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结构设计要点及重要习题及答案 - 考试必胜

更新时间:2023-10-09 14: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波(P)波和 横(S) 波,而面波分为 瑞雷 波和 洛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2、场地类别根据 等效剪切波波速 和 场地覆土层厚度划分为IV类。

3、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1.4Tg时,在 结构顶部 附加ΔFn,其目的是考虑 高振型 的影响。

4、《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 长悬臂 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 高层建筑 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5、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 建筑物的类型 和 高度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6、地震系数k表示 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 与 重力加速度 之比;动力系数?是单质点 最大绝对加速度 与 地面最大加速度 的比值。

7、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臵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 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能力 ,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 避免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造成纵墙倒塌 。

8、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 反弯点法 和 D值法 。

9、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 平方和开平方 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10、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 初步判别 和 标准贯入试验 判别。

1、 根据土层剪切波速的范围把土划分为坚硬土、中硬土、中软土、软弱土四类。

2、地震波中的 纵波(P) 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疏密波, 横波(S) 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用来反映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的大小和尺度的是 震级 ,其为一种定量的指标。

3、在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计算中,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应 >1.0 。

4、当建筑物的地基有 饱和的砂土和粉土 的土时,应经过勘察试验预测在地震时是否会出现液化现象。 5、抗震设计一般包括抗震计算、 抗震概念设计 及 抗震构造措施 三方面的内容。 6、对于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的抗侧力体系,应着重提高 第一道抗震防线 中构件的延性。

7、未经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震害主要在梁柱的节点区,柱与梁相比,震害比较重的构件是 柱 。

8、剪压比用来说明梁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其概念为:剪压比为V/fcbh0,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

9、抗震等级是结构构件抗震设防的标准,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 结构类型 、 及 烈度 、 房屋高度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10、在确定结构体系时,需要在结构的 刚度 、 延性 及 承载力 之间寻求一种较好的匹配关系。 11、多层砌体房屋结构宜采用 横墙 承重的结构体系。

1、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一般包括 结构抗震计算 、抗震概念设计 和抗震构造措施三个方面的内容。 2、《抗震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 场地覆盖土层厚度双指标划分为4类。

3、一般情况下,场地的覆盖层厚度可取地面至土层的剪切波速大于 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石顶面的距离。 4、从地基变形方面考虑,地震作用下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比地基土的静承载力 大。 5、地震时容易发生场地土液化的土是: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

6、目前,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拟静力方法,另一类为直接动力分析法。 7、对砌体结构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墙体中的分配主要取决于 楼盖的水平刚度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

8、用地震烈度来衡量一个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9、一般来讲,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对结构中重要构件的延性要求,应高于对结构总体的延性要求;对构件中关键杆件的延性要求,应高于对整个构件的延性要求。

10、抗震等级共分4级,其中 一 级抗震要求最高,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 烈度 、 结构类型 和房屋的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11、地震地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结构,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以及 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

1、天然地震主要有(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

2、地震波传播速度以(纵波)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 3、地震动的三要素:( 峰值 );( 频率);( 持续时间 )。 4、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覆盖土层厚度)(剪切波速)(阻尼比)。 5、结构的三个动力特性是:(自振周期)(振型)(岩土阻抗比)。 7、框架按破坏机制可分为:(梁铰机制)(柱铰机制)。 8、柱轴压比的定义公式为:( n=N/(fcAc) )。

1、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臵称为 震中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震源深度 。

2、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类别为 Ⅲ类场地 。 3、丙类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 房屋高度 和 结构类型 查表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4、某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则其多遇地震烈度为 6.45 度 ,罕遇地震烈度为 9度 。 5、框架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小于 70 mm。

6、7度区一多层砌体房屋,采用普通粘土砖砌筑,则其房屋的总高度不宜超过 21 米,层数不宜超过 7 层。

1.地震反应谱的定义为:在给定的地震作用期间,单质点体系的最大位移反应、最大速度反应、最大加速度反应随质点自振周期变化的曲线。

2、构造地震的定义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运动。3、《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13% 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 63%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4、柱的轴压比n定义为:n=N/fcAc (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

5、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扭转效应、应力集中。

6、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

1、框架—抗震墙结构布臵中,关于抗震墙的布臵,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D)A、抗震墙在结构平面的布臵应对称均匀B、抗震墙应沿结构的纵横向设臵C、抗震墙宜于中线重合D、抗震墙宜布臵在两端的外墙 2、地震系数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一般,地面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则地震烈度:(C)A、越低B、不变C、越高D、不能判定 3、框架结构侧移曲线为(d )。A、弯曲型 B、复合型C、弯剪型 D、剪切型

4、抗震设防结构布臵原则( c ) A、合理设臵沉降缝B、增加基础埋深 C、足够的变形能力 D、增大自重 5、6度设防的35m高的框架结构,其防震缝的宽度应为:( B)A、100mmB、150mmC、200mmD、250mm 6、在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控制柱轴压比的目的:( C ) A、控制柱在轴压范围内破坏B、控制柱在小偏压范围内破坏C、控制柱在大偏压范围内破坏D、控制柱在双向偏压范围内破坏 7、《规范》规定:框架—抗震墙房屋的防震缝宽度是框架结构房屋的:( b )A、80%,且不宜小于70mmB、70%,且不宜小于70mmC、60%,且不宜小于70mmD、90%,且不宜小于70mm

8、在求解多自由度体系的频率和振型时,既可以计算基本频率也可以计算高阶频率的方法是:(a )A、矩阵迭代法B、等效质量法C、能量法D、顶点位移法 9、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曲线为( c )。A、弯曲型 B、剪切型 C、弯剪型 D、复合型 10、不属于抗震概念设计的是( c )。A. 正确合理地进行选址B. 结构总体布臵 C. 承载力验算D. 良好的变形能力设计

1、《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之间时,谱曲线为( A ) A.水平直线 B.斜直线 C.抛物线 D.指数曲线 2、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B )

A.建筑物类型 B.离震中的距离 C.行政区划 D.城市大小

3、规范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 B )

A.完全二次项组合法(CQC法) B. 平方和开平方法(SRSS法 ) C.杜哈米积分 D.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4、基底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可用于下列何种建筑? ( C )

A.4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 B.自振周期T1很长(T1>4s)的高层建筑 C. 垂直方向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建筑 D. 平面上质量、刚度有较大偏心的多高层建筑 5、地震系数k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

A.地震基本烈度 B.场地卓越周期 C.场地土类别 D.结构基本周期

6、9度区的高层住宅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eq为( C ) A. 0.85(1.2恒载标准值GK+1.4活载标准值QK) B. 0.85(GK+Qk) C. 0.75(GK+0.5QK) D. 0.85(GK+0.5QK) 7、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e有何变化?( A ) A.T1↓,Fe↑ B.T1↑,Fe↑ C.T1↑,Fe↓ D.T1↓,Fe↓

8、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臵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 A ) A.柱宽的1/4 B.柱宽的1/8 C.梁宽的1/4 D.梁宽的1/8

9、 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 ) A.谱曲线峰值右移 B.谱曲线峰值左移 C.谱曲线峰值增大 D.谱曲线峰值降低

10、震中距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在烈度相同的条件下,震中距越远,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 ) A.谱曲线峰值右移 B.谱曲线峰值左移 C.谱曲线峰值增大 D.谱曲线峰值降低 11、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 C )

A. 较大的初始刚度 B.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 C.较好的延性 D.较小的自振周期T1

12、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臵为 ( D ) A.最顶层 B.中间楼层 C. 第二层 D. 底层 13、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 B ) A.与楼盖刚度无关 B.与楼盖刚度有关

C.仅与墙体刚度有关 D.仅与墙体质量有关 14、场地特征周期T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C )

A.地震烈度 B.建筑物等级

C.场地覆盖层厚度 D.场地大小

15、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臵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D )

A. 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 B. 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 C. 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D. 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

16、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 B )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17、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B )

A.场地平面尺寸 B.场地特征周期 C.荷载分项系数 D.抗震等级 18、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要素( B )

A.加速度峰值 B.地震烈度 C.频谱特性 D.地震持时

19、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 ( B )

A. 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B.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C. 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D.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

20、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 C ) 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

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

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

21、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多少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 D )A.200m/s B.300m/s C.400m/s D.500m/s

22、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 )

A. 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

B. 地震持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 C. 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 D. 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

23、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D )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 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

C.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 D.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24、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 B )

A.大偏心受压构件 B.小偏心受压构件 C.剪切破坏 D.扭转破坏

25、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 ( B ) 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 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 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 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

26、纵波、横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 ( A )

A.VP > VS > VL B.VS > VP > VL C.VL > VP > VS D.VP > VL> VS

27、位于软弱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 ( A )

A.木楼盖等柔性建筑 B.单层框架结构 C.单层厂房结构 D.多层剪力墙结构

28、强剪弱弯是指: ( B ) A.抗剪承载力Vu大于抗弯承载力Mu B.剪切破坏发生在弯曲破坏之后 C.设计剪力大于设计弯矩

D.柱剪切破坏发生在梁剪切破坏之后

29、下列结构延性哪个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要求最高 ( D ) A.结构总体延性 B.结构楼层的延性

C.构件的延性 D.关键杆件的延性

30、强柱弱梁是指: ( B )

A.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 B.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 C.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 C.柱配筋大于梁配筋

1、框架—抗震墙结构布臵中,关于抗震墙的布臵,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D A、抗震墙在结构平面的布臵应对称均匀 B、抗震墙应沿结构的纵横向设臵 C、抗震墙宜于中线重合

D、抗震墙宜布臵在两端的外墙

2、地震系数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一般,地面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则地震烈度:cA、越低 B、不变 C、越高 D、不能判定

3、框架结构侧移曲线为(d )。

A、弯曲型 B、复合型 C、弯剪型 D、剪切型

4、抗震设防结构布臵原则( c )

A、合理设臵沉降缝 B、增加基础埋深 C、足够的变形能力 D、增大自重 5、6度设防的35m高的框架结构,其防震缝的宽度应为:( B ) A、10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1、在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控制柱轴压比的目的:( C ) A、控制柱在轴压范围内破坏 B、控制柱在小偏压范围内破坏 C、控制柱在大偏压范围内破坏 D、控制柱在双向偏压范围内破坏 2、《规范》规定:框架—抗震墙房屋的防震缝宽度是框架结构房屋的:( b ) A、80%,且不宜小于70mm B、70%,且不宜小于70mm C、60%,且不宜小于70mm D、90%,且不宜小于70mm

3、在求解多自由度体系的频率和振型时,既可以计算基本频率也可以计算高阶频率的方法是:(a ) A、矩阵迭代法 B、等效质量法 C、能量法 D、顶点位移法

4、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曲线为( c )。

A、弯曲型 B、剪切型 C、弯剪型 D、复合型 5、不属于抗震概念设计的是( c )。 A. 正确合理地进行选址 B. 结构总体布臵 C. 承载力验算

D. 良好的变形能力设计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如何进行抗震设计中的二阶段设计? (1)第一阶段设计

对绝大多数建筑结构,应满足第一、二水准的设计要求,即按照第一水准(多遇地震)的地震参数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结构分析和构件内力计算,按规范进行截面设计,然后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的要求。 (2)第二阶段设计

对特别重要的建筑和地震时容易倒塌的结构,除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外,还要进行薄弱层部位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和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使薄弱层的水平位移不超过允许的弹塑性位移,实现第三水准的要求。 2、如何确定结构的薄弱层?

根据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确定,对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可取在底层,对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不均匀的结构,薄弱层可取其相对较小的楼层,一般不超过2-3处。 3、影响框架梁柱延性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框架梁延性及其耗能能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纵筋配筋率、剪压比、跨高比、塑性铰区的箍筋用量。 4、砌体结构房屋的概念设计包括哪几个方面?

(1)建筑平面及结构布臵 (2)房屋总高和层数符合规范要求 (3)高宽比符合要求(4)抗震墙间距满足规范要求(5) 砌体墙段的局部尺寸符合限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a9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