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教学 习题

更新时间:2023-10-17 06: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七章 教学

一、填空题

1.课的类型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种类有______和_____两大类型。单一课 综合课

2.课堂教学管理的两种取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本位 发展本位 3.《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揭示了教学的__启发性原则__原则。 4.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_____________和选择教学方法。了解学生

5.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____________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生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学生

6.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 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 的原则。高难度 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7.在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中,“序”一是指学科的逻辑顺序,二是指 。 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

8.一般来说,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 、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学习新教材

9.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

10.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方案,普通高中的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 三个层次构成。模块 11. 教学大纲一般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说明与本文 12.班级上课是教学的 __________ 组织形式。最基本

13.直观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_______直观,二是________直观,三是________直观。 实物直观 图像直观 语言直观

14.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建构性 生成性 多元性 15.教学是 师生 共同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6.教学的基本环节有 备课 、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7.备课要做下列的准备: 、备学生、备教法、备自我。备文本 18. __________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课的结构 19.教学原则是 的具体体现。教学规律

21.教学目标是 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化。教育目的

22.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途径。重要(有效) 23.中学学法指导的根本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 24.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 26. 讲授法可分为讲述、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方式。讲解 讲读 28.学校教育中智育主要通过________与________去实现。教学 课外活动

29.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就是 __________ 。教科书

30.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对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的控制。 教学内容 教学进程

31.结构性备课策略可以采取__________备课和__________备课。摘要性备课 框架性备课

二、选择题

1.讲授法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明显不足在于( )

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2.“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应当着重( ) A.传授给学生直接知识 B.突出重点,突出难点

C.及时巩固复习所学知识 D.发展学生智能,教会学生学习

3.提出以儿童为中心,将“做中学”作为学习主要方法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卢梭 4.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 )。

A.讲授知识 B.教书育人 C.教学艺术 D.引导启迪 5.( )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A.课堂教学 B.复式教学 C.开放教学 D.电化教学

6.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

A.参观法 B.实验法 C. 演示法 D.练习法 7.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 )三种教学计划。

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C.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 8.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9.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活动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10.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1.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2.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3.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4.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 15.发现式教学方法最大缺点是( )

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 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D.太耗费时间

16.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主动性 17.班级授课制的实施有我国始于( )

A.唐代 B.民国初期 C.清末 D.新中国成立 18. 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 )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 19.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讲授方式称为( )。

A.讲解 B.讲读 C.讲述 D.讲演

20.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 )原则。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巩固性 2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做到( )

A.循序渐进 B.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 D.防微杜渐 22.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考试 D.课外辅导

23.《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旨达”这句话体现了( ) A.循序渐进原则 B.教学相长原则 C.及时而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24.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

A.学生为主 B.德育为主 C.教师为主 D.教学为主 25.第一次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韩愈 26.提出以高难度和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的是( )

A.凯洛夫 B.赞科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27.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引发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28.智育中的“智”是指( )

A.智力 B.技能 C.知识 D.知识、技能和智力

29.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引导—发现教学”模式为代表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价值取向是( )。 A.认知取向 B.行为取向 C.人格取向 D.情感取向 30.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 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31.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洛扎洛夫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了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称之为 ( )

A.信号图式法 B.探究—发现法 C.暗示教学法 D.五段教学法 32.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实践法

33. 教材包括( )

A.教科书 B.CAI软件 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34.为了分班、分组的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 )

A.形成性测验 B.诊断性测验 C.总结性测验 D.安置性测验 35.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36.“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7.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说明在教学中必须贯彻( )原则。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B.巩固与创新相结合

C.直观性抽象性相结合 D.循序渐进与反馈调控相结合

38.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原则适用于( )。

A.所有学生 B.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C.对教学内容“吃不饱”的学生 D.对教学内容“吃不了”的学生

39. 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40.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

A.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法 B.巴班斯基的最优教学法 C.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D.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 41.教育过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 )。

A.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状 B.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C.教育要求 D.教育影响

42. 下列属于布鲁纳教育观点的是( )。

A.五段教学法 B.设计教学法 C.范例教学法 D.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 43. 激发学习动机的方式手段很多,其中( )是最有个性的手段,可以一下子吸引学生,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A.使用强化手段 B.别开生面的开讲 C. 讲清学习的意义 D.创设情境

44.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趔,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的( )

A. 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村施教原则 45. 我国中小学最常用,最基本的两种教学方法是传递接受式和( ) A示范模仿式 B.情境陶冶式 C.集体性教学 D.引导发现式 46. “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47.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8.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49.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50.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5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 ( )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墨子

52.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 )。 A.学生主动性的丧失 B.教师主动性的实现 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D.造成学生的被动 53.广义的教学,包括所有( )的共同活动。

A.教与学 B.教师与教师 C.人与人 D.学与学生 54.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 )。

A.讲授知识 B.教书育人 C.教学艺术 D.引导启迪 55.教师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独白方式是( )。

A.谈话 B.讲解和报告 C.阅读 D.讨论

56. 美国的教育家布鲁纳把教育过程概括为( )

A.预备——内化——巩固 B.假设——验证——总结 C.导入——展开——终结 D.预备——内化——应用

57. 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58. 撰写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

A.提出教学目的 B.选择教学方法 C.涉及教学进程 D.规划板书内容 59. 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三、名词解释

1.发现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

的学习活动。

2.教学大纲: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其中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

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文件。包括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等。

3.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

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4.发现法: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运用探究的方式去发现学科的基本原理,形成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可迁移的认知结构的教学方法。

5.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6.教学过程:是指由若干能够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教学环节组合而成的有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双边互动的活动进程。

7.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的总称。

8.研究性学习: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9.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

10.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1.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

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12.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13.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知道思想。启发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师生一起共同完成教师事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而注入式是指是教师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注知识的教学活动,俗称“填鸭式”教学。

15.引导—发现法: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g2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