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论文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17 17: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解读

摘要: 从对勒.柯布西耶建筑大师影响较大的三次转折,具体谈绘画和旅行对他建筑风格和思想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建筑风格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其哲学思想,以及他对人们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三次转折、绘画、旅行、建筑风格发展阶段、哲学思想、启示意义、

一、 勒.柯布西耶简介

勒.柯布西耶,法国建筑师、都市计划家、作家,画家、雕刻家是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 20世纪国际建筑界出现不少大师.勒柯布西耶应居首位,他对现代建筑运动的深远影响至今无人可以取代。他的理论和作品几乎是20世纪现代建筑成就的缩影。

勒?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一个制表业者家庭,父母从事钟表制造,少时曾在故乡的钟表技术学校学习,对美术感兴趣。尽管他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但却受到如奥古斯特?贝瑞、密斯?凡?德?罗、彼得贝伦斯等一些专家的很大影响,然而,对他最大的影响来自他经常的旅

行,同时他还从所从事的立体油画和着色等工作中得到相当多的启示。 二、勒.柯布西耶人生中三次大的转变 (一)遇见启蒙老师

勒.柯布西耶13岁时,进了拉绍德封的艺术学校,一位不寻常的老师——夏尔·勒普拉德尼尔在年轻的勒.柯布西耶未来的命运中扮演了一个关键性的角色。勒普拉德尼尔将他的教学融入到某种自然主义的流派中去。这种自然主义潮流与新艺术运动很接近,后者在19世纪末期摆脱了历史与学院的束缚,掀起了艺术创作的革新运动,这无疑对夏尔-爱德华的知识结构以及对未来的定位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二)意大利之旅

18世纪初,对学习艺术和建筑的人而言,“游历意大利”仍属于一种经典的传统。1907年9月,勒.柯布西耶开始了一次历时近两个月的意大利游历生活,对勒.柯布西耶而言,这是一次别样的光线、建筑以及色彩的发现之旅,也是一个年轻灵魂的漫长寻觅。 (三)德国游学和东方之旅

1910年在德国的游学以及1911年在东方的旅行,帮助年轻的勒.柯布西耶完成了一次深刻的转变。雅典古卫城代表着东方旅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未来的勒·柯布西耶被“笔直的大理石、竖立的圆柱以及那些与海平线平行的柱顶圆盘”所占据。在那些“渊博、正确、奇妙的柱与光的游戏”之外,他寻找着建筑的活力。在他看来,帕特农神庙的美与力量,这“纯粹的精神的创造和催人感动的作品”,不仅来源于其造型的本质,更源于一种精神的秩序。

三、 绘画和旅行对勒柯布西耶的影响

勒.柯布西耶说:“别人都只知道我是个建筑师,没有人认定我是个画家,而我却是透过绘画来获得建筑的灵感。我想,作为一个建筑师,如果我的作品能带来任何意义的话,一切必须归功于我的幕后功臣——绘画。

虽然建筑和绘画等艺术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建筑与绘画在形式上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勒.柯布西耶早期的纯粹主意绘画和功能主义建筑,后期的具有原始主义倾向的立体主义绘画与粗野主义建筑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在形式和形式造就意向上的一致性。

早期的绘画与建筑 后期的绘画与建筑

(一) 绘画对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首先作品语汇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如萨沃伊住宅顶部的阳光浴室,其弧形墙和他绘画中的墙不无关系。新精神馆屋顶为保留树所设置的孔洞,又与立体主义雕塑不谋而合。这种穿洞手法一直用到后期的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和舒德罕住宅。 2、其次是对建筑造型的影响 :

如1929年设计的“都市避难所”对几何形体的运用。1927年设计的莫斯科中央工会大楼的造型不如说也是一个立体主义的雕塑作品。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将一个立体主义雕塑做了功能和结构的相关调整。

莫斯科中央工会大楼 立体雕塑空间 勒.柯布西耶以人的视角绘制的空间

3、再次是立体主义对绘画空间的重新诠释:

这是建筑空间的造型有一定影响。立体主义者认为人对物体的观察室动态连续的、多方位的,观察所得的印象是全面整体的,因而绘画必须能表达这种时间度量下的空间感。勒.柯布西耶的建筑空间也具有动态连续多方位相互渗透的特点。从早期的西楚汗住宅到罗歇住宅等等都具这种特点。这些空间的处理就像在空间间中放置了一个或几个观察对象,建筑为人提供了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和不同高度的视点。

西楚汉住宅平面

(二) 旅行对建筑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1、勒.柯布西耶的“多米诺体系”和“monol体系”

在现存的勒·柯布西耶的三十四个成品住宅和五十多个设计方案中,所有的方案设计都是以多米诺monol两个建筑设计原型为基础展开的。将两个建筑原型以简单的方式还原,可以看到明显的对应关系,对空间的释义和以建筑师为视角的设计理念完全与之吻合。

多米诺型住宅是柱与板的结构,展示直立的

墙壁围合的规尺的空间,具有男性化的建筑风格。并用钢筋混凝土柱承重取代了承重墙结构,空间分割灵活。如雪铁龙住宅。另一种就是Monol住宅,是柱与墙的结构较前者更亲近自然的,是由一点发散出去的圆规的空间。具有女性化的建筑风格,不受主观控制。如圣.克劳德住宅。

2、勒.柯布西耶的“勒氏模度尺”

对勒?柯布西耶而言,使用人体等自然物作为基本类比元素创造的“勒氏模数尺”,正是按照人体比例,将建筑各部分比例、尺度关系互相协调起来, 从而赋予人类建筑作品与宇宙秩序的永恒共鸣。

马赛公寓作为“居住集合体”虽然只是一个独立的元素,但是其原则和观点还是针对现代人性化城市的发展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马赛公寓以混凝土为材质, 为建筑创造了坚实的外貌, 粗壮有力的立柱代替了细长的鸡腿柱,宽大的遮阳板取代了抽象的表皮,令整个建筑看上去仿佛一个体量巨大的雕塑体。斯卡力在《现代建筑》中写道:“它就如同一个直立的人一样用强健的腿站立着,其中所

有的个体单元都在人类伟大力量的简单体现中得以昭显,而正是这种人类力量让建筑成为可能。”在马赛公寓住宅区一个单元的立面上,柯布西耶放置了一尊男性浮雕,他说: 这个男人,体现了和谐的本质。”它给出了人体的各种比例和以黄金分割为准的小尺寸,这幢大楼的全部尺寸均源于这一人像。 3、勒.柯布西耶对色彩的运用 1)色彩与建筑本体

柯布西耶众多的建筑作品中, 红、黄、蓝三原色被大量的运用到设计中。例如法国巴黎的建筑,严格遵守建筑五要 素的设计原则, 并运用理性主义的思维将住宅变得开敞, 创造一种室内和室外, 室内各部分相互连通的可能性。红黄蓝是色彩的三原色,三者的组合 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秩序、和谐感。还具有很强的精神象征。 2)色彩与建筑周边环境

柯布西耶很注重色彩与建筑周边环境的协调, 作为一名艺术家, 他很懂得控制体积、表面以及轮廓的重要性。建筑色彩作为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 直接影响人们的视觉及精神感受。

柯布西耶追求的是: 和谐、恬静的完美。他认为一个居所, 更重要的是在其周围维持一种平和的家庭氛围,

验证人存在的价值这一自然法则,在其所有的住宅当中,萨伏伊别墅是他在20年代白色时代最后的杰对柯布西耶来说, 白色是一种普遍而抽象的理念, 一种基本的色彩类别, 包括很多种不同的色调、细微区别以及价值。材料本身( 如大理石、沙和玻璃) 在视觉上决定了白色的程度, 这种白的程度从来都不是一样的, 对表面反射光的感知本质上也是不相同, 并改变了对象和白色本身。在他的建筑中,色彩的运用与建筑景色交辉相应、相得益彰,正如万绿中的一点红!给人良好的视觉感受,同时也使得建筑本身有很好的识别性。 4、 勒.柯布西耶对光的运用

勒.柯布西耶在建筑形体、材质、色彩和光影上面有很深的造诣, 能够巧妙地组合调配,

形成完整可感的空间形象, 并运用特殊的抽象形式表达出与人类心灵相通的情感和意象。他曾说建

筑。柯氏曾经说建筑是一些体块在阳光下的精巧的、正确的和辉煌的表演!可见他对光和影的重视。

在郎香教堂的设计中,形、光、色材融为一体,粗面、厚重的混凝土墙上布满大大小小多彩的点窗,将各色光奇妙的引入室内。而不同厚重的建筑形体之间刻意留出的缝隙,也使室内产生奇特的光影效果,使建筑的内外无不弥漫出一种浓厚而神秘的气息。 四、勒.柯布西耶建筑风格发展阶段

对各个时期建筑哲学理念及代表作品的总结分析, 可将其建筑创作风格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机器美学时期、粗野主义时期和隐喻主义时期。 (一)机器美学时期

柯氏没有受过正规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一开始他就受到当时建筑界、美术界新思潮的影响, 决定了他新建筑的道路。他主张在设计上要向前看, 否定传统的装饰,。最代表未来的是机器的美,。“即房屋时居住的机器“,他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 在建筑设计中发挥其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建筑样式的束缚, 发展新的建筑美学, 创造建筑新风格。

1926 年柯氏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了“新建筑的五个特点”:1) 独立柱支撑的架空底层,,房屋的主要使用部分放在二层以上,底层全部或部分腾空,,留出独立的支柱。2) 屋顶花园; 3) 自由的平面; 4) 横向长窗; 5) 自由的立面。柯氏在20 世纪20 年代设计了一些同传统建筑完全异趣的住宅建筑, 充分发挥了这五个特点, 其中最著名的为建于1928 年~1929 年间的萨伏伊别墅。整个住宅完全是他所宣扬的机器美学思想的化身。白色的建筑外表,盘旋而上的楼梯, 楼顶有休息和娱乐区, 底层三面透空, 由支柱架起, 平面和空间布局自由、相互穿插, 内外彼此贯通, 水平长窗平阔舒展, 外墙光洁而无任何装饰, 光影变化丰富。萨伏伊别墅是柯氏“新建筑五个特点 ”的具体体现, 对建立和宣传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影响很大, 是柯氏建筑设计生涯中最为杰出的建筑作品之一, 以后他大部分的作品设计都是以此为基点。在这座建筑上, 可以看到现代主义建筑精神的体现, 即简单的外装饰和对使用功能的重视。 (二)粗野主义时期

这个时期柯氏所倡导的绝对功能主义原则中, 开始出现个人表现主义特征。粗糙的混凝土模板墙面、巨大的“V”型或“Y”型支柱, 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功能的需求, 而是个人审美立场的表现。混凝土墙面脱模以后不加粉饰, 保留了水泥模板粗糙的痕迹, 这在日后不但成为他的设计标志, 而且促成了“粗野主义” 的发展。

1956 年柯氏完成的昌迪加尔法院, 外形轮廓简洁, 建筑物的主要部分用一个长100多米, 由11 个连续拱壳组成的巨大顶棚罩了起来, 顶棚断面为“V”型, 前后檐翘起。入口由3个直通到顶的高大柱墩组成, 柱墩分别涂以红、黄、绿三种颜色,鲜明地突出了入口形象。要立面上布满大尺度的遮阳板, 外墙为裸露着的混凝土, 上面保留着模板的印痕和水迹。怪异的体形、超乎寻常的尺度、粗糙的混凝土表面和不协调的色块, 给建筑带来了怪诞粗野的情调。法院的建成曾引起各国建筑师的广泛关注, 这种巨大尺度的建筑构件, 粗壮的入口柱廊, 对比色块的处理, 粗糙的混凝土饰面, 大胆的抽象图案设计所形成的特殊

建筑风格, 被人们称之为“粗野主义”建筑。 (三)隐喻主义时期

在二战后, 柯氏的内心世界发生了一些变化, 从而引起了其创作风格上的变化。他转向了对自然界的领悟, 认为自然是美妙的, 那新鲜的空气、明媚的阳光, 还有来自大自然的清新

和美丽,使柯氏感觉到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风格去适应当今机器时代的发展。

朗香教堂是柯氏创作风格转变的典型代表, 并对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上,柯氏果断地冲出自己前期“五项原则”的思维束缚, 令人惊讶地抛弃了几何的精细测量, 而走进了另一个充满创造、充满隐喻的世界并在设计上采用一种雕塑化的奇特设计手法。

建筑的屋顶东南高西北低, 显出东南转角挺拔奔昂的气势; 教堂的3 个竖塔上开有侧高窗; 教堂表现简单, 造价不高, 是一个表意性建筑。突破了基督教历来的教堂建筑式样, 以一种奇特的扭歪造型隐喻人的某种神秘超常的精神和情绪。它超越传统的建筑构图, 变化自由, 形成了一个令人惊奇、让人难忘的建筑形象。教堂虽不大,但它特别的处理却引起了建筑界广泛的赞誉, 获得很大成功, 至今仍被认为是20 世纪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

在柯氏四十多年的创作道路中, 他的建筑风格发生了极大变化。从1923 年出版的5走向新建筑6到1965 年去世, 其作品从萨伏伊别墅到朗香教堂, 从崇尚机器美学转而带有神秘色彩的隐喻主义, 从主张清晰表达转而爱好模糊混沌, 从明朗走向神秘, 从有序走向无序, 从常态转向超常。究其原因, 主要同他个性中的自我否定与创新精神密不可分。 五、勒.柯布西耶的建筑哲学思想

翻看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1887-1965)的作品集,人们会很容易得到这样的印象:他的作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早期、机器美学的建筑转变为晚期

的粗野主义”建筑。但是,你也能感受到始终如一的强烈的“柯布西耶味道”,或者说是“柯布西耶个人的建筑趣味”。勒.柯布西耶说过“每个建筑细部都应该有助于整体意义的表现,并成为一种更大范围的实体的缩影” 。也就是是说,柯布在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里,都在表达着一个统一的意图。并且“他的建筑哲学观自始至终是一致的,尽管这些观念的表达越来越精确细微” 。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才有如此深刻的个人烙印贯穿始终,而不会拘泥于主义的标签。

在建筑史上,柯布西耶是思想激进而富有争议的人物,是西方现代建筑的代表,他无时不存在着内心的自我否定与创新的自觉。他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 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赛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昌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 六、勒.柯布西耶的启示意义

柯布西耶的一生是开放的一生、矛盾的一生,又是直奔伟大建筑师的一生。他终其一生都在持续不断地学习,持续不断地思考和创新,而他的思考和实践又始终向科学开放、向社会开放,向未来开放。可以说,开放使柯氏知识广博,开放使柯氏视野高远,开放造就了柯氏的伟大。

我们作为建筑专业的学生,勒.柯布西耶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我们要把自己的眼界放宽,使自己全方位的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或理论知识。应该多出去走走,边看边学,边实践边思考,有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不是人云亦云。还要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黄居正. 勒·柯布西耶:机器美学与诗意地建造[J]. 华中建筑, 2006,(08) . 顾孟潮. 品味柯布西耶[J]. 读书, 2009,(05) .

赖德霖. 关于柯布西耶住宅作品的建筑解读[J]. 世界建筑, 1999,(04) . 王学文.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创作风格评析[J]. 山西建筑, 2008,(07) . 吴振英. 勒·柯布西耶与其建筑设计色彩[J]. 中外文化交流, 2007,(06)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a2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