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未来版品社五上《我们的衣食那里来》word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4-29 07: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们的衣食哪里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未来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生活离不开工农业”中的第一个主题《我们的衣食哪里来》。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它不仅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由此可见,农业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出发,激发学生了解农业与生活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教育目标。本课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农业所涵盖的内容,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懂得农业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教育。根据这一主题,教材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日常生活中看农业;(二)、农业和各行各业。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知道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体会工农业产品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知识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和初步的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了解农业对我们生命及对生活的重要作用,懂得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

“衣食住行与农业”和“各行各业与农业”之间的联系及感受衣食的重要,并懂得“衣食之源在农村”

教学难点:

懂得“衣食住行与农业”和“各行各业与农业”之间的联系及“衣食之源在农村”。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主题是让学生懂得“食物之源在农村”,从学生日常的吃饭发散开去,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一饭一粥”来之不易,从而在生活中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俗语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食物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了。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我们的衣食从哪里来吧!

1、教师板书课题:我们的衣食哪里来

2、同学们,你们早餐都吃了哪些食物?个别回答,小组交流。(师相机出示课件早餐食物。)

过渡:营养丰富的早餐,为我们在上午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来,提供着保障,它们是多么重要啊!在我们吃的食物中,有的本身就是农产品,有的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经过工业加工制成的。

二、课堂活动、体验感悟

活动一、了解农业,说说我们的食物

教师活动:你们还了解哪些农业生产活动呢?

学生活动:(生:种麦子、种花生、种菜……)

教师活动:其实,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一些劳动也是农业生产。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屏幕出示:栽培农作物,如棉花、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种植果树和林木;饲养家畜和家禽,如牛、羊、猪、鸡、鸭等;养殖或捕捞鱼虾及其它水产品,都是农业生产劳动。)

学生活动:请一名同学读一读教材39页至40页中的相关文字。

学生活动:画出自己喜欢的农产品。(学生动手画)

学生活动: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出示各种食物的图片,让学生小组讨论分组:

可以直接吃的食品有:

()

可以加工制成的食品有:

()

活动二、说说我们的衣物

诱发思考

你和你的家人在一年四季里,都穿戴过哪些衣物?在你们家里,都有哪些床上用品?你知道这些衣物及床上用品与农业有什么关系吗?(生自由说)

教师活动:出示课件(衣服、被子等)说说这些又都是什么农产品制成的呢?

教师活动:我们穿的衣服和盖的被子等都是由棉、麻、毛、丝等农产品制成的。(板书:衣)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农业。

教师活动:看来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板书: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教师活动:出示课件(教材41页,日常生活中看农业)你能填写表格吗?并说

说原材料与物品的联系。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说说。

教师活动: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对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吧。然后组内交流,每组选一名最好的全班交流。

教师活动:看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业。(板书:住行)

教师活动:出示课件:“不仅日常生活与农业密切相关,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指名读)

5、教师活动:农作物可以制成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为很多行业提供了原料,你能将下面的农产品为其他行业提供的原材料和制成的产品联系起来吗?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说说。教师活动:通过刚才的探究使我们了解到,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板书:各行各业)

活动三:大米的来历

过渡:有了农民伯伯的辛勤付出才有我们丰富的食物,那么他们又是付出了怎样辛勤的劳动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最为普通的大米的生成过程吧!

1、请学生说说大米的生成过程。(结合教材44页至46页内容及图片说)

2、课件播放大米的自述。

3、师生共同回顾大米的生成过程。(播种——育苗——插秧——浇水——施肥——喷农药——拔野草——收割——运输——打碾——脱粒——大米)

4、一粒大米真是来之不易,看到大米的生成过程,我们就会想到一首唐诗《锄禾》。

过渡:一粒大米来到我们的餐桌上是何等的不易呀。可我们却并不珍惜,白白将它们扔弃,我们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浪费是相当严重的。请同学们看一份资料。

三、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一份浪费情况调查表。

2、结合国家给我们农村学生提供的免费营养午餐,学生浪费现象极为严重,说说自己的看法。

过渡:老师为大家提供一个数据,我国共13亿多人口,如果每人节约一粒米,可以够一个人吃一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粮食依然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

四、总结升华

1、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对农业和农业劳动者一定有了更新的了解和认识。把你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化作一句话告诉大家吧!

2、教师总结:“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让我们尊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感谢他们用艰辛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五、课后作业:

1、看到浪费的人和事,我们应该怎么做?

2、写珍惜粮食的警示语.

课后反思: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程。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通过本节《我们的衣食哪里来》教学实践后,使我认识到将课堂拓展至生活特别重要。老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让学生尊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感谢他们用艰辛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从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i3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