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六册第九单元现代化的知识结构

更新时间:2023-10-30 16: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九单元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内涵: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巨大变革的历史过程

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飞跃

是人类历史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转折

准备:16世纪后,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等为工业文明诞生准备条件 启动:工业革命是现代化起点,英国率先启动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扩展:工业革命推动现代化进程在欧洲北美东亚逐次扩展,19c末20c初发达国家 调整:20世纪,应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形成国家调控资本主义新模式 实现阶段 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

多元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发展中国家各具民族特色的多样现代化模式

展望:现代化运动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将把世界历史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第33课 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

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巨大变革的历史过程

现代化内涵 工业化推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飞跃

是人类历史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转折

现代化发展:发端于英国及西欧,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物质 资 源:丰富煤炭资源提供廉价新能源

资金原料:建立世界最大殖民和贸易体系,获取利润和资

源 社会 制度:革命后建立完善君主立宪政体,国内政局保持长期稳定;

条件 政治 建立资本主义私人企业制度

政策: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立法保护私人产权,鼓励技术

创新

欧洲科技中心之一,实验科学和机械技术领先

科技 工场手工业发展迅速,为机器大工业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现代化起点-- 起讫:19世纪下半叶启动-- 19世纪中叶完成

英国工业革命 棉纺织业诞生:第一个现代工业部门,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 进程 动力革命:瓦特“万能蒸汽机”解决工业生产动力问题 冶金业发展:钢铁成为重要材料

交通运输业变革:19世纪初蒸汽机车和蒸汽船发明,促进工业化进程

确立机器大生产主导地位,率先进入工业社会 国内 产业结构变化,工业和服务业所占比重不断扩大 影响 开始城市化进程

社会结构变化,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呈现新特点 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和资本主义现代化原型

第34课 现代化在欧洲的扩展

地位:欧洲大陆最早开始现代化进程的国家 技术:从英国引进新技术

条件 资金: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积累巨额资金

政治: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扫荡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 法国 第三共和国时期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18C下半期启动:初步建立现代纺织业、冶金业等工业部门 拿破仑时代发展 原因:国家政策扶持和技术革新

表现:新建工厂,纺织、冶金、化学部门产量成倍增长 进程 原因:拿破仑战争结束,法国政局趋于平稳

1815年后大发展 手段:大力引进机器和新工艺,高薪聘请熟练技工

表现:各工业部门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 19C五六十年代进入工业化完成阶段,建立以机器生产为主导的现代工业 1870年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机器大生产占据主导地位,法国进入工业社会

特点:现代化伴随国家统一进程

19C上半叶 1806拿破仑的军队摧毁神圣罗马帝国

封建制度变革 1848“三月革命”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核心力量:普鲁士 核心人物:俾斯麦 19C六七十年代 统一策略:铁血政策 德国 发展 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统一方式:王朝战争

统一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

历史意义:结束分裂割据状态,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9C末20C初 工业化:一战前夕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

持续快速增长 城市化:城市人口剧增

局限: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渗透到国家政治生活中,使德国资本主义具有很强扩张性

特点:19C下半叶到20C初通过资本主义性质改革,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根本原因:落后的农奴制阻碍俄国现代化发展

1861年废除 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俄国经济军事落后 俄国 农奴制改革 法令颁布: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解放农奴法令

改革 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地主无权买卖、馈赠、抵押

内容 经地主同意,农民可赎买宅地和份地

经济、政治现代化发展不平衡和结构性矛盾导致1905革命

改革 背景 沙皇尼古拉二世迫于革命压力发表《宪法宣言》

1906年斯托雷平出任首相开始新一轮改革 目的:维护沙皇专制统治和地主阶级利益,防止革命

斯托雷平 内容 准许农民退出村社,可以取得村社的份地作为私产 改 革 实行移民政策,把不满沙皇统治的农民前往边远地

意义:比较彻底地破坏了俄国传统的村社土地所有制,

加速了农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局限:改革没有触动沙皇专制统治,未能使俄国现代化全面

展开,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沙俄帝国难逃覆亡命运

第35课 现代化在北美、东亚的扩展

地位:后起工业化强国

第一次工业 条件:独立后政体稳定;自然资源丰富;外来移民提供充足劳动

革命时期 棉纺织业:技术创新,怀特尼发明轧棉机

成就 交通航运 富尔顿发明蒸汽船,直接推动内河航运 钢铁工业 1828年开始修建铁路,推动西部开拓 美国 机器制造业:生产标准化,促进流水线式的规模生产 崛起 条件: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解决农民土地

问题,

为美国工业化新高潮到来创造条件

第二次工业 科技:科技突飞猛进,发明层出不穷

革命时期 成就 工业:电讯业和重工业部门增长迅速;重工业成为工业化

标志

农业:机械化;资本主义大农场发展;生产市场化、规模

地位:20C初取代英国“世界工厂”地位,崛起为世界头号工业化

国家

背景:19世纪中叶,欧美国家进行工业革命,日本封建落后闭关锁国 目标:“脱亚入欧”

政治 重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奉还版籍”、“废藩置县”,

日本 变革 现代政治制度建设:1885实行内阁制,1889颁布第一部宪法 脱亚 人才 派遣留学生和考察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入欧 培养 兴办现代教育,强制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制,扶持高等教育

明治 内容 军事 地位:改革重心

维新 强兵 措施:发展军工;实行义务兵役制;宣扬武士道精神

经济 工业:引进技术设备和现代产业制度,发展工业化

发展 农业:改革土地制度,确认土地私有权,调动农民积极

意义:19世纪90年代初基本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脱亚入欧目标,

摆脱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实现由弱转强的发展

局限 保留传统天皇制,未能完全确立现代政体,官僚军部掌握国家权力

军工放在发展首位,给走向军国主义道路埋下伏笔

第36课 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

自由 理论:亚当·斯密《国富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ji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