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百家争鸣导学案1导学案1

更新时间:2023-04-10 21:3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题一第一节百家争鸣

课型新授课课时二课时

编写人宋晓巧————编号—01——日期——————备课组长签字——————教研主

任签字———

班级—————小组————姓名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重难点预测】

重点:掌握孔子和早期儒家、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枝繁叶茂的时期。

【学法指导】

1、依据导学案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写在右边的空白栏中以备课堂上集体讨论、突破。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知识导学]

知识点一、“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出现

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1、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崩溃。

2、政治: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3、阶级:阶级崛起,阶层活跃。

4、文化:兴起,“学在官府”到“”。

二、“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道家:;儒家:;

法家:;墨家:。

三、“百家争鸣” 的历史影响:

1、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逐步形成了体系。

2、历史上第一次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3、是中国、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剧烈变化。

(2)局面的形成。

2、孔子的思想主张和主要活动

(1)思想主张:提出“________”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__________”,推行“德治”;注重政治与人事;教育思想上主张“__________”。

(2)主要活动: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曾周游列国;晚年专注于教育,开__________之风,从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编订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被称做“______”。孔子的言论被编纂成《______》,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文献。

(3)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有教无类

教学对象因材施教

1

学习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

学习态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3、孟子的思想主张

(1)提出道德规范有仁、义、礼、智四种。

(2)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并提倡“______”学说。

(3)提出“__________”原则,成为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4、荀子

(1)曾经三次在著名的“”担任“”。

(2)在天人关系上,强调“天行有常”;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的重要思想。

(3)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

三、老庄之学

1、思想特点

(1)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

(2)以因循自然的“”、“逍遥”为处世的方法。

2、老子

(1)哲学上,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永恒不变。

(2)具有朴素的________思想。

(3)政治上,幻想回到“________”的社会。

3、庄子

(1)哲学上也把“道”作为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2)认为万物没有界限和差别,提出“______”的概念。

(3)修养上追求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

4影响

老庄崇尚______,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法家思想

1、产生——以李悝、商鞅、吴起、申不害等人为代表,其中______最有名。

2、变法运动

(1)李悝变法

推行“尽地力之教”,著有《》,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2)商鞅变法

废除制度,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奖励耕战,废除制度,并加强中央集权。

3、韩非的思想主张

(1)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三者合一,又吸收__________,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2)思想主张:主张加强__________,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根据现实需要进行变革。4、影响

(1)法家的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2)汉代以来,法家的法治思想被吸收到________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五、墨家的主张

1、组织特点

2

(1)结成的学术团体以纪律严密著称。

(2)推崇的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

(3)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

2、思想主张

(1)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了______、______、尚同、节用等主张,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3)在认识论方面,以客观实践为来源,提出了“______”法。

(4)在逻辑学方面也作出了贡献,建立了“类”、“故”等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广泛应用类比推理。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的方法论基础。

【探究案】

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梁启超《世界伟人传》

材料三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日本学者儿岛献吉郎《诸子百家考》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根据材料概括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历程中的地位。

3

【练习案】

1、2010年3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突出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孔子的下列哪一观点,体现了上述规定 (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2、“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下列对这一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④主张“君轻民贵”,实行仁政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3、孔子曾对鲁国大夫季氏设置天子才能使用的64人大型舞乐队十分不满,因为按照西周规定,大夫只能使用32人的乐队。这说明孔子政治思想中的“礼”是指 ( )

A.等级名分制度 B.君主专制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嫡长子继承制度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这种观点的是 (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5、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的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统一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6、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在于他们二人 ( )

A.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7、下列言论属于战国时期韩非思想主张的是 ( )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8、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9、“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0.战国时期,“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是哪一学派的主张 ( )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课堂评价与反思】

评价:

反思: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kr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