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志》稿“概述”

更新时间:2023-09-05 01: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福州三坊七巷志》稿“概述”

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志书检索 按标题 按内容

返回《史志06.5(第19期)》封页 上一节 下一节

《福州三坊七巷志》稿“概述”

□黄启权

福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闽越王无诸在屏山东南麓创建冶城。清林枫《榕城考古略》称“当今在诸鼓岭以南,城隍庙以北”。那里,今鼓楼区的大部分地方都在江河海域中。正如明代诗人王恭在《冶城怀古》诗中所述:“无诸建国古蛮州,城下长江水漫流。”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分立晋安郡,今福州是晋安郡的郡冶所在。首任郡守严高因嫌故城太隘,向屏山正南择新址修建子城。这时,福州城的南端开始沿伸至虎节门(今虎节路)。子城城内为官吏士卒所居,城外则为居民区和商业经济区。宋路振《九国志》载:“晋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历史上称为“衣冠南渡,八姓入闽。”由于晋安郡的人口激增,这时许多中原南来的贵族、士人已聚居在子城南门虎节门外的护城河以南。宋淳熙《三山志》“子城坊巷”载:“循城山虎节之东,曰东街。”“循城出虎节之西,曰西街。旧有西总门;出其南,小巷经纬三。”当时的虎节门外大濠又名大航桥河,它的航运已十分繁忙。宋《闽中记》云:“前桥河,晋严高开,舟楫往来,因名大航。”可见,其时这里确已逐渐形成了居民区。经过530年的发展,到9世纪初,唐元和年间,今“三坊七巷”南侧的安泰河沿桂枝里已有上规模的民居,而且由于里人陈去疾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中了进士,桂枝里也因而得名。

唐天复元年(901年),闽王王审知出于“守地养民”的需要,大规模地修筑唐罗城,其南门叫利涉门,已扩至安泰河沿。这样,就把大航桥以南原来已经形成的居民区、商业经济区括入了城内。罗城的分区布局仍以大航桥河为界,政治中心和王孙贵族的府第居于城北,平民居住区和商业经济区安排在城南;而且强调中轴对称,城北中轴大道两侧为衙署,城南中轴两旁分段围筑高墙,构成严整的坊巷。这和唐代都城长安的城市布局是一致的。《三山志》“罗、夹城坊巷”的条目中已逐一记载了今“三坊七巷”里的三坊七巷;而且连“后街”的地名也都有了。这就说明,至唐末,古福州“三坊七巷”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梁开平元年(907年),王审知拓建夹城。宋开宝七年(974年,)福州知州钱昱增筑外城。由于城池的不断扩建,“三坊七巷”逐渐处于城市的中心。与此同时,许多历史名人,如:黄璞、陈烈、陈襄、郑穆、余深、陆蕴、陆藻、郑性之等都先后在此营宅,甚至代代相传。宋代,“三坊七巷”已经成为福州达官显贵、文士名流的成片聚居地。

《福州三坊七巷志》稿“概述”

明洪武四年(1371年)驸马都尉王恭砌筑坚固的府城。“三坊七巷”历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中叶至晚清,已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现存大量有价值的古建筑大都形成于这个时期。而且,清道光年间,在林枫《榕城考古略》“巷中坊巷第二”中,正式出现了“俗有三坊七巷之名”一词。同一时期,文人刘心香则将“三坊七巷”入诗:“三坊七巷记旧游,晚凉声唱买花柔。”民国初,著名诗人陈衍的名句:“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更便得“三坊七巷”脍炙人口。

从表面上看,福州历史上坊巷的定名多与竖立牌坊相关,所以,坊也可以理解为竖有牌坊的街巷。过去“三坊”的旧名大多就都是巷,后因竖立牌坊,才改为坊:同样的,“七巷”原来也多数名“坊”或“坊巷”。诸如:杨桥巷古为登俊坊,郎官巷古为郎官坊,塔巷古为修文坊、兴文坊、文兴坊,安民巷古为锡类坊、元台育德坊,宫巷古为聚英坊,等等,都因巷内或巷口所立的牌坊而名。然而,从内部的原因探寻,“三坊七巷”则与历代城垣规划的原则相关,即:中心布局原则、对称布局原则、方块居住原则、市场固定原则和街道分割原则;特别是生活住居与市场分割的原则,体现得格外分明。遵循这些原则,经过先民一代又一代的辛勤劳动、艰苦创业,使“三坊七巷”成为福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颗灿烂明珠。

第一,“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的见证。它保留着自唐末、五代以来古街区的规划,反映福州这座古城千余年来的城垣变化和历史发展。诸如:晋中原板荡,八姓入闽,黄氏始辟黄巷。唐天宝间,杨桥巷始创双抛桥,闽山建保福寺;黄巢农民军入榕,在黄巷灭炬而过,在安民巷口出示安民布告。五代梁王审知绍越开闽,在塔巷建育王塔院,陈金凤居宫苑里。宋太平兴国间吴越纳士归宋,宋初经济文化繁荣,“海滨四先生”陈襄、陈烈、郑穆等传播理学;闽山境建闽山庙,祀卓佑之。元福建行省官高兴兴修水利,建造西关水闸。明嘉靖间张经抗倭东南战功第一;弘治间民间织造艺人林洪改机;隆武政权建都福京,于宫巷设大理寺。清初福州经学兴起,经学家辈出,陈寿祺等居三坊七巷。五口通商后沈葆桢、梁鸣谦等掀起船政风云;戊戌变法中严复、林旭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名标青史。清末民国初教育改革,陈宝琛、王眉寿夫妇建树尤多;五四运动中福建学生联合会在吉庇巷成立;抗日战争时期,安民巷设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等等。同时,“三坊七巷”与它中轴线南后街,至今还保留着古代街坊“方块居住”和“市场固定”的原则。西、南两边是唐罗城的西南墙界址。如今,周边的城墙尽管不复存在,但护城河依然保存,而且保留着罗城的多座桥梁,如金斗门外的金斗桥、清远门外的澳门桥、利涉门外的安泰桥,它们都是罗城建筑史的实证。这样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古朴而富有地方特色传统风貌的街区,“全国少见,江南仅有”。它是研究中国城坊历史的活化石,历史上曾为日本、朝鲜都城所仿效。因而,引起了国内外许多文物考古专家的广泛兴趣,成为人们旅游福州的首选之地。在当今新的建设大潮中,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第二,“三坊七巷”又是闽江流域人民智慧的结晶。坊巷内的数百座明、清古建筑,多是数座毗邻;而每座又是多进院落,主座庭院、厅堂、居室与侧座的花厅、书房、假山园林互相辉映;院内的柱础、灯杠、斗拱、雀替、窗棂等木石构件都精雕细刻,加上门罩、宁波门、六离门、复龟亭、美人靠等构成完美的建筑体系。特别是座座民居的重重风火墙,从高处俯视,犹如海上此起彼落的万顷波涛,其壮观无比,令人心灵震撼!真个是:街坊纵横,巷弄相连,宅院错落,深幽雅静;高墙环绕,曲线流畅,门框条石方整,门罩排堵舒展,巷口门楼秀丽,巷面灰墙黛瓦;巷道铺石板,结点过街亭,建筑精致,色调淡雅,极具福州建筑的地方特色。无数海内外著名建筑专家都称赞它“比宫廷建筑有过之而无不及,将它誉为“江南古建筑的艺术宝库”、“明清古建筑的博物馆”。其大木梁柱、大石板块的魁梧、粗犷,

《福州三坊七巷志》稿“概述”

不仅给人以巍峨壮观的感受,而且保存下本地区盛产木材、花岗石矿藏丰富的经济信息;其建筑的传统渊源,可追溯到宋文学家曾巩《道山亭记》中的描绘:“麓多杰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居室钜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之徒,其宫又特盛。”

第三,“三坊七巷”更是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这些坊巷内曾经居住过数以百计的高官显贵、学者名流。唐著名学者黄璞,宋理学家陈襄、诗人陈烈、国子监祭酒郑穆、状元郑性之,元行省都事贾纳,明都御史林廷玉、户部尚书林泮、侍郎萨琦、抗倭名将张经,清巡抚李馥、梁章钜、郭柏荫,榜眼林枝春、廖鸿荃,船政之父沈葆桢,著名诗人、文史学家黄任、陈寿祺、郭柏苍、陈宝琛、陈衍、何振岱,著名书画家许友、林佶,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译坛泰斗林纾,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林旭,黄花岗烈士林觉民,著名海军军事家将领萨镇冰、刘冠雄、杜锡珪、蓝建枢、林葆怿、陈季良,“五四”时期中国三才女冰心、庐隐、林徽因,著名军事理论家郭化若,两院院士刘崇乐、沈元、梁守槃、郭可信、陈彪、梁敬魁、林惠民等故居都在这里。这片街区中,还保存着宋贤臣、知州程师孟的“光禄吟台”、近代伟人林则徐的“鹤磴”和清福建通志局遗址、“五四”时期福建学联会旧址、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等等。此外,“三坊七巷”还保留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许多传统的民间文化和民俗,如:光禄吟台的诗会,闽山庙的社火,南后街的书市、灯市、塔市,花仓前的花市,水榭戏台的评话,双抛桥、桂枝里的民间传说,以及林林总总的饮食文化、风味小吃等。当代著名作家郭风曾在《文汇报》著文说过:“这些古老街坊、街巷似乎除其年代久远以及尚保存若干传统的民居以外,亦各以其为历代名人居处,和流传若干有关的民间传说而著称于世。”

从地理区位看,由于“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传统历史文化中轴上,并与朱紫坊文化街区、乌石山、于山历史风貌区相邻,予以认真保护修复,将有利凸显福州古城“三山两塔、两街”的独特风貌。如今不仅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小黄楼、水榭戏台、二梅书屋、林聪彝故居、陈承裘故居、欧阳氏花厅等9处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整个“三坊七巷”和“朱紫坊”文化街区都成为全国重点文物。这一切对于福州,既是巨大的物质财富,更是无价的精神财富。

↑:返回顶部

Copyright http://www.77cn.com.cn all rights

版权所有 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闽ICP备06006367 地址:福州市乌山路92号市委大院23号楼 邮编:350001 电话:87118814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浏览

E-mail:fzdfz@http://www.77c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j6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