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实习手册资料

更新时间:2023-03-08 05:06:53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机械工程学院

微格教学实习手册

姓 名: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一、微格教学概述

1、定义

微格教学,又称微型化教学,是一种用于培训准备成为教师的师范生或已是教师的人,使其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方法。 2、特点

微格教学为师范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和方法,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分解和简化,并使受训者获得大量和及时的反馈信息,具备以下特点: (1) 授课时间短(10~15分钟),减少了试讲学生的压力和负担; (2) 教学内容单一(只教一个概念或一项内容),受训者易于熟悉教材内容; (3) 训练目标单一(只研究某一种技能),试讲学生容易掌握; (4) 反馈及时,试讲学生印象深刻,易于评价和纠正自己的不足; (5) 学生人数减少(10人左右),便于控制,减少失败的风险。

二、微格教学的步骤

微格教学就是要把课堂教学这个复杂的系统分解简化成若干个子系统,并分别实施训练和实践。教学技能实践的过程是师范生分步骤、有重点、有针对性、逐项通过微格的方式练习教学技能和熟练掌握教学技能的过程。 1、事前的学习和研究

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微格教学的基本理论、微格教学技能的分类、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微格教案编写的方法、反馈评价方法等有关知识。 2、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

结合学生的需要,一般以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提问技能、结束技能为主,再结合其它的各项技能进行多次培训。培训技能确定之后,就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根据已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并按照编写微格教案的要求编写出较详细的板书设计及微格教案。 3、提供示范

通常的做法是,在正式训练前,为了让试教者明确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利用放录像或实际的角色扮演,或观摩优秀教师讲课的方法,对所要训练的教学技能进行示范,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各项技能的要领。 4、微型课

这是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关键步骤,也是微格教学的主体。主要由如下三部分组成:

(1) 组成微型课堂 微型课堂由扮演的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由指导教师、学生与微格系统操作人员共同组成,一般10人左右为宜。

1

(2) 角色扮演 由试讲的师范生充当教师角色上台讲课。所讲内容要少而精,只讲一个概念或某一项内容,要单一。主要练习一种技能,其它技能视需要适当运用,所用时间为10~15分钟。授课时要按照设计编写的微格教案进行。 (3) 准确记录 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整个过程中,运用微格教学系统设备,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教和学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准确的摄录,以便及时反馈。 5、反馈评价

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使学生进一步把握技能实施的要领。 (1) 重放录像

为了使培训的师范生及时获得自己教学行为的反馈信息,当角色扮演完成后进行重放录像。由扮演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评价人员和指导教师一起观看,使教学角色扮演者及时获得自我反馈,也便于大家共同评判角色扮演者实现培训目标的程度。 (2) 自我分析

看完录像后,首先由教师角色扮演者对照事前确定的目标进行自我评价,检查实践过程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所培训的教学技能是否已掌握,哪些地方需要纠正等。 (3) 讨论评价

所有组成微格课堂的人员都参加讨论评价,起主导作用的是指导教师。评价的重点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技能使用的情况,即是否达到了事前规定的要求和目标;二是教学内容的处理情况,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师要讲的内容。通过分析、比较,达到互相切磋、改进提高的目的。还要进行定性评价,对照技能目标,肯定优点,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 6、修改教案后重教

重教是微格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经首教实践后,根据讨论评价的结果,试讲的师范生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教案进行修改,对教学过程重新设计,进行重教,然后再进行讨论评价。许多人都以为试讲之后指导教师指出不足,试讲者只要心领神会,在以后的授课中注意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实践证明,经过重教后对教学技能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对教学过程中的其它环节也能更好地把握,重教是一个教学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也是对指导意见的检验。没有重教这一步,就不能算是微格教学。因为微格本身是一种闭环的练习情境,没有重复循环的操作不是练习。

三、微格教学的要求

1、微格教学教案编写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微格教学的理论、方法和特点,微格教学教案与常规教案不同,微格教案的编写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学技能的运用。其具体要求如下:

2

(1) 教学目标(包括技能训练目标)

在每个微格教案编写之前,首先必须确定教学目标,即本教案所要达到的目的。教学目标的语言要准确、简洁、具体,既要达到技能训练目标又要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 (2) 教师的教学行为

高等师范学生的微格教学训练是在缺乏教学实践经验的情况下进行的,故要求初上讲台的师范生必须完整地写下每一项具体的教学行为和主要表达的语言。例如,随着教学的进程,把讲授的内容、提问的问题、演示的实验、列举的实例、师生的活动等教师的行为编写在内。尽可能不用提示式、提纲式的语言编写。这也是微格教案与传统的教案不同的地方,应引起重视。

(3) 教师应用的教学技能

微格教案应充分体现出技能的类型和规范程序,让听课者清楚地识别所运用的教学技能,并按照技能目标的要求组织教学内容的讲授。所以要求将教学进程中教师所运用的主要教学技能标明。 (4) 学生的学习行为

它是教学设计中预期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学生的回忆、观察、回答和活动等各方面。它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认知策略。 (5) 准备的教学媒体

随着教学的进行,教师将需要运用的教学媒体,按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加以注明,以便准备和使用。 (6) 时间分配

在微型课进行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预计持续的时间。以零分开始,累计到微型课的结束。 (7) 板书设计

将微型课的板书进行板书设计,理清问题线索,摘出内容提要,提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微型课的提纲要领。 2、微格教学教案的审阅和批改

师范生为进行微格教学训练编写的微格教学教案,先由小组讨论并交由指导教师批阅。指导教师从教案中了解师范生各种教学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的情况,提出改进方案,引导师范生分析教学,经小组讨论后由师范生进行修改,使之不断完善。微格教学教案完成后,即可进行角色扮演、录像和反馈评价。

微格教学的教案应便于讲授、便于检查、便于总结经验和改进教学。

四、微格教学的基本技能要求

所谓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它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在训练中得到巩固和提高。在

3

微格教学培训中,为了便于学习、操作,将教学技能分为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授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和课堂组织技能等十种。其中导入、讲授、板书、结束技能是应重点并熟练掌握的技能。

1、导入技能

(1) 导入技能的定义

所谓导入技能,是指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相互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所以又称为定向导入。

(2) 导入技能的应用

应用于上课之始或开讲新课程,进入新单元、新段落的教学过程之中。 (3) 导入技能应用的意义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和戏剧中“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成学生的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4) 导入技能的类型 1) 直接导入

这是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概括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2) 经验导入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或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自然地导入新课,鼓励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简称为“从已知推出未知”。

3) 旧知识导入

以复习、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开始,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简称“温故而知新”。 4) 实验导入

在学习某些章节的开始,先演示实验;从已知实验入手,向本章内涉及的未知实验过渡。 5) 设疑导入

在章节开始,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研究的主题。 6) 事例导入

4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来导入新课;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 7) 悬念导入

提出带有悬念性问题来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8) 故事导入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 (5) 导入技能的应用原则

各种不同的导入类型,在设计和实施中应遵循下列原则,才能导之有方。 1) 导入的目的性与针对性要强

要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将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适当的导入方法。 2) 导入要具有关联性

善于以旧拓新,温故而知新。也就是说,导入的内容应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相关,能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 3) 导入要具有直观性和启发性

应尽量以生动、具体的事例或实验为基础,引入新知识、新观点,使设问或讲述达到激其情、引其疑,发人深思。

4) 导入要具有趣味性,有一定的艺术魅力,能引人注目,造成悬念,引人入胜。这种魅力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生动的语言和炽热的情感。

概括讲,导入的基本技巧是:贵在方法之妙,妙在语言之精,精在时间之少。

2、语言技能

(1) 教学语言技能的定义

所谓教学语言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组织练习、不断地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所运用的语言技能,也称课堂语言技能。 (2) 教学语言技能的意义

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主要的保证。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3) 语言技能的应用原则

在运用教学语言上,应当遵循下列一些基本原则: 1) 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

学科性 教学语言是学科的教学语言,因此必须运用本门学科的术语。 科学性 第一,用词必须准确;第二,讲话必须合乎逻辑。 2) 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

5

教育性 一是与所教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在组织教学中要对学生用尊重、鼓励、爱护的语言和态度;三是要用思想性强、积极向上的语言。 针对性 就内容而言,它必须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范围内能够理解的,同学生的思想感情必须是能够相通的,不能超越学生的认识能力;就表达而言,它应当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应当是简单明了、生动活泼的。 3) 简明性和启发性原则

简明性 讲述要简明扼要,判断应准确无误;话不在多,一听就明白。

启发性 一是启发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二是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分析、对比、归纳、演绎,激发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启发学生情绪、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思想感情。

3、提问技能

(1) 提问技能的定义

提问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 (2) 运用提问技能的意义

在班级授课中,不时地运用提问技能,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反应,与学生进行知识和情感的沟通,较好地解决集体讲授与个别指导的矛盾。 (3) 提问技能的类型

学生学习知识是多种多样的。对这些知识有的需要记忆,有的需要理解,有的需要分析和综合。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有不同的形式和水平。所以提问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包括多种类型。 1) 回忆提问

有两种方式:一是二择一提问,要求回答“是”与“否”; 二是用单词、词组或系列句子组成的回忆提问,学生通过回忆已学过的事实、概念回答所提问题。 2) 理解提问

有三种方法:第一,一般理解。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等进行描述。第二,深入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中心思想,以便了解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第三,对比理解。对事实、事件进行对比,区别其本质的不同,达到更深入的理解。 3) 运用提问

是建立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和回忆过去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许多理科教学常用这类提问。如学生已学过x+4=10,去解3x+5=20这个方程。 4) 分析提问

6

要求学生识别条件与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它不能仅凭课本知识回答,要联系学生自己的思想,寻找根据,进行解释或鉴别,展开较高级的思维活动。 5) 综合提问

有两种方式:一是分析综合。要求学生对已有的材料进行分析,从分析中得出结论。二是推理想象。要求学生根据已看的事实推理,想象可能得出的结论。 6) 评价提问

在分析和综合提问之后,无论答案怎样出色,都要求学生分析其理由是否充分,结论是否正确,表达是否准确,对答案进行分析综合,估计其价值。具体方式有:一是评价他人观点,要求学生对有争论的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二是判定思想价值,在语文和政治课教学中让学生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思想实际,来说明课文的现实意义;三是判断方法优劣,要求学生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长处;四是评价艺术品或文学作品,当学生观看了某些艺术品或读了文学作品之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做出评价。 (4) 提问技能应用的原则

1) 设计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的多种水平问题,使多数学生参与回答。 2) 注意明确问题的重点,问题的内容要集中。

3) 问题的表达要简明易懂,最好用学生的语言提问。

4) 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合理设计问题,并预想学生的可能回答及处理方法。

5) 依照教学的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进程提出问题,把握提问的时机。 6) 以同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提问,不用强制回答的语气和态度提问。

7) 提问后不要随意地解释和重复,有时用词稍微不同,问题的意思会发生变化。 8) 当学生思考不充分或抓不住重点、对问题不能正确理解时,教师不要轻易代替学生回答,应从不同的侧面给予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 教学过程中教师头脑里的问题不要脱口而出,要考虑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10)学生回答后,教师要给予分析和确认,使问题有明确结论,强化他们的学习。

4、讲解技能

(1) 讲解技能的定义

讲解技能又称讲授,它是用语言传授知识、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教学方式。 (2) 讲解技能的应用

一般来说,讲授技能运用于事实性知识比认知性知识效果好。如对历史事件和事物状态进行叙述。 (3) 讲解的意义

7

从两千多年前孔子讲学开始延续至今,讲解成了教学的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在教学改革呼声高涨的现代,讲解仍然是教学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4) 讲解技能的类型

1) 解释式:又称说明翻译式,即通过讲解将未知与已知联系起来。由于讲授内容不同又可分为:一是对意义、概念进行解释;二是对结构、程序作说明;三是翻译性解释;四是附加说明。

2)描述式:又称叙述、记述式,描述的对象是人、事或物。根据描述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一是结构要素性描述,揭示事物结构的层次关系和要素间的关系,如对北京城市状况进行描述;二是顺序性描述,按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进行描述,如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进行描述。

3) 原理中心式:以概念、原理、规律、理论为中心内容的讲授。方法是从一般性概括的引入开始,然后对一般性概括进行论证、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又回到一般性概括的复述。

4) 问题中心式:以解答问题为中心的讲授。其方法是引出问题—明确标准—选择方法—解决问题—得出结果(总结、结论)。 (5) 讲解技能应用的原则

1) 讲解的目标要明确,准备要充分。

2) 讲解过程、结构要组织合理,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3) 增强对学生的针对性,如年龄、兴趣、背景、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 4) 运用多种语言技能和动作变化技能。

5) 注意讲解的阶段性,一次讲解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 6) 突出主题,有重点、难点和关键处要在讲解中加以提示、强调。

5、变化技能

(1) 变化技能的定义

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的转换方式。所谓变化是变化对学生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运用变化技能的意义

呆板的、照本宣科式的课堂教学是不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也需要多种多样的变化方式,如语言的变化、动作的变化、师生相互交流的变化等,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3) 变化技能的类型

1) 教态的变化:指教师讲话的声音、教学中使用的手势和身体的运动等变化,包括声音的变化、停顿、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头部动作和手势、身体的移动等。 2) 信息传输通道和教学媒体的变化:包括视觉通道和媒体,听觉通道和媒体,触觉、嗅觉通道和学生的操作等的变化。

8

3) 师生相互作用变化:包括师生交流方式的变化、学生活动安排的变化。

6、强化技能

(1) 强化技能的定义

强化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中促进和增强学生反应与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 (2) 运用强化技能的意义

为了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和旺盛的学习精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强化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强化技能是变枯燥学习为快乐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提示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本方法。 (3) 强化技能的类型

1) 语言强化:运用语言,即通过表扬、鼓励、批评、惩罚等方式强化教学的行为。

2) 标志强化:运用一些醒目的符号、颜色对比等标志来强化教学活动的行为。 3) 动作强化:运用师生之间交流动作,来强化教学行为。

4) 活动强化: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行为相互影响,自我参与、自我活动达到强化。 5) 变换方式强化:运用变换信息的传递方式,或变换活动等使学生增强对某个问题反应的一种强化。

7、演示技能

(1) 演示技能的定义

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的一种方式,如运用实物、标本、模型等进行演示。 (2) 演示技能的意义

课堂教学需要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通过视、听、言、动来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运用演示技能可以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 (3) 演示技能的类型

1) 分析法:先演示实验,接着从分析实验入手,引导学生得出可能性的结论。 2) 归纳法:通过观察实验、提出问题,归纳总结出概念或原理。

3) 展示法:结合教学内容,展示肖像图、示意图等,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4) 声像法:放映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电化教学片,扩展和深化教学内容。

8、板书技能

(1) 板书技能的定义

板书是教师为辅助课堂口语的表达而写在黑板上或投影片上的文字和其它符号。在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文字图像也是一种板书。所谓板书技能就是教师

9

在板面或屏幕上书写和设计文字及其它符号的技巧。板书包括正板书和副板书。正板书一般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副板书反映的是提示内容。 (2) 运用板书技能的意义

运用板书技能具有如下意义:

1) 提示内容,体现结构和教学程序; 2) 激发兴趣,启发思考; 3) 强化记忆,减轻负担;

4) 便于学生记笔记,在课后进行复习。 (3) 板书的类型

1) 提纲式 提纲式板书是对一节课的内容,经过分析和综合,按顺序归纳出几个要点,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

2) 表格式 表格式板书适用于对有关概念、物质的性质、实验进行归类、对比,从而认识其异同和联系。

3) 图示式 图示式板书用文字、数字、线条、关系框图等来表达。它适用于将分散的相关知识系统化。

4) 综合式 综合式板书,或将教学中所涉及的几方面知识内容,综合地反映在板书里,或将零散孤立的知识“串联”和“并联”起来,形成系统化、简约化的知识网络。

5) 计算式和方程式 以数学运算来表述,文字少,逻辑性强,用于讲解计算。 (4) 板书技能的应用原则

1) 从教材内容出发,同时要与教学目的联系起来设计板书; 2) 设计板书要注意启发性、条理性、简洁性; 3) 要注意文字、语言的规范性和示范性;

4) 教师备课时要设计板书,把设计好的板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在教案上。

9、结束技能

(1) 结束技能的定义

结束技能是教师结束教学任务的方式。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等教学活动,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及时的系统化、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2) 结束技能的意义

1) 重申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或应注意之点。 2) 强调重要事实、概念和理论的关键。

3) 检查或自我检测学习效果。

4) 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5) 布置思考题和练习题,对所学知识及时复习、巩固和运用。

10

(3) 结束技能的类型

1) 系统归纳: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动脑动手,总结知识的规律、结构和主线,及时强化重点,明确关键。

2) 比较异同:将新学概念与原有概念,或者将并列概念,对立概念,近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分析、比较,既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特征或不同点,又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相同点。

3) 集中小结:将在不同章节中,循序渐进地学习的同一事物的属性和变化,集中归纳小结,从而掌握某一事物的全貌,概括出零散知识的规律。

4) 领悟主题:通过精要论述或揭示本质的提问,顿悟所学内容的主题,做到情与理的融合。

(4) 结束技能应用原则

1) 小结要紧扣教学内容的目的、重点和知识结构,做到简明、精要,有利于学生回忆检索和运用。

2) 课结束时,应概括本单元或本节知识结构,深化重要事实、概念和规律。 3) 要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如练习、口答和实验等。 4) 布置作业,应要求明确,数量恰当。

5) 结束课有封闭型和开放型两种:所谓封闭型结束,由教师或学生通过归纳概括,总结出明确的结论;开放型结束,是不做出结论,但要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继续探索,运用发散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10、课堂组织技能

(1) 课堂组织技能的定义

所谓课堂组织技能是指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这种技能是课堂教学的“支点”,是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2) 课堂教学的组织步骤

1) 预备阶段的组织教学 预备上课之前,教师在教室门前用眼力、语言或手势等方式提示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

2) 开课之前的组织教学 教师走进教室后要提示学生安静和集中注意力,以便在授课阶段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与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

3) 开课阶段的组织教学 开课之后教师首先应以一个主导者组织教学活动,自己既要讲解清楚问题,又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对于个别违纪学生,要做出妥善处理,不要过多地占用教学时间和花费精力。

4) 巩固阶段的组织教学 在一堂课或一个单元课的教学任务即将完成之后,教师要通过提问、讨论、做练习和实验等活动,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要注意到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反映,不能以少代多、以一概全。

11

(3) 课堂教学时间的划分

对于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来说,45分钟的教学时间大体这样划分:开讲阶段激发兴趣需用5分钟,学生感知尝试学习阶段需用10分钟,讲授阶段需用20分钟,巩固反馈阶段需用5分钟,总结练习阶段需用5分钟。 (4) 课堂组织技能的类型

1) 管理性组织 以严格的组织纪律维持课堂教学秩序,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如有违纪行为,教师将给予严厉批评。

2) 指导性组织 教师用指导法指导教学活动,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就是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

3) 诱导性组织 通过提示、提问和安排活动,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感兴趣,并能参与其中。

试教前的学习和研究 确定训练技能和编写教案 提供示范 微格教学实践:微型课堂;角色扮演;准确记录 反馈评价:重放录像;自我分析;讨论评价 修改教案 微格教学综合评价

微格教学流程图

12

微格教学教案(1) 培训技能 课程名称 教师行为(讲解、提问等内容) 应用 学生教学技能 行为 准备教学媒体 时 间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时间分配

13

教学内容

14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

15

课堂板书设计方案 教师审批意见 16

微格教学教案(2) 培训技能 课程名称 教师行为(讲解、提问等内容) 应用 学生教学技能 行为 准备教学媒体 时 间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时间分配

17

教学内容

18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

19

3、讲解技能评价表(10分)

第一次 第二次 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 讲解技能成绩评价依据 1.讲解传授的知识信息与本课题内容密切相关 2.讲解时描述、分析概念清楚 3.能创设情景,激起学生兴趣 4.能启发学生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5.采用相关说明的例子,类比等变化方法 6.讲解内容、方法与学生认知水平相当 7.声音清晰,速度适中,有感染力 8.讲解用词规范化、科学化 9.与其它技能配合,能与学生呼应 10.注意分析学生反映,帮助学生深化,巩固所讲内容 得分 得分 第1次 (5分) 第2次 (5分) 日期 日期 讲解技能得分(第一次+第二次) 还有什么意见?请写在下面: 4、变化技能评价表(6分)

第一次 第二次 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 变化技能成绩评价依据 1.能引起学生注意,有导向性 2.能强化教学信息传递 3.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4.声音节奏、强弱变化适当 5.手势、动作变化自然得体 6.变化教学媒体 7.师生相互作用变化 8.面对突发情况,能应变自如 得分 得分 第1次 (3分) 第2次 (3分) 日期 日期 变化技能得分(第一次+第二次) 还有什么意见?请写在下面:

35

5、演示技能评价表(6分)

第一次 第二次 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 演示技能成绩评价依据 1.演示的目的性与本课程内容密切相关 2.演示现象明显,能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 3.演示能启发学生思维 4.操作演示动作规范 5.演示程序清楚,关键步骤能重复 6.演示与讲解等其它技能结合好 7.演示开始时能将仪器交代清楚 8.仪器装置较简单,易操作 9.演示能确保安全可靠 10.对演示结果能实事求是地解释 得分 得分 第1次 (3分) 第2次 (3分) 日期 日期 演示技能得分(第一次+第二次) 还有什么意见?请写在下面: 6、提问技能评价表(6分)

第一次 第二次 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 提问技能成绩评价依据 1.提问的主题明确,与课程内容联系密切 2.问题的难易程度适合学生认知水平 3.提问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 4.提问有层次,循序渐进 5.提问能复习旧知识,引出新课题 6.提问能把握时机,促使学生思考 7.提问后稍有停顿,给予思考时间 8.对学生的回答善于应变及引导 9.能适当启发提示,点拨思维 10.提问能得到反馈信息,促进师生交流 得分 得分 第1次 (3分) 第2次 (3分) 日期 日期 提问技能得分(第一次+第二次) 还有什么意见?请写在下面:

36

7、导入技能评价表(10分)

第一次 第二次 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 导入技能成绩评价依据 1.目的明确,能将学生导入课题情景 2.导入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 3.导入的方法很有趣 4.导入用的演示效果好 5.导入具有启发性 6.导入内容与要研究的概念联系紧密 7.教师的教态自然,语言清晰 8.导入的时间掌握好 9.导入能面向全班学生 得分 得分 第1次 (5分) 第2次 (5分) 日期 日期 导入技能得分(第一次+第二次) 还有什么意见?请写在下面: 8、强化技能评价表(6分)

第一次 第二次 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 强化技能成绩评价依据 1.教师采用的强化目的明确 2.强化激起了学生的注意力 3.强化促进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4.强化运用时机适当 5.教师运用强化时情感真诚 6.强化方式多样化 7.强化自然、恰当 8.正面强化为主,鼓励学生进步 得分 得分 第1次 (3分) 第2次 (3分) 日期 日期 强化技能得分(第一次+第二次) 还有什么意见?请写在下面:

37

9、组织技能评价表(8分)

第一次 第二次 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 组织技能成绩评价依据 1.语言恰当,要求明确,控制教学效果好 2.组织引导方法得当 3.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4.及时运用反馈,调整效果好 5.控制教学进度,时间掌握好 6.组织管理中能体现尊重学生 7.组织教学的方式灵活多样 8.面对各种情况,善于应变 9.处理少数和多数、个别和一般学生的策略方法恰当 10.教学进程自然,师生相互配合好 得分 得分 第1次 (4分) 第2次 (4分) 日期 日期 组织技能得分(第一次+第二次) 还有什么意见?请写在下面: 10、结束技能评价表(10分)

第一次 第二次 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 结束技能成绩评价依据 1.结束环节目的明确,紧扣教材内容 2.结束有利于巩固所学的内容 3.结束环节及时反馈了教学信息 4.结束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 5.结束安排学生活动 6.教师语言清晰、简练生动 7.结束布置的作业及活动面向全体学生 8.结束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且余味无穷 9.结束环节时间掌握好 得分 得分 第1次 (5分) 第2次 (5分) 日期 日期 结束技能得分(第一次+第二次) 还有什么意见?请写在下面: 38

微格教学成绩综合评定

评定内容 1、教学态度、备课及出勤情况(10分) 2、10项教学训练技能运用情况及教学效果(80分) 3、微格教学教案(10分) 分数 总分数 微格教学成绩: 注: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综合评语: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3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d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