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复习分析

更新时间:2023-03-08 05:06:45 阅读量: 高等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师范大学]

[社会学基础复习要点]

任课老师[赵孟营]

整理人 张传强

2013年1月4日

《社会学概论》课程纲要

主讲人:赵孟营

整理人 张传强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会学概念,初步形成社会

学的视野,了解社会学的学科特色。

教学参考书:

赵孟营主编,社会学基础(立体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韩明谟主编、王思斌副主编,社会学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教学内容:

一、 社会学的知识领域

1.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最重要最复杂科学 社会现象的对象化 历史比较法 科学性,理性,客观性

2.社会学的历史

创立 孔德 社会优先 斯宾塞 个人优先 形成 法国 迪尔凯姆 德国 韦伯 滕尼斯

美国 芝加哥学派 库里 米德 帕克 80年代 帕森斯 结构功能主义 布劳 社会交换 克塞 冲突功能主义

3.社会学的理论

取向 实证主义 孔德 斯宾塞 用科学方法分析 人文主义 韦伯 人有主观精神

现象学的社会学 日常生活方法学 符号互动论彼此理解认同 社会批判论 法兰克福学派 美国米尔斯

代表人物 权威国家极权主义 希特勒 罗斯福 斯大林 阿多诺 文化工业论 资本主义

费洛姆 儿童心理成长 个人成长层面

《社会学》课程纲要

马尔库塞 单向度 社会缺乏自我批判 80年代后 综合取向

4.社会学的方法 5.社会学的分支

复习知识点: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社会学诞生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及重要理论家。 二、社会角色和社会化 1.不同类型的社会角色

1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社会期望与个人行为模式之间是统一的 第一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是紧密相连的 社会地位 个人在社会关系所处的位置 地位与角色是同一问题2个方面,角色是地位的动态变现,地位是角色的静态表述

社会地位已经被社会所承认就产生了与之相应的社会角色产生了对角色行为的期望 社会地位决定了社会角色的舞台大小和角色行为规范 社会地位决定了与这个地位有关的角色丛

角色丛围绕社会地位而存在的社会角色的有机结合 第二,角色是一种社会的客观期望 第三,角色是个体的主观表演

2 先赋角色 归属角色 个人与生俱来的 自致角色 成就角色 个人努力获得

规定性角色 权利与义务有明确规定和严格规范的,反之就是开放性角色 正式角色 有相对明确社会期望与得到社会正式认可的角色 反之非正式角色 工具性角色 经济效益与实际利益为目标

表意性角色 社会秩序行为规范,价值观,伦理道德为目标 2.社会角色的扮演

1.角色扮演理论

1)想象性预言 米德 嬉戏阶段 群体游戏阶段

认为象征符号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象征符号共同意义和态度,也就是有了被社会普遍认可的角色期望,人们才有可能扮演角色,自我才能建立和发展起来

2)印象管理 戈夫曼 社会舞台 成员扮演角色演员 社会剧本就是期望,剧作家就 是社会体系 还要接受观众批判 社会有演员观众剧本构成 布景道具

2.过程 角色期待 社会对某一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 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要求理解

3

《社会学》课程纲要

角色实践 角色实践 角色建设就是创造性的表演角色 3技巧 理想化表演 掩饰与炫耀

误解表演 错觉技巧 功利性与表意性 神秘化表演 保持距离

舞台装饰技巧 专一化技巧---的技巧 沟通技巧 --移情换位 合作技巧 4 角色失调 1角色冲突

角色内冲突 同一人所扮演同一角色内部冲突如当一个人在2尖锐对立的目标上做出选择时,角色内冲突就产生了 角色间冲突 一个人扮演不同角色

角色外冲突 2个以上包括2个扮演者之间冲突

2.角色紧张 扮演过程中所引起的时间和精力紧张 多种角色对同一人提出不同角色要求

3.角色中断 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矛盾现象

空间 向陌生场合过渡 缺乏精神准备能力培养 衔接障碍如教授课堂到电台 时间 未为后一阶段做好准备 如 老人退休 夫妻到父母 4角色失败 严重失调现象 离婚 犯罪分子被剥夺公民权 良好心理素质与坚韧生活态度 吸取教训重新振作 李先生的案例分析

首先社会把精英人士推到很高位置,给予高的社会期望但过多关注物质功利,评价标准往往对财富拥有与事业成功上,单一职业角色覆盖整个角色 第二,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 未处理好个人角色丛各角色关系 3.社会化的涵义和类型

1什么是社会化 学习知识技能规范获得个性 成为合格社会成员

2继续社会化完成后继续学习知识价值规范,为的是适应社会文化环境 。 原因社会客观要求与个人生活充满变数如 职业社会化 婚姻社会化 老年 死亡临终关怀

3再社会化 重新确立和接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有强制的如劳教和非强制的如移民 新兵入伍

4,逆社会化 传统受化者向施化者传授知识价值规范

4.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本基础是人格 自身特有的相对稳定感觉思维行动模式 人格中核心是自我形成

2社会更替解决首要问题就是合格成员培养 一代又一代符合要求 能够传承社会标准思维行为模式的成员

3,基本内容 掌握生活常识 职业生涯所需的专业知识 基本社会规范 4 最终结果 培养合格社会成员 5.社会化形成就是自我形成

1库利 镜中自我 映照对方 通过他人反应

对别人眼里的我们形象的想象 对别人对这一形象的判断想象,某种自我感觉

4

《社会学》课程纲要

2 米德 有能力预料他人对我们期待并形成自己行为 具备表演能力

一般化他人 主我 本能 自私 任性 未社会化 富有创造独特性格,对他人态度做出反应

客我 了解社会规范标准期望 社会化产物 体现他人态度 3.心理学派 精神分析论 费洛伊德 本我自我超我

埃里克森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认识发展理论 皮亚杰 社会化不单纯把规范价值单向度向下传,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也是能动积极加工者,个体通过自己活动逐步建立起认知结构

5.社会化的过程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初期 中期 青春期

6.社会化的机构

家庭 首要基本的

学校 儿童从家引向社会第一座桥梁,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向成员传授社会价值规范技能知识的制度化结构但由于系统人为可控性充满理想化

有利于个人尽快接受文化及价值,尽快社会化但温室效应,个人学校接受信息与社会信息错位冲突从而造成自我认同危机 同辈群体

大众媒介 人们用来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手段与交往手段。对人价值观念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课本案例分析 1学校有哪些作用 事实上该家长是对学校模式一种复制,2进入学龄期儿童在学校社会化有个特点就是有意识有计划参加集体,不可能完全替代

课堂讨论:积极面对自我:自我成长经历反思

先说自己成长历程 总结每一次的付出都是一次饱满的充实。现在的我更注重追求自我的实现1、增强自信心,完善自己的人格。2、心静如水,心态平和。3、播洒爱心,宽以待人。4、不断学习,精益求精。5、学会感恩,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复习知识点:社会角色和社会化的系列相关概念解释。 三、 社会行动和社会互动

意义 行动者对其行动目的 手段 价值等主观意识

理解 试图了解行动者思考历程意义动机等主观因素并对他们如何引起行动进行 研究 是社会行动理论家进行研究主要方法

解释 对行动者动机与现实相互关系进行理解 解释性理解 现实性理解其实就是行动者行动主观意义有所把握 从而获其科学性

1、社会行动的基本解释

为实现一定社会目标而采取手段和客观条件加以利用控制并遵循一定规范行动。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f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