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工潮现象的理性思考

更新时间:2024-06-29 21: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州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发达城市,起步早,信阳地区的很多农民早在八九十年代就来到这一地带谋生,属于第一代农民工。如今他们的子女已经长大,大多数孩子中学读完后就来到这里,随他们的父母一起打工谋生活。

一、“民工潮”的起因

(一) 大势所趋

20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更快。60年代初,联合国曾做出估计:每年约有1000万农民流向城市。而我国12亿人口中竟有9亿多农村人口,4.5亿劳动力,其中剩余劳动力达1.5亿。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确属必然。

(二)政策所致

1979年以来,以家庭联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政策,赋予了农民支配自己劳动时间和优化劳动要素配置的权利。从此,劳动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又促使农村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减少,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在不少地区,出现了农民“三个月种田,一个月过年,八个月过闲” 的情景。与此同时,国家又逐渐放弃了限制农民向农外转移的一些政策措施,再加上其他公益条件的改善,致使长期森严的城门向农民敞开。于是,农民利用这一优势,结帮拉伙,创进了世世代代陌生的新世界。

(三)现状所迫

据有关部门测算,1952-1989年,农业为城市工业聚集了10778亿元的巨额资金,1989年后,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但实际上国家仍通过“剪刀差”等途径每年从农业收益中拿走800亿元,主要用来发展工业,而发展工业,又占取了大批耕地。

(四)个案所诱

对于农民,尤其是穷乡僻壤的人们来说,当率先外出的人员空手而出,抱财而归,谈及城市的许多新鲜事,都赞不绝口。农民夸他们“一年土,两年洋,三年回家盖新房”,见他们开阔了眼界,掌握了信息,学到了技术,

心里热乎乎的 ,而那些尝到甜头的,自然舍不得半途而废,稍加修整,又离家重来。

二、“民工潮”的特点 (一)致富欲望大

他们看到城市和发达城市的人们,率先打工者个个衣锦还乡的场面,便产生了“赚钱致富”的强烈心理油然而生,无论干什么,怎么干,只要能赚大钱,他们在所不辞,全力以赴。

(二)吃苦精神强

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艰苦的条件中,自幼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又由于他们经久了低下的劳动手段,大多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力,所以,只要能多挣钱,他们宁愿风餐露宿,不顾艰难险阻。

(三)生活两栖化

因他们在家乡都有小块土地的使用权,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农业收入仍是其经济来源的重要部分,“入城打工”只不过是他们的副业而已。鉴此,夏收秋种季节,便纷纷回家干农活,逢年过节,更是不约而同的汇集成人流往返的“大集团军”,但毕竟他们长期在外,因而“城里挣了钱,家里荒了田”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民工潮”的心态 (一)认同感提高

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有太多的不同。他们在文化程度、人格特征、打工的主要目的、城市认同感、生活方式、工作期望、与农村家庭的经济联系等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也迥然不同。他们中间大多数人不愿意在结束了若干年的打工生涯后回乡务农,绝大多数根本没有务农的经历和经验。

(二)命运的改变

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经商,告别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言,城市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不一样的前途,不一样的命

运。外出的经历更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因此他们才发出了“死也要死在城市”的心声。但是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严格的户籍制度、冷漠的社会歧视等一道道有形无形的门槛不断粉碎着他们的城市梦。城市文化的耳濡目染又不断消解着他们对家乡存有的情感认同和社会记忆,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也使他们渐渐不再适应农村的生活方式。

四、“民工潮”的疏导 (一)制度的创新

“城镇化”是民工潮消失的根本出路,也是消除“民工荒”的重要途径,因为农民非农化的同时有实现了城镇化,就不用回家过年、种地,也就不会潮水般的流动,城镇劳动力需求也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满足。目前,小城镇的户籍基本放开,但由于制度的惯性和部门的利益障碍,农民工不能获得大中城市的户口,不利于农民转变为市民。

(二)积极保护农民的利益

“民工潮”的泛起,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政策对农民的倾斜,致使农民收入甚微。近几年,农村经济确有较快的发展,农业产值有了明显增长。但减掉农业生产物资的投入和各种税费,农民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多大的增加,从农民的比较利益来看,1980-1984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15.1%;1985-1988年,增长率为5%;1989-1992,增长率为2%。为此,政府应千方百计的确保农民的利益。

(三)加强农业内部的挖潜

人多地少,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决不能着眼于剩余劳动力向大城市的流动。应在农业的发展上狠下功夫。首先,应尽快改善过去那种单纯追求农产品总量增长的传统增长方式,优化农业结构,因地制宜的发展多种经营,以提高农民的效益;其次,大力开发国土资源,据资料,我国尚未开发利用的成片宜农荒地则达5亿亩,荒坡11.7亿亩,零星荒地4000万亩,宜牧荒山6.7亿亩,淡水养殖4000亩,可挖塘养鱼的低涝盐碱地4500万亩,若这些资源被开发利用,即可吸

-5-

纳3-4亿劳动力。第三,迅速发展农副产业加工业,以便使农村非农产业的结构朝着有利于更多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向发展。

(四)大力搞好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是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石,是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奔小康的必由之路,也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之一。一般情况下,乡镇企业及发展速度越快,经济效益越好,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人数就越多;反之,乡镇企业发展速度低,经济效益不好,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人数就少。因此,要加强对县域小城镇建设和村庄集镇建设的规划指导,逐步形成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机联系一般集镇和中心村的城镇体系。县城要发挥地域性经济、文化、商贸中心的作用,引导小城镇发展特色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同时,各地行政部门要积极寻找地方企业发展的新空间,扶持地方企业健康、稳步、快速发展,努力提高农村工业水平,增加就业机会,这样既能促进农民就近就业,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和就业风险,又能有效地减轻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

(五)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市场经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技能水平的掌握和运用、信息的收集、就业的要求等都需要一定的文化素质。因此,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真正地转移出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政府走“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可以通过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调整农村教育结构、摆正和开拓农村教育服务方向和办学思路等来进行:

1、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顺利落实及加快普及高中义务教育。虽然义务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已在全国实施了多年,但在广大农村还存在不少失学、辍学儿童,这些辍学的儿童无形间就成为了未来的文盲。因此,为了广大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家长、老师及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儿童的管理,保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减少辍学率,最大限度地遏制新文盲的产生。

2、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绝大多数不能升学的中学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进行职业技术和实

用技术的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再就业才可以更好地实现就业。此外,对农村劳动力要进行定期、定向的技能培训,按照市场化、社会化要求,调整和完善种类培训机构,积极组建培训基地,逐步形成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以提高农民在非农产业劳务市场的竞争力,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结 语

最后解决“民工潮”问题,还需要区域联动、部门协作,解决好他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改善政府服务环境,构建城乡一体、资源共享的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县、乡(镇)农村劳动力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健全农村就业服务和信息网络,免费提供就业信息、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实现岗位信息与人力资源信息对接、企业用工与劳动保障部门兑现优惠政策对接。

参考文献

【1】 莫荣.《民工短缺的三个视角》《瞭望》,2004年13月,第37期明忠.《民

工慌不慌》,《南方日报》,2004年8月4日

【2】 杨永华.《从缺工看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中国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讨会

论集

【3】 朱力.《中国民工潮》,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4】 王旭.《美国城市化得历史解读》岳麓书院,2003年

【5】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因素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

1月

【6】 《列宁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7】 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g6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