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相关制度

更新时间:2024-04-27 07: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员的情况下作业。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1、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

2、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3、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4、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5、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7、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开展的审批工作;落实作业时间、地点、人员、工作内容及环境条件等作业情况后进行审批工作。

8、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二、作业负责人职责

1、作业前应到授权审批部门处进行审批,汇报作业时间、地点、人员、工作内容及环境条件等作业情况。

2、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3、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

4、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三、作业人员职责

1、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2、作业时应持有由授权审批部门签批的《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3、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4、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5、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所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6、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服装、防护器具和使用工具。 7、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报警联络方式。 四、监护者职责

1、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2、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能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

3、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4、应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进行作业。

5、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配备的应急救护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并坚守岗位。

6、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救援,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为了加强对公司各车间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进一步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程序,对有限空间作业将采取的人力资源、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进行有效把关,对不合格内容在作业前能够及时调整、更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一、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相关单位应按制度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一式两份,第一份由作业人员保存,作为有限空间作业的凭证。另一份由审批部门保存,作业完毕后存档。审批表不得涂改,且存档时间至少一年。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独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三、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工作内容:是指具体的作业内容,例如对作业对象进行清理、检修、电气焊、涂刷防腐料等作业种类。任何人无权更改作业内容。

2、工作地点:应填写详细,应明确具体设备设施。任何人无权扩大或更改作业对象。

3、作业单位: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所属单位。

4、作业负责人: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对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直接指挥、参与整个作业过程,且应对现场安全措施给予确认,并有权补充完善。

5、安全监护人:监护人员自始至终必须在作业现场,对作业前必要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并确认签字。作业过程密切注意作业环境安全状况,作业完毕后清点人员和器材,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并按照应急救援的要求,携带好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防止突发事故发生。

6、气体检测人员:气体检测人员必须详细的填写检测时间、检测地点、气体名称、检测结果,并对检测的气体的代表性和准确性负

责,然后确认签字。

7、企业授权审批部门:综合财务部为公司有限空间作业授权审批部门,负责审核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是否具备作业条件,作业现场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是否落实到位。

后附《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工作内容: 作业单位: 作业负责人: 作业人员: 作业时间:月日时分至月日时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安全措施 作业人员安全交底 氧气浓度、有害气体浓度 通风措施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 照明措施 应急器材配备 现场监护 其他补充措施 主要内容 确认人签字 安全监护人: 工作地点: 作业安全条件及措施确认: 作业负责人: 年月日 授权审批部门审批意见: 签发人: 年月日 此表一式两份,第一联审批部门保留,第二联作业单位保留。该审批表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依据,不得涂改且要求审批部门存档时间至少一年。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一、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二、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浓度应在18%以上,23.5%以下。其有害气体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三、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在氧气、有害气体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四、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V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五、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等设备进行检测。

六、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七、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八、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九、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十、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十一、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十二、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

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十三、在密闭设备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十四、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一、为加强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增强防范能力。

二、作业班要定期进行培训需求识别,及时制定培训计划,按计划落实培训工作,将培训教案、考勤、试卷、成绩、评估等相关材料定期归档保存。

三、通过培训使作业人员熟悉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有限空间操作的安全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五、凡新进员工入职,职工离岗三个月以上返岗等人员都必须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经闭卷考试80分以上,考核合格后才能参与有限空间作业。

六、有限空间作业内容包括:

1、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2、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3、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4、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预案。 5、有限空间管理制度、有关事故案例等。

七、每季度由负责人组织职工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培训,并考试,要将个人考试成绩及试卷归档保存。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公司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促进应急管理规范化,保证应急救援的及时和可靠,使应急救援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状态,真正做到“有事必应、行动迅速、保障有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触电、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三、公司主要负责人是公司事故应急救援管理的总负责人,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的总指挥,负责资金投入、建立应急组织、落实人员等。

四、综合财务部协助分管领导实施、履行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五、其他部门积极参与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六、成立组织、选拔人员。成立应急救援组织并确定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划分专业小组,确定小组负责人,规定各小组的工作职责。人员来自各个部门,要求年轻力壮、具有奉献精神且有各种专业知识的人。比如熟悉电、危化品、救治、消防等,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事故的救援。

七、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物资。

八、培训。请专家传授对触电、中毒等事故应急救援的专业知识。 九、编制应对各种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以应急救援组织为骨干定期进行演练。

十、通过演练总结经验和不足,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改完善。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保证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公司相关文件,制定本制度。

一、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及外协单位对有限空间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二、综合财务部是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单位,负责对有关检测设备及应急设备的配备、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负责制定有关应急预案,负责对检测单位开展检测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负责对有限空间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

三、生产部负责组织各车间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专项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国家有关规定。

四、生产部负责组织配备、管理、检定和维护有关检测设备及应急设备,负责组织配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负责协助、指导各单位开展日常有关检测工作,负责对外协单位施工过程中有关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五、各单位是本单位有限空间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责任单位,负责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负责组织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学习并技术交底。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前的危险有害气体检测工作并填制有关表格备查。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有关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

六、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作业中还应根据作业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实施持续检测或动态检测。在未准确测定氧气含量、有害气体的浓度前,或经检测上述物质浓度不达标或超标而未采取有效的防控手段时,严禁进入该场所。

七、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八、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检测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

九、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单位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十、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单位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十一、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应当符合《特低电压限值》(GB/T3805)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十二、作业单位有限空间作业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2、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3、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4、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5、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6、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十三、工贸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关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应急装备和器材。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当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十四、 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

警,禁止盲目施救。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

十五、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认真执行有限空间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明确作业步骤、安全要求和应急措施等。安监部负责监督检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dy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