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更新时间:2023-09-11 08: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相信这是每一个为人父母的心情。但是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不顺心的事情,在家里的时候可能父母都是宠着爱着,还比较顺利,但这导致了孩子的逆商非常低。一旦孩子入学后,在学校里与他人相处的时候,可能不知道该怎么为人处世,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困境?

心理:“瓷男”、“玻璃心”,家长需反思

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不少,广东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符力介绍说,像“瓷男”、“玻璃心”孩子很多见,心理脆弱,承受力差。该评估项目的专家之一、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少年心理行为研究室主任戚元丽介绍,从临床接触的情况看,大概有20%的孩子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比如行为、情绪、注意力方面的,尤其注意力问题很多,还有多动症发病率也较高。根据此,儿童心理评估项目设置了:情绪、行为、注意力、智力四个方面。

戚元丽还谈到热门的“鹰爸”和“裸跑弟”话题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用“魔鬼”训练方式训练孩子,以提高孩子的体能和智力,虽说人的潜力很大,但通过高强度高压的手段来挖掘潜力,是否考虑到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潜力挖出来了,那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呢?戚元丽表示,现在的儿童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家长却常忽略了儿童心理健康。其实,如果儿童长期生活在压抑、紧张、冷漠的家庭氛围,特别是目前离婚率大大提高,儿童的心理也会产生变化。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使子女心理压力过重,造成内心压力。

营养:甜食吃多影响大脑功能

儿童的饮食习惯一般来自父母,儿童自制力比较弱,对于好吃的食物通常不能自制,有些条件较好的家庭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常常给子女吃洋快餐、薯片,但这些食物里通常含较高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无益,严重干扰了孩子的进食规律。有的由于孩子过多食用甜食,使血糖升高,抑制食欲,不仅导致儿童发育迟缓,还会影响大脑功能,增加骨折等危害。

另外,由于饮食结构等发生变化,临床上2型糖尿越来越明显年轻化,甚至出现了儿童患者,这种现象与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及超重增加有关。所以家长不要以为孩子能吃、吃得越多就越好,虽然不少都是家中的独苗苗,呵护过度也不行。

医生提醒,家长应当注意糖尿病的警示征象,比如口渴,尿频,饥饿感增加,体重下降,缺乏兴趣,无法集中注意力,视力模糊或者呕吐和腹部疼痛,但以上症状Ⅱ型糖尿病儿童可以很轻微或根本没有。

视力:3岁前是视力发育关键期

视力问题也是不少家长关心的一个方面。省人民医院一位眼科医生表示,孩子3岁前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期,所以无论是视力的预防保健还是诊断治疗,都是越早越好。通常儿童的早期视力检查有近视、弱视和斜视三项,并最好在7岁前进行正确的早干预,这样治疗效果会更好。“我们在临床的成人体检中,常会发现弱视、斜视等不少病例,都是未能在小时候及时发现并治疗的,”该眼科医生说,这是非常遗憾的,所以作为家长还是多关注孩子早期视力的发育。

医生还对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些行为提出纠正,比如为防太阳或贪靓,给孩子戴墨镜,儿童视网膜发育不全,墨镜的滤光镜片会改变视觉对颜色的判断,遮挡阳光,可导致孩子弱视;还有遮挡住孩子一只眼睛,让孩子单眼视物的行为,也可能导致弱视。

知道了如何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可以说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在关注孩子身体发育的基础上,还有多关心一下孩子的心理发展情况。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责任感,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孩子以后的成长道路更加平坦,当然一味的宠溺是最要不得的。

家介绍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成员的语

言 、行为及感情的总和。

心理素质是指人们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兴趣、性格和能力的先天具有和后天形成的内部诸要素的总和。一般认为家庭环境只是成员结构、生活水准、居住条件、父母职业等。其实,家庭环境应包括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实物环境是指家庭中实物的摆设;语言环境是指家庭中人与人的语言是否文明有礼,民主平等,商量谅解;人际环境是指尊老爱幼,各尽其责等品格,心理环境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家庭是儿童出生的摇篮,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儿童心理素质形成的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

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在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家庭环境影响是多层次的,多侧面,主要是: 一、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

家庭的情绪氛围是指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是通过语言和人际氛围构成的。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尤其对儿童个性品格的形成特别有意义 。如有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融洽,尽管有时发生意见,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 ,这样在总占优势的合作、谅解和氛围下,不但使儿童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和作、谅解,使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而且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

而在另一种家庭中,成员之间如同陌路人,争吵不休,处事自私,互相折磨,家中犹如精神监狱——这样家庭的儿童心理往往是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偏 执、不合作甚至把家中的精神折磨迁移到别人身上发泄以求心理平衡。这样的孩子容易犯罪闹事,难于受教。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是儿童良好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因此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互相关系,形成良好规范。如说话办事不能以势压人,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样教人,要相处和睦,尊老爱幼,语言文明,努力 构建家庭的融洽气氛,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之港湾,才有助于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 二、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故然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但儿童个性的缺陷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父母所造成的,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专横的遵循封建旧规的家庭。这类家庭常常强调辈份,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持过份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持过份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主权,要看父母脸色做人,这 就可能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和独立性,或者另一方面会形成暴戾、横蛮、撒谎 、逆反心理强,并往往会在捉弄别人,寻找报复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第二类是过分娇庞,有求必应,家长只想为儿童提供无所不到的帮助和保护。由于父母过分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就会形成自私、任性、放肆、易发脾气、好夸口的品性。

第三类是放任自流,不过问的教养态度。这种忽略型家庭中儿童就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会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显示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第四类是以民主、平常的态度对待教育儿童,这类家庭中能忍耐、平等、随和谅解、互相爱护、关心,父母能多给子女鼓励和诱导,而对子女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份地批评指正 ,提高子女的认识,改正缺点。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孩子对别人坦诚友好、自尊、自立、大方、热情、能接受批评,经受压力,关心他人,有独立处事的能力。可见,不同类型的家庭的不同教养态度对儿童个性品格,心理素质的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年轻的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心骨,顶梁柱,是孩子言行举止的示范者,待人接物的指导者,孩子成长的责任人,因此有责任去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掌握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法,使家庭呈现 ——民主、和谐、 平等的融洽气氛,才能培养孩子讲责任,讲民主、讲勤奋、讲进步,不骄不宠,自尊自强的好品格。

三、家庭结构的变化是影响良好心理素质的严重障碍。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的普遍,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 ,家庭结构也随着发生变化,表现在单亲家庭不断出现,家庭结构的稳定正在动摇,再婚率不断上升,伴随而来的是家庭的解体与重构。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的离异,首当其冲使儿童的心理受到伤害,家庭的破裂使儿童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被破坏,家庭给予儿童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伴随而来的却是失去父或母,甚至失去双亲的痛苦,孩子成了父母的争夺对象,出气筒,或父母倾诉的对象或仲裁者,有时却又成了双亲遗弃的物品, 这些都给孩子心灵以极大的创伤,使孩子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癖性格,也很容易走上犯罪 道路,他们爱亲生父母,很难与继父母相处,因此,他们或结伙离家出走,或宁可流落街头也不回家,甚至打架、偷、抢、以发泄内心的情绪。这都严重障碍着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因此广大家长一定要加强学习,正视离异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加强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意识教育,已离异的要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努力建立良好的氛围,努力消除孩子的心理 障碍。

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家庭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家庭环境是儿童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成长的土壤。因此,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家庭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是必须大力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提高家长的责任,认识培养儿童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并努力克服家庭 结构变化等带来的障碍,为子女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i4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