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带上她的眼睛 名师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更新时间:2024-05-21 17: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3* 带上她的眼睛

[教学目标]

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 2.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的伟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快速浏览课文,理清小说脉络,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 难点:领悟科幻小说中想象与现实的关系。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最初发表于《科幻世界》杂志1999年10月刊,获该年度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课文是由作者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改写而成的,虽然压缩了情节,减少了篇幅,但原著的主干、神髓还是保留了下来。全文通过富有奇特功能的传感眼镜,将科幻小说中的“我”与远在失事后身处地心的地航飞船领航员小姑娘连接了起来,将现实中看起来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故事有声有色地虚构了出来。小说以大胆的科学幻想,细腻的情感描写,以及精彩的悬念伏笔,给人以巨大的阅读兴趣,不愧为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优秀代表作品。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浏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情境导入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伊哈布·哈桑曾说:“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

1

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今天就让我们一道走进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感受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

[设计意图]激情导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景。 (二)知识预览 1.作者简介:

刘慈欣(1963—),祖籍河南,在山西阳泉长大,高级工程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幻小说作家代表人物。

自1999年处女作《鲸歌》问世以来,刘慈欣已发表中短篇科幻小说三十余篇,出版长篇科幻小说七部,八次荣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他的长篇代表作《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小说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评论称,刘慈欣“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刘慈欣的作品宏伟大气、想象绚丽,既注重极端空灵与厚重现实的结合,也讲求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鲜明的个人风格,为中国科幻小说确立了新高度。

关于刘慈欣科幻小说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吴岩、方晓庆的《刘慈欣与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做了很好的说明:第一,在叙事特征上,刘慈欣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特征。在看似平实拙朴的语言中,作家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擅长将工业化过程和科学技术塑造成某种强大的力量,作品洋溢着英雄主义的情怀。第二,在人物方面,刘慈欣的小说继承了古典科幻小说中的人物塑造规律,即无论是技术专家还是普通人,他们一定要在社会的变革中被推向改变世界的精英舞台。第三,在情感线索方面,刘慈欣与其他新生代作家的主要区别是,他从未将爱情关系置于情感的中心位置(虽然他的情感写得细腻而成熟)。在他的作品中,科学的诗意永远是一种基本情调。

2.作品介绍

《带上她的眼睛》发表于《科幻世界》杂志1999年10月刊,获该年度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小说的视角独特,把充满创意的科学幻想以唯美的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用清新而充满诗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在小说后半部分大自然的严酷与人的弱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在惨烈的极端环境中,突显了人性的光辉和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崇高情怀。这篇小说是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优秀代表作品。

2

课文是由作者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改写而成的,虽然压缩了情节,减少了篇幅,但原著的主干、神髓还是保留下来了。全文通过富有奇特功能的传感眼镜,将科幻小说中的“我”与远在失事后身处地心的地航飞船领航员小姑娘连接了起来,将现实中看起来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故事有声有色地虚构了出来。

3.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全称科学幻想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是小说类别之一。它主要描写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小说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科幻小说有软科幻与硬科幻之分。软科幻小说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硬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设计意图]简介作者、作品及文章体裁,为学生学习课文做铺垫。 二、课文学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2.字词梳理。 (1)读准字音 点缀(.凝固(.炽热(.

) ) )

迟钝(.岩浆(.合拢(.

)

) )

蒙眬(l.压抑() .铁镍(i) .

)

闲暇(.

)

心有灵犀() .吟唱(.

)

(2)解释词语

迟钝:指反应迟缓;脑子不灵敏。 闲暇:泛指闲空没有事的时候。 不期而遇:没有事先约定而意外地相逢。 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3.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人类使用地航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航飞船——“落日六号”在航行中失事了,领航员小姑娘被困在了地心,再也无法看见地面世界,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4.课文采取了隔行分段的方法将文章分为四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小说的开端) 第二部分,“我”来到小姑娘起航前的地方,在草原上度假。(小说的发展)

这部分通过叙述白天游览草原,夜晚观看月亮并期盼日出等情节,描绘出了小姑娘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热爱,也暗示了小姑娘身处非常特殊的环境。

第三部分,“我”发现了小姑娘的真实身份,并补叙地航飞船失事的情况。(小说的高潮和结局)

这部分对地心航行的背景、地航飞船失事的经过、小姑娘身处的困境进行了详细描写,赞美了她不怕牺牲、坚持进行科学考察的精神。

第四部分,“我”挂念小姑娘,带有无限的伤感和咏叹。(小说的尾声) [设计意图]学习与运用浏览的方法,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小说脉络。 (二)细读课文,理解研读 1.文章开头有何作用?

文章开头写道“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眼睛怎么能被人单独带走?为什么要带走眼睛?带到什么地方去?那个地方怎么样?作者设置了这么多悬念,引发读者的思考,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眼睛”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让“我”带着去?

“眼睛”实质上就是一副传感眼镜。“我”戴上它时,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她”就能看到“我”所看到的一切,就像带着“她”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3.文章在第二部分对比描写了“我”与“她”对草原的不同感受。“我”对草原有怎样的感受?“她”对草原又有怎样的感受?

“我”虽然对草原景色有感叹,但觉得草原的一切都寻常。而她对草原的一切景致都陶醉其中。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渴望听草原上的每一种声音。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小溪中的一条小鱼,都会让她惊喜万分;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风中一缕绿草的清香,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4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我”精神贫乏、孤寂、无聊、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勇气,而“小姑娘”有诗意的心灵、乐观坚强,热爱生活;“我”行动相对自由,而“小姑娘”“永远封闭在地心”,两组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心灵的空虚和乏味。

4.这篇小说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1)巧设悬念:

①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开篇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令读者对“她”奇怪的表现感到好奇。)

③她身处的环境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那封闭窄小的控制舱,奇怪的隔热太空服??(“她”身处的环境令人不得不深思。)

(2)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①伏笔: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照应: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②伏笔: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

照应: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

③伏笔:“我太怕封闭了。”

照应: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 ④伏笔:“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 照应: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⑤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⑥伏笔:“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

5

照应: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

5.科幻小说的特点是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请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分析这一特点。

(1)科学的语言。

①从地层雷达的探测中得知,航行区的物质密度急剧增高,物质成分由硅酸盐类突然变为以铁镍为主的金属,物质状态也由固态变为液态,飞船显然误入了地核区域。

②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对地航飞行的想象涉及了一些科学知识,令人感到真实。 (2)奇特的幻想。 ①传感眼镜。 ②地航飞行。

6.从小姑娘最后通信的录音中可以看出她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小姑娘将在“落日六号”中孤寂地度过自己的余生,在最后的通信中,她说自己已适应了这狭窄而封闭的环境,认为整个世界都围着自己,让大家放心,体现了她对生活的积极与乐观;小姑娘说自己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希望能留下珍贵的资料,体现了她对工作及科学事业的认真负责与奉献精神。

7.这篇文章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中国航天人勤奋忘我的工作精神、牺牲精神。

科学工作者丰富的精神世界、科学探索精神和审美追求的融合。 有理想的人在困境中的抉择、责任的担当、对未来的乐观憧憬。

[设计意图] 深入理解课文,分析本文巧妙的构思,感受小姑娘的崇高品质。 (三)品味鉴赏 1.品析语言。

(1)“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种子”指什么? ..

“种子”指草原旅行对“我”精神方面的影响:“我”开始感受自然界的诗意,开始珍惜现在的工作、生活和幸福。

(2)从那以后,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只剩”“一个人”,尽显她孤寂一人独处地心的凄惨无望。

(3)我又听到了她的声音:“我怕封闭??”一道闪电在我的脑海里出现。

6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女孩的话比喻成一道闪电,生动地表现了“我”猛然醒悟的情状。

(4)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描写了“我”带着她的眼睛在大草原上见到的美丽景物。表现了小姑娘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热爱。

(5)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描写了地航飞船周围令人害怕的环境,衬托了地航员为了科学探测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畏的精神。

2.如何理解小说中的“我”和小姑娘这两个人物形象?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我”与“她”(小姑娘)。

“我”是小说的叙事者,也是小说中“行动着”的人,起着串联情节的作用。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我”内心孤独麻木,但也有度假的性情,能做志愿者,能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在“她”伤心时会自责自省,会猜测好奇,寻求答案。“我”的转变——由对自然的漠然,到感觉的复苏;由对“她”的厌烦,到对“她”的好奇、同情、敬佩、想念;由只汲汲于工作,到用欣赏的眼睛来看脚下的地球。这些都是“我”人性的回归。“我”的性格既有开朗热情的一面,也有灰色伤感的另一面,内心深处的悲悯情怀,使“我”这个形象更加丰满。

小姑娘是地航飞船“落日六号”的领航员,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由于“落日六号”失事而误闯地核,在地心的封闭空间中度过余生。她对自然无限热爱、沉醉,感官细腻,感受敏锐,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她身处险境而不惊恐,不慌乱,也不倾诉自己的郁闷,以大无畏的精神继续坚守岗位,自愿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不仅表现出勇敢、乐观、坚韧的品质,更带有一种悲壮的英雄主义色彩。

3.写作特色

小说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比如那一支飘浮在空中失重的铅笔,小姑娘做出去“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决定的艰难,封闭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小姑娘对花草溪水微风的激动不已以及没看到日出的遗憾,等等,这些都为下文谜底的揭开做了铺垫。而在叙事上,则表现出张弛有度的风格,美丽的草原、浪漫的旅店月夜与地航飞船惊心动魄的

7

危急事故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当谜团揭开后,人们不禁会在恍然大悟之余,陷入深深的回味与反思。

4.本课的科学幻想与前两课的科学探险有何不同?

与科学探险的纪实性文本相比,本课属于科学幻想小说,其整个故事都是尚未发生过的,甚至永远不会发生或者难以发生的。科学探险纪实性作品必须保证探险事实的客观与科学,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起始发展经过结果,都应是真实的。其在语言表述上应科学、严谨、精准。而科学幻想小说在很多地方是根据科学常识进行的联想与想象类型的虚构。

虽然科幻小说需要巧妙的想象,但是,在故事情节乃至于细节方面仍应符合一般人的思维习惯和生活真实。如本课,有了一副传感眼镜,就能够把远处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传送到主人那里去,让其分享亲临现场的感觉。地心的高温、宇航服、失重等也符合一般人的科学常识,让读者在理解上不会产生障碍。

[设计意图]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写作手法,区分科学探险与科学幻想。 三、课堂总结

这篇科幻小说通过写“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领航员小姑娘被困地心只能通过传感眼镜感性地了解地球的故事,歌颂了坚强、乐观、敬业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也表达了这样一种愿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珍视”生活、用心体会生活真知的人。

8

[板书设计]

带上她的眼睛

明线:“我”的活动

内心孤独麻木 对生活缺乏热情 精神贫乏

线索

对世界充满好奇

暗线:“她”的遭遇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热爱 不怕牺牲、坚持进行科学考察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gf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