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的分析
更新时间:2024-05-31 13: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考研原理的分析(很经典的)
一.总体规划原理六大专题考试题目 近期建设规划:
1 论述:目前城市总体规划中近期规划内容,方式,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善。(2003) 2 论述:结合实例论述如何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控制的关系。(2004) 3 简答:近期建设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和对规划实施的影响。(2006) 发展用地综合评定:(都是简答,并且都只是用地适用性评定) 1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的内容和目的。(2000) 2 土地适用性评定考虑的因素。(2001)
3 描述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与城市用地布局的关系。(2005) 4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对城市规划的作用。(2006) 5 限建区(2007) 人口调查与预测:(简答)
1 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预测的作用。(2007,2008) 城市用地布局原则:(都是简答) 1 工业用地布局的主要原则。(2003) 2 城市总体布局的一般原则。(2004) 3 体育中心布置应考虑那些因素。(2006) 道路交通与空间结构:(都是论述)
1 城市道路系统中外环路的作用,你对外环路控制城市蔓延的看法。(2006)
2 论述城市交通政策(比如地面公交,轨道交通政策以及私人小汽车政策等)与城市布局结构和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2005) 城市总体布局模式:(论述)
1 环形放射状城市布局模式的特点以及?(2007) 二.真题剖析
1 近期建设规划是前几年的热门话题,主要是围绕实施问题进行研究的,但是近两年已经不再是热门话题,所以考的可能性并不大。这部分内容只有在原理2课程上有所提及,如果想深入研究,可以在规划汇刊上查找孙施文老师关于近期建设规划的文章。
2 土地使用性评价是永久的重点,考的几率极大,不要以为前三年都考过了就不会再考,因为即使我们压中这个范围,不同的提设答案是很难捕捉的。所以建议深入研究,尤其是新的规划编制方法出台后,空间管制中的禁建区,限建区以及空间管制本身都会与土地适用性评价有很大的关联度,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必然是近一两年考试的重点。
3 人口预测在总规中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没有人口规模就无法确定用地规模,那么规划就没有依据落实在空间上。掌握作用以及方法。
4 城市各类用地布局原则针对没有考过的复习一下,不过这种记忆性的考题不会总考。
5 道路交通与空间结构,城市总体布局模式的题型比较活,一定要举实例论证并配图,更有说服力。 6 总规的复习建议仔细看一遍原理2的课件。
7 另外,可以参考一下同济城市规划03-04级的总规原理期末考试题目。 一 近期建设规划
1 近期建设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
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步骤,是针对总体规划实施性问题的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应与总体规划配合,总体规划是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 2 近期建设(规划)与远景发展(规划)的关系。
1)近期建设规划:具体性,操作性,针对性;现实性,实施性。
1
2)远景发展规划:原则性,目标性,指导性。
3)近期建设规划应以远景规划为依据,以远景的目标为出发点,为近期建设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并为远景规划创造良好的条件。 3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
提出近期内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配置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城市防灾等措施,制定适应市场机制的近期规划的实施政策。 4 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1)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2)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
3)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相应保护措施。 5 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性内容 根据近期建设规划的建设重点:
1)对外交通设施,城市交通设施,市政设施的选址,规模和时序。 2)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和时序。
3)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绿化、城市广场等的治理和建设意见。 4)提出近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二 发展用地综合评定 1 城市发展用地综合评定
1)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定(建设用地适用性评定)
2)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定(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情况和它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性。) a建设条件现状 b工程准备条件 c基础设施条件
3)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从土地区位条件入手,对土地的经济属性和土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定)
2 用地适用性评定
概念:以用地为基础,综合各项用地自然条件以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的评价。
作用:1)为城市用地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作为城市用地布局的一项重要依据。
具体来说:a.工业用地应符合工业部门发展条件,如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 b.道路公路选线要充分考虑地质构造,地基承载力等条件。 c.经评定确定的不适宜建设区可用作公园建设。 d.基础设施的布局选址都要充分考虑土地适用性。 3)为某些专项规划提供可靠依据,如防灾规划。
4)是构成空间管制的一部分工作,作为提出禁建,限建,适建等控制要求的依据。
因素: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地质(地质构造,地质现象,地震,地基承载力,矿藏);水文及水文地质(地面水,地下水)。
3 发展用地综合评定和用地适用性评定的区别
1)用地适用性评定是针对用地的自然条件进行评定的。
综合评定是对用地的自然条件,建设条件,经济条件进行综合评价的。 2)综合评定包括用地适用性评定。
2
3)都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4 城市发展用地选择原则 1)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 2)满足环保要求,少占农田。 3)保护古迹和矿藏。
4)满足主要建设项目的要求。 5)为城市合理布局创造有利条件。 6)考虑城市长远发展需要。 三 人口调查与预测 1调查:
1)人口的自然变动: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年龄中位数,自然增长率。 2)人口的迁移变动:人口地域分布,机械增长。
3)人口的社会变动:就业的产业结构,劳动构成,文化构成,民族构成。 自然增长率——一年内(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年初总人口 机械增长率——一年内(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年初总人口 2 预测:
城市非农业人口,居住在城区的农业人口,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1)预测方法
劳动平衡法:根据经济发展确定新增基本人口数。很少采用。 职工带眷系数法: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
递推法:当年人口数(1+n年的自然增长率+n年的机械增长率)n次方 一元回归法;城市化水平法 2)人口预测的作用
通过对人口的预测可以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确定各级各类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等级和规模。 确定防灾规划中各项灾害的设防标准。
作为确定城市发展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依据。
作为确定城市化水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作为城镇体系中城乡统筹,乡镇布点等方面工作的依据。 3)人口预测存在的问题
往往都从增长面作预测,忽略了城市的容量和承载力,没有根据城市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四 城市用地布局原则 1 总体布局原则
1)立足全局,整体效益作为布局准则。 2)集中紧凑,节约用地。 3)点面结合,城乡协调发展。
4)功能明确,重点安排好城市主要用地。 5)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
6)近远期结合,兼顾旧区与新区发展。 7)保护环境,美化城市,促进可持续发展。 2 工业用地布局原则
1) 工业用地应符合工业部门发展条件。
地形,地质,供水,供电,排水,防灾等。 2)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3
3)防止工业对环境的污染。 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
4)工业用地应与居住用地合理布置。 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关系:
1)工业用地位于居住区下游,下风向,并有一定防护距离。 2)考虑职工通勤的便捷与交通的可达性。
3)如果是工业的附属居住区,要考虑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 4)互不干扰。
3 居住用地布局原则(※) 1)协调城市整体发展。
2)以人为本,延续传统居住生活方式。 3)生态效应,结合绿化空间。 4)遵循相关标准与规范。
5)建立和谐,健康,安全的社区,予以空间和设施的支持。 6)有利于物业开发。
4 城市绿地布局原则(※)
1)因地制宜,结合河湖山川等自然环境。
2)均衡分布,有机构成城市绿地系统两种形态。 绿带适用于人口比较稳定的城市;
人口迅速增长的城市主要采用线形扩展,楔形绿地。 5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原则(※)
公共设施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和兼容性。 公共设施的布局原则
1) 确定合理的规模和服务半径。 2) 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虑。 3) 考虑城市景观组织要求。
4) 考虑合理的建设顺序,并留有余地。 5) 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
A商业,服务业,娱乐业等中心地区 B 大专院校,科研机构
1)大学占地多,一般布置在城区边缘
2)科研机构和专科学校,与生产性机构相结合,形成一定的专业化地区。 3)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应与综合大学毗邻,相互促进发展。 C 体育设施
1)大型体育设施布置在城市外围或边缘,有良好的交通疏解条件。 2)其他设施与居住用地,公建中心相结合,构成公共活动中心。 D 医疗卫生设施
1)以不同的级别和服务范围,均匀布置在城区。
2)有些小城市担负着较大地区服务的职能,则应在长途汽车站,火车站等附近增设一些医疗设施。 6 对外交通运输的布局原则(※) 1)充分结合自然条件。
2)考虑与城市布局的关系,不要割裂城市。 3)提高利用效率,减少重复建设。 4)考虑各交通的联运。
4
A铁路:
1)货站交通运输量大,仓储用地大,宜在城区外围。
2)客站宜在城区中,大城市应安排在中心区边缘,中小应尽量与城区相切。 B 港口:港口与城市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存在干扰和制约。保留生活岸线。 C 公路:
1)公路是城市路网的延伸,与城市道路良好衔接,过境公路不宜穿越城区。 2)客运站宜布置在城区,与铁路站,港口接近,形成换乘中心。
3)货运站宜布置在城区边缘,与仓库区结合,有较好的内外交通通达条件,形成流通中心。 4)一些大型工厂,仓库的布置要与公路结合。 五 道路交通与空间结构 自己总结
六 城市总体布局模式
1 集中式:中小城市应鼓励集中发展。 优点:1)便于完善服务设施。 2)用地紧凑,节约用地。
3)有利于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 注意问题:1)应处理好近远期关系。
2)规划布局要有弹性,留有发展余地,避免出现混杂和干扰现象。 A网格状:1)易于建筑的布置,但易造成布局的单调。
2)适合于城市向各个方向上发展,但不易形成显著的市中心。 3)适合小汽车交通的发展,不适于地形复杂地区。
B环形放射状:1)一般由放射形和环形道路组成,城市交通通达性较好。 2)由于有很强的向心趋势,易形成显著的市中心。 3)易于形成城市的轴线景观系统。
4)最大的问题在于可能造成中心的拥堵和过度集中。 5)用地规整性差,不易于建筑布置,不适合小城市。 (案例:北京,巴黎) 2 分散式:大城市应以分散式布局为主
特点:1)通常由于受到自然地形,资源,交通干线等分割,形成若干片区。 2)布局分散,彼此联系不方便。
3)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成本较高。
A组团状:1)一个城市分为若干不连续用地,通常被农田,山体分割。 2)布局因地制宜,较为灵活,易接近自然。 3)易处理城市发展的近远期关系。
4)关键是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度,合理分工,加强联系。
5)要在各个组团形成一定规模,把功能和性质相近的部门相对集中。 6)组团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B带状:1)通常由于受地形限制,沿一条交通轴线两侧发展。 2)城市交通和景观方向性强。
3)不宜过长,否则交通物耗过大,应考虑发展平行交通线。 (案例:深圳,兰州)
C星状:1)基本上是环形放射状城市沿交通走廊发展而成,多个线性城市叠加。 2)受到大运量捷运系统的影响。 (案例:Copenhagen)
5
D环状:1)是带状城市的特殊情况,一般围绕山体,湖泊等,联系较带状好。 2)中心部分的自然条件可为城市创造良好景观。 (案例:浙江台州)
E卫星状:1)一般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周围发展若干小城市,中心支配性强。
2)外围小城市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与中心城市在多方面有密切联系。应处理好等级规模,配套设施以及交通联系等问题。
3)有利于人口和生产力均衡分布。 (案例:上海,伦敦)
F多中心:1)多种方向上不断蔓延发展的结构。
2)逐步形成不同的多样化焦点和中心,以及小的轴线。 总体规划其他知识点: 七.调查研究
一.调查的作用,目的,方法。
1.作用:弄清城市发展的自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发展条件,找出城市建设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2.目的:1)调查是认识城市的手段。 2)调查是研究城市的手段。
3.方法:现场踏勘,发表格调查,访谈和座谈,文献查阅,类比。 二.主导产业的概念及确定依据。
1.概念:指那些能左右城市经济发展规模,推动全市整体发展的部门,主要是对城市以外地区提供商品产品的部门。
2.依据:1)产值在全市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 2)产品中外销部分的比重。
3)与其他经济部门联系的深度与广度。 三.城市用地分类的作用。 1.有利于土地的利用和管理。
2.对不同城市和不同规划方案之间可以进行类比。 3.有利于规划指标的定量与统计。 四.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作用。
1.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包括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2.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整体控制,对用地进行指导。
3.提高城市土地的综合利用,合理经济的使用土地,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4.直接体现城市内部结构。
5.决定城市持续扩展增长的能力。 八.城市发展
一.主导产业的特征
1.主导产业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供应城市以外地区。
2.在城市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能一定程度上支配城市经济的发展。
3.是新兴的产业部门,促进新技术发展,在一定时期内能维持较高的增长率。 4.与其他产业部门有较高的关联度。 二.城市性质的确定方法 1.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 2.城市主导产业结构
3.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历史文化,风景旅游,军事防御。。。)。
6
居住区规划:
一 四大系统各自作用 ■空间——
1 空间层次的作用及关系。
1)构筑丰富的外部空间,提高居住环境品质。
2)满足不同活动对领域感,归属感,安全感的要求。
关系:生活空间领域分为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它们之间应保证逐级衔接的原则,并且保证各层次的生活空间具有相对完整的活动领域。 2 围合空间的作用及注意问题。◎
1)具有较强的私密性,易产生安全感,归属感。 2)促进居民之间的交往并提供户外活动场所。 3)易于限定空间界限和提供监视。 4)易于创造外部空间的层次。
注意问题:1)考虑日照,通风等技术要求。
2)合理的尺度与比例,D/H过大则缺乏稳定感,D/H过小会压抑。■道路——
1 各等级的道路的作用。
1)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区主要道路,用于解决居住区内外联系。 2)居住小区级道路:联系居住区各组成部分的道路。
3)组团级道路:住宅群内的主要道路。4)宅间路:入户。 2 路网建构在住宅区规划中的作用。 1)是居住区空间结构的骨架。
2)实现交通功能,是功能布局的基础。 3)是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道路的分级衔接的作用。◎
1)保证交通安全,各行其道,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2)保证环境舒适,深入宅间的道路车辆少,车速低,噪声小。 3)保证居住空间领域的完整性,路网构成了居住区的骨架。 4 道路通而不畅的作用。◎
1)方便居民出行,保证良好的通达性。 2)避免不必要的机动车穿越。 3)保证环境安全舒适,“不畅”可以降低车速,行人安全,减少噪声。 4)有利于塑造丰富的空间景观,“不畅”可以带来视线的变化。 ■绿地—— 1 绿地的作用。
1)创造优美,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
2)具有生态效益。改善小气候,防尘,防噪等。 3)构成促进交往的公共领域。 4)具有经济价值。
2 公共绿地分级的作用。(自己思考一下) 3 各类型的绿地的作用。
1)公共绿地:提供人们公共活动空间,促进交流。
2)宅旁绿地:区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加强归属感与识别性。 3)专属绿地:公共服务设施附属绿地。
7
4)道路绿地:优化道路景观,减少车辆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设施——
1 设施分级的作用。◎
1)使得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及内容与其服务的人口规模相适应。
2)满足服务功能的同时,使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得到集约利用,避免浪费。 3)保证设施的均衡性和选择性。 2 各类型的设施的作用。
1)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住宅区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重要设施,影响居民生活的便利程度与质量。 2)市政公用设施:满足水,电,气,冷热,通信,环卫的供应。 3)停车设施。4)安全设施:保证居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5)管理设施:社区管理机构主要承担对关系到住宅去的各项建设与发展和住户利益事务的居民意愿,意见的征求与决策;物业管理机构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6)户外场地设施:供不同年龄的人群休闲运动的场地及设施。 二 四大系统设计要求 1 空间布局要求。
1)注意室外空间的营造。2)满足居民生理与心理的要求。3)形成良好的景观。 2 道路设计要求。◎
1)因地制宜,结合地形,人口用地规模。2)通而不畅。3)分级衔接。 4)功能复合化,营造人性化的街道空间。 5)空间结构整合化。6)避免影响城市交通。 3 绿地设计要求。
1)点线面结合,形成系统。2)服务半径合理。3)结合地形。 4)结合功能需要。5)体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4 设施布局要求。◎ 1)与规划结构相适应。
2)保证各级公共服务设施有合理的服务半径。 3)形成各级生活中心。 4)相关项目组合布局。
5)结合上下班人流方向,公交站布置。 6)充分发挥设施的经济效益。 7)充分考虑到发展的需要。 三 空间布局经济技术依据作用
1 住宅日照:居室内获得太阳的直接照射。
2 日照间距:保证后排住宅能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的日照量。
3 住宅间距:保证住宅获得基本日照量,满足安全要求,以及户外场地的日照要求和视线干扰引起的私密性问题。
4 住宅朝向:保证住宅获得日照并满足日照标准。 (总之,各项都是影响居民户内外居住生活的生理和物理要求的因素,都是住宅群体空间布局中应考虑的因素。)
四 技术经济指标作用△ 1 用地平衡表:
1)用数量表明住宅的用地状况。2)初步审核各项用地分配比例是否合理。
3)初步评价住宅区的环境质量。4)方案评定和管理机构审定方案的重要依据。 2 千人总指标:用于总体上保证住宅区各级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基本要求。
8
3 分类指标:总体上保证住宅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基本要求。 4 配建水平:反映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与住宅区人口规模的适应程度。 5 容积率:◎
1)控制着住宅区建筑的建设总量。2)容积率过高,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以及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3)容积率过低,不能满足土地的经济价值要求,浪费土地资源。 6 建筑密度:◎
1)保证了一定的敞地率,绿地率。2)反映了住宅区的环境质量,保证了必须的技术经济要求,比如日照,通风等。3)控制一个合理的开发强度。
7 绿地率:控制和体现住宅区在生态和绿化方面的状况。◎
8 公共绿地率:反映了可供居民直接使用的单独绿化用地在整个用地中比例。 9 人口密度,人均住宅用地面积分别从人口与用地的角度反映居住环境质量。 规划设计原则
1 住宅区规划的设计要求。
1)方便——设施配套,空间布局合理。 2)舒适——功能适宜,绿化良好。 3)卫生——采光,通风,日照等。
4)安全——防火,避震,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 5)美观
2 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 3 物质空间环境识别性考虑因素。
建筑风格,空间尺度,绿化配置,街道线型,空间格局,环境氛围。 4 场所的意义。
1)赋予这一空间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2)使居民对居住环境产生认同感,归属感。 5 居住环境的文化意义。
1)丰富的社区文化。2)项和的生活气息。 3)融洽的邻里关系。4)文明的社会风尚。 6 公众参与对住宅区规划的作用。
1)反映居民享有公平权益。2)使居民热爱关心社区。 3)使社区产生归属感,有利于建设文明社区。 7 生态考虑。◎
屋顶绿化系统;窗墙保温系统;屋顶雨水收集,贮存处理;太阳能供暖系统;分质供水系统;人车分行系统;供热,供水,排水,通风系统的生态考虑。 构成/规划结构
1 住宅区与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的关系。
1)住宅区是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居住用地的统称,包括后三者。 2)后三者的规模,等级不同,边界划分方式也有所不同。 2 社区在住宅区规划的意义。
住宅区规划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期望形成一个良好的社区。 1) 社区构筑广义交流层次上的良好人际关系。 2) 住宅区规划从物质形态构筑上提供场所。 3 社区规划与住宅区规划的区别。
1)地域界定——与行政管理范围有关;以城市道路或自然边界界定。 2)工作方法——自下而上,从居民入手;自上而下,从用地入手。
9
3)居民参与度——参与为重点;很小或不参与。
4)工作核心——成员互动,社区意识;物质环境建设。 5)规划目标——社区健康发展;物质环境的完善。 4 规划结构在住宅区规划中的作用。◎
建立一个以1)提高居住环境质量2)促进社区发展3)物质和非物质方面均能适应现代生活需求 为目标的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原则以及引导准则。 空间
1 空间布局形式(群体平面组合形式)优缺点比较。
1)行列式——构图强烈,肌理强,易保障日照和通风;但布局单调。
2)围合式——空间感,院落感强,节省用地;但通风较差,适合严寒地区。
3)点群式——布局自由,空间丰富,日照通风好,占地小;但用地不经济,适合较困难的地形。 4)混合式——节奏,尺度比例丰富。
2 如何使住宅区的空间富有特征性和丰富性。
住宅的立面平面组合方式,公共建筑的个性特征,生活空间层次的合理衔接,户外环境的丰富,道路的线型变化以及其景观特征等等。 道路/设施
1 道路分级的依据。
1)功能上的不同。2)布局形式上的不同。3)技术要求不同。 2 人车混行的交通组织形式的优点。
经济,方便,适用性强。适用于小汽车不多的地区。 3 人车分行的交通组织形式的基本形式和特征。 为了保证住宅区内部居住生活环境的安静与安全,使住宅区内各项生活活动正常舒适进行,避免大量私人机动车辆对居住环境的影响,比如噪声,安全,空气污染等。
原则:步行车行独立路网系统;道路分级明确;合理设置停车位和回车场;步行路应该贯穿于整个住宅区内部,联系绿地,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 4 设施分级及服务半径确定的依据。
1)居民的使用频率。2)设施的规模效益。 5 各种停车方式对住宅区规划布局的影响。◎ 6 各类户外活动场地的设施配置与规划设计要求。
1)根据年龄结构合理分配供不同年龄人群使用的户外活动设施数量。 2)合理布置不同年龄人群使用的设施场地的位置以及与住宅之间的关系。 技术经济指标
1 划分住宅区各类用地界线的一般规定。◎ 1)住宅区总用地:
以道路为界线:城市干道以红线为边界,居住区级道路以道路中心线为边界,公路以路幅线为边界。 以用地边界为界线,以天然或人工障碍物为界线; 住宅区内居住区级以上的公建用地应排除。
2)住宅用地:住宅前后的界线一般以日照间距为基础,住宅左右的界线一般以消防要求为条件。 3)公建用地:一般按其所属用地范围的实际界线来划定。
4)道路用地:在住宅区界线内的所有道路的红线或路幅界线内的用地,除去宅间路和公建等专用道路。 5)公共绿地:与建筑相邻的距房屋墙角1.5米;与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相邻的距路边1米;与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相邻的算至红线。
2 居住环境质量与住宅区规划设计指标的关系。◎ 区域规划——课件知识点
10
整体框架: 区域与城市 ? 区域经济 ? 区域规划 ? 区域规划的基础理论 ? 城镇体系规划 ? 城市区域与城市行政区管理 区域与城市
1.现代区域综合研究特征以及研究历程 特征:多系统,综合性,空间性特性 研究历程:
1) 19世纪--霍华德--田园城市--开始从区域的角度思考城市的发展问题
针对英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城市通病:空气污染、交通拥挤、城市臃肿等,提出了城乡结合,自给自足的城乡型的城镇模式,围绕大城市发展形成一系列新城镇,这些新城镇占地约6000英亩(2400公顷),其中城市用地1000英亩(400公顷),四周农村用地5000英亩(2000公顷),城乡比例为1:5。
评论:霍华德希望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问题。 2)1933年 《雅典宪章》 功能分区的思想
《雅典宪章》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当处理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的功能关系。
评论:在《雅典宪章》的影响下,现代城市规划沿着理性功能主义的方向发展,这是60年代以前城市规划发展的主流。
3)1977年 马丘比丘宪章 区域的整体性
城市住区三大目标: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作用、保证生活基本质量、与自然协调
应把城市扩大到区域去认识去研究,要保护人类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开发;城市不能强调严格的分区,而要努力消除污染和干扰;特别要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要重视历史文化和特色地区等等。 2.区域的概念(惠特尔西)
区域是选取并研究地球上存在复杂现象的地区分类的一种方法,地球表面的任何部分,如果它在某种指标的地区分类中是均质的,即为一个区域。这种分类指标,是选取出来阐明一系列在地区上紧密结合的多种因素的特殊组合。 3.区域的基本特征
区域的可度量性;区域的系统性(类型,层次,内部要素);区域的不重复性 4.区域的类型
1)根据物质多样性的标准 自然经济区、社会经济区
2)惠特尔西—根据区域功能和内在联系程度等的不同,可将区域划分为三类: 单一特征的区域 多种特征的综合区域
? 产生于同类过程,形成高度内在联系的区域 ? 由不同类过程作用,形成较少内在联系的区域 ? 仅具有松散的内在联系的区域 为研究和教学服务的一般地理区
3)根据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特征上存在的相关性 均质区——根据内部的一致性和外部的差异性
枢纽区——取决于内部结构或组织的协调,内部靠核向外引发交通线路,联接周围区域,商业中心和其服务范围可以看成枢纽区
5.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11
关系: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作用: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它的作用是与其影响所及的地域范围联系在一起的。 城市的职能——经济(工业、交通运输、商业、金融、旅游等)、政治、文化等职能
每一个城市都可以其中的某一项或若干项职能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发挥其中心作用,但是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必须是对整个区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能在多种职能(尤其是经济职能)上综合发挥中心作用的城市或城镇群。
6.中心城市的含义及作用
中心城市主要是指经济中心所依托的城市。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凡是对周围较小城镇的经济活动起到中心组织作用的城市,即为该地区的中心城市。 一个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亦受相关区域的资源及其它发展条件的制约。 7.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
明确城市今后应着重发展和限制的
明确其主要职能在全国或区域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内部合理的经济结构
为此,应深入分析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各种区域因素,进行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评价,研究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联系,分析区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 2)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规模进行预测,必然要涉及到该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和城市人口在预测期的机械增减数。有必要先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进行分析和预测,然后在合理布局生产力、明确各城镇的职能分工和协调各相关城镇的发展规模的基础上,确定中心城市或其他各相关城市的合理发展规模。 3)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需根据各地区的地理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各类城镇的性质与规模等进行具体的论证应采取何种布局形态。 区域经济
1.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生产概念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民生产总值(GNP)----收入概念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关系: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劳动者的报酬和财产收入-付给国外劳动者的报酬和财产收入
2.如何选择区域主导产业
原则:1)劳动地域分工和发挥区域优势原则
2)系统性原则:统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特点;国家、地区??;产业的各种连锁效应;区域的层次。 3)适应市场需要,促进技术进步的原则
注:主导产业将随着经济、科技、区际分工的发展而变化 基本思路:
1)合理的区域分工 2)搞好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收入弹性法:某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产业发展前景好。 (收入弹性系数: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人均国民收入增加率)
生产率上升率法:用某产业生产率提高的快慢衡量该产业能否成为区域主导产业
12
产销区划法:产品到达消费市场完全核算费用小于全国、其他地区同类产品的平均成本,则生产该产品的部门有可能成为区域主导产业 调整区域产业组织结构(区际经济关系)
区域横向经济联合,区域经济一体化、企业集团化 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服务的辅助产业(关联产业) 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 3.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对特定区域长远发展的全局性谋划,其核心是要解决一定时期内区域内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1)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初级产品出口换汇
2)进口替代战略----本国制造产品(制成品)替代进口 3)出口替代战略----制成品出口换汇
4.区际要素流动(劳动力、资金、技术)
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方向大体受三个规律支配:向需求最大的方向移动;向收益最大化的方向移动;向最近的区域移动
5.协调发展的含义
通过区域内的人口、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及资源等系统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作、配合和促进,达到良性循环的态势,以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目标。
包括:区域发展功能的协调、区域发展空间的协调、区域发展支撑体系的协调、区域发展政策的协调 区域规划(重点)
1.区域规划的发展(霍华德—盖迪斯—芒福德)参考外建史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1898年)
背景:针对大城市所面对的拥挤、卫生等问题,提出一个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田园城市(Garden City)
田园城市的定义: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 模式:
a.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围绕,城市居民可以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
b.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在田园城市的边缘地区设有工厂企业。
c.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每个田园城市的人口限制在三万人,超过了这一规模,就需要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不过度集中和拥挤,以免产生各类已有的大城市所产生的弊病,同时也可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田园城市实质上就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并形成一个“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在这个城市群中,每一个田园城市的总用地为6000英亩,其中至少有5000英亩作绿带,其余的给城市用。 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着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人口规模为58000人)。这些田园城市整体上呈圈状布置,借助于快速的交通工具(铁路)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往来于田园城市与中心城市或其它田园城市之间。每个田园城市都有农业用地所包围,其中包括耕地、牧场、果园、森林以及其它相应的设施,作为永久保留的绿地,农业用地永远不得改作它用。从而达到“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目的。
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切沃斯
2)盖迪斯(Patrick Geddes) (1854—1932)的学说
关注于人类生态学的领域: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揭示现代城市成长和变化的动力。《进化中的城市》(1915)
13
盖迪斯对规划的贡献就是牢固地把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即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 盖迪斯提出:工业的集聚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造成了一些地区的城市发展的显著集中。在这些地区,城市向郊外的扩展已属必然,并形成了使城市结合成巨大城市集聚区或者形成组合城市这样一种趋势。在这样的条件下,原来局限于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城市规划应当成为城市地区的规划,即将把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入到同一的体系之中,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和它们四周的影响范围。 3)芒福德(1895—1990)的区域思想 主要著作《城市的文化》(1938)《城市发展史》(1961)
a.生态学区域论:深受盖迪斯的影响,继承了盖迪斯生态学区域论的观点,强调把区域作为规划分析的主要单元,在地区生态极限内建立若干独立自存又互相联系的、密度适中的社区,使其构成网络结构体系。 b.城市—区域研究:芒福德倡导城市—区域研究,提出从城市之外更为广阔的地域来研究城市问题。他认为“区域是一个整体,而城市是它其中的一部分”,“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区域规划的第一不同要素需要包括城市、村庄及永久农业地区,作为区域综合体的组成部分”。
c.区域整体观:芒福德还对城市密集地区进一步提倡区域整体观,主张大中小城市的结合,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考题:简述芒福德区域思想。
芒福德说“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对一个你熟悉的城市进行区域条件分析。
2.区域规划的实践
a 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规划
解决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出现超越自身范围的问题(居住、交通、供排水、用地等) 纽约市区域规划、大伦敦地区规划
b 以整治落后地区和以开发资源为目标的区域规划
大都市地区的高速度发展,边远地区和经济后进地区的劳动力、技术流向发达地区,加剧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后进地区发展的差异
俄罗斯电气化计划(1920)美国田纳西流域规划(1933)黄河综合利用规划(1954年) 3.大伦敦规划结合外建史
在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大城市及其邻近地区的规划,确定人口和工业的合理分布,以消除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在市区及近郊所造成的拥挤现象。并运用田园城市的思想发展卫星城。 规划对象:以大城市为核心向各方面延伸30英里的广大地区。 有计划地从过度拥挤的大城市疏散100多万人口,把他们重新安置到许多经过规划的卫星城去,而这些卫星城从一开始就能就地工作和居住。
阿尔伯克龙比认为,要在伦敦中心区改建贫民区和落后地段,使它具有足够标准的绿地,就需要有计划地安置60多万过剩人口,加上在伦敦郡以外的40万过剩人口,总共超过100万人。规划在伦敦四周设置了一条绿带,平均宽度为5英里,构成一个制止城市蔓延的有效屏障,同时也给伦敦居民提供了很好的游憩地带。最重要的是,这种绿带从根本上影响了对过剩人口的处理方法。如果过剩人口迁移到绿带边缘以外或者更远些,这就完全超出了当时到伦敦通勤的正常距离,势必需要建设一批在居住和工作上自我平衡的,真正符合霍华德意图的新城镇。因此,阿尔伯克龙比规划了8个完全新建的卫星城,每个卫星城的平均规模约5万人,建在离伦敦20—35英里的地方。其余60万人应该迁往扩建的现有小村镇,大部分距离伦敦30—50英里,有的还要远些。
考题:简述“大伦敦规划”的主题思想及对我国新城规划的借鉴作用。 4.卫星城与新城的关系
卫星城: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
14
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卫星城概念强化了与中心城市(母城)的依赖关系,强调中心城的疏解,往往被视作为中心城市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并出现了工业卫星城、科技卫星城等不同的类型,希望使之成为中心城市功能的一部分。
新城: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中叶,新城的概念更强调其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 5.我国的区域规划与十一五规划编制
我国早期的区域规划始于1956—1960年,其后停顿了20年。改革开放后,区域规划出现了多种类型,其发展不平衡。尚未形成规范化的区域性综合协调的空间规划系列。 “十一五”规划编制(2006—2010)
“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三个阶段(了解):
1)从现在开始到2004年年底,组织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组织开展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编制,并在年底形成“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上报国务院。
2) 2005年前三个季度,做好有关规划编制的调研工作,起草“十一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起草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草案。这一阶段,要重点做好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规划衔接和论证工作。
3) 2005年前三季度之后,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起草“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经中央和国务院审定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专项规划原则上要在二00六年完成编制工作。区域规划由于涉及的问题更复杂,编制时间可以长一些,完成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编制区域规划是“十一五”规划工作的一个新任务,要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将成为新五年规划编制中区域规划的重点关照对象。 6.区域规划的定义、基本形式
定义: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 基本形式: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 1)综合规划
把规划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总体的、全局的规划。它的主要任务是论证规划区的地位及其与外区的关系,确定区域的发展方向、目标、开发的总方针、区域发展的基本轮廓,建设的主体框架,协调区内外各部门的关系,进行总体的布局,确定规划实施方案,分析规划实施效益。 2)专项规划
是按区内的产业或门类所进行的规划。某一专项规划是根据该产业或该门类在区内的功能和地位,对其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开发重点、建设项目、开发步骤、保护措施等进行的规划。
专项规划是综合规划的基础。综合规划更强调其整体性、全局性,需要综合平衡。 7.区域规划的基本任务、内容(了解) 区域规划的基本任务
1)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确定规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2)搞好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3)拟订区域人口和城镇居民点体系的发展规划 4)统一规划区域性公用基础设施
5)重视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6)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以求达到最优的社会经济效果 区域规划的内容:
1)研究地域资源的开发和宏观区域背景的发展条件,确定规划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 2)研究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人口、社会事业等专项经济社会部门的合理发展与布局
3)确定区域市镇、交通、能源、水资源供应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基础体系的统一布局和配套发展 4)进行综合平衡,提出综合性的规划方案和实施建议
15
8.国土规划相关知识
国土规划:对国土进行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全面规划。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条件,按规定程序制定的全国的或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国土开发整治方案。
国土规划的基本任务:根据规划地区的优势和特点,从地域总体上协调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的关系,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地域经济的综合发展。 具体任务:
1.确定本地区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布局和步骤;
2.确定人口、生产、城镇的合理布局,明确主要城镇的性质、规模及其相互关系; 3.合理安排交通、通信、动力和水源等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 4.提出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目标与对策;
类型:国土规划一般分为国土综合规划和国土专项规划。
国土综合规划是对规划地区全面进行国土开发整治的总体规划;
国土专项规划是以完成某一项国土开发利用或治理保护任务为中心内容的规划。 层次:国土规划按地域层次一般可分为四级,即: 全国的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一定地域的 内容:
1.自然条件和国土资源的综合评价; 2.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和远景预测; 3.国土开发整治的目标和任务;
4.自然资源开发的规模、布局和步骤; 5.人口、城市化和城市布局;
6.交通、通信、动力和水源等基础设施的安排; 7.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 8.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域; 9.宏观效益估价; 10.实施措施。
国土规划中应规定国土开发整治的规划指标,如耕地保有面积、耕地灌溉面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沙漠化防治面积、盐碱化治理面积、森林覆盖率、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大江大河防洪标准、城市化水平等。
《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内容包括: 国土资源的基本状况; 国土开发整治的目标;
国土开发的地域总体布局; 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 基础产业布局; 国土整治与保护;
国土开发中几个问题的对策(耕地问题、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人口的地域分布和劳动力就业问题、城市化问题等);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和规划纲要的实施。 对国土规划的认识:
16
把国土仅看成是资源的总称,甚至等同于土地,而不是国家主权管辖范围的地域空间; 可以由发展规划覆盖;
1998年国家成立了国土资源部,承担国土管理的主要职能。但国土资源部现只管土地、矿产、海洋(底部)三大资源,管不了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其他国土资源,更管不了整个国土空间; 土地利用规划有时被简称为“国土规划”。
(需要以高层次的对各项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开发建设布局进行空间综合协调的国土区域规划为依据。这种区域性的空间综合协调规划是目前我国空间规划系列中最薄弱的环节。) 区域规划与国土规划关系:
区域规划与国土规划在概念上较为接近,两者同属于以国土开发利用和建设布局为中心的、从战略高度上进行的地域性综合规划,在区域层次上有相当的规划复合性,世界上一些国家如日本、法国等就将区域规划统称为国土规划,表明这两者的区别不具有绝对的意义。一般来说,国土规划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开发进行的战略布局,考虑的问题更为宏观和长远,往往并不涉及到具体的建设方案和计划安排,并能为国民经济长远计划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而区域规划则受到国民经济计划的影响,侧重在一个地区各项建设的空间部署,一般包括了区域开发和建设的具体布局方案和计划时序,并可通过城市规划和专业部门发展计划得以贯彻实施。
9.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1)均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在地域范围大小和规划内容重点与深度方面有所不同;
2)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城市发展方向和生产力布局方面,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结构;
3)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配合协同进行。城市规划对区域规划所确定的建设布局的具体落实,并可在落实过程中作必要的修订;
4)城市规划的区域分析:区域规划部分内容在城市规划中的渗透。 10.目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问题 1)规划与立法
通过立法赋予区域规划在资源的市场配置过程中具有一定权威性和约束力的法定地位。 2)比较与竞争
传统规划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客观存在的比较优势的分析;资源的比较优势分析多侧重静态的物质资源,忽视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的流动性。 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更关心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形成关键是人的因素。
3)集聚与扩散
深入研究在市场经济作用下,驱使产业、人口集聚或扩散的内在动力机制,以及全球化、信息化、交通便捷度和地理环境等外在因素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较好地把握城市和区域空间演变的客观规律。 传统规划对空间布局过于理想化、静态化、简单化。 4)刚性与弹性
传统的空间规划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均作刚性规定。
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要求规划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安排有一定的弹性,对象为划定为有选择地引导开发和重点鼓励开发地域。为了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应划定严格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地域,包括各种保护区和必要的绿化隔离带,使其具有法定的刚性约束力。 5)协调与整合
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城乡建设、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协调,以及开发建设布局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的协调;还包
17
括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及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 6)沟通与管治
——重视公众参与(代表各种利益的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人大代表、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等各方面人士),共同寻求合理解决区域规划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制定出一个透明度高、实用性强、能为公众所接受、在整体上符合全社会根本利益的区域规划,使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该地区开发建设空间行为的行动纲领。
——公众和政府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城市与区域的管治(Governance)。 区域规划的基础理论
1.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及其应用 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
一个产业的出现,可能给其他产业活动产生不同效应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并把这种产业间的关联,划分为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
前向效应——某个产业出现后,其产品能作为其他产业的原料供应者,促使产业的延伸和发展。 后向效应——某个产业出现后,引起对原料的其他产业产品的需求,刺激原料产业的萌生和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的应用----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主要指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在区域间或区域内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不平衡发展理论——主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针对平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强调不发达地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其他资源(人才、技术、原材料等),因而理论上的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 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要根据不平衡发展规律,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而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进行发展。因此,在不同时期要选择支配全局的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发展经济,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区位条件优越的增长极地区进行,其他地区则可通过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而逐步扩展。 2.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研究人类社会不同经济活动空间布局规律的一系列理论的统称。 A.农业区位理论
1.代表人物: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1826年)
2.研究的背景:19世纪初,德国农业面临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实质上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3.提出的问题:耕作业和畜牧业土地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 4.农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假设:
----孤立国:单中心城市(在平原上)与周围农业地带组成一个孤立地区,该区气候、土壤肥力等均一致,外围只有荒原。
----“孤立国”无河川、运河,马车是唯一的运输手段。 ----中心城市是唯一的市场。
----市场(获取最高的纯收益)是农业生产的唯一动力,农民据此调整生产品种。 ----运输费同运量、距离呈正比,运费由农业生产者承担。 ----市场价格、工资、资本利息不变。 5.经济指标
销售价格决定于品种、经营方式和市场的需求; 销售成本=生产成本+运费
利润(区位地租)与运距呈反比。 6.“杜能环”(由城市中心向外) 1 自由农业带—— 2 林业带——
18
3—5 生产谷物为主,但集约程度逐渐降低的三个农耕地带 ◎无休闲的轮作谷物带
◎带有长期休闲的多区轮作带 ◎三田制农耕带 6 粗放畜牧业带
?农业区位理论为区位理论中两个重要规律——距离衰减法则、空间相互作用原理的出现作准备。 ? 吉伯斯的同心圆模式
? 阿隆索的竞租理论(Bid-Rent ) ? 温哥的居住区位选择 B.工业区位理论 1、背景
19世纪中叶,西欧资本主义的大生产空前发展,基础性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区位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2、研究目的
工业企业根据什么原则被吸引到某特定场所,从而获得最大利益。获得最大利益的场所就是最佳区位。 3、最早的研究
19世纪8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龙哈德
区位三角形——原料产地、燃料产地、销售市场 (区位因子——最小运费点)
4、韦伯——创建现代工业区位理论基础(最低成本学派)
最佳区位因子:运输成本、劳动成本、集聚——最小运费点的三个指向 5、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假设
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只讨论经济因素,假定气候、地质、地形、民族、工人技艺相同。
工业原料、燃料产地为已知点,生产条件和埋藏状况不变;消费地为已知点,需求量不变;劳动供给地为已知点,供给情况不变,工资固定。 生产和交易均就同一品种进行讨论。
运输费用与里程和载重呈正比,运输方式为火车。
6、核心思想:区位因子的合理组合,使企业成本和运费最低。 7、韦伯确定合理工业区位的工作过程: ◎根据运输指向,确定运费最小点。 ◎根据劳动指向,修改上述结果。
◎根据集聚(集中或分散)指向,作第二次修正。
8、20世纪30-4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胡佛对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根据运费构成分析,提出了终点及倒运点区位论。(运输成本学派----修正了韦伯的运费与距离呈正比) 运输成本——线路运营费用,装卸费用 C.区位理论的市场学派
● 代表人物: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 ● 中心地理论《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33年) 中心地理论 1、假设条件
地域是一个均一的平原,避开了自然地形、人工障碍等的影响 地域上的经济活动可在各个方向上移动 居民及购买力是连续、划一的分布
消费者根据最短距离原则在空间上活动
19
2、服务半径和市场区
3、市场的等级序列和网点的门槛人口
等级高的市场(城市)功能全,数量少 等级低的市场(城市)功能少,数量多
高等级的市场(城市)的功能覆盖了低等级的市场(城市)的功能。 4、市场网络的三种基本类型
市场原则:从商品和服务供应范围最大角度出发,适用于联系方便的发达地区和城市内部。
交通原则:按主、次中心之间最短距离而定出的中心体系,适用于有重要交通线通过或新开发地区。 行政原则:一个主中心能控制周围六个亚中心,每个亚中心又可控制六个次中心。这是行政管理要求的结果。适用于自给自足的地区。
?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地理学者乌尔曼将克里斯塔勒的理论引入美国,被成功地用于城镇聚落的分布、城市零售商业的区位等。
考题:中心地理论中市场原则支配下的中心地网络特征。 区位理论及其在城市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以图示方式城市土地极差地租理论分析城市土地同心圆模式 3.空间集聚理论
集聚经济在现代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能产生巨大的效益。 只有采取规模集聚的区域空间结构形式,才能有效地组织高效率的社会化大产生和满足现代化、社会化的城市生活要求。
4.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1)城市发展规模及空间结构组织理论
a.城市最佳规模理论—城市规模经济的转折点 b.城市区位级差地租理论 2)空间吸聚理论
集聚体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空间吸聚包括:资金、人才、原材料、劳动力等,其中以劳动力的空间吸聚现象最为突出。
以人口城市化理论为代表 推拉力理论:
推力:发展中国家农村破产,大量人口推入城市,推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子
拉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城市的工业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将人口拉向城市,拉因是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马卜贡杰模型:在推拉因的基础上,增加了农村控制性次系统和城市控制性次系统,社会文化调节技能 农村控制性次系统:农村家庭组织结构,家庭观念,财产继承
城市控制性次系统:进城居住与就业的难易程度,对外来人口的态度
社会文化调节技能:进城人口的适应过程,城市的适应过程(提供住房,就业岗位),农村的适应过程(针对失去劳动力进行调整) 3)城市网络结构形态理论
早期的研究:城市规模的序列式分布和首位式分布 ? 1913年(德国学者):城市按人口规模呈由大到小、由少到多有规律的序列分布法则 ? 1939年(美国学者),首位城市法则——一个国家(区域)的首位城市(即规模最大城市)其规模往往比其他城市大得多 首位度:S=P1/P2
四城市首位度:S=P1/(P2+P3+P4) 4)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图)
20
a.低水平的均衡阶段
以经济活动分散孤立,小地域范围内的封闭式循环为特征,表现为城镇规模小,相互间联系较为松散,多为农业社会的典型空间形态。 b.极核式集聚发展阶段
基本经济部门在空间集聚发展,促使若干特定城市发展迅速,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极核。同时,技术革新的较快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大量出现,并依托大力开发的区域交通网络,将周边和外围地区的资源和潜力更多地吸聚到经济循环中来,并分配给原有的中心和形成新的中心,从而形成极核城市发展较快的非均衡城市体系。
c.由极核扩散发展阶段
生产的高度发达使极核城市的反集聚效益开始出现,交通信息手段的日益进步为城市的扩散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在区位级差地租的内在作用下,出现了由经济活动极核城市向外围地区扩散的趋势。由此,区域经济活动过密过疏的问题将日趋缓和,并有可能出现一批后来居上的新产业极核城市,多为中后期工业化社会的典型形态。
d. 高水平的均衡阶段 以网络化、均衡化、多中心为特征的空间结构,地区间的阻隔和差异已逐渐消失并完全融合为一个整体,各地区的空间和资源得到更充分和合理的利用,整个区域空间结构处于一个高水平的、动态的均衡发展之中,多为后工业化社会或信息社会的典型空间形态。 5.点轴开发理论
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把国民经济看做由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即“点”和“轴”两个要素结合在同一空间。点即增长极,轴线即交通干线。 ▲点轴开发理论的中心思想
随着连接各中心地理的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等的建立,形成有利的区位,方便人口的流动,降低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新的交通干线对产业和劳动力产生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而形成新的增长极。这种对地区开发具有促进作用,形成区域开发纽带和经济运作通道功能的交通干线被称为生长轴。 ▲点轴开发模式的基本思路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选择若干资源较好的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交通干线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增长极),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功能。
确定中心城镇(增长极)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首先集中力量重点开发较高级的中心城市(增长极)和发展轴,随着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开发重点逐步转移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镇。 6.网络开发理论
在经济布局框架已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地区,进一步开发就可以构造现代区域的空间结构并形成网络开发系统。
▲网络开发系统应具有下列要素:
“节点”——增长极的各类中心城镇;
“域面”——沿轴线两侧“节点”吸引的范围;
“网络”——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组成。
网络开发是点轴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各节点间、各域面之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或者将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调度组合。
7.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分异理论 a.原材料出口模式
21
其区域空间结构由边境地区向内地推进,呈现以输出港为中心的等级分布特征。各城市分布多取决于原材料资源区的分布,城市网络主要为等级传递型,发展动力来自于外部市场对原材料的需求,与外界的联系频繁,经济专门化程度很高。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资源丰富而经济落后的地区。 b.工业专门化模式
其区域空间结构呈群状集聚体,形成交通便捷的区域网络。其发展的动力是追求集聚优势,工业是经济的主导部门,经济专门化程度很强,区内协作联系明显重于与区外联系,城市规模分布无固定模式,城市发展次序取决于市场传播的速度和方式。 c.外缘带商业推进模式
其区域空间结构是由发达地区逐步向次发达地区推进,呈现出由核心区向外缘地带渗透的梯度特征。其发展的动力是发达的核心地区向外缘地带的投资,由于城镇多作为地域的服务中心,因此商业是城镇的主要职能,城镇经济专门化程度较低,城市间联系表现为以核心区城市占支配地位的资金和劳力的流动,在区域城市规模分布上往往呈现出强烈的首位城市型特征。 d. 社会变动模式
这种模式最为普遍,其直接动力是技术和劳力持续的更新和迁徙,间接和内在源泉是整个社会的经常变动和演进。城市间联系密切而多样,经济专门化程度亦因时因势而异,城市分布格局亦变化迅速,是一种内源式的区域发展模式。
考题: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8.空间扩散方式
1)周边式扩散——从中心点向四周扩散,是一种最简单和最自然的方式。
2)等级式扩散——从中心点跳过相邻地区,而在距离较远,但属同级或次级中心点的区域扩散,反映出同级城市由于属性相近,扩散和交流也更容易实现的基本特征,信息、创新的扩散往往表现为此类方式。
3)点轴式扩散——由中心点沿交通干道串珠状向外延伸,多形成若干扩散轴线或产业密集轴带,反映出交通干道往往是产业经济向外扩散的基本传递手段,也是一种非常常见和相当有效的扩散类型。 4)跳跃式扩散——中心点的扩散向指定地点的非常规的跳跃式集中,往往是满足某些资源指向性产业群布局或产业协作的特定要求。
5)发展极式扩散——多在扩散影响较小、辐射作用较弱的地区,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兴起而带动的扩散,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空间不均衡性。
6)反磁力式扩散——多在中心点的外围选择若干地点,通过一定的空间差异政策人为地诱导中心点的扩散,主要是为了抵消中心点吸聚力过强而可能产生的反集聚效益。 9.区域相互作用产生不同效应(扩散效应分析)
1)回流效应:外围区域经济增长吸引了本区域的资金、劳力和原材料,削弱本区域的发展机会,对本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2)扩散效应:外围区域的经济增长促进了本区域产品及原料市场增加,技术改良加快,就业机会扩大,对本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有利的影响。
?通过政策,弱化回流效应,增强扩散效应
10.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均衡发展之间的倒“U”型相关关系
区域经济成长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演变过程是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结果。在区域成长的初期,极化效应较扩散效应显著,区域经济差距呈拉大趋势,这种不平衡表现在生产要素首先集中在少数点或地区(增长极)上,可以获得较好的效益和发展。而在区域成长后期,扩散效应变得更为重要,聚集经济向周围扩散渗透,并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进一步缩小。
通过有效地组织产业部门间及地理空间上的不平衡发展,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11.增长极核理论
经济空间并不是平衡的,而是存在于极化过程之中。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中存在着若干中心(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
22
▲增长极理论的内在机制 主导产业和推动产业 极化效应 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为生产要素(即资金、物资、能量、信息、人才等)向发达地区集中的过程,这种集聚过程既造成周围地区因人才、物力、财力的减少而降低发展的速度,同时包括发达地区经济实力增强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带来的劳动力、资金、技术、设备、信息等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从发达地区向外扩散,而又流向落后地区,从而促进外围地区发展,即扩散效应。
考题:区域增长极核理论及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借鉴 区域增长极核产生条件
城镇体系规划(重点,结合后面附的城市规划新编制办法看,很多地方有所改变) 1.城镇体系的概念、含义
概念:城镇体系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含义:
1)城镇体系是一个区域范畴(城市经济区——城市行政区) 2)具有一定的等级和层次(中心地理论) 3)具有不同的职能分工和多种城镇类型 4)空间分布有序,形成一定的网络和格局
空间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区域生产力分布状况,受资源、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影响城镇的相互作用、职能分工及各自的腹地范围 5)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
历史变化引起的体系格局变化
生产力布局状态的变化导致的格局变化 基础设施条件引起的变化,尤其是交通条件 2.城镇体系规划目标
城镇体系的规划目标与城镇体系所在区域的发展总目标有密切的关系,区域综合发展的一般总目标是借助于投资形式及其位置分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达到最大限度地改善人们的生活福利。城镇体系是区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城镇体系规划应从区域发展目标出发,建构一个产生最大综合效益的城镇体系结构(含空间结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网络结构),为实现区域发展总目标服务。 3.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
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是城镇体系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城镇体系形成及发展的初始条件。 目的:明确城镇体系在区域中的发展水平,明了其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明确城镇体系今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扬长避短,有的放矢。 方法:
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单因子和复合因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横向纵向比较手段,通过城镇体系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来反映城镇体系区域综合发展水平。
区域发展优劣势分析——采取定性分析,找出城镇体系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以期发挥优势,转化劣势,使城镇体系的规划有的放矢。 2)城镇发展的建设条件分析(考过)
(a)城镇自然条件(主要指影响城镇发展的气象、地形与用地条件、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等); (b)城镇资源开发与工业布局条件;
23
(c)城镇交通运输与区位条件; (d)城镇水源和能源条件; (e)城镇旅游发展条件; (f)城镇社会经济基础条件; (g)城镇地区农业发展条件;
(h)城镇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条件; (i)城镇科技实力;
(j)城镇生态环境条件。 4.城镇体系规划理论的演进
? 区域与城市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空间扩散理论; ? 中心地理论; ? 增长极理论; ? 点轴发展理论;
? 核心—边缘理论等。 5.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 1)城镇体系规划的产生
? 城市的发展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应从较大区域范围来分析该城市在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周围城镇的关系,城市的发展和空间布局需要与区域开发建设的总体布局相互协调。
? 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没有专门的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起到区域规划的部分作用。 ? 1984年《城市规划条例》:“直辖市和市的总体规划应当把行政区域作为统一的整体,合理布置城镇体系。” ? 1989年《城市规划法》:“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 1994年建设部颁布《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2)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现状(考过)
不同地域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一般配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都只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陪衬,多数只是简单、生硬地套用有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模式,发挥不了应有的指导作用。
单独进行的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在逐步拓宽,除了城镇体系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协调外,还增加了与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的内容,并力求明确区分需要对开发建设进行鼓励、引导、控制、限制或禁止的不同地域空间类型,使原功能较简单的城镇体系搞活转向以城镇体系发展为主体,与相关要素进行空间综合协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规划,在较大程度上顶替了衰变前的国土区域规划。 3)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阶段
a.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 重点:
配合国家和地方的重点建设项目,将城镇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从分析工业和交通布局、区域城市化及城市体系及其空间联系等方面入手,探讨区域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发展前景,编制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带有较典型的计划经济特色,规划比较注重指令性指标和数据,理论的发展也主要在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等级规模结构等方面。
b.城镇体系理论的完善与系统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 背景:
对外开放力度加大,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市场机制已有较大的发育。城镇体系的发展也
24
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外部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和内部区际经济环境,市场机制对地区资源配置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因而,城镇体系规划比较重视资源的区域流动与配置对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以及城镇体系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综合平衡。
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体系日益完善,形成以“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地域组合结构及空间网络系统”为核心的“三结构一网络”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体系。
90年代以来,城镇体系规划更加注重区域与城镇群体的空间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c.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模式的突破创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6.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条件 历史背景:
分析该区域各个历史时期城镇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揭示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导致每个阶段城镇兴衰的主要因素,特别要重视历史上区城中心城市的转移和变迁。 区域基础:
分析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它涉及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环境生态结构,劳动力,经济技术基础,区域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广阔的领域。 经济基础:
深入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通过对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分析、方案比较,指出各城镇主要部门发展的方向。通常需要回答的问题有:区域的工业发展方向、工业结构的调整及时序安排、主要城镇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农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对城镇发展的影响、综合运输网的改善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城镇发展的关系,以及城镇其它第三产业的发展。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主要考虑规划区域内建制镇及以上等级的居民点的合理发展,适当考虑与集镇的关系。 关键点:城镇人口的实际含义和收集每个城镇最接近实际的城镇人口资料。 3)确定本区域的城市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核心:依据公平和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区域内城镇和地区发展的均衡与不均衡的关系。 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建立在现状城镇职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区域内各个城镇经济结构的统计资料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明确各城镇之间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实现城镇的职能分类。
对城镇现状职能加以分析,制订出有分工、有合作,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的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有机结合的新的职能结构。
对重点城镇还应该具体确定它们的规划性质,使重点城镇的总体规划编制有所依循。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规划
分析各城镇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和相对地位的变化,预测今后的动态;分析现状城镇规模分布的特点;确定规划期内可能出现的新城镇,包括某些农村集镇的晋升和因基本建设而可能新建的城镇;结合城镇的人口现状、发展条件评价和职能的变化,对新老城镇作出规模预测,制订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规划,形成新的、合理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职能类型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在区域内的空间组合和表现形式。 主要内容:
a. 分析区域城镇现状空间网络的主要特点和城市分布的控制性因素; b. 综合评价区域城镇的发展条件;
25
c. 设计区域不同等级的城镇发展轴线(或称发展走廊);
d. 综合各城镇在职能和规模的网络结构中的分工和地位,对它们今后的发展对策实行归类,为未来生产力布局提供参考;
e. 根据城镇间和城乡间交互作用的特点,划分区域内的城市经济区,为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的结合,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地域组织的框架。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区域基础设施包括区域交通运输、水资源、供排水、电力供应、邮电通信以及区域防灾等; 区域社会设施包括区域性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设施及区域市场体系等内容。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新增建制镇与新设市规划
首先要研究和确定新镇和新市设置的依据;
其次要考虑新增建制镇的建镇基本条件,如地理区位、产业特征及发展趋势、现状基础等;
其三要进行拟新设建制镇人口规模的预测,并注意各新设镇、市人口加上原有城镇人口和,应与城镇体系总的城镇人口预测值符合;
其四要确定所有新增建制镇、新设市的建镇与建市的具体时期。
其五要从城镇体系的整体与新设镇、市的局部两方面的结合点上考虑与确定新设镇及新设市的城市(镇)性质及发展方向;
其六要对新设镇及新设市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作出初步的规定。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规划实施的措施可包括行政措施、政策措施和组织措施等。 政府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通过行政管理系统的强化,建立与加强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权力与资源的分配,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改变交通系统与其它基础设施的系统,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政府对工业与公共项目的直接投资,以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对收入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改变以影响城镇体系; ?通过鼓励、支持商品农业生产以影响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宏观性问题——城镇体系未来发展过程中将要遇到的区域性及跨区域性问题,如水系整治、跨市域引水工程施工、水库开发建设、跨区域用地范围的旅游区的建设管理、高级别干线道路网、铁路的选线建设、多城市共用的大型机场的选址布局等等。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关键性问题——影响和制约城镇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区域的自然条件、资金、水源、能源等因素。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政策性问题——包括人口管理问题、新设镇(市)问题、单个城镇的行政区划调整及管理机构设置问题等。
考题: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内容、作用,你对城镇体系规划的现状的发展趋势的见解 我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需要考虑哪些重点问题 城镇体系和区域中对城市建设条件的评价的内容 城市区域与城市行政区管理 1.经济区、城市经济区
经济区是具有全国意义专业化的地域生产统一体,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在生产日益社会化、区域化的条件下,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 中国的城市经济区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相连的广大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上紧密联系、生产上相互协作、在社会地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城市地域综合体。
26
城市经济区的特点(与综合经济区相比较) 1)更注重中心城市的合理联系
2)中心城市在组织区域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城市经济区的特征
综合性--取决于中心城市的综合性
层次性--中心城市的规模和辐射能力的不同——不同的等级层次
大都市经济区——以特大城市为中心,或若干个大中城市群体为核心 地区性城市经济区——以地区性中心城市为中心,或中小城市群为核心 城市经济区内的不同层次(上海城市经济区内)
开放性--开放型的区域经济联合体系(市场经济是纽带) 动态性--开放性导致城市经济区界线模糊、动态变化 经济体制、经济运作方式的变化 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服务功能的增强
如浦东开发对上海功能发挥的影响 2.中心城市
概念:在全国或区域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起着经济活动枢纽作用的城市。 中心城市应具备的条件: 较大的城市规模 综合性的城市功能
中心城市在城市经济区中的作用: 合理组织专业化协作生产 合理组织商品流通 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繁荣 信息交流和传播文明 3.都市区 概念: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由县作为构造单元。它不是一级行政单元,而是城市功能上的一种统计单元。
? 与中心城市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以非农业经济为主的县域单元间的组合; ? 属于城市功能地域概念;
? 在每日的周期中,都市区为人们提供居住、工作、购物、医疗、游憩等基本功能; ? 是一种协调机构,用来协调不同市县的城市问题的解决。 中国的都市区发展的推动力 1)中心城市的迅速扩张 2)卫星城或开发区的建设 3)郊区化的作用 4)乡镇企业的发展
5)政府的城乡一体化政策 6)城乡市场体系的建设
附: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
27
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第四条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第六条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第七条 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大、中城市根据需要,可以依法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分区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八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依据。
第九条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十条 承担城市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当取得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工作。
第二章 城市规划编制组织
第十一条 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具体工作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制定近期建设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城市分区规划组织编制。
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
第十二条 城市人民政府提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应当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对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建设条件做出评价;针对存在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从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城市长期的发展保障出发,依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着眼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对城市的定位、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基础。
第十三条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按照以下程序组织编制:
(一)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组织前期研究,在此基础上,按规定提出进行编制工作的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组织编制。其中,组织编制直辖市、省会城市、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向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报告;组织编制其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向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报告。
(二)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按规定提请审查。其中,组织编制直辖市、省会城市、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报请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查;组织编制其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报请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三)依据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的审查意见,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按法定程序报请审查和批准。
第十四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中,对于涉及资源与环境保护、区域统筹与城乡统筹、城市发展目标与空间布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重大专题,应当在城市人民政府组织下,由相关领域的专家领衔进行研究。
第十五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中,应当在城市人民政府组织下,充分吸取政府有关部门和军事机关的意见。
对于政府有关部门和军事机关提出意见的采纳结果,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报送审批材料的专题组成部
28
分。
组织编制城市详细规划,应当充分听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意见,保证有关专业规划的空间落实。 第十六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报送审批前,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
在城市详细规划的编制中,应当采取公示、征询等方式,充分听取规划涉及的单位、公众的意见。对有关意见采纳结果应当公布。
第十七条 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应当按规定向规划审批机关提出调整报告,经认定后依照法律规定组织调整。
城市详细规划调整,应当取得规划批准机关的同意。规划调整方案,应当向社会公开,听取有关单位和公众的意见,并将有关意见的采纳结果公示。
第十八条 编制城市规划,要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体现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体现城市特色,考虑城市安全和国防建设需要。
第十九条 编制城市规划,对涉及城市发展长期保障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发展、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等方面的内容,应当确定为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内容。
第二十条 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先组织编制总体规划纲要,研究确定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作为编制规划成果的依据。
第二十一条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以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其它上层次法定规划为依据,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研究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按照人口与产业、就业岗位的协调发展要求,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按照有效配置公共资源、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合理确定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十二条 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明确近期内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重点和发展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空间布局、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选址安排,提出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的措施。
第二十三条 编制城市分区规划,应当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的安排,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提出指导性要求。 第二十四条 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考虑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对具体地块的土地利用和建设提出控制指标,作为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 编制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
第二十五条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专门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街区应当编制专门的保护性详细规划。
第二十六条 城市规划成果的表达应当清晰、规范,成果文件、图件与附件中说明、专题研究、分析图纸等表达应有区分。
城市规划成果文件应当以书面和电子文件两种方式表达。 第二十七条 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应当严格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城市规划,提交的规划成果应当符合本办法和国家有关标准。 第四章 城市规划编制内容 第一节 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十八条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同时可以对城市远景发展的空间布局提出设想。 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具体期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要求。 第二十九条 总体规划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29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内容包括: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二)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三)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四)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 (五)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六)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七)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八)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九)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第三十条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
(二)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三)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四)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五)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危险品生产储存设施的布局。
(六)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的范围应当位于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内。
(七)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第三十一条 中心城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 (二)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三)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四)确定村镇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确定需要发展、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庄,提出村镇建设控制标准。
(五)安排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
(六)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建设用地范围。
(七)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人口容量等)。
(八)确定市级和区级中心的位置和规模,提出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九)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十)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划定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划定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确定岸线使用原则。
(十一)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内容和要求,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紫线),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研究确定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及保护措施。
(十二)研究住房需求,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布局;重点确定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及标准。
(十三)确定电信、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环卫发展目标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
30
(十四)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十五)确定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出防洪、消防、人防、抗震、地质灾害防护等规划原则和建设方针。
(十六)划定旧区范围,确定旧区有机更新的原则和方法,提出改善旧区生产、生活环境的标准和要求。 (十七)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十八)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 第三十二条 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城市规划区范围。
(二)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三)城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设用地面积、容积率、人口容量等);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布局。
(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城市干道系统网络、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布局;城市水源地及其保护区范围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五)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线。
(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七)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
第三十三条 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包括纲要文本、说明、相应的图纸和研究报告。
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及附件(说明、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等)。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述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三十四条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明确综合交通、环境保护、商业网点、医疗卫生、绿地系统、河湖水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地下空间、基础设施、综合防灾等专项规划的原则。 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节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第三十五条 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原则上应当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一致,并不得违背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近期建设规划到期时,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新的近期建设规划。 第三十六条 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二)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三)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四)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五)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措施。
(六)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第三十七条 近期建设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以及包括相应说明的附件。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三节 城市分区规划
第三十八条 编制分区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布局、片区特征、河流道路等自然和人工界限,结合城市行政区划,划定分区的范围界限。 第三十九条 分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31
(一)确定分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土地使用性质和居住人口分布。
(二)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用地界线和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三)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用地范围和控制原则;
(四)确定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控制范围和工程干管的线路位置、管径,进行管线综合。
(五)确定城市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确定主要交叉口、广场、公交站场、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确定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及控制范围,确定主要停车场规模与布局。
第四十条 分区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件,以及包括相应说明的附件。 第四节 详细规划
第四十一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二)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三)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四)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它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五)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六)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第四十二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当作为强制性内容。 第四十三条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二)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三)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 (四)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五)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 (六)竖向规划设计。
(七)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第四十四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图件由图纸和图则两部分组成,规划说明、基础资料和研究报告收入附件。
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说明书、图纸。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城市规划编制,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六条 对城市规划文本、图纸、说明、基础资料等的具体内容、深度要求和规格等,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1991年9月3日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同时废止。
32
正在阅读:
城市规划原理的分析05-31
莫言获奖感言全文02-13
全球十大有情人的爱情地标是哪里?_4604-12
营销策划部管理制度06-12
铣床主传动系统运动和参数设计10-25
2015年最新《中国古代文学基础》(补修)部分名词解释、问答题10-02
重组E.coli生产类人胶原蛋白发酵调控策略与500L中试规模放大方法优化03-19
申报评审、认定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材料要求 - 图文12-14
二十五项反措03-0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城市规划
- 原理
- 分析
- 试论输变电工程设备管理中牵张设备的维护方法
- 如何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
- 军民融合新城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合同(编制大纲) - 图文
-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导学案 - 图文
-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与教师专业能力
-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5“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心
- 中南大学离散考试试卷
- 辩论赛 恋爱靠勤奋还是靠缘分 反方小结
-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理综试题(WORD版
- 新课标人教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 图文
- 金蝶商业运作实战演练-学员手册
-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 免疫大题
- 2018届苏教版(理科数学) 计数原理(解答题) 单元
- 20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案
- 相亲节目策划书
- 黄冈历年中考物理压轴题
- C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高压电动机技术规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