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解员-劳动争议仲裁课程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3-08-08 04:0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天津市调解员培训-劳动争议仲裁课程

练 习 题

提示: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根据我国劳动争议的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主体是指( )

A、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B、用人单位和本单位的劳动者

C、两个独立的劳动者 D、两个独立的用人单位

2、劳动争议的客体是劳动争议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下列不属于劳动争议客体的是( )

A、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等行为

B、具体的工资、奖金的数额

C、劳动保护用品、设施

D、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 )

A、一调一裁一审,部分裁决为终局裁决 B、一调一裁一审

C、一调一裁两审,部分裁决为终局裁决 D、一调一裁两审

4、在我国负责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组织是 ( )

A.各级劳动行政部门 B.各级人民政府

C.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 D.各级公安机关

5、第一审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定审结期限为

A.立案之日起3个月 B.立案之日起6个月

C.立案之日起9个月 D.立案之口起1年

6、下列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职责的是( )

A、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 B、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

C、依法发出支付令 D、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7、《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一定条件,下列不符合担当仲裁员条件的是( )

A、曾任审判员的

B、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

C、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三年的

D、律师执业满三年的

8、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

A、30天 B、60天

C、90天 D、1年

9、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 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

A、5日内 B、10日内

C、15日内 D、20日内

10、《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

A、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内 B、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

C、不受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D、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90日内

1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庭可以对部分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先予执行”,下列申请不能先予执行的案件是( )

A、追索劳动报酬 B、确认劳动关系

C、追索工伤医疗费 D、追索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

12、上下级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争议案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和繁简程度来纵向确定受理范围的管辖是指(

A、地域管辖 B、级别管辖

C、移送管辖 D、指定管辖

13、劳动争议仲裁中,委托代理人的产生是基于( )

A、法律规定 B、亲权

C、当事人委托 D、仲裁委员会指定

14、一般仲裁庭的组成人员是( )

A、1人 B、3人

C、5人 D、7人

15、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的构成是( )

A、用人单位与劳动管理部门 B、劳动者与劳动管理部门

C、具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D、工会与劳动行政管理部门

16、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的性质是( )

A、行政性 B、司法性

C、民间性 D、兼有行政性和准司法性的执法行为

17广义的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除了申诉人和被诉人外,还包括( )

A、鉴定人 B、第三人

C、代理人 D、证人

18、我国人民法院判决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合议制 B、独任制

C、复合制 D、多层制

19、劳动争议诉讼证据的形式特征是( )

A、合法性 B、客观性

C、关联性 D、主观性

20、下列不是劳动争议审判基本制度的是( )

A、合议制度 B、回避制度

C、公开审判制度 D、一审终审制度

21、下列关于劳动仲裁代理人说法错误的是( )

A、劳动仲裁代理人能同时代理同一劳动仲裁活动的双方当事人

B、劳动仲裁代理人只能以仲裁当事人的名义进行仲裁活动,维护被代理人的和合法权益

C、劳动仲裁代理人必须在法律规定,仲裁委员会指定、当事人委托的代理权限范围内从事劳动争议仲裁活动,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D、劳动仲裁代理人的劳动仲裁代理权的产生是基于法律规定,仲裁委员会指定和当事人委托

22、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下列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的是( )

A、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24个月金额的争议

B、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C、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条件、劳动环境等劳动标准方面发生的争议

D、因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对妇女怀孕期的保护的规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23、下列各项不属于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代表的是( )

A、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B、同级工会代表

C、劳工代表 D、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

24、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是( )

A、一经送达当事人 B、当事人收到调解书15日后

C、当事人收到调解书30日后 D、当事人不向人民法院起诉时

25、简易仲裁庭负责处理简单劳动争议案件,组成简易仲裁庭的仲裁员共( )

A、1名 B、2名

C、3名 D、5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

1、与其他争议相比而言,劳动争议的特征有( )

A、劳动争议主体特定性 B、劳动争议主体关系双重性

C、劳动争议内容多元性 D、劳动争议影响严重性

E、劳动争议主体多元性

2、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劳动实体法律规范包括( )

A、劳动法律与劳动行政法规 B、劳动法律与法规解释

C、劳动规章 D、地方性劳动法规与劳动规章

E、劳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3、劳动争议协商的原则主要有( )

A、主体合法原则 B、平等协商原则

C、合法协商原则 D、工会主导原则

E、权利共享原则

4、人民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可按撤诉处理的情形包括( )

A、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B、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C、原告为无诉讼行为能力人 D、原告应当预交而未预交案件受理费的 E、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人民法院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院许可中途退庭的

5、劳动争议仲裁文书的送达方式有( )

A、直接送达 B、留置送达

C、委托送达 D、邮寄送达

E、公告送达

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5题,每题1分,共5分)

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所有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外国公民能作为劳动争议主体( )

2、集体争议主要是指多数劳动者或者劳动者团体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发生的争议( )

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诉讼是劳动争议处理的最终程序( )

4、地方检察院属于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的是( )

5、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劳动争议时,实行两审终审制(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劳动争议和行政争议的主要区别。

2、简述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内容范围。

3、简述劳动争议仲裁第三人的特征。

4、简述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5、简述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享有的程序方面的仲裁权利。

6、简述劳动争议诉讼证据的分类。

五、论述题(本题10分)

1、试述劳动争议诉讼与民事诉讼的主要区别。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5分,共25分)

1、肖某2010年3月进入某食品工厂,双方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特别约定:如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情节严重,公司有权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2011年6月10日,肖某接到公司的一份解雇通知,解雇理由是肖某上班时间被班组长及副总经理累计四次抓到偷吃加工食材,根据公司规章制度,被抓到三次以上偷吃加工食材视为严重违纪,公司可解除劳动合同。肖某认为,公司从未将规章制度的内容向其公示,公司称规章制度已向其公示,但无法举证规章制度公示的事实。肖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撤销辞职通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了该案。

问:在本案的裁决过程中,举证责任应如何分配?为什么?

2、姚某是某咨询公司的业务经理。2010年2月1日,姚某与某咨询公司签订了1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终止日为2011年1月31日。2010年5月起,因咨询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姚某5月和6月的工资5000元。7月起,咨询公司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姚某支付了以后各月的工资,但5月和6月的工资一直未支付,姚某也未索要。2011年2月1日,双方劳动合同到期终止。2013年10月,姚某向咨询公司索要拖欠的工资,咨询公司拒绝支付,姚某提起仲裁申请。

请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有关规定分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否受理此案?

天津市调解员培训-劳动争议仲裁课程

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B 2、D 3、D 4、C 5、B 6、C 7、C

8、D 9、A 10、C 11、B 12、B 13、C 14、B

15、C 16、D 17、B 18、A 19、A 20、D 21、A

22、B 23、C 24、A 25、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 ABD 2、ABCDE 3、ABC 4、AB 5、ABCDE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错 2对 3对 4错 5对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劳动争议和行政争议的主要区别。

答:(1)争议的主体不同。

(2)争议的内容不同。

(3)争议的客体不同。

(4)产生争议的原因和处理争议的依据不同。

(5)争议引起的诉讼程序不同。

2、简述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内容范围。

答:(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发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3、简述劳动争议仲裁第三人的特征。

答:(1)他依附于申诉人或被诉人。

(2)他参加劳动争议仲裁活动的时间,必须是在他人之间的仲裁已经开始,而劳动争议仲裁庭尚未作出终局裁决之前。

(3)他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厉害关系。

(4)他参加劳动争议仲裁活动的目的,必须是为了维护自己合法劳动权益,并且是以自己的名义参加仲裁活动的。

4、简述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答:(1)保护劳动争议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

(2)及时迅速地解决劳动争议,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维系和谐的劳动关系。

(3)前置处理争议,减轻人民法院的负担。

5、简述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享有的程序方面的仲裁权利。

答:(1)当事人有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的权利。

(2)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3)当事人有收集和提供证据、查阅或复制与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的权利。

(4)当事人有辩论的权利。

6、简述劳动争议诉讼证据的分类。

答:(1)本证与反证。依据证据与举证责任承担者的关系,可以将劳动争议诉讼证据分为本证与反证。

(2)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根据劳动争议诉讼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系,可以将劳动争议诉讼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3)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按照劳动争议诉讼的证据的来源,可以将劳动争议诉讼证据分为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四、论述题(本大题10分)

1、试述劳动争议诉讼与民事诉讼的主要区别。

答:虽然目前我国劳动争议诉讼适用民事诉讼程序,但和民事诉讼仍有重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涉诉案件的性质及内容不同。民事诉讼中,涉诉案件的性质是民事纠纷,它是在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争议。劳动争议诉讼中,涉及案件的性质是劳动争议,它是在形成劳动关系的主体之间发生的、以劳动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争议。

(2)诉讼当事人不同。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双方是地位完全平等的民事主体,双方当事人分别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非法人组织。而在劳动争议诉讼中,诉讼当事人比较特定,一方是用人单位,性质上是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另一方是劳动者,性质上是自然人,并且他们之间存在着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双方的地位在某些方面并不完成平等。

(3)提起诉讼的前提条件不同。民事主体之间发生民事纠纷后,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劳动争议主体在提起劳动争议诉讼之前,必须先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经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仲裁后,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4)举证责任有所不同。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谁主张,谁举证”为原则,也就是说任何一方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否则将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在劳动争议诉讼中,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由作出决定的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其他劳动争议案件,则采取“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5分,共25分)

1、答: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由于劳动关系所具有的隶属性和平等性,以及劳动者的弱势地位等因素,举证责任既适用一般民事案件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也适用“谁决定,谁举证”的原则。

在本案中,公司对肖某作出了辞退的决定,肖某因不服该决定而提起仲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龄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因此,在本案中,用人单位应按照合同的约定,举出证据证明规章制度公示的事实,并举出相应证据证明肖某有上班时间累计四次被抓到偷吃加工食材的情况属实。如果公司不能举证,则需承担败诉的风险。

2、 答:(1)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5分)

(2)本案例中,姚某困劳动报酬问题与公司发生劳动争议,其与公司2011年2月1终止劳动关系。并于2013年10月,提出劳动仲裁。这不符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5分)

(3)因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不会受理此案。(5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c0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