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管理文化

更新时间:2024-06-16 07: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用文化管理学校 用思想引领教师

——浅谈对学校文化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摘 要]文化管理是现代学校发展中的一个崭新的命题。它有着经验管理、制度管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以人为本”和“文化育人”的现代学校的两大特征的外显。文化管理要通过建立完善有序的学校运行机制,形成厚重的学校文化精神,建构协作高效的优秀团队和建设学习型学校,提升教师文化素质来付诸实施。 [关键词]文化管理 学校 内涵 必要性 途径

一所好的学校,能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校舍、质量等表面的因素吸引人,更主要是由于她的传统、氛围等内在因素所散发出的魅力令人钦佩。学生家长是否愿意将孩子送到学校求学,首先是冲着学校优良的“育人环境”而来。“育人环境”即为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而学校文化得以传承,必然需要相适应的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机制用本次培训学习中专家教授的话讲就是文化管理。它反映着校长高瞻远瞩的文化视野,昭示着校长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文化功力,是学校发展的新境界,是学校管理继经验管理(人治)、制度管理(法治)、精细化管理之后出现的又一新的生长点。在本次为期一月的华东师大研修中,很多专家、教授、校长都大讲特讲学校文化建设,将诸多办学行为都上升到文化层面去解读,更让我深信,学校要实现高层次发展,必须靠师生认同的文化去引领,靠文化管理去推动。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学校文化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1

一、何为文化管理

管理之神松下幸之助曾经这样说:“当你领导10个人的时候,你要走在最前面,领着大家去干;当你领导100个人的时候,你应该在中间,协调周围的各种关系;当你领导1000个人的时候,你必须在后面,掌握全局,把握方向!当你领导10000个人的时候,那么你惟一能做的事就是祈求上天保佑。”其实,所谓祈求上天保佑,就是顺道无为,使自己的思想符合自然,符合天人合一的准则。一个领导一万人的人,绝对不可能事必躬亲,除了制度发展的惯性之外,实际上你是靠着一种“思想”在统领这个团队,而这种“思想”很大意义上就是一种文化特征在管理上的表现与应用,这是企业中的文化管理。针对学校而言,文化管理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以师生共同价值观念和信念的确立为核心,通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组织文化,激励和规范师生的行为,增强群体凝聚力、亲和力和战斗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整体提升。这里的“文化”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地讲,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底蕴、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

二、为何倡导文化管理

现代学校有两大基本特征,就是“人文化”和“文化化”,即“以人为本”和“文化育人”。这两大特征,就决定了现代学校的基本管理模式——文化管理。

首先,“文化人”需要文化管理。现代学校管理对象的主体

2

是教师和学生,他们都是具有不同文化层次的“文化人”,是学校这一“文化场”中的文化人。对他们的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所以要“以人为本”,坚持“人本思想”。其次,教师通过传播文化,实现育人价值;学生通过学习文化,实现人生价值;所以,对师生而言需要文化管理。再次,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靠把不断接受的教育文化知识内化为教育教学实践来实现的;学生的素质提高,是靠把学科文化知识迁移成自身能力和品质来实现的。可以说,两者的发展都依赖于文化品位的提高,因此,实施文化管理是学校对师生进行“入格”管理和“升格”管理的必然要求。

其次,“文化课”需要文化管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目前来讲,学校教育仍然要以学科课程为载体;教师育人依然要通过文化知识来实现。这就要求学校要开设好学科课程。而这些课程首先是“文化课”,对“文化”进行管理的机制离开“文化”也是不现实的。还有,在课程开设与实施中,要做到“教育塑造”,而不是“教育速造”;做到“师生互动”,而不是“师生胡动”; 做到“诲人不倦”,而不是“悔人不倦”;做到“教育育人”,而不是“教育愚人”。其核心就是要对实现课程进行“文化管理”。另外,“文化课”的载体是课本,呈现的是严密的和简洁的知识,有人谓之“冰冷的美丽”。教师的责任就是让学生用“火热的思考”得到“冰冷的美丽”,这就离不开我们的课堂,更离不开课堂教学管理。“文化人”“教”与“学”“文化知识”,同样需要“文化管理”。

最后,“文化场”需要文化管理。学校是文化育人的场所,

3

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场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不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体现着文化的特质。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有许多东西,学生在课堂上是学不到的,要靠环境来熏陶”。学校的规划布局、环境美化等体现着文化美感,宣传栏、橱窗、广播、警示标牌等都凸显文化育人功能;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都是精神文化的体现;开展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以及文明班级、先进班集体、优秀学生干部、星级学生等评先树优活动,都是激励文化的表现形式。每一个班级的班牌、班训、班级标语、手抄报、黑板报、教室布臵等都渗透着文化育人。自然文化的布臵、人文文化的形成、精神文化的激励以及各种育人文化形式的和谐渗透与融合,自然需要靠有效地管理来实现。

三、如何实施文化管理

1、建立完善有序的学校运行机制。

有位企业家曾总结说,企业的快速运行:80%靠体系推动,20%靠领导力来拉动。那么,一所好的学校既要有好的领导,更要有好的机制。

学校高效管理的前提就是依法办学,按律治教,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章制体系,配之以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使师生自觉地围绕学校的管理目标运作,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转一样,它的运行轨道谁也看不见,但却永远沿着那无形的轨道运转而不偏离。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说得好:“哈佛的成功主要是形成了一种明确的办学理念,一套系统的制度和机制,所以现在即使没有校长,哈佛一样可以正常运转”。足见,严谨的制度、

4

高效的机制在学校管理运行中的重要性。

2、形成厚重的学校文化精神。

学校是师生“实现生命意义的地方,展示才华的场所,追求幸福的家园”。学校文化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应立足于“人本”,着眼于文化化人。所以,一个理想的学校,应是一个关注师生共同成长的绿色空间,关注师生和谐发展的民主舞台,关注师生生命质量的精神港湾。学校文化管理不单单是学校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一种学校文化精神的塑造,用文化的精神去熏染人,用文化的制度去约束人,用文化的氛围去感召人,用文化的魅力去浸润人,用文化的品位去提升人,进而丰厚人的精神底蕴,滋养人的文化素养,让学校成为传播科学的殿堂、弘扬文化的圣地、张扬个性的乐土、净化心灵的家园、凝聚人心的王国。

学校要通过营造被尊重的价值环境、对话的精神平台,构建融洽关爱的心灵空间,创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不是先在的东西,而是教师自己建构的结果。教师应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使自己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应努力使自己走出简单的物质欲求层面,进入精神的欲求层面;努力使自己由一个工具人、社会人变成一个文化人。假如学校中的教师一直追逐于个人工资待遇的最大化,一直喋喋不休于琐碎平凡的小事中,一直圈囿于个人的小天地里,这个教师即使教学技能是一流的,但他只能成为一名教书匠,徒有美丽的躯壳,没有实在的灵魂,因为狭隘的人是没有一颗博爱的、无私的、奉献的心。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bz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