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工程施工方案

更新时间:2023-03-13 11: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无锡常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组装拉丝机组扩产项目房建工程

(车间三)

高支模工程施工方案

文件号: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江苏武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

1

目 录

第一章 方案编制的主要依据------------------------------------------3 第二章 工程概况工程慨况------------------------------4 第三章 高支模方案------------------------------------5 第四章 施工计划--------------------------------------6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施工工艺技术---------------------------------------------------7 质量保证措施 ---------------------------------11 模板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15 模板整体倒塌应急预案 -------------------------17

梁、板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 -----18

A1、500×1300梁模板计算书 ----------- ---------21 A2、500×1300梁侧模板计算书------------- ------33 B1、250×500梁模板计算书----------------------40 B2、250×500梁侧模板计算书---------------------52 C1、200*500梁模板计算书----------------------------------58 C2、200×500梁侧模板计算书-------------------------------70 D、120厚板模板计算书--------------------------------------76

平面图、立面图---------------------------------86 2

第一章 方案编制的主要依据

设计图纸 施工现场情况

住建部建质[2009]87号文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无锡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9.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操作规程DCJ32/J30-200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江苏省及无锡市地方法规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本方案采用品茗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2014)

3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本工程概况 序号 1 2 3 4 5 6 7 8

二、结构概述: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二级。六度抗震设防。 1、现浇柱、梁、板结构。

2、现浇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柱、梁为C40, 板为C30。 3、底层车间层高为9.97m。 三、本方案高支模部位:

(1): 底层车间, 本工程9.97m结构层边梁、次梁为250×500,框架柱主梁KL1、2、3、4、5(2),500×1300, 边跨及框架次梁250×500,中间次梁为200×500,板厚120,支模高度为9.85m。高支模部位:(1) 、2轴~10轴交A~C轴;48m×32m,1536m2;(2) 、11轴~20轴交A~C轴; 54m×32m,1728m2; 合计:3264m2。

从地面上搭设排架,支模计算高度:9.85m。高支模施工方案计算高度以此为准。 (2): 梁统计表 梁截面尺寸 500×1300 250×500 200×500

项 目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建筑面积 工程地点 结构形式 建筑层数 建筑高度 内 容 无锡常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厂房车间三工程 无锡常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轻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淮安恒茂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7587.5m2 锡鸿路15号 车间三现浇框架结构, 车间三,二层, 底层层高10m; 二层层高6m; 女儿墙顶面标高18.8m 梁号 KL1、2、3、4、5 KL6、7、8、9、10 L3、4、5、6、7、8 轴线跨度 16m 6m 6m 4

数量 18 4条 5条 类型 框架主梁 框架次梁 次梁 第三章、 高支模方案

本工程采用45×90绿叶松方木和φ48×2.75焊接钢管以及15厚专用多层板,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扣件排架系统。

一、凡立杆支承在地基土上的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300厚碎石碎砼块垫层, 压路机压实,并做60厚C25砼垫层,立杆部位用通长50×200厚板作为支承点。

二、对于500×1300大梁, 立杆横距1.2m,纵距0.8m,大梁下增加两根可调节螺栓立杆直顶。大梁立杆纵距之间加一根短横杆,凡二个方向水平杆均必须分别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结牢固;步距1.5m;可调节螺栓伸入管内不得小于150mm, 且高出顶层纵横杆不大于500mm。

三、对于250×500框架次梁, 立杆横距0.80m,纵距0.8m;梁立杆纵距之间在大横杆上增加一根短横杆,凡二个方向水平杆均必须分别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结牢固;步距1.5m;

四、对于200×500中间次梁, 立杆横距0.80m,纵距0.8m;梁立杆纵距之间加一根短横杆,凡二个方向水平杆均必须分别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结牢固;步距1.5m; 五、楼板立杆间距800×800;与梁排架立杆形成同轴网。

六、支架外面周围一圈立杆设置由底到顶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框架主梁两外侧立杆设置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形成二个方向稳定;在梁底位置、中间层及扫地杆位置共设置三道水平剪刀撑;钢砼柱要先浇至梁底,水平杆每步距高度与已浇钢砼柱相联接; 七、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八、钢管与扣件必须按规范检验合格后才可使用;钢管厚度≥2.75mm;扣件旋梁扭力

距值在45~60N.m范围内,必须复检合格;

九、梁砼浇筑要从中间向二端对称进行,并按400mm一层分层浇筑;板上砼要均匀平放,不可超厚平放。

十、二层层高6m, 高支模方案同底层, 在梁底位置及扫地杆位置共设置二道水平剪刀撑;钢砼柱要先浇,水平杆每隔二个步距高度与已浇钢砼柱相联接。

二层排架立杆支承在二层楼板位置,底层支架不可拆除,要待上层砼达到强度,二层模板支架拆除后,才可拆除下面楼板模板支架; 本施工方案须按按专家论证意见作调整与完善。

5

第四章、施工计划

一、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规划的施工流程组织分段施工,主体结构以楼层和施工缝划分施工段,各施工段的流水作业计划时间详见施工组织总设计的进度计划。

本工程水平层分二个流水作业段, 先施工1~10轴, 再施工11~21轴。 1~10轴施工段: 6m标高夹层结构层→9.97m结构层→屋面结构层; 11~21轴施工段: 6m标高夹层结构层→9.97m结构层→屋面结构层; 二、材料计划

本工程模板采用混凝土专用复合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木方及脚手架钢管、可调顶托(用于主梁下部位)、铸钢扣件。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模板及支撑系统工程量,在保证均衡生产、流水作业、保证工期、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按施工进度计划调配模板及支撑系统材料进场。

按施工段的划分和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顺序以及混凝土浇筑后带模养护时间,制作和配置柱模板,尽可能增加周转次数循环使用,降低模板成本。

梁、板模板分别按梁底板及梁侧板以及楼板模板配置,梁底板模板应按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的拆模时间考虑,跨度小于8米的梁按混凝土强度达到75%即可拆除模板的时间考虑(但循悬臂构件的底模板应待构件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当板上部有超过其设计活荷载的施工荷载时,应待上部荷载去除后方可拆除。故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制作数量及备料应根据上述要求及各施工单元的施工周期进行计划,尽最大可能进行模板的周转,减少模板的一次投入量,支撑系统使用的钢管及扣件数量按相应的周期配置。

模板材料应从基坑开挖时进场,以供模板工制作。 三、劳动力计划

根据本工程施工组织总进度计划分析,模板工的配置数量直接关系到本工程的施工进度是否能按施工计划的要求执行,故在主体施工阶段的模板工应有项目部与班组共同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共同商定,本工程底层按十五天一层的用工量配备模板工。

模板工应从基坑开挖时进场,开始模板的制作。

模板作业人员应进行安全技术培汌,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符合相关要求。

6

第五章、施工工艺技术

一、模板的配置和堆放 (1)模板的配置

模板材料采用15厚的专用多层板、45×90的绿叶松方木及48×2.75的焊接钢管、铸钢扣件。模板的配置按照材料计划调配进场,模板的配制有以下几种方法: 1、按图纸尺寸直接配制模板;

2、按计算方法配制模板; 3、结构表面展开法配制模板。

4、本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时的模板按一层梁板,楼面一层的要求进行模板及相关材料的配置,冬季施工按每层15天的进度进行施工,当施工进度要求加快时应另行采取措施,确保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或承载能力达到上部施工要求的强度或能力。

(2)模板的堆放

1、从总平面布置图中规划出专门堆放模板的场地,该场地要求地势高,不易积水,交通方便,有利于防火,具体位置见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总平面布置图。

2、模板应分类整齐平行堆放,上下块模板之间应用木块垫开,垫块上下应对齐,防止模板受压变形。模板堆放不宜过高,防止失稳,最下一块模板应垫起至离地面200mm高,保持通风防止受潮。钢管的堆放应按规格分开堆放,同样应适当垫高,避免放置在湿土上面。

3、堆放场地搭棚防晒,防止太阳暴晒造成模板变形。

4、模板堆放及加工场地应配备灭火工具,操作人员严禁吸烟,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防止发生火灾。

(3)模板安装前准备工作

1、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或工长对作业班组进行质量和安全技术交底; 2、按构件尺寸和数量分别进行模板的制作和配制; 3、由测量组放出模板及预留洞的位置线;

4、柱混凝土接头、在支模前应分别凿毛或清理干净; 5、按本方案搭设柱、梁、楼板的模板支撑架;

6、柱、梁模板封模前钢筋、水电的预埋件等验收完毕且底面冲洗干净;

7、梁侧模板与顶板模板应与钢筋安装配合施工。当梁深度超过600mm时要求铺设好梁底板后,按上部板块一跳一的安装梁一侧的模板及相应部位的楼板模板,然后绑扎钢筋,

7

验收合格后再封另一侧的梁模板及相应部位的楼板模板。

二、支撑系统的搭设

(1)按本方案附图支撑系统立杆的纵横定位间距在底板或楼板上弹好网格线。所有主梁、次梁、楼面板下的支撑立杆纵横两个方向应分别在同一直线上,每步的纵横水平杆也应在同一直线及同一高度上且拉通。立杆底部设置扫地杆,离地高度200mm,支撑系统的排架步高按1500mm高度搭设,连同扫脚杆高度在内第一步水平杆高度控制在净高1700mm,其余均按不大于1500mm设置。除应设置平行于边缘的扫地杆外,还应垂直于边缘设置不超过二跨立杆间距的扫地杆。当边缘构件表面高度高于楼面,无法在同一高度设置扫地杆时,可将该处板块的整个扫地杆整体上移至边缘构件表面以上150~200mm处。

(2)支撑系统的所有扣件螺栓应拧紧,防止滑移。所有梁的承重杆与立杆相交处均应采用双扣件固定,板下为单扣件,标准层处的梁底及梁侧小横杆与立杆相交处以及当标准层上一根立杆承载上部模板面积超过0.8㎡的也应采用双扣件固定,其余水平杆与立杆相交处均采用单扣件,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均应为40~60 N·m之间。

(3)立杆接高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不允许采用搭接,立杆接头应距主节点500mm以内,同一步高内的立杆接头率不允许超过50%,且接头不允许在相邻立管同时出现。

(4)支撑系统的杆件及扣件不得随意拆除,应待梁、板底模板拆除时一并拆除。 (5)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支撑系统检查,发现扣件松动、立杆倾斜、立杆底部垫块松动、构件扭曲等问题应立即处理。

(6)所有钢管端部伸出扣件盖板的长度不小于100mm。 (7)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剪刀撑构件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500mm,每个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少于1.0m,每个接头应采用不少于2个扣件连接。

2、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或立杆上。 三、模板的安装

本工程采用45×90绿叶松木枋(或杉木方)和φ48×2.75钢管、专用复合模板,要求木枋不过度变形和脆断及节疤直径不大于断面木枋宽度方向或高度方向的1/3。承重支撑的采用普通脚手架钢管、铸钢扣件及标准可调托撑,其它辅助材料包括对拉螺栓、密封泡沫条、胶带以及脱模剂等。

(1)为了控制室内净高度,应在混凝土楼面浇筑时,采用控制楼板厚度的预制混凝土

8

圆柱体(卫生间部位不宜设置),上平面应在同一水平线上,混凝土浇筑时作为楼面面层标高的控制基准,

(2)梁、板模板

梁板支撑系统采用脚手架钢管、扣件、托撑、作支撑架(详见本方案附图),在支撑架的顶端横杆上放置45×90mm木楞(可调托撑上居中直顶钢管大横杆)。当梁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按跨度的0.1~0.3%起拱,当为悬臂梁时,按梁长的0.6%起拱,框架主梁的跨中起拱最大控制为15mm。当梁高度≥700mm时,应在侧模加设M14对拉螺栓。梁侧模板采用间距200~300mm的水平方木做次楞,垂直钢管做主楞,当有对拉螺栓时采用双钢管主楞。

梁两侧立杆中心与梁侧距离均为350~400mm,梁板模板支撑系统应按本方案附图的立杆平面布置图在地、楼平面弹线后进行安装,每块楼面板的立杆应按附图示意布置,在同一板块内的立杆间距,除边立杆离墙控制在400mm外,同一直线上的立杆间距尺寸应平均分配,其间距大小的偏差不应大于平均尺寸的±50mm。

梁侧模板与顶板模板应与钢筋安装配合施工。当梁高度大于等于600mm时,要求铺设好梁底板后,按上部板块一跳一的安装梁一侧的模板及相应部位的楼板模板,然后绑扎钢筋,验收合格后再封另一侧的梁模板及相应部位的楼板模板。

经计算,当梁高度≤500mm时,梁模板下均不增加立杆,梁断面高度为1300mm的梁在梁底板下设置二根可调托撑,详见本方案附图详图。

四、模板的拆除

(1)模板及支撑体系拆除方法

1、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模板拆除前应取得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数据,主梁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次梁及楼面板、楼梯板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判定可在混凝土浇筑时制作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标准试块,在估算混凝土强度达到75%左右时进行试验,并以试验数据作为判定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值。

2、板模拆除方法为:将支承构件底模板处固定水平钢管扣件螺栓松动后将钢管向下退50~100mm(松动可调拖撑),使龙骨与板脱离,先拆主龙骨,再拆次龙骨,最后取顶模

9

板。待顶板上木料拆完后,再拆钢管支撑系统,钢管支撑系统应按步从上往下拆除。

3、拆除主梁模板时,应将梁底小横杆与立杆固定的扣件螺栓从梁两端对称向跨中松动,并采用小锤轻轻敲打梁底模板,使其彻底与梁底混凝土脱离,然后再按搭设时的逆向顺序拆除模板及杆件。拆模时不应用力过猛,当局部有混凝土吸附或粘接模板时,可在模板与梁粘结处或旁采用专用撬棒轻轻撬动。禁止重锤敲击模板,使用撬棒时,禁止撬棒支承在梁的棱角处用力撬动,以免损坏梁的棱角。

4、拆下来的材料要及时运走,拆下后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干净,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5、拆除时要注意成品保护,拆下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按规格分类放置整齐。 (2)模板及支撑体系拆除注意事项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底层柱模板考虑到模板周转的需要,当提前拆除后应采用必要的养护措施进行养护(要求另见《钢筋、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

2、梁、板底模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下表后,方可拆除模板。

拆除模板混凝土强度表

构件类型及部位 板 结构跨度(m) ≤2 >2, ≤8 >8 梁 悬臂构件 ≤8 >8 ≥0.8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比计(%) 50 75 100 75 100 100 注:1、当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时,上部施工荷载超过楼面设计荷载的70%时应另行验算楼面的承载能力,并按验算结果确定下部楼层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

2、当悬臂构件悬挑长度大于0.8m时,上部有施工荷载时,下部的支撑系统不应拆除。

3、当上部有注1、2的情况时,当模板确要拆除时或已拆除时,应根据上部施工荷载的大小,采用独立支撑的(或其他)措施提高上部结构的承载能力。

4、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其施工荷载或施工时的等效均布荷载不应大于

楼面的设计荷载。当确要超过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或采取卸载措施解决。

模板拆除后,应及时进行清理,并分类堆放好。

10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一、钢管、扣件、可调托撑进场要求

(1)材质:引用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相关规定。

(2)验收与监测:进场的钢管、扣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与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检验报告,生产厂家必须具有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出具的生产许可证(或产品形式检验认可书),并且使用前须进行抽样检查、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管外观质量要求:

1、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没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2、钢管外径、壁厚(实测应不小于2.75mm)、端面等的偏差、钢管表面锈蚀深度、钢管的弯曲变形程度均应符合有关规定。

3、有条件时钢管宜进行防锈处理。 (4)扣件外观质量要求:

1、有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 2、扣件应进行防锈处理。

3、扣件可在螺栓处于65n-m时的预紧力时,采用小锤适当敲打其背部,当发现有裂缝出现或断裂时,应再扩大试验的抽检数量,按上述方法试验并仍有裂缝或断裂时,该批扣件原则上不应在本工程上使用,或应按规定抽样送法定计量检测单位进行再检测,再按检测结果判定该批扣件是否可在本工程模板支撑系统使用。

(5)复合模板采用:墙、柱模板、梁底板模板宜为122×242×1.5cm混凝土用专用多层模板,其余为90×182×1.5cm混凝土模板专用多层板。

二、梁板模板施工

(1)梁底模板宽度应按照梁宽度制作。当梁断面高度大于500mm时(含板厚度)应按

上部板块一隔一的安装梁一侧的侧模板,以及相应部位的楼面板模板,再安装梁钢筋,其他专业工种如有相配合的工作应一并施工,并通过项目监理机构的验收合方可将另一侧的梁模板封闭以及安装上部板模板。

(2)板模与梁模连接处,梁侧模板应封到楼面结构混凝土下,楼面结构的板模板铺设到梁侧模板顶(梁侧)。

(3)梁侧模固定采用垂直短钢管与梁底小横杆固定,上部与板底水平钢管固定,固定时

11

应拉线校正梁的平直度,梁底模板应按规定起拱。

(4)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三、其它注意事项

(1)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在模板工程施工前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及相应的操作规程、标准向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特别是模板在细部的处理方法)。幢号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应对施工作业按本方案要求及交底内容进行跟踪检查,特别是控制好模板的几何尺寸、垂直度、平整度及接缝部分紧密程度。项目专职安全员应对支撑系统的结构安全进行检查并验收。

(2)专业工长应严格要求施工班组按方案要求实施,合理安排人力,交叉施工时协调好各工种之间的配合。

(3)模板安装必须保证位置准确无误,模板拼缝严密,支撑系统牢固可靠,不发生变形和位移。

(4)施工班组要精心施工,做好自检、交接检。

(5)模板安装完成后班组应对模板位置、垂直度、标高、断面尺寸、预埋件及预留洞的位置进行自检,项目部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应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由项目施工员(质量员)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汇报并取得确认,再向项目监理机构申请要求进行复验并取得隐蔽工程验收符合要求,模板施工质量检验批验收合格的意见。

四、成品保护

1.模板安装应轻起轻放,不得碰撞已完成的构件,以防模板变形和构件损坏。 2.模板安装时不得随意开孔洞。

3.在模板上进行钢筋等焊接工作时,必须用石棉板或薄钢板隔离。

4. 在已经安装的钢筋上进行模板整改或完善时,应注意对已安装钢筋的保护,禁止在钢筋上直接踩踏至使钢筋变形或移位。

5.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杠硬撬,或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结构和模板;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掷。模板上口应采用木楔在模板与混凝土棱角处慢慢插入,轻轻敲打直至模板与混凝土脱离,防止混凝土棱角被野蛮施工破坏,影响结构的安全及影响混凝土棱角的观感。

6.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除粘结的灰浆,发现脱焊、肋边变形、配件损坏,及时修理:拆下的零配件应用箱或袋收集,扣件螺栓应及时上油防锈,非油漆模板应在拆下后涂上脱模油。

12

7.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拆除按规格分类堆放。当同规格的模板在下一阶段重复使用时,更要在拆除时注意损坏,分类清理及堆放,减少上部使用时对模板修复或制作的人工耗用。

五、质量控制

1.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现浇结构模板安装质量要求规定:

检查数量:项目部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幢号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应对检验批的构件全数检查。详见表《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2 .模板垂直度、平整度控制

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垂直度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将模板固定。模板的垂直度不应超过3mm,平整度不应超过4mm。 3. 模板的变形控制

(1)、浇筑混凝土时,应在整个模板系统的纵向中间段向两端对称浇筑。梁内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布料层高控制在600mm以内,严防振捣不实或过振,使模板变形或混凝土离析。严禁混凝土在浇筑时先浇筑外墙以外及悬挑结构部位的混凝土。 (2)、混凝土浇筑前认真检查扣件螺栓、直接承重的水平杆、顶撑及斜撑是否有松动; (3)、模板系统安装完毕后,禁止与脚手架有任何拉结。

4. 模板的拼缝、接头:模板拼缝、接头不密实时,用塑料密封条或三夹板条堵塞或覆盖;基础部位采用钢模板时,如发生变形时,及时修整。

5. 与钢筋、水、电安装等工种协调配合,墙、柱及深度较深梁的模板合模,应在钢筋、预埋件、水电安装的预留、预埋验收合格后方可合模。

6. 为提高模板周转、安装效率,事先按工程轴线位置、尺寸将模板编号,以便定位使用。拆除后的模板按编号整理、堆放。安装操作人员应采取定段、定编号负责制。

7.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13

主 控 项 目 1 2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 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防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 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且最大不超过30mm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次 1 2 4 3 4 5 项目(预埋件和预留孔洞)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插 筋 预埋螺栓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置 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置 尺 寸 允许偏差(mm) 3 3 5 +10 2 +10 10 +10 允许偏差(mm) 5 土5 基 础 柱、墙、梁 不大于5m 大于5m 土5 +4,-5 6 8 2 5 1 2 3 一 般 项 目 项次 项目(现浇结构模板安装) 1 2 5 3 4 5 6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截面内部尺寸 层高垂直度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厦

14

第七章、模板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一、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如下:

1.安装模板操作人员应为身体健康且无心脏病、高血压病,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戴安全帽,不戴安全帽或安全帽佩戴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施工现场;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作业层外围脚手架高度已高出作业面1.2m以上。

2.支模按顺序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在未固定前,严禁利用作为拉杆上下人,不准在拆卸后堆放在支架上或已经松动的模板上上人进行操作。

3.登高作业时,小型连接件必须放在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扳手等各类工具必须系挂在身上或置放于工具袋内,不得掉落。 4.安装墙、柱模板时,随时支撑固定,防止倾覆。

5.模板支撑系统禁止支承或与脚手架连结,当确实需要与脚手架连结或支承在脚手架上,应另行编制方案,并经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6.模板根据使用部位加以编号,分型号安排临时堆放场地。

7.拆模时,按顺序逐块拆除3形卡和扣件,避免整体塌落;拆除顶板时,应先松动扣件螺栓,并适当敲打模板,当模板整块与混凝土脱离时方可卸下,当须要临时加固后方可拆除 的模板,应待设置设临时支撑后方可进行拆除,以确保安全作业。

8.支模过程中如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位的模板与支架连接稳固,不得浮搁或悬空在支撑架上。拆模时中途停歇,应将已松扣或已拆松的模板、支架等拆下运走,防止构件坠落或作业人员扶空坠落伤人。

9.山形卡等零件、圆钉及木工工具,要装入专用背包或箱(袋)中,不得随手乱丢,以免掉落伤人。

10.保证拼缝严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看护模板,随时检查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11.模板严禁抛掷踩撞,若中途停歇,必须把活动部件固定牢靠。 12.多人共同操作或扛抬模板时,必须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相互呼应。

13.高空拆模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部标出作业区,拉上警戒线(杆),暂停人员通过。 14.模板安装、拆除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随用;采用塔吊吊装模板材料时,严禁超重集中堆放;脚手架上严禁堆放模板材料。

15.五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模板的吊装作业。

16.在支架上或模板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应有动用明火的审批手续,现场应有防

15

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17.夜间施工,施工现场及运输道路上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现场必须配备专职电工。

18.做好临边、洞口防护并经常检查,严禁投掷物品。 二、安全施工内容

1、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工程是,混凝土成型施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模板按材料可分为木模板、钢木模板、钢模板等。模板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有:工作前应戴好安全帽,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防止掉落伤人。工作时应集中思想,避免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2、安装与拆除5米以上的模板,应搭设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禁止在同一垂直面上下操作。高处作业要系安全带。

3、不得在脚手架上堆入大批模板等材料。

4、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安全措施。高处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组合钢模板装拆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拆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掷下。

5、支撑、牵杠等不得搭在门窗框架和脚手架上,通路中间的斜撑、拉杆应放在1.8米以上处,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应将已拆除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

6、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棍。应防止整块模板掉下,以免伤人。

7、模板上有预留洞口,应在安装后盖好洞口。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口中,应在模板拆除后随即将洞口盖好。

8、1300大梁,在排架上绑扎钢筋时, 应铺木板脚手板, 严禁站在钢管上操作。 三、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1.入冬前组织经理部职工和施工队进行冬施安全教育。 2.注意掌握天气情况,按方案做好冬施各项准备工作。

3.冬季施工做好防滑措施,早晨、雪后、雨后及时清理排架、脚手架及上人马道上的霜、积雪和冰冻块,停工后再复工时外脚手架应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加强用火管理,现场有足够的消防材料,防止火灾的发生。

5.加强用电管理,现场禁止使用裸线,不得私架电线,加强线路检查,防止漏电及电路失火,尤其是要在大风雪后对供电线路进行检查,防止断线造成触电事故。

6.不得以棉帽代替安全帽。

16

7.各井口、洞口等加设防护,做好防护工作。

三、高支模监测

现场进行施工过程监测。 1、监测项目:支架沉降和位移。

2、测点布设:框架主梁500*1300每条梁均设一个监测剖面(梁中位置),每个监测剖面布设一个支架水平位移监测点、两个支架沉降观测点。其它部位随浇筑混凝土进度全程派人监测。

3、监测频率: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实施监测,监测频率不超过30分钟一次。 4、变形控制值:梁、板底(钢管立杆)沉降为20mm,梁水平位移为10mm。 5、变形监测报警值:梁、板底(钢管立杆)沉降为15mm,梁水平位移为8mm。 6、监测人: 施工员: 杨炳章;

7、变形监测达到报警值时, 应立即通知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 变形部位暂定施工,现场采

取加固措施, 防止变形值加大, 经确认安全、稳定后方可继续施工。

17

第八章、 模板整体倒塌应急预案

(一)、救援预案的目的

事故发生后,极时展开救援,抢救受伤人员,使受困、受伤害人员、财产得到及时抢救。防止事故继续发展。

(二)、救援机构 1、救援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 项目经理 杨晶

副组长: 主 工 长 金忠平 13771475162

安 全 员 王署炎 1377148274

组 员: 施 工 员 杨炳章 15961734239 泥工班长 王 峰 钢筋班长 朱玉稳 木工班长 吴才清

2、应急救援人员: 金忠平 王署炎 杨炳章 朱玉稳 吴才清 邱志刚 李友军 金祖良 三、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1、折叠担架 1付 2、急救箱 2只 3、自备汽车 3辆

四、应急救护联系医院:无锡市新区梅村街道服务中心; 医院值班电话:88150304 88150934

急救电话: 120 火 警: 119

行驶路线:工程工地锡鸿路15号→新锡路→泰伯大道→梅西路梅村街道服务中心

(三)、职责和分工

(1)组长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全面组织、指挥、协调工作,负责向上级报告并负责调集抢险救援所需的人力、物力。

(2)副组长协助组长组织、指挥、协调救援工作,组长不在现场时代行组长的职责。 (3)组员在组长或副组长的指挥下,负责现场的维护、抢救、警戒等工作,及具体落实组长或副组长下达的救援方法、措施的指令。

(四)、演练

18

在工程开工前一周由组长组织救援小组各人员进行演练。 (五)、应急响应

出现事故时,在现场的任何人员都必需立即向组长报告,汇报内容包括事故的地点、事故的程度、迅速判断的事故可能发展的趋势、伤亡情况等,及时抢救伤员、在现场警戒、观察事故发展的动态并及时将现场的信息向组长报告。

组长接到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现场并组织、调动救援的人力、物力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立即向公司救援领导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及需要公司支援的人力、物力。事故的各情况由公司向外向上汇报。

(六)、模板及支架倒塌事故的应急救援 1、模板及支架倒塌事故的主要危害

模板及支架倒塌事故主要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 2、应急救援方法 (1)有关人员的安排

组长、副组长接到通知后马上到现场全程指挥救援工作,立即组织、调动救援的人力、物力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立即向公司救援领导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及需要公司支援的人力、物力。组员立即进行抢救。

(2)人员疏散、救援方法

人员的疏散由组长安排的组员进行具体指挥。具体指挥人安排在危险

的各人员进行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并做好安全警戒工作。各组员和现场其他的各人员对现场受伤害、受困的人员、财物进行抢救。人员有支架的构件或其它物件压住时,先对支架进行观察,如需局部加固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后,方进行相应的抢救,防止抢险过程中再次倒塌,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加固或观察后,确认没有进一步的危险,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救。

(3)伤员救护 休克、昏迷的伤员救援

让休克者平卧,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度。若属于心原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气急,不能平卧,可采用半卧。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如必需要搬动时,动作要轻。采用吸氧和保持呼吸道畅通或实行人工呼吸。

受伤出血,用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止血。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送联系医院。

19

(4)现场保护

由具体的组员带领警卫人员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区域,用三色纺织布或挂有彩条的绳子圈围起来,由警卫人员旁站监护,防止闲人进入。

20

第九章、梁板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 A1、500×1300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梁侧楼板厚度(mm)

KL3 500×1300 120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

14.87 9.85

二、荷载设计

面板 面板及小梁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 模板面板 模板及其支架 3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 24 3混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 1.5 20.1 0.3 0.5 0.75 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 31.1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Q1k(kN/m) 基本风压ω0(kN/m)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 2221 对水平面模板取值Q2k(kN/m) 22 0.3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0.9 μz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0.8 非自定义:0.22 21

三、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 梁两侧立柱间距lb(mm) 步距h(mm)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a(mm)、lb(mm) 混凝土梁居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侧立柱距离(mm)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 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结构表面的要求 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

'

'

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共用(A) 800 1200 1500 800、800 居中 600 2

按梁两侧立柱间距均分 400,800 4 1 200

结构表面隐蔽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设计简图如下:

22

平面图

23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

覆面木胶合板 15

面板厚度(mm)

面板弹性模量E(N/mm)

2

15 10000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24

q1=0.9max[1.2(G1k+ (G2k+G3k)×h)+1.4Q2k,1.35(G1k+

(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1.3)+1.4×2,1.35×(0.1+(24+1.5)×1.3)+1.4×0.7×2]×1=42.163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1.3]×1=40.399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G1k+ (G2k+G3k)×h)×b=[0.1+(24+1.5)×1.3]×1=33.25kN/m 1、强度验算

Mmax=0.1q1静L2+0.117q1活L2=0.1×40.399×0.1672+0.117×1.764×0.1672=0.118kN·m σ=Mmax/W=0.118×106/37500=3.145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77q2L4/(100EI)=0.677×33.25×166.6674/(100×10000×281250)=0.062mm≤[ν]=l/250=166.667/250=0.667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4=0.4 q1静l +0.45 q1活l=0.4×40.399×0.167+0.45×1.764×0.167=2.826kN R2=R3=1.1 q1静l +1.2 q1活l=1.1×40.399×0.167+1.2×1.764×0.167=7.759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4'=0.4 q2l=0.4×33.25×0.167=2.217kN R2'=R3'=1.1 q2l=1.1×33.25×0.167=6.096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小梁弹性模量E(N/mm)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

42

2

方木 15.44 9350 273.38

小梁材料规格(mm)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

3

2

45×90 1.78 60.75

为简化计算,按四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25

q1=

max{2.826+0.9×1.35×[(0.3-0.1)×0.5/3+0.5×(1.3-0.12)]+0.9max[1.2×(0.5+(24+1.1)×0.12)+1.4×2,1.35×(0.5+(24+1.1)×0.12)+1.4×0.7×2]×max[0.6-0.5/2,(1.2-0.6)-0.5/2]/2×1,7.759+0.9×1.35×(0.3-0.1)×0.5/3}=7.8kN/m

q2=max[2.217+(0.3-0.1)×0.5/3+0.5×(1.3-0.12)+(0.5+(24+1.1)×0.12)×max[0.6-0.5/2,(1.2-0.6)-0.5/2]/2×1,6.096+(0.3-0.1)×0.5/3]=6.129kN/m 1、抗弯验算

Mmax=max[0.107q1l12,0.5q1l22]=max[0.107×7.8×0.42,0.5×7.8×0.22]=0.156kN·m σ=Mmax/W=0.156×106/60750=2.568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max=max[0.607q1l1,q1l2]=max[0.607×7.8×0.4,7.8×0.2]=1.894kN τmax=3Vmax/(2bh0)=3×1.894×1000/(2×45×90)=0.701N/mm2≤[τ]=1.78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ν1=0.632q2l14/(100EI)=0.632×6.129×4004/(100×9350×2733800)=0.039mm≤[ν]=l/250

26

=400/250=1.6mm

ν2=q2l24/(8EI)=6.129×2004/(8×9350×2733800)=0.048mm≤[ν]=l/250=200/250=0.8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梁头处(即梁底支撑小梁悬挑段根部)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max[1.143q1l1,0.393q1l1+q1l2]=max[1.143×7.8×0.4,0.393×7.8×0.4+7.8×0.2]=3.566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4=2.143kN,R2=R3=3.566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max[1.143q2l1,0.393q2l1+q2l2]=max[1.143×6.129×0.4,0.393×6.129×0.4+6.129×0.2]=2.802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4=1.865kN,R'2=R'3=2.802kN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

4

2

钢管 1 205 10.04

主梁材料规格(mm) 主梁弹性模量E(N/mm)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

3

2

2

Φ48×2.75 206000 125 4.18

主梁自重忽略不计,计算简图如下:

27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kN·m)

σ=Mmax/W=0.212×106/4180=50.7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3.566kN

τmax=2Vmax/A=2×3.566×1000/391=18.24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28

主梁变形图(mm)

νmax=0.116mm≤[ν]=l/250=400/250=1.6mm 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计算

R=max[R1,R4]=0.262kN≤0.8×8=6.4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同理可知,右侧立柱扣件受力R=0.262kN≤0.8×8=6.4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八、纵向水平钢管验算

钢管类型

钢管截面回转半径i(mm) 钢管截面惯性矩I(cm)

钢管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2

4

Φ48×2.75 16 10.04 125

钢管截面面积A(mm) 钢管弹性模量E(N/mm) 钢管截面抵抗矩W(cm)

钢管抗压、弯强度设计值[σ](N/mm)

2

32

2

391 206000 4.18 205

计算简图如下:

R=max[R1,R4]=0.262kN,R'=max[R1',R4']=0.191kN 1、抗弯验算

29

纵向水平钢管弯矩图(kN·m)

σ=Mmax/W=0.036×106/4180=8.56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纵向水平钢管剪力图(kN)

Vmax=0.173kN

τmax=2Vmax/A=2×0.173×1000/391=0.882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纵向水平钢管变形图(mm)

30

νmax=0.052mm≤[ν]=l/250=800/250=3.2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

支座反力依次为R1=0.351kN,R2=0.577kN,R3=0.51kN,R4=0.528kN,R5=0.523kN,R6=0.524kN,R7=0.524kN,R8=0.524kN,R9=0.524kN,R10=0.524kN,R11=0.524kN,R12=0.524kN,R13=0.524kN,R14=0.524kN,R15=0.523kN,R16=0.528kN,R17=0.51kN,R18=0.577kN,R19=0.351kN

九、立柱验算

钢管类型 回转半径i(mm)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

2

Φ48×2.75 16 205

立柱截面面积A(mm)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 立杆自重q(kN/m)

3

2

391 4.18 0.15

λ=h/i=1500/16=93.75≤[λ]=150 长细比满足要求! 查表得,υ=0.641 1、风荷载计算

Mw=0.92×1.4×ωk×la×h2/10=0.92×1.4×0.22×0.8×1.52/10=0.045kN·m 2、稳定性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公式5.2.5-14,荷载设计值q1有所不同: 1)面板验算

q1=0.9×[1.2×(0.1+(24+1.5)×1.3)+0.9×1.4×2]×1=38.178kN/m 2)小梁验算 q1=

max{2.564+(0.3-0.1)×0.5/3+0.9×[1.2×(0.5+(24+1.1)×0.12)+0.9×1.4×1]×max[0.6-0.5/2,(1.2-0.6)-0.5/2]/2×1,7.037+(0.3-0.1)×0.5/3}=7.07kN/m 同上四~八计算过程,可得:

R1=0.508kN,R2=12.079kN,R3=12.079kN,R4=0.508kN

立柱最大受力Nw=max[R1+N边1,R2,R3,R4+N边2]+0.15×(9.85-1.3)+Mw/lb=max[0.508+0.9×[1.2×(0.75+(24+1.1)×0.12)+0.9×1.4×1]×(0.8+0.6-0.5/2)/2×0.8,12.079,12.079,

31

0.508+0.9×[1.2×(0.75+(24+1.1)×0.12)+0.9×1.4×1]×(0.8+1.2-0.6-0.5/2)/2×0.8]+1.282+0.045/1.2=13.399kN

f=N/(υA)+Mw/W=13398.967/(0.641×391)+0.045×106/4180=64.20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十、梁底立柱扣件抗滑移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单扣件 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kc 0.8 由\纵向水平钢管验算\一节计算可知扣件最大受力N=0.577kN 最大受力N=0.577kN≤Rc=kc×8=0.8×8=6.4kN 满足要求!

十一、可调托座验算

可调托座内2号主梁根数 1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 30 最大支座反力Rmax=13.142×1=13.142kN≤[N]=30kN 满足要求!

十二、立柱地基基础计算

地基土类型

立柱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mf

粘性土 1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ak(kPa) 垫板底面面积A(m)

2

140 0.15

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fA)=13.399/(1×0.15)=89.326kPa≤fak=140kPa 满足要求!

32

A2、500×1300梁侧模板计算书

计算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梁名称 梁板结构情况 KL3,标高9.85m 见下图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xmm) 楼板厚度(mm) 500×1300 120 二、荷载组合

《混凝土结构工程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 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0(h) 4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β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混凝土浇筑速度V(m/h) 2 土顶面总高度H(m) min{0.28γct0βv1/2混凝土重力密度γc(kN/m) 324 0.9 1.3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kN/m) 2,γcH}=min{0.28×24×4×0.9×221/2,24×1.3}=min{34.213,31.2}=31.2kN/m 混凝土下料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4k(kN/m) 22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0.28γct0βv1/2,γcH}=min{0.28×24×4×0.9×21/2,24×1.3}=min{34.213,31.2}=31.2k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γ0[1.35×0.9×G4k+1.4×υcQ4k]=1×[1.35×0.9×31.2+1.4×0.9×2]=40.428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31.2 kN/m2

三、支撑体系设计

小梁布置方式 水平向布置 33

小梁道数 主梁间距(mm) 主梁合并根数 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结构表面的要求 对拉螺栓水平向间距(mm) 支撑距梁底距离依次为 5 300 2 50 结构表面外露 300 200,900 设计简图如下:

模板设计剖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覆面木胶合板 15 面板厚度(mm) 面板弹性模量E(N/mm) 215 10000 梁截面宽度取单位长度,b=1000mm。W=bh2/6=1000×152/6=37500mm3,I=

34

bh3/12=1000×153/12=281250mm4。面板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q1=bS承=1×40.428=40.428kN/m

q1静=γ0×1.35×0.9×G4k×b=1×1.35×0.9×31.2×1=37.908kN/m q1活=γ0×1.4×υc×Q4k×b=1×1.4×0.9×2×1=2.52kN/m

M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37.908×0.2952+0.121×2.52×0.2952=0.38kN·m σ=Mmax/W=0.38×106/37500=10.121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bS正=1×31.2=31.2kN/m

νmax=0.632qL4/(100EI)=0.632×31.2×2954/(100×10000×281250)=0.531mm≤295/400=0.738mm 满足要求!

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1.143×q1静×l左+1.223×q1活×l左=1.143×37.908×0.295+1.223×2.52×0.295=13.691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1.143×l左×q=1.143×0.295×31.2=10.52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小梁类型 50 方木 小梁计算方式 小梁材料规格(mm) 三等跨连续梁 90×45 35

小梁弹性模量E(N/mm)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 4329350 60.75 273.375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21.78 15.44 计算简图如下:

跨中段计算简图

悬挑段计算简图

1、抗弯验算 q=13.691kN/m

Mmax=max[0.1×q×l2,0.5×q×l12]=max[0.1×13.691×0.32,0.5×13.691×0.052]=0.123kN·m σ=Mmax/W=0.123×106/60750=2.028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max=max[0.6×q×l,q×l1]=max[0.6×13.691×0.3,13.691×0.05]=2.464kN τmax=3Vmax/(2bh0)=3×2.464×1000/(2×45×90)=0.913N/mm2≤[τ]=1.78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36

q=10.52kN/m

ν1max=0.677qL4/(100EI)=0.677×10.52×3004/(100×9350×2733750)=0.023mm≤300/400=0.75mm

ν2max=qL4/(8EI)=10.52×504/(8×9350×2733750)=0mm≤50/400=0.125mm 满足要求!

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max[1.1×13.691×0.3,0.4×13.691×0.3+13.691×0.05]=4.518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max[1.1×10.52×0.3,0.4×10.52×0.3+10.52×0.05]=3.472kN

六、主梁验算

对拉螺栓水平向间距(mm) 主梁类型 主梁合并根数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 42300 钢管 2 205 10.04 主梁最大悬挑长度(mm) 主梁材料规格(mm) 主梁弹性模量E(N/mm)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 32250 Φ48×2.75 206000 120 4.18 因主梁2根合并,则抗弯、抗剪、挠度验算荷载值取半。 计算简图如下:

同前节计算过程,可依次解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0.78kN,R2=2.259kN,R3=1.852kN,R4=2.259kN,R5=0.78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0.597kN,R'2=1.736kN,R'3=1.409kN,R'4=1.736kN,R'5

37

=0.597kN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kN·m)

σmax=Mmax/W=0.243×106/4180=58.11N/mm2≤[f]=205 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梁左侧剪力图(kN)

τmax=2Vmax/A=2×3.639×1000/391=18.616N/mm2≤[τ]=120 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38

梁左侧变形图(mm)

νmax=0.434mm≤700/400=1.75 mm 满足要求!

七、对拉螺栓验算

对拉螺栓类型 M14 轴向拉力设计值Nt(kN) b17.8 同主梁计算过程,可知对拉螺栓受力N=0.95×4.419×2=8.397kN≤Ntb=17.8kN 满足要求!

39

B1、250×500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梁侧楼板厚度(mm)

KL8 250×500 120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

6 9.85

二、荷载设计

面板 面板及小梁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 模板面板 模板及其支架 3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 24 3混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 1.5 20.1 0.3 0.5 0.75 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 31.1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Q1k(kN/m) 基本风压ω0(kN/m)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 2221 对水平面模板取值Q2k(kN/m) 22 0.3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0.9 μz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0.8 非自定义:0.22 三、模板体系设计

40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 梁两侧立柱间距lb(mm) 步距h(mm)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a(mm)、lb(mm) 混凝土梁居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 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结构表面的要求 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

'

'

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共用(A) 800 800 1500 800、800 居中 400 0 3 1 300

结构表面隐蔽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设计简图如下:

41

平面图

42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

覆面木胶合板 15

面板厚度(mm)

面板弹性模量E(N/mm)

2

15 10000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二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43

q1=0.9max[1.2(G1k+ (G2k+G3k)×h)+1.4Q2k,1.35(G1k+

(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0.5)+1.4×2,1.35×(0.1+(24+1.5)×0.5)+1.4×0.7×2]×1=17.377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5]×1=15.613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G1k+ (G2k+G3k)×h)×b=[0.1+(24+1.5)×0.5]×1=12.85kN/m 1、强度验算

Mmax=0.125q1L2=0.125q1l2=0.125×17.377×0.1252=0.034kN·m σ=Mmax/W=0.034×106/37500=0.905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521q2L4/(100EI)=0.521×12.85×1254/(100×10000×281250)=0.006mm≤[ν]=l/250=125/250=0.5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3=0.375 q1静l +0.437 q1活l=0.375×15.613×0.125+0.437×1.764×0.125=0.828kN R2=1.25q1l=1.25×17.377×0.125=2.715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3'=0.375 q2l=0.375×12.85×0.125=0.602kN R2'=1.25q2l=1.25×12.85×0.125=2.008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小梁弹性模量E(N/mm)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

42

2

方木 15.44 9350 273.38

小梁材料规格(mm)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

3

2

45×90 1.78 60.75

为简化计算,按四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44

q1=

max{0.828+0.9×1.35×[(0.3-0.1)×0.25/2+0.5×(0.5-0.12)]+0.9max[1.2×(0.5+(24+1.1)×0.12)+1.4×2,1.35×(0.5+(24+1.1)×0.12)+1.4×0.7×2]×max[0.4-0.25/2,(0.8-0.4)-0.25/2]/2×1,2.715+0.9×1.35×(0.3-0.1)×0.25/2}=2.745kN/m

q2=max[0.602+(0.3-0.1)×0.25/2+0.5×(0.5-0.12)+(0.5+(24+1.1)×0.12)×max[0.4-0.25/2,(0.8-0.4)-0.25/2]/2×1,2.008+(0.3-0.1)×0.25/2]=2.033kN/m 1、抗弯验算

Mmax=max[0.107q1l12,0.5q1l22]=max[0.107×2.745×0.42,0.5×2.745×0.32]=0.124kN·m σ=Mmax/W=0.124×106/60750=2.034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max=max[0.607q1l1,q1l2]=max[0.607×2.745×0.4,2.745×0.3]=0.824kN τmax=3Vmax/(2bh0)=3×0.824×1000/(2×45×90)=0.305N/mm2≤[τ]=1.78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ν1=0.632q2l14/(100EI)=0.632×2.033×4004/(100×9350×2733800)=0.013mm≤[ν]=l/250

45

=400/250=1.6mm

ν2=q2l24/(8EI)=2.033×3004/(8×9350×2733800)=0.081mm≤[ν]=l/250=300/250=1.2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梁头处(即梁底支撑小梁悬挑段根部)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max[1.143q1l1,0.393q1l1+q1l2]=max[1.143×2.745×0.4,0.393×2.745×0.4+2.745×0.3]=1.255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3=0.895kN,R2=1.25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max[1.143q2l1,0.393q2l1+q2l2]=max[1.143×2.033×0.4,0.393×2.033×0.4+2.033×0.3]=0.929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3=0.792kN,R'2=0.929kN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主梁弹性模量E(N/mm)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

3

2

2

钢管 206000 125 4.18

主梁材料规格(mm)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

4

2

Φ48×2.75 205 10.04

主梁自重忽略不计,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46

主梁弯矩图(kN·m)

σ=Mmax/W=0.497×106/4180=118.972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1.522kN

τmax=2Vmax/A=2×1.522×1000/391=7.788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47

νmax=1.189mm≤[ν]=l/250=800/250=3.2mm 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计算

R=max[R1,R2]=1.522kN≤0.8×8=6.4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同理可知,右侧立柱扣件受力R=1.522kN≤0.8×8=6.4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七、纵向水平钢管验算

钢管类型

钢管截面回转半径i(mm) 钢管截面惯性矩I(cm)

钢管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2

4

Φ48×2.75 16 10.04 125

钢管截面面积A(mm) 钢管弹性模量E(N/mm) 钢管截面抵抗矩W(cm)

钢管抗压、弯强度设计值[σ](N/mm)

2

32

2

391 206000 4.18 205

计算简图如下:

R=max[R1,R2]=1.522kN,R'=max[R1',R2']=1.256kN 1、抗弯验算

48

纵向水平钢管弯矩图(kN·m)

σ=Mmax/W=0.208×106/4180=49.747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纵向水平钢管剪力图(kN)

Vmax=2.042kN

τmax=2Vmax/A=2×2.042×1000/391=10.444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纵向水平钢管变形图(mm)

νmax=0.342mm≤[ν]=l/250=800/250=3.2mm 满足要求! 4、扣件计算 R=3.35kN≤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同理可知,右侧立柱扣件受力R=3.35kN≤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49

八、立柱验算

剪刀撑设置

加强型

立杆顶部步距hd(mm) 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1

1500 1.386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200 的长度a(mm)

非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2 立柱截面面积A(mm)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 立杆自重q(kN/m)

32

1.755 391 4.18 0.15

钢管类型 回转半径i(mm)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

2

Φ48×2.75 16 205

长细比验算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1.386×(1500+2×200)=2633.4mm 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1.755×1500=2632.5mm λ=l0/i=2633.4/16=164.588≤[λ]=210 长细比满足要求! 1、风荷载计算

Mw=0.9×1.4×ωk×la×h2/10=0.9×1.4×0.22×0.8×1.52/10=0.05kN·m 2、稳定性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公式5.2.5-14,荷载设计值q1有所不同: 1)面板验算

q1=[1.2×(0.1+(24+1.5)×0.5)+0.9×1.4×2]×1=17.94kN/m 2)小梁验算 q1=

max{0.774+(0.3-0.1)×0.25/2+[1.2×(0.5+(24+1.1)×0.12)+0.9×1.4×1]×max[0.4-0.25/2,(0.8-0.4)-0.25/2]/2×1,2.803+(0.3-0.1)×0.25/2}=2.828kN/m 同上四~七计算过程,可得: R1=3.336kN,R2=3.336kN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185×1.386×(1500+2×200)=3120.579mm λ1=l01/i=3120.579/16=195.036,查表得,υ1=0.189 立柱最大受力Nw=max[R1+N边1,R2+N边2]+Mw/lb=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bf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