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作文逻辑思维应试系列讲座之五

更新时间:2023-09-30 20: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考 一、背离“同一”,误对示例一

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

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另棵一

朵树云摇,动另一棵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

考试·金手指

同一,应试不可脱离的基准线

—— “高考作文逻辑思维应试”系列讲座之五◎徐 江这里所说的“同一”,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它表现在高考作文训练和应试过程中。其一,是指我们在高考作文训练与应试的过程中,在论辩或判断的时候,我们所使用的概念,特别是与话题相关的重要概念,要保持清晰的确定性,前后要有同一的解释。不能使用同一个概念,此时是一种意思,彼时又是一个意思,这很容易造成思维混乱。其二,保持所议的论题前后一致,不能一会儿论此,一会儿又论彼,两者相分离。但是,在实际的应试训练和应试中,上述不同一的情况是相当严重的。许许多多的真实案例反映了中学应试训练和应试实践的现实,检索并梳理这些确凿的案例,简直可写一部语文学习思维混乱史。真的可悲呀!1.混淆概念。混淆概念是高考作文训练和应试中经常出现的逻辑错误。它往往是由表示某些概念的“语词歧义、模棱两可,即同一个词表示不同意义的欺骗性使用”引起的。也就是说,某一个词本来有多种内涵,但论辩者往往抓住某一方面内涵向自己的对方发动“攻击”,即便他不是有意欺骗性使用歧义性内涵,但也是固执地不理对方的本 —— 意,扭曲对方主张中的“关键词”,强词夺理,说自己的主张。所以,逻辑学原理中特别强调“形式辩论中的规则是抓住对于各方表示不同意义的关键词并确定它们的意思”。否则,双方的辩论就是两条道上跑的车,各说各话。在高考作文中,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对传统格言“近墨者黑”的反思,提出所谓“近墨者未必黑”的认识。论者自以为这是创新,这是进步,其实这是诡辩。它违背了同一律。先看一看学生应试原文。近墨者未必黑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这话也未必,从历史进步的角度来看,今天我们可以大胆地说:“近墨者未必黑”。“近墨者黑”,是说和一些坏的、消极腐朽的人或事物长期在一起,耳濡目染,难免会受到侵蚀和破坏。这话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一刀切,一味强调环境决定论,就难免失之偏颇,因而这里我就谈谈“近墨者未必黑”。“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大家是很熟悉的了,他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的典型。在官场腐 25

教授讲坛败、民怨载道的封建社会里,陶渊明能自守清节,出而不染,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在未参加革命之前,也曾在“军阀”队伍里任要职,但他能保持高风亮节,投身革命后,始终为中国革命事业奔走不息,成为万众景仰的革命领袖之一。由此可见,近墨者完全可以不黑。当然,并非人人都能做到“近墨者不黑”,能够凛然自洁者须有极强的自制能力。首先,自身要有很强的“免疫力”,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自己心中装着一教轮红日,你才不会被暂时的迷雾所吞噬,你才不会被腐败“演变”过去,否则,你很容易成为墨的“俘虏”。其次,授还要能听那些逆耳的忠言,乐于向周围经验丰富的同志请教,这样你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及时清理沾染上的点滴讲黑墨。只有这样,你才能保持一个堂堂正正的“我”。时代的车轮已进入90年代。新时代的青年当有近墨坛不黑的勇气,拥有近墨有红的“机能”,如果我们都能像苏宁那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那么我们必能拥有一个鲜红的未来。我们相信,近墨者可以不黑!论辩当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条规律便是同一律。在讨论过程中,用来说明同一对象的概念须保持同一性或一贯性。“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之辩关键在于对“近”的理解。“近”有两个含义:一是物理意义,空间26

距离跨度小的意思,如“他家距我家很近”。二是动词,从主观意识上喜欢向对方接近、靠近、趋近,如“远小人,近君子”。“近墨者黑”,古人这句话本来是借物喻人的,所以我们不能过分强调物理意义。因为就物论物,从物理意义上强调这个问题,“近墨者黑”是不容置辩的,根本就不存在“未必”的争论。如将煤堆在墙角,当煤用完之后,你会发现砖表面上的纹路中,地下若干厘米深的泥土中都有黑色污染。如果进入“分子论”或“纳米”世界去“科学地”看,更会有“黑”的问题。所以,强调物理意义已不是人文概念,而成为自然科学概念。从人文角度去认识这句古训,尤其是今天理解这个概念时,我们应当强调的是动词意义,不加批判、没有警惕意识,向“墨”者靠近、趋近、亲近、接近,缩小“距离”,久而久之,就会同流合污。所以说“近墨者黑”。而持“未必”论的人引以为证的根据比如陶渊明、岳飞等人,还有一些从旧营垒中“杀”出来的革命者等等,对这些“近墨者”,论者此时强调的就是“物理”上“近”的意义。就以学生动辄所举岳飞一例分析,他心中想的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他与秦桧之流根本没有任何共同语言,两者同朝“为臣”,实为矛盾斗争的两派,所以身之近和思之远迥然相背。他们是矛盾斗争的双方,他们之间的斗争会随着双方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转化,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以“主观因素”与“客观环境”互相影响来机械对应理解。还比如学生论文所说一些正面的革命英雄人物,这些“不黑者”心中“装着一轮红日”,他能听“逆耳的忠言”,说来说去他们不还是坚持向“朱”的因素趋近、靠近、接近吗?因而他们虽身近“墨”而心近“朱”。这样辩来辩去不是还回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老理儿上来了吗?一句话,古训“近墨者黑”的“近”本质内涵应是“亲近性”地与“黑”缩小距离,而今人所谓“近墨者未必黑”的“近”则是单纯强调物理意义上的“距离小”。所以“未必”论者在改变了“近”内涵的条件下,与前者论辨,实已走向诡辩。当年高考试题虽然让考生选择是赞成“近墨者黑”还是“近墨者未必黑”进行论述,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坚持“近墨者黑”的观点,而同时兼批“近墨者未必黑”的说法。因为很多人正是由于轻信“近墨者未必黑”而放松警惕,自以为经得起考验,没啥了不起,进而逐渐走向堕落。坚持“近墨者未必黑”的考生很容易走向诡辩论。这种混淆概念的错误是屡见不鲜的。下面是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考作文训练书《话题作文训练大全》,书中的一道模拟试题:话题:习惯一只受了伤的乌鸦一歪一晃地在地上行走。鸭子生了恻隐之心,背起了沉重的乌鸦。没走几步,就觉得自己的头上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撞击,乌鸦正用嘴尖啄他。“乌鸦兄弟,您这是干什么?”“这是我的习惯。”乌鸦说。鸭子没在意,继续行走。可是又走了没几步,又觉得自己的脖子被什么卡住了,乌鸦正使劲地咬自己的脖子。“乌鸦兄弟,您别这样忘恩负义。”“这是我的习惯!”乌鸦回答。“好,那就抱歉了。我也有我的习惯!”鸭子说罢,快步奔入水塘,闷头游了起来。乌鸦的下场当然只有喂鱼了。请以“习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面对这则给材料话题作文,在这样的训练书中,教师是这样给学生作情景设计的:如《习惯孤独》,运用动作和心理的描写烘托出孤独中我的欣喜和苦涩。那一晚,朋友小聚,在一片嘈嘈杂杂、吆五喝六声中,我不辞而别。走在清冷的大街上,任街灯拉长我狭长的影子,徐徐而行。在四周寂然无声时,自己的心也是一片空明,那种万籁俱静使我更容易找回自我,回到那个静谧一如既往的小屋,我感到了无比的温暖和亲切,“或许”,我想,“我已经习惯孤独了吧!”其实,这位教师的辅导就是错误的,他又混淆了试题中的关键概念。“习惯”,有两个含义。第一,经常处于某种环境状态之下产生的一种适应,比如:“每年冬天我都坚持破冰游泳,习惯了,不会着凉的。”这时的“习惯”,是动词。第二,是长时间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或规律性的行为、倾向乃至社会风尚。比如:“每天早上6点我就起床,沿着花园路慢步跑上两个来回,这已是我一般情况下不可改变的习惯。”这时的“习惯”,是名词。高考作文遇到这种情况,审题立意一定要注意自己对话题中心词的理解和试题应保持一致,要从试题的全局情况出发,做出准确的分析、认识。比如这则试题,我们一定要顾及语料对话题的示例性解释,显然乌鸦的“习惯”是一种“模式性”的行为,是名词性的“习惯”。而辅导老师的所谓“参考”性的辅导意见里,“习惯孤独”则是一种“适应”,是动词性的“习惯”。此“习惯”非彼“习惯”,“参考”意见对考生是一种混淆概念的误导。2.私换概念。逻辑学原理中有“偷换概念”一说,并有这样的解释:“偷换概念是指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加以使用的逻辑错误。偷换概念是论敌经常使用的诡辩手法之一,其目的是为了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使人上当受骗。”我不太赞成这样的说法,这一方面的意思我则名之为“私换概念”。所谓“私换概念”,就是不尊重表述客观事物的原概念,凭主观需要,扭曲事物的本貌,以其他说词取而代之。这种诡辩行为称之“私换概念”。“偷”,只是表现了换概念者的心态、行为方式。我用“私”取而代之,不但保留有“偷”的意涵,而且明确揭示出这种私换概念者的行为夹杂了自己的“私”心,它与表述客观事物本貌的原概念在客观性上发生冲突。比如,平时训练中很有代表性的个案就是“开卷未必有益”的作文话题,这样的思考是诱导学生采取私换概念手段去进行诡辩。论者大讲特讲不少人因读黄色书刊入迷而充当其中的某些角色,一番大声呐喊之后得出了“开卷未必有益”的结论,而对“开卷有益”进行反思。然而,再大的呐喊、再响的声势,终究难以掩盖论者逻辑上的混乱。众所周知,思维要求其自身确定性,这是正确思维的起码条件。破坏了这个条件,思维便会陷入混乱,失去思想内容、范围的确定性。“开卷有益”中的“卷”的范围是广大的、抽象的“卷”。而“开卷未必有益”中的“卷”则被缩小为具体的、部分的、消极意义上的“卷”,甚至仅被理解为黄色淫秽书刊。关于“开卷未必有益”所谓创新思维,不仅仅是把原来的“卷”私换成“黄色书刊”,其实还体现出有这种思维的人文化的低下,根本不了解、不认识“开卷有益”的本意。“开卷有益”这个成语里面是一个因果关系结构:“开卷”→“有益”。但这里的关键词是“开”而非“卷”。退一步说话,前边说到的所谓读“黄色书刊”,根本原因是那些人不会“开”,没有“开”。如果会“开”,并且“开”了“卷”,从消极的书中也能认识某种道理,起码知道某某一类的书不适合幼稚的青年少年读。那么“开”应怎样解释呢?“开”,本身有这样三重意思:打开、开通、占有。前边两种意思在字面都显着呢,但后边这层意思一说大家就明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开卷有益”,其意涵应该是读通书并且拥有其中的道理,对自己是很有好处的。“打开→开通→拥有”,这是“开卷”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读书过程。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宋太宗说的一句话:他喜欢读《御览》,一般每天都坚持读几卷,倘若某日忙没有读,还要在闲暇时补读所缺。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我们要注意“不以为劳”,如果他读不懂,自己没有收获,怎么会感到轻松愉快呢?一塌湖涂,感觉同嚼蜡,当然就很辛苦、倦怠了。所以,“开卷有益”,这个成语的“有益”本身就是“开卷”所规定的。你感到“有益”,就是你“开”了“卷”。你没有收获,是因为你没有“开”卷。“开卷有益”论者在说此话时,他的“开”的概念里就含有读、通、拥有的意思。“开卷未必有益”论者自己狭隘地把“开”理解为一种简单的“阅”,剔除了“读通”和“拥有”,压缩了“开”的意涵。他们所说的“开卷未必有益”实实在在是“阅卷未必有益”,不但曲解了“卷”,而且也曲解了“开”。语文教学效果为啥这样差,根本的原因就是教者所教很差造成的,是一种“假语文”。如果说上述的例子是论辩中用自己狭隘的“私”概念取代内涵丰富的原概念,下面我们再看一看某些教者27

私自扩大原概念的内涵并指导学生写作,这也是一种夹杂“私”货的替换方式。下面是山东某作文报刊登的某老师拟的高考作文模拟试题。针对下面短文反映出的思想问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思想评论。早读课之前,班主任打开教室门,见一条长凳倒在门口正中。他故意见而不扶,退立在旁观察。十几分钟过教去,四十几双腿从长凳上跨过,没有一人去扶。座位上没有凳子的学生站着喊:“老师,我没有凳子!”授“好事做得再多,考试分数不达线,还是升不了学。”许多学生是这样回答“为什么不扶凳子”的发问讲的。接着他自己辅导学生说:“审读这一材料,应该注意坛两个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只有高度注意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才能准确提炼观点。”他提醒学生“把二者联系起来看,前边是摆现象,摆问题,后边是揭本质,找症结。前者是表现,后者是根源。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引导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最后,教者示范性地提出结论:“有分无德不是才。”试题提出的问题是一些高中生脑子里只想高考分数上线,因而不再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放松道德品格的培养和提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评论,教者做出这样的判断——“有分无德不是才。”其意就是说这些学生即使高考得高分也不是“才”。他们是不是“才”,我不下结论。我想有一个事实是肯定的:这些考高分的学生一般来说都将被高等院校录取,尽管他们有“不扶板凳”的缺点。我并不赞成或支持这些高中生的行为,我关心的是从这些学生的行为中得出的“有分无德不是才”的结论是否正确。对于应考的高中生来说,“高分达标”,这样的学生是不是“才”呢?“才”的内涵是什么?“才华”“能力”。那么“高分达标”对高考录取人才来说是教不是算作有“才华”、有“能力”呢?显然应该说是的。在这“是”与“不是”的争论中问题出在哪里呢?那就是对授“才”的理解。很显然,持“不是”论的教者希望这些高中学生要有“高分”又要有“高的公德”,这个愿望并不讲错,但他评价事物的思维方式错了。他扩大了“才”的内涵,把“德才兼备”等同于“才”。他的这种否定行为,在坛思维方式上实际上搅乱了原来概念的范畴。3.转移论题。转移论题,是高考作文中的一种常见错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离题”“走题”或“跑题”。它是指考生无意识地违反同一律的要求,使议论离开了规定的论题从而违背了正常的逻辑要求。根据同一律的要求,我们考生在应试中不仅要保持概念内涵的同一,而且议论的论题也要保持同一,不要脱离中心论题而说别的。特别是要警惕论题要考生说28

此,而考生却岔开话题,大论特论别的事情。比如在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作文辅导书——《高考作文大练兵》中便有这样的情景,书稿编者特意组织北京大学学生写作文,推荐给备考的高中生,其原稿如下:学会放弃佚 名从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那一刻起,上帝无疑就在告诫人类:世上没有无代价的东西,同时也意喻着:你要有所选择,就必须有所放弃。不能设想,如若当初亚当、夏娃贪恋伊甸园中阳光陶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无忧无虑的生活,贪恋无衣食之虞的永生,我们今天,是否还在过着赤裸裸一丝不挂无知无思的低级生活?正是他们当初义无反顾的选择,我们人类得以成为人类,居于万物之尊。不能设想,如若班超当初不投笔从戌,怎么能有传唱至今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怎么能有当初汉帝国与西域的长达近百年的友好往来?同样地,后世还有弃医从文的鲁迅,我们也不敢设想,如果鲁迅当初优柔寡断,不愿放下学了许久的医学,我们还能有享誉世界的《阿Q正传》吗?我们还能有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吗?当时白色恐怖下的天空恐怕会因少了这么一具坚挺的风骨而愈加晦涩了吧?如果生活是一条路,那它就是由无数阡陌纵横的十字路口组成的,你必须有所选择,或者说,生命的本质就是四个字:选择和放弃。其实,我们本来就是充满选择性的动物。早在我们的雏形——胚胎形成之际,那就是我们充满竞争的一生的开始。我们经过十月积蓄,放弃了安适的母体,选择来到这个绚丽的世界;我们经过十年寒窗,放弃了无数玩游戏、看电视的时间、与朋友郊游的时间,选择了各式各样的象牙塔;然后,我们也必将继续放弃我们要放弃的,选择我们要选择的,……就这样,我们将在无数次的放弃、无数次的选择、无数次的执着中,创造我们生命中的每个奇迹,那时,在我们弥留之际,我们真的就可以这样说:“我不为我的碌碌无为而羞耻,我不为我的虚度年华而悔恨!”我年轻而可爱的同龄人们,现在,请郑重地拿出一张白纸,写出你想要的和你认为应该放弃的,然后,潇洒地挥起大笔,将它从你的轨迹中删去吧,为了能更轻松、更有力地迎接生活赐予我们的每个机遇,我们需要轻装上阵,我们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然而,也正如此,当你登上最高峰的时候,你可以坦然而骄傲地说:我的选择是对的,我的放弃是明智的。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出现敢于无畏追求自己所爱,敢于义无反顾放弃不适合自己东西的比尔·盖茨!放弃需要勇气,需要魄力,放弃意味着失去,但是,我们必须学会放弃!没有放弃,就意味着停滞!从此刻开始,我的朋友,举起你的右手发誓:我要学会放弃……中学教师是怎样评这位大学生写的高考模拟作文呢?它是被评为几类文呢?《高考作文大练兵》的编者把此文评为一类文,要以后的考生模仿。某中学教师是这样评论的;“有所选择,更有所放弃,这本是一个简单的道理。然而,用这个简单的道理来解析人生的道路,它所包涵的内容就远非‘简单’二字所能形容了。因为‘放弃’需要人的决断,果敢,勇气,而且正因为‘放弃’,人类的文明升起了曙光,伟人们成就了伟业。对一个人而言,生命的演绎都是一个选择和放弃的过程,无论你情不情愿,‘学会放弃’都是提高自己生命质量的一种技能。本文从圣经传说到引出题旨、从历史伟人的事实和我们自身的事实加以阐述论证,条理清晰,论说有力。”在这里,我们不但看到了我们学生理解能力的孱弱,更看到了我们语文教师判断和指导能力的孱弱。归根到底,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低下才导致我们学生能力的低下,包括应试能力。就此例而论,教师和学生所缺乏的就是对逻辑学原理中同一律问题的认知。教师不能一针见血指出该作文问题之所在——转移论题。他只是在概括地复述学生的作文,没有给出一点儿有用的建议。他没能看出学生作文的缺陷。这就是我们作文教学的一个真真实实的情景,是很有普遍性的。那么,为什么说这篇学生的作文犯了“转移论题”的错误呢?标题明确地说——“学会放弃”,而不是说——“要能放弃”。该生作文从圣经典故说起到引述几位伟人的事例,只是在说必要的放弃是多么有意义,整篇文章论的是“要能”放弃,与“学会”放弃没有搭上边。我以为,“决定”放弃需要勇气,而“会”放弃则需要智慧,“学会”放弃就是要研究、认识把握有关“放弃”的智慧问题。具体说,至少要搞清这样几个问题:在特定的矛盾冲突当中要明白“放弃什么”,在特定的背景之中要明白“什么时候放弃”,在特定的关系之中要明白“选择什么方式放弃”。把握了这些原则,才能说“会”放弃,“学会”放弃就是在这方面下工夫。比如某年高考试题,关于某青年人携带“健康”“金钱”“美丽”“才干”“机敏”“诚信”“荣誉”七个包袱坐船渡河,在江中遇风浪,艄公要求扔掉一个包袱以减轻船的负载的故事,这关于扔掉哪一个包袱就涉及“会”与“不会”放弃的问题,而不是“敢不敢”放弃的问题。以这些问题为“核心”进行辅导,以这些问题为“核心”进行论证,才谓之切中要害。其他什么“果敢”“决断”“勇气”“魄力”都是无关紧要的问题。类似这样的话题——“学会尊重”,我们许多教师同样不把辅导分析的重点放在“学会”上,比如甲乙两人会谈,甲主动将手机当着乙的面关掉并放在桌上,以免会谈当中被手机的铃声所干扰,这就很主动地表现出对乙的一种尊重。同时,这也是很艺术地向乙提出了这种要求,尊重就体现在这里。所谓“学会”尊重,就是研究这方面的问题,而不是大谈“尊重”在人际交往中的意义。二、有意诡辩巧写应试文坚持同一律,反对搞诡辩。但是,我们认识了诡辩,不但自己能够防止搞诡辩,同时,我们在特定情况下还可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形式讽刺一些现象。可以说,达到这一境界,那才是在运用的环节臻于精熟。下边就请读者认真阅读笔者就某年高考作文题——《情感与认知》所写的应试文,看一看里面所蕴藏的思维智慧。甘清先生轶事徐 江甘清者,山西万荣人也,居塾馆授业为生。时馆中有童子九人。童甲天资聪颖,性恭顺,尽听先生言,先生甚爱之。童乙亦聪颖,好己思,常诘难先生,先生颇恶之。某日,先生与诸童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先生曰:“蔺相如完璧归赵,乃大智大勇人之也,尔等当效之,为国之栋梁也。”童甲即应之曰:“谨记先生言。”然童乙曰:“非也。蔺氏奉璧往使,如羊入虎穴。其临行谓赵王言‘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敢问先生,蔺藉何出此大言也?其计安在?”先生曰:“临行虽未有计,然果完璧归赵,未食言也。”童乙曰:“璧虽归赵,且危隐之后也。蔺有言,秦以十五城易璧,赵有诈璧之忧,然秦强赵弱,宁许以负秦曲。此本良策,为何至秦则假秦王斋五日之机,遣从人间道怀璧归赵?非礼也,非智也。小伎俩虽得以逞,然大计却归直于秦,授柄于秦。倘秦王怒而不忍,遣武安君将十万军临境,则赵社稷岂能安也?存一璧亦何益也?此论非杜撰,乃明之学人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所断也,其责蔺也言犹在耳,对此先生有何见教?”先生无以应,大窘。此后,益恶之。又某曰,先生出,嘱诸童馆内课读。许久,先生归。至馆门见童乙枕书酣睡,怒甚,斥之曰:“课读大睡,且以书为枕,顽劣如此,朽木不可雕也。”及至内,环顾之,见童甲持书伏案亦睡,怜而叹之曰:“睡尚且不弃书,孺子可教也。”童有大胆者问先生,曰:“枕书与持书虽异,而睡且同矣,皆倦怠所致焉尔,非有意也。先生视甲持书曰‘不弃’,乙以头抵书岂非‘护书’也?比之于甲,乙则更惜书也。先生缘何褒甲而贬乙也?”先生语塞。徐子评曰:“古人云‘圣人有情无累于情’。吾辈非圣人,故常累于情。甘清先生事,为师者当深思而谨识之。诸童皆吾童也,其能诘吾者是其用心之功也。有此生当是吾29

之希望,悦之尚恐不及,岂能厌之。山西万荣,乃幽默之乡,多有故事传诵。吾闻之,录于此望为师者戒。”在学校中,聪明且听话的学生多为老师喜欢,而不太顺从的学生老师颇多责备。面对学生同样的错误行为,老师因情感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看法是有普遍性的。高考作文试题《情感与认知》,恰恰与这种现象相吻合。所以,笔者写一则小故事就免去了议论说理之苦。但若要赢得阅卷老师垂青,则必须有独到之处。笔者则巧用诡教辩手法加之于先生身上,然后又让学生以其道还治其身。授这里的诡辩点,就在于把老师喜欢的学生读书困倦之后“拿”着书睡觉的无意识行为说成“不弃”,这无意识行讲为就变为一种有意识行为,且与好学联系在一起。但是,先生却没有把自己讨厌的学生“枕书”看成有意识“护坛书”。先生把相同性质的错误行为因为自己的好恶解释成不同性质的行为,在这样轻松的搞笑中明白“情感”对“认知”的影响。三、坚持“同一”,正确分析问题可以说上边是巧用诡辩写应试文,这是因为文章特定题材规定的,即虚构故事讽刺错误行为或现象。而正面评判问题还是不宜搞诡辩的,还是要坚持“同一”原则的。下面就来从正面讨论如何坚持“同一”的原则认识问题并举例分析之。讨论的话题是全国卷高考作文“山羊过独木桥”有关故事该怎样评说。试题如下:“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教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此题该怎么写呢?还是先看应试例文,然后再分析授吧!例文如下:讲“没有意义的当场争论”与“有意义的事后思考”——有关某校“山羊过独木桥”比赛的评说坛徐 江“山羊过独木桥”是一种趣味性体育活动。其具体内容是设置一个低矮的独木桥,对抗的两人分别从两端同时上桥,相向而行,相遇后双方要尽力保证各自的平衡,同时却迫使对手落桥,而自己则顺利走到另一端点者为胜。此运动还可作团体对抗赛,各出相同人数的队员,以顺利走到另一端点人数多者为胜。在某校两队比赛中,30

有一组选手没有按规则采用对抗手段迫使对方落桥保证自己顺利到达另一端点,而是相拥相抱稳稳转身,相互保证平衡,然后各自到达另一端点。事发后,当场便引发观众、其他运动员及裁判的激烈争论。运动会结束后,人们对此事还议论不休。怎样评论这个事情呢?特别是对当场的争论和事后的思考怎样看呢?我认为观众、其他运动员和现场裁判“当场”进行的激烈争论是无意义的争论,这样做有碍于整个运动的顺利进行。而运动会结束后,讨论这组运动员的过桥形式对这一运动有何意义则应认真思考,不能事过风吹放一边。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场的争论无非聚焦于两人这样做违不违规,算不算成绩。特别是算成绩,两队各加一分,与两队整体成绩虽无大碍,但在各自队内算个人小分,则是有差别的。因为落桥队员在队内比赛记录上是没分的,这恐怕是有一个公平不公平的问题。实际上当场爭论这个问题是不对的,果断的裁判应该很坚决地判定这两人违规,不算成绩,他不必与人争论,严格执“法”,同时制止争论。因为人们应该坚守这样的原则——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想必须保持其自身的同一。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同一范围内,对同一对象从同一方面进行认识分析,要保持相关概念、判断同一,不能中途随意转换、变更。既然“山羊过独木桥”竞赛规则规定两人相向而行,相遇后以对抗的形式迫使一方落桥以便自己顺利到达另一端点,这个“规则”的内涵是不能在比赛中途发生改变的。两人相拥转身无疑是违例的,当然没有成绩。在这样的情景下发生算不算违规,算不算成绩的争论本身就不是有意义的争论,支持相拥转身而过者就是强词夺理,违背规矩,影响比赛。因为这样的相拥转身,没有形成淘汰,它失去了比赛的魅力。大家都得分嘛!但是,这个事不能事过弃之。所以,我很关注事后的继续讨论。我们应该看到这两个违规的选手发展了这个运动,为运动增添了新的比赛内容。原来比的是双方各自与对手对抗的能力。而从这两个选手的动作中,则应看到还可比赛各队内部合作的能力。比如,各队各出14名选手分作7组,两人相拥相抱合作通过,哪一个队合作通过组数多且用时少者为胜。在竞赛规则中增加新的内涵,在新的比赛中施行,这仍然保持了总体的“同一”的原则。因此,应该给这两名选手发特别创造奖。这就是我的评论——“没有意义的当场争论”与“有意义的事后思考”。 不懂逻辑中的“同一”律原则,人们分析问题会很盲目地纠缠在“当场”的争论上。无非是就相拥过桥那组选手的行为进行辩论,或支持,或反对,或既有批评亦有反对。考生或教师各选一个角度,议论一番。到头来还是再重复试题中的争论现象,大家再次充当试题外的“观众、运动员、裁判”而已,都不能冷静地对“当场争论”和“事后思索”有正确的评断。甚至会有相当相当多的教师和考生会忽略、放弃试题最后一句话——“事后,相关的思索还在继续”——不知道该话在应试中怎样反应。其实充当一个角色进行争论,坚持一种主张,与对方进行争论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想写出超越他人的答卷关键是能在“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这句话上做文章,在试卷中有正确的反应。其实这是一道典型的运用“同一”律评判事情的试题。分析的焦点在于如何在“同一”场比赛中坚决执行“同一”的规则。运用“同一”这一原则去评论“当场争论”的是与非,是评“当场争论”,不是站在“争论”中的某一方发表看法,继续“争论”。完成对“当场争论”的评断之后,自然就要回应“事后思索”。不能中途而废,对整个事情要有完整的了断。很显然,就“当场”的规则而言,那组选手是违规的,不应计算成绩。但“事后”,要看到他俩的行为对该运动有新的推动意义。要补充新的规则,从单纯的比赛“竞争、对抗”,再加入比赛“合作、协调”,然后在新的比赛中实施。那么,就使这项运动有了新的发展,与时俱进。这组运动员应发特别奖。这样做仍然是维护了“同一”的比赛规则,是正确的态度。本应试例文就是这样写出来的。且用《“无意义的当场争论”与“有意义的事后思索”》标题标示之,既恰当地评论了事件本身,又凸显了矛盾性,引人注目。(天津南开大学文学院;30007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k2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