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基本概念

更新时间:2024-03-28 02:33: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解說基本概念

壹、何謂解說

解說是一個過程,一種表現,藉此,遊客親身觀看、學習、與感受,並透過第一手的體驗得到啟發。解說是在訴說某一區域的景色與歷史背後的故事,它也是一種過程,幫助人們看到非本能所見的。

貳、解說的模式

解說有數種方式:人員解說指的是以談話、現場表演、玩偶劇、歷史重現、說故事、自然漫步、旅遊等的活動,這些可能在視聽室、戶外活動場所、甚至沿著步道,或是順著一座歷史建築物內的通道走。非人員解說包含從遊客進入公園後遊客中心的廣播、標示、展覽、自導式步道、互動式電腦等。

肆、解說目標

1.幫助遊客瞭解,他們前來遊訪的地方與他們稱作為「家」的地方是彼此相關的。

2.盡可能的幫助遊客們明瞭,其所觀察到之諸多事物,彼此間的關係。

3.幫助遊客們獲得一個有所領悟的、輕鬆的、美好的旅遊經驗。 4.喚起他們的好奇心、並適時的解說,以滿足它。

5.經由對公園資源之認識,從而產生重視資源之解說方式,促使公園資源獲得保育。

6.提供遊客脫離其受到緊張與壓迫之工作感。

7.揭示遊客所看見(或經歷)之事物與其生活間之相關性。 8.用一種鼓勵的解說方法,引導遊客自己去發掘事物。 9.給遊客正確的、有趣的訊息。

伍、解說的原則

1.為了引起興趣,解說員應將解說題材和遊客的生活相結合。 2.解說的目的不應只是提供資訊,而是應揭示更深層的意義與真理。

3.解說的呈現如同一件藝術品,其設計應像故事一樣有告知、取悅及教化的作用。

4.解說的目的是激勵和啟發人們去擴展自己的視野。

5.解說必須呈現一個完整的主旨或論點,並應滿足全人類的需求。

6.為兒童、青少年及老年人的團體作解說時,應採取完全不同的方式。

7.每個地方都有其歷史,解說員把過去的歷史活生生的呈現出來,就能將現在變的更加歡樂,將未來變的更有意義。 8.現代科技能將世界以一種令人興奮的方式呈現出來,然而將科技和解說相結合時必須謹慎和小心。

9.解說員必須考慮解說內容的質與量(選擇性和正確性)。切中主題且經過審慎研究的解說將比冗長的贅述更加有力。 10.在運用解說的技術之前,解說員必須熟悉基本的溝通技巧。

解說品質的確保需依靠解說員不斷的充實知識與技能。 11.解說內容的撰寫應考慮讀者之需求,並以智慧、謙遜和關懷為出發點。

12.解說活動若要成功必須獲得財政上、人力上、政治上及行政

上的支持。

13.解說應灌輸人們感受周遭環境之美的能力與渴望,以提供心

靈振奮並鼓勵資源保育。

陸、教育訓練模組說明

目前研究小組已經參考美國國家公園署所建立之解說員專業能力之三個層級以及國家公園方面專業人員訪談的結果,初步歸納建議出我國國家公園解說員基本能力(competencies)在環境教育與環境解說方面的能力指標,並依照這樣的指標,建議發展對應這些能力指標的專業訓練課程。所謂的專業知能,一般所指得是知識、技巧與能力三個方面,而在國家公園領域中,解說員之基礎專業知能乃是解說員在國家公園職領域中,不可或缺的知識(knowledge)、技巧(skills)與能力(abilities),這樣的專業知能將關鍵影響解說員的出色表現。

柒、解說員專業能力指標

一、 初級:

這個層級的對象主要針對新進之解說人員,為解說領域的入門,經過基本的職前訓練後,在解說領域中具有適當學術基礎準備,但在實務工作方面的經驗,卻是不太具備或是甚少經驗的。 二、 中級:

為初級人員的進階級,指解說員在解說領域中,經過初級的專業

訓練與服務後,有一些或是有限的實務工作經驗,已可以在其解說職業領域中掌握與處理所面臨的一些議題、情況或專業知能。 三、 高級:

高級專業知能的對象,主要是針對已於國家公園解說領域內服務甚久的資深人員,他們在解說領域中,親身經驗豐富,可以在其職業領域中掌握所面臨的大多數議題、情況或專業知能。

捌、課程架構與層級

課程 能力指標 層級 ●國家公園使命與●國家公園之環願景 境傳播、教育與解●能展現在非正式說 場合中與遊客成 功的接觸 ●環境解說概論 初●瞭解遊客的需求級 與特徵 ●環境教育概論 與實務 ●準備與呈現有效 的解說 ●環境傳播概論●如何閱讀地景(生與實務 態、文化、歷史面●有效的解說 說、教育需求 ●遊客類型與解與實務 ●如何與遊客接觸 ●國家公園解說服務之角色 課程項目建議 類型舉例 相關教學模組名稱 向) ●環境傳播與溝通 ●公園中的環境教育機會 ●解說資料之蒐●解說資源調查分集與建檔 析登錄 ●準備並進行有效●解說活動規劃●解說資料撰述 的引導活動 與執行 ●發現與避免解說及教育方案中的偏見 中級 ●準備並呈現解說示範或其他的活動方案 ●有效的解說寫作 ●呈現一個有效的以課程為基礎的方案 ●解說資訊建檔與●環境教育教學流通 活動設計 ●解說活動引導 ●環境教育教學方法 ●戶外教育原理與方法 ●解說步道規劃原理與方法 ●展示規劃原理與方法 ●視聽媒體操作與運用 ●人員解說技巧 ●步道解說技巧 ●解說媒體運用 ●解說步道類型與主題建構 ●展示與解說運用 ●以課程為基礎的環境教育活動規劃

●視聽媒體類型與解說情境 ●解說出版品規劃設計 ●資源研究與解說資源整合 ●環境解說系統規劃、發展與經營育規劃 管理 ●規劃公園解說 ●解說員訓練領導 ●系統性解說及教高級 ●環境教育系統●解說媒體的發展 ●解說媒體發展與規劃、發展與經營整合應用 ●領導解說員:訓管理 練與教學 ●解說媒體規劃●解說研究與資源設計與發展 整合 ●解說人員領導●解說伙伴的建構 與人力規劃 ●環境教育夥伴關係建構 ●解說志工訓練與合作 ●服務精神與經營●環境教育種子教師訓練規劃 ●環境教育夥伴與夥伴關係建立 ●社區溝通與合作 管理 ●國家公園公眾宣導規劃設計 ●評鑑與評估 玖、能力指標與課程建議

本計畫的前半段重點工作,即嘗試建構可能的國家公園解說專業人員專業能力指標以及課程架構,然後工作小組即實際的走訪各個國家公園管理處,根據這個初步架構,請教各管理處的解說相關之專業人員,以便進行更進一部的研擬修正的參考。研究小組並且也在每一個管理處,邀集了解說方面的專業人員進行專業訓練,並且將組織專業成長、問題解決的行動研究方式策略介紹給各管理處的解說人員,協助各管理處的解說單位能夠建立各自專業成長團隊,將行動研究的精神與方法實際導入解說教育課的專業成長以及專業訓練教學模組的開發工作上。在各國家公園之訪談訓練後,研究小組將也徵詢國家公園系統以外的學者專家與專業人士,有關於解說專業訓練方面專業能力的定位方面的意見,然後才能彙整了國家公園內部與外部專家的意見,建立我國國家公園解說專業人員的專業能力指標以及專業訓練課程的架構,根據此一架構,未來國家公園的解說方面專業人員的課程建立與專業訓練成長才能夠有系統架構的循序漸進,逐步的進行專業人員的培養與持續建構有整體系統,符合專業人員成長需求的課程與課程模組資料。

拾、教育訓練模組-模組發展原理原則

一、什麼是模組

模組(Module)是一個主題式教學的概念,其發展與興起主要是受到學習者個別化差異的影響。Russell(1974)引用Goldschmid與Goldschmid(1972)對模組的定義:「一個獨立的單元,不受到一連串學習目標的支配,被設計用來協助學生完成某種定義明確的目標(objective)」。而其本身對模組定義的詮譯為:「一個以單一概念主題單元的教學計劃(instructional package),個別化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精通一個單元的內容,通常運用多媒體的教學經驗,學生能自行控制自己的學習步伐,長度多為幾分鐘至幾個小時,並可以有不同的組合與進行順序。」另外Warwick(1987) 認為模組通常是指一個單一的單元,這些單元具有明確的目標,教育者組合很多的單元來達成更大的任務與較長期的目的。

當教學被安排成「對某一議題進行探究」的活動時,探究活動本身即是一種學習活動,學生藉此活動獲得各項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由於探討的規模可大可小,可深可淺,這些均可交由師生去選擇與決定,這麼的一個以「探討及解決問題」的教學活動,稱作為「教學模組」。(陳文典,2001)綜合以上觀點,簡單來說:「模組就是一個獨立、注重個人需求與選擇;能針對不同的主題、運用不同媒體,達成具體而明確目標的套裝教學計畫。」

二、模組類型

Warwick(1987)在其著作《模組課程》(The modular curriculum)將模組做了基本的區分,一般可分為二種:

1.單一的單元,彼此之間沒有任何關聯,像食譜一樣,沒有固定的最終產品(一桌菜),得靠建構者的想像與巧思來成形。 2.Warwick稱為樂高型( Lego),像積木一樣,每個單元是具有特殊功能,一步步達成特殊目標,有順序的使用於問題解決,一個單元目標的達成是為了下一個單元,具進階性,會有最終的產品,但每個單元仍可以是獨立的個體。例如火箭設計就像是一連串的模組,每一個都有其特別的目的,他們得在正確時間前點燃;並在執行完特殊功能後拋棄。

不論如何區分,模組的概念主要是獨立的單元,可以依照使用者的需要及所欲達成的目標來組合。

三、模組特性

模組強調的是學習者個別的能力與限制,瞭解學習者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模組將課程分割成小而容易管理的單元;寬廣而多變的教學材料,一般而言;模組具有下列特性(Russell,1974):

1.獨立的單元(包裝)(self-contained,self-instructional psckage):獨立的單元使得學生有機會可以依自己的步調來學習,並且可以依照不同的興趣與需求,組合不同的型態,建立獨特的課程。 2.關心個別差異(concern individual differences):學習者是具有個別差異的,在一般課堂上,教師沒有辦法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包括智力、學習背景(academic)、學習方法等,而模組的獨立特性,使學生的學習可以重覆,讓學習較慢的學生可以跟得上進度。

3.目標明確(statement objective):模組是以目標為導向,明確的學生而言,可以精確的明白模組期望他們達到什麼目標。Robert Mager(1962)記述目標的特徵包括(引自Russell,1974): ●教學目標是以文字和符號描述發展者的教育意圖。

●目標將傳遞發展者的描述包括:當學習者進行模組時將會達到 什麼樣的學習程度?什麼時候完成? ●敘述終點行為

●確認整體行為等。(identify and name the over-all behavior act.) ●定義那一種行為會在那種重要的情況下發生。

●定義可接受的執行標準。(define the criterion of acceptable performance.)

4.知識的聯結、組織與排列(association, structure and sequence of knowledge):模組教學可以聯結物體與教學媒體的時間與空間,並且組織一連串的學習經驗,使之有系統,如果習事件(event)的組織排列不適合學習者,則教學模組可以自由的改變組織與排列,使教學模組可以合適於學習者的需求。

5.運用多元的媒體(utilization of a variety of media):學生對於不同的教學媒體會有不同的反應,有些需要閱讀;有些則需要以實體來進行教學;有些則是要用聽的。模組教學提供學習者機會,能以不同學習媒體,如平面媒材、視覺媒材、聽覺媒材、實體材料、直接與人的互動等,來達成個別化學習的目的。 6.立即增強反應(immediate reinforement of responses):在一般的大班教學中,教師對於每位學生的反應往往無法立即回饋,因為無法兼顧所有學生,而模組教學因為具有個別化的特性,學生得到的回饋會比在人數眾多的課堂上來得更多,而教學者亦能更自由的和學習者個別互動。

四、模組優點

模組的優點包括下列幾項(Russell,1974): 1. 個別化(individualize):學習者可以依照自己的步調、能力學習特定主題的資訊,若遇困難,可反覆練習。 2.

彈性化(flexible):小單元的主題可以多種不同的格式排列,學習者可以自由選擇模組的順序。

3. 自由化(freedom):模組強調學習者學習重於教師教學,即以學生為本位,然而教師仍然得創造學習環境,以利學習者參與學習過程。 4.

積極參與(active participation):模組整合一個特點就是提供教學者與學習者積極參機會。對於學習者而言;在一般教學情境中,學生人數太多無法讓每個學生參與教學,而模組雖不能保證學生學習,但可以確認學生會在學習的狀態之下,加上模組將教室內學生的人數減少到一個(模組的個別化特性),使教師與學生維持在最佳比例,可以刺激學生具最大的參與程度。對於教學者而言;Warwick(1987)認為當模組發展時,教師可以投注更多的時間於教學活動中,對

於教學所面臨的問題,可以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來解決,可以引發行動研究。

5.

系統化:由於模組獨立的特性,教學者可以依照自己的方式與想法,組織模組所欲達成的目標,可以使學習者的學習經驗能夠有系統的組織起來。學習者亦可以依照自身的能力與時間,自行建構學習經驗,亦使學習能夠系統化。

拾壹、模組設計原理原則 一、什麼是模組

模組(Module)是一個主題式教學的概念,其發展與興起主要是受到學習者個別化差異的影響。Russell(1974)引用Goldschmid與Goldschmid(1972)對模組的定義:「一個獨立的單元,不受到一連串學習目標的支配,被設計用來協助學生完成某種定義明確的目標(objective)」。而其本身對模組定義的詮譯為:「一個以單一概念主題單元的教學計劃(instructional package),個別化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精通一個單元的內容,通常運用多媒體的教學經驗,學生能自行控制自己的學習步伐,長度多為幾分鐘至幾個小時,並可以有不同的組合與進行順序。」另外Warwick(1987) 認為模組通常是指一個單一的單元,這些單元具有明確的目標,教育者組合很多的單元來達成更大的任務與較長期的目的。

當教學被安排成「對某一議題進行探究」的活動時,探究活動本身即是一種學習活動,學生藉此活動獲得各項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由於探討的規模可大可小,可深可淺,這些均可交由師生去選擇與決定,這麼的一個以「探討及解決問題」的教學活動,稱作為「教學模組」。(陳文典,2001)綜合以上觀點,簡單來說:「模組就是一個獨立、注重個人需求與選擇;能針對不同的主題、運用不同媒體,達成具體而明確目標的套裝教學計畫。」 二、模組類型

Warwick(1987)在其著作《模組課程》(The modular

curriculum)將模組做了基本的區分,一般可分為二種: 1.單一的單元,彼此之間沒有任何關聯,像食譜一樣,沒有固定的最終產品(一桌菜),得靠建構者的想像與巧思來成形。 2.Warwick稱為樂高型( Lego),像積木一樣,每個單元是具有特殊功能,一步步達成特殊目標,有順序的使用於問題解決,一個單元目標的達成是為了下一個單元,具進階性,會有最終的產品,但每個單元仍可以是獨立的個體。例如火箭設計就像是一連串的模組,每一個都有其特別的目的,他們得在正確時間前點燃;並在執行完特殊功能後拋棄。

不論如何區分,模組的概念主要是獨立的單元,可以依照使用者的需要及所欲達成的目標來組合。 三、模組特性

模組強調的是學習者個別的能力與限制,瞭解學習者能做什

麼,不能做什麼,模組將課程分割成小而容易管理的單元;寬廣而多變的教學材料,一般而言;模組具有下列特性(Russell,1974): 1. 獨立的單元(包裝)(self-contained, self-instructional psckage):獨立的單元使得學生有機會可以依自己的步調來學習,並且可以依照不同的興趣與需求,組合不同的型態,建立獨特的課程。 2.

關心個別差異(concern individual differences):學習者是具有個別差異的,在一般課堂上,教師沒有辦法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包括智力、學習背景(academic)、學習方法等,而模組的獨立特性,使學生的學習可以重覆,讓學習較慢的學生可以跟得上進度。 3. 目標明確(statement objective):模組是以目標為導向,明確的目標對教師而言,讓老師能理解模組內容與對學生的合適性;對學生而言,可以精確的明白模組期望他們達到什麼目標。Robert Mager(1962)記述目標的特徵包括(引自Russell,1974): ●教學目標是以文字和符號描述發展者的教育意圖。 ●目標將傳遞發展者的描述包括:當學習者進行模組時將會達到什麼樣的學習程度?什麼時候完成? ●敘述終點行為 ●確認整體行為等。(identify and name the over-all behavior act.) ●定義那一種行為會在那種重要的情況下發生。 ●定義可接受的執行標準。(define the criterion of acceptable performance.) 4. 知識的聯結、組織與排列(association, structure and

sequence of knowledge):模組教學可以聯結物體與教學媒體的時間與空間,並且組織一連串的學習經驗,使之有系統,如果習事件(event)的組織排列不適合學習者,則教學模組可以自由的改變組織與排列,使教學模組可以合適於學習者的需求。

5. 運用多元的媒體(utilization of a variety of media):學生對於不同的教學媒體會有不同的反應,有些需要閱讀;有些則需要以實體來進行教學;有些則是要用聽的。模組教學提供學習者機會,能以不同學習媒體,如平面媒材、視覺媒材、聽覺媒材、實體材料、直接與人的互動等,來達成個別化學習的目的。 6. 立即增強反應(immediate reinforement of responses):在一般的大班教學中,教師對於每位學生的反應往往無法立即回饋,因為無法兼顧所有學生,而模組教學因為具有個別化的特性,學生得到的回饋會比在人數眾多的課堂上來得更多,而教學者亦能更自由的和學習者個別互動。

四、模組優點

模組的優點包括下列幾項(Russell,1974):

個別化(individualize):學習者可以依照自己的步調、能力學習特定主題1.

的資訊,若遇困難,可反覆練習。 2.

彈性化(flexible):小單元的主題可以多種不同的格式排列,學習者可以自由選擇模組的順序。

3. 自由化(freedom):模組強調學習者學習重於教師教學,即以學生為本位,然而教師仍然得創造學習環境,以利學習者參與學習過程。 4.

積極參與(active participation):模組整合一個特點就是提供教學者與學習者積極參機會。對於學習者而言;在一般教學情境中,學生人數太多無法讓每個學生參與教學,而模組雖不能保證學生學習,但可以確認學生會在學習的狀態之下,加上模組將教室內學生的人數減少到一個(模組的個別化特性),使教師與學生維持在最佳比例,可以刺激學生具最大的參與程度。對於教學者而言;Warwick(1987)認為當模組發展時,教師可以投注更多的時間於教學活動中,對於教學所面臨的問題,可以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來解決,可以引發行動研究。

5. 系統化:由於模組獨立的特性,教學者可以依照自己的方式與想法,組織模組所欲達成的目標,可以使學習者的學習經驗能夠有系統的組織起來。學習者亦可以依照自身的能力與時間,自行建構學習經驗,亦使學習能夠系統化。 五、模組設計原理原則

模組設計是一個動態的(dynamic)過程,其規劃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步驟(Russell,1974):

1.明確而詳盡的目標(exact specification objectives):明確而詳盡的目標是指學生在完成這個模組後所能做的事,一般稱為終點行為(terminal behavior),若學生不能完成這些詳細目標的話,問題不在學生,得更改目標或教學方法。唯有清楚終點行為後,才能適當的決定:

(1) 什麼要被完成?(目標) (2) 用什麼來達成?(媒體或策略) (3) 誰來完成?(執行模組者)

這些都得要和模組發展者所設立的學習目標一致才行。

2.測量標準的建立(construction of criterion items):當設立明確目標後,我們必須有一個有效的測試(test)去測量終點行為,測量標準將有助於發展者確定教學弱點,以便更改直至能有效的測量目標。

(註:test和evaluation不同)

3.分析學習者特質與特殊的起點行為(analysis of learner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fication of entry behavior):在設計模組前,我們得分析學生會使用那些技能;已經具備了哪些知識及能力,一般稱為起點行為(entry behavior)。藉由起點行為;我們可以學習者是否對某個主題已學過,來避免重複學習的問題。

4.模組呈現與媒體選擇(sequencing module and selection media):接下來就是要組織與呈現教學教料及資源,並使用不同的媒體來達成目標,媒體包括教科書、照片、錄音帶、幻燈片等並運用這些媒材盡可能的提供第一手經驗。模組的主題通常是由一群專家所列出,而內容由撰寫者自行發揮處理,可保留彈性的發展空間 ,讓模組可延展下去。

5.學生試驗(執行)模組(student tryout of the module):學習的責任在於學生個人,但是若有相當大比例的學生未達學習目標(終點行為)的話,則缺點在於教育機構而非學生,透過學生執行模組後的標準測試(criterion test)將會對模組提供回饋,所提供的資訊可以用來修正原先所設計的模組,不斷的循環校訂,直到學生的終點行為能和模組設立的目標一致。

6.模組評估(evaluation of the module):模組評估的目的是為了要確認模組的有效性,評估是可以多元的,如資源、需要、花費時間、教育機構的經費等,皆可成為評估的標準與項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b0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