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智慧园区

更新时间:2023-12-09 06: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智慧园区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

智慧园区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

一、现状分析

当前,园区已成为各地政府承载聚集式发展产业的重要载体,并以此来应对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国内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面临的各项问题。在园区探索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对于争夺高端产业发展要素、加快科技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民生保障体系、打造园区独特品牌中具有关键意义。随着信息化走向更广泛、更深入、更智慧,信息化如何支撑园区发展战略、信息化如何应对园区核心业务的需求、如何应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冲击等方面成为园区面临的共同课题。

二、趋势分析

(一)园区经济向生态型转变

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形成了企业聚集发展的态势,但是,我国的园区在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仅仅解决了产业“进区入园”,即只关注了产业的地理集中或产业集聚问题,而没有解决产业的链式发展和集群化竞争。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统一化、土地、环保政策趋紧,单纯依靠规模效益的粗放型园区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

- 1 -

智慧园区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

继。

在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下,园区迫切需要改变园区内产业间、产业内部关联度低、配套性差、资源利用率低的状况,着力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配套,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现行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尽量减少生产端的资源投入、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与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实现资源再循环。显然,在两型社会的要求下,建设“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型园区,促进产业的生态化和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是今后我国各类园区发展的大趋势。

(二)园区企业向高新型转变

在激烈的园区竞争背景下,园区的产业同质化竞争也日趋严重。从世界范围来看,产业链的附加值主要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在研发、设计、创新等上游领域和现代物流、展销服务等下游领域存在着较为丰厚的利润空间,而我国多数园区的产业体系都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

在竞争的压力下,为了抢占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端,园区内的企业日益增加研发投入,转变以往单纯生产制造的发展方式,向高新型企业演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保持竞争领先优势。显然,在园区“二次创业”的过程中,推动园区企业向高新型转变,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尽快占据科技制高点,促使园区从“制造”转向“创造”转变,

- 2 -

智慧园区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

是我国园区企业发展的趋势。

(三)园区管理向城市化转变

高水平的产业需要高水平的人才聚集。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园区内的人员日益增多,社会功能需求日益复杂,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生产生活环境,单纯以工厂为主导的园区很难成就高水平的产业集群。之前我国园区以发展经济为主,社会服务职能相对缺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园区必须摈弃单纯工业化的发展思路,转以城市开发的角度去看待园区。

在新的形势下,社区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与完善成为园区未来在管理体制创新中的重要方向,管理机构必须将园区的发展纳入到城市/区域的整体空间规划中,承接更多城市功能的转移,并拓展新产生的城市职能。因此,在和谐社会的要求下,园区管理机构将更加注重满足社会功能需求,园区管理方式也将向城市化转变。

三、问题根源分析

信息化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园区提升产业效能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但是,在多年的园区发展中,信息化建设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信息化水平与园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与园区的发展要求与定

- 3 -

智慧园区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

位也不相适应。

(一)信息化配套设施及服务不够完善

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一直聚焦于交通运输、供水、供电、排污等市政基础设施,近年来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正逐渐受到园区管理机构、入驻企业的重视,但由于园区信息化建设起步晚、时间短,信息化配套设施及服务还不够完善。

首先体现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据赛迪信息调研发现,园区多处于城市边缘位置,移动通信服务没有伴随园区的扩张而覆盖新开发区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移动通讯覆盖面窄、信号不稳定等问题。在通信网络建设方面,存在着网络承载能力低,互联网总体接入带宽偏小的问题,光纤入户比例低,无法充分满足企业及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在无线接入建设方面,无线接入点少,覆盖面窄,而且接入带宽小,大多局限于政府、企业办公区域,没有与移动通信网络及与固定通信网络一起形成全覆盖、无间隙的信息网络。

其次,信息化配套设施、服务效能偏低。园区基本建立了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主机托管、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但还没有建立共享共用的容灾备份中心,呼叫中心,将各种计算能力、存储能力整合并虚拟化,进而提供高效、集约的云服务的情况就更少了。已有的数据中心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在增值服务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难题的重要手段,目

- 4 -

智慧园区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

前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还存在着服务种类少,使用效率低的情况。

(二)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工作严重滞后

目前各类园区和园区内各个部门都在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工作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各个部门过分强调自身的特殊性,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突出表现为一些纵向信息网络自成体系,业务系统封闭运行,不能实现互联互通等,形成了许许多多“信息孤岛”,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特别是在一些“金”字工程单位,上、下信息交流畅通,但与其他委、办、局之间的横向信息交流共享困难。

由于信息孤岛的存在,许多园区更加忽视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集中表现为数据资源较为分散,信息集成共享度不高。虽然园区网络和业务系统发展速度很快,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却没有提到应有高度,缺少园区信息资源交换平台与中心,普遍存在信息资源规模小、范围窄、质量差、更新周期长、共享程度低等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园区的信息资源,尤其是大型的公共数据库和主题专用数据库开发滞后,社会可利用的信息资源更加不足;商业性的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尚未起步;另一方面,公共基础数据采集、共享、交换、维护、储存、利用和发布的规范和标准尚未建立,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 5 -

智慧园区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

(三)两化融合推进工作缺乏有效抓手

“两化融合”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内容,也成为了园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两化融合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既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必然成为“两化”融合的主体,推进“两化”融合最终也要落在企业身上。在园区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中,一方面以重大项目作为两化融合的切入点,这打开了园区两化融合的工作局面。另一方面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但是,园区在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中,大型两化融合项目使得园区大型、骨干企业得到了更多的扶持,而众多的中小企业得到了更少的资源;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虽然投入运行,但是发挥作用有限,很多企业仍然不重视信息化工作,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大,而有些企业在信息化投入的积极性高与时效性低之间的矛盾也非常突出,还存在信息化投入的盲目性,未能形成有利的企业信息化氛围。同时,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普遍缺乏,人才引入、使用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信息化培训教育工作滞后等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原因。

(四)园区综合管理缺乏智能化手段

目前园区城市综合管理的内容主要局限在城市事件的

- 6 -

智慧园区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

管理上,对于城市的组成部件、运行状态的信息采集、管理功能偏少,仅有的部件管理也集中在地上设施,而供气、供水、供热、弱电管网等地下基础设施的信息采集功能匮乏。同时城市事件的管理范围仅仅局限在城市交通、治安监控等几个方面,而没有覆盖到城市经济管理、空间管理、住宅管理、建筑管理等领域。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是因为目前园区城市综合管理缺乏智能化手段,以人工巡查为主,部件、事件发生变化无法实现与城市管理机构的及时自动通信,城市管理缺乏智能性、主动性,城市综合管理中的问题上传、处理分配、结果反馈等各个环节都缺乏自动化处理手段,同时城市综合管理的应急预案的数字化程度较低,应急预案启动后仍然依靠人工按照流程进行通知,无法第一时间知会各个相关部门,造成应急反应时间延长。城市管理智能化技术及智能化手段的缺乏,使得城市设施静态管理、动态运行监控、智能化运行维护、自动应急指挥处置等全方位城市综合管理能力严重低下。

(五)节能环保新技术应用匮乏

在节能减排方面,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行业,尤其是改造重点用能行业的广度和深度不高。对于园区多数型企业,信息技术主要被应用于管理环节,例如集中建设的OA、ERP等信息系统,而利用信息技术对生产全程实现数字化监控,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渗透到工具、工

- 7 -

智慧园区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

艺、流程中,实现对生产管理全流程的“泛在感知”,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资源消耗的例子明显偏少;比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路灯根据天气状况自动开启关闭的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应用少见。新技术应用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的巨大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差距分析

“十二五”期间,园区面临着两型社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深入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等新形势,新形势使园区获得了更大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对园区信息化提出了新要求与新挑战。

(一)园区吸引力提升手段匮乏

随着园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国内各类成熟园区已经开始转型升级,新兴园区正借助后发优势力争实现弯道超车,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园区招商与服务对象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迅速转向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因为技术含量高、更注重绿色环保、雇佣人员素质较高,所以可以为园区以及地方政府带来更加优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同时,也对园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服务需求。

智慧园区建设,一方面可以提升园区内部的政务管理能力,增强园区在推动企业创新上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智慧园区建设,促进节能环保,可以改善园区居民生活环境,

- 8 -

智慧园区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

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为园区内的企业服务,通过智慧的基础设施、智慧的政府服务、智慧的公共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优良的创新、发展环境,消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并适时的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种支持。通过智慧园区的建设,把园区管理机构、园区企业、园区居民等园区内各方的优势资源加以整合并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推广,为园区打造一个整体的优质品牌,可以显著提升园区对优质企业、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园区可持续发展仍需促进

经过多年的开发与积累,我国园区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2008年以来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措施,统一了内外资税率、明确了基准地价,规范了地方政策,这使得园区的政策、成本优势被严重削弱,同时国家严厉的土地、环境政策使得园区空间拓展、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依靠规模效益的粗放型园区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持续增大。

而信息化在有效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轻人员负担等方面,具有传统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信息技术创造先进的智能工具,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物质能量开发利用水平,开发新资源,改善产业结构,提高社会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使许多悲观难题迎刃而解,因此信息化是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

- 9 -

智慧园区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

高级阶段,而且可持续发展需求为智慧园区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新形势下园区迫切需要通过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智慧园区建设来破解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园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助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十二五”时期,各类园区之间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和产业间的竞争不断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产业。园区要在争夺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项目、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园区生产、经营、管理、生活的各个方面,围绕“管理”、“引导”和“服务”三大工作核心,以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最大程度地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及生产要素,实现创新资源和创新主体的有效聚集和有效流动,营造园区创新环境,加速创新进程,帮助园区实现“关键产业培育壮大”、“创造现代智能园区环境”、“提供高效便捷公共服务”三大任务,扩大园区影响力、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

- 10 -

智慧园区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

(四)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趋势日益凸显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创新不断催生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影响由单纯科学技术领域向生产、管理、生活领域全面渗透。

信息技术的突破发展,使得之前因体制、技术原因而不能实现的资源共享、政务协同等变成技术可行,同时信息化认识水平的提升要求园区管理机构采用信息技术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提供了破解“条块结合”难题、创新园区管理体制的契机。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智慧园区的基础设施、业务系统的建设必须准确把握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创新带来影响,既要避免系统建成就过时导致的资源浪费,也要避免超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因此智慧园区建设过程中应合理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及管理模式,有所为有所不为,尽量避免或减轻信息技术革命对智慧园区建设进程造成的冲击。

五、行动任务

1、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打造高速、泛在、安全、高效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建设泛在多维、安全可控的智慧园区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充分运用互联网、通讯网、物联网等网络通信技术手段,

- 11 -

智慧园区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

打造多网融合的宽带化、移动化、融合化、泛在化的安全可靠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发展3G/4G无线网、宽带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等网络设施,提升互联网接入带宽,全面铺设交互式电视网络,实现三网融合,为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提供信息化基础服务支撑。

打造园区5A智能楼宇,保证园区内建筑物内舒适、节能、环保。建设园区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基础设施平台,为企业提供网站托管、主机服务,为企业协同办公、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管理服务提供支持,为企业产品设计、产品模拟仿真、产品运行测试等工业设计提供运行环境的服务支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打造产业链整合协同平台,促进园区产业集群规模化发展

加强对各类嵌入式的信息产品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工程/工艺等技术、自动控制技术、ERP等业务系统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产品、业务、产业的全方位融合。围绕协作性强的产业,建立产业链协同设计、协同物流、协同商务等产业链协同信息平台,以龙头企业信息化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企业特别是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产业链龙头企业与配套商、分销商、客户或企业分支机构之间在产品开发、物流配送、商务交易等方面的集

- 12 -

智慧园区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

成优化运行,整体提升产业集聚能力、产业链上企业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市场综合竞争力。

3、建设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 整合园区内企业、项目、人才、信用等各项信息,建立园区信息资源利用体系。

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打造一批面向产业链协同和中小企业集群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中小企业的产业链协作能力和集群协作能力,提升中小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综合竞争力。

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服务系统,整合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多方力量,提供技术交流、技术交易等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

建设园区政务公共服务系统,为企业提供从企业的设立变更、经营许可、资质认证、企业纳税、质量检查、年审年检、劳动保障、安全防护到最终的破产注销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政务服务。

建设园区投融资系统,实现股权融资、知识产权融资、企业发债等一系列的科技金融行为,为企业提供银行贷款、贷款担保、小额贷款等服务。

4、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发展园区循环经济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构建跨产业

- 13 -

智慧园区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

生态链,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现行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推进行业间废物循环,尽量减少生产端的资源投入、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与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实现资源再循环。

5、绿色发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智能化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重点领域的应用,建立并不断完善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机制;鼓励和扶持节能减排关键共性信息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在有色、冶金、建材、电力、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推广使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建立生产过程监测、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等信息系统。选择5-8家企业作为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的示范企业。以能耗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能源综合平衡和调度、信息系统集成等技术和系统的应用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领域的应用深度。

6、加大决策分析,优化政策环境

整合园区内产业链及相关的信息资源,利用大数据、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为园区政府、企业提供关联知识、统计分析、监测预警、预测研判等决策服务,支撑企业掌控经营和市场变化,及时做出企业战略布局;支撑政府掌控园区经济发展态势,建立园区两化融合促进中心,创新机制,及时出台土地、人才、投融资、税收减免等相关政策,优化园区环境,促进园区快速发展。

- 14 -

智慧园区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

7、开展智慧园区顶层设计,推进智慧园区两化深度融合

以区域发展政策为导向,结合园区的功能定位,综合分析园区特点、竞争力、吸引力、驱动力等关键因素,从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层次的需求出发,开展智慧园区顶层设计,统筹智慧园区产业布局,明确园区重要因素配比,稳步推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全面落实智慧园区两化深度融合具体建设内容。

- 1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dy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