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DYNA常见问题集锦

更新时间:2024-05-18 02: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如何处理LS-DYNA中的退化单元?

在网格划分过程中,我们常遇到退化单元,如果不对它进行一定的处理,可能会对求解产生不稳定的影响。在LS-DYNA中,同一Part ID 下既有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则四面体,五面体既为退化单元,节点排列分别为N1,N2,N3,N4,N4,N4,N4,N4和N1,N2,N3,N4,N5,N5,N6,N6。这样退化四面体单元中节点4有5倍于节点1-3的质量,而引起求解的困难。其实在LS-DYNA的单元公式中,类型10和15分别为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比退化单元更稳定。所以为网格划分的方便起见,我们还是在同一Part ID下划分网格,通过*CONTROL_SOLID关键字来自动把退化单元处理成类型10和15的四面体和五面体单元。

2 LS-DYNA中对于单元过度翘曲的情况有何处理方法 有两种方法:

1. 采用默认B-T算法,同时利用*control_shell控制字设置参数BWC=1,激活翘曲刚度选项;

2. 采用含有翘曲刚度控制的单元算法,第10号算法。该算法是针对单元翘曲而开发的算法,处理这种情况能够很好的保证求解的精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在计算时要注意控制沙漏,确保求解稳定。

3 在ANSYS计算过程中结果文件大于8GB时计算自动中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超大结果文件的方案:

1. 将不同时间段内的结果分别写入一序列的结果记录文件; 2. 使用/assign命令和重启动技术;

3. ANSYS采用向指定结果记录文件追加当前计算结果数据方式使用/assign指定的文件,所以要求指定的结果记录文件都是新创建的文件,否则造成结果文件记录内容重复或混乱。特别是,反复运行相同分析命令流时,在重复运行命令流文件之前一定要删除以前生成的结果文件序列。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参见下列命令流文件的演示。

4关于梁、壳单元应力结果输出的说明

问题: 怎样显示梁单元径向和轴向的应力分布图(我作的梁单元结果只有变形图DOF SOLUTIN –Translation,但是没有stress等值线图,只有一种颜色)和壳单元厚度方向的应力、变形图(我们只能显示一层应力、变形,不知道是上下表层或中间层的结果)。

解答:如果想显示梁单元的应力等值线图,请打开实际形状显示功能(PLotCtrl->Style->Size and Shape->/ESHAPE选为ON),然后即可绘制。注意梁单元(如BEAM188,BEAM189)的应力结果是在单元坐标系中显示的,即SXX为轴向正应力,SXY,SXZ为截面剪应力,没有其他应力分量。另外,缺省情况下,只输出SXX,如果想观察SXY,SXZ,请将BEAM188或189的KEYOPT(4)选为Include both(以这两个单元为例,其他单元可能不同,请看帮助文件,推荐使用BEAM188,BEAM189,这是功能最强的梁单元)。

至于壳的应力显示也类似,请打开实际形状显示功能,即可如同在实体上一样显示结果,您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不同位置、高度的应力值。当然如果你只想画出顶部、中部或底部的应力图也可以,以shell63为例,首先需关闭powergraphics(Toolbar上点POWRGRPH,选择OFF),然后进入General PostProc->Option for outp->SHELL中选择位置即可。

5 LS-DYNA求解有时为什么有负的滑动能

这是由于在建立模型时PART与PART之间有初始穿透,尤其是壳单元模型时很容易发生,应当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否则容易在有初始穿透的地方产生塑性铰,原因是程序在求解的开始阶段给与穿透相应的接触力消除穿透,使材料发生局部塑性变形。解决方法见2002年11月的应用技巧。

6在DYNA中如何考虑材料失效

问题:在LS-DYNA的材料库中,能考虑失效的材料其失效模式往往比较单一,或者是应力失效,或是应变失效,如果材料本身较为复杂,在破坏过程中可能涉及多种失效模式,能否在一种材料中同时定义多种实效模式?

答:可以。LS-DYNA材料库中提供了专门定义失效准则的命令,即*mat_add_erosion,利用该命令,可以同时定义压力、主应力、等效应力、主应变、临界应力以及应力脉冲六种失效准则,在加载过程中满足任何一种失效准则都会使材料发生破坏。

7在LS-DYNA中能否施加跟随力和跟随力矩?

答:能,对于一些应用,施加的载荷相对与坐标系不仅大小变化,而且方向变化,此时按照通常的施加力方向(X、Y、Z)不能满足要求,在LS-DYNA中,可以方便的施加跟随力和跟随力矩,在关键字*LOAD_NODE_OPTION中,对DOF选择4和8就可以施加跟随力和跟随力矩。

8如果在工程上遇到壳的厚度是坐标位置的函数时,这样的壳单元模型如何建立?

我们常用到等厚度的壳单元,如果在工程上遇到壳的厚度是坐标位置的函数时,这样的壳单元模型如何建立?要用到RTHICK命令。

/PREP7 ET,1,63

RECT,,10,,10 ESHAPE,2 ESIZE,,20 AMESH,1 EPLO

MXNODE = NDINQR(0,14) *DIM,THICK,,MXNODE *DO,NODE,1,MXNODE *IF,NSEL(NODE),EQ,1,THEN

THICK(node) = 0.5 + 0.2*NX(NODE) + 0.02*NY(NODE)**2 *ENDIF *ENDDO NODE = MXNODE =

RTHICK,THICK(1),1,2,3,4 /ESHAPE,1.0 /USER,1 /DIST,1,7

/VIEW,1,-0.75,-0.28,0.6 /ANG,1,-1

/FOC,1,5.3,5.3,0.27 EPLO

9不同自由度的单元在merge时,ANSYS如何处理自由度的不匹配问题

ANSYS可以将在给定容差(tolerance)内的节点通过merge可以合并到一起,它可以是不同的单元类型和不同的自由度(如:壳或梁(6自由度)与块单元(3自由度),ANSYS在处理共节点的自由度关系使,类似于藕合自由度(Couple DOFs)而非约束方程,即只把相同的自由度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方便的处理如柱销、铰链之类的约束问题。

10如何方便地建立压力容器的有限元模型? 在建立压力容器模型时,充分考虑模型的对称性,灵活利用ANSYS软件的工作平面和坐标系,利用合理的分网工具,可以得到漂亮的有限元模型,如下面的命令流所示: /prep7 et,1,45

mp,ex,1,2e11 mp,nuxy,1,0.3 !

cylind,0.89,0.8,0,-1.7125,90,270, wpoff,0,0,-1.7125 wprot,0,90,

cylind,0.47/2,0.37/2,-1.5,0,90,180, vovlap,all

vsel,s,loc,x,-0.11,0 vdel,all,,,1

vsel,s,loc,y,0.3,0.5 vdel,all,,,1

vsel,s,loc,y,-0.3,0.3 vsbw,all

afillt,21,11,0.1 al,33,50,5 al,37,53,7 alls,all

va,15,13,25,24,11 kgen,2,35, , , ,-0.2, , ,0 lstr,35,15

adrag,54,,,,,,21 vsba,2,16 lsel,s,loc,y,1.5

lsel,u,length,,0,0.06 lesize,all,,,16, alls,all

vsel,s,loc,y,0.9,1.5 vsweep,all

vsel,s,loc,y,0.89,0.99 vsweep,all

vsel,s,loc,y,0.8,0.89 vsweep,all asel,s,loc,z, asel,r,loc,y,0,1 asel,a,loc,y,0 accat,all alls,all

vsel,s,loc,y,0,0.6 vmesh,all

vsel,s,loc,y,0,-0.6 vmesh,all alls,all !

WPCSYS,-1,0 wpoff,0,0,-1.7125 CSWPLA,11,0,1,1, VSYMM,z,all, nummrg,all numcmp,all

wpoff,0,0,-1.7125 CSWPLA,12,0,1,1, VSYMM,z,all, nummrg,all numcmp,all !

wpoff,0,0,-3.425 wprot,0,-90

sphere,0.89,0.8,90,180, csys,0

vsel,s,loc,z,-8.0,-6.85 vsbw,all alls,all nummrg,all numcmp,all

vsel,s,loc,z,-8.0,-6.85 vsweep,all

11 ANSYS是否具有混合分网的功能?

ANSYS具有混合网格剖分的功能。例如两个粘在一起的面,可以对一个面进行三角形划分,再对另一个面进行四边形划分。过程见下列命令:

/prep7 et,1,42 rect,,1,,1 rect,1,2,,1 aglue,all

mshape,0,2d amesh,1 mshape,1,2d amesh,3

12在ANSYS中怎样给面施加一个非零的法向位移约束? 给面施加非零的法向位移约束的过程如下:

1) 在面上施加一个对称约束条件 (DA,2,SYMM)

2) 将实体模型上的载荷传递到有限元模型 (SBCTRAN) 3) 选择需要施加约束条件的面(ASEL,S,,,2) 4) 选择附在面上的节点 (NSLA,S,1)

5) 创建节点组元 (CM,AREA2_N,NODE)

6) 删除面上的对称约束条件 (DADELE,2,SYMM) 7) 删除节点上的零位移约束(DDELE,AREA2_N,UY)

8) 在节点组元上施加一个非零的法向位移约束(D,AREA2_N,UY,.05) 9) 图示节点验证约束是否正确 (NPLOT)

13如何得到径向和周向的计算结果?

在圆周对称结构中,如圆环结构承受圆周均布压力。要得到周向及径向位移,可在后处理/POST1中,通过菜单General Postproc>Options for Outp>Rsys>Global cylindric 或命令Rsys,1 将结果坐标系转为极坐标,则X方向位移即为径向位移,Y向位移即为周向位移。

14如何正确理解ANSYS的节点坐标系

节点坐标系用以确定节点的每个自由度的方向,每个节点都有其自己的坐标系,在缺省状态下,不管用户在什么坐标系下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节点坐标系都是与总体笛卡尔坐标系平行。有限元分析中的很多相关量都是在节点坐标系下解释的,这些量包括: 输入数据: 1 自由度常数 2 力

3 主自由度 4 耦合节点 5 约束方程等 输出数据:

1 节点自由度结果 2 节点载荷

3 反作用载荷等

但实际情况是,在很多分析中,自由度的方向并不总是与总体笛卡尔坐标系平行,比如

有时需要用柱坐标系、有时需要用球坐标系等等,这些情况下,可以利用ANSYS的“旋转节点坐标系”的功能来实现节点坐标系的变化,使其变换到我们需要的坐标系下。具体操作可参见ANSYS联机帮助手册中的“分析过程指导手册->建模与分网指南->坐标系->节点坐标系”中说明的步骤实现。

15如何考虑结构分析中的重力

在结构分析中,如何模拟结构自重和设备重量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结构自重有两点要注意:

1. 在材料性质中输入密度,如果不输入密度,则将不会产生重力效果。

2. 因为ANSYS将重力以惯性力的方式施加,所以在输入加速度时,其方向应与实际的方向相反。

对于结构上的设备重量可以用MASS21单元来模拟,该单元为一个空间“点”单元。设备重量可通过单元实常数来输入。下面附上一个小例子(设重力方向向下)。 /prep7 et,1,42 et,2,21 r,2,10,10,10 mp,ex,1,2e5 mp,nuxy,1,0.3 mp,dens,1,1 rect,,10,,1 esize,.5 amesh,all type,2 real,2 e,node(5,1,0) fini /solu dk,1,all dk,2,uy, acel,,10 solve fini /post1

plnsol,u,sum,2

/SOLU

ANTYPE,MODAL

MODOPT,subspa,2,,,2,ON MXPAND,2,,,YES SOLVE FINISH

/post1

set,1,1

etabl,kene,kene ssum

*get,keneval1,ssum,,item,kene *get,freqval1,mode,1,freq eigen1=(2*3.14159*freqval1)**2

pmass1=2*keneval1/eigen1

set,1,2

etabl,kene,kene ssum

*get,keneval2,ssum,,item,kene *get,freqval2,mode,2,freq eigen2=(2*3.14159*freqval2)**2 pmass2=2*keneval2/eigen2

finish

16对于具有高度不规则横截面的3D模型什么是最佳网格划分方法?

答:在横截面上自由划分四边形网格,然后在体内扫掠成六面体单元。在扫掠前可对四边形网格加密(如需要)。确认加密后生产的单元保持四边形以保证扫掠成六面体单元。(ANSYS5.6/FLOTRAN支持锲形单元,所以无此要求。)

set,1,1

etabl,kene,kene ssum

*get,keneval1,ssum,,item,kene *get,freqval1,mode,1,freq eigen1=(2*3.14159*freqval1)**2

pmass1=2*keneval1/eigen1

set,1,2

etabl,kene,kene ssum

*get,keneval2,ssum,,item,kene *get,freqval2,mode,2,freq eigen2=(2*3.14159*freqval2)**2 pmass2=2*keneval2/eigen2

17在交互方式下如何施加任意矢量方向的表面载荷?

答:若需在实体表面上施加任意方向的表面载荷,可通过在实体表面生成表面效应单元(比如SURF154单元)的方法来完成。

施加面载荷时,可施加在表面效应单元上,这样可以任意控制面力的方向。

加载过程中,选定表面效应单元,对话框中LKEY取值不同,则所加表面载荷的方向不同。(请仔细看一看surf154的单元手册)。 比如:LKEY=1(缺省),载荷垂直于表面;LKEY=2,载荷为+X切向;LKEY=3,载荷为+Y切向;LKEY=4,载荷垂直于表面;LKEY=5,则可输入任意矢量方向的载荷。 特别地:

LKEY=5,VALUE 项为均布压力值

VAL2、VAL3、VAL4 三项的值确定矢量的方向。

18 LS-DYNA94版后(95和96)在爆炸及流固耦合方面的功能增强

在LS-DYNA中,处理爆炸和流固耦合单元一般采用ALE列式和Euler列式(也可采用Lagrange),从而克服单元严重畸变引起的数值计算困难,并实现流体-固体耦合的动态分析。

ALE列式先执行一个或几个Lagrange时步计算,此时单元网格随材料流动而产生变形,然后执行ALE时步计算:(1)保持变形后的物体边界条件,对内部单元进行重分网格,网格的拓扑关系保持不变,称为Smooth Step;(2)将变形网格中的单元变量(密度、能

量、应力张量等)和节点速度矢量输运到重分后的新网格中,称为Advection Step。用户可以选择ALE时步的开始和终止时间,以及其频率。Euler列式则是材料在一个固定的网格中流动,在LS-DYNA中只要将有关实体单元标志Euler算法,并选择输运(advection)算法。

LS-DYNA还可将Euler网格与全Lagrange有限元网格方便地耦合,以处理流体与结构在各种复杂载荷条件下的相互作用问题,并在95和96版中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19 ANSYS坐标系总结

工作平面(Working Plane)

工作平面是创建几何模型的参考(X,Y)平面,在前处理器中用来建模(几何和网格) 总体坐标系

在每开始进行一个新的ANSYS分析时,已经有三个坐标系预先定义了。它们位于模型的总体原点。三种类型为: CS,0: 总体笛卡尔坐标系 CS,1: 总体柱坐标系 CS,2: 总体球坐标系

数据库中节点坐标总是以总体笛卡尔坐标系,无论节点是在什么坐标系中创建的。

局部坐标系

局部坐标系是用户定义的坐标系。局部坐标系可以通过菜单路径Workplane>Local CS>Create LC来创建。

激活的坐标系是分析中特定时间的参考系。缺省为总体笛卡尔坐标系。当创建了一个新的坐标系时,新坐标系变为激活坐标系。这表明后面的激活坐标系的命令。菜单中激活坐标系的路径 Workplane>Change active CS to>。

节点坐标系

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附着的坐标系。节点坐标系缺省总是笛卡尔坐标系并与总体笛卡尔坐标系平行。节点力和节点边界条件(约束)指的是节点坐标系的方向。时间历程后处理器 /POST26 中的结果数据是在节点坐标系下表达的。而通用后处理器/POST1中的结果是按结果坐标系进行表达的。

例如: 模型中任意位置的一个圆,要施加径向约束。首先需要在圆的中心创建一个柱坐标系并分配一个坐标系号码(例如CS,11)。这个局部坐标系现在成为激活的坐标系。然后选择圆上的所有节点。通过使用 \选择节点的节点坐标系的朝向将沿着激活坐标系的方向。未选择节点保持不变。节点坐标系的显示通过菜单路径Pltctrls>Symbols>Nodal CS。这些节点坐标系的X方向现在沿径向。

约束这些选择节点的X方向,就是施加的径向约束。

注意:节点坐标系总是笛卡尔坐标系。可以将节点坐标系旋转到一个局部柱坐标下。这种情况下,节点坐标系的X方向指向径向,Y方向是周向(theta)。可是当施加theta方向非零位移时,ANSYS总是定义它为一个笛卡尔Y位移而不是一个转动(Y位移不是theta位移)。

单元坐标系

单元坐标系确定材料属性的方向(例如,复合材料的铺层方向)。对后处理也是很有用的,诸如提取梁和壳单元的膜力。单元坐标系的朝向在单元类型的描述中可以找到。

结果坐标系

/Post1通用后处理器中 (位移, 应力,支座反力)在结果坐标系中报告,缺省平行于总体笛卡尔坐标系。这意味着缺省情况位移,应力和支座反力按照总体笛卡尔在坐标系表达。无论节点和单元坐标系如何设定。要恢复径向和环向应力,结果坐标系必须旋转到适当的坐标系下。这可以通过菜单路径Post1>Options for output实现。 /POST26时间历程后处理器中的结果总是以节点坐标系表达。

显示坐标系

显示坐标系对列表圆柱和球节点坐标非常有用(例如, 径向,周向坐标)。建议不要激活这个坐标系进行显示。屏幕上的坐标系是笛卡尔坐标系。显示坐标系为柱坐标系,圆弧将显示为直线。这可能引起混乱。因此在以非笛卡尔坐标系列表节点坐标之后将显示坐标系恢复到总体笛卡尔坐标系。

20显式隐式分析转换的注意事项

运用ANSYS/LS-DYNA进行隐、显式分析时,由于隐、显式分析过程中所涉及的对象一般会有所不同,ANSYS/LS-DYNA使用手册中只介绍了一种方法,即下面所述的第一种。实际上,共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使用:

1、 将隐、显式分析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对象都在隐式分析前建好模型,把隐式分析不需要的对象的所有节点自由度都约束住,进行隐式求解,转换单元类型,进入显式求解阶段,将显式part的约束去除,执行动力松弛求解以便对相应part进行应力初始化,并按照需要施加新的边界和载荷条件,进行显式分析。

2、 在隐式分析时只对隐式分析涉及的对象建模,而不考虑显式分析需要的part,完成隐式分析后,单元类型转换完成后,通过定义新的单元类型和材料,创建显式分析所需的模型,生成新的part列表,选择所有节点,读入隐式求解结果文件进行动力松弛求解,对相应part进行应力初始化,施加必要的约束和载荷条件,执行显式求解。

实际上,动力松弛过程是执行一次稳态或是准静态分析,目的就是将隐式分析的结果中

的位移、温度结果作为体载荷施加到相关节点上,实现相应部件的应力初始化,作为后续分析的初始条件。需要注意的是,LS-DYNA中无高阶单元,所以在进行隐式求解时要选择缩减积分的低阶单元。如果隐式分析使用高阶单元,则程序无法自动转换单元类型,需要手动转换。

上面所述的是利用ANSYS作为隐式求解器时的操作方法。我们知道,近几年来,LSTC公司不断加强LS-DYNA程序本身的隐式分析能力,所以我们也可以利用LS-DYNA本身的隐式求解器来完成隐式分析,也基本有两种方法: 1、进行隐式分析时,涉及的关键字主要有: *control_implicit_solver *control_implicit_general *control_implicit_solution *control_implicit_auto

*control_implicit_dynamics

等。在这些命令中,设置隐式求解的求解方法(波前、迭代)、时间步长等控制参数。 在dyna的输入文件中加入下列命令, *interface_springback_nike3D

在该关键字中,声明需要进行应力初始化的part号,完成隐式求解后,生成一个nikin文件,包含了相关part的应力应变信息。

在后续的显式分析中,在input deck中加入下列命令, *include nikin

程序就会自动将存在应力、应变的相关part导入,进行显式分析。

2、另外,可以LS-DYNA的动力松弛方式来对某一构件进行应力初始化。 相关的关键字为: *DEFINE_CURVE

将此卡片的SIDR参数设置为1即可启动动力松弛分析。 *CONTROL_DYNAMIC_RELAXATION

此卡片在随后的显式分析中用来进行应力初始化操作。 *LOAD_BODY_RX(RY、RZ)等

运行后收敛的结果即为初始化应力,同时生成动力松弛文件drdisp.sif,该文件与drelax文件结构、用法完全一致,只是精度上较差。

建议:使用ANSYS作为隐式求解器,因为它的隐式功能和计算精度都优于LS-DYNA。

21利用LS-DYNA进行接触分析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在定义材料特性时确保使用了协调单位。不正确的单位将不仅决定材料的响应,而且影响材料的接触刚度。

确保模型中使用的材料数据是精确的。大多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精度取决于输入材料

数据的质量。多花点时间以得到精确的材料数据。

对所给模型选择最合适的材料模型。如果不能确定某个part的物理响应是否应该包含某个特殊特性 (例如:应变率效应),定义一种包含所有可能特点的材料模型总是最好的。

在两个接触面之间不允许有初始接触,确保在定义接触的地方模型没有任何重叠。

总是使用真实的材料特性和壳厚度值,接触面的材料特性和几何形状被用来决定罚刚度。

在相同的part之间不要定义多重接触。

对壳单元,除非需要接触力否则使用自动接触。

无论何时尽可能使用自动单面接触 (ASSC),此接触是最容易定义的接触类型而不花费过多的CPU 时间。

在求解之前列示所定义的接触面以保证定义了合适的接触。

避免单点载荷,它们容易引起沙漏模式。 既然沙漏单元会将沙漏模式传给相邻的单元,应尽可能避免使用点载荷。

在定义载荷曲线之后,使用EDLDPLOT 命令进行图形显示以确保其精确性.

因为LS-DYNA 可能会多算几个微秒,将载荷扩展至超过最后的求解时间(终止时间)常常是有用的。

对准静态问题, 施加一个高于真实情况的速度常常是有利的,这能极大的缩减问题的求解时间。

不允许约束刚体上的节点,所有的约束必须加在刚体的质心 (通过 EDMP,RIGID 命令)。

22 LS-DYNA求解中途退出的解决方案

LS-DYNA在求解过程中由于模型的各种问题常发生中途退出的问题,归纳起来一般有三种现象:一是单元负体积,二是节点速度无限大,三是程序崩溃。

1. 单元负体积:这主要是由于人工时间步长设置的不合理,调小人工时间步长可解决该问题。还有就是材料参数和单元公式的选择合理问题。

2. 节点速度无限大:一般是由于材料等参数的单位不一致引起,在建立模型时应注意

单位的统一,另外还有接触问题,若本该发生接触的地方没有定义接触,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节点速度无限大。

3. 程序崩溃:该现象不常发生,若发生,首先检查硬盘空间是否已满,二是检查求解的规模是否超过程序的规模。最后就是对于特定的问题程序本身的问题。

当然对于程序中途退出问题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不过对于其他一些刚开始就中断的现象LS-DYNA都会提示用户怎样改正,如格式的不对,符号的缺少等等。

23液面晃动

液面晃动(sloshing)问题的研究在实际工程中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在石化工业中广泛应用的大型储罐,一般直径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在地震或其他意外条件下液面的波动情况如何,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都需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下面就ANSYS/LS-DYNA软件在这方面的应用。

众所周知,ANSYS/LS-DYNA在显式计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各种新的算法的不断采用,在求解的广度、精度以及效率上,ANSYS/LS-DYNA具有同类软件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针对液面晃动问题,ANSYS/LS-DYNA提供以下三种方法: 1、 流固耦合

流固耦合是ANSYS/LS-DYNA计算流体和结构间相互作用的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单物质+空材料和多物质耦合两大类,流体单元有Euler和ALE两种。其涉及的主要命令如下: *control_ale

算法选择有两种2、3,分别为Euler和ale实质上此处二者没有区别,只是因为兼容性进行的设置;两种精度供选择-单精度、双精度。

*section_solid_ale

对单物质+空材料为12号算法,对多物质耦合为11号算法。 *ale_multi-material_group

进行多物质的定义,最多可以定义20种材料。可以根据物质间能否混合将各种材料定义在不同的材料组ID中。 * ale_multi-material_system_group

该命令决定流体物质的算法(Euler或Ale),或是在运算过程中切换使用两种算法,并可对流体物质进行自由度约束。该命令多与下列三个命令结合使用:

* ale_multi-material_system_curve

定义ale系统的运动曲线。

* ale_multi-material_system_node

通过一系列节点定义ale的运动参考坐标系统。 * ale_multi-material_system_switch 定义euler和ale参考系统的切换。

上述命令是流体物质涉及的关键字,而我们知道,结构采用Lagrange单元来离散,二者之间的耦合通过下列命令来实现: *constrained_lagrange_in_solid

耦合算法分为两种:罚耦合和运动约束。前者遵循能量守恒,后者遵循动量守恒。一般令结构网格较流体网格密以保证界面不出现渗透,否则可以增大NQUAD参数值来增加耦合点,如设置该值为4或5。在970中,此命令第三行又增加了一个控制字ILEAK-0,1或2,一般可设置为1。

最后给出一个典型算例-水箱跌落的部分关键字: *KEYWORD *TITLE

boxwater2.k: dropping a water box onto a rigid platform

$======================================================================== $ [1] EXECUTION CONTROLS

$======================================================================== *CONTROL_TERMINATION

$ ENDTIM ENDCYC DTMIN ENDENG ENDMAS 0.0500000 0 0.0000000 0 0.0000000 *CONTROL_TIMESTEP

$ DTINIT TSSFAC ISDO TSLIMT DT2MS LCTM ERODE MS1ST 0.0000000 0.2000000 0 0.0000000 0.0000000 0 0 0 *CONTROL_ENERGY

$ HGEN RWEN SLNTEN RYLEN

2 2 2 2

$======================================================================== $ [3] OUTPUT CONTROLS

$======================================================================== *DATABASE_BINARY_D3PLOT $ DT CYCL LCDT BEAM 0.0005000 0 *DATABASE_GLSTAT 0.0001000

$======================================================================== $ [5] |SECTIONS|PARTS| DEFs

$======================================================================== *PART

water in the box

$ PID SECID MID EOSID HGID GRAV ADPOPT TMID 1 1 1 1 0 0 0 0 *SECTION_SOLID_ALE $ SECID ELFORM AET 1 12

$ AFAC BFAC CFAC DFAC START END AAFAC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 *MAT_NULL

$ MID RHO PC MU TEROD CEROD YM PR

1 1000.0000 -1.000+1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EOS_LINEAR_POLYNOMIAL $ EOSID C0 C1 C2 C3 C4 C5 C6

1 0.0000000 1.50000+9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 E0 V0

0.0000000 1.0000000

$======================================================================== *PART

void portion in the box 2 1 1 1 0 0 0 0 *INITIAL_VOID_PART 2

$======================================================================== *PART

rigid box containing water

$ PID SECID MID EOSID HGID GRAV ADPOPT TMID 3 3 3 0 0 0 0 0 *SECTION_SOLID $ SECID ELFORM AET 3 0 *MAT_RIGID

3 2000.0000 1.00000+8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 *PART

rigid super-heavy platform

$ PID SECID MID EOSID HGID GRAV ADPOPT TMID 4 4 4

*SECTION_SHELL

$ SID ELFORM SHRF NIP PROPT QR/IRID ICOMP 4 0

$ T1 T2 T3 T4 NLOC 0.011 0.011 0.011 0.011 *MAT_ELASTIC

$ MID RHO E PR DA DB K 4 1000000.0 1.0000+14

$======================================================================== $ [8] BC's + IC's + BODY LOADS + FORCE FIELDS

$======================================================================== *INITIAL_VELOCITY $ NSID NSIDEX BOXID 0

$ VX VY VZ VXR VYR VZR 0.0 -20.0 0.0

$------------------------------------------------------------------------------- *LOAD_BODY_Y

$ LCID SF LCIDDR XC YC ZC 1 1.00 *DEFINE_CURVE

$ LCID SIDR SFO OFFA OFFO DATTYP

1

$ X=abcissa Y=ordinate 0.0 981.0 1.0 981.0

$======================================================================== $ [9] LAGRANGIAN CONTACTS CONSTRAINTS, ...

$======================================================================== $ SFS = scale fact on dflt SLAVE penal stifns (see CONTROLL_CONTACT) $ SFM = scale fact on dflt MASTER penal stifns (see CONTROLL_CONTACT) *CONTACT_AUTOMATIC_NODES_TO_SURFACE

$ SSID MSID SSTYP MSTYP SBOXID MBOXID SPR MPR 3 4 3 3

$ FS FD DC VC VDC PENCHK BT DT

$ SFS SFM SST MST SFST SFMT FSF VSF 100. 100.

$======================================================================== $ [10] EULERIAN & ALE CONTACTS CONSTRAINTS, ...

$======================================================================== *CONTROL_ALE

$ DCT NADV METH AFAC BFAC CFAC DFAC EFAC 2 1 4-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 START END AAFAC VFACT VLIMIT EBC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 *ALE_REFERENCE_SYSTEM_GROUP

$ SID STYPE PRTYP PRID BCTRAN BCEXP BCROT ICOORD 1 0 5 1

$ XC YC ZC EXPLIM

*SET_PART_LIST $ SID DA1 DA2 DA3 DA4 1

$ PID1 PID2 PID3 PID4 PID5 PID6 PID7 PID8 1 2

*ALE_REFERENCE_SYSTEM_NODE $ NSID 1

$ N1 N2 N3 N4 N5 N6 N7 N8 5 6 7

2、 SPH算法

SPH算法作为DYNA中第一种无网格(meshfree)算法,在连续体的破碎或分离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在解决极度变形和破坏类型的问题上SPH有着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说无网格算法正在成为数值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我们知道传统的有限单元法中,单元的形状对结果的精度影响很大,如果单元因为变形过大可能造成矩阵奇异,使得精度降低甚至无法计算下去。而SPH算法则是把每个粒子作为一个物质的插值点,各个粒子间通过规则的内插函数计算全部质点即可得到整个问题的解。

主要的关键字如下: *section_sph

提供算法选择,以及sph粒子的滑顺长度的定义; *control_sph

提供sph算法的控制,如粒子排序后的循环次数、计算空间、中止时间以及维数; 处理sph粒子与其它结构的相互作用采用接触算法。 下面给出某一算例的部分命令流: *KEYWORD *TITLE sph test $

*DATABASE_FORMAT 0

$units:cm,gm,us

$$$$$$$$$$$$$$$$$$$$$$$$$$$$$$$$$$$$$$$$$$$$$$$$$$$$$$$$$$$$$$$$$$$$$$$$$$$$$$$$ $ CONTROL OPTIONS $

$$$$$$$$$$$$$$$$$$$$$$$$$$$$$$$$$$$$$$$$$$$$$$$$$$$$$$$$$$$$$$$$$$$$$$$$$$$$$$$$ $

*CONTROL_PARALLEL

1

*CONTROL_ENERGY 2 2 2 2 *CONTROL_SHELL 20.0 1 -1 1 2 2 1 *CONTROL_TIMESTEP

0.0000 0.9000 0 0.00 0.00 *CONTROL_TERMINATION

$1000.0000 0 0.00000 0.00000 0.00000 0.800E+05 0 0.00000 0.00000 0.00000 *CONTROL_SPH 2 0 $

$$$$$$$$$$$$$$$$$$$$$$$$$$$$$$$$$$$$$$$$$$$$$$$$$$$$$$$$$$$$$$$$$$$$$$$$$$$$$$$$ $ TIME HISTORY $

$$$$$$$$$$$$$$$$$$$$$$$$$$$$$$$$$$$$$$$$$$$$$$$$$$$$$$$$$$$$$$$$$$$$$$$$$$$$$$$$ $

*DATABASE_BINARY_D3PLOT 200.0E+00 $0.500E+00

*DATABASE_BINARY_D3THDT 0.8000E+02

*DATABASE_EXTENT_BINARY 0 0 3 1 0 0 0 0 0 0 4 0 0 0 $ $

$$$$$$$$$$$$$$$$$$$$$$$$$$$$$$$$$$$$$$$$$$$$$$$$$$$$$$$$$$$$$$$$$$$$$$$$$$$$$$$$ $ SECTION DEFINITIONS $

$$$$$$$$$$$$$$$$$$$$$$$$$$$$$$$$$$$$$$$$$$$$$$$$$$$$$$$$$$$$$$$$$$$$$$$$$$$$$$$$ $

*SECTION_SOLID 2 1

*SECTION_SPH 1 $

$

$$$$$$$$$$$$$$$$$$$$$$$$$$$$$$$$$$$$$$$$$$$$$$$$$$$$$$$$$$$$$$$$$$$$$$$$$$$$$$$$ $ MATERIAL DEFINITIONS $

$$$$$$$$$$$$$$$$$$$$$$$$$$$$$$$$$$$$$$$$$$$$$$$$$$$$$$$$$$$$$$$$$$$$$$$$$$$$$$$$ $

*MAT_RIGID

2 7.80 2.10 0.300000 0.0 0.0 0.0 1.00 7.00 7.00

*MAT_RIGID

3 7.80 2.10 0.300000 0.0 0.0 0.0 1.00 6.00 7.00

*MAT_RIGID

4 7.80 2.10 0.300000 0.0 0.0 0.0 1.00 6.00 7.00

*MAT_NULL 1 1.00 *EOS_GRUNEISEN

1 .1484000 1.9790000 .0000000 .0000000 .1100000 3.0000000 .0000000 .0000000 $ $ $

$$$$$$$$$$$$$$$$$$$$$$$$$$$$$$$$$$$$$$$$$$$$$$$$$$$$$$$$$$$$$$$$$$$$$$$$$$$$$$$$ $ PARTS DEFINITIONS $

$$$$$$$$$$$$$$$$$$$$$$$$$$$$$$$$$$$$$$$$$$$$$$$$$$$$$$$$$$$$$$$$$$$$$$$$$$$$$$$$ $ $ *PART

Part 1 for Mat 4 and Elem Type 1 1 1 1 1 0 0 0 $ *PART

Part 2 for Mat 2 and Elem Type 1

2 2 2 0 0 0 0 $ *PART

Part 3 for Mat 3 and Elem Type 1 3 2 3 0 0 0 0 *PART

Part 3 for Mat 3 and Elem Type 1 4 2 4 0 0 0 0 $

$$$$$$$$$$$$$$$$$$$$$$$$$$$$$$$$$$$$$$$$$$$$$$$$$$$$$$$$$$$$$$$$$$$$$$$$$$$$$$$$ $ RIGID BOUNDRIES $

$$$$$$$$$$$$$$$$$$$$$$$$$$$$$$$$$$$$$$$$$$$$$$$$$$$$$$$$$$$$$$$$$$$$$$$$$$$$$$$$ $

*LOAD_BODY_Y 2,1.0

*DEFINE_CURVE 2

0.0,9.8E-10 1.0,9.8E-10 $

*DEFINE_CURVE

1 0 1.000 1.000 0.000 0.000

0.000000000000E+00 1.000000000000E-04 1.000000000000E+05 1.000000000000E-04 *BOUNDARY_PRESCRIBED_MOTION_RIGID 3 2 0 1 -1.00 0 0.000 0.000 $ $

$$$$$$$$$$$$$$$$$$$$$$$$$$$$$$$$$$$$$$$$$$$$$$$$$$$$$$$$$$$$$$$$$$$$$$$$$$$$$$$$ $ NODE DEFINITIONS $

$$$$$$$$$$$$$$$$$$$$$$$$$$$$$$$$$$$$$$$$$$$$$$$$$$$$$$$$$$$$$$$$$$$$$$$$$$$$$$$$ $

*CONTACT_AUTOMATIC_NODES_TO_SURFACE 1 1 3 2 0 0 0 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 0.000 0.0000E+08 0.000 0.000 0.1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 0.1000000 3 *SET_PART_LIST 1 2,3,4 *INCLUDE mesh.k *END

3、 ALE(接触算法)

采用接触算法分析流固耦合问题也是一种选择,在液面波动幅度较小时可以采用此种方法进行分析,流体用ALE算法描述,结构采用Lagrange算法;需要注意的一点:对ALE网格要进行滑顺处理,以控制网格形态,保证求解精度。 下面是某算例的部分命令流:

*KEYWORD *TITLE ALE $

*DATABASE_FORMAT 0 $

$$$$$$$$$$$$$$$$$$$$$$$$$$$$$$$$$$$$$$$$$$$$$$$$$$$$$$$$$$$$$$$$$$$$$$$$$$$$$$$$ $ CONTROL OPTIONS $

$$$$$$$$$$$$$$$$$$$$$$$$$$$$$$$$$$$$$$$$$$$$$$$$$$$$$$$$$$$$$$$$$$$$$$$$$$$$$$$$ $

*CONTROL_PARALLEL 1

*CONTROL_ENERGY 2 2 2 2 *CONTROL_ALE

3 1 2 1.0000000 1.0000000 0.000000 1.0000000 1.0000e+9 0.000000 0.000000 2 *CONTROL_TIMESTEP

0.0000 0.9000 0 0.00 0.00 *CONTROL_CONTACT

0.0000000 0.0000000 1 0 2 0 0 0 0 0 0

*CONTROL_TERMINATION

0.100E+05 0 0.00000 0.00000 0.00000 $

$$$$$$$$$$$$$$$$$$$$$$$$$$$$$$$$$$$$$$$$$$$$$$$$$$$$$$$$$$$$$$$$$$$$$$$$$$$$$$$$ $ TIME HISTORY $

$$$$$$$$$$$$$$$$$$$$$$$$$$$$$$$$$$$$$$$$$$$$$$$$$$$$$$$$$$$$$$$$$$$$$$$$$$$$$$$$ $

*DATABASE_BINARY_D3PLOT 0.1000E+03

*DATABASE_BINARY_D3THDT 0.1000E+02

*DATABASE_EXTENT_BINARY 0 0 3 1 0 0 0 0 0 0 4 0 0 0 $ $

$$$$$$$$$$$$$$$$$$$$$$$$$$$$$$$$$$$$$$$$$$$$$$$$$$$$$$$$$$$$$$$$$$$$$$$$$$$$$$$$ $ SECTION DEFINITIONS $

$$$$$$$$$$$$$$$$$$$$$$$$$$$$$$$$$$$$$$$$$$$$$$$$$$$$$$$$$$$$$$$$$$$$$$$$$$$$$$$$ $

*SECTION_SOLID 2 1

*SECTION_SOLID_ALE 1 5 $ $

$$$$$$$$$$$$$$$$$$$$$$$$$$$$$$$$$$$$$$$$$$$$$$$$$$$$$$$$$$$$$$$$$$$$$$$$$$$$$$$$ $ MATERIAL DEFINITIONS $

$$$$$$$$$$$$$$$$$$$$$$$$$$$$$$$$$$$$$$$$$$$$$$$$$$$$$$$$$$$$$$$$$$$$$$$$$$$$$$$$ $

*MAT_RIGID

2 7.80 2.10 0.280000 0.0 0.0 0.0 1.00 7.00 7.00

*MAT_RIGID

3 7.80 2.10 0.280000 0.0 0.0 0.0 1.00 6.00 7.00

*MAT_RIGID

4 7.80 2.10 0.280000 0.0 0.0 0.0 1.00 6.00 7.00

*MAT_NULL

1 1.0000000 0.0000000 1.00000-8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EOS_LINEAR_POLYNOMIAL

1 1.00000-6 1.92100-3 0.0000000 0.0000000 0.4000000 0.4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 $ $

$$$$$$$$$$$$$$$$$$$$$$$$$$$$$$$$$$$$$$$$$$$$$$$$$$$$$$$$$$$$$$$$$$$$$$$$$$$$$$$$ $ PARTS DEFINITIONS $

$$$$$$$$$$$$$$$$$$$$$$$$$$$$$$$$$$$$$$$$$$$$$$$$$$$$$$$$$$$$$$$$$$$$$$$$$$$$$$$$ $ $ *PART

Part 1 for Mat 4 and Elem Type 1 1 1 1 1 0 0 0 $ *PART

Part 2 for Mat 2 and Elem Type 1 2 2 2 0 0 0 0 $ *PART

Part 3 for Mat 3 and Elem Type 1 3 2 3 0 0 0 0 *PART

Part 3 for Mat 3 and Elem Type 1 4 2 4 0 0 0 0 $

$$$$$$$$$$$$$$$$$$$$$$$$$$$$$$$$$$$$$$$$$$$$$$$$$$$$$$$$$$$$$$$$$$$$$$$$$$$$$$$$ $ RIGID BOUNDRIES $

$$$$$$$$$$$$$$$$$$$$$$$$$$$$$$$$$$$$$$$$$$$$$$$$$$$$$$$$$$$$$$$$$$$$$$$$$$$$$$$$ $

*CONTACT_SURFACE_TO_SURFACE 1 2 3 3 0 0 0 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 0.00000.1000E+08 1.0000 0.0001 0.0000 0.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CONTACT_SURFACE_TO_SURFACE 1 3 3 3 0 0 0 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 0.00000.1000E+08 1.0000 0.0001 0.0000 0.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CONTACT_SURFACE_TO_SURFACE 1 4 3 3 0 0 0 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 0.00000.1000E+08 1.0000 0.0001 0.0000 0.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

*DEFINE_CURVE

1 0 1.000 1.000 0.000 0.000

0.000000000000E+00 1.000000000000E-04 1.000000000000E+05 1.000000000000E-04 *BOUNDARY_PRESCRIBED_MOTION_RIGID 3 2 0 1 -1.00 0 0.000 5.00e3 *BOUNDARY_PRESCRIBED_MOTION_RIGID 4 2 0 1 -1.00 0 5.00e3 0.000 $

通常我们处理液面晃动采用上述方法,LS-DYNA求解器在下一个版本LS970中在MESHFREE功能上增加了更为稳定和高效的EFG技术,在解决此类问题上将给予我们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选择。

24复杂几何模型的系列网格划分技术

众所周知,对于有限元分析来说,网格划分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网格划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解算的精度和速度。在ANSYS中,大家知道,网格划分有三个步骤:定义单元属性(包括实常数)、在几何模型上定义网格属性、划分网格。在这里,我们仅对网格划分这个步骤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与复杂模型相关的一些问题作简要阐述。 一、 自由网格划分

自由网格划分是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网格划分技术之一,它在面上(平面、曲面)可以自动生成三角形或四边形网格,在体上自动生成四面体网格。通常情况下,可利用ANSYS的智能尺寸控制技术(SMARTSIZE命令)来自动控制网格的大小

和疏密分布,也可进行人工设置网格的大小(AESIZE、LESIZE、KESIZE、ESIZE等系列命令)并控制疏密分布以及选择分网算法等(MOPT命令)。对于复杂几何模型而言,这种分网方法省时省力,但缺点是单元数量通常会很大,计算效率降低。同时,由于这种方法对于三维复杂模型只能生成四面体单元,为了获得较好的计算精度,建议采用二次四面体单元(92号单元)。如果选用的是六面体单元,则此方法自动将六面体单元退化为阶次一致的四面体单元,因此,最好不要选用线性的六面体单元(没有中间节点,比如45号单元),因为该单元退化后为线性的四面体单元,具有过刚的刚度,计算精度较差;如果选用二次的六面体单元(比如95号单元),由于其是退化形式,节点数与其六面体原型单元一致,只是有多个节点在同一位置而已,因此,可以利用TCHG命令将模型中的退化形式的四面体单元变化为非退化的四面体单元,减少每个单元的节点数量,提高求解效率。在有些情况下,必须要用六面体单元的退化形式来进行自由网格划分,比如,在进行混合网格划分(后面详述)时,只有用六面体单元才能形成金字塔过渡单元。对于计算流体力学和考虑集肤效应的电磁场分析而言,自由网格划分中的层网格功能(由LESIZE命令的LAYER1和LAYER2域控制)是非常有用的。

二、 映射网格划分

映射网格划分是对规整模型的一种规整网格划分方法,其原始概念是:对于面,只能是四边形面,网格划分数需在对边上保持一致,形成的单元全部为四边形;对于体,只能是六面体,对应线和面的网格划分数保持一致;形成的单元全部为六面体。在ANSYS中,这些条件有了很大的放宽,包括:

1 面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或其它任意多边形。对于四边以上的多边形,必须用LCCAT命令将某些边联成一条边,以使得对于网格划分而言,仍然是三角形或四边形;或者用AMAP命令定义3到4个顶点(程序自动将两个顶点之间的所有线段联成一条)来进行映射划分。

2 面上对边的网格划分数可以不同,但有一些限制条件。 3 面上可以形成全三角形的映射网格。

4 体可以是四面体、五面体、六面体或其它任意多面体。对于六面以上的多面体,必须用ACCAT命令将某些面联成一个面,以使得对于网格划分而言,仍然是四、五或六面体。

5 体上对应线和面的网格划分数可以不同,但有一些限制条件。 对于三维复杂几何模型而言,通常的做法是利用ANSYS布尔运算功能,将其切割成一系列四、五或六面体,然后对这些切割好的体进行映射网格划分。当然,这种纯粹的映射划分方式比较烦琐,需要的时间和精力较多。 面的三角形映射网格划分往往可以为体的自由网格划分服务,以使体的自由网格划分满足一些特定的要求,比如:体的某个狭长面的短边方向上要求一定要

有一定层数的单元、某些位置的节点必须在一条直线上、等等。这种在进行体网格划分前在其面上先划分网格的方式对很多复杂模型可以进行良好的控制,但别忘了在体网格划分完毕后清除面网格(也可用专门用于辅助网格划分的虚拟单元类型-MESH200-来划分面网格,之后不用清除)。

三、 拖拉、扫略网格划分

对于由面经过拖拉、旋转、偏移(VDRAG、VROTAT、VOFFST、VEXT等系列命令)等方式生成的复杂三维实体而言,可先在原始面上生成壳(或MESH200)单元形式的面网格,然后在生成体的同时自动形成三维实体网格;对于已经形成好了的三维复杂实体,如果其在某个方向上的拓扑形式始终保持一致,则可用(人工或全自动)扫略网格划分(VSWEEP命令)功能来划分网格;这两种方式形成的单元几乎都是六面体单元。通常,采用扫略方式形成网格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对于复杂几何实体,经过一些简单的切分处理,就可以自动形成规整的六面体网格,它比映射网格划分方式具有更大的优势和灵活性。

四、 混合网格划分

混合网格划分即在几何模型上,根据各部位的特点,分别采用自由、映射、扫略等多种网格划分方式,以形成综合效果尽量好的有限元模型。混合网格划分方式要在计算精度、计算时间、建模工作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常,为了提高计算精度和减少计算时间,应首先考虑对适合于扫略和映射网格划分的区域先划分六面体网格,这种网格既可以是线性的(无中节点)、也可以是二次的(有中节点),如果无合适的区域,应尽量通过切分等多种布尔运算手段来创建合适的区域(尤其是对所关心的区域或部位);其次,对实在无法再切分而必须用四面体自由网格划分的区域,采用带中节点的六面体单元进行自由分网(自动退化成适合于自由划分形式的单元),此时,在该区域与已进行扫略或映射网格划分的区域的交界面上,会自动形成金字塔过渡单元(无中节点的六面体单元没有金字塔退化形式)。ANSYS中的这种金字塔过渡单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如果其邻接的六面体单元无中节点,则在金字塔单元四边形面的四条单元边上,自动取消中间节点,以保证网格的协调性。同时,应采用前面描述的TCHG命令来将退化形式的四面体单元自动转换成非退化的四面体单元,提高求解效率。如果对整个分析模型的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或对进行自由网格划分区域的计算精度要求不高,则可在自由网格划分区采用无中节点的六面体单元来分网(自动退化成无中节点的四面体单元),此时,虽然在六面体单元划分区和四面体单元划分区之间无金字塔过渡单元,但如果六面体单元区的单元也无中节点,则由于都是线性单元,亦可保证单元的协调性。

五、 利用自由度耦合和约束方程 对于某些形式的复杂几何模型,可以利用ANSYS的约束方程和自由度耦合功能来促成划分出优良的网格并降低计算规模。比如,利用CEINTF命令可以将相邻的体在进行独立的网格划分(通常是采用映射或扫略方式)后再\粘结\起来,由于各个体之间在几何上没有联系,因此不用费劲地考虑相互之间网格的影响,所以可以自由地采用多种手段划分出良好的网格,而体之间的网格\粘结\是通过形函数差值来进行自由度耦合的,因此连接位置处的位移连续性可以得到绝对保证,如果非常关注连接处的应力,可以如下面所述再在该局部位置建立子区模型予以分析。再如,对于循环对称模型(如旋转机械等),可仅建立一个扇区作为分析模型,利用CPCYC命令可自动对扇区的两个切面上的所有对应节点建立自由度耦合条件(用MSHCOPY命令可非常方便地在两个切面上生成对应网格)。

六、 利用子区模型等其它手段

子区模型是一种先总体、后局部的分析技术(也称为切割边界条件方法),对于只关心局部区域准确结果的复杂几何模型,可采用此手段,以尽量小的工作量来获得想要的结果。其过程是:先建立总体分析模型,并忽略模型中的一系列细小的特征,如导角、开孔、开槽等(因为根据圣维南原理,模型的局部细小改动并不特别影响模型总的分析结果),同时在该大模型上划分较粗的网格(计算和建模的工作量都很小),施加载荷并完成分析;其次,(在与总体模型相同的坐标系下)建立局部模型,此时将前面忽略的细小特征加上,并划分精细网格(模型的切割边界应离关心的区域尽量远),用CBDOF等系列命令自动将前面总体模型的计算结果插值作为该细模型的边界条件,进行求解计算。该方法的另外好处是:可以在小模型的基础上优化(或任意改变)所关心的细小特征,如改变圆角半径、缝的宽度等;总体模型和局部模型可以采用不同的单元类型,比如,总体模型采用板壳单元,局部模型采用实体单元等。

子结构(也称超单元)也是一种解决大型问题的有效手段,并且在ANSYS中,超单元可以用于诸如各种非线性以及装配件之间的接触分析等,有效地降低大型模型的求解规模。

巧妙地利用结构的对称性对实际工作也大有帮助,对于常规的结构和载荷都是轴对称或平面对称的问题,毫无疑问应该利用其对称性,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也可以加以利用,比如:如果结构轴对称而载荷非轴对称,则可用ANSYS专门用于处理此类问题的25、83和61号单元;对于由多个部件构成装配件,如果其每个零件都满足平面对称性,但各对称平面又不是同一个的情况下,则可用多个对称面来处理模型(或至少可用此方法来减少建模工作量:各零件只需处理一半的模型然后拷贝或映射即可生成总体模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8e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