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更新时间:2023-11-14 15: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1

1.1项目概况 ...................................................... 1 1.2编制依据及范围 ................................................ 2 1.3主要研究结论 .................................................. 4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 第二章 基础资料及项目建设必要性 ...................................... 6

2.1县城概况 ...................................................... 6 2.2环境卫生现状 ................................................. 10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3 第三章 垃圾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 16

3.1常用垃圾处理工艺比较 ......................................... 16 3.2国外垃圾处理技术概况 ......................................... 17 3.3国外垃圾处理技术 ............................................. 19 3.4国内垃圾处理技术 ............................................. 23 3.5垃圾处理方案选择 ............................................. 30 3.6填埋场的结构型式及选择 ....................................... 31 第四章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 32

4.1建设地点 ..................................................... 32 4.2项目建设条件 ................................................. 33 第五章 总图与道路工程 ............................................... 36

5.1 总平面布置 ................................................... 36 5.2场区道路、出入口及围墙 ....................................... 37 5.3道路组织与运输 ............................................... 37 5.4绿化 ......................................................... 38 第六章 填埋库区工程 .................................................. 39

6.1处理对象 ..................................................... 39 6.2库容方案 ..................................................... 40 6.2坝体工程 ..................................................... 41 6.3场地构建 ..................................................... 43 6.4分区实施与分区隔堤 ........................................... 44 6.5土方清理 ..................................................... 45 6.6填埋高度 ..................................................... 45 6.7库容及使用年限 ............................................... 46 6.8防渗工程 ..................................................... 48 6.9地下水导系统 ................................................. 50 6.10场区雨水排除系统 ............................................ 50 6.11渗滤液收集系统 .............................................. 51

6.12渗滤液调节池 ................................................ 54 6.13 填埋作业 .................................................... 55 6.14 填埋气体导排系统 ........................................... 56 6.15 封场覆盖与生态修复 ......................................... 57 6.16 填埋机械及设备 .............................................. 58 第七章 渗滤液处理工程 ............................................... 60

7.1 渗沥液水质、水量 ............................................ 60 7.2 渗沥液处理方法 .............................................. 63 第八章 辅助工程 ..................................................... 67

8.1建筑设计 ..................................................... 67 8.2结构设计 ..................................................... 69 8.3给排水设计 ................................................... 70 8.4电气工程 ..................................................... 72 8.5自控仪表 ..................................................... 75 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78

9.1劳动安全卫生 ................................................. 78 9.2消防 ......................................................... 79 第十章 节能 ......................................................... 81

10.1节能原则 .................................................... 81 10.2编制依据 .................................................... 81 10.3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 83 10.4节能措施 .................................................... 84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 ......................................... 86

11.1概述 ........................................................ 86 11.2编制依据 .................................................... 86 11.3污染源 ...................................................... 86 11.4环保措施 .................................................... 87 11.5环境监测 .................................................... 89 11.6环境监测分析仪器设备 ........................................ 91 11.7防治灾害 .................................................... 92 11.8水土保持 .................................................... 92 第十二章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 94

12.1企业组织 .................................................... 94 12.2生产组织系统 ................................................ 94 12.3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 .......................................... 95 第十三章 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 ......................................... 97

13.1项目建设工期 ................................................ 97 13.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 97 13.3建设进度保障措施 ............................................ 98 第十四章 项目招标方案 ............................................... 99

14.1编制依据 .................................................... 99

14.2招标内容 .................................................... 99 第十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102

15.1编制依据 ................................................... 102 15.2其它工程费用取费标准 ....................................... 102 15.3建设投资估算 ............................................... 103 15.4项目资金来源 ............................................... 106 第十六章 财务分析 .................................................. 107

16.1财务评价依据 ............................................... 107 16.2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 107 16.3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 ......................................... 108 16.4财务不确定性分析 ........................................... 110 16.5财务评价综合结论 ........................................... 111 第十七章 社会评价 .................................................. 112

17.1社会评价的意义及内容 ....................................... 112 17.2项目与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 ................................... 112 17.3社会评价结论 ............................................... 113 第十八章 风险分析 .................................................. 114

18.1风险分析概述 ............................................... 114 18.2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 114 18.3风险程度分析 ............................................... 115 18.4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 ......................................... 115 第十九章 结论及建议 ................................................ 117

19.1结论 ....................................................... 117 19.2建议 ....................................................... 117

附 件:

1、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2、工程建设用地的预审意见; 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4、企业法人执照; 5、组织机构代码证; 6、税务登记证; 7、机构信用代码证。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宁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 2、建设单位

宁都县城镇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3、项目法人

4、建设性质 新建 5、建设地点 宁都县竹笮乡小坑村 6、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宁都县生活垃圾垃圾填埋场的二期工程,配套建设填埋场二期的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办公用房以及完善场区道路等辅助设施。具体规模为:

(1)库区工程:新建垃圾坝一座,日处理180吨垃圾。

(2)完善渗滤液收集及处理系统:新建渗滤液处理站一座,日处理渗滤液150吨;铺设地下水导排管8公里,渗漏液收集管道5公里,沼气管道6公里。

(3)防渗系统:铺设人工复合衬里防渗系统。

(4)垃圾处理设备:购置垃圾分拣系统一套,日处理能力180吨,有机肥生产系统一套,日产20吨。

1

(5)配套设施:新建防洪排水工程10公里,硬化场区道路5公里; (6)辅助设施及设备购置:新建生活及生产管理用房,建筑面积1621㎡。

7、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期为1年,即2015.12~2016.12。 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2000.81万元,其中工程费用为9503.06万元,占总投资的79.19%;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为1608.8万元,占总投资的13.41%;基本预备费为888.95万元,占总投资的7.41%。

资金来源为申请银行贷款及建设单位自筹。 1.2编制依据及范围 1、编制的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从宁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的实施必要性、垃圾处理工艺论证、垃圾填埋场工程方案论证及与之相关的辅助设施配置、定员编制、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安全与卫生、节能、消防设计、工程投资估算、技术经济分析等。

2、编制原则

(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全面规划,科学实施的原则,使工程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合理确定工程的服务范围和处理规模。

2

(4)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采取适宜的工程措施,即要有效地保护好环境,又能做到节省工程投资。

(5)充分考虑工程分期实施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6)妥善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沥液、填埋气、恶臭和蚊蝇等,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确保环境质量不受破坏。

3、编制目的

(1)从宁都县及周边乡镇的实际状况着手,研究建设垃圾填埋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通过对现有各种资料的分析,确定宁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的填埋工艺,渗沥液处理工艺,填埋气体处理工艺的经济技术比较,以获得技术可靠、运行合理、经济实用的方案,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3)进行工程投资估算,并进行工程经济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4、采用的主要规划和标准

(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GB50869-2013 (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4-2012 (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4554-93 GB3838-2002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6)《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4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GB/T50805-2012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3

(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4版) (1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15)《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CJJ27-2012 (1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 (1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 (18)《浆砌石坝设计规范》 SL25-2006 (19)《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规范》CJ/T3037-2008 (20)《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 (21)《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2014; (2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23)《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64-2010) (24)《宁都县城总体规划》(2005-2020) (25)业主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1.3主要研究结论

本项目建设符合宁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宁都县近期建设规划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本项目的实施将改善县城供水现状,从根本上改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宁都县综合实力,为宁都县的建设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全面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吸引投资,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对振兴宁都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进党中央对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的全面实施,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经过分析可知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建设依据充分;建设方案经济合理;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后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从环保角度考虑本项目可行;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显

4

示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国民经济效益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一 1 1.1 1.2 1.3 1.4 1.5 1.6 1.7 2 2.1 2.2 3 4 5 二 1 ① ② ③ 2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指标名称 技术指标 填埋场 处理工艺 填埋作业方式 填埋库容 启用年进场垃圾量 平均进场垃圾量 服务年限 填埋标高 渗滤液处理站 渗滤液处理量 渗滤液处理工艺 总图 日用水 年耗电 经济指标 项目总投资 工程费用 工程其他费用 预备费 财务评价 正常年营业收入 正常年总成本费用 税金及附加 正常年利润总额 正常年所得税 正常年净利润 财务内部收益率 财务净现值 投资回收期 盈亏平衡点 单位 万m3 吨 吨 年 米 m3 ㎡ m3 万度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万元 年 % 数量 110.37 80 180 15 215-250 300 4.6万 47.3 46.72 12000.81 9503.06 1608.8 888.95 1306.7 874.3 0 432.4 0 432.4 5.57 1424.44 12.3 64 备注 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 每日覆土的单元分成作业法 110.37万m3 预处理+MBR+NF+RO 100% 79.19% 13.41% 7.41% IR=4% 含建设期 即年处理垃圾115吨 5

第二章 基础资料及项目建设必要性

2.1县城概况 2.1.1地理位置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地处北纬26°05′18″至27°08′13″,东经115°40′20″至116°17′15″之间,东与石城、广昌县交界,南与瑞金市、于都县为邻,西与兴国、永丰县相连,北与乐安、宜黄、南丰县接壤。南北长117.2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4053.16平方公里,版图面积居江西省第三,赣州市第一。县城驻地梅江镇,地处北纬26°28′,东经116°00′,系赣东北至赣西南的交通咽喉,又处闽、粤之要道。县城距省会南昌市320公里,距赣州市 160公里。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17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物流信息中心。319国道和昌厦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昌厦公路纵贯南北长达69公里,与319国道在县城梅江镇交汇,县城距京九铁路兴国火车站80公里,鹰(潭)~瑞(金)、石(城)~吉(安)两条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由东至西穿过宁都县。

根据《宁都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中提出,县城城市规划范围为:南至高坑,北至七里,规划面积远期(2030年)40平方公里,宁都县城人口规模远期(2020年)23.5万人。

县城用地发展方向:宁都县城四面环山,梅江河纵贯县城南北,龙边溪横贯县城东西,形成山环水贯与城市融为一体的自然特征。规划城区建设用地在现状的基础上,立足县城自然条件,以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山水特色景观为原则,依托现状紧凑发展,强化中心,增强吸引力,分片平

6

衡有机结合,完成路网结构,提高县城辐能力,形成一江两岸,一城三区的城市格局。

2.1.2自然概况 1、地形地貌特征

宁都县属赣南中低山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境内一般高程300-500米,最高点为西北部的凌云山,海拔1454.9米,最低点是南部黄石镇下车坪村,海拔154米。

2、地质情况

宁都县地质构造处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的东段北侧,地质基础系古生代震旦纪的浅变质岩构成,以震旦系和白垩系分成最广。岩石主要有花岗石、变质岩、紫色页岩,以花岗岩居多。土壤类型以酸性紫色土、冲积土和红砂岩、红色粘土发育而成的棕红壤为主,多呈中性和酸性反应。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区》,区域内属地震动参数0.05g(地震烈度6度)区。

3、气象情况

宁都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

气温年平均气温在14至19℃之间,极端气温也是南部高、北部低。极端最高气温南北相差较小,而极端最低气温相差较大。

4、水系水文

宁都县降水年降水量在1500至1700毫米之间。大致北部多,南部少,东部多,西部少。

宁都县北部初霜早,终霜短,霜期料南部长,无霜期较南部短。根据县气象局观测记录:山顶出现霜的次数较少,山间盆地出现霜的次数较多。

7

2.1.3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 1、人口

宁都县辖24个乡(镇)299个行政村,2014年年末总人口81.6万人,人口构成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极小部分,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6人。

2、城区常住人口预测

宁都县城区人口为20.2万人,根据《宁都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提出,远期2020年城区人口预计23.5万人。

3、资源 (1)水土资源

宁都县域土地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折合607.97万亩,其中山地面积482.34万亩,占总面积的79.4%,耕地面积66.92万亩,占总面积的11.01%,有园地土壤1.69万亩,占面积的0.28%。耕为冲积土,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以红色土壤为主,间有紫色土分布,土地肥沃。

宁都境内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200km2以上支流6条、100 km2以上支流13条、50 km2以上支流34条。梅江河发源于宁都北部的肖田乡境内,是赣江(贡江)源头之一。梅江地处贡江最北端,梅江流域面积7121 km2,其中宁都境内流域面积达3727.36 km2。境内多年平均产水量约为38亿m3,约占贡江总径流量的17%,人均水量5000m3,比全省人均水量3700立方米高出1300 m3。宁都县是千里赣江源头的重要区域,为涵养赣江水源,保护赣江水质作出重大贡献。

(2)生物资源

宁都县气候优越,土质肥沃,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山地面积广,林木品种多,分布宽,蓄积量大。全县乔灌木树种约有一百余科,一千二百余

8

种。大部分代山、丘附分布着马尾松和杉木群落。森林资源虽比较丰富,但分布不均,主要分布边缘地带,其蓄积量占全县蓄积量的70%。此外,有开发优势强的果茶品种资源;珍贵的药材资源;珍稀银杏、水杉资源;鲜美的花卉资源和很有开发前景的猕猴桃、山渣、山梨等野生植物资源。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还有品种繁多的薯类、豆类、瓜果、蔬菜类等21个科,61个品种。宁都县森林面积大,植物资源丰富,是各种动 物良好的栖息地,有国家级保护动物豹虎、猕猴、穿山甲等。其他野生动物有600余种。

(3)矿产资源

地下矿产资源主要品种有:稀土、瓷土、钴砂、钨砂、水晶石、石英石、石灰石、云母、铜矿、铀矿及少量的金砂等22种。据分析,稀土总储量可逾百万吨,磷矿石十万吨,石英石二千万吨,其他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4)旅游资源

境内有闻名国内外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翠微峰旅游风景区,凌云山原始森林和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易堂九子”遗址等,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常年平均旅游人数达30万以上,境内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是全国对外开放县之一。

4、经济

2014年宁都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2.5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3.67:40.21:36.12调整为23.06:40.46:36.48;财政总收入9.2亿元,增长16.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亿元,增长14.6%;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7.5亿元,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

32.1亿元,增长1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95元,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40元,增长10.5%。

2.2环境卫生现状 1、环卫管理部门现状

宁都县城环境卫生由宁都县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现有在职职工56人,退休职工28人,临时用工226人,共计310人。基本职能如下:

(1)主要负责对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城区生活垃圾等有关条例规章的宣传和实施;

(2)负责城区300万平方米主要次干道、广场、公园、小街小巷、居民居住区的清扫、保洁、垃圾的清运,城区内主要街道的洒水工作;

(3)负责城区生活垃圾的清运、中转和填埋工作;

(4)负责城区内28座免费开放公厕清扫、保洁的日常管理工作; (5)负责对城区内违反环境卫生管理有关规定、破坏环卫设施的人和事的日常管理;

目前宁都县环卫管理处的经济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收取垃圾处理费及上级部门补助。

2、环卫设施现状

宁都县城现有垃圾中转站8座,洒水车1辆,垃圾清运车9辆,板车150多辆,县城主次干道设置500只果皮箱,垃圾填埋场1座,日填埋能力180吨。

3、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现状

由于近年来宁都县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城市规模持续扩大。2014年,城区面积由2013年的16平方公里发展至19.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发展至20.9万人,日产垃圾量约为162吨,高峰期已超过宁都县生活垃圾填

10

埋场一期最大处理量180吨/日。同时在国家大力扶持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及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后,宁都县建设洛口、黄陂等片区垃圾转运体系,附近乡镇石上、安福、会同、竹笮等乡镇生活垃圾已纳入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宁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填埋场已基本满负荷运行,不能满足未来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

宁都县城区生活垃圾收集方式主要为垃圾车定时收集,随时向垃圾桶倾倒,环卫清扫收集等。

乡镇根据“统筹规划,分片实施,逐个突破,全面解决”的原则,采用“户分检、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方式。

目前宁都县垃圾的收集、运输、填埋处理由生活垃圾的收集由县卫生管理处按责任区域分工负责,运输填埋处理由县环境卫生管理处统一负责。生活垃圾的清运量达90%。

收运体系现状主要有以下方式:

袋装垃圾 登门或登院收集 垃圾压缩运输车 运往垃圾填埋场 图2-1 现状垃圾收集运输方式图一

袋装垃圾 袋装或非垃圾 居民投入小型垃圾收集车或指定地点 小型垃圾收集站 小型集装 箱运输车 运往垃圾填埋场 图2-2现状垃圾收集运输方式图二

商业网点 分其及部他 路边、各功能区垃圾专用收集桶等/分类收集桶 专用环卫收集车辆 运往垃圾填埋场 图2-3现状垃圾收集运输方式图三

11

4、生活垃圾产生量

目前,宁都县城区生活垃圾日产垃圾约162吨,高峰期约180吨。2016年纳入县城环卫清运填埋体系的乡镇日常垃圾约为68吨。

5、生活垃圾成分

根据宁都县生活垃圾分析资料,目前人均垃圾产生量约为0.7千克/人·日,随着城市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垃圾中食品垃圾(果皮等)、废品及一些大件垃圾等将有所增加。宁都县人均垃圾产生量近期总的发展趋势比较平稳,考虑各种因素,预计人均垃圾产量约为0.8千克/人·日。

参照南昌、赣州等省内城市的生活垃圾成分,宁都县生活垃圾成分见下表2-1:

表2-1 生活垃圾物理成份分析表

生活区 商业办公区 平均值 厨余 38.2 36.4 37.3 纸类 6.2 5.6 5.9 塑料 纤维质 金属 玻璃、陶瓷 橡胶 无机物 惰性物质 合计 13.6 10.2 11.9 1.8 1.6 1.7 1.6 1.2 1.4 3.0 3.2 3.1 0.8 1.0 0.9 33. 36 34.5 0.6 1.0 0.8 100 100 100 6、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宁都县生活垃圾经过收集,运送到竹笮乡小坑村的垃圾填埋场进行消纳,但由于近年来宁都县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城区人口发展至20.9万人,同时宁都县附近乡镇石上、安福、会同、竹笮等乡镇生活垃圾已纳入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宁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填埋场已基本满负荷运行,不能满足未来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临近乡镇垃圾为建议填埋堆放,已无法满足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及环保需要。

7、生活垃圾处理规模预测

12

(1)服务范围及服务人口

根据《宁都县城总体规划》至2020年建成区总面积为2037公顷,规划总人口数为23.5万人。同时根据洛口、黄陂等片区垃圾转运体系规划方案,附近乡镇石上、安福、会同、竹笮等乡镇生活垃圾纳入县城填埋体系。

(2)生活垃圾产量

生活垃圾产量的增长极构成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煤气普及率、净菜上市量等因素。2014年宁都县城生活垃圾产量为162吨/日,临近乡镇的生活垃圾产量为68吨/日,参考江西省城建部门统计的近年来江西省城市垃圾实际增长情况,按照总体规划所确定的清运保洁范围的扩大和服务人口的增长,本可研预测宁县城规划区的生活垃圾产量情况为:填埋场二期启用年(2017)垃圾处理规模为80吨,此后城区产量按照逐年递增率为5%计算,临近乡镇的生活垃圾产量按照逐年递增率为7%计算;由此预测出启用后历年的垃圾产量见表2-2,二期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日处理规模为180吨/日。

表2-2 2017后逐年垃圾产生量预测表

年份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垃圾量(吨) 93444 97042 100811 104762 108903 113243 117792 122561 127561 132802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是宁都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宁都县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应的垃圾产量将大幅度增加。如果采取系统的总体规划、有计划的科学实施、切实有效的措施,将提高宁都县垃圾处理整体水平,从而可持续保持环境质量,提高投资环境及对

13

外形象,有利于对外招商引资,促进经济腾飞。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要求、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为宁都县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与清洁卫生城市打下基础,成为宁都县经济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最基本保证。

2、项目的建设是实施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创优宜居宜业环境战略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宁都县更加注重城乡建设,创优宜居宜业环境的战略目标,努力建设一个环境更加优美,生态旅游更具魅力的新宁都。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山青水秀的生态乡村、天蓝地绿的生态城镇、宜居宜游宜发展的生态宁都,建成国家级生态县。生态立县已形成共识,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现有的城市卫生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新一轮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简单的垃圾处理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尽快实施宁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是建设生态县的需要。

3、项目的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处理垃圾的需要

宁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项目的建设,将把宁都县临近乡镇的生活垃圾纳入统一的城乡垃圾处理系统,每年可消纳处置片区内各乡镇生活垃圾,切实保护片区的生态环境。由此可见,该项目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可优化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做到设施高效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空间联系,加快形成城乡配套、相互融合的基础设施;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公共服务。

4、项目的建设是改善梅江流域水环境的需要

宁都县洛口、黄陂垃圾转运体现的涉及的乡镇地处梅江河上游,因此水质好坏必然会对梅江流域水环境带来影响。由于洛口、黄陂垃圾转运体现的涉及乡镇一直采用简易堆放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其垃圾渗沥液污染

14

物浓度高,难自然降解,对水环境影响大,因此,根据“统筹规划,分片实施,逐个突破,全面解决”的原则,采用“户分检、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方式,将宁都县附近乡镇纳入县城卫生清运体系,实行卫生填埋尤其是对垃圾渗沥液进行处理对保障梅江流域的水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5、项目的建设是解决生活垃圾逐年递增而产生环境问题的需要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宁都县城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垃圾的日产生量也与日剧增,新的垃圾即将面临无法消纳的局面,生活垃圾的消纳填埋处理已经成为宁都县城市建设即将面临的问题。

6、环卫设施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是创造谐社会的需要

城市环境卫生是城市现代化程序的重要标志之一,环卫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投资环境的必要条件。城市垃圾问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日趋尖锐,已成为一个人民关心、旅游观光者留心、新闻媒体关注、对政府部门压力较大的一个社会问题。

宁都县目前垃圾处理现状不仅与城市性质、地理位置不相符,也不符合国家垃圾处理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政策,不符合创建和谐社会的需求。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宁都县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对所居住的环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近几年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环卫设施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宁都县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经研究同意,宁都县计划实施宁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用来处理周围及其邻近乡镇的生活垃圾。以解决宁都县垃圾消纳出路的问题,借此改变宁都县的创业及居住环境,促进城乡经济建设及各项事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15

第三章 垃圾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3.1常用垃圾处理工艺比较

常用垃圾处理有卫生填埋,焚烧及堆肥三种处理方式,这三种处理方式的比较见下表3-1:

表3-1 垃圾处理工艺比较表

比较项目 技术可靠性 卫生填埋 可靠,属传统处理方法 取决于作业场地使用年限,一般库容量均较大 较困难 150~500m/1000kg 9~12个月 2焚烧 较可靠,国外成熟技术 单炉常用1.5×10~5.0kg/d一般安装2~4台 有一定难度 60~100 m/1000kg 30~36个月 25堆肥 可靠,我国有实践经验 动态间歇式每条线551×10-2×10kg /d 动态连续式100~200 t/d,一般安装2~5台 有一定难度 100~150 m/1000kg 12~18个月 2工程规模 选址难易度 占地面积 建设工期 适用条件 操作安全性 管理水平 产品市场 能源化意义 资源利用 稳定化时间 最终处置 地表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 大气污染 对垃圾成分无严格要求,要求可生物降解有机物要求低热值大于3767kj/kg 但含水率高不适用 含量大于40% 较好,沼气导排通畅 一般 填埋气体可用作发电 沼气收集后用于发电 封场后恢复土地利用或再生土地资源 5~10年 本身就是最终处置 较好,严格按规范操作 很高 热能或电能可为社会使用,需有政策支持 焚烧余热可发电 垃圾分选回收部分物质,焚烧残渣综合利用 2小时左右 残渣需处置,占垃圾量10~15% 较好 较高 落实堆肥市场有一定困难,需采取多种措施 采用厌氧发酵工艺 堆肥用于农业种植园林绿化 30~60天 不可堆肥物占 30~40% 可能性较小,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城市管网 可能性较小 有轻微气味,应设除臭装置隔离带 应有完善的水处理设备,残渣填埋与垃圾填埋方法相但不易达标 仿,含水量较小 需有防渗,但仍可能渗漏,人工衬底投资大 有轻微污染,可控制 可能性较小 应加强对酸性气体二恶英的控制治理,防治较难 16

比较项目 土壤污染 主要环保 措施 投资 (万元/t) (不计征地) 处理成本 (元/1000kg)不计折旧 卫生填埋 限于填埋场区域 场底防渗,每天覆盖,填埋气导排,渗沥液处理 焚烧 无 烟气治理,噪声控制,残渣处置,恶臭控制 堆肥 须控制重金属含量/PH值 恶臭防治,飞尘控制,污染处理,残渣处置 23~32,制有机复合肥,国产化率60~100% 18~27,单层合成衬地,50~70,余热发电上网,国压实机 产率50% 18~35 30~150 25~45 处理成本(元35~75 /吨)计折旧 技术特点 操作简便,工程投资及运行成本均较低 沼气聚集引起爆炸,场底渗漏或水污染 80~250 50~95 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可靠,技术成熟,减量化资源效减量效果好 果好 垃圾燃烧不稳定,烟气治理不达标 因生产成本过高或堆肥质量不佳而影响产品销售 主要风险 3.2国外垃圾处理技术概况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垃圾从收集、运输处理管理与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走向了一个成熟的阶段,并且积累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在收集方面大多数国家采用了分类收集;在运输方面,都基本实现了密闭压缩运输;在处理方面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综合利用(再生循环利用)四种处理方式,下表3-2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城市垃圾处理方式的比例。

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g1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