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关雎》主旨解释的优劣
更新时间:2024-04-06 14: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关雎》主旨句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运城学院中文系 姜小娜2013届 毕业论文
简析《关雎》主旨解释的优劣
摘要:《关雎》乃《诗经》的首章,其主旨解释的多义性吸引了历代学者的目光。今天我们被普及的《关雎》主旨是“歌咏爱情”,其描绘的情景是一位青年男子对意中人的爱慕和追求。而从汉代到清初,“后妃之德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笔者认为此说法并非无源之水,恰恰是合理的解释。本文将从《关雎》的属类、意象、释义及其位置等因素来解释这种说法的合理性。而之所以会出现其它的说法,是因为解释系统出现了问题。
关键词:《关雎》主旨;后妃之德;中国家法;解释系统
引言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其悠久的历史、在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以及富有表现力的开创式的艺术形式等都为人称道,不断地受到后人的评说和借鉴。而《关雎》作为《诗经》的首章,历来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关于《诗经》主旨的解释更是众说纷纭。从孔子、汉儒直到今天的诗经学学者们,不同朝代、不同学派从不同角度展开有关主旨解释的评论,可谓汗牛充栋。五四新文化运动 “打倒孔家店”之后,《关雎》不再是传统诗经学所认为的“后妃之德”,即“礼”占主导地位,究其根源,与经典解释系统的错乱有极大关系。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是植根于中华历史之中的,其展示的应该是我们本土的文化精神内涵。
文献综述
《诗经》首章《关雎》主旨的争辩声历来不绝于耳。从汉代一直到清代《关雎》主旨都被界定为歌咏后妃之德。《毛诗序》开篇即言“后妃之德”;孔颖达《毛诗正义》也做了具体的阐述;朱熹的《诗集传》也对此表示赞同。明清以来,此观点逐渐不被人们所接收,姚际恒《诗经通论》认为《关雎》是当时的诗人赞美世子结婚的作品,并不实指周文王、后妃太姒;崔述《读风偶识》则说其主旨为君子自求良配;方玉润《诗经原始》也否认“后妃之德说”。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后妃之德说”更是屡遭批判,闻一多《风诗类抄》中认为《关雎》不过讲述了男子在河滨偶遇女子而相思不已的故事;胡适《谈谈诗经》一文说:“《关雎》完全是一首求爱诗,??这是描写他的相思苦情??”刘大白的《白屋说诗》也认为《关雎》是一首求爱的诗;高亨《诗经今注》:“这首诗歌唱一个贵族爱上一个美丽的姑娘,最后和她结了婚。”袁梅《诗经译注》说是古代的一首恋歌;程俊英《诗经注析》认为是一首贵族青年的恋歌。
二十一世纪以来,《关雎》的研究更胜从前,《诗经》研究专家夏传才在《现代诗经学开端的十年》中认为应该接收不同的声音;陈戍国《诗经校注》中也基本认为《关雎》只是男子追求淑女;而吴小如的《诗?关雎》则说《关雎》是一首经过加工的民歌;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还认为其为婚嫁歌,诸如此类的说法还有很多。同时人们开始用西方理论解释《关雎》,如叶舒宪《爱情咒与“采摘”母题:<关雎><卷耳><芣苢>通观》就从西方母题理论的角度解读《关雎》,
再如,邹然《从接受美学观点看<关雎>的反馈信息》就直接从美学角度解释《关雎》主旨。笔者在整理了这些文献的基础上,从不同的方面论述“后妃之德说”的合理性,旨在恢复国人的解释系统,希望给以批评指正。
一、《关雎》主旨梳理
《关雎》主旨众说纷纭,其说法的不同明显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限,汉代时就广泛流传两种说法。三家《诗》均认为《关雎》是一首讽刺诗,其主旨是“刺康王”,这一说法在刘向之后写成的《列女传》有明确的阐述,而《毛诗》则认为《关雎》主旨是“后妃之德”。之后对其主旨的解释大体上还是限于“后妃之德”的范围,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我们一般将其概括为“歌咏爱情”。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关雎》主旨
汉代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有关《关雎》主旨的解释就很多,而最具代表性的大约有三种:后妃之德、思贤才、君子思淑女。
1、后妃之德
《诗大序》开篇曰:“《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即赞美后妃的功德。从汉代到清代,《关雎》的主旨解释一直沿用“后妃之德说”,宋代大儒朱熹在《诗集传》也说:“《关雎》,后妃之德也,孔子之叙书也,举起所谓作书之故,其赞易也,发其可以推易之端,未尝详言之也。” 2 由此可见,“后妃之德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思贤才
《毛诗小序》则解释《关雎》主旨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毛诗正义》则解释为“《关雎》之篇,说后妃心之所乐,乐的比贤善之女,以配己之君子;心之所忧,忧在进举贤女,不自淫恣其色;又哀伤窈窕悠闲之女未得升进,思得贤才之人与之共事。君子劳神苦思,而无伤害善道之心,止是《关雎》诗篇之义也。”3
3、君子思淑女
①③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 [M].北京: 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9. ②朱熹.诗集传 [M].北京:中华书局,1999:3.
1
我们从《关雎》的字面意思上看,就是君子对淑女的可遇而不可求,君子对淑女的思念之情呼之欲出。此外,《诗志》也说:“只‘窈窕淑女’二语已定??此为君子思淑女也,若作宫人辗转反侧便无谓。孔子曾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二语,已尽此诗之妙??”
事实上,我们细细分析的时候,不难发现,“后妃之德说”、“思贤才说”以及“君子思淑女说”出自“同宗”,可以说它们都是“后妃之德说”的衍生发展。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关雎》主旨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西方理论学说在中国很流行,那时候传统文化几乎都被放置于糟粕的境地,学者们对《诗经》有了新的定义,对《关雎》主旨的界定也发生了变化,大致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1、古代歌谣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文学革命的倡导人胡适明确提出《诗经》未经孔子删定,只是慢慢收集起来的一部古代歌谣,他在《谈谈<诗经>》中说:“《诗经》并不是一部圣经,确实是一部古代歌谣,可以做社会历史的材料??”4那么,作为《诗经》首章的《关雎》无疑是一首古代歌谣,其主旨所表达的就是淳朴美好的爱情。
2、民歌
这个说法实际上是从古代歌谣当中衍化而来的,它认为《关雎》是无关乎贵族、礼仪、贤德、教诲的一首再单纯不过的爱情诗,它歌颂了古代男女之间美好的相思之情,体现了原始的纯粹爱情。
3、婚嫁歌
这种说法更为具体,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说:“在周南、召南里,有几篇民间的结婚乐曲,和后代的撒帐词等有些相同。《关雎》里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明是结婚时的歌曲。”5
综上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学者们普遍抛弃了“后妃之德说”,而总以“歌咏爱情”概括主旨,其前后变化可见一斑。
①胡适.谈谈诗经 [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5. ②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 [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4:30.
二、后妃之德并非无理之说
“后妃之德说”最早是在《毛诗大序》中提出,开篇明义:“《关雎》,后妃之德也。”除了三家《诗》的“刺康王”说,“后妃之德”已经是最接近《诗经》创作时间的说法。当然,无论是从《关雎》诗的表意还是引申义,“刺康王”说都是很牵强的。那么,《毛诗》所认为的“后妃之德”究竟有无道理,《关雎》主旨到底是怎样的?借鉴古今学者的一些研究资料,笔者认为,“后妃之德”的说法并非无理之说,而恰恰是《关雎》主旨所在。
(一)属类上的论证
提到属类问题,我们首先看《诗经》的分类,它分为三类:风、雅、颂。风,即国风,是各个地区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大多是祭歌,风雅中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地位低微者。《关雎》是《国风·周南》中的第一篇,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卫风、郑风等等,周南、召南等都是地名,这两地都是周王京畿洛阳,其他的是诸侯国名。《毛诗》曰:“言《国风》者,国是风化之界,诗以当为别故称之《国风》,其《雅》则天子之事,政教刑于四海,不须言国也。”6一些观点由此认为,《关雎》既然是说后妃之德,那么按照《毛诗》所言就应该将其纳入《雅》中,所谓“风化之界”已不能限定后妃之德了。然而事实上,这是一种断章取义的说法。十五国风中,《周南》、《召南》都是说周王的,而不是诸侯国,这些从地名上我们也很容易看到。此外,《孔颖达疏》也明确提到:“王者必圣,周公圣人,故系之周公。不直名为‘周’,而连言‘南’者,言此文王之化,自北土而行于南方故也。”因此,周南、召南是说周王而非诸侯。国风本就是各地风气,只是用乐调加以区分罢了,所以,国风这种天下之风化包含王风就不奇怪了。
以上的一些论证只是为“后妃之德说”提供了可能性,周南是“王风”,那为什么说是“后妃之德”呢?《毛诗正义》解释为“上既总言二《南》,又说《关雎》篇义,覆述上后妃之德由,言二《南》皆是正始之道,先美家内之化。”这里明确讲了《关雎》主旨,即后妃之德的原因,正如《正义》所言,“二《南》之风,实文王之化,而美后妃之德者,以夫妇之性,人伦之重,故夫妇正则父子
①. 清·阮元 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 [M].北京: 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9.
大多数人从内心里认为西方的解释系统还原了人类的本真,殊不知,有些知识是需要我们自己的文化背景、价值观来解释的,正如《关雎》,其文化背景本来就是一个礼乐文化时代,那时候,上到君臣,下至百姓,都信奉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关雎》解释为“后妃之德”是符合逻辑的,我们中华的文化本来就不是像西方一样直白显露,我们的文化是一种含蓄内敛的如水中望月般朦胧的美。我们尚且不去评论中西方文化孰优孰劣,但是用西方的文化解释系统去理解中华文明中最古老的经典之一,而且是位于四始之首的《关雎》,才是真正的牵强附会。
把西方化了的中国文化还原为“中国的中国文化”。首先应该明确本真中华文明绝不是现今我们通常所解释的那些内容,要恢复中国文化的固有解释系统,必须用本真中国文化解释系统去揭示六千五百年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蒋庆先生的《以中国解释中国》一文中,他提出:“要重建中国文化自身的解释系统,史学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句话正揭示出一个本质问题,那就是中华经典的解释应该植根于中华的文化传统背景之中,而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正是这个解释系统的大背景。
结语
简而言之,《关雎》诗的解释应该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那些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解释的主旨,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该予以摒弃的,要知道,我们自己的文化精神根源在原汁原味的古代中国典籍之中,假如我们不能用正确的方法来解释、学习先哲们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反而用歪曲的道理看待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这个民族还怎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还怎么让他人学习我们的精神文化财富?试想,西方化了的中国经典还有什么意义呢?先哲有云: 中华文化存, 中国亦存。中华文化亡, 中国亦亡。就从《关雎》的主旨解释开始,孰优孰劣,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
参考文献
[1] 陈飞.<诗经关雎>本义探微 [J].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8.
[2] 废名.废名讲诗(陈建军、冯思纯编订) [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刘向.列女传 [M].扬州: 广陵书社,2001.
[4] 李贺军.“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诗经>学独立思考派地位的确立 [J]. 河南科技大学学
报,2009,(3).
[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 钤进永.争鸣:必须重建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系统 [N].文化湖北,2005. [7](清)阮元 .校刻十三经注疏 [M].北京:中华书局,2009. [8] 隋丽娟.关雎主旨流变 [J]. 读写百草园,2012,(2).
[9] 史立群.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承载与传承——<关雎>中“君子”形象分析及<关雎>的现代意义 [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10] 唐景钰.传统诗经学<关雎>诗旨演变考 [J].文学研究,2012. [11] 吴小如.说<诗·关睢> [J].文史知识,1985.
[12] 夏传才.现代诗经学开端的十年 [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6). [13] 向村仁.私塾手册 [M].香港:华夏文艺出版社,2008:195-196. [14] 许慎.说文解字 [M].北京:中华书局,2004.
正在阅读:
简析《关雎》主旨解释的优劣04-06
妈妈必读:怀孕23周要做的事10-30
中软国际面试题04-03
浪漫爱情唯美意境图片02-09
中央电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4-15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要求01-0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关雎
- 简析
- 主旨
- 优劣
- 解释
- 关于对市政协第十二届第三次会议第51号提案的答复函
- 实验一二三内容
- 宁波近年教师考编题目
- 2018重庆中考数学与抛物线有关的动点面积问题(含答案)
- 邯郸市第六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 大学教育值得吗?英语作文 - -Is college education worth it
- 二上第一次段考
- 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模拟题
- 红色长廊一区工序资料报验
- 陕西延安供电局330kV朱家变电站事故调查报告书(摘要) - 图文
- 教育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
- 2013届高考生物复习夺标学案 专题04 物质跨膜运输、酶与ATP 新人
- 真善美学校文化建设规划
- 指挥中心二期工程创优计划2 - 图文
- 四川大学局部解剖学试题
- LS-dyna 常见问题汇总00
- 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 关于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工作知识解答
- 2015最新百度SEM中级认证-考试中心题库+答案-BAI-033
- “三服务”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