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导学提纲(201006研究生课程)

更新时间:2023-07-23 01:5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导学提纲

吕志江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桐乡学院(桐乡社区学院)

学科说明1、《科学技术哲学导论》旧时沿用前苏联称为《自然辩证法》, 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相关问题、要求和挑战作出的更加系统和 独到的哲学回应。 2、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技哲学这一学科生机勃发,前景 看好。 3、属哲学的二级学科。我国的学科门类划分为12个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 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 哲学下的二级学科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外国哲学、 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等。

教材简介1、本书是一部专著性的学科教材,涵盖了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主要内容,且充分吸纳了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 2、全书循着科技不断向外扩散所激起的思考,渐次展开对15个重大问题的有 创意阐述:1.学科定位问题4.生态价值观问题

2.现代科学技术观问题5.可持续发展问题

3.自然观的变革问题6.科技时代的伦理建构问题

7.科学发现与科学辩护问题 9.数学方法与系统科学方法问题

8.科学认识的经验基础与理论建构问题 10.技术和工程的概念基础问题

11.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13.科技革命与经济社会变革问题 15.科技与文化的整合问题。

12.社会科学的哲学反思问题14.科技运行的社会支撑问题

3、正因本教材为个人学术专著,故内容观点、编写体系、文字表达等 方面存在不少值得进一步研讨的地方。

著者简介刘大椿,江西人,1944年5月生于贵州。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 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技时代 的伦理问题和道德抉择、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科技战略与政 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与评价。 编撰或主持编撰了多种关于科学哲学的代表性专著和教材,主要有 《科学技术哲学的前沿和进展》、《科学技术哲学引论——科技革 命时代的自然辩证法》、《走向自为——社会科学的活动与方法》、 《互补方法论》、《科学哲学》等。其中《走》获得国家教委首届

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导论 ——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一 二 三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兴起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的难题与展望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内容

一、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兴起1.中国改革开放与科学技术哲学的兴起 P2 背景原因: 世界范围内的改革开放(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文化多元化…… 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革命(信息科学、生物工程、基因技术…… 兴起情况: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框架有了许多变化,研究内容有了新的拓展。 研究动因有了新的活力,改变了过去自然辩证法研究相对封闭的局面, 分化和形成了许多专门的学科分支,如:科学学、未来学、哲学科学、 科学方法论、科技思想史、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自然哲学、生态哲 学、环境问题研究、科技与社会研究等。

2.对国外研究成果全方位的吸收与剪裁

P4

过去20年对国外的研究成果全方位开放,译介的著述之多是空前的。 我国学者现在对国外同行的学术观点已不再陌生,这为今后深入一步 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但这期间,的确有食 洋不化、浅尝辄止的毛病。在引进国外成果时,如何联系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际情况,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中 有生命力的东西相结合,在中国土壤上扎下根来,这更是一个薄弱环

节。其中既有规范化的问题,也有本土化的问题,这些是科学技术哲学最初面临的基本使命。

3.科技哲学有了新的更深入的思考

P5

七八十年代拨乱反正时的理论论辩,固然促进了学术的初步繁荣,推动 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但也暴露出对科技认识的几个误区: 第一,知识层面,混淆了科学知识的广义与狭义之分凡正确的知识都可称“科学知识”,但其中有明晰逻辑体系且经严格实验验证的知识方属狭义“科学知识”

第二,方法论层面,科学方法的学术规范缺失,甚至搀入不少非科

学、伪科学的成分(如李洪志法轮功、张悟本绿豆养生治病)第三,实践层面,将科学与技术混同起来(如:要么以为基础科学会直接带来生产效益,要么将科技研究与生产实践分割开来)

第四,人类文明层面,没有意识到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或过分 乐观于科技发展给人类的正影响,或过分强调其负影响。如基因研究、生物克隆、胎儿性别鉴定、遗传疾病预测、互联网技术对人类的影响等到今天还陪受争议)

因此,对科学技术进行哲学思考必然会有助于人类走出上述种种误区!

二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的难题与展望1.当代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难题 P7

无可否认,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与西方现代科学文化之间有明显差别,正是这一点使得近代中国引入西方现代科学文化的努力屡屡受挫(一生热衷美容养颜的慈禧初拒照相怕夺魂)新 中国后,我们因政治挂帅而长期排斥科学和传统;改革开放后,我们崇拜科学,强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仍继续忘却老祖宗积累的中华传统文化;近些年来社会转型

引发诸多社会难题而科学又

无法解决的时候,中华传统文化重受追捧,国学重热大江南北,甚至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科学无力拯救当前困惑中的中国,唯有诸子百家 才能救中国。 在当代国际学术界,似乎出现了:反思解构实证主义后形成了后实证主义或后哲 学文化潮流;反思批判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后形成了非理性主义倾向;反思抨击技术 主义和现代主义后形成了回归古典回归东方的时尚。 东方传统文化是否绝对不能容纳西方科学理性?科学理性是否一定与民族文化传

统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相抵触?当西方一些学者鼓噪回归古典、回归东方之时,我们在为祖先自豪之余,到底是向前看抑或向后看?……

2.对科技理性的认真审视

P8

科技理性究竟是什么?科技哲学至少要回答四个问题:

一是科技活动的方法论问题(发展和检验科技是有一套规则的)二是科技活动的历史性问题(发展科技要与研究科学史相结合) 三是科技活动的社会学问题(科技发展与社会条件制约、人类活动喜好相关) 四是科技活动的文化性问题(科技进步是文化演变发展的结果) 科技发展的恶用正加深着人与自然的裂痕,产生了环境污染, 破坏着生

态平衡;人类战争和军备竞赛等也刺激科技发展。因而,对参与发展科学事业的人来说,决不能简单地把科技成就等同于人类的进步,应当更认真 地思考人类的明天。

3.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展望

P11

一是科技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将会更加全面和深入; 二是对当代世界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将会得到更多的终极关怀(如: 上海世博会展示最多的是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方面的新能源新材料 新技术)

可见,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至少会、应当会在下述两个方面作出贡献: 第一, 树立正确的科技意识(既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又要怀疑和容忍)

第二, 为科技恰当地定位(如:是科技主宰社会,还是社会主导科技等问题给予正确明确的回答)

三、 当代科技哲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内容根据 P121,综合研究2,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 3,自然观研究 4,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研究 5,技术哲学与技术方法论研究 6,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哲学问题研究 7,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8,科学与文化研究 9,科技思想史研究 10,科学技术哲学名著与科学技术哲学史研究

第一章一 二 三

现代科学技术概观

科学活动论与科学共同体 现代科技结构与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

弘扬科学精神

一、科学活动论与科学共同体1.科学是一种人类活动一种建制(职业) 一种方法 一种累积的知识系统 一种生产能力 一种重要观念的来源 (2)科学是一种高层次

的人类活动。 一种知其所以然的活动——解释常识 一种思维活动——精确概念和条理体系 一种预言活动——准确预言

P17

(1)科学的主要形相(面貌):

2.科学认识活动的要素

P21

涉及很多要素,但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三类: 一是主体要素 ——科学工作者 二是客体要素 ——自然界,大至宇宙天体,小细胞分子 三是工具要素 ——硬件(仪器与设备人体器官的延长)和软件(理论与方法人脑器官的扩大) 这些要素同生并存、互相依傍、相互作 用,构成科学认识活动动态发展 的框架。

3.作为科学认识活动的主体的科学家

P23

在构成科学活动的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工具三大要素中, 科学认识活动的主体——科学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科学家的三个必备条件:

高度的思维能力、了解社会需要、具有探索精神科学家的主体性表现在: 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

4.科学共同体的规范结构与科学范式 P25(1)科学共同体的规定性 一是指整个科学界外在结构:与社会其他界别如文艺界、劳工界相区别

二是指部分科学家组成的各种集团内部结构:区分各类不同科学家群体,如医卫专家协会、农业专家协会、航天专家协会等

(2)科学共同体的规范结构(科学范式)20世纪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之一,美国的默顿在《论科学与民主》一文中系统地阐述了科学 活动的规范结构也即科学精神气质的四大原则——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条理的 怀疑主义。默顿规范不仅是约束科学家的基本价值规范,也是科学家共同体社会结构的基本 准则,这一思想是默顿科学社会学的核心内容和精髓,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 当然,默顿规范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广泛争论。 库恩被称为科学哲学之父,范式理论是其代表性理论。他将科学范式定义为从事某一领域科 研活动的群体的组成人员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3)科学共同体(知识结构)与科学范式(社会结构)的相互关系很复杂:P27四点

5.科学的职业组织与名誉共同体

P27

英国科学社会学家怀特莱认为,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知识的发展是至关 重要的, 因为它联结“知识主张”的生产与评价,从而控制科学研 究的方向 。 怀特莱从社会学角度阐述了科学共同体的二个维度:科学共同体既是 科学家们的职业(工作)组织(如某某研究所、研究院,中国科学院、

某某科协等),又是科学家们的名誉(荣誉)组织,其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必须受其约束控制。(参见P29第二自然段)

怀特莱定律:“领导在群体外的声望有助于巩固他在群体中的地位,而他在群体

中的地位又提高了他在外界的声望。”——当代管理学经典名言。

二 、现代科技结构与发展趋势1 科学和技术的不同旨趣(宗旨意图)(好奇心驱动下的认知活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近代以来,科学成就日新月异,使人类拥有全新的世界观和认识事物的新方法,如:哥白尼日心说、拉

P29

①科学的首要旨趣是认识事物,即对事物作出解释和预言。

瓦锡化学革命(燃烧氧化学说) 、赖尔地理学革命(地质进化均变说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直观性、常识性和静止性看法,使人们开始借助抽象的科学思维去寻求明晰而可检 验的科学概念;本世纪来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等促使人们世界观呈现出动态性特征。

②技术的基本旨趣是控制和改变事物,即控制自然过程和创造人工过程(科学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回答做什么?怎么做?)如:冶炼技术、转换技术等使石油、煤炭、太阳能等成为人类新能源新材料;印刷术、广电通信技术、 网络技术等给人们带来无穷尽的信息资源)。

③科学与技术原先是价值取向不相同的二条平行线,上世纪以后才逐渐变成交汇扭 结在一起的一条曲线。现在,以常识为基础的传统技艺日益发展为现代科学技术。

2.现代科技的整体结构

P31

(1)人类的科学活动整体结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2) 现代科学结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 (3) 现代技术结构: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

3.现代科技的层次结构(1)基础性层次结构

P34

指基础科学与实验技术的内部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2)应用性层次结构。指技术科学与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3)开发性层次结构。

指工程科学与产业技术的内部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c0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