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学院部分导师介绍

更新时间:2023-11-29 10: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学院导师介绍

刘颖

1985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获学士学位; 1990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获工学硕士学位。

完成的科研项目包括化工部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纵向项目,以及20余项与企业间的横向科技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项。出版专著2部,已发表论文30余篇,获专利5项。已指导硕士学位研究生10名。

主要研究方向: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原理及技术; 聚合物无卤阻燃技术; 聚合物精密挤出成型工艺;

注射机塑化系统的优化及数字化评价方法; 双向自增强塑料管材成型原理及配方。 代表性论文:

刘颖,吴大鸣等 化学交联聚乙烯凝胶率及其测试方法 塑料

1996

1997

刘颖,郭奕崇等 用反应挤出工艺制备HDPE/PA6共混物相容剂 塑料

刘颖、龙文保等 硅烷交联聚乙烯管材生产过程的化学反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吴大鸣、刘颖、龙文保,几种用于建筑冷热水输送的塑料管材的比较

塑料

塑料

2001

郑秀婷,刘颖,吴大鸣等,层柱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对聚氯乙烯的阻燃抑烟作用

王红杰、吴大鸣、刘颖 载体树脂、分散剂及剪切速率对纳米粉体在高聚物中的分散效果的影响 塑料工业

2001

2003

吴大鸣、李晓林、刘颖,单螺杆精密挤出成型技术进展 中国塑料

吴大鸣、李晓林、刘颖,影响挤出成型精密度的因素

陈卫红

塑料 2003

女,1959年生,学士,高级工程师。

1982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机械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至1996年在北京市塑料研究所工作,1997年至今在北京化工大学工作。1994年在北京市塑料研究所晋升为高级工程师。从事的科研工作主要涉及工程塑料加工设备及模具、塑料挤出机和辅机的开发研制等。发表专著及译著3部,已发表论文10余篇。获8项专利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

研究方向

聚合物精密挤出原理及装备 离心式挤出机 代表性著作:

1 特种塑料管材 轻工业出版社 编著 2000 2 塑料零件装配设计 化工出版社 译著 2002 3 模具制造手册 化工出版社 译著 2003

4 塑料管材的真空定径 中国塑料 核心刊物 1999

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注射成型技术的研制及应用 塑料 核心刊物 2000 6 管材模头拉伸取向成型方法研究的进展 中国塑料 核心刊物 2000 7 内压定型密封装置的研究 1999

8 应用“失重法”实现对硅烷助剂的精密计量加料 塑料工业 核心刊物 2003 9 化学交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结晶行为与力学性能分析 2004

张亚军

张 亚军,男,

2003年3月毕业于日本千叶大学,获博士工学学位。2003年3月开始2007年为止,在日本青山学院大学理工学部任教,主讲机械力学,机械振动原理,现代控制课程,主要从事振动分析,振动控制,位置控制,数据采集等方面研究工作。2008年开始到北京化工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和参加过日本文部省科研项目4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6篇,其中EI收录10篇,获奖1项。

研究方向:

微纳制造

基于半实物仿真的发动机控制系统 基于计算机网络控制的连锁企业管理系统

王克俭

联系:13911728601

wangkj@mail.buct.edu.cn cojane@163.com

王克俭,男,1971年生。1991至1998年在北京化工大学学习化工过程机械和塑料加工机械。1998-2001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聚合物)材料加工工程,获材料学工学博士学位。2001-2002在华南理工大学工控学院从事科研工作,讲师。2002-2004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从事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004年5月至2005年9月受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资助从事某航天用复合材料研究。2005年9月回国在北京化工大学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 目前主要从事塑料机械设计与理论;聚合物复合材料和加工技术;材料物理和流变力学;化工过程CAD/CAE;机械虚拟设计和产品工业设计模型技术等研究开发。 1. 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和应用

长纤维增强塑料的短流程制备技术及应用;高性能防弹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连续天然纤维增

强复合材料等。 2.塑料加工新技术

塑料加工设备(挤出机、注射机等)、模具的设计和分析;聚合物高效混炼和纳米分散技术;高档光学塑料制件成型技术及装备;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纤维和膜技术;生物降解塑料改性及应用;多层复合成型、共混改性和填充增强新技术和工程化应用;加工过程节能新技术。 3.材料回收利用技术

工业塑料制件的分选和分类改性利用;垃圾塑料半固态成型的资源化利用;聚酯瓶回收料生产PET打包带技术及高性能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回收利用;塑料干法清洗回收技术。 4.机械虚拟设计和新设备

机械虚拟样机分析技术(动力学、运动学和结构优化);粒料脱水-干燥一体化设备及配套应用。

5.工业产品设计和模型技术

机械产品设计和造型优化;工业产品结构设计优化;产品模型设计和模型制备新技术。 6.材料物理和流变力学研究

材料物理学;材料性能测试、表征分析和预测;加工流变学;材料加工过程模拟仿真、在线检测和工艺优化。

近年主持、参加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

新微观结构分析方法及理论在先进材料工程研制中应用研究(863)

先进热塑/热固并用复合材料用快速固化环氧树脂和工艺装备的研制(教育部留学回国科研启动项目)

快速固化环氧树脂及其先进复合材料结构的研制 (校青年基金) 热塑性工程塑料/碳纤维共编织预浸料制备(中国博士后基金)

新型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液态成型技术和航天制品应用(日本JSPS项目) 先进热塑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国防预研项目)

双层复合共挤软面塑料板材的产业化关键技术 (北京科委的科技奥运专项)

混杂垃圾塑料半固态成型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化工与环保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专项)

新型硅酸盐结构和性能对应关系的研究(某重大基础研究子课题) 高性能无机纤维制备及微观结构表征研究(某军工配套项目) 特种工程塑料纤维制备技术(校企合作项目,下同) 用特种工程塑料包覆电线的技术装备开发 先进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变形成型探索研究 高透明塑料制件注射成型工艺探索研究 高性能防弹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特种防刺膜及复合材料制品的研制

常用挤出聚合物流变数据库及在机头设计中的应用 多层人造板短流程生产技术及应用 连续麻丝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长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高效制备技术及在成型汽车制件中的应用 纤维增强塑料的拉伸增强技术及应用 三维挤出吹塑成型探索研究

挤出机多种加热技术对比研究及新节能技术开发和应用 PET聚酯瓶回收料生产高性能打包带技术 塑料干法清洗回收技术 生物降解塑料改性及应用 太阳能电池膜及吸光板新技术开发

10.王克俭,周持兴,考虑壁面滑移的Z-W流变模型及其应用,高分子通报,1,2003:8-18. 11.王克俭,段世铭等,颗粒离心干燥机工作原理及在聚合物干燥中的应用,化工进展,2008,27(12): 1908-1913.

12. 赵永生,王克俭等,有机改性蒙脱土/木粉/PVC复合材料的阻燃性研究,塑料工业,2007,35(6):161-16.

13 赵永生,王克俭等,PVC/OMMT/WF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中国塑料,2006,5:33-38. 14.王克俭,傅强,汽车塑料制品成型工艺,新材料产业,2007,9:39-4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hj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