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3-12-18 03: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阅读教学之我见

【内容摘要】:

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规律,才能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阅读教学之我见》主要从“指导预习,启发学生摸索文章思路;引导读议,指导学生掌握读懂课文的方法;指导重点读 写训练,让学生在读会的基础上进而‘读活’这些方面浅谈阅读教学的体会。

【关键词】:“授之以渔” 提高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只有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规律,才能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这也就是“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

一、指导预习,启发学生摸索文章思路。

众所周知,预习是实施课堂教学之前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如果能够精心设计预习问题,向学生提供摸索文章思路的线索,就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而且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涵,理解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在指导预习时,除交给学生识字、释词的方法之外,还精心设计导学提纲,引导学生初步读懂课文。例如我教《草船借箭》时,就提出这样相互联系的问题:“(1)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2)经过怎么样?(3)结果又是如何?”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围绕问题探测文章思路,更快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再如教《太阳》时,则提出:“(1)太阳是我们所熟悉的,作者在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的什么特点?此外还写了什么?(2)作者为什么要写我们熟悉的太阳?”让学生心中有数,在预习中就能

准确把握文章的脉搏。

二、引导读议,指导学生掌握读懂课文的方法。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更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1、抓课题,指导学生探索文章主旨。

文章的标题,是窥视文章主旨的窗口,是理解文章内涵的路标。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指导学生透过这个窗口,去窥视全文,探寻文章的主旨,就能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例如我教《黄存瑞舍身炸暗堡》时,就围绕课题提出:“(1)哪个词最能体现董存瑞的献身精神?(2)文章怎样围绕‘舍身炸暗堡’来写?”又如教《狱中联欢》就紧扣题目提出:“(1)革命者怎样在狱中搞联欢?(2)‘狱中联欢’体现了革命者什么样的精神呢?”再如教《再见了,亲人》时,我又抓住题目提出:“(1)‘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说的?(2)‘亲人’的本义指什么?在文中指什么?(3)志愿军战士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学生通过弄清这些问题,就能基本上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触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2、抓重点,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语文课程标准》)。

文章中常有一些重点词句,含义深刻,难以理解,而它们往往又是凝聚文章思想灵魂之所在。遇到这类情况,我就会设计启发性思考题,因势利导,化难为易,让学生通过质疑、释疑,在理解词意、句义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心愿》有几句含义深刻的句子,其中之一“是哪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这句话是作者在同法国小姑娘的父母谈话中了解到他们一家是“中国迷”后发表的议论。对于这句话,如果直接让学生回答其含义,学生会迷惑不解,难以下手。于是,我就提出:“(1)哪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指的是什么?(2)是什么东西‘生根、发芽’?(3)为什么这些‘不说话的中国人’,会把‘真诚的友谊’带进这个家呢?(4)那么,‘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是什么意思呢?”这连环四问,化整为零,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学生逐层剥开,自然而然深刻

体会到作者对“比喻”这种修辞手的巧妙运用了。

3、抓质疑,鼓励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语文课程标准》)

记得教《穷人》最后一段时,有学生对“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句话的关键词“熬”字质疑:“为什么要用‘熬’字?能否用‘度’字替换?”

子曰:“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学贵存疑!对于这种“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必须充分肯定!

于是我说:“不错,这位同学提得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共同探究几个问题:(1)‘度’的意思是什么?(2)‘我们’指什么人?(3)‘我们’的生活怎么样?(4)渔夫在家庭负担过重的情况下仍然决定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愿意‘熬过去’。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崇高品质呢?(5)那么,‘熬’字和‘度’字,哪个词最更能体现渔夫敢于面对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热烈地讨论,整个课堂呈现师生互动的良好态势。显而易见,学生们主动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通过合作,进行讨论、交流、反复推敲,自然既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又深化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

三、指导重点读写训练,让学生在读会的基础上进而“读活”。

1、复述。通过复述,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再见了,亲人》第三段要求背诵,我在布置背诵前要求学生改换人称,用第三人称讲故事的方式复述小金花与妈妈救侦察员的经过,这不但有助于了解“小金花”这个人物形象,也为进一步要求学生背诵打下基础。

2、感情朗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字当头,可见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置身文章的意境中,更能加深学生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例如教《 十里长街送总理》,我先介绍周总理生平,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敬佩之情;然后放录音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沉痛的朗读声中慢慢入境,同时要求学生目视幻灯片,图文相融,情文交汇,使学生“心”临其境。朗读课文时,抓住重点词句试读、范读,反复吟诵,让学生慢慢咀嚼味道:例如教学课文第三段,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时,首先点出“缓缓地”一词,让学生体会“灵车缓缓前进,人们心情

也越来越悲痛”之情景,告诉学生要怎样读出缓慢沉痛之情;然后教师范读,让学生试读,由于学生是在理解词语所含感情的基础上听读并且自己朗读,所以多数能读出感情来;最后通过反复朗读,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自然越来越深。

3、读写结合,以写促读。如学生学完课文《桂林山水》,知道文章是按照“总分总”的写法来组织材料的,我就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做小练笔,仿照这种写法来介绍学校的花坛等等,让学生把“读书”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写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促进读写能力的同步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hv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