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
更新时间:2023-12-07 14: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宏观经济学案例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案例1:部分国家的GDP比较。 案例适合
国内生产总值(GDP)概念和核算方式。 案例内容
表1 部分国家1980-1995年间的GDP比较(单位:10亿本币)
年份 中国 印度 美国 1980 451.8 1985 898.9 1987 1988 1989 1691.8 4510.4 5228.1 623.7 1990 1859.8 5279.9 5524.6 645.6 1991 2166.3 6067.2 5737.1 654.6 1992 1993 1994 1995 1195.5 1492.2 2665.2 3456.1 4667.0 5749.0 6935.3 7864.3 9386.3 0805.5 6255.5 6563.5 6931.9 7246.7 665.9 688.9 720.2 749.8 1362.9 2603.4 3299.9 3919.7 2744.6 4037.2 4508.6 4867.7 460.0 530.3 582.1 加拿大 299.9 日本 韩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240098 321556 350476 373731 399046 427469 454487 467413 470353 473177 / 37378 79301 109726 131371 147942 178262 214239 238704 263861 303733 348284 1477.4 1834.5 2003.0 2108.0 2820.9 4674.5 5324.2 5723.4 231.5 357.1 421.3 467.5 2249.1 6149.7 511.0 2448.2 6452.2 552.4 2881.8 6737.9 575.8 3094.5 3161.5 3312.4 3445.6 6918.4 7022.9 7330.0 7638.0 602.0 633.1 676.4 708.1 表2 部分国家1980-1995年间的人均GDP比较(单位:美元)
年份 印度 美国 1980 250 1985 280 1987 330 1988 380 1989 370 1990 370 1991 330 1992 330 1993 300 1994 320 1995 340 12830 16270 19810 21620 22040 22380 22600 23790 24740 25880 26980 加拿大 11040 13250 15470 17690 18970 19640 19990 20270 19970 19510 19380 日本 韩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国家 世界平2570 均水平 2520 3190 3730 3890 4010 4120 4360 4420 4470 4480 10440 10950 17270 23570 25460 26100 26960 28750 31490 34630 39640 2330 2260 3230 4110 4850 5770 6670 7210 7660 8260 9700 14150 10560 15400 20060 21250 22720 20660 23360 23560 25580 27510 12660 9420 8550 8180 13900 17810 18740 19710 20490 22720 22490 23420 24990 11320 14200 15300 16170 16580 18130 18060 18340 17800 高收入10810 11220 15000 18150 19230 20040 20880 22540 23090 23420 24930
1
案例分析
作为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是对一个领土面积内的经济产出总量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度量。它被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里所生产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力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DP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计算得到:分别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的总和,也即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如下:行业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GDP=Σ各行业增加值。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全国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利息、租金以及其他财产收入组成。计算公式为: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利息和租金以及其他财产收入。
支出法也称使用法,顾名思义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按照支出法,GDP由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后的差额)五项组成。计算公式为:GDP=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GDP最常见的计算公式: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 从理论上讲,上述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GDP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核算。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如此,因为资料来源的不同以及基础数据质量上的差异,三种方法计算的GDP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计算误差。我国目前以生产法作为核算GDP的基准。
由于GDP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所以其计算是建立在专业统计及部门统计和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的。在统计局内部,GDP核算的资料来源于统计局内部各专业司常规计报表、全国普查资料及各种抽样调查资料。在统计局外部,则需要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等各相关部门的统计及财务资料。除此以外,对于未能纳入常规统计报表和不易取得的资料,还要到相关的系统、行业处搜集替代指标进行补算和估算。由此可见,GDP核算是一个各方面数据全方位相互印证、相互平衡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技术性,是一个国家在核算期内总体经济活动成果的综合反映。 我国的官方统计机构对GDP核算实行分级核算制,国家和地区各自核算本辖区范围内的数据。即全国的GDP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地区GDP则由各省、市统计局负
2
责核算。在这种体制下,各地区的GDP汇总之和与国家的GDP数据并不相等,这主要是资料来源方面的差异造成的。这种情况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所有存在地区核算的国家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只不过有的国家通过特定的核算程序和技术处理人为地使国家和地区数据汇总之和保持一致,而我国则未作进一步的要求,只是由国家对地区数据进行定期的评估。
由于GDP衡量的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流量概念,而非存量概念。因此,在比较某一时期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或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经济成就时,一般都要用到GDP增长率。对表1中的有关数据进行简单的运算可知,中印两国的平均GDP增长速度都很高,基本上维持在5%-7%之间,显著高于美国2%-3%左右的平均增速。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的GDP总量虽然低于发达国家,但其GDP的年均增长却保持了较高的速度。
由于世界各国目前普遍采用GDP核算体系来度量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产出总量,相应地,人均GDP就成为比较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收入水平的主要指标,通常是将各国用本国货币计算的人均GDP按名义汇率折算为美元,然后在各国之间进行人均GDP的比较。世界银行1995年按人均GDP的高低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四类:760美元以下的为低收入国家;761-3035美元的为中下收入国家;3036-9361美元的为中上收入国家;9361美元以上的为高收入国家。另外还有一种分法是:将人均GDP在10000美元以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人均GDP在1000-10000美元的为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的为不发达国家(Underdeveloped Country)。从本案例中表2的数据来看,美国和日本历年的人均GDP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英、法、德等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的韩国的历年人均GDP虽然总体上低于前述发达国家,但在绝对量上却逐年赶上并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并在1995年挤身于高收入国家之列,显示出其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地位的迅速崛起;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人均GDP始终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显示了其低收入国家的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数字之一,GDP虽然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但却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衡量生产的尺度,而无法全面反映效益、福利等其他与发展相关的指标,比如,不能反映社会贫富差距,不能反映社会分配不公,不能反映国民生活的真实质量等。另外,GDP总量也不是越大越好,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不仅与GDP总量有关,而且还与GDP的结构(包括GDP的生产结构、支出结构和使用结构)有关,只有合理的结构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再者,GDP核算本身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理论柜架要、指标体系、口径范围、计算方法、数据来源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这种不完善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核算体系和核算实务都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目前
3
我国GDP核算人员正在立足中国的具体情况努力地对包括GDP核算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改进。对于一般公众用户所质疑的GDP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如被调查对象的不实填报、某些领导的人为干预等非技术因素,要消除它们则有赖于统计立法和执法的强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付以及部门间的相互配合。
尽管存在着上述问题和不足,但不可否认,GDP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量的测度指标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研究等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GDP核算也将随着其不断完善和细化的过程在宏观生产数据的生产和专业数据质量检测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案例讨论
GDP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案例2: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的比较。 案例适合
名义GDP、实际GDP与GDP缩减指数。 案例内容
一、印度经济发展落后中国十年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表现非常抢眼,两国的飞速发展让世界感觉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在迅速推进。这两个国家成为了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以美元计算,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和印度的名义GDP增长平均速度分别为8.3%和7.0%,而除了中国和印度外的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只有4%。 1、两国在很多方面相似,但中国将把印度落得很远
这两个亚洲国家的相似很多,包括超过了10亿的人口和多年来作为传统的贫穷的农业经济体系。在1982年,中国人均名义GDP以美元计算只有2754美元,稍稍低于印度的人均280美元。然而21年之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印度。在这段时期,中国实际GDP的增长率年平均超过了9.7%,而印度只有5.7%。在2003年,作为强劲增长的结果,中国的GDP总量达到1.4万亿美元,是印度5750亿GDP总量的2.5倍;中国的人均收入是1087美元,是印度人均收入的两倍。此外,如果以美元计算各国的名义GDP,中国占据了世界GDP总额的3.9%,而印度占据了1.6%的份额;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各国GDP,中国额是12.6%,而印度为5.7%。 2、追赶的游戏:印度落后中国10-13年
如果印度的实际GDP增长能够维持目前6%的水平,印度的人均GDP将在13年后达到目前中国的水平。我们估计,在未来十年,印度的实际GDP增长将达到8%。如果
4
以6%或者8%的速度增长,印度整体的GDP将花费9年或者7年的时间达到中国目前GDP的水平。到2015年,如果印度和中国保持它们的平均增长率水平长达10年,两国以美元计算的名义GDP将分别达到1.3万亿和3.9万亿;如果印度设法以高于8%的速度增长,它的GDP在2015年将达到1.6万亿。
二、中国经济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中国央行在2004年初发布的《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出警告:“2004年即使没有任何新的涨价,全年物价上涨也会达到2.2%……通化膨胀压力加大,需要密切关注。”该报告指出,全面反映通货膨胀压力的GDP缩减指数变动率,在2003年高达4.5%,远高于2000年0.8%、2001年0%、2002年-1.2%的水平,且在一年内从2002年的-1.2%骤升至2003年的4.5%,表明通货膨胀的形势不容乐观。 案例评析
我们知道,GDP是用一国的货币为单位来计算,因此,该国GDP的变化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二是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的变动。由于两者通常是同时增加的,为了区分由产出变动而引的GDP变动由价格变动引起GDP变动,需要区分实际GDP和名义GDP。
名义GDP是用一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实际市场价格来统计当年的GDP;实际GDP是从名义GDP中剔除了价格变化并以(相对于某一基年的)不变价格来表示的GDP。不同时期实际GDP的增减仅仅反映着产出的增减,而名义GDP的变动则既包含了产出变动的影响,也包含着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衡量经济增长要通过考察实际GDP的增长来实现。
通常情况下,名义GDP的增长会由于物价水平的提高(或降低)而快于(或慢于)实际GDP的增长。以某一个时期作为基期,则另外一个时期的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差别,可以反映这一时期相对于基期的价格变化的幅度。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通过比较(相对于某一基期的)名义GDP增速和实际GDP增速的差异,可以知道这一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程度。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反映物价总水平变动程度的具体指标就是GDP缩减指数。
具体来说,GDP缩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核算的GDP(增加值)和按可比价格(不变价格)核算的GDP(增加值)之间的系数,即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这一比率可以衡量从基期到本期间所发生的价格变化。其计算公式如下:
GDP缩减指数=按当年价格核算的GDP(增加值)÷按可比价格核算的GDP(增加值) 相应地,实际GDP(增加值)=名义GDP(增加值)/GDP缩减指数
使用GDP缩减指数的目的在于,把按当年价格核算的GDP(增加值)通过相关价格指数换算为按可比价格(不变价格)核算的GDP(增加值),以反映除价格变动因素后GDP(增加值)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状况,为计算GDP(增加值)的实际增长速度、
5
(二)财 政 政 策
案例1:政府增加政治支出,大选因素刺激亚洲经济增长。 案例适合
财政政策手段:减税与政府支出。 案例内容
2004年亚洲的大选年,印度、印尼、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韩国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将举行大选,数量创下历史纪录。此间经济学家认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为保住政权,在选举年将会增加政府支出和避免提高利率,这将有助于刺激企业获利与经济增长。
菲律宾总统大选于2004年5月10日举行,菲律宾全国最大的电视广播网ABS-CBN因候选人购买政治广告使利润而大大增加。在印尼,候选人以赠送速食面、茶包、果汁和香烟的手段来拉拢选民,使烟草、食品等商品的销路非常看好。
据渣打银行雅加达分行的经济学家艾奇森估计,全球第四人口大国印尼花在4月5日举行国公大选和7月5日首度直选总统的“政治支出”高达10亿美元。
据报道,印度国会下议院和4个省议会的9500名议员候选人,竞选支出也高达10亿美元,这是1999年竞选时的3倍。幅员广大的印度选举将持续4天,部分候选人不惜租用飞机来进行宣传拉票活动。印度首家低成本飞机业公司——狄堪公司(Deccan)总经理戈平纳斯称:“我们的订单排满整个选举季节,如果我们再多20架直升机就好了。”
韩国选民于2004年4月15日投票选举国会议员。同样,韩国的选举也给一些行业带来了机遇。如韩国最大制纸业生产商韩松纸公司总经理金振曼就表示:“每逢选举,用于竞选传单和海报的纸张便会需求大增。”
为了刺激经济成长,亚洲的中央银行在选举期间都会避免提高利率,政府也会扩大公共支出。例如,韩国央行3月10日宣布将利率维持在3.75%的历来最低水平;印度政府2004年1月宣布移动电话、航空、电脑、药品等行业减税,金额达23亿美元;在马来西亚,政府在3月21日全国大选前,向政府公务员发放了1.05亿美元的奖金。
印尼最大零售商Matahari Putra Prima 公司的投资者关系主任高钟健表示:“部分流入经济体系的选举资金将直接转换成消费者支出增长。”不过,此间经济学家认为,在这种增长效应过后,菲律宾和亚洲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因赤字扩大推动利率上扬,进而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新加坡摩根大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马力克称:“选举对市场而言是短期利多,政府方面必须当心对财政造成压力。”
26
案例评析
本案例主要说明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手段,如减税或者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刺激总需求,促使经济增长;其二,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受政治的影响较大,财政政策本身富含的政治意味较为浓重。
第一,宏观经济学告诉我们,总需求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分需求构成: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政府购买需求G以及净出口。而消费需求又与政府的税收呈反向关系。也就是说,当我们考虑政府的行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时,减税和增加政府购买都会使得总需求扩张,从而促使经济增长。因此,亚洲各国政府在大选年都纷纷出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这样做,可以引起选民的好感,增加选民对政府的支持率。
第二,由于财政政策是由政府制定并实施,因此财政政策本身受政治的影响比较大。从案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各国之所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其目的并不是应对经济萧条,而是出于政治目的考虑。这与货币政策不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并作出的,而由于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对政治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财政政策还常常成为党派斗争的工具。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夕,就发生了共和党和民主党关于减税计划的争论。当时的共和党众议员提出7920亿美元减税方案,包括逐渐把个人所得税减至10%。这个减税计划是自1981年里根当总统20年以来,最为全面的一次减税。这项提案将把美国最低税率从15%降至14%,鼓励退休储蓄,并且给予技术公司等企业以税收优惠。这一计划受到了当时的民主党总统克林顿的坚决否定。这是因为:共和党提出的减税7920亿美元的方案将直接威胁到克林顿所提出的改革医疗照顾计划的方案和他在改革社会安全方面所要出台的种种计划。这是克林顿为取得公众的信任和好感所作的努力,而如果共和党的减税计划得以通过并实施,那么克林顿所作的一切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第三,正是由于财政政策受到党派政治的影响,因此其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特点。一般来说,财政政策由于涉及党派斗争和具有一套法定的程序,其决策时滞较长;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在作了决策后尚需一定的时间才能付诸实施,其行动时滞也较长。
第四,亚洲国家大选年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刺激经济的做法值得讨论。在短期之内,各国经济固然因为政府支出的扩大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如果该项措施造成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而造成财政赤字的话,利率将会上升,从而使得投资需求降低,经济随之会有走向紧缩的趋势。这样的结果是,政府为了政治目的,人为地造成宏观经济波动,这对于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即使是因为政治目的而需要讨好选民,政府也应该掂量掂量自己的“钱包”。
27
案例讨论
财政政策与政治的关联度如何影响了财政政策的时滞?
案例2:增税反而促进经济增长? ——克林顿政府财政政策评析。 案例适合
财政赤字与挤出效应。 案例内容
由于里根和布什两任总统都奉行增加军费开支和减税的经济政策,因此美国财政赤字节节攀升,1992年达到2094亿美元的天文数字。1993年克林顿当选总统后,针对美元美国经济面临周期性和结构性衰退的形势,提出了“变革”和“重振美国经济”的政策和主张,其核心部分是大幅度减少财政赤字,并使衰退的美国经济得以复苏和发展。1993年美参众两院通过的5年削减赤字法案正是对这一政策的初步落实。该法案规定,自法案生效后的5年内削减赤字4960亿美元,其中增加的税收达2410亿美元。增税的主要范围包括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
克林顿增税措施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提高富豪阶层的个人所得税率,以此一方面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可以调节国民的收入水平。根据新税法,年收入超过18万美元的富人应缴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从31%提高到36%;对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富豪们还征收10%的附加税,使最高税率进一步上升到39.6%。与此同时,该法案允许中等收入的个人可选择较低的个人所得税率,并对一些多子女的贫困家庭予以免税。新法案规定,年应缴税收超过1000万美元的公司,其所得税率由34%提高到36%。当时美国220万家公司中有2700家公司属于这一增税范围。据估计,联邦财政每年将因此增加150亿美元的税收。此外,克林顿的增税计划还包括增加富裕老人的社会保险福利和全面提高能源税。据估计,该项增税计划能使联邦政府增加税收达270亿美元。但是为了振兴美国经济和促进新技术发展,对一些为创建新企业而进行风险投资的个人和一些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
1993年8月10日克林顿签署的削减财赤字的法案中规定5年内达到削减赤字4960亿美元的目标,除了增加2410亿美元税收外,还必须压缩2550亿美元财政支出。为了真正地落实节支计划,克林顿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要求,全面冻结联邦政府工作人员一年的薪水,并建议在以后4年内,提薪的幅度比通常包括联邦提薪范围内的生活费用低1个百分点。此外,为迅速减少赤字,克林顿建议在联邦新财政预算中减少150个支出项目。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节支措施并不等于削减一切支出。相反,为了解决美国国内当时的失业问题,克林顿曾建设政府必须增加3000多万美元的拨
28
款用于重建公路、机场、住房。克林顿政府大规模削减军费开支,军费开支接连下降,由1993年度的2911美元降至1996年度的2654亿美元,其下降总额达到近500亿美元。
尽管在政策推出的初期,克林顿政府削减赤字的努力遇到了很大阴力,但从后期政策执行所取得的成果来看,实践证明其成效是非常显著的。最为明显的变化莫过于困扰了美国经济近30年的财政赤字问题终于在克林顿的第二个任期内得以解决。自从克林顿执政以来,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逐年有了连续较大幅度地下降,1998年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联邦预算近30年来首次出现盈余。从联邦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来看,1993年为3.9%,1998年预算盈余占GDP的比重为0.8%。
克林顿政府的财政政策对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持除预算赤字的大量减少外,还表现在经济的其他各个方面: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好转,通货膨胀率、失业率都处于28年来的最低水平,而经济增长率却持续攀升,从而创造了“一高双低”的繁荣景象;二是私人投资和消费者信心增强,美国股市连续创出新高,道·琼斯指数更是在1998年突破了1万点大关,汽车、住房和其他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都有较大增长;三是美国经济的世界竞争力增强,尤其是对亚太和拉美地区的出口贸易更是显示出强劲的竞争能力,从而在与欧盟和日本的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案例评析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阐述,有的读者可能会产生疑惑:里根政府和布什政府实施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是经济却没有能够实现稳定增长;而克林顿政府实施的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但是却实现了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那么,是不是宏观经济理论失效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中的奥秘就在于财政政策具有“挤出效应”。
第一,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者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的IS曲线会引起利率年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我们知道,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要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均衡或者利率水平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投资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在极端情况下,公共支出增加导致的国民收入增加量会因为利率上程式而将私人投资完全挤出,即会发生财政政策失效的情况。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表现为政府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国债大量融资,致使利率上程式,从而加大民间投资融资成本,导致民间投资下降。
第二,我们从案例中看到,由于里根和布什两任总统都奉行增加军费开支和减税的经济政策,因此美国财政赤字节节攀升,1992年达到2904亿美元的天文数字。巨额的赤字要通过举债弥补,从而挤占了巨额的私人资本,引起的高利率又严惩影响私
29
人投资信心,因此严重地阻碍着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布什执政4年,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1.1%,失业率高达7.8%,人民生活水平未见改善,贫富差距拉大,不满情绪日益增长。顺便说一句,这也是布什竞争选连任失利的主要原因。而通过克林顿政府的努力,减少了大量财政赤字,导致美国公、私债务相应减少,促使个人消费和投资消费有所回升,从而使美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这是因为,一旦赤字大幅削减,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也必将大大削弱,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增长。财政赤字的大幅下降,也使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增强,从而也有利于增强美国同西欧和日本争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优势地位。
第三,尽管从总体上看,克林顿政府实施的是增税减支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但是如果仔细考察克林顿政府财政政策的具体内容,其中不乏增加有效需求的切实举措。比如,克林顿政府出台的增税方案,主要是针对提高富豪阶层和获利丰厚的大公司的,而与此同时,该法案允许中等收的个人可选择较低的个人所得税率,并对一些多子女的贫困家庭予以免税。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又可以实实在在地使中低收入的家庭增加收入,从而使他们扩大消费和投资。另外,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振兴美国经济和促进新技术发展,对一些为创建新企业而进行风险投资的个人和一些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的举措也增强了美国经济的活力。同样,在减少政府支出的政策中,克林顿政府也是煞费苦心,一方面减少公务员的工资和军费开支,另一方面却增加与就业息息相关的公路、机场、住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后者恰恰也是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一部分。
总的说来,克林顿政府的财政政策是成功的。而本案例告诉我们两个重要的启示。其一,财政政策具有的“挤出效应”可能使得财政政策失效,因此不能一厢情愿地依靠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的方法来刺激经济。要是因为上述政策使得国家“入不敷出”、债台高筑,那上述政策就只能算是一种“钦鸩止渴”的办法,会给宏观经济带来灾难。其二,在分析具体的财政政策效应时,即要看其总体的属性,也要细致地分析其中的具体内容。因为总体上属于紧缩的财政政策可能裨上却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举措,而我们分析的着眼点还是要落在政策的实际效果是刺激了有效需求还是抑制了有效需求。还是那句老话“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国如此,我们进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也应如此。 案例讨论
1、克林顿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 2、结合上述案例分析巨额财政赤字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30
行改造,创新产品,创新营销方式,推进消费结构的转变与升级,从现有产业存量中挖掘新的消费热点,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目的。二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拓展产业链,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三是加速农村城镇化的步伐,通过城镇化带动产业的拓展,扩大就业。 (3)更多地发展中小企业,使其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场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只占国有资产的7%,却拥有74%的就业人口,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就业潜力巨大。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多种制约因素,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创业及发展,而制约就业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中小企业信贷及担保困难,因而,必须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作为中小企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
(4)推动和加速城市化步伐,调整就业结构,改善就业状况。中国就业结构畸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城市化比重太低,而促进就业结构调整最有效的政策就是推进城市化。加速城市化将有助于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商品经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加速城市化也有助于刺激有效益的基建投资,并以乘数效应创造就业。因此,应将城市化作为改善就业的一个基本战略。
(5)推进教育产业化,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一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资本中的技术存量和人力资本的作用,因此教育和经济增长及就业之间便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提高劳动力素质,不仅不会让我们陷入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廉价劳动力竞争,还是我国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能为我们吸引更多的国外直接投资。
(6)加速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应进一步全面放开劳动力市场,打破体制性随意,规范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运行。
就业问题在中国还仅仅是个开始,与之奋斗的过程将会充满知识和勇气,虽然凯恩斯和各国的就业经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但是一切都需要实践来检验。 案例讨论
你认为中国失业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如何解决?
36
(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案例1:从物价指数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案例适合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概念和度量。 案例内容
多年来,观察我国市场物价变动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测度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一直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自20世纪90年代初采用市场经济模式以来,我国开始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测算市场物价水平的变动。在测度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时,工业口出厂价格指数通常也可作为一个参考指标。另外,还可以通过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来反映国内物价总水平的变化。表1列出了1990-2000这10年之间我国主要物价指数的水平。
表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物价指数 (单位:%)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2.1 102.9 105.4 113.2 121.7 114.8 106.1 100.8 97.4 97.0 98.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103.1 103.4 106.4 114.7 124.1 117.1 108.3 102.8 99.2 98.6 100.4 105.7 106.7 107.9 114.6 120.0 113.1 105.9 101.2 98.7 97.7 100.9 104.1 106.2 106.8 124.0 119.5 114.9 102.9 99.7 95.9 97.6 102.8 注: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现价GDP/可比价GDP×100%,可比价GDP=上年GDP×按可比价计算的今年的GDP指数。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
案例分析
通货膨胀一般被定义为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通货紧缩则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下跌。通货膨胀的测定指标,又称“通货膨胀的度量”,指可以表达通货膨
37
胀程度的一种相对数。由于通货膨胀总是与物价水平的上涨相连,因此,通过计量物价水平的上升幅度,可以测定通货膨胀的程度。在市场经济起步较早的国家,通常将物价上涨率视为通货膨胀率,反映物价水平变动的相对数指标即为物价指数。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所使用的通货膨胀测定指标是消费物价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此外还有批发物价指数。在我国国内,为了便于对物价变动趋势及其影响的跟踪研究,统计部门除了定期公布社会零售物价指数外,还公布国营商业零售物价指数、集市贸易价格指数、居民生活费用物价指数及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等。
在测度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时,常用的物价指数主要有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三种。 1、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Index of Retail Price)
这一指数是从商品销售者的角度来观察价格变动的,主要在于反映价格变动对商品销售的影响,其编制范围包括市场上零售的所有商品,但不包括服务项目。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这一指数是从商品购买者的角度来观察价格变动的,主要说明市场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其编制范围不仅包括市场上的大部分商品,还包括服务项目。由于这一指数反映了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可以用来分析货币购买力的强弱。 3、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该指数所包括的商品和劳务的范围最为广泛。与GDP的核算范围相对应,不仅包括全部物质产品和涵盖计入GDP的全部服务产品,也包括进出口商品。 上述三种指数物价指数在测度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时各有优缺点。
从理论上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指数对价格总水平反映最为全面,因而是测度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一个比较全面的指标。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包括了以那些不在市场上交易的商品和劳务(主要是政府的劳务)的估算;二是编制这一指数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料,一般只能一年公布一次,滞后性比较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居民消费价格的变动状况及其对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主要优点在于资料容易搜集,而且能够直观反映居民的价格负担,因而是测度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一个比较全面批指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和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都大幅度提高。在此情况下,不包含服务产品价格变动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社会价格总水平的反映就较为全面性,因而不太适合用来测度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我国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时期,1992年GDP增速达到了14.2%。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从1993年开始,通货膨胀也逐渐显著起来。从表1可以看出,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计算的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率在1994年达到最高点。随后的几年中,由于我国政府加大财政紧缩力度,实行紧缩性经济政策,根据
38
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指数计算的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率连续5年出现负值,下降的年度长度是5年,累计下降达20个百分点,而1998、1999年呈现负值,应该说这种价格的下降不仅仅是持续的,而且其价格总水平的下降程度也是可以察觉的。这表明我国在1998、1999年出现通货紧缩,但紧缩程度在2000年有所好转。
观察表1中的数据可知,三种物价指数的变动虽各不相同,但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同,但波动幅度不同;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的变化幅度一般低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幅度。这表明,这两个指数在观测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与否上是相同的,但在测度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程度上则有些分歧。另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幅度要大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波动幅度。这是因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仅包括消费品,不包括服务项目,而后者占居民消费支出相当大的比重;当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动与消费品的价格不一致时,由于消费品的价格弹性通常小于服务项目的价格弹性,所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幅度大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一般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被作为国民经济是否发达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一个前瞻性指标。 案例讨论
1、物价上涨是否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降是否等于通货紧缩?为什么? 2、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是否意味着不同的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或下降?为什么?
案例2:中国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 案例适合
通货膨胀的成因。 案例内容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1991年的经济增长率为8%,1992年为13.2%,1993年为13.4%;1994为11%,工业总产值达到42572.7亿元。但是,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也是历史上最高的: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涨幅高达27.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高达24.1%。
从货币投放量来看,我国1994年的货币投放并未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数量。全年国家银行贷款余额为316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5%,1994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约为7270亿元,经上年增长24%,与年工业总产值增长率21.35%的增幅相差不太大。但是,1992年流通中的货币量比上年增加了36.4%,1993年则增加了35.3%,两年的增长率均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幅度之和。它们累积起来的影响滞后到1994
39
年,最终导致零售物价和居民生活费用的上涨。
另外,当时正值我国价格改革迈出一大步之际,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和石油、煤炭等生产资料价格有明显提高。这本是对计划经济中不合理定价方式的调整,但在客观上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随后,中央又出台了税制改革和汇率并轨,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企业也进行了工资套改,这些都加重了各种企业的成本负担,最终造成物价上涨。
从投资需求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开始呈现明显的膨胀。1985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2543亿元,1990年增至4451亿元,1993年猛增至11829亿元,1994年竟达16000亿元。就固定资产投资率来说,1993年已商达39.7%,1994年增速虽略有回落,但也仍然高达36.5%。投资结构本身也不够合理,这主要表现是:农业投入连年下降,工业的投入则猛增;高速增长的工业投入有与消费需求脱节之处,一些产品超过了市场需求(市场容量),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其中尤以耐用品为突出。其中,汽车的生产能力过剩量达3/4,冰箱达2/3,彩色电视达1/2,空调达1/2,洗衣机达1/3,棉衣纺达1/3。生产过剩的结果必然是商业库存迅速增加。1984年,我国的商业库存仅为2000亿元,1990年突破了6000亿元。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到1994年末亏损面已超过40%。由于企业亏损过多,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大增,导致赤字。全国财政赤字硬预算1988年为78.55亿元,1994年为700亿元;软预算赤字1988年为349亿元,1993年突破了1000亿元。由于财政赤字越来越严重,政府不是向银行大量透支,就是大量发行国债,无论怎样做,都会促成大量的货币发行,引发通货膨胀。 案例评析
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学理论上一直未有定论。从短期分析的角度看,主要有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结构性原因三个方面;从长期分析的角度看,学术界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货币量的增加:当中央银行大量供给货币时,货币的价值迅速下降,引起物价水平上升;而长期的货币增长引起了持续的通货膨胀。
具体到中国1993—1994年代初通货膨胀的原因,已有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成本推动说
这种观点认为,正是由于案例中提到的各种因素加重了企业的成本负担,造成商品价格的上涨。换言之,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推动所导致的,即由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海以及工资成本提高等引起的商品价格提高在先,货币追逐商品在后。
实际上,在总需求一定或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一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会经过一系列的比价调整而结束,一般不会引起整个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而全面的成本上升只有在总需求水平不断大于实际总供给能力的情况下才有
40
正在阅读: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12-07
高中词类活用整理01-03
小学奥数系列:第20讲 组合问题第05讲05-27
co对吸烟的危害数学建模论文 - 图文01-08
(2017-2022年)中国宾馆型床垫行业运行模式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目05-22
豆浆店的创业计划书02-26
2018年公司招聘计划书06-25
瓜州县城市环保广告垃圾箱公益项目实施方案(正式修改稿)11-30
年度三好学生审批表(小学)08-29
大学生就业困境问题分析与对策探究10-03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宏观经济学
- 案例分析
- 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