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更新时间:2023-09-07 10: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七章 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经济1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 选择过程50年代初期社 会 主 义 计 划 经 济 体 制4

1958-1966年

改革开放以来经 济 体 制 改 革 的 实 践

初 步 探 索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1、建国后中国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体制的主客观条件(1)客观条件第一,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 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第二,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 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

原国务院总理朱 2002年3月 ,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布署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2)主观条件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 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

主义的重要特征。

2、计划经济体制曾在我国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一,比较迅速地 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 化的初步基础; 第二,初步建立 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 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 体系。8

视频 视频

3、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 暴露出的问题政企职责不分 条块分割 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 死,权力过于集中 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 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视频

4、中共领导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 的经济体制的积极探索(1)毛泽东同志的探索在《论十大关系》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 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 两个积极性; 认为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不能只顾 一头,必须兼顾三个方面。10

(2)陈云同志的“三个主 体、三个补充”的构想

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 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按照市场 变化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 市场为补充。11

陈云

探索中所受到的制约 由于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作是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 本特征,当时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只是加强 一些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计 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 由于“左”的思想的发展,这种探索没 有也不可能继续得到前进和发展。12

(3)改革开放 以后,随着经济 体制改革的不断 深化和理论的创 新,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最终成为我国经 济体制改革选择 的目标模式

二、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 经济的关系(1)传统观念

一是机械搬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的观点;二是传统经济形式造成的观念

上的 影响。15

(2)重新认识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水平还比较 低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即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 级阶段,社会并非全部占有生产资料,这样为了 促进生产力水平的迅速发展,在初级阶段上就有 可能选择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国家也逐渐认识到绝对的计划经济 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开始了引入市场调节的探 索,在中国就是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也 可以搞市场经济”为主要标志。16

(3)新的探索

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 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 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 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

社会主义和市场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 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 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 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 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 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页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伴随着 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 起来

(1)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突破了完全排 斥市场调节的大一 统的计划经济观念 ,提出了“计划经 济为主,市场调节 为辅”的方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b9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