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原理作业

更新时间:2023-11-08 15:3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本知识

1.催化剂的定义及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包含哪三个方面? 2.催化反应的分类? 3.催化剂分类并举例。 4.固体催化剂的组成。 5.载体的作用。

6.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及表示方法。

7.催化剂要具备哪些性能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8.多相催化反应主要包括哪七步? 9.简单阐述外扩散和内扩散的定义。

10. 催化剂的稳定性的定义及包含哪几个方面。

第二章 催化剂的表面吸附与孔扩散

1.简述吸附现象;吸附及脱附过程的定义。

2.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的特性区别。 3.化学吸附的类型。 4.解释缔合吸附并举例说明。

5.催化剂的吸附等温线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从曲线的形状可对催化剂的性质获得哪些了解?

6.将经过活化的硅胶(粒度为40目~120目)分别采用氦和汞的置换体积来测定真密度和假密度。实验数据如下:硅胶质量为101.5 g ,氦置换体积为45.1mL,汞置换体积为82.7mL。已知硅胶比表面积为400m2·g-1,试计算:(1)硅胶的真密度和假密度;(2)硅胶的比孔容;(3)硅胶的孔隙率;(4)硅胶的平均孔径。

第三章 酸碱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1.试述B酸与L酸的本质区别及SHAB原则。 写出分子筛的化学组成式。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对反应选择性主要与它的什么因素有关?而稳定性又主要与它的什么因素有关?

2. 用正碳离子反应规律说明下述反应机理。

CH3CH2CHCH3

Br

3. Na型分子筛用做固体催化剂时,为什么要进行离子交换?用不同价数的阳离

子交换对催化剂活性有何影响? 4. 如何调节沸石酸中心的强度和数量?

5. 沸石分子筛择形催化的分类,择形催化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调变。 沸石分子筛催化机理是什么?用分子筛催化机理说明下述反应:

第四章 金属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1. 为什么金属催化剂主要是过渡金属元素?过渡金属元素作为催化剂有什么特点?

2. 什么是金属催化剂的电子逸出功和反应物分子的电离势?并说明它们对吸附状态有什么影响?

3. 晶体结构对催化作用有什么影响?

4. 简述催化重整的反应机理以及催化重整有哪些催化剂。

5. 合成氨的主催化剂是什么?助催化剂是什么?助催化剂的作用是什么? 6. 什么是催化中的几何因素?金属催化剂有哪些重要的几何参量?从几何因素观点讨论以下实验结果

a) 在单位铂表面上乙烯氢解活性随铂粒子直径的减小而增大。 b) 环己烷脱氢反应容易在Pt的111晶面上进行。

第五章过渡金属氧(硫)化物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1. 试述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电子特性。

2.什么叫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3.在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催化剂中各加入施主杂质后,它们的导电率和逸出功和有何变化?

4.半导体催化剂ZnO在吸附氧气后导电率比未吸附低,用ZnO催化剂催化CO+1/2O2→ CO2反应时,催化剂的导电率增大,试问CO和O2哪种物质为控制步骤,这是什么反应?加入什么杂质可以提高反应速度?

5.已知乙醇在氧化物半导体上可发生如下两种反应。

↗ CH3CHO + H2 脱氢 C2H5OH →

↘ C2H4 + H2O 脱水

(1)说明各吸附类型;(2)反应类型;(3)加入哪种类型的杂质(Al2O3,Li2O)可加速化学反应?

第六章 络合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1.什么是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在哪些方面应用? 2.常用的络合物催化剂配体有哪些?怎么分类? 3.在均相络合催化中CO和H2是如何被活化的? 4.简述络合物催化剂的形成过程与反应机理。

5.提出一个在wacker法过程中用丙烯代替乙烯生产丙酮的机理,并画出催化循环图。

6.络合物催化剂固相化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7.利用所学过的电子轨道的知识解释金属催化剂永久中毒的原因。

第七章 催化剂的选择、制备、使用与再生

1.归纳催化剂制备的主要方法并简述等体积浸渍法。 2.在制造固体催化剂时,可采用哪些手段进行活化处理? 3. 用浸渍法和离子交换法对沸石分子筛进行改性有什么差别? 4.简述催化剂中毒的类型。

5.试述催化剂积碳原因及催化剂再生的方法有哪些? 6.催化剂失活原因及催化剂再生方法

第八章 环境催化

1.什么是环境催化及环境催化的特点?

2.简述三效催化剂的组成及催化剂上发生的化学反应。 3.催化燃烧为什么能够抑制NOX的生成?

4.简述NH3作还原剂在NOX选择催化还原(SCR)催化剂V2O5/TiO2上发生的反应。

5.谈谈你对离子液体的认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du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