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轶事

更新时间:2024-03-04 21: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轶事

诺贝尔经济学奖自1969年首度颁发以来,截至2000年已先后颁发32届,共有46位世界重要经济学家获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学术成就无疑令人敬佩,不过,获奖者生活中的轶事也耐人寻味。如若不信,不妨抽点时间来品尝一番。 萨缪尔森“想啥来啥”

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以前,曾有人问保罗·萨缪尔森:学习经济学的最大遗憾是什么?萨缪尔森回答说:“学习经济学最大的遗憾是不能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经济学奖于1969年设立以后,萨缪尔森果然实现了他的平生宿愿,荣获了1970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也成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位美国经济学家。 里昂惕夫“过分自信”

瓦西里·里昂惕夫由于在投入——产出分析方面的贡献而获得过各种荣誉,到70年代初,他已只有一项大奖即诺贝尔经济学奖未曾获得,但在非正式的潜在获奖名单上,他总是处在第一位。1971年诺贝尔奖公布那天,里昂惕夫当时正在纽约登电梯,当他在电梯里听到一位俄国出生的哈佛经济学家获奖的消息,自信一定是他自己获了奖。他赶忙去买了一份报纸去看这条重大新闻,然后发现是他的哈佛大学同事西蒙·库兹涅茨获了奖。不过,两年以后,里昂惕夫果然如愿以偿,荣获了1973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缪尔达尔“出尔反尔”

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其设立过程中,最早曾得到冈纳·缪尔达尔的极力支持。然而,缪尔达尔却在后来改变了初衷,撰写了一系列文章指责这项大奖。他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学与物理学、化学、生理或医学不一样,它不是一门科学。他对这一点深信不疑,以至于他曾向瑞典皇家科学院提出了取消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建议。缪尔达尔曾与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共同获得1974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缪尔达尔先是接受了该项奖,后来又后悔自己接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认为这种评选活动具有政治意义,应被视作“政治奖”。他这样看待那次获奖:“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授予我们,一位持自由的或激进的政治观点,另一位却持保守的甚至反动的政治观点,这是为了在政治上以示公正而作的一种平衡。” 库普曼“受之有愧”

恰林·库普曼由于在最优资源配置理论方面的成就而与利奥尼德·康托洛维奇一起荣获197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然而,他却为线性规划的发明者乔治·但泽未能与他们一起分享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而感到内疚。据说,他曾向1972年度诺奖得主肯尼思·阿罗征求意见:“能否考虑拒绝领奖?”。不过,阿罗坚持认为他获奖当之无愧,并说服他前去领奖。尽管他听取了阿罗的劝告,然而却对自己与康托洛维奇平分了24万美元的奖金而感到了内心的不安。为此,他便将所得奖金中的4万美元捐献给了曾与但泽一起共事过的日内瓦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使其奖金数由12万美元减少到8万美元,这一奖金数正好相当于但泽参与分享该年度诺贝尔奖金时所应得的奖金额。

俄林“意外收获”

伯蒂尔·俄林于1923年向当时由凯恩斯主编的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刊《经济学杂志》投寄了一份介绍国际经济学中要素禀赋定理方面的论文。这一定理后来使他与詹姆斯·米德一起荣膺了197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然而,凯恩斯当时却断然拒绝发表该篇论文,并在退稿时误将签署审稿意见的便条一起退还给了俄林,便条上签署了凯恩斯本人的意见:“文章毫无意义,理应退回——约翰·梅拉德·凯恩斯。俄林说,“当我接到退稿时,我想便条也许是被误入手稿里的。我仍保留着那张便条,并视之为一份宝贵的纪念物。凯恩斯所退回的那篇论文以后从未被发表过。”

维克里“范进中举”

威廉·维克里由于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方面的成就而与詹姆斯·米尔利斯一起荣获199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以82岁高龄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崇高荣誉而成为自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以来获奖年龄最大的经济学家。然而,“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由于他年事已高,经不起新闻媒体及亲朋好友等各种应酬的折腾,加上患有心脏病,更经不起过分的激动。结果,维克里在宣布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三天即离开人世,从而也成为了自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以来唯一无法前去斯德哥尔摩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经济学家。

托宾“对牛弹琴”

詹姆斯·托宾由于在“资产组合选择理论”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8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耶鲁大学于获奖宣布当天仓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许多前来的记者急于想对资产组合理论知道个究竟。由于资产组合选择理论比较复杂,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清楚。因此,托宾尽力运用了最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资产组合理论。然而,当托宾解释完之后,记者们仍然追问他说:“噢!拜托,请你用通俗的说法来解释嘛。”最后,托宾只好解释说,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的精髓是为了减少投资风险:“知道吧,不要把你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结果,全球报纸的新闻标题都是:“耶鲁的经济学家因‘不要把所有的鸡蛋??’而获诺贝尔奖。”托宾的一位朋友还送给他一份剪下的漫画,上面即根据托宾的这句话,虚构了隔年医学奖得主解释自己获奖的原因,乃是主张“每天吃个苹果,使你远离医生!” 森“不务正业”

阿马蒂亚·森由于福利经济学方面的成就而荣获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然而,当初,森对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却遭受到其在剑桥大学的导师琼·罗宾逊夫人的反对。森在剑桥大学的第二年开始在罗宾逊夫人指导下写作论文。罗宾逊夫人喜欢森有关“技术选择”的博士论文选题,但却认为森日益感兴趣的福利经济学是胡说八道。罗宾逊夫人对道德持有一种率真的实证主义观点,而厌恶关于福利、社会判断和规范评价的讨论。她要求森远离所有的“道德垃圾”。罗宾逊夫人认为森将兴趣集中在福利经济学和社会选择理论是“不务正业”,没有抓住研究的重点。后来,在森正撰写《集体选择》一书时,罗宾逊夫人仍给他写信,希望他回去做一些正经的研究,罗宾逊夫人所说的正经工作是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和分配理论,这正是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不过,森虽然很尊敬罗宾逊夫人,但并没有受到她的经济学观点的太大影响。 马科维茨的“答辩风波”

哈里·马科维茨因在资产组合理论方面的贡献而与人分享了199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然而,早50年代,当马科维茨在芝加哥大学为其关于资产组合理论的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答辩时,却当场受到了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责难。弗里德曼认为,资产组合理论不是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马科维茨不应该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然而,事实上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却可以用马科维茨这种理论工具给予更好地阐述!不过,马科维茨后来于1991年曾说:“在这一点上,我现在愿意承认:在我为我的学位论文答辩时,资产组合理论不是经济学的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它是经济学的一部分”。

卢卡斯的“女巫前妻”

罗伯特·卢卡斯由于理性预期宏观经济理论方面的成就而荣获199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然而,他本人却未能“理性预期”到自己能够获得这一奖项,相反,他的前妻丽塔·科恩却“理性预期”到了这一点。卢卡斯与丽塔于1982年分居,1989年正式办理离婚手续。他与丽塔离婚时,丽塔提出:若是卢卡斯在1995年底前获得诺贝尔奖,她应该分得全部奖金的一半。卢卡斯心想:“获诺贝尔奖?这不是开玩笑吗?”他因此也就漫不经心地答应了。时间过去了数年,在1995年10月10日,传来了卢卡斯获奖的消息——离前妻约定的最后时限只差80来天。卢卡斯不得不按离婚合同分走一半奖金给丽塔。为此,卢卡斯后悔不迭,认为丽塔简直是个女巫!

斯科尔斯的“不正之风”

迈伦·斯科尔斯由于在期权定价理论方面的成就,而和罗伯特·默顿一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斯科尔斯获奖的最主要成就在于,他与已故金融学家费希尔·布莱克合作在《期权定价与公司债务》著名论文中提出了期权定价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提起期权定价模型的发表过程还有一段曲折而有趣的经历。布莱克和斯科尔斯最初就曾将论文试投到《政治经济学杂志》,可是当时主编根本就未给编委们审读就退回了该稿件,其理由是金融内容太多、经济学内容太少!然后,他们又将该文试投《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杂志,这一回他们的退稿信里甚至连审读报告都没有。最后,当《政治经济学杂志》更换了主编,他们又通过芝加哥大学著名金融经济学家尤金·法马和默顿·米勒与《政治经济学杂志》主编“打好了招呼”之后,这篇论文才被再次试投到《政治经济学杂志》并于1973年在该刊得以最终发表。由于这些延误,以至于《金融学杂志》上发表的有关他们公式的实证测验反倒赶在了《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这一公式之前。然而,恐怕谁也不会预料到,正是这样一篇靠“打招呼”所发表的“关系稿”却在后来为其著作者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年来奖金不菲。最近几年奖金固定在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0万至140万美元。面对如此巨额奖金,大师们都是怎么花的?一般人会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财方面自然也比常人有独到之处。但回看历史会发现,经济学家也是普通人,即便是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大师们,在投资理财方面,他们的策略不见得比其它人来得高明。

99年得主买欧元不赚不亏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拿到当年近100万美元的奖金,着实苦恼了好一阵子。他最后想出的理财计划,也实在没什么创意:先修缮一下自己在意大利图斯查尼的豪宅,再为自己两岁多的儿子尼古拉斯买一匹矮种马,最后把剩下的钱都存入银行。但是,蒙代尔把剩下的钱是以欧元存入银行的,之所以兑换成欧元,是因为这位“欧元之父”长期看好欧元。10年过去了,蒙代尔是赚是赔呢?蒙代尔曾经很认真地回答过媒体的这个提问。他说:“我得到奖金后,将它们兑换成了欧元,那是在2000年9月。开始亏了些钱,不过后来欧元回升又赚了一些,所以总的来说应该算不赚不亏。”

93年得主错失股市良机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佛莱明打理奖金的方法更是平淡无奇。他只是用18万美元的奖金为自己在旧金山买了一幢房子。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道格拉斯-诺思与罗伯特-佛格尔。两人用自己的经济学知识判断当时道琼斯指数3700点太高了,不适合买股票,所以他们用奖金买了市政免税债券。但仅仅过了一个月道琼斯指数就攀升到了11000点以上,两位经济大师追悔莫及。

92年得主因汇率“亏”掉奖金

拿到巨额奖金不赚钱也就算了,还有几位经济学家,连钱都没有到手,就“亏”了部分奖金。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奖金都是以瑞典克朗计。如果在奖金到手前发生汇率变动,获奖者们就可能面临贬值的风险。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的加里-贝克尔教授就深受其害。加里还没来得及把克朗换成美元以防备汇率波动,就在得奖两个星期后接到一个斯德哥尔摩来的电话,称由于瑞典爆发汇市危机,他的120万美元奖金“缩水”25%,变成90万美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fx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