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北京卷)
更新时间:2024-01-31 03: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7.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 8.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试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抗氧化剂
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
9.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下: 沸点/℃ 熔点/℃ 对二甲苯 138 13 邻二甲苯 144 25 间二甲苯 139 47 苯 80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 ℃
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
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 10.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验:
2 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1
11.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学科.网 ...
A.①代表滴加H2 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12.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装置 实验一 实验二 现象 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c处无明显变化 生;n处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a、d处:2H2O?2e-=H2??2OH? B、b处:2Cl??2e??Cl2?
?2?C、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 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
25.(17分)功能高分子P的合成路线如下:
(1)A的分子式是C7H8,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a是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E的分子式是C6H10O2。E中含有的官能团: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6)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已知:2CH3CHO。
2
以乙烯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E,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26.(13分)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1)Fe还原水体中NO3的反应原理如右图所示。
—
—
①作负极的物质是________。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
(2)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24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 初始pH NO3—的去除率 24小时pH 铁的最终物质形态 pH=2.5 接近100% 接近中性 pH=4.5 <50% 接近中性 —
pH=4.5时,NO3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________。
—
(3)实验发现:在初始pH=4.5的水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一定量的Fe2+可以明显提高NO3的
—
去除率。对Fe2+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 Ⅰ. Fe2+直接还原NO3;
—
Ⅱ. Fe2+破坏FeO(OH)氧化层。
①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Fe2+能与FeO(OH)反应生成Fe3O4。结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Fe2+提高NO3去除率的原因:______。
—
pH =4.5(其他条件相同)
(4)其他条件与(2)相同,经1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
初始pH NO3—的去除率 1小时pH pH=2.5 约10% 接近中性 3
—
pH=4.5 约3% 接近中性 与(2)中数据对比,解释(2)中初始pH不同时,NO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 27.(12分)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
(1)过程Ⅰ中,在Fe2+催化下,Pb和PbO2反应生成PbS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过程Ⅰ中,Fe2+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i:2Fe2++ PbO2+4H++SO42?ii: ……
①写出i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a. 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少量PbO2,溶液变红。 b.______________。
(3)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H(aq)曲线如图所示。
NaHPbO2(aq),其溶解度
2Fe3++PbSO4+2H2O
①过程Ⅱ的目的是脱硫。滤液1经处理后可在过程Ⅱ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减少PbO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 B.重复利用NaOH,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增加Na2SO4浓度,提高脱硫效率
② 过程Ⅲ的目的是提纯。结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过程Ⅲ的操作:_________。
28.(16分)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试剂 实验 滴管 0.2 mol·L?1 Na2SO3试管 饱和Ag2SO4溶液 4
现象 Ⅰ.产生白色沉淀 2 mL 溶液 0.2 mol·L CuSO4 ?1Ⅱ.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 Ⅲ.开始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 0.1 mol·L Al2(SO4)3溶液 ?1(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____________。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42?,含有Cu+、Cu2+和SO32?。
已知:Cu+
Cu +Cu2+,Cu2+
CuI↓(白色)+I2。
①用稀硫酸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
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____________。 b.证实沉淀中含有Cu+和SO32?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已知:Al2(SO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经检验,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SO42?,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①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________。
②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i.呗Al(OH)3所吸附;ii.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对假设ii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ii成立。 a.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步骤二:_____________(按上图形式呈现)。 b. 假设ii成立的实验证据是 。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___________。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有关。
5
6.B 7.C 25.(17分)
8.A 9.B 10.D 11.C 12.B
(1)
(2)浓硫酸和浓硝酸
(3)
(4)碳碳双键、酯基
(5)加聚反应
(6)
(7)
26.(13分)(1)①铁 ②NO3-+8e-+10H+=NH4++3H2O,
(2)FeO(OH)不导电,阻碍电子转移
2+-(3)①本实验条件下,Fe不能直接还原NO3;在Fe和Fe2+共同作用下能提高NO3-的去除率。
②Fe2++2FeO(OH)=Fe3O4+2H+, Fe2+将不导电的FeO(OH)转化为可导电的Fe3O4,利于电子的转移。
(4)初始pH低时,产生的Fe2+充足;初始pH高时,产生的Fe2+不足。
(1)Pb + PbO2 + 2H2SO4== 2PbSO4+ 2H2O。 27.(12分)(2)①2Fe3+Pb+SO42—==PbSO4+2Fe2;②取a中红色溶液少量,加入过量Pb,充分反应后,红色褪去。
(3)①A、B;②将粗PbO溶解在一定量35%NaOH溶液中,加热至110℃,充分溶解后,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得到PbO固体。
+
28.(16分)(1)2Ag+SO32—Ag2SO4↓。
(2)①有红色固体生成;②a. HCl和BaCl2溶液。
b.在I-的作用下,Cu2+转化为白色沉淀CuI,SO32-转化为SO42-。 (3)①Al3+、OH-。
+
+
②a、,b、V1明显大于V2。
(4)亚硫酸盐的溶解性、氧化还原性、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两种盐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性质和反应条件。
6
2016高考化学试题呈现如下特点: 一、平稳过渡,延续传承,稳中求变 1. 平稳过渡,保持一致。
主干知识年年考,核心原理重点考。变化的是素材,不变的是原理。 北京化学试题特点鲜明,题型稳定,考点稳定。
例如,题型稳定,7道选择,4道非选择题。题目内容顺序不变。
仍然体现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如第10题,素材来源于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与有机化学的整合。第27题铅蓄电池也是选修4教材的内容。
仍然突出对核心元素的考查。如硫、氮、铁、铜元素的考查。
仍然突出对化学核心原理的考查。如氧化还原原理、电化学原理、化学平衡原理的考查。 2. 稳中有变,变中出新。
(1)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落实立德树人要求。 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科学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
例如第6题,体现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科学前沿中的创新成果,彰显中华民族对世界科技的贡献,激励考生建立学术自信,激发科技创新精神。
(2)突出时代特色,体现化学学科对科技创新的价值。突出展示化学领域与交叉领域的重大成果。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热爱科学研究。
例如第27题,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的处理方法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明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3)加大对实验的考查。2016年高考更加重视对化学实验的考查。7道选择题中,有5道试题涉及到对化学实验的考查。非选择题中,26、27、28题均凸显了实验的学科特色和应用价值。
(4)加大了对思维品质的考查。从考查方式看,设问形式新颖、呈现方式多样,考查深度增大。第25题第(7)小题,根据信息写出合成路线是北京卷首次考查。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26, 27题以流程图、表格、图像多种方式呈现信息。深入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也充分考查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索金龙)
二、试题立意高远,联系实际,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试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科发展重大成果,在真实背景中,体现化学与生活的和谐发展,体现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或推动作用。试题背景材料丰富、新颖,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展示学科领域研究成果,关心资源再生利用及绿色家园保护,关注学科内和学科间的综合等。如第6题,首次将科学家和其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呈现给考生,在大力宣传
7
我国科技成果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人文素养,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第7题中草药的煎制过程,是化学原理及操作具体体现的过程;第12题的电解实验,源于生活实际和学科知识的深化;第11题的素材是物质微观变化的宏观外显。第26题呈现以零价铁去除水体中硝酸盐的环境修复研究为问题情境,进行水体中硝酸盐的去除方法;第27题以前沿热点废旧铅酸电池为情境,利用含铅废料进行铅的再生和利用等。
这些背景材料都是环境及资源化学研究的前沿热点。试题素材的选取,既可展现化学在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同时可以引导化学教学的学以致用,向学生传达了在化学和谐社会的建立、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试卷整体体现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考试内容改革的核心要义,发挥了高考的育人功能和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
三、重视科学素养的考查,凸显能力立意
本试卷继续坚持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思路,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很好地回应了社会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切。核心素养是学生终生发展和面向社会需求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而这一品质和能力的表现就是解决问题。
1.对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的考查
试题将真实问题转化为试题情境,真实问题的复杂性带来了化学试题的综合性,这就要求考生首先读懂并捕捉到全部相关信息,弄清这些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确定性信息和未知信息之间的关系,为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这显然属于“关键能力”。
例如第26题,Fe、N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电化学基本反应等是学生已经具备的基本知识,然而题目的关键设问的“情境”却是:“在不同pH条件下,以Fe除NO3-”,设问是除NO3-的有效性。本题对考生的要求不仅是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这样的“关键能力”。
第27题讨论铅酸废旧电池的处理和再利用,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信息。此外,本试卷试题文字量相对较大,也加大了对学生信息能力考查的力度。
2.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试卷试题,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要求考生能够迅速灵活地形成解决问题的程序。特别是在具有探究意味的问题中更加明显。在解答问题过程中,要突出思维过程和思维深度。例如,利用对比方法,定位物质研究,获取基本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得到结论等。
在第26题(7),要求学生写出有机合成路线,这就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表达留出了较大空间。
四、突出化学学科特色,考查学生实验理解和探究能力
2016年化学试题更加突出考查以实验为核心的理解与探究能力。试题多以实验情景展开,在实验呈现过程中,凸显对化学学科思想和学生能力的考查。实验试题考查的素材内容源于
8
教材亦或是学生熟悉的物质与反应,考查角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展现学生思维过程,兼顾了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如第10、12题的素材均源于教材并进行了重新设计,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和预测推理能力。第26和27题也嵌入考查了对于实验结论的归纳、总结和实验方案的简单设计能力。第28题,以中学常见的不同盐溶液之间的反应为探究主题,通过简单的试管实验设计,体现了对物质性质的研究方法,也考查了化学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试题不仅以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为核心考查角度,又创新于对学生系统分析能力的考查。如28题最后一问,归纳盐溶液间反应的因素,需要考生对于探究实验进行整体深入理解之后再进行归纳概括。实验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充分展示了探究过程与学生的分析、解决、探究问题的思维过程。
五、突出对学生思维过程、思维品质的考查
以第26题为例,最后一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清晰整个研究过程逻辑的前提下,通过对比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现象,抓住其不同之处,将表象与物质的性质建立起实质性联系才能解答试题。体现由表及里,深入本质的思维过程,考查学生思维过程的深刻性。
第27题第(2)实验方案的设计,考查学生能否依据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这一特征,创造性的推理陌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否灵活、变通地认识到化学反应就是实验设计的依据,进行实验试剂、实验步骤的系统设计,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独创性、灵活性的考查。
六、凸显对教学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高考试题为一线课堂教学指明了如下方向:挖掘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通过事实渗透“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思想理念,在教学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另一方面切实以学生为本,关注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结论,注重思维历程的展示、反思与评价,把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关注作为培养思维品质的根本途径。第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以实际问题解决为背景,体现知识板块之间的融合,引导学生体会、归纳和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达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目的。第四方面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思维创新的空间,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目标。
9
正在阅读: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北京卷)01-31
宝宝提高免疫力有哪些招数?05-03
公司财务上半年工作总结通用例文04-04
2018-2019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联考试卷加答案06-23
发展党员工作制度 - 图文04-26
四川省乐山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数学(文)05-27
国旗下以青春为主题的演讲稿8篇04-03
我热爱阅读作文600字06-23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北京
- 高等学校
- 统一
- 招生
- 化学
- 普通
- 考试
- 全国
- 2016
- 电脑各种BIOS设置最全面图解教程
- 给排水工程考试重点试题
- 鑫旺补偿器技术规范书
- H3C交换机IOS备份升级
- 发电运行部2012年防非停措施
- 逢考必过
- 关于转发江苏省科技厅《关于做好技术开发项目备案确认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 小升初行程 - (行程方法技巧总结 - 接送问题、多过程行程等)
-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 2016工程咨询继续教育考试工程项目管理试卷76分
- ANSYS拓扑优化原理讲解以及实例操作
-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打印)
- 2010甘肃省驾校考试科目一C1考试答题技巧
- “六五”普法简报7期
- 成都电子路考操作要求及评判标准 - 图文
- 路面习题
- 青蛙吃害虫
- 2018年小学教师家访记录内容整理
- 德馨书院第一届医德文化节总策划书
- 2017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