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届高三语文教学检测练习3
更新时间:2024-06-13 08: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推荐度:
- 相关推荐
09届高三语文教学检测练习三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蒙骗/蒙汗药 模样/模棱两可 荫凉/绿树成荫 B、差生/差强人意 咀嚼/咬文嚼字 吐血/扬眉吐气 C、粘连/粘信封 连累/罪行累累 强迫/强词夺理 D、劈柴/嗜酒成癖 菲薄/蜚声文坛 契友/锲而不舍 2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2007--2008年度NBA常规赛11月25日的比赛中,火箭队和掘金队将各自的风格 特点表现得炉火纯青,火箭队最终以l09:....81屠杀掘金队迎来了难得的一场胜利。
B、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小丫的阳光招牌笑容,非常具有亲和力。她待人一向态度谦 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C、责任编辑说:“我只对文字部分负责,至于出书的其他环节,就望尘莫及了。” ....
D、中国大陆的证券市场处在新兴阶段,在市场制度建设、法制监管方面难免有疏漏之处,我们没必要为此耿耿于怀,毕竟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
B、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研究表明,公共交通是中低收入群体的主要出行方式,票价是他们是否选择这种交通方式的最主要因素。 C 10月l2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厅获悉,经过一年的调查取证,有关专家已证实位于 巴山墩地的陕西省镇坪县可能确实存在野生华南虎。
D、用语不妥贴,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就会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涩,令人误解甚至费解。
4、下面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解释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忆的数量(百分数),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4分)
(1)图中揭示的遗忘规律是
(2)针对这一规律,正确的应对措施是 。 5、仿照下面的句式和辞格,从“春”“夏”“秋”中任选一个季节、写一句话。(5分)
冬天像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虽默默无语,却思想深邃,在冷峻的思考中,静静地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
1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国君死,诏拜侍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费。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惟两京耳”。宪宗褒美。乃拜晋慈隰州观察使,封武阳郡公。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①;身往劝督。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会卒,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对曰:“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 乃诏观察使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 注:畀 (bì):给,给以。 (节选自《新唐书?韦丹传》)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 孤:幼年丧父 B、始城州,周十三里 城:构筑城墙 C、法废人慢,当济以威 济:渡过难关 D、与若期一月还之 期:约定时间
7、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韦丹“助民安居”的一组是( ) ①民贫自鬻者,赎归之 ②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③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 ④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⑤免半赋,徐取其偿 ⑥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韦丹为人率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旧例规定,凡出使外国,朝廷赐下州县官员名额,卖出后充作资费,韦丹认为费用应有朝廷支付,不可卖官求钱。
B、韦丹认为法令废弛会导致人们对它的轻视,因而主张严惩谋反的刘辟;对所治三州,认为并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费国家钱财,不如划归河东管辖。
C、韦丹对贪污现象仔细核查,责之甚严。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抄没其家,查得实据,下令一月之内如数补还,保住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D、韦丹去世之后,裴谊建议为他设立祠堂,刻石记功,当朝宰相也认为他的功德使江西老幼思之不忘。皇上于是下令观察使上报韦丹的功绩并刻碑表彰。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
(2)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
(3)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三、古诗鉴赏(8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苏轼
2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玉堂,翰林院。此词作于被贬黄州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所作。 (1)“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苏轼“别”什么地方,别后有没有人来?词人对自己的提问所作回答有怎样的妙处?
(2)“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词人为什么不用“一蓑烟雨”,而用“一犁春雨”?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转轴拨弦三两声, 。 弦弦掩抑声声思, 。(自居易《琵琶行》) (2)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 , 。《阿房宫》 (3) ,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 (4)子曰:“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5) ,而不知其所止; ,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
王清铭
1、 假如能透过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聪明。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
2、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压为昏黄的一片,明月照样从海上升起,但共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如果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污染的水;汽车笛声、影视音响、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浊,不留下一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偌大的城市,月光和书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3、门是生活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楼割裂了,明月也难以进出喧嚣都市人动荡的心灵。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端坐书窗前,让月光布满内心空间?何况天上的那轮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 4、钱钟书先生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现代都市人进出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框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闲情去掬一把透过书窗的月光,洗涤心灵的尘垢。
5、偶然记下宋代刘子军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明月不知读书人已去,淹没在都市的红尘中;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朗朗的书窗了,有的只是装潢和功利。都市也有读书人,但读书时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们懂得用描谱仪鉴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无暇顾及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文字为腹内经纶,想到的只是经世致用,读书蜕变为苦事。月窗搀烛影,风叶乱琴声,聒耳的大概是名利裹挟着的喧嚣吧。 6、月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开了窗邀约清风明月进来占领,其实是拥有一轮属于自己的明月。钱钟书先生还说,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我以为书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书窗的退化乃至消失是现代人沦落的一种方式,让高楼大厦侵占了心灵的家园。
7、读书本是一件赏心乐事。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到书窗玩月的情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我想,还有半墙的明月大概都筛落他飘逸的心头吧。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注重的是读书时的闲逸、闲散,把读书当休闲,忘却虚名浮利,获得一种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丰富的安静”。并不是休闲时才读书,而是读书时读出闲情逸致,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淡去功名之心,以休闲的心态去读书,让书窗上的那轮明月将思绪漂白、沉淀。
8、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照古人,亦照令人。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倚南窗以寄傲,也寄托闲情。明月多情,随人处处行。
12、结合上下文解释“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这句话的意思。(4分)
13、文章第六段引用钱钟书先生的话“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联系全文,指出①“窗”和“门”在文中各有什么含义?(2分)②作者把这二者对举有什么用意?(2分)
3
14、“精明的现代人”在读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15、作者认为在“灯红酒绿的繁华”中该怎样“诗意栖居”?(6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
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8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文人的“面子”与文化的“底子”
(1)这个时代的一些文化名人很讲究面子。尤其凭借着电视传媒载体提供的便利,更加耐不住寂寞,踢开冷板凳,直走到荧屏前弄景,还不无感慨地说:这比先哲孔子坐牛车奔波于各国的讲学可进步多了。其实那种凡事紧张的功利心态,不知道距离孔子的从容淡定要有多远。
(2)近日看了几次电视访谈节目,节目主持人解释体育比赛说,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以有战胜美国队的强烈欲望,就是因为他们平时面对浑身优越感的美国人丢失了面子,硬要在赛场上找回来!原本属于体育范畴的竞技精神,竟被曲解成政治的附庸和民族的快意恩仇!对于这样明显的谬误,作为节目嘉宾的一位当今快成了电视明星的文化名人,不仅赞同并且以文化的名义给以附会阐释。这对于一个以传播文化为己任的丈化人,面对自己不甚精通的文化领域随意进行比附是很失体面的。现在的一些文化名人啊,只要在某一领域有了知名度,人们就期待着他能诠释世间万象,而文化名人为了面子也就毫不犹豫地强撑着,这真是一个“粉丝”崇拜明星的时代!
(3)其实,中国传统的文化名人并不是这样的,他们都是很注重文化内涵的。尽管过去的纸质媒介无法和现在的信息传播同日而语,但在古人身上透显出极强的自信,这是因为他们只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张扬个性,高蹈理想,仰天大笑也能立在天地间,人们倍感清爽。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王勃虽“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然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率性让后人企羡。他们流传千古就是因为有特立独行的人格,有着极深厚的文化底子,哪里需要外在面子上的装点。现代文人与其在面子上强撑,不如好好修修自家功课。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人物都秉承了这个基本素质,摒弃了面子上的炫耀,注重个人的内在文化修行,把学识深厚且不拘礼法当成一种文化性格写进典籍中世代传承。
(4)因此,看道家学派的人跑到深山密林去归隐,做闲云野鹤一样的文人,倒也洒脱。寂寞了找几个朋友聚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虽说也有些作秀的嫌疑,但毕竟是给野外的山水注入了书卷气,身子是清洁的,表情是闲适的。即使少了些人前露脸的机会,但他们那极有韵味的琅琅书声也能跋山涉水地来到世人面前,有的竞穿越千古,流传至今。你看庄子走在山阴道上的神态,那种优游和气度不仅倾倒了奉命恭请他做官的楚国使臣,更让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仰望。虽槁项黄馘,却口吐莲花,心游万仞;即使取类设喻,也能落崖惊风,幻化万方,那真是站在文化长河上游的一道绝佳风景,他太真实了,直把面子承载的沉重负担尽甩脑后,而守住的是自由的高贵,人性的尊严。
(5)其实,越是有成就的人越是顾及脸面,这是常理,只是有些人能清醒地认识到生命之中有比面子更重要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舍一时之面子,而成就千古之大业。例如唐太宗对待魏征,??。
(6)注重面子,关键是要在足够的文化底子之上来整容,这样言谈举止中才能流露出人们期待的惊喜。尽管不同文化都在宣扬个人价值的实现,但这种价值的体现都是讲究文化内涵的。文化人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受到社会的尊重,作为一种文化的路标立在那里,就必须要注重自己的文化底子。
16、下列对古代人不讲究“面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坐牛车奔波于各国讲学,虽然使用的工具落后,但他却能从容淡定。
B、李白、王勃摒弃面子上的炫耀,注重个人的内在文化修行,以特立独行的人格和极深厚的文化底子透显出极强的自信。 C、庄子深山密林归隐,宁愿少些人前露脸的机会,也要守住自由的高贵和人性的尊严。
D、唐太宗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宁愿舍一时之面子,而谋求成就千古之大业。 1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现代文化人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受到世人的尊重,不能只求脸面,必须要注重自己的文化底子。
B、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和例证法。全文把今人和古人对比,正反结合,并多处选取典型事例,事实胜于雄辩,给
4
人以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C、第二段作者想要论述的观点是体育就应该是体育,它有自己的个性文化,没有理由把很政治的东西强加到体育的层面来解读输赢。
D、论述类文章,有时因表述事例的需要,允许有适量的描写篇幅,文章第四段中对庄子的描写即是如此。 18、下面一段论述文字是原文中的一个独立段落,如果还原到原文中,应该放在何处?为什么?(6分)
中国现代文人特爱面子确实丢了一些本该继承的传统。眼睛太关注一些面子上的东西,胸襟就变狭窄了,做事也少了章法。碍于情面,现代人的例子不好举,姑且以一个古人的例子给大家会意:《世说新语·容止》载,三国时曹操接见匈奴使臣,“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接待完毕,曹操派人问使臣对魏王的印象如何,使臣回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若早知别人有如此的慧眼,何苦要制造些假象装门面?且不管这个故事真实与否,但是给那些太爱面子的人上了一课:能否“雄远国”,面子真没太大作用,相反,过于注重面子上的掩饰往往成为点缀史实的笑话。不知今人能否从上面的例子中悟出些道理。
19、文章第五段举了唐太宗和魏征这一论据,但没有展开,请你简述事例,并作简要论证。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8分)
上海再现文化码头的启迪与思考
1、 近日,新华社播发的报道《上海再现文化码头》指出:“70年前,上海有中国文化‘半壁江山’之誉,是与‘文化码头’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举凡文化,写的、画的、说的、唱 的??不管出自哪里,名气如何,规模多大,都想到上海靠一靠,走一走,露一露。”为什么?“因为上海是个文化码头”。
2、其实何止文化,上海从开埠之日起,就是个“通商码头”。伴随着商业的往来,文化也随之进进出出,相继登陆,于是“通商码头”衍生出“文化码头”。既成码头,则东南西北,各行各业,不仅皆由此经过,而且会停靠上岸。短则走马看花,唱罢散场;长则住上几年,寻求发展,乃至一辈子和这码头相厮守。 3、上海再现“文化码头”,这是和上海的历史地位与今天的现实定位相适应的。历史上,如新华社报道所指出的,上海本来就是一座“文化码头”,虽然此后走过了一段漫长的曲折道路,但当改革开放的春风把它唤醒时,它首先恢复了“通商码头”的勃勃英姿;随后,它又展示了作为当年“文化码头”的迷人妹力,提出了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发展目标;稍后,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文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较之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更具有普适性和包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重新创造“文化码头”的辉煌之日,也就是它成为世界文化名都之时。
4、上海要重新成为“文化码头”,最重要的,是上海要有更宽广的胸怀和更开放的视野。当年上海这座“文化码头”停靠的多是江浙一带的小剧团、小戏班,以及全国各地来的文人和画家、艺人和表演艺术家,其间当然也有国外来的各色文化,但大都是停留在娱乐层面。今天的上海“文化码头”,不仅比当年更大、更深,而且承载的分量更重、责任更大。今天在这座码头停靠起降的,不仅有国内各民族、各地区有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而且有世界各国的最优秀的文化;既有通俗层面的大众娱乐文化,又有经典层面的精英高雅文化??这个码头,是名副其实全国性的、世界性的。
5、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上海离建设文化大都市的目标还很远,在这座码头上,还缺少我们本土的民间文化和区域文化,还缺少世界上许多重要的文化,诸如极具活力的非洲文化,富有风情的南美文化、南亚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等,所以上海的胸怀要更加宽广上海要有足够宽的包容度,能够包容各种异质文化的存在;上海要有足够大的胸怀,来容纳各种外来人口和外来文化的进入。 6、上海要成为永久的“文化码头”,关键还在于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我们称上海为“文化码头”,当然首先指要有更多的国内外一流人才和团体跑来上海,在这座码头上一展他们的风采;但如果上海仅仅满足于有国内外一流人才跑进跑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留住和自己拥有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7、 当年,鲁迅走南闯北,最后定居在上海,与其说鲁迅留在了上海,勿宁说上海留住了鲁迅。因为上海留住了鲁迅,所以才有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文学和文化的辉煌。同样,海上画 派的崛起,也是和\时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吸引了吴昌硕、任伯年等一大批外来优秀的画家 有关。今天,上海在一流人才培养上也有两个标志性人物:一个姚明,一个刘翔。历史和现 实的经验值得总结,如果我们既能吸引和留住大量外来的一流人才,又能培养和拥有各个文 化领域众多的明星和领军人物,那么上海要建成文化大都市也就指日可待。这里,深刻总结、充分尊重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规律至为关键。 16、下列关于“文化码头”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
A、“文化码头”是指各种文化和文明、各种艺术门类在这里崭露头角,寻求发展,并交汇、交流、交融的地方。 B、“文化码头”在上海形成,已经有了70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一段曲折,改革开放后,又重新展现出迷人的魅力。 C、“文化码头”之所以能在上海形成,是因为上海自身文化繁荣,从而吸引了各地区、各门类的文化在此长期交汇、融合。 D、今天的上海“文化码头”比历史上的“文化码头”更大、更深,承载的分量和责任更重,内涵更丰富,更具开放性。 17、下面的理解与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上海重新创造“文化码头”,是其作为中国文化“半壁江山”的历史地位的再现,同时,也适应了它现实发展的需要。 B、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的目标,是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也更具有普适性和包容性。 C、在商业繁荣的基础上,随着“文化码头”的再现并辉煌,上海将最终建没成为世界文化名都。
D、真正的文化大都市和历史上“文化码头”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没有了小剧团、小戏班等纯娱乐类文化,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精英高雅文化。
18、作者在第⑥段分别写到鲁迅、吴昌硕、任伯年和姚明、刘翔这两类人物,在文中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作用?(6分)
19、从全文看,上海要想建设成文化大都市,其必不可少的要素有哪些? (6分)
七、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陈小姐带着在BB车中熟睡的1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让陈小姐将BB车折叠放好,否则就多交1元的行李费。陈小姐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上没有空座位,把小孩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她认为司机的要求非常不合理,坚决不交这1元钱,而司机则拒不开车。为了这1元钱,陈小姐与司机“对峙”数小时,其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下,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
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反响,议论不一。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参答:C 2、参答:D(A.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风格”不能用“炉火纯青”来形容。B. 付之一笑: 用笑来对待回答,形容不值得理会,有瞧不起对方的意味。句中误解为对人笑脸相迎。C.望尘莫及:远远望着前面人马行走时飞扬起来的尘土,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用于此处不当。D: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3、参答:B (A成分残缺,应在“现象”后补上“的一环”之类的文字; C自相矛盾。“证实”的应该是个确定的结论,而非“可能”;D语序不当。应为“费解甚至误解”)4、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及时复习,及时反复(2分) 5、 春天像一位天真烂漫的小姑娘,虽懵懂幼稚,却活力四射,在温暖的呵护下,尽情地展现生命的多彩绚烂。 6、参答:C(应为补救、帮助)7、参答:D(很显然,①②④⑤都是表明韦丹“助民安居”的,D项符合要求) 8、 参答:C(查核结果,侵吞三千斛粮食的乃是“权吏”,盖勋是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而这些权吏最后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
9(1) 参答:出使外国,对于资费上的不足,应该向朝廷请求,怎么能够卖官得钱?(2) 参答:逃亡没有回来的,官府替他们盖房;贫穷不能盖房的,给予他们钱物。(3) 参答:核实差役所告发的事,都不符合实际,韦丹治理优秀的情状更加显明。 10答:(1)辞别黄州东坡,之后苏轼想没有人再去东坡。词人用“雪压小桥无路”这句景语作答。这个回答富于形象性,委婉曲折,避免了平铺直叙,表现了词人对黄州东坡的无限思念之情。(“别”什么地方,(1分)别后有没有人来(1分) “妙处”2分(“含蓄”的意思,1分,情感1分)不死扣答案,采意评分)
(2)用“一蓑烟雨”既可表现渔人,也可表现农人;既可表现劳动,也可表现行路:仍不具体。(2分)只有“一犁春雨”才是表示春雨过后的耕作,与前“东坡”相应,而且饱含词人归耕农亩(或:黄州东坡)的轻松愉悦的情感。(“耕作”、“相应”有其一,1分;情感重在“归耕”,或“归隐田园”1分) 12、(6分)现代社会物质日益丰富,但人们的心智无法得到滋养(精神生活越贫乏)。 13、(6分)①“窗”在文中是人心灵世界的写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而“门”是指世俗生活,象征人对物质的追求。(4分)(1点2分,共4分。若答“‘窗’是人类心灵的空间,人类文明的标志”,可得2分;若答“‘窗’是天的进出口”,“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得1分;若答“‘门’是生活的进出口,表示欲望”,得1分。)②二者形成一种对比(反衬)关系,旨在突出现代人注重物质生活而忽视了精神追求的现状。(2分)(“对比”或“反衬”1分,作用1分。)
6
14、(6分)①现代人读书的目的只为经世致用(急功近利、带有功利色彩)。 ②现代人缺少闲情逸致,视读书为苦事。③现代人只在休闲时读书。(1点2分,答对3点方可得满分。) 15、(6分)①忘却虚名浮利(或“淡去功名之心”),②拥有闲情逸致,通过读书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获得一种“丰富的安静”。(意思对即可)(1点3分,共6分。)
甲16、A(此句是通过和今人对比,强调的是有些现代文化名人耐不住寂寞,坐不住冷板凳,满是功利心态,不能像孔子那样从容淡定。没有“孔子不因牛车而感到没面子”这层意思)
17、C(本段论述的观点不是“把很政治的东西强加到体育的层面来解读输赢”,是借此事表明“一些现代文人不要把个人的随意比附披上文化的外衣,这样有失文化人的体面”) 18、应放在第五和第六段之间。(2分)理由:论述的逻辑结构和谐。此段和第五段形成一正一反对比论证:前一段是说人固然要顾及脸面,但有比面子更重要的事情,宁舍弃面子,结果成就了大业;此段是说有人太关注一些面子上的东西,结果往往成为点缀史实的笑话。(4分)(学生答案要求:要能从论证的逻辑结构去分析,意思对即可)
19、事例简述:唐太宗曾几次下决心杀掉屡犯皇威、常让他丢面子的魏征,可每次冷静下来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后,都能明白魏征批评他的深刻用意!(2分。意思对即可,但语言组织的角度一定要对应上文) 论证:(正面论证)不杀魏征,皇帝一次次失掉的是一时的面子,但是他却得到了一面反观自己得失的明镜,一面烛照历史的明镜;唐太宗舍弃了些许面子,却坐拥了历史上的大唐盛世,这是一种宽容,这更是一种治国的大智慧。(4分)(评分标准:以上是参考示例,是从正面论证的,答案也可以从反面论证,也可以正反结合。意思对即可。但评分时应注意:一是答案应是对本论据进行展开分析;二是答案的表述角度一定要和本段的观点保持一致,即:唐太宗固然要顾及脸面,但千秋大业比面子更重要,所以他宁舍弃面子,成就大业)
乙16、C(因果颠倒。应该是各种文化在上海的登陆,促进了上海文化的繁荣。同时,上海是先有了“通商码头”,伴随着商业的往来,文化也随之进出、登陆,最后形成了“文化码头”) 17、D(“没有了??”和“取而代之??”错。文化大都市比历史上“文化码头”所包孕的文化门类更多,内涵更丰富,大众娱乐文化和精英高雅文化并存。)
18、同:写这两类人是为了说明上海要成为永久的“文化码头”,关键在于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2分)。不同:写前者是强调必须能吸引和留住大批外来的一流人才(2分),写后者是为了说明必须培养大批本土的优秀文化人才(2分) 19、要有足够宽的包容度(宽广的胸怀,开放的视野),能够包容各种本土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存在;要有足够大的胸怀,容纳各种外来人口和外来文化的进入;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培养优秀的本土人才,留住一流的外来人才;深刻总结、充分尊重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规律。(6分,一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三次模拟文科班加试题
孟子谓戴不胜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①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孟子·滕文公下》) [注] ①庄、岳:齐国街里名。
1、 用斜线(/)给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6分)
2、 孟子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后来被人概括为一个什么成语?(4分)、
3、下列关于名著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5分)( )( ) A、《红楼梦》贾府姐妹中,迎春、探春、惜春的父亲是贾政,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人物,他孝顺贾母,亦想严厉管教子女;他想作好官,但可惜不谙世情,受人蒙骗,弄得声名狼藉。“政”谐音“正”。
B、在巴金的《家》中,作者对梅的抑郁致死,瑞珏的惨痛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悲惨遭遇,表现了深切的同情和悲愤,控诉了封建制度和礼教、迷信的迫害。 C、《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创作意图为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祝福》都收在《呐喊》中。 D、《雷雨》是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发生在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纠缠着父子母女两代人性爱和血缘关系的故事,揭露了资产阶级虚伪的本质。作者认为这是一个一首诗,一首叙述诗。 E、桑提亚哥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他的生活信念,也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要表达的思想——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必须具有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7
4、杜甫《蜀相》诗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引用的是《三国演义》中哪个典故?请简述。(5分) 5、“关女儿禁闭”和“抢梳妆匣”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两个情节,这些均与那梳妆匣有密切的联系,请简述梳妆匣的来历。(5分)
三、文本材料归纳与分析
论网络文化
1、所谓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以人类最新科技成果的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宣泄情绪意识等等,以此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联系,垒筑起一种崭新的思想和文化的表达方式,形成一种崭新的文化风景。
2、网络文化是全球同步的文化。网络的横空出世,彻底粉碎了各个不同文明的地域限制和时空隔断。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当代科技成果的强力推动下,网络强制性地把各个不同文明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可以预料,网络文化发展的全球性和同步性必定将给不同文化的未来,带来难以估量的深刻影响。网络改变了世界的文化地图和文化格局,甚至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3、网络文化是个性十足的“客”文化。网络文化几乎不设门槛,没有政党、财团、社会集团和社会团体的力量规制,既无“把关人”之碍,又无专业身份之限,只要上手,就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发布信息和想法。现在,网络文化中最彰显个性的,就是“客”文化。播客、博客、威客、炫客、掘客、闪客、拼客、黑客、粉客等等,充分展示了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和互动性,也显示了网络这个平台确实是非常适合个性的生存和发展。
4、网络文化是新人类文化,它培养和塑造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完全有别于老一辈的新一代人类,就像石器时代标明了新旧人类的鸿沟一样。网络文化极大地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场。拥有数十万、数百万、数千万粉丝的网上意见领袖,完全有能力在舆论场上兴风作浪:一个主观故意的群发性短信,完全可以挑起小小的是非漩涡。不错,网络极大地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但网络越是发展,社会结构的脆弱性就越是增大,社会风险的治理成本也就越是增大。如何认识、把握、管理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统治者和掌控者十分关注、又十分头痛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充分享受网络这个人类文明最新、最优秀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注意保持文化特色,维护国家的信息文化安全。 6、网络文化有哪些特点?怎样看待网络文化的利与弊?(8分)
7、网络文化对社会和人类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7分)
文科班加试题
1、“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每处1分,不该划线处划线每处扣1分,直至扣完为止) 2、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意思对即可) (2分)一傅众咻 (2分)
3、A、C (A、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贾敬。C、《祝福》收录在《彷徨》中)(答对1项得2分,答对2项得5分)
4、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才能,就到隆中卧龙岗去请。前两次不在,无功而返。第三次刘备精心准备才去没想到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直到他醒来,才与之促膝长谈,诸葛亮最终答应协助刘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爱才求才故事—“三顾茅庐”。(5分,
8
叙述事件要完整)
5、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伯父葛朗台,但葛朗台不念亲情要打发他走。查理为了替亡父还债,选择去印度经商、却缺少盘缠。欧也妮十分同情查理的遭遇,把自己的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他,查理把嵌有母亲肖像的镶金梳妆匣作为定情物托付她保管。(5分,叙述事件要完整)
6、网络文化是全球同步的文化,是个性十足的“客”文化,是新人类文化。它的意义,在于具有极大的平等性和互动性,能改变世界的文化地图和文化格局,甚至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形成崭新的网络舆论场。但是,网络越是发展,社会结构的脆弱性和社会风险的治理成本就越是增大,民族文化特色的保持和国家信息文化安全的维护也会受到相当的影响。 7、网络文化是以人类最新科技成果的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等形成的。它彻底粉碎了各个不同文明的地域限制和时空隔断,其威力简直超过了任何规模的战争;它非常适合个性的生存和发展,其影响超越了任何形式的对人的教育;它增大社会结构的脆弱性和社会风险的治理成本,其作用超越了任何国家机构。可见科学技术是一种巨大的生产力,它极大地影响着社会和人类的未来。 9
正在阅读:
09届高三语文教学检测练习306-13
3172 2020年工商银行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共度事迹总结08-23
专题39+有界磁场问题(精练)-2019年高考物理双基突破(二)+Wor03-10
土壤电导率测定04-03
双活数据中心05-21
小升初升学面试的发言稿08-21
一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3篇03-26
围城读书笔记1500字 - 101-10
春景如画作文400字07-0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语文教学
- 高三
- 练习
-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