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专项施工方案(SMW工法桩,609钢管支撑,坑内外搅拌桩加固)

更新时间:2024-02-28 04: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基坑围护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XX年XX月

1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 4

一、工程概况 .....................................................................................................................................................................................4 二、周边环境介绍及工程地质 ......................................................................................................................................................4 三、围护方案阐述 ............................................................................................................................................................................7 第二章 施工准备及总体部署................................................................................................................................................................. 9

一、方案编制依据 ............................................................................................................................................................................9 二、技术准备 .....................................................................................................................................................................................9 三、施工设备、材料准备 ............................................................................................................................................................ 10 四、其他施工准备 ......................................................................................................................................................................... 10 五、总体施工部署 ......................................................................................................................................................................... 11 六、总体施工现场布置................................................................................................................................................................. 12 七、工程控制重点 ......................................................................................................................................................................... 13 第三章 测量施工方案 ............................................................................................................................................................................ 14

一、施工测量依据 ......................................................................................................................................................................... 14 二、测量控制措施 ......................................................................................................................................................................... 14 三、围护结构平面施工测量........................................................................................................................................................ 14 四、 围护结构高程施工测量 ..................................................................................................................................................... 15 第四章 SMW工法施工方案................................................................................................................................................................. 15

一、概况 ........................................................................................................................................................................................... 15 二、施工机械 .................................................................................................................................................................................. 15 三、施工工艺流程 ......................................................................................................................................................................... 15 四、SMW工法施工 ....................................................................................................................................................................... 16 五、三轴搅拌桩施工要点 ............................................................................................................................................................ 19 六、确保桩身和均匀性的技术措施: ...................................................................................................................................... 19 七、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0 八、施工冷缝常规处理方法.........................................................................................................................................................20 第五章 H型钢插拔施工方案 ............................................................................................................................................................... 21

一、H型钢下插前期准备............................................................................................................................................................. 21 二、施工工艺流程 ......................................................................................................................................................................... 21 三、型钢加工制作 ......................................................................................................................................................................... 21 四、涂刷减摩剂 .............................................................................................................................................................................. 22 五、H型钢下插 .............................................................................................................................................................................. 22 六、H型钢的拔除 .......................................................................................................................................................................... 24 七、立柱桩施工 ...............................................................................................................................................................................26 第六章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 27

一、开挖沟槽 ...................................................................................................................................................................................27 二、双轴搅拌桩孔位定位 .............................................................................................................................................................27 三、双轴搅拌桩施工 ......................................................................................................................................................................27 四、搅拌桩施工要点 ..................................................................................................................................................................... 29 五、施工质量标准 ......................................................................................................................................................................... 30 六、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30 第七章 内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30

一、砼圈梁要求及准备................................................................................................................................................................. 30 二、圈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 31 三、砼圈梁支撑施工 ..................................................................................................................................................................... 31 四、护坡施工 .................................................................................................................................................................................. 32

2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五、钢支撑施工 .............................................................................................................................................................................. 32 第九章 基坑开挖工程施工案............................................................................................................................................................... 36 一、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36 二、井点降水,坑内排水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土方开挖施工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土方开挖施工原则按设计工况分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分层控制,临是边坡处理 ............................................................................................................................................................38 5.3出土路线 ..........................................................................................................................................................................................39 5.4各分块工况挖土、基础、换撑情况 .........................................................................................................................................39 5.7安全要求和措施.............................................................................................................................................................................43 5.9.1应急措施.......................................................................................................................................................................................44 第十章 主要施工机械、劳动力及材料配置.................................................................................................................................... 45

一、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45 二、工艺质量检测仪器配备计划表 .......................................................................................................................................... 46 三、劳动力计划表 ......................................................................................................................................................................... 46 四、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表........................................................................................................................................................ 46 第十一章 临时用电方案 ....................................................................................................................................................................... 46

一、用电设备 ...................................................................................................................................................................................47 二、负荷计算: ...............................................................................................................................................................................47 三、施工用电方案: ......................................................................................................................................................................47 四、 安全用电及消防技术措施:..............................................................................................................................................47 五、施工现场电器系统图 ............................................................................................................................................................ 48 第十二章 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49

一、 施工工期 ................................................................................................................................................................................ 49 二、确保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49 第十三章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0

一、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50 二、SMW工法施工质量保证措施..............................................................................................................................................51 三、H型钢插拔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1 四、双轴搅拌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1 五、确保搅拌桩桩身强度和均匀性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2 六、钢支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2 七、质量保证体系 ..........................................................................................................................................................................53 八、项目部管理职责 ......................................................................................................................................................................53 第十四章 基坑工程监测 ....................................................................................................................................................................... 54 第十五章 基坑工程应急预案............................................................................................................................................................... 62

一、基坑工程施工应急措施.........................................................................................................................................................62 二、基坑施工中常见问题应急措施: ...................................................................................................................................... 65

3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基本情况 序号 项目 1 工程名称 2 工程地址 3 建设单位 4 设计单位 5 监理单位 6 勘察单位 7 总包单位 1.*****

内容 ** 各基坑普遍开挖深度见下表

坑外地坪底板面底板+垫坑底 区 域 标高 标高 层厚度 标高 大基坑 * -0.300 -5.10 700+100 -5.90

二、周边环境介绍及工程地质

基坑 深度 5.60 基坑周长 519 基坑 面积 15100 2.1*

2.4 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长

根据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资料分析,场地地基土按成因类型、形成时代、工程性质并参照上海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自上而下可分为第○1~○9等9个主要层次,其中第○1、○2、○5、○7、○8根据土性差异划分为若干亚层。 2.4.1第四系全新统上段(Q34):本场地钻及○1○2层 (1)第○1层根据土性可分为第○11、○12层两个亚层。

A:第○11层 杂填土:杂色,表层为砖块等建筑垃圾及水泥地坪,上部为杂填土,由石块、砖块及粘性土混杂而成,下部素填土,本层在场地中遍布。 B:第○12层 浜土:黑灰色,流塑,含有机质,夹粘性土,碎砖石等杂质,彭越浦中主要为淤泥,本层仅分布于暗浜及彭越浦中。 (2)第○2层根据土性可分为第○21、○23层两个亚层。 A:第○21层 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灰黄色,滨海~河口相沉积,可~软塑,中压缩性,含氧化铁锈斑点,夹薄层粉性土,局部夹粉质较重,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在厚填土、明暗浜附近变薄或缺失。 B:第○23层 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灰色,滨海~河口相沉积,稍密,中等压缩性,含云母,夹粉质粘土,上部夹粘性较重,局部夹粉性较重,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

4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性低,在场地中遍布。

2

2.4.2第四系全新统中段(Q4):本场地钻及○3、○4层 (1)第○3层 淤泥质粉质沾土:灰色,滨海~浅海相沉积,流塑,高压缩性,含云母,夹薄层粉性土,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在场地中遍布。 (2)第○4层 淤泥质粘土:灰色,滨海~浅海相沉积,流塑,高压缩性,偶夹薄层粉性土,土质均匀、切面光滑,摇振反应;无,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在场地中遍布。

3

2.4.3 第四系全新统下段(Q4):本场地钻及第○5层。 第○5层根据土性可分为第○5、○5夹层两个亚层,第○5夹层基本分布于第○5层中,在本场地东侧分布:

(1)第○5层 粉质粘土,灰色,滨海、沼泽相沉积,软塑,高压缩性,含云母,夹薄层粉性土,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在场地中遍布。 (2)○5夹层 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灰色,滨海、沼泽相沉积,灰色,稍密,中等压缩性,含云母,夹薄层粘性土,土质不均,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在本场地东侧分布。

2.4.4 第四系全新统下段(Q32):本场地钻及第○6、○7、○8层。 (1)第○6层 粉质粘土 河口~湖泽相沉积,暗绿色,可~硬塑,中等压缩性,含铁锰质氧化斑点,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在场地遍布。 (2)第○7层根据土性可分为第○71、○72层两个亚层: A:第○71层 砂质粉土:河口~滨海相沉积,灰黄~灰色,密实,中偏低等压缩性,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组成,夹薄层粘性土,在50m以上深孔中分布。 B:第○72层 粉砂:河口~滨海相沉积,灰黄~灰色,密实,中偏低等压缩性,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组成,夹薄层粘性土,在50m以上深孔中分布。 (3)第○8层根据土性可分为○81、○82两个亚层。 A:第○81层 粉质粘土:灰色 滨海~浅海相沉积,软塑,中压缩性,含云母,夹薄层粉性土,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在深孔中揭露。 B:第○82层 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滨海~浅海相沉积,稍密,中等压缩性,含云母,夹薄层粉性土,土质不均,无摇振反应:迅速~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在深孔中揭露。

1

2.4.5 第四系上更新统下段(Q3):本场地钻及第○9层 第○9层 粉砂:滨海~河口相沉积,灰色,密实,中偏低等压缩性,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组成,夹薄层粘性土,至85米未穿,揭露最大厚度16.33m,在75m以上深孔中揭露。 2.5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2.5.1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d按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第4.2.3条有关公式:fd=γdfdh计算,计算假设条件:条形基础,基础宽度b为1.5m,基础埋深d为1.0m,地下水位埋深0.5m,并结合静力触探及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5.2.3条由原位测试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结果见表。

5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地基承载力一览表

静探 Ps(MPa) 直剪固快试验强度 重度 按土工试验计算 fd (kpa) 按静探ps计算 fd (kpa) 建议值 Fak(kpa) 层号 土名 γC φ3(KN/m(Kpa) (0) ) fd Fak(kpa(kpa) ) 灰黄色粉质粘土夹0.84 21 21.5 18.6 118.7 111.1 90.9 110 88 1 粘质粉土 灰色粘质2○粉土夹粉1.83 11 29.0 18.8 97.0 144.7 118.4 120 96 3质粘土 灰色淤泥3 质粉质粘0.56 12 16.0 17.5 77.6 78.3 64.1 75 56 ○土 灰色淤泥4 0.54 14 10.0 16.9 74.0 76.8 62.8 75 56 ○质粘土 2.5.2 高压固结试验成果 沉降计算时需考虑土层应力历史,本次对桩基压缩层范围内第○82层进行高压固结试验,指标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高压固结试验成果一览表 前期固结压力 压缩指数 回弹指数 土层编号 土层名称 Pc(kpa) Cc Cs 灰色砂质粉土 82 488 0.218 0.028 ○夹粉质粘土 2.6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2.6.1 潜水

场地浅层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其主要附存于○1层填土、第○21层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第23层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及第○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中。 ○

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内静止地下水(水位)埋深0.20~1.70m,相当于标高+2.65~+3.95m,详见下表 静止水位埋深 静止水位标高 静止水位埋深 静止水位标高 孔号 孔号 (m) (m) (m) (m) G1 0.20 +3.95 G6 1.10 +3.56 G2 1.70 +2.65 G7 1.00 +3.39 G3 0.90 +3.48 G8 1.10 +3.01 G4 1.00 +3.67 G9 1.20 +3.29 G5 0.90 +3.67 场地内地下水位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地面蒸发及地表迳流控制。 2○

6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上海潜水水位埋深,一般离地表面约0.3~1.5m,受降雨、潮汛、地表水的影响有所变化,平均水位埋深一般为0.5~0.7m。

设计时地下水位埋深建议按不利因素考虑,高水位取0.5m,低水位取1.5m。 2.6.2 承压水

本场地的承压水主要为第○5夹层微承压水及第○7层承压水,根据上海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第11.1.1.2条:上海承压水水位,一般均低于潜水位,年呈周期性变化,埋深3.0~11.0m。

第○5夹层微承压水在本场地层面最浅处为18.6m,基坑深度5.2m、承压水位埋深按最不利情况3.00m考虑,根据上海市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第11.3.3条,pcz/Pwy=1.55>1.05,故第○5夹层微承压水对本工程基坑开挖无影响,不会造成基坑突涌。第○7层层顶埋深比第○5夹层深,故第○7层承压水对本程基坑开挖亦无影响,不会造成基坑突涌。 2.6.3 地下水、地基土对混凝土的腐蚀性 本次勘察对拟建场地采取了两组地下水进行检测分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08-37-2002)判定,该水样对Ⅱ、Ⅲ类场地环境中的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A、B类渗透性地层中的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的状态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的状态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本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地基土在地下水之下基本呈饱和状态,场地及周围无地下水污源,根据上海市类似工程经验,当地下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地基土对混凝土也有微腐蚀性。 2.7 不良地质现象

拟建场地北侧有一条暗浜,东西向贯穿场地,宽约18.0m,浜底标高+0.13~+0.75m。 彭越浦宽约22.0m,水面标高约+2.37m,水深0.6~1.3m,浜底标高-0.23m~+0.07m。

此外在场地内填土普遍较厚,填土厚度1.60~4.00m,平均2.54m,层底标高+2.78~+0.01m,请设计注意。

2.8场地地震效应

2.8.1 场地抗震设计基本条件

根据本次勘察地层资料,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的有关条文判别,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础地震加速度为0.10g,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基土属软弱土,场地类别为Ⅳ类。

2.8.2 液化判别

经本次勘察,场地浅层20m范围未发现成层饱和砂质粉土和砂土,不存在液化土层,可不考虑地基土液化问题。

2.8.3 抗震有利、不利地段划分

经勘察本场地北侧有一暗浜分布,另外本场地杂填土较厚,杂填土成分复杂,土质松散,含砖块等建筑垃圾。以上这些在基础施工时应了予注意。

此外,本场地浅部有淤泥质土分布,呈流塑状态,强度低、压缩性高,对地面密集挤土沉桩会带来不利影响,容易造成桩的侧向位移和上浮。 三、围护方案阐述

根据实际基坑开挖深度及周边环境条件和场地现有条件,围护形式主要采用SMW工法的

板式支护+内支撑的形式。

2.1SMW工法参数:三轴搅拌桩采用直径650mm,全圆搭接施工,桩体施工采用一次搅拌

7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工艺,下沉及提升均为喷浆搅拌,下沉速度为0.5~1.0m/min,提升速度为1.0~1.5m/min。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20%,水灰比1.50,搅拌桩28d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水泥土搅拌桩内插500×300×11×18H型钢,H型钢定位偏差小于25mm、垂直偏差小于1/200。搭接施工的相邻桩的施工间歇时间应不超过24小时,如超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加强。

2.2坑底双轴桩参数:水泥搅拌桩搅拌头直径为700mm,喷浆搅拌时钻头提升(下沉)速度不大于50cm/min,采用二喷三搅施工工艺,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13%,水灰比0.55,搅拌桩28d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搅拌桩连续施工,搅拌桩定位偏差小于50mm,桩身垂直度误差不超过1%。

2.3临时性立柱桩参数:由于基坑横向跨度较大,基坑施工期间通过设置竖向构件来承受水平支撑及其上的竖向荷载,本工程立柱采用Φ650三轴搅拌桩+内插型钢立柱来作为水平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构件。立柱中心偏位不得超过10m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300,钢材均采用Q235B,焊条采用E43型。格构柱穿越底板部分设置止水片。

2.4围檩、支撑

1.SMW工法顶部设一道1100(1200)×700mm钢筋混凝土围檩,围檩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35mm,纵向钢筋采用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焊接接头连接区长度10d,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接头数量不大于50%,搭接位置应设置在弯矩较小处。

2.内支撑主要采用对撑形式,支撑采用Φ609×12的圆管支撑制作,主撑连杆采用25a槽钢连接制作。钢支撑应施加预应力1000KN,预应力分两次施加,第一次50%,第二次50%。预应力施加前必须待围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

3.换撑:基础底板浇注完成后沿基坑坑底一周设置传力带,传力带采用素土回填密实后上部设C20素混凝土传力带,支撑拆除必须待传力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进行。

2.5具体详见设计施工图纸。

8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 施工准备及总体部署

一、方案编制依据

1.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围护施工图、总平面布置图。 1.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1)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J08-40-94)

(7)《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YBJ225-91) (8)《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DGJ08-116-2005) (9)《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JGJ/T199-2010)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12)《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4)《基坑工程手册》(第二版)

(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以及现行国家及上海市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

1.3国家及上海市颁布的其它安全操作规程及文明施工规定。 二、技术准备

2.1熟悉了解和审查施工图纸及其设计文件,在此基础上搞好施工图设计交底。了解和审查图纸要弄清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为便于贯彻实施,审查时还应对图纸是否存在错误、不明确或疑点进行检查,归纳后通过设计交底会议向设计单位提出,以求得更正、明确和意见统一。

9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对图纸检查的重点:检查图纸是否完整有效;技术参数、平面尺寸、标高数据图面反映是否清晰或有遗漏;图与图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图纸要求的做法在实际施工操作中是否可行;建筑框线现场实际施放及其与建筑红线关系是否和总平面图一致。

2.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项目工程师向参与施工及管理的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机组班长进行交底。交底后将项目工程师签署的技术交底文件交技术组、施工员、质量员和各机组班长留存,作为指导施工的技术依据。同时,施工员应在施工前按工序和操作要点向各机组成员再进行技术交底。

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时重点应注意:交底要讲解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施工操作方法和技术措施;交底必须贯彻施工验收规范、技术规程、工艺标准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要求。 三、施工设备、材料准备

3.1根据工程需要,提前做好施工用机械设备的计划报批和调拨工作,于开工前五日安排和组织调运进场。工程施工人员应责成专人于规定的开工日前,负责落实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和安装调试试运转工作。

机械设备配置和控制的重点是:设备选型合理,配套完善,机械性能状态经现场试运转验收,证明能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

3.2对用于实施监视和测量所需的器具(全站仪、经纬仪、50m钢卷尺、水准仪等)的精度符合性进行开工前的检查验收。

测量仪器控制的重点是:自检无明显度量矢离和几何尺寸走样。具备证明自身精度合格的《检定证书》或《校准报告》,且在有效期内。

3.3各种材料计划总用量和分批进货量,经业主单位、项目管理单位及监理单位同意,填写《产品采购计划审批表》,向工程管理部办理材料订购审批手续和组织采购。材料进场后,由质量员会同材料员及当班负责人对材料进行现场验收,并将验收结果记入当天的《施工日记》,进行备案。进场材料严格把好质量、数量关,并按指定地点堆(码)放好。

3.4材料采购控制的重点:为避免不合格材料经非正规渠道流入施工现场,材料必须从合格供应商处购买。同时,施工用原材料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并经过复试合格。 四、其他施工准备

4.1做好设备的安装及调试工作。用于测量定位的经纬仪、水准仪应检验其自身精度,并在有效使用期限内。用于施工的机械设备应检修保养完毕,使其处于良好的机械性能状态,并需通过上海机械专业检测部门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4.2施工现场备好处理各种孔内事故所需的器具,备足施工所用的原材料和易损易坏的机械配

10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件。

4.3施工前应复核测量基准点、水准点及建筑物的基准线,并注意采取保护措施。

4.4在施工图审核基础上参与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参加的设计图纸交底会议,开工前做好施工组织技术交底及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4.5原材料按计划提前进场,并具有产品合格证和质保书,并及时送样复试。

4.6施工前建设单位必须提供场地场内四周管线图,以便采取相应的施工保护措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7落实办好正常开工所需履行的各种审批、验证手续。 五、总体施工部署

根据本基坑工程施工工艺流程的安排与分部工程的具体施工内容,总体施工流程分为:1、围护施工准备阶段

三通一平、制浆后台确定、钢筋、木工场地确定。 2、围护桩施工阶段

围护结构测量,定位,围护结构施工(含坑底加固)。 3、基坑围檩施工阶段

基坑表层土卸载,钢筋混凝土围檩施工,井点、预降水。 4、基坑支撑阶段

钢筋混凝土围檩浇注完成后,开挖钢支撑沟槽并安装钢支撑。 (抛撑区域必须待底板浇注后进行施工) 5、基坑挖土阶段

分块挖土、地下车库底板等施工。 6、围护结构传力带施工阶段

基础底板施工完成后进行设置围护结构传力带。 7、钢支撑拆除阶段

待混凝土传力带达到设计强度80%后进行钢支撑拆除。 (局部对撑区域进行抛撑的换撑施工) 8、地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拆撑后地下车库剪力墙、顶板等施工 9、基坑回填阶段

地下车库剪力墙、顶板结构等施工后进行回填

11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10、围护结构拆除阶段

基坑回填后对SMW工法内插型钢进行起拔回收,并凿除钢筋混凝土围檩。 六、总体施工现场布置 6.1机械布置

1、围护桩机械:根据设计图纸工程量及工期要求,本次围护桩施工准备投入1台双轴搅拌桩机、1台五轴搅拌桩机进行施工。 6.2布置原则

1、根据本基坑工程施工工艺以及场地的实际条件,施工总平面布置首先应满足围护结构与挖土及结构交错施工工况下的场地需要,并保证场内交通能够通到场地外,力求布置安全合理,尽量减少场内行车距离。

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围护施工临设均采用流动式集装箱作为生活、办公设施。

3、结合地下室施工流程的安排,按照工程阶段分别进行场地布置,在每个阶段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的布置应根据场地情况及施工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4、现场布置做到安全、美观、简洁、经济。

5、现场布置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重点防治施工噪声与粉尘污染。 6、具体现场总体布置原则: 6.1施工现场用电布置

将根据建设单位现场提供的电源,工地用电采用集中管理,在施工现场施工区域内设配电室,各自从配电室分三路接出,一路作为办公用电,一路作为施工机械设备用电,另一路作为其它施工用电。现场电缆主线采用120mm2以上电缆,大型机械设备用电和其它施工用电均采用95mm2以上电缆,办公用电采用70mm2以上电缆。电缆线从配电室引出后沿施工围墙作架空铺设,并在施工用电部位设置分配电箱。当电缆穿越施工场地内的主要路口时,在套管上回填黄砂并浇捣混凝土加固处理。同时,设置灯架以布置投光灯,用于夜间施工照明。 6.2临时用水布置

根据施工部署,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源,现场施工用水分二路接出水管,一路为施工用水,另一路为生活用水,用水管道口径由Ф100规格组成供水网络,到各作业点采用Ф100接出,并在各需要用水部位留出水龙头。消防用水管一律使用Ф100管,在施工区域内设置4处消防栓,配备200m消防软管。所有水管均沿围墙或路下敷设,穿越重载车处作加固处理。 6.3主要临设搭建

本次围护施工办公、临时设施均采用流动式集装箱。

12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6.4围墙及大门布置

本工程场地封闭临时围墙已搭建完成,为砖砌围墙。 七、工程控制重点

1、基坑围护施工主要重点是确保基坑开挖后对周边环境及市政道路等的安全影响,本基坑必须聘请专业的监测单位制定专项基坑监测方案。

2、围护桩如遇暗浜区域围护桩必须加强成桩质量控制,适当减慢成桩速率、增加水泥掺量等技术措施。

3、本基坑挖深已超出4米,根据《基坑工程设计规范》规定,本次土方应分两层进行开挖。土方开挖方案应通过专家评审后进行。 4、基坑开挖范围内涉及主要含水层为第2-3层粘质粉土层,围护桩必须进行有效的拦截,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围护桩入土深度的控制,以钻杆长度、地面标高为依据在桩机上作好入土深度控制标记。施工中必须加强成桩质量等方面控制。

5、水泥浆配置控制:水泥浆拌制必须在搅拌后台设有水泥浆配比单,明确水、水泥的投放量,水按搅拌桶的体积计算、水泥的投放量按台秤过磅重量投放,本次双轴搅拌桩水灰比为0.55,三轴搅拌桩水灰比为1.5,按上述参数配制的水泥浆经过计算,双轴搅拌桩水泥浆比重约为1.75,三轴搅拌桩水灰比约为1.36,水泥浆的比重主要采用水泥浆比重计进行计量控制。

6、搅拌桩水泥掺入量控制:根据不同的桩型、桩长计算出单桩理论水泥用量,结合单桶水泥浆配置的水泥用量得出单桩成桩所需用水泥浆的桶数,按照设计搅拌及提升速率并用水泥浆的流量器进行控制单桩水泥用量。双轴搅拌桩采用两喷三搅工艺,即每次喷浆量为单桩总用浆量的50%,三轴搅拌桩采用一喷一搅工艺,即下钻喷浆量约为单桩总用浆量的70%,提升喷浆量约为单桩总用浆量的30%。

7、搅拌桩成桩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规范要求参数进行控制,制浆后台必须挂设水灰比、单桩用浆量配比单,成桩过程中搅拌下沉提升速度必须均匀,严禁停机,成桩质量一般根据单桩成桩时间节点进行控制。如在成桩过程中导致停浆,必须在复浆后对停浆部分下沉或提升1米进行复搅复喷。

8、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设置钢支撑,支撑采用开槽施工,必须做到先撑后挖,钢支撑、联系杆、预埋件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布置,钢支撑施工必须加强焊接质量控制,焊缝均为10mm以上,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所投入焊接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支撑应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支撑拆除必须待底板后浇带强度达到80%后方可拆撑。

9、对撑区域土方采用岛式开挖,抛撑区域土方必须采用盆式开挖的方式,并按照设计图纸留土,

13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底板分块浇注,并架设钢支撑(抛撑),钢支撑架设完毕后方可开挖盆边土体。

10、土方开挖前必须进行有效的降低地下水位,以提高坑底土体的降低浅层水的地下水位,降低土体的含水率,提高边坡稳定性、坑底土体强度,本次基坑主要为浅部土层地下水,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采用轻型井点进行降低地下水位。开挖时坑底土体不得长期暴露(不大于200平方,垫层在8小时内完成),才能保证基坑开挖安全及基础结构施工。

11、本基坑单边较长,基坑开挖过程中“长边效应”的控制方法: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坑内暗墩的布置; 2、支撑区域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土方预留及支撑施工;3、土方按分层分块进行开挖以释放应力;4、基坑开挖到坑底后立即浇注混凝土垫层至围护结构边(8小时内);5、基坑开挖过程中及开挖后的基坑位移监测;6、按照设计图纸拆撑前设置传力带,待传力带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拆撑。 12、在基坑开挖后围护周边严禁超载,设计地面超载值为20Kpa,严禁堆置大量材料及重型车辆行走,确保基坑安全。 13、位移监测

第三章 测量施工方案

一、施工测量依据

整体轴线定位本着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依据甲方提供的图纸和实际测出的测绘成果报告进行放线。测量工作均应报请监理确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根据施工测量控制点,用全站议仪将轴线引侧到施工部位,来指导围护、挖土、结构等测量。以上工作均报请监理确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二、测量控制措施

工程测量的精确是保证施工成果符合设计意图,确保工程质量的基本条件,必须高度重视,并予以反复复测核实,以确保全工程的空间几何位置在严密控制下进行。首先应根据设计提供的坐标基桩用全站仪进行复核测量,并将复测结果报监理,以便确定这些基桩的可靠性,如需调正应将调正值书面报监理,并获得正式批准后方可使用。

对施工场地及控制点进行实地踏勘,结合总平面布置图,创建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要求达到考虑通视条件、稳固状况、攀登方便等各种因素,在现场每30~50米建立一个控制点;建立互相相关的三角控制网。放样时每点至少有两个控制点作后视,便于投测时进行校验。 三、围护结构平面施工测量

3.1围护施工前,根据结构内轮廓点及外放要求,采用全站仪从引测点直接投放结构内轮廓点坐

14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标,并利用线路中线进行复核。

3.2围护施工时,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用全站仪或J2经伟仪实地放样出围护结构轴线,并立即作好护桩,报业主、监理进行复核。

3.3由于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在外侧土压力作用下会向内位移和变形,为确保后期基坑结构的净空符合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外放。 四、 围护结构高程施工测量

围护结构施工前,设置高程标志控制围护桩、H型钢、圈梁、钢支撑等的标高。

第四章 SMW工法施工方案 一、概况

本工程基坑围护采用SMW桩围护,直径为Φ650mm,桩身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20%,水灰比1.5,内插的500×300×11×18H型钢。 二、施工机械

本次SMW三轴搅拌桩施工采用三轴Φ650水泥土搅拌钻机作为钻孔、注浆、搅拌、成型施工设备,再配置国产改进型重型步履式打桩机JB-160作为安装、下钻、移位设备。在搅拌下沉过程中,利用9m3空压机压缩空气使周围土体松散,保证水泥浆液与周围土体充分接触,提高成桩的强度和防水性能,水泥浆液采用3台BW-250压浆泵注入。

测量放线 三、施工工艺流程

开挖导沟 设置导向定位钢板 SMW搅拌机架设 SMW搅拌机就位

成 桩 H型钢涂减磨剂 置换土处理 插入H型钢

施工完毕

型钢回收 15

型钢拔出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1.2.2在基坑周边设置截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基坑。

二、圈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砼圈梁支撑施工 3.1沟槽开挖

本次沟槽拟采用机械开挖辅以人工配合,沟槽开挖尺寸按设计图纸进行放坡,圈梁部分单边外放0.2米,挖至圈梁底标高以上20cm时停止开挖,采用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 3.2H型钢与圈梁连接 见设计详图

1、埋设在压顶圈梁中的H型钢部分的保护隔离措施

浇捣压顶圈梁时,H型钢挖出并清理干净露出的H型钢表面的水泥土后,在扎圈梁钢筋前,埋设在圈梁中的H型钢部分必须先用厚10mm的泡沫塑料片在H型钢腹板两侧和翼板两侧各

31

施工准备 沟槽开挖 施 工 测 量 桩头清理、与梁连接 垫层施工 钢筋绑扎 弃渣土 模板支立 混凝土浇筑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贴一块(共八块),泡沫片高度从圈梁底至少超过圈梁顶10cm,用U型粗铁丝(>8#)卡固定,保证泡沫塑料片不松开。 3.3钢筋施工

(1)圈梁钢筋由加工场统一预制,分类堆放并建立标识,钢筋的保护层使用同标号砼预制垫块。

(2)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35mm,纵向钢筋采用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焊接接头连接区长度10d,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接头数量不大于50%。 3.4预埋件施工

支撑预埋件在施工前统一加工完毕,加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圈梁钢筋绑扎完成后,对预埋件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定位后将预先加工好的预埋件与圈梁钢筋进行连接预埋。 3.5模板施工

圈梁及混凝土支撑模板使用木模,其加固方法采用φ48水平和竖向肋带,水平间距75cm,竖向间距60cm,并在交叉点处使用钢管+U托支撑于坑壁上。 3.6混凝土施工

浇筑砼前,必须采用薄膜板将型钢与混凝土隔离,以便型钢起拔。砼采用商品砼,砼输送车运至现场,采用木制滑槽入模。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特别注意防止墩柱预埋钢筋因振捣而移位。

砼采取分层浇注、逐层振捣,每层厚度为30cm,振捣时做到快插慢拔,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直至砼表面平坦不再冒气泡为止。砼浇注完成后,立即用木抹抹平,并于砼初凝前用铁抹子二次抹面压光。

砼养护,采用覆盖土工布或草袋子,设专人负责洒水,确保砼表面始终湿润。冬季时采用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外层覆盖土工布或草袋子。待砼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方可拆模。

四、护坡施工

4.1坑内按设计图纸进行人工修坡,并设置排水沟。 4.2护坡采用40厚C20素砼。 五、钢支撑施工 5.1概况

本工程内支撑采用Ф609×16钢支撑,联系杆采用400×400×13×21H型钢,对撑施工后并施工1000KN预应力。

32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5.2施工准备

根据实际施工要求及时配齐支护所需的钢支撑等材料。根据实际圈梁预埋件尺寸进行丈量下料并及时进行安装,安装采用吊车安装,支撑安装在基坑内进行;支撑安装采用一台20T以上吊车。

支撑标高、轴线、中心线检查 施工准备 沟 槽 开 挖 支撑轴线测量 钢托架焊接、支撑配料 支撑分节吊装 抱箍制作焊接 支撑现场拼接 支撑安装完毕 5.3钢支撑安装

(1) 立柱桩、连系梁、抱箍作业控制

在支撑沟槽开挖后,按照图纸设计的要求在基坑圈梁上标定支撑的支点位置,用槽钢在格构柱上进行托架的焊接、安装,同时完成内侧抱箍施工。焊缝均为满焊处理,焊缝宽度为8mm以上。

33

丈量联系杆配料长度 预备塞铁、加载预应力 锤 紧 塞 铁 螺栓紧锢检查 联系杆架设焊接 焊接质量检查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2) 钢支撑安装

A:钢支撑的拼接:按实际丈量长度并根据钢管支撑的结构件模数进行,一般为:活络头+若干中间管+活络头拼接而成。钢支撑配置时考虑每根总长度(活络端缩进时)比支护结构净距小10~30cm。

B:按照实际施工尺寸,量出两个相应预埋件接触点间的支撑长度来拼装钢支撑。根据本次钢支撑单根长度推算,单根支撑需分为三段吊下基坑进行安装(分别进行编号:支撑1、支撑2、支撑3…….),第一段稍微长过立柱端部,先架设在钢托架上,然后进行另一段支撑对接同样稍微长过立柱端部,最后架设第三段支撑,一段于支撑相连,另一端架设在圈梁上。直支撑架设在围檩端头部位,用上翻式小挂件,挂件采用150×150×20三角钢板,挂件均焊接在活络头端板处。钢支撑安装前先进行预拼,预拼后两端支点中心线偏心不大于20mm。安装采用两点吊装,吊点一般在离端部0.2L左右为宜。

C:未设立柱的支撑吊装均采用50T吊车一次性架设到位,同样在端头板和圆法兰焊接上翻挂件150×150×20三角钢板,两头端头板各设置两块。所有的支撑均在地表完成接管,整体吊装到位,支撑的活络头统一安置在两侧,支撑架设质量控制(水平位移、高差、轴线)参照有关施工规范。

D:支撑架设完成以后,为防止支撑水平位移,立柱节点处采用抱箍进行连接,抱箍采用14#槽钢进行制作,支撑之间联系杆采用25a槽钢进行焊接固定。托架底部与支撑底标高保持30~50mm,用硬木垫进行缓冲,以防立柱桩隆起影响支撑。

E:支撑安装、吊装施工方法

钢支撑拼接采用吊车起吊,吊装方式采用二点起吊,钢支撑先在地面上预拼装到实际长度,拼装完毕后在钢支撑两端加焊挂板,在用50T吊车整根吊起,一头搁在围檩上,另一头搁在钢托架上,固定牢后,吊车松开吊钩,然后电焊加固。

F:钢支撑起吊时在支撑的两端系根棕绳作拉索,用以校正钢支撑两个端头的位置。 G:钢支撑安装的容许偏差符合下列规定: ①支撑挠曲度:不大于支撑长度的1/1000;

②支撑中心标高及同层支撑顶面的标高差:±30mm。

H:所有节点构造均需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局部并设置加筋板。 (3)预应力加载

支撑架设到位后,进行轴线定位等复核,然后吊装千斤顶进行预应力加载,预应力偏差值均为“正”值,作业完成对塞铁进行锤击紧锢。预应力施加采用1台200t液压千斤顶放入活络

34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头子顶压位置,为方便施工并保证千斤顶顶伸力一致,千斤顶采用专用托架固定成一整体,将其骑放在活络头子上,接通油管后即可开泵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施加到位后,在活络头子中锲紧垫块,并烧焊牢固,然后回油松开千斤顶,完成该根支撑的安装。千斤顶施加预应力时,对预应力值做好记录备查。

预应力施加是为控制墙体水平位移,在施工过程中设计要求对每根支撑按要求进行施加预应力。为控制墙体水平位移,钢支撑必须有复加预应力的装置,并复加预应力至设计要求值。 (4)轴力校核与复加应力

考虑到大跨度支撑长度的影响,在兼顾应力损失的同时必须采用分节加载措施。预应力施加一般为:先按设计要求的50%施加应力 --- 检查栓紧螺帽(如有松动则进行紧固)--- 再施加第二次应力达到设计要求。

5.4钢支撑拆撑

A 拆撑原则:必须在结构底板传力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拆除。对托架、连杆及时切割拆除。

B 在结构底板施工完成并传力带达到设计强度以后进行,先分解支撑,分段吊离基坑。 5.5支撑节点详图 详见设计图纸。 5.6基坑、支撑体系技术措施

为充分考虑到基坑的稳定性,本工程在支撑设计安装上,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同时在安装操作控制方面要求做到抽条开挖,深度以托架施工焊接为准(一般为支撑底标高以下200mm,局部钢托架落深处采用人工清土)。挖机在开挖基坑土方过程中或行走跨越钢支撑时,挖土机械不得直接碾压钢支撑,应在钢支撑上覆土500mm以上并铺设路基箱,然后让挖机行走。挖土时,也不得碰撞钢支撑,另外严禁施工人员在底部掏空的支撑构件上行走与操作,并严禁在支撑上

35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第 VI段挖土:持续时间为10天 第VII段挖土:持续时间为10天 土方开挖分区见(附图五~附图十) 出土方向见(附图十一~附图十六)

各区域水平支撑、挖土、浇底板、换撑(斜抛撑安装)、内侧土方挖除、内侧底板浇砼搭接见。

菜场基坑的挖土工作,在维护结构养护期和井点降水运行10天后开始,由南向北开挖,斜向分层开挖至-3.500标高后,余下30cm采用人工清土。( 质量要求和措施 (1)基本要求: 1)、遵守国家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并严格执行有关季节施工的规定。 2)、按照工程监理要求的检验程序,对项目进行质量过程控制,自检验收、预检和隐蔽工程验收,并交验各种资料,填写各种报表。 3)、按照公司ISO9001—2000认证体系编制程序文件和体系手册,对工程质量进行过程控制和档案记录。 4)、建立项目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责任制,做好各级质量交底记录。 2、组织保证体系

土方工程施工阶段建立由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领导、项目技术负责中间控制和施工负责人组成的三级管理系统 ,(详见下图) 组织保证系统

41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施工负责人

土方施工队 降水施工队 基坑保护施工

3、质量管理程序(见下图)

人员:基本要素 施 工 现 场 管 理 整 个 基 础 工 程执行岗位责任制人员素质保证 材料:原材检测 技术资料保证 原材质量保证 产 品操作:按工艺标准 熟悉图纸 操作过程保证 质 量保

证机具:检测合格 周检维修保养 机具保证

方案:审批实施 实施中优化总结 方案保证

4、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建筑施工规范规定标准要求, 2、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3、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检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4、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请有关单位人员参加和现场监理验收,并形成文件, a)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见证取样检测, b)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c)工程的观感质量应有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 5、土方开挖质量要求

(1)挖土施工前组织全体施工人员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

(2)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方案设计要求相一致,

42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3)基坑土方工程验收必须确保围护结构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预警值:基坑周边最大水平位移值50㎜,坑顶水平位移连续三天超过3㎜/天。

(4)基坑上坎周边应设置排水明沟,对坡顶、坡面、坡脚均有降排水措施, (5)基坑周边严禁堆荷和车辆行驶,

(6)土方开挖中严禁碰撞工程桩和扰动基底原状土,

(7)土方开挖中当接近基底标高以上30㎝时施工员及时跟踪测量,严防超挖。 (8)土方开挖质量验评标准 1)标高: -50㎜,+0 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200 -50 3)表面平整:20㎜

5.7安全要求和措施

(1)、开工前,通过有关资料,调查地上,地下的障碍物和管线分布情况。进行具体位置及处理方法的交底,对暂时不能处理,要设标志牌示意。 (2)、根据该工程量大、场地窄小的特点,制定安全可靠及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建立健全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组织机构见下图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图

公 司 总 经 理

公司付总经理 公司总工程师

安 全 总 监

项 目 经 理

全负 安 员 技 术 责 人

43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各施质后班

组 兼工量职

安勤 全员员员

整个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3)、落实土方工程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教育,注意工种间互相的安全距离,施工机械不得撞击护坡桩、桩间砼护壁,也不得碰压井管、排水管,测量桩点等。 (4)、认真执行现场施工用电规定,施工中禁止非专业人员乱接乱拉照明线路,一般情况下,在基坑四周设置六处照明设施,如夜间要施工,在挖掘处和车辆通行要道另增加照明设施。 (5)、基坑四周要搭设防护栏杆,高度一般为1.2米,中间设三道护栏,用密目网围护,围护栏杆用黄、黑双色油漆表示。对深度超过2.0M的基坑,要搭设马道或设置专用上下梯子。 (6)、机械挖土现场进出入口设置2个安全检查岗,配备专人指挥车辆,汽车司机要守交通法规和有关规定,按指定路线行驶,按指定地点卸土。 (7)、遵守本地区、本工地安全,保卫、场容、消防、市容、环卫、交通等管理规定。加强对民工的管理教育。民工要有“三证”,做到合法用工。上岗前进行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

5.8环保要求和措施

(1)、尽量选择噪声低、振动小、公害少的施工方法。 (2)、土方挖运时要控制汽车容载量,汽车驶出现场前要配专人拍实车槽。并加盖苫布。为防止汽车轮胎夹带,污染道路,在现场出口设置排水沟,用高压水枪冲洗轮胎。 (3)、搞好施工大门前的卫生“三包”,加大清扫人力,随时检查运土车辆遗撒的散土,及时清扫。对大门和企业的标牌要派专人维护和清洁。

5.9.1应急措施

1、土方开挖中如局部出现隆土或塌坡,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险,如用砂包堆压等,

44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2、开挖过程中如遇局部存水现象,即采用明沟和潜水泵排水。 技术资料

土方工程施工项目部在施工中负责收集、整理各种原始资料和记录,并及时上报监理,按国家档案室有关规定要求做好资料的分类、归档工作,技术资料做到及时、正确、真实、齐全,正确反映本工程的实际施工工程质量。 雨期施工措施 (1)场地排水:坡顶做水泥散水和水泥明沟,基坑内四周设置明沟排水,每隔30m设置一个集水井,由水泵抽出至基坑上面的排水明沟内,再由明沟通过泥砂沉淀池后排入市政管网,并保持施工场地内的排水畅通,无积水和倒灌现象。

(2)做好生活区的下水管道和雨水井的管理,废水应有固定排放途径,保证雨后不积水,避免浸泡边坡而影响基坑施工。

(3)土方施工中,基坑内临时道路上铺塘渣或建筑垃圾,保证雨后不陷。 (4)尽量缩短基底土暴露时间,避免基底土被雨水浸泡。

(5)机电设备要经常检查接零接地,漏电保护开关灵敏有效性,各级配电箱要有防雨措施,所有操作工棚均不得漏雨。

(6)浇灌混凝土前要掌握天气预报情况,尽量避开雨天施工 特别是大雨天,混凝土浇筑中如遇阵雨应有充分准备,如用塑料布覆盖。 (7)现场备有10只水泵,随时可以调用,确保抽水需要。

5.9.2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1)在挖土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水位没有下降,应立即停止挖土,并采取相应的降水措施,待水位下降后再进行挖土。

2)在基坑面上如出现边坡水平位移超过过警戒值,适当放慢挖土速度以及坡顶注浆等方法处理。

3)如遇上部杂填土中水量较大时,可在坑壁打入带孔钢管设置排水孔将水引出。 4)现场准备好足够的应急用物资,如钢板、木板、砂包、木桩等,一旦出现险情,随时可以根据需要调用,

5)现场有应急领导小组,一旦出现险情,领导小组成员立即按公司相关程序进行应急处理,保证基坑开挖施工顺利进行。

第十章 主要施工机械、劳动力及材料配置

一、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序号 1 2 3 设 备 名 称 SMW工法设备 50T吊车 SBJ-Ⅱ搅拌桩机 数 量 1台套 1台套 1台套 用电量 300KW/台套 100KW/台套 4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ae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