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更新时间:2024-05-18 16: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上指出,县域经济是构建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格局的底部基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战场,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潜力巨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

我省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越发成为夯实底部基础的中流砥柱。但结合我省省情,县级行政区划多、县域差别大、县域经济欠发达仍然是我省面临的实现问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如何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之路?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唐利民。 县域强则底部实 底部实则支撑稳

记者:请您谈谈县域经济发展对支撑“多点多极”发展的重大意义。

唐利民: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作出了“推进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构建竞相跨越奔小康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就是在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推动有条件的市州和重点经济区率先突破,形成更多更强的支撑点和增长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经

济单元,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增长点极的基础支撑。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于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意义。我省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加快打造五大经济区、四大城市群,都需要以县域经济为基础,构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区域发展格局。县域强则底部实,底部实则支撑稳,县域经济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全省经济的兴衰,只有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才能构筑起多点多极支撑的牢固基石;只有把县域经济做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和重要经济板块才能真正形成。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全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 唐利民:我省有183个县(市、区),是县级行政区划最多的省份,也是一个县域差别大、县域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总的来看,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有3个特点。一是县多面广,总量较大。2013年,全省135个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6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超100亿元的56个,其中超过200亿元的21个、超过300亿元的4个。二是人口多。135个县(市)户籍人口6471万,其中百万人口大县18个。三是投资比重较高,消费比重较低。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1404亿元,占全省的54.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3.7亿元,占全省的45.1%。 同时,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也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一是

整体水平不高。135个县(市)面积占全省的92.4%,经济总量只占53.2%,特别是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42.7%。二是人均水平较低。135个县(市)人均GDP25936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9.9%,人均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398元,仅为全省的40.6%。三是县域发展差距较大。受区位条件、资源富集程度等影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去年经济总量最大县是最小县的160多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是400多倍。四是产业层次较低。135个县(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8.6: 53.1: 28.3,其中119个县(市)城镇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8个县(市)工业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记者: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我省的远近期发展目标是怎样的?

唐利民:综合考虑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实际,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即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兼顾、重点突破,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工业强县、产业兴县为路径,以城乡统筹、三产融合为抓手,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到2017年,力争一半以上县经济总量超过100亿元,40个左右县经济总量超过300亿元;非农产业比重和城镇化率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一批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摘帽”,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针对远近期目标,会采取哪些措施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唐利民: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百万人口大县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关于推进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又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对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作了再动员再部署。下一步,我省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是加强分类指导。积极对接国家区域规划和政策,按照五大经济区、四大城市群规划,统筹县域生产力布局,充分发挥不同类区县的比较优势。二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在已下放的8个方面56项市级管理权限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下放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将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事项,原则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增强县级统筹经济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赋予扩权试点县更大的发展和管理自主权,并按照“县级能有效承接、市级能有效监管”的原则,推动将已下放至扩权试点县的权限推广至非扩权县。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增强县级财政

保障能力,完善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扩大县级政府自主安排的财力规模,健全县级财政基本保障制度,促进财力向基层倾斜。同时,在用地、金融信贷、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保障。四是完善激励机制。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建立健全差别化的县域经济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在主体功能属于重点开发区的48个市辖区和43个县(市)实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优先的绩效评价,在主体功能属于农产品主产区的35个县(市)实行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在主体功能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57个县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建立先进县激励机制,引导不同类区县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引导不同类区县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记者:不同片区(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和民族地区)的区位特点和资源基础都不一样。对此,您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怎样的建议?

唐利民:一是着力推动15个平原地区县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率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二是强化44个丘陵县产业支撑,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强工业经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

服务业,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三是壮大26个盆周山区县特色经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提高资源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缩小盆周山区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四是在51个民族地区县用好用足国家支持政策,优先发展生态经济,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保障民生,科学开发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民族地区县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责编:贺贵成)

服务业,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三是壮大26个盆周山区县特色经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提高资源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缩小盆周山区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四是在51个民族地区县用好用足国家支持政策,优先发展生态经济,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保障民生,科学开发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民族地区县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责编:贺贵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91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