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服饰文化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17 13:3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服饰文化

摘要:民族文化首先必须具有民族性,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才会有魅力,有生命力。西盟佤族自治县是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萌芽直接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地区。佤族文化璀璨且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佤族服饰是佤族审美意识的重要载体,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与许多少数民族结构繁缛、色彩绚丽且对比强烈的服饰相比,佤族服饰呈现出简洁厚重、原始古朴,豪放粗狂之美、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西盟;佤族;原始;服饰;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凝结所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各有特色,形成了百花争艳的文化集合。佤族作为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璀璨耀眼,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保存机制,又经历历史长河的洗礼,不少文化已经被冲淡、被融合,我们只能以有限的方式、从某一个视角来探究佤族其渊远的文化流传。本文即通过西盟佤族的服饰文化,来窥见一斑。

一、西盟佤族及其服饰研究概况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其中佤族是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佤族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周秦时代,隶属于“百濮”族支脉,从汉至明清的史料记载中的“望苴族”、“望族”、“望蛮”、“哈剌”、“古剌”、“哈瓦”、“卡瓦”等均是指佤族①。佤族主要聚集在我国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三县,地域分布于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的怒山山脉南段展开地带,又称阿佤山区。西盟佤族是我国最早世居于阿佤山区的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0年设立西盟区政府,治所驻拉巴,隶属澜沧县,1965年3月5日,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据资料显示, 2010年西盟县总人口为9.1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为8.39万人。西盟佤族自治县行政区内辖2个镇、5个乡:勐梭镇、勐卡镇、力所拉祜族乡、岳宋乡、新厂乡、中课乡。

以中国知网为例,我国严格意义上以“佤族服饰”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成果,仅有10篇,还有部分研究融合在对佤族文化、民族服饰的学术研究之中。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佤族服饰纯文字描述,主要从佤族服饰的色彩、材质、造型等方面介绍佤族服饰的特色,代表成果有李学明《佤族服饰简介》、杨兆麟《佤族服饰考略》、赵永强《临沧佤族服饰美》等;第二,佤族服饰所透射

的文化意义,通过特点的服饰符号的研究来现实其代表的特殊的宗教文化、信仰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代表成果有李中华《佤族服饰的特色及文化内涵》、尼嘎《佤族服饰的文化内涵》、韩全红《失落的佤族文明》等。综上所述,佤族文化研究已经引起了相关学者的重视,但是以佤族服饰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成果还比较匮乏,年代也较为久远,研究内容多有重合,还有不完善之处有待考量。本文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风俗差异,将西盟佤族的服饰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希望从服饰的表达、文化的内涵等方面可以为西盟佤族服饰文化研究添砖加瓦。

二、西盟佤族服饰解读

(一)西盟佤族男子服饰

西盟佤族男子的服饰比较简约大方,长衣多为圆领或无领的无领右衽斜襟布纽长袖杉上衣,宽大而无装饰,有的腰部系布巾腰带;短衣则为无领贯头衣或对襟短褂子;裤子俗称“大摆裆裤”,短而肥大,裤腰卷起来可以包东西,根据裤脚的长短,又分为裤脚长至膝盖稍下的“半截裤”,裤脚长至膝盖稍上的短裤;头部通常黑色包头,末端从右上角斜出,有时戴大耳环;男子服饰装饰比较少,项圈、手镯的装饰品大都为银饰,款式简单朴素。外出时,经常佩戴竹制的标枪等简易工具。西盟佤族男子的包头一般为黑色,但依照西盟佤族祖辈们传下来的习俗,王子、头人、首领、巫师、鼓手、歌头、舞领、英雄等特殊地位的男子,可以佩戴红色的包头,以显示其地位的尊贵。佤族男子还保留着纹身的习惯,会于胸、肩部位刺有太阳、月亮、牛头等图案。

(二)西盟佤族女子的服饰

西盟佤族女子服饰较男子来说,更加复杂、绚丽。女子服饰根据年龄的不同略有差异。年轻女子一般用银质、竹藤制发箍将长发拢在肩后,以银质发箍居多,发箍前宽后窄,最宽处五厘米左右,发箍的厚薄因材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部分女子会在银质发箍上刻有精美的花纹做装饰,中年妇女则将头发编成发辫,发辫间掺有两色或多色的发线,老年妇女一般缠黑色包头;西盟佤族女子有佩戴耳环的习惯,西盟佤族女子很小就穿戴耳环,耳环以银质为主,耳环大小不等,直径约三至五厘米,部分女子佩戴不止一对耳环,甚至几对。颈部装饰则以项圈为主,项圈为银质,由本民族工艺者自己打制,大小,花样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喜好各有不同。目前西盟佤女子对彩色料珠也有所偏爱,五颜六色的彩色料珠从其他民族的小贩处购买,由于价格便宜,色彩艳丽多受青年女子的喜爱;西盟佤族女子在腰间会佩戴藤篾制成的篾圈两充实空间感;西盟佤族女子手上戴银质的臂

镯、手镯、戒指,作为装饰的同时,也起到辟邪的效果;上衣以无领红黑为主色的对襟短衣为主;下身一般为黑红色横条纹或彩色织锦棉筒裙,裙的右端压左端;有些女子还在小腿处裹护腿布。

三、西盟佤族服饰文化解读

(一)色彩文化

西盟佤族服饰以黑、红为主色,服饰多以黑为质,以红为饰,辅之以蓝、青、白、灰等朴素色系。西盟佤族热爱黑色,他们认为这是最为神秘和庄严的色彩,对黑色的喜爱与西盟佤族长期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西盟佤族人民勤劳、勇敢,他们信奉真诚、正直,因此可以经常看到西盟人民在风吹日晒中依然坚持耕作,他们黝黑的皮肤就是最好的见证。西盟佤族人民敬仰黑色,他们崇尚黑色的头发、黑色的眼睛,他们认为这是健康的最佳表现,这种对黑色的喜爱,一如既往的延续到了服饰上,恰如其分的体现出了西盟佤族人民的大气、庄严、沉稳的民族气质。

西盟佤族还崇尚红色,他们认为这是勇敢和希望的象征,如同火把一样将黑色的夜空照亮,驱逐着孤寂与寒冷。因此,西盟佤族将红色赋予了一些有特殊贡献的族人,印证着他们的身份与地位,如王子、头人、首领、巫师、鼓手、歌头、舞领、英雄等佤族男子可以佩戴红色的包头。红色代表火把,代表着如火一样的热情,西盟佤族人民热情好客,豪爽大方,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特质造就了他们对红色的钟爱。

西盟佤族服饰在色彩上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整体色彩变化不大。男子一般以黑色为主色,只有在腰带部位会点缀有红色饰物;女子上衣同样以黑色为主,筒裙以黑、红搭配居多,配合以简单的彩色很条纹装饰。

随着几年来交通的发达、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文化上的相互交流,西盟佤族在将自身这些文化传递给外界的同时,也快速的吸收着外界的色彩,西盟佤族的服饰慢慢开始出现了一些多样化的色彩,特别是年轻女性的挎包上,出现了彩色的条纹。

(二)地域文化

西盟佤族的服饰深深的受到了他所处地域的影响,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云南省佤族聚居边境县,位于省境的西南角,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县人口的94%,其中佤族人民占到了72%,西盟佤族地处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气候温暖而潮湿,为云南省境的“雨城”。县境内河流主要有南康江和库杏河等,全县耕地万余公顷,农作物以稻谷、玉米、小麦、甘蔗、茶叶为主。县境内以丘陵地形为主,山间林木茂盛,有林地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5.4%,县境内有丰富的铅、石棉及银等矿产。

温暖潮湿的气候决定了西盟佤族服饰的基本款式。西盟佤族自治县受孟加拉湾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潮湿,年平均气温13.5℃,年日照时数2158.8小时。这就使得无领、对襟上衣、短裤、筒裙的盛行,因为排热通风的需要,经常可见西盟佤族男子敞开衣襟或者赤裸上身。

西盟佤族自治县降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2758.3毫米,夏秋季节雨量高度集中,降水量占全年的90.1%,冬秋季节雨量偏少,占全年降水量的9.9%。西盟佤族自治县内河流隶属怒江水系,大小河流约80余条,丰富的水资源以及气候资源使西盟佤族有良好的水稻种植条件。聪明智慧的佤族人民根据自身的种植需要创造了宽松肥大的短裤,佤族男子耕作时更加便捷。

西盟佤族自治县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县内林地面积85.16万亩,占土地面积41.9%,树种类有40多料100多种。县内盛产竹藤作物,特别是近年来西盟佤族自治县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刺竹产业。西盟佤族自治县同样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经探明锡矿、铅矿、锌矿、银矿、铁矿储量丰富,已经成为了西盟佤族自治县的经济突破口。佤族人讲究就地取材、进行适材、适艺的造型,丰富的竹制与银矿资源、悠久的民族传统共同造就了西盟佤族人民对于竹藤、银质配饰的喜爱。西盟佤族人民喜爱佩戴银质耳环、项圈、臂圈、手镯以及野竹藤制的腰箍圈。

(三)织法文化

西盟佤族的纺织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西盟佤族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西

盟佤族,纺织自古就是佤族女子必修的生存技能,她们自孩童时期就开始学习,佤族有一句谚语:“找媳妇看棉花地,教儿孙晓祖先理”、“女人不会织筒裙,就不

③能出嫁”。意思是佤族的女子必须先过纺织关,只有学会基本的纺织工艺方可以

嫁人,当然能织出花样复杂、图纹漂亮的佤族女子会更容易得到男子的青睐。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看出纺织在佤族人民心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西盟佤族纺织主要是自纺自织,阿佤山的丰富的物产资源,为西盟佤族人民提供了足够的纺织原材料:棉、麻。棉织锦的加工是从采花、轧花、弹花、卷筳、纺线、染线、整经。麻纺织的加工也如此,经过割麻、剥麻、纺麻、煮麻、洗麻、染麻、整经的工艺流程,棉、麻线的制作分为用纺锤捻线与纺车纺线两种,纺锤可随身携带,在闲暇时间或是出工和收工的路上,都可看到佤族妇女捻线的身影。④黑、红、蓝等纺织线并不是天然形成的,染线是西盟佤族女子纺织首先要进行的工序,她们用纯天然的染料进行渲染,使用最多的黑色是将煮好的蓝线或者蓝布,置于麻栗树皮水内浸染而成,红色则用紫梗作染料,再加上酸性植物的水汁染成,黄色用黄花煮水作染料,不同的颜色经过佤族女子的智慧之手总是能轻松的浸染出来。佤族女子织锦一般采用踞织机,又称为腰机。踞织机的历史比较久远,远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随着斜织机的出现,踞织机逐渐被取代,但是佤族人民一直没有摒弃这种原始的纺织手段。踞织机没有机身、机架,只由织机的零散部件构成,一般为竹木制的工具,由十七、八个零件组成。佤族女子在使用踞织机时,必须两脚向前伸,踏住卷经线的木轴,将织机放在腿上,腹前设卷布轴,双腿使劲向前蹬,使得经线可以紧绷。踞织机工具原始,效率较低,从绩麻、捻线到完成,需100多个工时⑤。但是佤族女子依然以勤劳的态度孜孜不倦的进行纺织,手不离麻的现象在佤族女子的劳动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西盟佤族的纺织图案以条纹为主,条纹与几何纹相间为辅,以黑色、红色为基调,他们服饰上最典型的符号就是十字纹和菱形纹,佤族人民喜欢将他们身边喜欢或者崇拜的事物通过抽象的手法绣在服饰上,如佤族女子裙角有时会绣有“*”雀眼睛花,佤族人民一直相信那是发现翁丁人祖先的那只鸟的眼睛。

西盟佤族的纺织技能随着历史的积淀已经成为了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但是日前这种文化资源正在急速的消逝。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越来越少的佤族青年人愿意去沉下心来学习这种古老的技能。同时,缅甸机织锦色彩鲜艳,手工耗时少,这些都使得缅甸织锦具有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西盟佤族原汁原味的手工织锦成为了老一辈佤族人以及过往游客才会中意的东西,西盟佤族的手工织锦在此

种情况下岌岌可危。

(四)社会角色文化

西盟佤族的服饰被赋予了辨识的功能,他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用具,更是一种年龄、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

学者韩全红去佤族进行考察时,就曾发现,他的采访者随嘎(曾就任过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二任优族县长)“缠绕的红包头布,烈焰般晃动着。这包头布是家织的白布用茜草汁浸染而成。大自然的红色艳丽可爱,使他显得容光焕发。”⑥西盟佤族同样沿袭了这样的风俗,尊贵者方能裹红布,近年来逐步放宽到了祭师、鼓手、民间英雄、舞者等具有才能或者特殊贡献的人,但是普通佤族人民依然只能裹黑色包头。

西盟佤族虽然具有丰富的银矿储量,而且自古就有佩戴银器的传统,但是银器依然是财富的重要体现。由于贫富程度的不同,银饰的材质也有所不同,只有富有者佩戴的银器才会款式多样齐全,而贫困者佩戴的银饰样式比较单一,甚至用较为低廉的竹饰代替银饰。

西盟佤族人民会依据自己所处群体的规则以及年龄的不同来规范自己的装饰行为。佤族女子喜欢乌黑亮丽的长发,年轻女子喜欢将长发披肩,同时佩戴银质的发箍,中年妇女则将头发捖成发髻,用黑色包头缠于头上,成年的男子外出一般会背刀挎枪。这种服饰上随年龄而发生的变化也恰当的划分了各自的行为角色,让他们能在自身的群体里和谐的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

(四)宗教信仰文化

西盟佤族是一个有信仰的少数民族,并且将这种信仰深深的刻入了日常生活中,并以符号的形式展现在了服饰上面。

西盟佤族服饰纺织中菱形纹为常见的纺织符号,多变菱形格在这种服饰中就代表了佤族所崇拜的“司岗里”。司岗里是佤族最为流传久远的创世纪神话,神秘的司岗里在西盟佤族中代表山洞的意思,西盟佤族人民认为人与世间万物都是于司岗里中诞生的,司岗里其实就是一种女性的生殖崇拜,菱形纹中间加一个点

被解释为妇女怀孕时喜欢吃酸木瓜,这与菱形纹代表生殖繁衍的符号观念相通。

司岗里虽然是一个神话,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是确实存在的,按照《失落的佤族文明》里记载,“上世纪六十年代中缅两国重新勘定边界的时候,司岗里被划归了缅甸。”⑧ 由此可见,司岗里位于我国云南省的西部,毗邻缅甸。至今仍然有不少西盟佤族人民赶赴司岗里瞻仰祖先的足迹,展现他们的对司岗里文化的热爱。

同菱形纹一样,作为最常见服饰符号的十字纹代表了星星与太阳,西盟佤族人民崇尚太阳和月亮,认为太阳是生命的源泉,也是雨水的吸附者,太阳体内蕴含了伟大神灵“梅依格”的灵气,因此它可以制造生命,而月亮同样拥有“梅依格”的灵气,它是繁星的堆积,繁星真如子孙一样是太阳与月亮的产物,佤族人民将十字纹的符号广泛的应用于服饰中,一方面表示了他们对于太阳与月亮等诸神的敬仰,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他们希望如繁星一样广泛繁衍后代的朴素愿望。

西盟佤族的包头主要是模仿牛角的形状,末端从右上角斜出,在木鼓节等重大活动节日时,佤族人民也会佩戴有牛头式样的饰品盛装出席。对于牛的崇拜也是与司岗里的创世纪神话紧密相连的,相传在远古时代,只剩下了一个佤族女子,她几经辗转漂流到了司岗里,受精于日月,孕育了一男一女。突然有一天,一头牛跑来告诉女子,她的孩子掉进了大海,女子非常焦急,她拜托牛去救起她的孩子,牛会浮水,它下至海中将兄妹二人救起。从此女子立下誓言,世世代代将牛作为佤族的崇拜对象。这种感恩的文化精神一直延续到今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佤族人民。

在西盟佤族的对襟衣服中,常见用阿勒格(即六谷米)珠珠穿连成门的图案修饰于对襟衣服的下摆,左右各一,用佤族的语言称之为:“阿勒温”,西盟佤族地处我国的西部边境,与缅甸毗邻,拥有着反抗外国侵略,捍卫自身领土的优良抗争历史。在服饰上修饰有“门”的图案,也是他们对自身“守门人”的肯定,同时表现出了他们对自身守门精神的一种责任意识与自豪感。

(五)民族交融文化

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但并不是单纯的一个民族聚居地,西盟下辖两个镇五个乡,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近70%,其他民族还有汉族、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多民族聚居也造成了多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纺织技能的相互借鉴,在保存远古纺织技能的基础上,也有新的突破,比如在挎包上色彩更加多样化,有时也会借鉴汉族的比较现代化的符号。

四、西盟佤族服饰的发展展望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决捍卫

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佤族直接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种特殊形式的过渡以及佤族偏远的地理位置,使得佤族得以保

存了一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具有民族文化意义的手工艺。目前,佤族创世神话《司岗里》、木鼓舞、戏曲“佤族清戏”均被列入了第一、第二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重视这种明显的文化形式的同时,我们呼吁社会也要注重保护服饰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表现形式。

佤族织锦从纤维加工到纺、织需要一系列的工序,费时费工,原始的纺织技能主要掌握在老一辈的佤族妇女手中,受现代化思潮、生活现状的影响,青年人多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很少有人愿意学习这项技能,这就迫使着织锦技术在传承问题上出现了断层的现象。缅甸机织棉以及现代审美观念的流入,造成了原汁原味佤族织锦的没落,他们价格相对昂贵,色彩单一,虽然能体现出佤族人民鲜明的民族特质,却无法迎合当下受众的消费心理,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佤族织锦在没落。我国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佤族服饰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宣传和教育范围,提供一定的经济、法律支援,让西盟佤族人民可以愉快的将这种服饰文化传承下去。

(二)品牌文化的塑造与发扬

西盟佤族的服饰文化并不是单一独立的存在,它与司岗里文化、木鼓文化、牛头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西盟佤族文化。我们要站在全局的立场上,树立整体的佤族文化品牌意识,通过建立系统的西盟佤族文化品牌形象来达到服饰文化源远流长的目的。首先,加大对西盟佤族文化的研究,最好形成专业的研究团队,通过实际深入西盟佤族地区体验生活来研究西盟佤族文化。其次,加大对西盟佤族文化的宣传力度,改变一些人对佤族不了解、不求甚解的心理状态,通过塑造西盟佤族具有代表性的标识来增加西盟佤族文化的辨识度。第三,形成宣传西盟佤族文化的体制机制,主要是西盟佤族自治县根据自身的民族情况,量身定制如何打造佤族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条例与规定,各行政机构如何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应有的社会功能。

无论历史的车轮如何前进,一个民族的文化在民众的心里具有难以磨灭的印记,西盟佤族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精神的民族,我们透过它的服饰就可以看出佤族人民的勤劳、勇敢、热情、正直。我们相信这种正能量的民族文化必然不会消逝,反而会越来越强大,它必然如一颗明珠在中华大地上璀璨开放。

注释:

①选自《西盟佤山,江三木罗》,滇池,2002年07月,第52页。 ②选自《佤族服饰考略》,饰,2001年02期,第38页。

③选自《沧源佤族服饰手工艺的传承面临挑战》,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05期,第60页。 ④选自《佤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268页。

⑤选自《佤族服饰的特色及文化内涵》,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第498页。

⑥选自《失落的佤族文明》,文明,2005年05期,第117页。

⑦选自《沧源佤族服饰手工艺的传承面临挑战》,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05期,第61页。 ⑧选自《失落的佤族文明》,文明,2005年05期,第116页。

参考文献:

[1]湘女:《西盟佤山,江三木罗》,滇池,2002年07月。 [2]杨兆麟:《佤族服饰考略》,饰,2001年02期。

[3]王莉、杨兆麟:《沧源佤族服饰手工艺的传承面临挑战》,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05期。 [4]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佤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 [5]韩全红、雷东军:《失落的佤族文明》,文明,2005年05期。

[6]李忠华:《佤族服饰的特色及文化内涵》,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

[7]尼嘎、阿香:《佤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民族艺术研究,1994年04期。 [8]胡辉、孙玉荣:《佤族服饰研究综述》,绥化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9]李学明:《佤族服饰简介》,今日民族,2010年04期。

[10]卢东华:《云南百濮系民族服饰色彩内涵及审美研究》,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11]赵永强:《临沧佤族服饰美初探》,大家,2010年。

[12]卿雪华、王周炎:《电影《司岗里》:佤族文化的镜像表达》,电影文学,2013年17期。 [13]胡阳全:《佤族服饰文化与音乐舞蹈文化的社会学阐释》,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

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

[14]钱模:《佤族服饰》,云南日报,2004年09月。

[15]黄俊敏:《云南百濮、百越、氐羌三大族群服饰的“胎记” ——以佤族、傣族、彝族服

饰构成为例》,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k2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