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校访学心得体会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31 21: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求真务实 追求卓越

——上海访学感悟

武汉〃黄崇勇

乘坐“方略”快车,有幸领略“海”的壮美,八天访学之行,显得如此短暂,可带给我心灵的震撼却无比强烈!一周的学习生活井然有序,既匆忙又充实。聆

听专家讲座,走进名校,深入课堂,研讨访谈,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每一天都有新的启迪,感觉眼前仿佛一下子明亮起来。在这里,不只是让我领略到大上海经济的繁荣,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上海教育的前沿化、名家名师的风采、校园文化的魅力、学生学习的自信与快乐。

一、在聆听中学习

学习期间有幸聆听了四位专家的讲座,各具特色,让我受益匪浅。

毛放教授《中小学教育的教学改革趋势》让我了解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趋势、新经验;以及北美、欧洲、东亚等课程改革的新动态。其

中“生命教学”的理论让我重新审视了我的课堂,为我今后的教

- 1 -

学指明了方向。

张治教授《学校在窗外——对美国

学校的全景观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学习了美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惊叹于美国“知识易得,智慧难求”

的教育理念,以及张治教授“跳出中国看中国,跳出教育看教育”的教育思想。

胡军教授《课程教学的精细化管理》更是从日常教学中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各个环节,以及常见的几种课型如概念课、习题课等,

都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细致的指导,可操作性强,对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讲座中两个故事让我从中学到:

和尚分粥:凡事必须有制度、机制去规范;制度必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泰勒的故事:教学时要做到三个“明白”,让自己明白(功底);让学生明白(表达);让学生容易明白(艺术)。

张静涟教授《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让我学到三点:其一、对人际交往中理解和沟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二、“PAC交互理论”让我学会如何

- 2 -

与人交流;其三、学会正确面对压力,自我调节,以最佳的状态面对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二、在观摩中进步

走进名校、深入课堂,观摩名师上课,是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每一节课都让我有不同的收获,也让我对上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第一节 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王祯老师《因式分解习题讲评》,向我们展示了一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动、高效的习题讲评课。错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老师整理归类的,二是学生分小组批阅时整理归类的。所有错题全部来自学生的作业本,以电子相片的形式出现,学生倍感真实、亲切。每道错题都优先让做错的学生修改,学生遇到困难,由老师指导和学生帮助,最终仍由这个学生自己正确完

成。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既有师与生的对话,也有生与生的对话,整个教学过程都在围绕培养学生能力展开,不仅仅是学生因式分解的能力,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自我更正、批判性思维、归纳整理、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 3 -

第二节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邹莉莉《可以化成一

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该节课具有三大特色:1.引入高效;2.课前预测、课后检测做得非常好;3.例题与习题的设

计堪称经典。

第三节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陈萍萍《平移》,这

节课也是一节高水平的课。陈老师年轻、热情,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课堂中知识点的过渡非常自然,教学流程设计非常巧妙,当她这节课

结束时,我们还有些恋恋不舍,这就是她课堂教学的魅力,也是我应该学习的。

第四节 徐汇中学刘颖《异分母分式的加减》,两个词:惊讶,精彩。

我们惊讶于这节课的朴实,这是一节非常精彩的常规课,除了展示台用来展示学生的作业,没有用任务其它媒体工具,刘老师仍然上出了她的精彩;这节课的精彩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 4 -

这节课上得非常有层次。首先是题组设计得有层次,学生解决完一个问题,紧接着就有一个相关联的更具挑战性的新问题出现,一步一步地将课堂引入高潮,这点非常符号学生的认知和探究规律。2.精彩的第二个方面在于刘老师精彩的提问和点拨,以及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使整个知识的形成过程显得水到渠成。3.刘老师的“点”把握很好,抓住了这节课的关键点、易错点和技巧点。

第五节 徐汇中学夏文依《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在于例题的设计,一是例题具有极强的代表性,题题经典,层层递进,恰到好处;二是例题的作用是多元化的,看似

简单的问题,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能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第二个亮点在于小结,无论是解题后的小结,还是课堂总结,都简洁明了,画龙点睛。第三个亮点是夏老师巧妙的将一种数学思想(分类思想)贯穿在

- 5 -

了这节课的始终。

总的感觉是每位老师都身怀绝技,功底深厚,教学的艺术让人感叹,每所学校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如实验东校的作业处理,上外松外的例题设计,徐汇中学的前测后测。而三所学校共同特点是摒弃了一切花哨无用的形式主义,充分体现的是教学的朴实与高效,感觉非常实在。每到一处就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有很多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在研讨中提升

最令我触动的当推互动研讨环节,这一环节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和上海教师进行思维碰撞的过程。各地教师的发言令我惊讶不已:一个个发言角度新而高,专有名词闻所未闻,所提问题精准、深刻〃〃〃〃〃〃这一切都让我深深感受到我与他们、我们的教育与他们教育的差距。我想,那一份份对教学的执着

与坚守、热忱与无悔,那剖析问题所站的高度、深度和广度,都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而各位教研员、教授的发言更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上海的教育如此先进,原来他们还有着一支具有真才实学、功底深厚、求真务实的专家队伍。

王伟航教研员让我明白:课改,不是哗众取宠的作秀,而是

- 6 -

“众里寻她”的执着。一种平常不受我们重视的课型——作业讲评课,却被上海市定为课题来做,真的是践行了“做好常规就是奇迹”的精神,教研组的管理要从点点滴滴抓起,“治大

国如烹小鲜”,把小事做好了,就能细中求精;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能平中见奇。教学常规管理贵在坚持精细,重在过程,关键在落实,难在持之以恒。看得见的是细节,看不见的是文化。

潘勇教研员让我认识到:顺应时代,我们必须改变。首先是

学习观念的改变。尤其是作为教育者的老师更应有一种全新的学习观——动态学习观念。动态学习是指快速的、适应的、协作的及自主的学习。

陈永明教授的讲座我收获良多,对练习有了全新的认识。适用于大多数学子的“中巧说”;孙维刚老师的“一题多解,多解

归一,多题归一”的对习题教学的归纳更是经典。针对练习的典型性、层次性、有序性、归一性这四大原则的提炼,让我明确了自己对于学生练习

的目标,我一定会在我今后的教学中实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练习之路。

值得一提的还有东校的数学教研组,这是一支积极进取、求

- 7 -

实创新的集体,他们践行“规定动作不走样,创新动作有特色”

的价值观,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风气,尤其在作业的批阅与反馈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1.面批式批改;2.随堂批改作业;3.学生自我批改;4.

小组批改作业;5.师生共批作业;6.协商式批改;7.改变传统作业批改符号;8.评语式批改。作业批语有激励式、赞赏式、导引式、期待式、幽默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在考察中感受

方略教育带领我们考察了三所名校: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上海市实验东校、徐汇中学,每一处给人的感觉都是校园干净、整洁、无烟;教师敬业、认真、互助;学生礼貌、文明、乐观、上进、睿智。一方方荣誉栏,一个个陈列室,都在述说着学校活动对学生发展所起的重要性。一所学校这样不

足为奇,关键是每一所皆是如此,这就不得不令人惊叹! 三所学校从一个小视角显示了上海教育的剪影:脚踏实地,以活动为载体,引领教育前沿。

- 8 -

利用学习之余,我们先后自行组织游玩了南京路步行街、上海外滩、城隍庙,真正感受到了大上海的繁华景象;领略了神往的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感受了不一样的文化氛围;学习期间,团体组织游玩了泰晤士小镇和中国最美的十大古镇之一“千年古镇,世界同里”,浓郁的商业气息仍

然没能掩盖其历史文化的底蕴,“一园、两堂、三桥、明清街道”,将我们置身于“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之中,让人流连忘返。而退思园的主人“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的精神让人诚服。

对上海城市印象:“高”——金茂大厦、“快”——磁悬浮、“长”——东海大桥、“亮”——东方明珠、“通”——地铁、“净”——街道、“致”——住宅等。

对上海人的印象:精明实干,善于抓小事,眼界开阔,灵活,群众普遍素质良好,自身的人文底蕴很浓厚,对先进文明非常开放,比较现实,对政治不太感冒,对商业非常敏感,女性强势,文艺的比较小资,细腻,生活精致,比较洋气。

五、在反思中感悟

《宛陵录》中,黄檗禅师有所领悟地说:“尘劳迥脱事非常,

- 9 -

紧抱蝇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人生的道路上碰到艰难困苦是必然的过程,生活就像翘翘板,不是上便是下。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够运用智慧,在烦恼、失败中,吸取经验,增长见识,不断地尝试,积极开拓自己的人生。梅花要不是经受住一次次风霜摧折之苦,哪会有素馨沁人的花香。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真理的获得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最终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获得真理。

学习让我开阔了视野,重新审视自己,面对着一个个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个体——学生,怎样做才是对的,才是最好的。我只能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中寻找。

是什么原因让上海发展如此之快,经济如此繁荣,教育如此强盛?我无数次的追寻着答案,几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我越来越觉得有一种精神和态度,那便是正确把握规律,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上海之行,让我豁然开朗,求真、务实才是我此行学习的真谛呀!培训结束了,但我想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教育的开始!

2013年12月6日

- 1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kf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