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修改

更新时间:2024-04-17 14: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西走廊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提 要

我国农业主要农产品已经基本达到需求量与供给量的大体平衡,并且丰年有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食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副食、肉食和水果比例不断的提高,所以,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粮食种植,转变农牧产品结构、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河西走廊在汉代进行开发以来,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灌溉区和商品粮基地。但随着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对农牧产品需求的变化,以及国际农业发展的宏观背景,必须适应我国农牧发展的基本要求,不断

发展特色农业,这对河西走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近年来,河西走廊依靠具有丰富的土地草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良好的特色产业基础使特色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严重、区位劣势、生态环境恶化也成为发展特色农业严重的制约。为了使区内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必须从建立合理的产业定位及布局、加快农业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拓宽农业投融资渠道、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促进农业精深加工等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河西走廊 特色农业 潜力及对策 阳关模式

Summary

Animal husbandry of our country farming the ma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ve basically reached the demand and supply and the general balance, good year is superabundan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people food structure has also changed, non-staple food, meat and fruit ratio continues to increase, so, change the long-standing single grain cultivation, transformation of farming herd product structure, optimize breed, improve quality, increase farming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compares beneficial result, develop characteristic farming animal husbandry energetically become me the main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griculture. Hexi Corridor in the Han Dynasty developed since, become our country's important commodity grain base and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area. But along with the our country farming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 to the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s demand chang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macro background, must get used to our country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and constantly develop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the Hexi Corridor, the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cent years, relying on the rich land of Hexi Corridor grassland resources, appropriate climate condition, good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base so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farming animal husbandry obtained the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But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s, locational disadvantage,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seriously. In order to make the area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health develops, must from build reasonable industrial orientation and layout, accelerate farming animal husbandry system mechanism innovation, streng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base construction, widen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channels, strengthen farming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support, promote farming animal husbandry is profound treatment measures.

Key words: Hexi Corridor characteristic farming animal husbandry potentiali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二十世纪50年代,特色农业在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为了促进农业发展,紧紧依靠区域的农业发展的土地、气候等资源,面向市场,发展特色农业,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日本的一村一品、韩国的新农村建设、美国的特色农产品区域连片开发都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实现了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我国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农产品市场开始进入买方市场,农产品的过剩问题困扰着农业发展,农牧民增产不增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沿海的山东、福建、广东等地区开始探索农业的转型,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开始建设现代农业。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供给己由过去的短缺进入了相对的全面过剩,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使农业发展由原来的受资源约束变成了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同时,我国农民较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他们的大量从业空间和收入渠道还不可能与农业脱离,在这样的现实下,发展特色农业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二十一世纪开始,在国家政策引导、农牧民自觉和市场需求刺激下,我国各地掀起了开发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的热潮。目前,我国特色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出现了许多闻名全国的名特优

农产品,特色农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作为西部地区特别是地处西北内陆的河西走廊,具有发展特色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尽管特色农业发展得到较大发展,但是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具有巨大潜力和许多制约条件,所以研究河西走廊特色农业不仅是河西走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能够广大的西北地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2.特色农业实践及理论研究成果述评 1.2.1发达国家发展特色农业的经验

日本人力资源比较丰富,走先投入较多的劳动,再转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道路。在日本农业发展中,制定了具有保护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日本的科研、教育、推广以农民为核心与农业结合的非常紧密,注重提高农民素质,为农业活动的高效提供能力保证,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村社会、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美国是典型的人少地多的国家,走先投入较多的物化劳动,再走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道路。美国农业是一个买方市场,其结构调整是有规律的、有限的调整,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的调整,是稳中有调。由于其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高,价格杠杆传递市场信息的有效性,使结构调整有的放矢。其结构调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意农区生态平衡问题,根据市场年度变化,通过休耕制、轮作制来以空间换时间;一方面规避市场风险,另一方面规避生态风险。在美国“小麦王国”、“棉花王国”以及“畜牧王国”的迅速崛起为美国农业帝国的形成奠定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色列式道路:

以色列是一个面积只有1.4×104km2的小国,其国土一半以上都是沙漠,自然资源十分贫乏,但却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成为与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的成功典范。其根本原因是有针对性地根据本国的资源特点,依靠科技,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生物工程尖端技术、水资源利用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和高产优质品种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利用独具特色。

1.2.2 我国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实践成果

二十世纪90年代后,我国农牧业主要农产品已经基本达到需求量与供给量的大体平衡,并且丰年有余。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食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副食、肉食和水果比例不断的提高。而且,农产品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农牧产品的卖难问题突出,困扰着我国农牧业的发展,农牧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我国农业相对发达的山东、广东、河北、河南、湖北等区域首先在农业产业化理论和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发展特色农业,在实践中取得巨大的成功。在特色农牧业的实践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阶段(1980—1995)农业相对发达的地区在农村土地改革中,农牧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农牧产品卖难问题日渐严重,农牧民开始探索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在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1995--2005)由于发达地区的带动和国外先进经验的引入以及农牧业产品卖难问题的日渐严重,发展特色农牧业成为我国农业区域的必然选择,发展特色农牧业在发达地区大规模

普及,并探索出了一些积极的运行模式。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也积极探索发展特色农牧业的方式方法,特色农牧业发展面积迅速扩大,效益不断增加,成为农牧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三阶段:成熟阶段(2005— 今 )各地在特色农牧业发展中不断探索出新的发展模式,不仅面积大幅增加,而且效益不断增长,只要是农牧业区域都在发展适合本区域自然条件的特色农牧业,已经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途径之一。 1.3 特色农业理论研究成果述评

随着我国特色农业实践发展,我国许多学者对特色农业进行了大量广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特色农业的内涵研究。内涵研究主要集中在表述方面,有的表述为:特色农业是具有区域地缘、工艺特色和高新技术特色的农业产业总称。有的认为特色农业是指人们充分利用特定区域内的农业资源,开发出经济价值高,相对收益高,品质上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还有一种表述认为,特色农业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和条件形成的相对于常规农业而言,特色农业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主导一定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高效农业。还有一种表述认为特色农业是一个系统的产出工程,是以产业化经营为表征的市场农业和以质量、效益为标准的高效农业,是突出品牌效应的精品农业。它既包含产业规模,也包含体制和组织的创新。尽管从各种表述来看,具有较大的差别,但从其表现的内涵本质来说,我认为特色农业的内涵

应该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一要立足于比较优势,二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三要区域规模优势明显,四要综合效益突出。所以特色农业我认为应该表述为是区域立足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根据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农业。

二是基础理论研究。特色农业理论来源主要是国际分工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国际分工理论以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在特色农业中,每个区域由于环境、品种和劳动成本的不同,都有着自身特有的比较优势。国际分工理论对区域经济分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能很好地诠释特定区域发展特定产业的经济意义。竞争优势理论主要是20 世纪80 年代,迈克儿·波特的国家间的竞争优势说最有影响。他提出了成本领先、差异化、集中化等三种竞争战略,他认为产品的的差别性会使中小企业形成一定的垄断因素,得以与大企业竞争共存。开发特色农产品,通过对专业市场的培育,促使专业化区域和产业密集带的形成,造就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环境,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

三是重要性研究。学者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首先解决卖难问题,中国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即农牧产品的卖难问题, 农民连年“增产不增收”,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丰年出现总量供大于求,销售困难,价格下跌,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途径之一就是根据地区特点,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即抓好二、三产业,通过大农业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途径之二是在农业内部发掘增长点。即是当地的“特色”,是当地政府要着重扶持的主导农产品和支柱农产品,实现就地增收。

自二十世纪90年代国家对农产品放宽政策,农业的发展开始由单一的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由于僵硬老化的农业生产模式,造成了农产品种类少,品质差,销路窄,价格跌的局面。为此,突出地方特色,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农业迎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产品,才能在日益发展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其次解决竞争力问题,中国入世后农业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进一步降低,农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应对相对“质优价低”的国外农产品的冲击,减少竞争压力,成为令各级政府头痛的问题。在此时提出特色农业,正是顺应国内农业发展趋势,减缓国际竞争压力的必然。如泰国大米高出国际市场均价数倍的价格,是以其“粘香糯”的特色取胜。我国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种类繁多,但由于多以小农户经营的方式生产,难以在市场上形成气候。中国农业抗衡国外农业的压力,需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特色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再次解决农业环境问题。我国伴随农业发展而出现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序,中国正在渴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农业。鲁北大面积的洼地台田,下鱼上粮农牧农渔结合;四川的稻田养鱼都是生态农业。山东的临淄沼气循环利用和桔梗还田,成为一个从生物到化学、物理的循环变化系统。它为我国减少农业污染,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开辟了新途径。

四是对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和加大资源资本化的进程和力度,进一步增强社会经济活力和效率。以科技与信息为先导带动特色农业的发展 重视科学技术的推广和人才的培养,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发展新型农用工业,积极发展新型肥料、低毒高效的农药等新型农业投入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其次,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1.4、研究意义

河西走廊位于我国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脉以北 ,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峡。东经93°23′-104°12′、北纬37°17′- 42°48′。因在黄河以西故名。自然景观以绿洲、荒漠和半荒漠为主,是典型的内陆干旱荒漠气候区。辖5个地级市18个县(市、区)。东西长约2000千米,南北宽窄各处不等,由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最宽300千米。总面积27.1万km2 ,绿洲面积12.1万km2,仅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6%,是甘肃省乃至全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海拔在2200~2500m之间。由于长期祁连山洪水冲击,在祁连山北麓形成了冲积-洪积扇倾斜平原。扇形地中下部,地面物质较细,以沙土、黄土和黑漠土为主,形成绿洲灌溉农业区。有石羊河、弱水(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全属于发源于祁连山地的内陆水系,主要有武威、张掖—酒泉、疏勒河三大平原。年均温约6~22℃。走廊是西伯利亚气流南下 的通道,故冬季达半年之久 。极端最低温超过-30℃,极端最高温高于40℃ 。年降水量30~260mm ,而蒸发量2000~3000mm,年日照一般在3000h以上,无霜期约260~230d左右。截止2011年底人口480万人。绿洲农业发达,是中国大西北的粮棉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在历史上就是中西交通要道和战略走廊。在现在其地理位置愈加重要,它是重要水源涵养区、多民族交汇融合地区、是中原

联系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的桥梁和纽带,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促进西北地区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和边疆稳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河西走廊是典型的干旱绿洲农业灌溉区,丰富的土地资源、优越的气候、较为良好的发展基础对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水资源的短缺、 交通区位远离消费市场、 生态环境恶化、农户与公司利益联结机制不规范也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严重制约。与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的发展水平相距基远,还处于初始阶段,在融资渠道,农业布局,农业科技应用及普及,农产品销售以及品牌建设方面还面临许多问题。因此,研究这一地区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1.5 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对我国特色农业从实践、政策、理论研究这三个层次进行概括,分析发达地区在实践中取得的积极经验,国家在政策上对特

色农业的支持,理论研究对特色农业的一些积极成果。然后分析河西走廊在特色农业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果,发展的条件、潜力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最后在选择一个在区域内比较成功的案例进行研究,以对区域内特色农业发展提供范例。 1.4 研究方法

理论概述法:对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的理论成果进行总结,分析特色农业的内涵、特征和条件。在最新研究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来分析河西走廊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

调查法:对河西走廊的特色农业进行广泛的调查,采取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对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力求取得第一手的材料,使研究具有客观的现实基础。

数据分析法:对取得的第一手的数据利用图表、表格、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力求找到数据的规律性,真是反映特色农业发展状况。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本研究的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现实性。本课题在大量调研的基础完成,对河西走廊特色农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二是前沿性。本课题参考了我国特色农业发展方面最新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并且与河西走廊特色农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河西走廊特色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三是实践性。本课题在认真分析河西走廊特色农业优势和制约因素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河西走廊特色农业发展的许多对策建议和方式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四是针对性。本课题选题是站在甘肃省作为循环经济试点省份,发展特

色农业将是我们长期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的重点。河西走廊特色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在研究中虽作了许多努力,但由于所掌握资料、数据不全面,有些不够确切,因此在对酒泉市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还不够系统,特别是对酒泉市特色农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去做。 第二章 河西走廊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分析 2.1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2发展特色农业发展是加快河西走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 2.3发展特色农业发展是河西走廊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

第三章 河西走廊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优势、潜力及制约因素分析 3.1河西走廊特色农业现状分析

3.1.1 近年来河西走廊特色农业取得的巨大成果

一是大力探索特色农业发展的新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河西五市开发利用荒地69.25万亩,其中新增良田14.70万亩,建造温室大棚1.55万座、占地2.13万亩。2007年,酒泉市肃州区在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指导下,开展了非耕地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示范,至2010年,示范推广超过5000亩,平均亩效益达到15447元。张掖、武威市在甘肃农业大学常永义教授指导下,建立了15个设施葡萄试验示范基地,推广日光温室促早和延后葡萄2000多亩,平均亩收入达到了2万-2.5万元。 肃州、山丹等县区在非耕地建立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引进并筛选出适宜河西走廊栽培的食用菌品种15个,创新并推广了14

项本地化实用新技术,推广地下式日光温室畦栽食用菌大棚12425座,占地7000多亩,平均亩收入达到3万-5万,近几年已生产食用菌37万吨,产值超过13亿元。

二是利用日光温室发展特色农业。近年来,河西五市各级政府将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大力推广春提早、秋延后塑料大棚蔬菜种植和温棚养畜,初步形成了精细蔬菜产业带,沿山冷凉灌区食用菌产业带,西甜瓜产业带,规模化养殖区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数村一品”的生产格局。截至2011年底,河西五市种植设施温棚数量达到36.83万座,面积40.60万亩,年产值33.45亿元。酒泉市建成百亩以上日光温室连片小区25个,百亩以上大棚蔬菜小区50个,百亩以上啤酒花小区6个。武威市自2006年以来日光温室年增长速度高达133.19%,连续五年居全省首位。张掖市建造日光温室达6.4万亩,优质蔬菜产量达到145万吨。河西走廊已成为我国“西菜东运”和“高原夏菜”出口的重要基地。同时河西五市各级政府还将塑料大棚技术推广到畜牧业,发展暖棚养牛、养猪、养羊。酒泉规模养殖户达到7万户,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889个, 1.99万户规模养殖户的家庭收入超过了万元。张掖市将发展百万头肉牛作为“十大工程”之一来抓,2010年全市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509万头只。武威市2010年新建养殖暖棚10.11万亩,畜禽饲养量达到1450万头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4%。 三是大力发展节水特色农业。近20年来河西五市采用多种方式发展节水型农业。首先,大规模地开展了以平田整地、兴修水利为主的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10年来,张掖市累积投资50多亿元,形成了以中小型水利设施为骨干,高效节水为重点,地表水、地下水综合开发利用,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并举的水利体系运行格局。5年间永昌县先后投资2.84亿元,组织实施了老灌区改造、农业节水灌溉增效示范等水利工程,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物、管理等多种农业节水措施,创新水权管理机制,年节约农业用水72000km3。其次,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水定结构,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业布局。农业结构也由过去大田粮食作物为主,向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高效农业转变。2010年武威市水资源配置总量为16.12亿m3,比治理前的2006年实际用水量减少了7.14亿m3,其中农业灌溉用水减少8.84亿m3。再次大力推广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等节水技术,目前河西五市地膜覆盖面积526.72万亩;采用膜下滴灌等节水技术153.26万亩,地膜粮食平均亩增产10.00%-18.75%。

四是特色农牧产品初具规模。河西地区各级政府抓住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已成为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提供了甘肃省2/3以上的商品粮、几乎全部的棉花和啤酒花、9/10的甜菜、2/5以上的油料和瓜果蔬菜。形成了玉米制种、葡萄、啤酒花、果蔬、马铃薯、花卉、红枣、枸杞、甘草、锁阳、肉苁蓉、草畜等高效特色产业。河西走廊是全国最大的啤酒花集中生产基地。啤酒花种植面积3.4万亩、年产量6500吨,占全国54%的市场份额,啤酒花种植面积、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第一。新品种选育、快速繁育、颗粒加工技术居同行业领先地位。河西走廊被

誉为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全国重要的瓜果、蔬菜及花卉种子生产基地都坐落于此,世界销售额前5名的跨国种业集团有三家已落户河西走廊。杂交玉米种子生产面积发展到150万亩,产种6亿多公斤,占全国杂交玉米种子用量的60%以上,产量和面积均占全国首位,种子合格率达100%;瓜菜、花卉种子生产也在中国独占鳌头,年产种子300万公斤。玉米、蔬菜、瓜子等种子每年不仅销往河南、山东、河北、湖北等20多个国内省、市、自治区,而且远销美国、法国、日本、荷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河西走廊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河西走廊处于北纬30度-40度的葡萄种植区,具有生产葡萄尤其是酿造葡萄的最佳光、热、水、土资源组合状态,与世界著名葡萄产区——法国波尔多地区十分接近,是我国及世界上少有的有机葡萄最佳产区。目前河西走廊栽植设施葡萄1.88万亩,露地鲜食葡萄面积达10.3万亩。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约占全国酿酒葡萄总面积的17.5%,产能接近10万吨,多个品牌的葡萄酒产品远销海外。

五是特色农业是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河西走廊农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2010年,河西五市国民生产总值、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1990年的21.99倍和9.13倍。农民收入的提高,带来了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变化。如:敦煌市阳光镇龙勒村位于阳关镇西北的古阳关脚下,全村97户355人,耕地面积为1800亩,全部种植了葡萄。2010年,全村人均葡萄收入3.2万元,其中收入30万元以上的有6户,20万元以上的有15户,收入12万元以上的农户占

80%。共建成高标准小康住宅78户,建成高标准二层小洋楼19户,该村有48户在市区购买了商品房,全村达到小康住宅标准的农户有126户。有57户购买了汽车,占58.8%,42户购置了电脑,有线数字电视入户率、电话入户率、四轮拖拉机等入户率达100%。部分农户成为夏季(农忙)住乡村,冬季(农闲)住城市的“两栖”农民。 3.1.2 河西走廊发展特色农业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一是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是确保特色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农业工作综合性很强,涉及面宽,组织协调难度大。“十一五”期间,各级党委把农业放在突出位置,从省到县普遍设置了农村工作领导机构,切实加强了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中央连续出台8个1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三农”扶持和保护政策,组织实施了促农增收“六大”行动和扶贫攻坚计划,使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贫困面明显下降,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坚持深化对区情的认识,是推进农业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十一五”期间,河西走廊地方政府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坚持顺应天时,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面向市场需求,突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草食畜牧业迅速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发展路子,培育出了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使全省农业发展的水平和层次进一步提升,农业的特色优势和产业经济优势更加凸显。

三是坚持持续增加农业投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保障。

“十一五”期间,各地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各种农业补贴政策,落实中央和省级各类补贴40多亿元,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的转移性收入,也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大农业项目谋划与申报争取工作,使农业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草原等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省级整合专项资金,强力推进“促农增收六大行动”,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长步入快车道。

四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是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的根本出路。通过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科技攻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使农业的发展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农业发展方式开始转变,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得到发展。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领域进一步拓展。

五是坚持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推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基本动力。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不变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促进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使农业的经营水平和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 3.2.河西走廊发展特色农业条件分析 3.2.1 土地草地资源丰富

河西走廊总面积27.1万km2 ,绿洲面积12.1万km2。总耕地面积66.67万hm2,灌溉面积56.6万hm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机耕条件好。耕地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山前冲击平原,土壤以沙土为主,西部为棕色

荒漠土,中部为灰棕荒漠土,东部则为灰漠土、淡棕钙土和灰钙土,有机质含量高、肥力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现有荒地133.6万hm2,宜农荒地33.33万hm2,成片可垦荒地31.13万hm2。各类天然草地983.52万hm2,可利用草原871.69 万hm2,占甘肃省草原可利用面积的51%,占河西总面积的30%[2],具有发展特色牧业的巨大潜力。 3.2.2 光、热资源充足

河西走廊地处内陆,常年处于大陆高压控制下,空气干燥、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度和总量大,全年日照2800-3300h,日照百分率高达60%-80%。太阳年总辐射量为(5.5~6.4 )×10J/(cm2·a )[3] ,仅次于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光能利用率在 0.5%-0.98%之间,光能利用潜力十分巨大。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冷长,夏季短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瓜( 州 )敦(煌)盆地最大日较差达16℃, 有利于植物干物质积累,籽粒干粒重高,瓜果含糖量高。 3.2.3 特色产业基础良好

河西走廊历史上就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了洋葱、制种、啤酒花、葡萄、枸杞、棉花、奶牛、肉羊等特色农牧产业。近年来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民自觉等条件下,形成了“公司+基地(村、组)+农户”、“公司+技术协会+农户”“公司+农户”等农业产业化模式。已建成300多个特色产业基地,1200多个专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80多个,订单农业占到农业产品的85%以上。初步完成了种(养)、管、收和加、贸、销的市场一体化运作模式。市场风险有所降低、农牧产品的卖难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

3.2.4 农业产品产量高、品质优良

河西走廊农牧产品品质好、耐储存、含糖量高、口感鲜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所青睐。比如洋葱以色泽亮、肉质嫩、辣味浓、干物质含量高、耐储存、无污染等特点,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和西欧等20多个国家,是甘肃省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之一。2010年种植1.2万hm2,占全国27%。玉米制种面积约15.33万hm2,占全国玉米制种面积53%,产量约占60%,4项质量指标达到纯度≥98%,净度≥99%,水分≤12 %,发芽率≥98%,产量最高可达10500kg/hm2,属于我国玉米制种的高产区。葡萄栽种面积50多万亩,以无核白、玫瑰香和各类提子为主,含糖量高、口味独特、耐储存,成为我国最大的鲜食葡萄基地。另外,啤酒花、枸杞品种也属于国家级特优级产品。 3.2.5农牧产品比较效益较高

河西走廊是典型的灌溉绿洲干旱荒漠区,受气候、水资源条件、农民种植习惯的影响,长期以来农业深受市场效益的困扰。近年来,农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的效益。特色农牧产品比较效益大幅度提高,葡萄达130000元/hm2.玉米制种达37500元/hm2,枸杞达45000元/hm2,啤酒花达50000元/hm2,蔬菜大棚达150000元/hm2,肉羊达800元/只,远远大于传统种植业产品的小麦666.7m2纯收入500元左右水平。特色农牧产品收入占到农牧民纯收入中的70.3%左右。 3.5.河西走廊发展特色农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3.5.1 水资源的短缺

表 1河西走廊水量平衡状况[4] 单位:亿m3

流域名称

水资源 蒸发损耗各部门净耗水量

Net consumption of water in each department

合计 实际缺Total

水量 Actual water deficiency

Water Evaporation

loss

Valley resourname

ce

水面蒸发

潜水农业 工

业 Industry

林草* Forest grass

城镇生活 Urban life

人畜饮水 Drinking water for human and animals

蒸发 Agri

Water Phreacultsurfaceevaporation

tic evaporation

ure

石羊河 16.87 0.33 2.33 14.9

6

1.26 1.31

16.82 18.13

0.32 0.21

1 8

0.236.3

0 0.349.8

1 0.020.27

4 0.6106.6

35

- 19.43

- 11.10

- 2.38

- 32.91

黑河* 38.71 2.21 11.34 16.3

*

0

疏勒河 17.86 0.44 9.04 4.46 0.7

8

小计

73.44 2.98 22.71 35.7

2

3.35

5.38 0.0

7

40.33

0.60

注: * 林草用水量指生态用水量, 占社会经济系统耗水的50% ; * * 若考虑国家给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分水方案, 在正义峡分水10.0亿m3, 实际缺水量为21.10亿m3。

河西走廊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是祁连山冰雪融水,年流量近80亿m3,水资源总体上处于短缺状态。近年来,由于不断开垦荒地以及不合理的用水方式,使水资源更趋紧张。加上打井取水、植被干枯、气温升高、人口增加、超载过牧、采矿毁林等原因,祁连山一带草原生态不断恶化,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现在石羊河流域的总用水量占了地面径流总量的154%;黑河的总用水量占了地面径流的95.5%;总缺水量达32.91亿m3,加上生态用水缺口更大。远远超过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率不超过40%的国际标准。同时,年超采地下水4亿多m3,地下水位以年均0.67m/a 的速度下降。

3.5.2 交通区位远离消费市场

河西走廊距离国内主要消费区达2000-4000km,运输距离长,提高了农业产品运输成本,降低了效益,减弱了农牧产品的竞争优势。许多农产品的保鲜技术存在难题,无法运到消费终端市场,难以获得超额利润。同时,由于特殊的区位自然条件,区内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春季的沙尘暴、夏季的干热风、秋季的霜冻、冬季的雪灾都对农牧产品造成严重的威胁。据统计,每年各类自然灾害对农牧产品造成的损失都在10亿元左右。

3.5.3 生态环境恶化

一是土地盐碱化。由于河西走廊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年均降水量仅50~200mm,年蒸发量2000~3000mm。地下水中的盐分随着蒸发而不断向地表迁移聚集。次生盐碱化土壤的面积为10万hm2,约占耕地面积的1/8。二是土地荒漠化。现有沙漠和荒漠化土地1.5万km2,且正在以年均1.8万hm2的速度增加。荒漠化面积占甘肃全省荒漠化面积的95.1%,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15%,占绿州总面积的20%。并且还有近170万hm2的潜在沙漠化土地。三是草场退化。近年来,强烈发展沙化草地占29.22%,发展沙化草地占1.5%,潜在沙化草地占30.34%,未沙化草地占38.94%。其中金昌市与嘉峪关市强烈发展的沙质荒漠化草地面积比例最高,超过60%以上。载畜量超载35万个羊单位,退化草场约占草场总面积的20%-40%。四是湿地锐减。湿地斑块数和斑块密度增加,破碎化程度加大;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持续上升。敦煌绿洲区内原有的666.7hm2咸水湖和66.7hm2淡水湖,80%已经干涸。东湖湿地已经消失,北湖湿地濒临消亡,西湖、南湖湿地在逐年退化。 3.5.4 农户与公司利益联结机制不规范

随着特色农牧产业产业化的发展,订单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但是,在实际履行中,合同的完全履约率比较低。在市场行情较好时,经营公司大能做到现款现货,高价收货,公司履约率高,而农户则待价而沽,把产品卖给一些愿出高价的零散收购商,农户履约率较低。2010年酒泉特色农业订单产品中农户完全履约率只有65%。而当市场行情较差,经营公司千方百计地压等、压价,不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数量收购,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3.6.河西走廊廊绿洲干旱荒漠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机遇及潜力分析 3.6.1 国家宏观政策促进河西走廊发展的新环境

2010年5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肯定了甘肃乃至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并指出“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其他中央专项资金要加大对甘肃的投入力度。统筹考虑甘肃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中央投资补助。将部分符合条件的公益性项目国债转贷资金逐步转为拨款。”逐步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农牧民转为生态管护人员,加快缓冲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河西走廊发展风电、光电、核电、风电装备制造、石化等一系列国家级重点项目。对地处河西走廊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使河西走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6.2 各级地方政府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思维

在国家宏观政策和河西走廊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下,各市、县、乡各级政府表现出发展特色农业空前的积极性。一是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支持。国家退耕还林、粮食、农业基础设施等政策补助后,地方政府又给农牧民发展特色种植业每亩500元和养殖业每只20元的补助资金。2010年财政用于“三农”支出51.52 亿元,增长1.17倍,农民人均受益416元。二是加强农业技术支持。与13所高校建立技术联系机制,聘请20多名教授级专家,配备3000多名农业技术员,农业研究机构技术服务贯穿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三是加强了农牧区信息服务。建立了上连中央农业部门,下连广大农牧区的信息网络,特别农畜产品生产、技术、价格、供求和商品流通等信息的收集与发

布工作。2010年组织各种信息交流1100多场次,提供信息20000多条,直接完成效益10.45亿元。

3.6.3 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特色农业的新觉醒

农牧民从发展特色农业中取得巨大的利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30元,农牧民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10年底蔬菜、瓜果、药材、制种等等特色种植业达到4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1.5%。养殖小区3200多个,万元规模养殖户达到5万多户,秸秆加工转化利用率达到60%,牛、羊出栏率分别增长9.3%和10.2%。农产品贮藏加工增值率达到49.7%,提高4.7个百分点。农民专业合作社1136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4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2个,土地流转面积8.2万hm2,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13%。 第四章河西发展特色农业对策建议 4.1 建立合理的产业定位及布局

根据河西走廊自然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形势,特色产业应定位于发展以玉米制种、大棚蔬菜、蜜瓜、葡萄、啤酒花、孜然、枸杞、肉羊等种植业和养殖业,逐步形成种植、饲料、养殖、加工相结合的特色产业体系。在空间布局上按照“难养水源、中建绿洲、北拒风沙”的要求,在南部祁连山林牧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推进草原置换,增加人工种草比重,大量种植紫花苜蓿等豆科牧草。积极推进牧民养殖设施化、居民定居化。在中部绿洲区发展制种产业、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玉米制种、葡萄、洋葱、枸杞、啤酒花、设施养殖等特色农业。在西北部荒漠牧区。应降低牲畜数量,封沙育草,保护荒漠

植被。

4. 2 加快农业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加快推进土地流转速度和步伐。在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土地入股、租赁、互换、转包、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激发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二是完善专业合作社组织体系。进一步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数量,对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紧密、参与产加销各个环节、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建立对龙头企业的奖励制度。 4.3 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

一是严格落实产业发展规划。以甘肃省“十二五”规划布局的四大特色农产品基地为重点,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责任,严格落实保障措施和资金投入,保证建设项目按年度计划和建设标准稳步推进,加快特色产业向适宜区集中,提高基地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二是抓好产业基地配套建设。按照产业发展的要求,抓好规划区内道路、供水、供电、温棚、圈舍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整区域配套开发。在资金投入上,采取争取项目扶持与农业货款支持相结合的办法,整合各种涉农资金向特色优势产业倾斜。在养殖业上,特别要加大对基础母牛养殖的资金扶持力度。三是制定完善农产品质量地方标准和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总结编制形成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配套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地方标准体系,积极开展产品和基地认证,推进标准化生产。四是要实施品牌战略。树立品牌意识,大力推进无

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规模生产,增加附加值。及时注册登记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加大宣传力度,依法维护品牌的严肃性,打击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4.4 拓宽特色农业投融资渠道

一是进一步落实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政策。根据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扶持重点,把资金真正用在影响和制约发展的关键环节上。二是广泛建立信贷担保机制。市县尽快建立信贷担保机构,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破解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三是进一步拓展农业保险覆盖面。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降低农业保险门槛,扩大涉农保险范围。加大财政保费补贴的力度,提高保费补贴的标准。应积极探索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完善农业保护体系,进一步增强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 4.5 强化特色农业科技支撑

一是建设一批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积极引导、支持开展科技创新和试验示范,不断提高科技示范园区、科技培训网点的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农业院校和省农垦集团的优势,整合人才、科研及土地资源,加强校企、地企合作。二是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支持鼓励龙头企业组建研发机构,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工艺流程。进一步加大新产品和高端产品的研发力度,多出快出成果,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加强基层科技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支农工作力度。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通过示范、

培训,大力推广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各类农业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特色农业产业整体科技水平。 4.6 促进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一是加快建设物流园区。发展特色农牧产品的出口贸易中心、期货交易中心、会展中心、贮藏中心、精深加工中心、包装中心、检疫中心、配送中心、电子商务信息中心等综合性、国际化、高标准的物流园区,形成产业规模集聚效应。二是整合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采取企业兼并,政府控股,或建立政府主导的企业发展联盟的方式,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的“三统一”模式,打造河西走廊特色农牧产品航母级龙头企业,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三是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在草食畜、制种、果品、蔬菜、酿酒原料等特色产业中,论证筛选具有一定基础的重点企业进行扶持。四是努力开拓终端市场。创新营销理念,在大中城市乃至境外建立展示展销窗口,开设销售中心,建立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流通窗口,努力扩大市场空间。五是拓展城市蔬菜配送业务。扶持建立蔬菜物流配送中心,在原有的集散、交易、中转等功能的基础上,开展净菜加工配送等现代物流增值服务,形成集基地生产、市场交易、批发中转、净菜加工、物流配送、销售服务一体的经营网络,降低流通成本,让菜农和市民两头受益。 4.7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开展农民劳务输转就业技能、从业农民科技应用技能和基层农业工作者管理服务能力三个层面的技能培训,实行集中强化培训和常年

普及教育结合,突出特色产业集中产区和移民乡镇两个重点,着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39]。一是整合市、县两级培训资源,健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搭建农民受教育培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和短期集训等培训方式的优势,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加强良种良法集成配套、日光温室有机无土栽培、规范化种植、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畜禽品种改良等先进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畜。三是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阳光工程”,以“两后生”[40]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因地制宜与企业联合开办订单式培训,使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失业人员一样享受免费培训,切实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4.8 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竞争力

龙头企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是连接农民和市场的桥梁,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它负有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龙头企业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产业化规模和成效,培育和促进龙头企业发展,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中央提出“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可见国家对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视。当前要加快培育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要在酒泉市范围内选择一批有优势、有特色、有基础、有前景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

扶持,积极倡导“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47]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针对酒泉市工业发展滞后的现状,在龙头企业培育和发展中,要特别注重“名、优、特、新”[48]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发展。为了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今后政府要在财政、税收、信贷、外贸等方面制订优惠政策,从基地建设、原料采购、设备引进、产品销售与出口方面给予扶持,为龙头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49]。当然,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根本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今后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技术改造,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素质,最终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运行主体。 4.9加强融资 提高特色农业投资力度

特色农业从培育品种、引进技术到推广项目、形成产业,均需要大量的投入,为使特色农业能在短期内形成产业,发挥效益,必须多渠道筹措资金。除了鼓励市、县、区、乡、村、个人投资外,还要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和引进外资,同时银行、税收、保险部门也要给予积极支持[50]。因此在筹集特色农业发展资金上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注入;加大外资利用力度。 4.10 建立特色农产品的标准体系

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标准化种养技术,扶持和引导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区域优势产业、地方特色产品的质

量水平和市场知名度。健全完善检验监测体系,构建市、县(市、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统分结合的检测网络,全面提高检测技术,开展例行检测工作,扩大检测品种,并做好检测信息、检测报告的发布工作,确保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吃上放心食品[54]。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制定农资经营市场准入标准,规范农资市场。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制假、贩假行为,对国家禁用、限用的农业投入品实行专营和定点销售,支持和鼓励农业投入品连锁经营,严格执行进出货台帐制度,从源头上控制促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净化产地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11加强引导 培育和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通过宣传培训、典型示范、扶持指导等手段,引导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针对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低水平、低层次的现状,通过规范整章建制,建立健全入会退会的手续、流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产品营销、商务洽谈、利益分配等制度,规范组织行为,做到依法登记、照章办事、诚实守信、合理维权,起到为会员组织生产销售、提供有效的技术信息服务、维护合法经济利益、增加经济收入的作用[56]。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生产的不同要求,及时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组织引进新品种、聘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兴办农产品交易市场、开发产品包装、组织农产品销售等,努力开展为农民的各项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从以下方面发展:一是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规章制度,真正体现“民管”[57]。二是制定针对性扶持政策,财政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扶强扶大一定规模

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帮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制定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绿色无公害产品生产。四是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五是加强指导,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步伐。

4.12 提高认识 培育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

当前市场供应丰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档次也在逐年上升,消费者已从不重视品牌转为认牌购买,品牌已成为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由于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现又处于买方市场,根据经济学理论农产品即使降价销售也不会增加多少销量,在这样市场行情下,特色农业要走出自己的道路,就需要创造一些比较优势,让消费者认识、认同你的产品。首先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这就是要创名牌、保名牌、壮大名牌,形成独具特色的名牌[58],要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酒泉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切入点和重点措施就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59],让酒泉市拥有更多特色农产品品牌和更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引导企业重视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创建和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工作,搞好农产品包装,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优质名牌农产品的形象。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和健全特色农产品的原产地保护机制,特色农产品是在独特的资源和地理条件下培育和生长的,体现了地域优势的产品,产品品质高,一旦打出品牌,难免存在以次充好、假冒的现象,会给发展起来的特色产品带来种种不利。因此,要实行特色产品市域界定、原产地命名、品牌标注的办法来保证特色产品的

知名度和信誉,保证质量和特色。

第五章 河西走廊特色农业发展的成功范例----阳关模式的启示

阳关镇地处甘肃省敦煌市市区西南64公里的古阳关脚下,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绿洲面积32平方公里。全镇辖5个行政村,13个村民小组,1145户,4422人。这里交通不便、信息封闭、远离城市,没有“沿路、沿边、沿海”的区位优势。同时,其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缘,气候干旱少雨,每年的降雨量不足80毫米,而蒸发量达到400毫米,太阳辐射强, 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的巨大温差。农民素质非常低,受过小学文化以上程度的农民不足30%。二十世纪有三多,即光棍多(小伙子取不到媳妇)、傻子多(近亲结婚后代)、乞丐多。

就是这样一个资源禀赋差、自然条件严酷、人文条件落后、建设基础薄弱的偏远乡村,实现了2007年人均纯收入7268元,宽阔的马路、48%的农民拥有城市楼房、65%的家庭拥有家庭轿车。城市的姑娘愿意嫁到阳关,“孩子学习好不如在家务葡萄”的喜人局面。

我们通过对我国农村发展成功的苏南模式、凤阳模式、潍坊模式、万丰模式等进行比对研究,发现阳关模式有其区别于这些模式的一些特点,特别是阳关模式的培育、发展、运作方式对广大西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1、阳关模式的形成、特点、内涵 5.1.1阳关模式的形成

阳关这个汉代的军事重镇,千百年来,在历史变迁中已经变得荒

凉、孤寂,只有阳关残破的烽燧见证者那曾经的辉煌。1982年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23元,农民生活艰苦,由于气候灾害严重,农民吃不饱,穿不暖。1982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当年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而今天,阳关脚下的阳关镇生活的人们享受着改革开放春光。全镇葡萄定植面积达到14132亩,人均3.2亩,占耕地面积的98%,已成为甘肃省最大的鲜食葡萄基地,葡萄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自八十年代至今二十多年的大力开发,葡萄产业已初具规模,005年开始在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兴修水利、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加大经济作物种植,解决农民的用钱问题,许多农民自发开始阳关模式的形成,愁取不到媳妇、三少,女人少、姑娘外嫁,成为光照时数长,有效积温高,构成它独特的光热水资源优势,极利于发展葡萄产业。在5届政府不懈努力和农民不断创新中形成了使农民走向了富裕道路阳关模式。从时间来看阳关模式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

一是创立阶段(1982----1997)。1985年在政府的推动下一方面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从单纯粮食生产走向经济作物的种植,当时发展的经济作物有棉花、蔬菜、桃子、杏子、葡萄、胡麻、洋芋等。当年定植葡萄23亩。经过5年的发展,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远离城市、交通不便,棉花、蔬菜、桃子、杏子等作物并没有给农民带来较大的收入。只有葡萄产量稳定、品质优良、市场销路好,农民获得比较好的比较收益。所以,从1990年起开始推广葡萄种植,在政府的宣传、引导,农业科技部门的技术

支持、农村合作信用社支持下,农民葡萄种植积极有所提高。葡萄种植首先在农民人均耕地较多的二墩林场开始较大面积的推广,到1997年,葡萄面积达到3300多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30%,葡萄产业开始启动。

二是快速发展阶段(1998----2003)。在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中,比较收益大幅度提高,一部分农民逐步富裕。市场活跃,需求旺盛,同时,葡萄种植技术逐渐成熟和普及,农民葡萄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到2003年,全乡葡萄种植面积达到9300多亩,产量达6万多吨,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葡萄产业已成规模。

三是模式形成阶段(2003----2007)。随着葡萄面积的增加,产量的大幅度增加,敦煌市鲜食葡萄市场逐渐饱和,加上全国性的农产品买方方市场的形成。葡萄首次出现了卖难问题,比较收益下降,有的开始把已经成年的葡萄砍掉,改种其他作物,葡萄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严峻的环境下,政府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保留葡萄。同时,政府为农民寻找销售渠道,将葡萄上网销售、邀请客商、召开新闻发布会,,想方设法打开销路。建立葡萄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科技服务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招商引资建立葡萄酒厂、发展凉晒房等。终于使葡萄产业走出卖难阴影,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绿洲农业的阳关模式。 5.1.2、阳关模式的特点

比较我国发展成功的苏南、凤阳、万丰、闽南、珠江、刘庄、寒亭等模式,阳关模式中有许多这些模式中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也形成

一些自身特点。

一是产品特色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农户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但相应的农村种植业的分散状态难以避免。阳关在二十世纪都是分散种植,种植产业多样,这样难以形成产业规模。1995年,阳关镇邀请香港客商到阳关收购葡萄,看到葡萄的品质,其一次就要3万吨,但阳关的全部产量才3千多吨,交易难以完成。阳关人从中受到启发,必须形成规模才能赢得市场。限于绿洲地区土地分割、集中土地少的局面,只能走相对集中的土地产品单一化的道路。

二是种植规模化。市场的竞争不仅需要品质优良的产品和市场需求,还需要产品达到一定的规模。阳关人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发现,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开拓巨大的市场的基础和能力。所以,从2006年起政府鼓励、引导和富裕户的示范作用带动下,迅速的扩大规模,2007年建成14多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99.8%,年产6万多吨的葡萄基地。

现代农业的显著特点就是把化肥、地膜、农药等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了农业的生产中。葡萄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科技的支撑。首先政府牵头对农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科技培训,邀请专家乡、农技员讲课,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解决在葡萄生产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其次农民在葡萄栽种、顶针、防虫、掐头、减果、施肥都用现代科技知识来进行生产。其三加强田间的科学管理,在浇水、通风等方面科学规划,合理管理。使葡萄生产建立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质量稳步提高,串大、圆饱、硬度强、耐储存、含糖量高、口感好等高品质的葡

萄产品。

三是销售一体化。2003年出现了首次的葡萄滞销,农户在卖葡萄的过程中竟相压价,农民收入整体下降。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在协会的统一管理下开始销售的一体化。

四是服务公司化。为了提高葡萄的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规律,由葡萄协会牵头,在产前主要统一提供市场信息、农民技术培训等,产中提供统一防虫、防病、用水等服务,产后主要提供统一的销售等服务,形成了协会对农户服务的公司化。

五是管理协会化。葡萄产业发展起来后,为了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阳关在政府的指导推动下,按照“基层组织+农户”的模式组建葡萄协会。农村实行两免一补后,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能逐渐减弱,为了把基层组织的职能与市场相结合,与为农民服务相结合,成立了以基层组织为核心的葡萄协会,统一管理葡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影响整体发展的事务。

六是农民生活两栖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富裕了,对生活的要求提高了。许多农民开始在城市买房,形成生活的两栖化。在夏季主要在农村生活,种植经验葡萄,秋季葡萄收完后,到城市生活。 5.1.3阳关模式的基本内涵

阳关模式从地域来讲其产生于远离城市的绿洲,交通不便,居住环境恶劣;从产业发展来讲其以产品特色化、种植规模化、生产科技

化、销售一体化、服务公司化、农民生活两栖化、管理协会化等为特点。通过与其它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以及阳关葡萄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可以把阳关模式概括以富农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途径,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基本手段,以产品特色化、种植规模化、生产科技化、销售一体化、服务公司化、农民生活两栖化、管理协会化为基本特征,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5.2阳关模式发展的基本经验 5.2.1因地制宜是产业发展的前提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资源、历史传统、气候条件、区域位置、人文环境的不同形成了许多成功的模式,而这些成功模式也恰恰说明,选择适合本区域农业产业生产模式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以阳关为例:阳关曾经发展的棉花、洋芋、桃树、胡麻、粮食等产业都没有发展起来,而葡萄却发展起来,这主要是阳关气候条件非常适于葡萄种植,并且品质非常高,其葡萄正好比吐鲁番的葡萄晚熟,具有广阔的市场,所以有了品质和市场,产业发展具有了良好的基础。为什么安徽、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的模式早就成功并且许多省份都在学习,阳关成功而其他地方没有出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结合本区域的特点发展农业。

5.2.2种植规模化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要想在市场中取得份额,必须有一定稳定的产量作为基础。日本发展的一村一品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必须把农户种植品种统一,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阳关模式就是在产量上不去时面临卖难问题,产

量上去以后形成规模,建立自己的品牌,打开了市场销路。 5.2.3协会在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建立专业协会,兴办龙头企业。为了增强全镇葡萄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解决葡萄种植中无质量标准,价格偏低,销售市场秩序混乱,客商拖欠货款向农户打白条等问题,2003年阳关镇组建成立了葡萄协会。协会现有会员1145户,会员代表73名,内部设有理事会、监事会、科技服务部、市场管理部、质量管理部等部门,有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2名,理事9名,监事长1名,监事11名。除总会外,还设立了分会,由村支部书记任分会会长,具体负责各村的葡萄生产与销售事宜,形成了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支部+协会”模式。葡萄协会在全镇葡萄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以下作用:一是抓产品质量,提高了农户的精品意识。协会根据当地多年的科学种植经验,统一编制《优质无公害葡萄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了每位会员代表指导帮助20户会员的葡萄生产管理机制。通过科技培训,示范引导使全镇农户的种植水平和葡萄品质有了大幅度提高。二是抓制度建设,规范了客商、经纪人、农户的购销行为。协会制定并不断完善了《葡萄销售质量管理办法》、《客商管理办法》、《经纪人管理办法》、《恒温库管理办法》、《货款结算管理办法》、《葡萄质量标准》、《会员销售承诺制度》等管理制度。对农户提供的商品果质量标准、经纪人收取代办费标准、包装材料除皮标准、农户的货款兑付手续等一些以往难以管理、随意性较大、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纳入到了管理范围,

为维护一个公平、稳定的葡萄交易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抓龙头企业,延长了产业链条。协会通过融资,能人带动,企业自筹的方式,积极开发了葡萄鲜贮、深加工项目,共新建大中型葡萄恒温库9座,家用恒温库20座,使全镇葡萄鲜储能力达到了9000吨,有利于对葡萄制冷,延长运输距离,扩大了销售半径,拓展了葡萄销售市场,增强了葡萄产业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阳关形成了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支部+协会”管理模式。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重点抓好了三个环节、发挥了五个作用。三个环节是(1)、售前考察市场、(2)售中抓好管理(邀请联系客商、培训经纪人、制定最低指导价格、查验收购货款、经纪人组织货源、结算收购货款、开具通行证件、检查出行证件)(3)、售后跟踪调查。五个作用是:(1)、规范了市场销售秩序(2)、增加了农民收入(3)、维护了群众利益(4)、调动了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5)、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5.2..4现代化的经济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是基础和支撑。阳关葡萄从品种选择上就定位于衣物和白、红提、白提等适于本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同时在种植的行距、株距,施肥标准、浇水时间、农药使用的时间浓度、剪枝、预防病虫害等都采用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以乡农技推广站为基础,聘请区内外专家培训农民、到田间地头给

农民以指导,解决难题,形成一批为农服务的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和科技服务体系,为葡萄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

5.2..5政府的支持对农业产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阳关发展也说明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而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给予农业产业组织信贷支持政策。政府通过政策鼓励农业产前、产后企业直接和农场签订信贷合同,以贷款、补贴和预付款等方式把资本投向农业,或者采取直接控股手段投资农业。同时,对于为农业提供低息信贷的金融机构给予补贴。二是引导农民确定产业发展的方向。三是牵头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阳关采取的支部+农户模式就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立的。四是拓展产业空间。政府出面进行招商引资,建立凉房、葡萄饮料厂、葡萄酒厂等深加工企业,拓展了产业空间。

5..3阳关模式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阳关镇人民经过二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和实践探索,终于建成了一个区域连片,一乡一品的万亩葡萄基地,葡萄产业已成为振兴阳关镇经济的支柱产业,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00元成为甘肃省的首富乡,但阳关模式在发展中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5.3.1土地的集约化程度比较低

阳关镇14000多亩耕地,人均耕地3.2亩,家家种田。平均每户种植面积9亩左右,家庭土地最多的只有二三十亩,且占不到1%,

如此分散的经营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的发展要求,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发挥不出规模效益。据计算每亩葡萄的成本在800元左右,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比如葡萄产业属于劳动密集性产业,种植大多采常年雇工形式,由于土地比较少,会出现有人无事的现象。同时农资购买、销售等环节也具有较大的成本。 5.3.2葡萄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一是品种单一,上市集中。销售时间短。二是产业链较短。阳关葡萄90%以上是新鲜销售,尽管建立了一些凉房、葡萄酒、葡萄饮料但由于是初级加工,所以新鲜销售价值相对较大,加工成葡萄干价值会降低。同时酒厂、饮料厂的葡萄收购价格相对较低。所以产业链短,农民收入基本上是靠市场的需求来量与价格决定农民收入。三是农民的市场信息不灵。长期以来,阳关葡萄销路较好,产销两旺。农民一般都靠经验来种植葡萄,往往是丰产收入和欠产收入基本相当。 5.3.3生产管理粗放,品牌意识差

部分农户不按照葡萄生长各物候期科学地进行肥水、定产、预防病虫害。造成成本上升,品质下降。影响了葡萄产品在市场上的声誉,降低了葡萄的市场竞争力。 5.3.4销售市场体系不完善、不规范

目前,阳关镇虽然基本建成了农户+协会+经纪人+市场的销售体系。但存在农民与协会的利益联系不紧、销售市场的主力军均是“游击队”式的个体商贩和当地的经纪人,市场稳定性差,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弱,出现了市场运行不规范的现象。

5.3.5土地流转与集中难度大

农民思想意识还停留在包产到户阶段,没有现代农业观念。家家户户守着几亩地,不愿以任何方式流转,靠着葡萄产业较高的收入,在城市买房、买车,有的就是雇人长期耕种,也不愿离开土地。农业产业经营规模化难以形成。 5.3.6文化生活落后

乡村文化生活设施基本没有(主要是电视)、内容单调。所以在漫长的冬季,农民几乎每天都没有事情,葡萄卖了钱后,许多农民赌博成瘾,造成家庭破裂,一年收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输的精光。 5.3.7农村污染严重

农民富裕之后,加速了城镇化。同时也加速了现代垃圾的产生,许多农民卫生间排放直接进入水源。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意乱倒。饲养动物造成的粪便到处都是。以前能够直接饮用的水现在无法饮用。

5.4阳关模式酒泉城乡一体化的启示 5.4.1优化品种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采取苗木补助、绿枝嫁接等形式,逐步进行品种更新,加大对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对适应发展的新、优、特优良品种做好实验、示范、推广工作,每年要发展600亩以上的葡萄新品种,争取在3-5年内彻底改变阳关镇现有品种体系,形成一个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合理,鲜食和深加工制干兼用的品种结构体系,从而拉长产业链条、增强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阳关镇还要争取与

甘农大等科研院校联合,对葡萄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技术及病害难题进行研究,从而减少葡萄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次数,推进绿色葡萄的生产和发展。

5.4.2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规范化管理

阳关镇周边地带和中心地域,土壤、积温有一定差异,由于农户之间的管理水平相差较大而导致各家葡萄品质好坏不一。今后要大力推行《优质无公害葡萄生产技术规程》,并以此为标准,不断规范农户生产经营和管理行为,提高全镇葡萄的整体品质。要严格控制产量,使葡萄亩产控制在5000斤左右,严格制止高产田,突出优质优价,防止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发生,同时要引进和推广高效低残留的农资产品及绿色、环保、健康的农药制剂,加大对葡萄病虫害的监测、防治和管理,使葡萄果品优质率达到90%以上。 5.4.3加强信息交流,拓宽销售渠道

要依托阳关镇“阳关”牌葡萄商标,和“绿色食品”资质认证,充分利用我镇独特的旅游资源,宣传葡萄,包装葡萄,要向以旅游文化包装葡萄产品的方向努力,实施品牌战略,使全镇的葡萄产品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参与竞争,发挥应有的资源及经济优势。一是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在互联网上发布我镇风土人情、旅游文化、葡萄产业信息,使更多的人了解我镇;二是进行品牌宣传,依托我镇已注册的“阳关”牌葡萄商标和已认证的《绿色食品》证书,选择一部分优质精品葡萄使用这些标志,直销市场,结束以往冒充新疆葡萄上市的历史;三是通过广告,媒体促销。要真正通过内抓管理,外抓宣传、

拓宽销售渠道。

5.4.4完善葡萄协会管理,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

立足葡萄协会章程,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建设,全面落实协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解决家庭生产经营分散和规模狭小的问题,加速市场化进程。要依靠协会这个民间组织,组织和带领广大果农不断提高葡萄产业的经济效益,使葡萄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一体化销售的产业化发展轨道,将葡萄产业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果农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发展。 5.4.5拓展产业链条,增强产业抵御风险能力

今后,要进一步加大葡萄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内引外联,进一步兴建大中型保鲜库及家用小型恒温库,拉长葡萄销售期。同时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兴建葡萄果汁饮料生产、葡萄速冻制干等葡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项目,不断增强葡萄产业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5.4.6葡萄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积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今后,要以境内古阳关、渥洼池等知名景点为依托,利用葡萄产业的特色优势,挖掘自然别致的田园风光,大力发展集葡萄田园观光、农家休憩、土特产销售等突出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的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在做大做强龙勒村旅游专业村的同时,在寿昌城、渥洼池、新工坝等景点周围发展一批农家特色游,真正将旅游观光农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讨论

1、通过实地调查、数据统计、查阅文献等方法对河西走廊特色农业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对取得成果的基本经验进行了科学的总结。 2、对河西走廊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条件、制约因素、潜力以及对策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本文选择了河西走廊正在大力发展的葡萄产业作为研究主体,对其适应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促进河西走廊葡萄产业的推广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4、本文选择了发展特色农业的成功范例---阳关模式,对河西走廊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积极的借鉴,对河西走廊乃至整个河西地区发展特色农业都有指导作用。 参考书目:

后记

我从小在河西走廊长大,对河西走廊的基本情况较为熟悉,所以我的论文选择了以河西走廊特色农业发展为主题,希望能够对河西走廊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从选题、调查、分析、撰写、修改到定稿,每一步都得到了导师 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我深表感谢。 教授在我三年的学业中不仅在学习上给予了严格的指导、不倦的教诲和无微不至的关心,更为我指明了今后生活和工作的方向,教我做人的道理,对我人生具有重大的影响。 教授渊博的学识、活跃的思维、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锐意创新的理论勇气和宽宏的处世风范,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终身受益并将成为我永远学习的楷模。在此谨向恩师们表示最衷心地感谢!

同时,三年来我在 大学区域经济专业的许多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 老师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感谢 等所有经济管理学院的同学们在我的学习、生活和论文写作中给予的诸多关心和指导。感谢我的父母一直对我的学业的无私支持。还要感谢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和评议的专家们,论文中的不足与错误之处请不吝赐教。感谢所有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们。在我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不忘你们对我的谆谆教诲,在实践中一往无前,不断学习、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报答社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8j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