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7.我的老师

更新时间:2023-12-08 07: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7.我的老师

【学习目标】

1.找出文中莎利文老师教“我”学习的具体事例,理清文章思路。(重点) 2.领会安妮·莎利文对学生深沉的爱和科学的教育方法。(难点) 3.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冰心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的,海伦·凯勒的成功便是如此。除了她自己拥有顽强的毅力外,更与安妮·莎利文老师的循循善诱分不开。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被马克·吐温誉为19世纪最杰出人物之一的海伦·凯勒的世界,去感受安妮·莎利文老师那无尽的爱。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又盲又聋又哑,是教育在条件如此不利的人身上取得非凡成就的实例。由于重病,她出生后19个月就失去视力和听力,不久又变哑。在她的家庭教师安妮·莎利文的精心教育下,又经过在聋人学校学习及口语学校学习,海伦·凯勒学会用盲文读写,并异常熟悉普通教育的课程。1904年她毕业于马萨诸塞州剑桥拉德克利夫学院。海伦·凯勒终身致力于盲聋人的公共救助事业。为此,她曾周游世界。她写了很多书,包括《我的一生》(又名《我生活的故事》1902)《海伦·凯勒日记》(1938)等。1964年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迹象(jì) 纳闷(nà) 眼眶(kuànɡ) ...

筑巢(cháo) 觅食(mì) 无垠(yín) ...和蔼(ǎi) 覆盖(fù) 毛坯(pī) ...

3.理解词语。

纳闷:因疑惑而发闷。

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 预兆:预先显露出来的迹象。 温存:殷勤抚慰,温柔体贴。 琢磨:思索,考虑。 毛坯:尚未加工的物品。 绚丽:灿烂美丽。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这篇课文记叙了什么事? 明确:记叙了莎利文老师耐心教育残疾儿童并使其发展进步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莎利文老师对学生和教育事业的热爱,体现了她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不厌其烦、循循善诱的敬业精神。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在认识莎利文老师前,海伦·凯勒是靠什么去接触世界的?海伦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利因素?

明确:海伦是一个盲人,在认识莎利文老师之前,她对世界的感受是不全面的,她的一切都只能靠有限的触摸来完成。海伦在学习方面的不利因素就是身有残疾,又聋又哑又盲。

2.莎利文老师对海伦的教育可以分为三方面:一是教海伦学习文化知识,二是教海伦热爱和了解自然,三是在此基础上教海伦懂得什么是“爱”。在这三个方面,作者分别叙述了哪些事件?

明确:在教海伦·凯勒学习知识方面:①利用触觉让海伦玩洋娃娃,进而教她学拼写;②给正在玩新洋娃娃的海伦拿来旧洋娃娃,教会她在比较中学知识;③让海伦用触觉体会“水”这个词。

在教海伦热爱和了解自然方面:①让海伦懂得阳光雨露使植物生长,动物会觅食做窝;②让海伦利用触觉、嗅觉感受大自然;③让海伦坐在树上迎接风雨的到来。

在教海伦懂得什么是“爱”方面:①用抚摸让海伦感受爱;②教海伦穿珠子;③用诗一般的语言阐释“爱”。

3.你认为莎利文老师教育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①教学方法得当。她让海伦走出来,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②循循善诱。她不厌其烦地教海伦认识理解“爱”。③耐心细致,不怕挫折的精神。她教海伦识字,比如教“水”字,一遍又一遍地在海伦手中写着,直到海伦懂得为止。④对海伦的爱。她是真诚地想帮海伦,所以想尽办法教育海伦。当海伦失去信心发脾气时,她耐心地引导、启发她。

4.你觉得莎利文老师是怎样一位老师?

明确:莎利文老师是一个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有良好教学方法的好老师。海伦是一个盲人,她对世界的感受是不全面的,她的一切认知都只能靠有限的触摸来完成。在莎利文老师的教育下,她认识世界的范围扩大了,而且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无论从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还是从莎利文老师教学的角度讲,都是一曲感人的颂歌。

(二)深层探究

1.文章是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明确:作者是一位失去了视力、听力和说话能力的残疾人,因此采用了大量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如开头写自己沐浴在春日里的纳闷、痛苦、疲倦、寂寞,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一个听不到、看不到的孩子面对家人不寻常的举动而无法探知无法明白的复杂感受;还有“摔洋娃娃”时的暴躁,领会了“水”含义的狂喜,也都写得真切、生动,富有表现力。特别是“我”在狂风暴雨中的一段心理感受更是写出了一个孩子的无助与恐惧。当“我”明白了“爱”的含义时,文中写道:“我的脑子里充满了美妙的真理。我感到我的心跟我看不见的东西,跟别人的心,都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的。”多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爱使一个丧失了视力的孩子“看到”了这个世界,不再孤独、痛苦,真正融进了这个世界,这是全文感情发展的一个顶点,这段心理描写不仅突出了中心,更让我们体会到一个孩子从此以后真正健康地成长。

2.作者为什么把莎利文老师来到自己身边的一天看成是“最重要的”一天?

明确:莎利文的到来,用教育和爱心改变了作者的命运。莎利文老师为“我”开启了外部世界的大门,并以极大的温暖和耐心,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对“我”的教育。特别是培养了“我”对生活的信心,让“我”尝到了在黑暗中寻找出路的激动滋味。莎利文老师教“我”学会了拼写,增长了知识;教“我”热爱自然,同时,又让“我”直接地感受自然,更深刻地了解自然。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老师教会“我”爱,引导“我”向生命的新境界奋进。

(三)写法探究

本文题目是《我的老师》,但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写自己?

明确:其实作者大量地提及自己的经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作者本人身体条件决定的,海伦没有视力没有听力,她不可能看到老师的外貌、动作、神态等,也不可能听到老师的声音,她只能用心去感受莎利文老师的爱;二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手法是侧面描写。

从侧面写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写老师的可爱可敬。同时,还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如在老师来之前自己的“纳闷和痛苦”“疲倦和寂寞”,和后来自己对生活的乐观相对照,从反面衬托了老师的耐心与良苦用心。

(四)体验与反思 海伦·凯勒的经历让我们每个人为之感动,也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她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说:“也许人类就是这样,极少去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而渴望那些我们所没有的东西。”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呢?

明确:我认为人类固然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但更应该去追求没有的。海伦因为失去了视觉和听觉,所以更能感受到失去给自己所带来的痛苦,她渴望光明,也就是在渴望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对那些身心健全却又不知珍惜生活、热爱生活、欣赏生活的人感到痛心。人类就是这样,努力追求自己没有的东西是创新的源泉,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没有了追求,人类也就不会发展。她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警示人们:我们应该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应爱惜生命,珍惜现在的生活和眼前的一切,珍惜现在才会拥有未来。

四、板书设计

莎利文→付出

独特方法 感激←海伦

内心感受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五、课外拓展

请同学们以“海伦·凯勒与我”为话题,说一说你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想对海伦说些什么?

示例:海伦·凯勒,我想对你说:你是不幸的,却又是万幸的。不幸是因为:你在1岁多时生了一场重病,导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万幸的是:你有对你疼爱有加的父母,有无比关心你的老师。所以你是不幸的却又是万幸的。

海伦·凯勒,我想对你说:上帝他关闭了你的“一扇门”,但他又开启了你的“一扇窗”。他开启了“第一扇窗”,就是开启了你的聪明伶俐,他又开启了“第二扇窗”,就是开启了你的耐心和信心,让你用无比的耐心拼命地去摸索盲文、拼单词,让你用更多的信心去感受“大花园”撒落下来的“花瓣”,去“看”小狗那忠实的眼睛……

海伦·凯勒,我想对你说:你有时可能非常孤独。你“看见”了朋友们快乐的目光,但你总觉得有一层薄雾笼罩着你,你出不去。死亡之神渐渐地关闭了你的门。这时,希望之神又打开了你的门。你又快乐起来了,和你的朋友们游戏、玩耍。 海伦·凯勒,我想对你说:你是快乐之神,你虽然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了,但你的心还亮堂堂的,心里充满了快乐。也许这就是你在黑暗的“地方”活了80多年时光的原因吧!海伦·凯勒,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e3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