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伽经与禅宗心印
更新时间:2024-06-22 12:25: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愣迦经和愣伽经是一本书吗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楞伽经与禅宗心印
\楞伽经: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现在西方的心理学,对心的分析太笼统,充其量只了解到佛学所讲第六识的阴面\下意识\,再下去就茫然无知了。
全部佛学所讨论的,就是一个\心\。小乘的佛学,只讲到第六识,而大乘佛学,才讲到与宇宙相合一的第七识、第八识。我们要了解第七识、第八识,在学理上不能不研究唯识学。而唯识包括六经十一论,《楞伽经》就是其中之一。
学禅目的在\明心见性\,而对\心\分析最清楚最彻底的是唯识。所以,学禅一定要懂得唯识。现在无论东西方所流行的禅,往往只拿禅宗里面一些公案的风光,例如\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或搞文学境界,如\天地一沙鸥\等,以为就是\禅\,未免太偏。现在我们要讲禅,一定要从我们自己文化本身的基础上,去探讨禅的究竟。
五法:名、相、分别、正智、如如。
什么是\名\?名分实际的名与抽象的名。实际的名,就是:茶杯、粉笔、太阳、月亮、虚空等等。抽象的名,例如真理、道义等等。真理与道义,虽然是抽象的名词,但并不是空洞虚无的,它代表了一种精神的境界。\五法\所讲的名,并不是某人在电视上出现,或者在报纸上有了新闻的名
1
气之名。
有名就有相。世界上万事万物,无论物质的或精神的,都有它的名相。
名相从那里来?从意识心分别来的。好比学静坐的人,如果要问:我这样境界,是空呢?还是不空?在禅宗一定答复你,不要起分别心哪!本来坐得蛮好,被这些空呀不空呀等名相起了分别心。分别心还在波动,并没有止息下来,你自己想想看,是空还是不空呢?
我们所感觉到的舒服不舒服,好看不好看,长与短,高与矮,道德的标准,是非的观念,善恶的分野,以及佛学本身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一切宗教、科学、哲学、人文文化等等,皆是分别心所起的名相而已。
众生天生的根性,喜欢\循名执相\。一切烦恼痛苦的观念,都是从分别心起来。分别心就是\识\。
分别心不起,就是\正智\。正智,也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的般若。
一切众生,喜欢循\名\执\相\,\分别\一切,去了分别心,就是\正智\现前,正智就是佛的境界,所以佛称\如\来。
不要死在句下
2
有些人,学了佛,学了禅以后,懂得\空\的名相,就一天到晚在那边搞空呀空的。有些静坐未入流的人,偶而瞎猫撞到死老鼠,觉得一片空灵,便跑来对我说,这几天达到空的境界,真是好。\空\固然是一片境界,而空的观念却是由分别心所起。因此,真正学佛学道的人,能够把学佛学道的名相推开了,那才算真正的解脱与自在。上面所讲一时撞到的空灵境界,那是工夫来找你,并不是你自己随时随地都有这种工夫,所以不究竟,不能自己做主,还要继续努力。
在学佛的过程中,自然要从许多名相中,去探讨其中的道理,等到彻悟的时候,就要\乘悟并销\不被名相所困,完全恢复到\正智\的境界,才算是成佛。
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
我们一个人,刚生下来,像一张白纸,虽然有一个\根本\,可是在此世尚未受到染污。慢慢的,由于父母的遗传发生作用,加上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以及人文文化、科学、哲学等思想的薰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念与知识。这些观念与知识,都是依他而有的,\他\并不是自己,因此,这一种心理作用与状态,在唯识学上称为\依他起性\。依他起性,也就是后天生命活动的全部。为着使大家对\依他起性\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此借用一个笑话来说明:
有一位老和尚,收养了一位小徒弟,十几年来,都不让他下山。有一
3
天,想带他到城市里去。老和尚对徒弟说,城市里什么都可以看,就是不要去看\老虎\。徒弟问城市里的\老虎\怎么个样子,老和尚说:头发长长的,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脸上还涂得一块红一块白,讲起话来,手指指点点的,有时候还会张开大嘴巴,对你笑呢,你千万不要理它。回到山上,老和尚问小和尚说:我今天带你到城里去,你觉得什么最好玩?小和尚低着头小声的说,还是\老虎\最好玩。
透过这个笑话,我们要注意到两点。第一:人类男女相爱,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并不要接受后天的知识后才懂得。第二:如果这个小和尚,一直生活在山上,没有见过女人,他虽然不知道女人样子,当然也不会引起爱悦的情绪,可是,我们不能说,他没有男女相爱的功能,只能说,他具备有这种功能,而没有对象把它引发起来而已。
境风吹识浪
由此可见,我们一切心理的思维、观念、情绪等等,基本上都是依他而起。在唯识学上,称为\境风吹识浪\。我们的心性原本有如风平浪静的湖水,一有了风,就生起波浪。就湖水来讲,有起波浪的\可能\,却不能自生,一定要靠风来吹动,或其他力量来引动。我们的心性也是一样,有生起\识\的功能,但\识\不自生,必定要\根\尘\相对,才起\识\的作用。这就是依他起性的最根本原理。
西方的唯物思想,只看到这一点。认为一切物质可以影响心理。因此,
4
困于物质来制约人的思想。可是却没有了解到,能够起这些思想的背后,还有一个能起的\功能\。这个功能,却是超越一切物质,不受一切物质所制。如果能够了解到这一点,就不会把人当做物质来看了。
凡是人,对于依他所起的一切思想、观念、情感等等,在心理与生理上,形成了习惯以后,就会普遍的计度着,想尽办法,把他牢牢抓住,这一种心理的性质,就称为\遍计所执性\。
好比就口味来讲,有的地方的人,喜欢吃辣的,有的地方的人,却喜欢吃甜的。这就由于依他所起的习惯,当他养成以后,就不容易去掉,这就是\遍计所执性\。
学禅学佛,就是要去掉\依他起\与\遍计所执\这两种心理毛病,而后剩下来去不掉空不了的,本来圆满、现成而实在的本性,证得这种本来就有的\圆成实性\,就是学佛学禅的理趣。
识途老马
因此,要开悟,要成佛,是你自己开悟,自己成佛。佛菩萨与善知识,只不过是\识途老马\而已,等到你到达那个境界的时候,他为你\印可\一下而已。而你自己真到了这个境界,自己也会了解到\非从人得\并不是骗人的。
5
\识途老马\的故事,是出在春秋战国时候。有一回,齐桓公在作战当中,迷失了路途,就请教于管仲,管仲建议把老马放出去,所有部队都跟着老马走。结果老马带着大家走出迷途,才不受敌人的包围。
佛菩萨与善知识,也像老马一样,带着大家走出迷途,得到解脱与自在。
性辨
上面所讲的\三自性\的\性\字,千万不要当做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的\性\字来看。我们中国古代字汇很少,所以在六书中有\假借\一条。在佛学上所讲的\性\字,有时候指\理性\,有时候是说心的\性质\与\功能\,有时候却是指心的\本体\。三自性的\性\字,是概括指心的\性质\,非心的\本体\。
唯识学上还有一句话,\诸法无自性\。有人也许会想:佛说诸法无自性,而禅宗偏要明心见性,既无自性,何可见?这不是骗人吗?
岂不知,诸法无自性,是讲物理世界的一切事、一切物、一切理,都是因缘和合,依他所起的暂时现象,并没有他自己独立而有的自性。诸法无自性者,就是诸法空相。能够使诸法空相,而不为诸法所空的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才是禅宗所讲的\性\,禅宗所要见的性,也就是要见这个\性\。如果说,禅宗没有\性\可见,那当然也没有\佛\可成。如果没有
6
佛可成,释迦牟尼何必骗我们呢?!就算释迦牟尼佛骗我们,而一个骗局能够骗了几千年,而几千年来,都是第一等智慧的人受骗。那么,这个骗,就有他骗的道理,是否我们也甘心让他骗骗看。再说,我们若能了达诸法无自性,是否正是见性之契机呢?!这也值得大家仔细参究看看。
八识 与八卦
八识是心的分类;它是就心的作用上,分为八部分来解析,究其实,这八个部分是一个整体,绝不可把某一部分独立起来,但为了方便解说,勉强设立有各部独立的作用。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这些还都是名相,绝不可执为实有的。
心的分类,\眼、耳、鼻、舌、身\为前五识,\意\为第六识,第七识梵文译音为末那识,第八识梵文译音为阿赖耶识。
我们研究东方文化,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在印度文化里的唯识学上,《楞伽经》所讲的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些数字,在我们中国有五法、三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八卦、阴阳。
从这些相同数字的引用,我们觉得很奇怪,好像上古的这些教主上师们,他们对于宇宙的法则、人类的生命根本,曾联合开了一个会议,因此做了这些统一性的决定。其实,宇宙真理只有一个,尽管表现方式有所不
7
同,而原则绝不会变的。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因此,也有人把八识配成八卦:第八阿赖耶识--乾卦,第七末那识--坤卦,第六意识--震卦,眼识--离卦,耳识--坎卦,鼻识--巽卦,舌识--兑卦,身识--艮卦。
不要听天由命
现在先来研究前五识。首先来说\三性\。与前面所讲的三自性不同。三自性是讲我们的\心\所起三种作用的性质。我们每个人的知识与观念,都是依他起性,并不是本有的,可是我们却把这些外来的东西,当是自\我\,因此循名执相,把它牢牢抓住,就形成了遍计所执性,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外来所引起的特性去掉 --空了,而我们生命本有的圆成实性就会全体显现,到达这个地步,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
这里所讲的三性,是讲我们心地起作用后,由于心念与行为所薰成的\善、恶、无记\等三种种性。这三种种性,有的是先天带来的,有的是后天造成的。所谓\种子生现行\,就是先天的种性,影响今生的行为;\现行生种子\,就是后天的行为,又造成新的种性。这些种性,就是生命轮回的基因。
种性又称根器。有的人天生大乘根器,有的人却偏向于小乘,这是勉强不来的。由此,影响后来道家的思想,所谓\今生若无神仙骨,纵遇真
8
仙莫浪求\的说法。不过,佛家所讲的种性,并不是一般人所谓的宿命论,认为前生所带来的命,是无法转变了,只好\坐以待毙\听天由命,,这是消极的对前生命运低头。而佛家却正相反,他指导我们积极的去改变目前的缺憾生命,因此要我们在今世的行为上去消除过去所造成的不好因素,而超凡入圣,达到真、善、美的圆满生命,这一点大家一定要认识清楚。
三类种性
在唯识的观点,认为心生的后天作用,有善、恶、无记三性。而我们中国文化,对于人性是善是恶,争论了几千年,结果没有定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孟子所主张的性善,与荀子所主张的性恶,基本上有个最大的疑问,就是他们所讲的性,到底是指宇宙间生命最基本的先天功能呢?还是指有了生命以后的后天作用呢?因此,西方人批评我们中国没有哲学思想,原因就在于逻辑的界限不清楚。
人性有善、恶、无记(非善非恶)这三种作用。可是一般普通人的思想观念,不是善就是恶。后来理学家把善的称为天理,恶的称为人欲。天理是理性的,而人欲多半是情感的。平时的心念,都在理智与情感的争斗之中,也就是庄子所讲的\心兵\。
还有一种就是无记性,无记的行为,多半属于下意识的作用。我们很多时候,好比坐的时候摇摇腿,思考的时候打打头,或与人讲话,时常用手指头敲打桌子等,这些动作做了自己不知道。因为他没有经过意识分别
9
以后再去做,所以称为无记。这些无记的行为,虽然说是非善非恶,但是若以佛学因明逻辑来分析,它的根本还是有善有恶的。
三层识境
三境:境,就是境界。性境、独影境、带质境。
比如,前五识所起的作用,就是第八阿赖耶识功能所生的性境之一。眼的先天作用是看,耳的先天作用是听等等,这些看、听作用,就是性境。
独影境,是意识的反面作用,也就是近代西方所讲的下意识状态。它不需要靠前五识的配合,为意识本身单独所起的作用,所以又称作独头意识。譬如我们在画展看到一幅名画,或在街上看到喜爱的衣服首饰,回得家来,闭起眼睛,这些画、衣服、首饰,都呈现在眼前,这就是独影境的作用;因为在独影境中带有实质的东西,所以又称带质境。这种带质的独影境尤以男女相爱慕的时候,更会强烈的产生,就如西厢记里所说的,\茶里饭里都是她\。
独影境在什么时候才能产生呢?一、幻想的时候。二、精神病状态,以及因病使得心理衰弱而恍惚的时候。三身心极度疲劳困倦的时候。四、梦中。五、定中。
带质境,是由一个实质的东西,引起意识分别为另一种境象。譬如我
10
们晚上走黑路,路旁边本来是一块石头,因为光线不明,错认为是一只狗;或看到一根树杆,却误认为是鬼影,这种狗与鬼的影像,是由于石头与树杆所引起,这种境像,就称带质境。我们中国文学上\杯弓蛇影\的故事,就是带质境最好的说明。
我们懂了唯识的道理,以唯识的观点,来看人类的心理,几乎不是带质,就是独影,根本无所谓正常。学了唯识,等于受了精神病训练的医生,看每一个人,几乎精神与心理上都有问题。怎样才算正常呢?只有\圆成实性\的如如正智境界,才算正常。按照禅宗的标准,明心见性的人,才属于正常了。
三种心量
三量:量的意义很深奥,无法给他下一个很确定的语译,姑且把它解释为心性所起境界的范围、现象、功能,综合起来这许多观念称做量。三量是:现量、比量、非量。
我们的心意识所起的作用是真实的,称为现量。如何才是现量呢?譬如我现在在诸位面前举起这个手表,当大家眼睛接触到手表这一刹那,而意识还没有起分别时,这是眼识的现量;等到明了这是一只手表的时候,已经成为第六意识分别心的现量,而非眼识的单独现量了。又如,当我们专心看一本书、一幅画,或注意一件事时,旁边走过一个人,这个人的影像我们看到了,但是,这个人是男、是女、是胖、是瘦不知道,这就是眼
11
识的现量。因为这个时候,眼识还有一部份的现量,配合了意识的现量在分别书、画、故事的内容。眼识本身有一种看的功能,它像照相机一的镜头一样,有一定多大的范围,可以对外摄取景象,但是不能分别它是什么,等到晓得这是什么东西的时候,那已经是第六意识的事。耳识也是一样,当现在大家专心听我讲课,心里在分别这是什么意思,听的时候,决定它重要不重要,要不要在笔记本记下来,这是耳识的一部份现量,配合了意识的现量在听课,可是当你在听课的时候,电风扇转动的声音,你们同时也听到了,有时候只听到有这一种声音,而没有去分别这是电扇的声音,这种境界,就是耳识的现量。因此,眼、耳、鼻、舌、身这前五识,都通于现量。
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是阿赖耶识的性境与现量,可是是带质所生。为什么人类会生出眼、耳、鼻、舌、身呢?因为阿赖耶识在过去的功能当中,就带着有产生这些种子;西方宗教说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类,可借作比喻,可是这种说法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们了解了上面哲学理论的根本,对于宇宙的万事万物,晓得了它的本源;花为什么是红的,叶子为什么是绿的,这都是阿赖耶识由于众生共业所感,带质所产生的结果。
因此,唯识这一门学问,是非常精密而科学的。要研究起来,非常复杂,绝不可以有一些马虎笼统。学禅宗而不通唯识,那是绝对不可以的,所谓\通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就是这个道理。
12
上面所讲的是现量。
人类的心理活动,多半属于非量,而意识分别,又多半属于比量。学外文的人,一定有个经验,当他要说外文的时候,一定先起了中国话的意识,而后再从脑子里翻为外文说出来,这种做了双重的工夫,就是比量的道理。
尤其一切观念的产生,更是比量的境界。譬如道理的观念,我们看一个人有没有规矩,他的行为使人讨厌呢?还是喜欢?这一种合不合于自己意思的观念,是我们阿赖耶识先天的种性里,遍计所执的比量。如果我们人类对行为不预立标准,那么,一切行为,就无所谓对与不对,因此,人的观念,都属于比量。
甚至于一切知识、思想、感情、行为等等,都是遍计所执的比量,而非现量,更不是真实性的。
佛法所讲的空,是本性上现量境界的形容。我们如果在\如如正智\上,去了(空)依他所起的遍计所执的分别妄想,剩下来去不掉(空不去)的如如正智,就是我们心性的现量。这种心性的现量,在禅宗称为\心\,在教义称为\般若\,在唯识称为\实性\。
那么什么是非量呢?我们的一切幻想、妄想,大部份属于非量。而根据后天的经验,很多幻想与妄想,没有离开非量。譬如一个神经病人,他
13
所听到的声音,并不真实,见到的一切色像,也都属于幻想,这就是非量。可是,据我们了解,他这些非量的境界,却没有离开他的知识范围,不过是从经验中片断的凑合来,造成一种幻觉的境界,因此,这种非量,究其实,还是从比量所引起。
好像三十几年前流行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其绘画原理姑且不论,观赏者爱怎么看,就怎么看,可是,你所看出来的印象,毕竟都没有离开你的知识经验范围,这也是由比量所产生的非量。
又如我们做梦,不会做过没有经验过的事物,但是,在梦中的境象则比较紊乱而没有条理的,这种梦境虽然是非量,可是也是比量所引起。
西方的宗教,它所描写的天堂,完全是西方文化的色彩;而中国所讲的玉皇大帝、十八层地狱,却完全是东方的文化色彩;而回教,则全是阿拉伯的色彩。这说明了各地方的人,都是按照自己知识经验中的比量,来创造非量的境界。
要想学禅修道,就应该尽量破除比量与非量的境界,尽量保持现量的境界,才可以入道。
以上三境、三性、三量,是我们研究唯识学之前,必须要了解的。
五识通三性
14
凡是一切有形体、情感、思想的众生,都具备有前五识(色界初禅、二禅鼻舌二识不行,三禅以上五识俱停)。因此,前五识在三境里是性境,没有独影境与带质境。在三量里惟是现量,没有比量与非量。在三性里,却通乎善、恶、无记。
前五识因为是阿赖耶识带质所生,所以是阿赖耶识的性境。前五识没有分别思维的功能,所能它只通于现量。前五识在三性中,为什么会通于善、恶、无记?这里面道理,我们只要注意\相术\,就可了解。
譬如相书上说,人的眉心宽的,他的心量也宽,相反的,眉心窄的人,他的心量也窄。心量与眉心本来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可却有间接的影响。因为心量窄的人,往往喜欢皱眉头,久而久之,两边眉毛就挤在一块了;而心量宽大的人,时常表现着从容与轻松,因此眉心显得比较宽大。看面相的人,就根据\从果推因\的定理,从面相的状态,来推断心理的活动,这是相当准确的。还有一点,说是\中堂\长的人,主长寿;相反的,短的人,主短命。其实,中堂的长短与寿命绝没有直接关系,不过是中堂短的人,他的嘴唇往往上翘,牙齿合不拢,因此空气中的细菌时常从嘴巴进入内脏,容易产生疾病,当然寿命就比较短,相书上只说其然,而不说其所以然,因此大家对相术就感到很神秘。我们如果时常恨人,就会影响到眼睛成为怒目。还有,根据人的性格,也使眼睛有不同的表情,傲慢的人,眼睛上视;险沉的人,眼睛下看;心神不定的人,眼珠乱转;淫盗邪恶的人,眼球邪视等等。
15
正在阅读:
愣伽经与禅宗心印06-22
安全帽项目可行性报告-甲级资质04-11
我最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作文04-01
我喜欢的一堂语文课作文800字07-06
大班安全教案:安安全全用剪刀06-0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浓缩版)04-03
2013-2014学年下学期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06-11
科技知识竞赛题库05-08
60MW冷凝式汽轮机说明书12-31
路基过轨管施工作业指导书12-1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心印
- 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