要术汇编”:指《齐民要术》汇编了中国古代农学精华。

《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全面的一部农学著作。作者贾思勰生活在北魏和东魏时期。他研究了中国古代大量的农学文献资料,从有经验的农民那里收集了许多的农谚,还亲自种植农作物。在此基础上,他写成了这部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第104页:

1、“花源余香”:指桃花源中桃花飘香。《桃花源记》是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所写的散文。 陶源明(365—427)名潜,东晋时著名的诗人。

陶渊明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辞赋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在诗歌中,他以大量笔墨描写了如画的田园风光及质朴的劳动生活。这种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它既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他的代表作有《归园田居》《归去来辞》等,以淡淡的笔墨,勾画出一幅朴素美好的画面,显得清淡自然,平和静穆。他的名作《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人人有饭吃、有衣穿、不纳税、不欺诈的世外桃源,抒发了作者心中的理想及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第106页:

1、“从军木兰”:指长篇叙事诗《木兰诗》。

南北朝时北方民歌《木兰辞》,写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木兰据说姓花,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写字,骑马射箭,能文能武。有一天,官府送来了征兵通知,要从木兰家征一人去当兵。可木兰的父亲已经年迈,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年龄又太小。为了不让父亲去受苦,木兰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战场上炮火连天,战马嘶鸣,木兰冲锋在前,像男子一样,坚强刚毅,凭着一身好武艺,屡建奇功。经过十余载的战斗,木兰和其他的勇士终于凯旋。等到战友们去看望她时,才知道她原来是女儿身。该叙事诗表现出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淳朴、勇敢和机智。

第108页:

1、“湖光入图”:指中国古代优秀画家顾恺之所绘的湖光山水图画。

顾恺之(346—407),字长康,江苏无锡人,东晋时优秀画家。他博学多能,工诗擅赋,擅长书法,尤其精于绘画,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才绝”指他多才多艺;“画绝”指他擅长绘画;“痴绝”指他专心致志研究艺术的精神。顾恺之一生,绘画创作很多,而最能反映他绘画特点的,是他创作的人物画。在顾恺之的笔下,人物传神,富有个性,线条优美,神气飘然。他画人物,尤善点睛,自谓“点了眼睛,人物就要说话了”。顾恺之的作品现仅存《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这两幅画的摩本。顾恺之的绘画艺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影响很大。

第110页:

1、“帮助补点”:指书圣王羲之教子练习书法的故事。

王羲之(321—379),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他行书、楷书、草书无不擅长,字体精秀。他的字对后世的书法影响很大,人们尊他为“书圣”。

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师承父亲,学习书法。

一天,小献之把自己写得比较满意的字拿给父亲看,希望得到父亲的夸奖。谁知,父亲一边看,一边摇头,直到看到他写的一个“大”字时,才露出了较满意的表情,并随手在“大”字下添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又把他写的字拿给母亲看,并问:“我写的字是不是很像父亲的了?”母亲认真地看了许久,然后对他说:“是有点像了。”小献之听了很高兴,连忙问:“哪儿像呢?”母亲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说:“这一点儿像。”小献之听后感到了自己与父亲的差距,从此认真练习书法。献之练字共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技艺上突飞猛进。

第112页:

1、“容纳神像”:指云冈石窟中,容纳了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神佛之像。

云冈石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位于山西大同,开凿于北魏前期。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多米。50多个洞窟中石雕造像51000余尊,浮雕既有飞禽走兽,又有花草树木。最小的佛像2厘米,最大的高达17米,多为宗教人物形象。共中第20窟为露天造像,正中为释迦牟尼坐像,高13.75米。该佛像面部丰满,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势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第114页:

1、“范”:指范缜,其代表作为《神灭论》对佛教的一些观点给予了无情的批判。

范缜(约450—510)南朝齐梁时的哲学家、无神论者。南北朝时,佛教盛行,但也有不少人反对佛教,范缜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他针对佛经所说的神不灭论,写下了《神灭论》,批判了灵魂不灭、因果报应、贫富在天的宿命论观点,阐述了无神论思想。

第116页:

1、“科考择才,始自杨坚”:坚,指隋文帝杨坚。杨坚改革了选官制度,开中国科举制度之先河,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故言“科考择才,始自杨坚”。

杨坚统一天下后,即以富国为首要目标,继续实行均田制度,轻徭薄赋,注意节俭,兴修水利,促进生产。隋文帝在位20余年间,国家统一,人民安定,经济繁荣,户数增加,积累了大量财富。粮食和布帛的储积,一直用到了唐初。在行政方面,隋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以三省的最高长官为宰相。在地方,把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二级制,使地方政府之开支减省四分之三,同时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使一批门第不高但却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加入朝廷。当时门第不高的读书人纷纷应试科举考试,所以说杨坚为巩固政权培育了大批的人才,对以后王朝影响深远。到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六部制度及科举制度为以后各朝所沿袭。隋文帝的统治史称为“开皇之治”。

第118页:

1、“由广临座,绝色独占”:广,指隋炀帝杨广。杨广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登上皇帝宝座后,为了满足骄奢的欲望,修造了豪华的宫殿及规模宏大的园林,从各地搜寻了许多美女及奇花异石,珍禽怪兽,装点其中,供他独自赏玩。故言“由广临座,绝色独占”。 隋炀帝杨广(569—618),杨坚次子。581年封为晋王。他平时伪装成仁孝俭朴,博得文帝欢心,为了能使文帝改立他为太子,他诬陷其兄太子杨勇,说杨勇盼望父皇快死。文帝信以为真,果然废掉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604年7月,文帝死(相传为杨广所害),杨广登上皇帝宝座。上台后他立刻杀死兄长杨勇。

杨广在位期间,下令开通大运河,设进士科,三次发兵进攻高丽。他年年远出巡游,大造离宫,骚扰百姓;他征发徭役,无休无止,迫使农民背井离乡,造成大量田地荒芜,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杨广却仍不加收敛,依然奢侈残暴,整天酒不离口,日夜昏醉。618年,杨广在江都被部将勒死。

第120页:

1、“输送财宝,运河承担”:运河,指隋朝大运河,该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中国南北的经济交流、货物的输送,大大增加了财富聚集。大运河对民生经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到涿郡,东南到余杭,全长四五千里。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个省的广大地区。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目前国外著名的大运河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这些运河的长度不但都比中国的大运河短得多,而且也都比隋朝开凿南北大运河的时间晚1000多年。

第122页:

1、“包围预示,星移斗转”:指瓦岗军包围了洛阳,预示了隋朝的灭亡,新朝代的建立。 611年,山东邹平县铁匠王薄首举义旗,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其中规模较大的有翟让、李密领导的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616年,李密与翟让率瓦岗军攻占了大隋储存着成万石粮食的大粮仓—兴洛仓,并大开仓门,把粮食分给贫苦的农民,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后来,瓦岗军包围了洛阳并发布了讨伐隋炀帝的文告。在瓦岗军和各地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陷于瓦解。618年,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政权覆灭。隋朝灭亡后,李渊攻取长安,抢夺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建立了唐王朝。

第124页:

1、“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

隋朝末年,隋朝太原留守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将亡,乘机起兵,攻占长安。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随后,经过七八年的征战,李渊父子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626年,为争夺帝位,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不久,李渊退位,把帝位传给了他。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2、“那些直言”:指魏征的进谏直言。

魏征为人正直,常常直言相谏,不留情面。只要于国有益,他敢置身家性命于不顾,在皇帝面前犯颜直谏,使李世民少犯了许多错误,。唐太宗非常赞赏他,把魏征看做是了解自己得失的一面镜子。

第126页:

1、“强续就职,她很果断”:指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果断地接替了皇位。

武则天从小聪明果断,精通文史,聪敏机智,性格倔犟,善于应变,胆略过人。14岁时,唐太宗召其入宫,封为才人。入宫后,她结识了太子李治,并建立了感情。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她寄身长安感业寺。唐高宗李治到感业寺焚香,与之相遇,再次召她入宫。经过后宫的明争暗斗,武则天成为了皇后。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经常帮助他处理政务,逐渐掌握了朝政。高宗死后,武则天先以太后身份临朝,后改国号唐为周,自己做了皇帝。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励精图治,重视农桑,继承并发扬了唐太宗适合于农业发展的

豪迈奔放,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

2、“辛又操练”:辛,指辛弃疾。辛弃疾不但词写得慷慨雄壮,而且胸怀收复失地之心,常常操练军队,以备抗金斗争。

辛弃疾年轻时参加抗金义军,他一直胸怀收复失地的壮志,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豪强。辛弃疾的词大都写得慷慨雄壮,激奋刚烈,热情洋溢。他继苏东坡之后,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成为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第206页:

1、“问案戏迷,幕终伤感”:向戏迷询问窦娥一案,戏迷讲,幕终时,人们纷纷为窦娥悲惨的命运而感到伤感。

元朝剧作家关汉卿的悲剧作品《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该剧写一个普通民女窦娥,因家境贫穷,被卖给人当童养媳,过门没两年,丈夫病死,与婆婆相依为命。一天,窦娥被流氓看中,欲娶回家,遭其所拒。流氓企图毒死碍事的窦娥婆婆,不料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流氓嫁祸窦娥,并买通贪官将她治罪。窦娥惨遭冤枉,却求救无门,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她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大旱三年。关汉卿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让这三桩誓愿都得到了实现,愤怒地鞭笞了黑暗的势力。

第208页:

1、“明初创业,省和相免”:指明朝初年,朱元璋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撤销中书省机构和罢免丞相等措施。

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国号大明。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行政机构。在地方,废除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别掌管地方的行政(承宣布政使司)、司法(提刑按察使司)、军政(都指挥使司),三司都直接隶属中央。在中央,罢免了独断专行、侵犯了皇帝的丞相胡惟庸,并借有人告发他为名,将其处死,并且以后不再设丞相一职。朝政由六部分理,六部最高长官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都聚集在皇帝一人之身,从而使君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政务繁忙,朱元璋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第210页:

1、“许诺厂卫,抓拿口宣”:指朱元璋设立厂卫特务机构,许诺他们抓拿人犯只须口传圣旨。

为了加强对官吏的监视和对人民的镇压,朱元璋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允许他们自行逮捕、刑讯、处决犯人,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锦衣卫由朱元璋直接指挥。由于出身的原因,朱元璋对皇权的维护有着极强烈的欲望。他大肆屠戮功臣,赋予锦衣卫特权,使其成为自己的私人警察。那时,上至宰相藩王,下至平民百姓,都处于他们的监视之下,全国上下笼罩在一片恐怖气氛中。后来,明成祖时设立东厂。东厂的主要职责就是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力量,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依据监视得到的情报,东厂可以直接逮捕、审讯官员。

第212页:

1、“八股答试,做父母官”:在“八股取士”的吸引下,许多读书人应答试题只为当官,不注重实际学问。

明朝沿用科举制选拔官吏。政府规定了科举考试的复习范围。所考题目均出自“四书五

经”,答题文体标准化,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的人只能以“四书五经”中的内容作为标准答案,不能有个人的观点。答题文体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股文”。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鼓励只知埋头读书的人,这些人考中做官后,很多人都成为了皇帝的忠实奴仆。

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省级考试叫乡试,及格者称为举人;举人到京参加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贡士再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进士的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乡试中举的人,都能享受一些特权,可以免除差役和税粮。进士都有官做。

第214页:

1、“哪个惊叫,孙儿遭赶”: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继承帝位后,朱元璋的四子朱棣以“靖难”为名,将朱允炆赶走,自己夺得帝位的故事。

朱元璋为巩固明朝天下,把儿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明太祖死后,其孙朱允炆继位。他根据大臣的建议,采取削藩的政策。藩王中势力强大的燕王朱棣,为了自身利益,以“靖难”为名,先发制人,挥兵南下,于1402年攻入南京。这次皇位争夺战,史称“靖难之役”。朱棣夺得帝位后,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于1421年迁都北京。

第216页:

1、“培育良种,二季丰产”:指明朝初年,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培育良种,引进新的农作物,大力发展双季稻,这些举措使农民获得了丰收。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使社会安定和财政收入增加,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具体的措施如下:一、奖励垦荒。垦荒者开垦的荒地,归垦荒者所有,并免除垦荒者三年的徭役和赋税。二、实行屯田。各地驻军实行屯田,军队所需粮食,要争取做到自给自足,不足部分由国家供给,这样就减少了农民的负担。三、推广植棉。强制命令督促农民进行经济作物种植。农户有田5~10亩,必须种棉半亩。

为了增加粮食的产量,产量较高的水稻种植面积大量增加,江南地区大力发展双季稻,海南地区还出现了三季稻。16世纪,福建、广东等地从国外引进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很快推广开来,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第218页:

1、“机户供费,劳工银赚”:指明朝已出现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苏州、松江等地,在丝织业等手工业生产部门,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有许多以纺织为业的“机户”,用积累的资金,添置了几台至几十台织机,设立手工工场“机房”,雇佣几人至几十人工作进行生产。被雇佣的劳动者就是“机工”。机工是拥有自由劳动力的城市平民。他们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维持贫困的生活。在当时,仅苏州城里,就有机工几千人。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机户出资,付给机工工资,机工出力,把自己的劳动力变成商品。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纯经济关系,即商品货币关系,也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第220页:

1、“七回别友,到非洲边”:指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明朝前期,中国是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富强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1405年,郑和率领27000多人第一次出使西洋,乘坐的海船就达200多艘。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航海,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

海岸和红海沿岸。

当时明朝的国力很强,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郑和的船队成为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友好使者。永乐年间,西洋和南洋的许多国王、使臣和商队,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国。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的航海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中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上的伟大航海家。

第222页:

1、“没吃跟顺”:指明朝后期,天灾不断,没东西吃的老百姓纷纷跟随闯王(闯王建立的政权名顺)起义。

1640年,李自成率农民军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受到群众的拥护。1641年,李自成攻占洛阳,处死了贪暴的福王朱常洵,没收王府的粮食、财物分给饥民。1643年,李自成占领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大顺政权建立后,李自成向北京进军,沿途宣布“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平买平卖”。1644年3月,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入北京。李自成攻占北京时,关外清军大举南下。山海关守将吴三桂投降清军。李自成带兵与吴三桂和清军激战,失利。后遭清军追击,在湖北遭地主武装袭击,牺牲。

2、“席末血染”:指崇祯恐女儿落入农民军之手,在室内席上用剑将自己的女儿砍杀。 李自成在攻破皇城前,崇祯将太子、永王、定王送出皇宫,下令皇后等后宫佳丽自裁,并在室内席上挥剑向长平公主,断其左臂,又亲手杀了昭仁公主,然后自己离开皇宫,吊死在万岁山。

第224页:

1、“设套射击,真够威严”:此句指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子弟,使后金兴起的故事。

明朝后期,女真的一支建州女真逐渐强大起来。他们在杰出的首领努尔哈赤的率领下,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努尔哈赤创建了八旗制度,把女真壮丁编入八旗。八旗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这些八旗兵“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平时耕猎,战时出征。这个制度推动了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女真势力强大起来。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立政权,定都赫图阿拉,国号金,史称后金。后金建立以后不久,努尔哈赤带领后金军队反抗明朝的压迫。1619年,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先歼灭明朝派来讨伐的西路军队,接着连败明军,大获全胜。在随后的日子里,努尔哈赤逐步夺取辽河以东的大片土地,把都城迁到了沈阳。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继承汗位。1635年,皇太极把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并于第二年称帝,改国号为清。

第226页: 1、“怎么决意,尔等脚软”:指清政府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凡是写过他们认为对他们不利文字的人,一律被杀害。

清朝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推行了“文字狱”这样的世间悲剧。文字狱,顾名思义,就是统治者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罪状所造成的冤狱。清朝的“文字狱”始于康熙,发展于雍正,盛于乾隆。《南山集》案是清初一起较大的“文字狱”案。戴名世所著《南山集》中,记述了明末清初的抗清事实,书中使用了南明的永历帝年号。结果触怒康熙帝,下令把戴名世打进大牢,判了死刑。这个案件牵连到他的亲友和刻印他文集的人,被株连的多达几百人。有不少“文字狱”,完全是牵强附会。有人诗中写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句子,清统治者认为“清风”就是指清朝,是讥讽他们,诗作者因而犯了诽谤朝廷罪,结果被杀。

第228页:

1、“再次亲讨,部落谋反”:指皇帝康熙两次亲自征讨谋反的准噶尔部。

清朝初年,准噶尔部逐渐强盛起来。准噶尔部贵族首领噶尔丹的野心不断扩大,自称可汗,并向康熙提出了对北方进行统治的要求。1690年,噶尔丹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借口,发兵3万,悍然进军内蒙古,直抵距北京700里的乌兰布通。康熙得知非常愤怒,亲自带兵迎战噶尔丹,并在乌兰布通打败噶尔丹的军队,粉碎了噶尔丹对内蒙古的侵扰。后来,噶尔丹又准备大兴内犯,1696年,康熙再次亲征,大败噶尔丹于昭莫多。在遭到惨败之后,噶尔丹众叛亲离,不久死去。康熙为加强对外蒙古地区的管理,沿袭了皇太极以来的盟旗制度,采取联姻、封爵等措施,密切与蒙古领主贵族的关系。此外,他还特别尊重蒙古族的宗教信仰,以笼络僧俗人等。从而,清朝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天山南北。

第230页:

1、“上获哈达”:指顺治皇上接受五世达赖的哈达,并正式册封他“达赖喇嘛”的封号。 清初年,清政府对西藏的治理更加严密。顺治帝曾数次邀请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来京,并颁赐金册、金印,册封五世达赖。后来,康熙帝双册封另一个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2、“拉萨执签”:指达赖大活佛转世的确认,要在拉萨金瓶掣签。

转世灵童是藏传佛教的一大特色,其确认有着严格的过程和标准。一般的程序为:活佛圆寂后,根据其所示征兆,确定活佛转世的方向。然后寺院派出高僧,到各地寻访灵童,最后将寻访到的若干候选灵童的名字写于签上,贮于金瓶之内,掣出一名作为转世灵童。金瓶掣签制,源自清乾隆皇帝时期。

第232页:

1、“迎候他们,故园来还”:指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的故事。

明末清初,因准噶尔部的排挤,土尔扈特部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后来,沙俄的势力向东发展,土尔扈特部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顺应民意,带17万部众,发动武装起义。他们踏着积雪,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前进。一路之上,他们不仅要与尾追而来的沙俄骑兵作战,而且还要克服险恶的自然环境和瘟疫疾病带来的种种威胁。其中担任后卫的9000名土尔扈特勇士,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与追兵殊死搏斗,全部战死。经过多次激烈战斗,土尔扈特部大批人员牺牲,起行时的17万大军至走入祖国境内时只剩下7万多人。他们受到清政府和乾隆皇帝的热情接待,并得到了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渥巴锡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第234页:

1、“协约划界”:指中俄协商签订的《尼布楚条约》。该条约解决了中俄两国东段的边界问题。

16世纪后期,原本与中国并不接壤的沙皇俄国逐渐向东扩张,在清军入关与李自成激战时,乘机侵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清政府一方面在军事上坚决抵抗,一方面写信给沙俄政府,建议谈判。可沙俄政府不但不撤兵,反而增兵雅克萨。为保卫边疆,康熙亲自出巡东北,视察防务,并于1685年和1686年,两次命令清军进攻侵占雅克萨的沙俄军队。俄军伤亡惨重,只好接受清政府的建议,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

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在中国政府作了让步的情况下,经过平等协商,中俄双方正式签订了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该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沙俄同意把入侵雅克萨的军队撤回本国。清朝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原属中国的地方让给俄国。《尼布楚条约》遏止了俄国向东方的侵略扩张。

第236页:

1、“收复台湾”:指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1624年,荷兰殖民者逐渐侵占了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感到收复台湾已势在必行,于是召集文武官员,讨论收复台湾问题,并作出“亲征”台湾的重大决策。他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首先收复澎湖,作为前进基地,然后趁涨潮之机,通过鹿耳门港,于台江实施登陆作战。在当地人民支持下,郑成功切断台湾城与赤嵌城两地荷军的联系,分别予以围歼,收复了台湾全岛。第二年,荷兰驻台湾长官签字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是我国的著名民族英雄。

1683年,乾隆皇帝命清军进入台湾。随后,清政府设置了台湾府,将台湾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第238页:

1、“审核标本”:指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写作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审核其采集的植物标本。

李时珍(1518—1593),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李时珍富有实践精神,注重调查研究。他在编写《本草纲目》期间,走访了很多地方,收集民间药方,采集药物标本,并虚心向药农和其他医生请教。李时珍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学术书籍800余种,结合自己丰富的医疗技术和经验,历时27年,终于编成《本草纲目》一书。该书内容丰富,考订详细,共收药1892种,是中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等等)也作出贡献。该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第240页:

1、“环顾察鲜”:指明朝末年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环游各地,研究、考察鲜为人知的地理地貌。

徐霞客自幼博览群书,喜好山川名胜。从22岁到去世之前,他长期过着艰苦的野外考察生活。他不畏艰险,尽管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常常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在旷野深山中露宿,但他仍勇往直前,四处游历,严谨地记录考察的结果。《徐霞客游记》一书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该书最早揭示了中国西南地区石灰岩的各种特征。在世界上,徐霞客是科学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欧洲人在徐霞客去世100多年以后,才开始考察石灰岩地貌,但他们的考察研究,都不如徐霞客深入细致。《徐霞客游记》是中国古代地理学上的宝贵文献。

第242页:

1、“什物悉附”:什物,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零碎用品。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一书,总结了明朝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因手工业生

的产品多为家庭日常应用的零碎用品,故以“什物悉附”说明《天工开物》一书。

宋应星,明朝著名科学家。他注重实际考察、研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成为了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在作了多年的考察和广泛的社会调查之后,写成了《天工开物》一书。该书所述内容涉及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30个生产部门的技术和经验。编写先后顺序是,将与食衣有关的农业置于首,其次是工业,珠玉殿后。书中介绍的生产技术,包括北京王麻子菜刀、杭州张小泉剪刀使用的“夹钢”“贴钢”的技术;纺织业使用的精巧的提花织机,等等,在当时世界上都是一流的。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实地调查的资料,对所用技术数据均给予定量的描述,显露出先进的科学思想。

第244页:

1、“春牛荣选”:指徐光启所写的《农政全书》。牛是我国古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故以收录于《农政全书》一书中的春耕之牛,代指徐光启所作出的贡献。

徐光启,明朝著名科学家。他知识广博,主张经世致用、崇尚实学,并善于学习外来的先进科学知识。他前后花了几十年时间,收集材料、实地考察、分析研究,写出了《农政全书》,该书共50多万字,分60卷,是一部真正的农业方面的百科全书。书中除介绍了中国古代有关农业的理论与科学方法外,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等科学知识。徐光启还与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等科学著作,对我国近代数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徐光启编纂的历法奠定了我国近300年历法的基础。

第246页:

1、“状元及第,京剧表演”:状元及第、才子佳人为京剧唱段中常见内容。京剧,中国的主要剧种之一。此句指明清繁荣的戏剧。

明朝时期,人们非常喜欢戏剧,每逢秋收、庙会,或是喜庆节日,都要演戏热闹一番,戏剧已成为城乡人民的重要文化生活。明朝时,剧作家汤显祖所写的《牡丹亭》一剧最负盛名。该剧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摧残,歌颂了反抗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精神。清代时,剧作家洪升所写的《长生殿》和剧作家孔尚任所写的《桃花扇》最为著名。

京剧的兴起是清代戏剧繁荣的重要标志。乾降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接着,湖北的汉调也传入北京。经过安徽、湖北艺人的长期努力,徽、汉两个剧种逐渐融合,再吸取其他许多剧种的优点,衍变成为京剧。京剧是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至今仍有着引人的魅力,被中国人称为“国粹”。

第248页:

1、“红楼伊人,云雨雷电”:指《红楼梦》中中的女儿们坎坷悲惨的经历。

《红楼梦》成书于清朝,作者曹雪芹。《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在世界文坛上也占有重要位置。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封建贵族家庭贾、史、王、薛由盛到衰的过程,展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鞭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的趋势。该书是历史生活的缩影,被称为是“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与《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的还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第250页:

1、“热汽播露”:此句指热汽上升,随着早晚温差的变化,又化做露水,播撒在大地的植物上。中华历史长河中,不管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不管发生的事件是好是坏,每一件都是组成中华历史的一部分。这些事件就像“热汽播露”那样,播撒在人们的记忆里。 2、“康宁多年”:此句指看今朝,中华大地,康宁和谐,人民幸福。

3、“往事录此,评述参半”:评述,评论和叙述。参半,各占一半。此句指把古代往事录于此,其中夹杂着评论和叙述。

第251页“:

1、“视管”:此处为成语管窥蠡测、管窥之见的缩写。此句的意思是作者认为自己的见识短浅,了解片面,所诉说的历史情况、水平停留在管窥之见上。

2、“适可而止,请您细观”:适可而止,成语,意思为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此句的意思是此文写到此处,就要适可而止了,还请读者仔细观看,多多批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ky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