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通用能力大讲堂--公共服务能力(1)(1)

更新时间:2024-05-22 03: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非常高兴能和大家来讨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问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政府有四个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其中一个职能,在2003年中国发生非典以前,我们把政府职能侧重放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发展是第一要务。但是2003年非典以后,政府越来越意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两种职能的重要性。经常听到保民生、促和谐,要构建服务型政府,就是其中一个方面。

公共服务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长期的工程,如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不光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难题,其它的国家也在这个问题上费了不少脑子。各个国家国情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必然它们提供的公共服务也不可能一样。有的发达国家,它的国民享受的公共服务就好,它的社会福利可能就较为优越一些,而一些落后国家解决温饱都困难,更别提公共服务了。一国的公共服务水平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要想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最根本的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这节课要讨论的内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个,公共服务概述,要从整体上对公共服务作一个介绍;第二个,我国公共服务的现状;第三个,我国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 一、公共服务概述

我们首先看第一个问题,公共服务概述。在这部分里面,讲整个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 1、公共服务的含义。 所谓公共服务就是指筹集和调动社会资源,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既包括水、电、气等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也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不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这一基本方式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过程。一个人,它总要有衣食住行的需求,它要有生存、发展的需求。这些需求可以称作公民的直接需求,而公共服务就是要满足公民的这种需求。比如说,我们用的水电气暖,上学、看病,这些服务,这些都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

2 、公共服务的特征 。我们进一步来讨论公共服务有哪些基本特征,我想这个公共服务的特征有这么几个方面:

1)公共服务是一种大众化的服务,具有非排他性,不同于私有产品。

作为政府来讲,它提供的公共服务首先是一种大众化的服务; 家里的电视,马路上的电灯 2)公共服务是一种基本服务。

它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说城市里面的供水、供气、供电、公共道路、交通等等。这些都是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些服务,当然也包括公共安全、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这些也属于基本服务的范畴。这是它的第二个特征,它是一种基本服务。

打个比方说,理发。烫发、焗油,这些就属于个性化服务。再比如说,看病,本来十块钱的药就可以治好病,有的人不要,非得几百块钱弄个进口药,普通病房住不惯,非要住个高级病房,这就超出基本服务的范畴。公共服务就是提供这种基本的服务。 3)公共服务是一种非营利性的服务

公共服务是由政府和公共部门来提供的,它不像企业,提供一种服务、提供一种产品,就是为了赚钱。而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它不是为了赚钱,它提供的是一种非营利性的服务。而公共服务一旦成为赚钱的工具,那就变了味。

这是公共服务的三大特征,大众化的服务、基本服务、非营利的服务。

3、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第三点我们进一步分析一下,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应该说一个国家的体制不一样、管理模式不一样,公共服务的范围也会有差异。一般来讲,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越发达,社会成员享受到公共服务的范围越大。拿英国来说,可以说是世界上福利待遇最好的国家,各种社会保障之优越,其它国家难以望其项背,它的国民“从摇篮到坟墓”这一生可以享受到形形色色的各种社会保障,各种社会保险、救助、津贴等是应有尽有,有网友笑称在英国当一个乞丐都很幸福,英国的乞丐都可以领到数额不扉的救助金。这是在英国, 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达到这个程度。

1

再来看看我们国家,那我们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数量还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但不管如何,对于一个现代社会,它不可能没有公共服务。如果我们把目前国家的公共服务归类的话,这个内容大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一)教育公共服务

教育的功能不言而喻,古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不重视教育的国家是看不到希望的。也有句俗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可见教育之重要。往大了说,教育可以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往小处说呢,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所以国家在教育上进行投资,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呢,也是一本万利的,现在在教育上每投入一分钱,将来则会得到更大的回报。我国从法律的层面也规定了,每个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最起码要把九年义务教育读完。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有些有远见的人士就提出九年不够,要延长到12年,这应该是一个大的趋势。

(二)卫生公共服务

医疗卫生是个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但是我们这里讲的卫生公共服务整体上讲是公共服务的范畴,完全属于非营利的,其中包括疾病的预防、公共卫生,这些都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医疗卫生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所以对于这一块,比较敏感,民众意见也很大。“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国务院部门说,过去我们的医疗体制改革整体上没有成功。确实,我们在医疗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都需要客观去看待。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如同教育领域一样,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尽管也增加了投入,但是这些投入经过利益集团的截流,真正到达需要的人的手中的只是少数。

(三)科技公共服务

一个国家的技术性研究,可能马上见不到大钱,但它对整个科技进步有很基础性的作用,这些一般也由国家来投入,由专家进行基础科技研究,它也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 (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就是一个人,从上学,参加工作到养老或者中间失业,整个过程,除了个人努力以外,社会要有一个社会保障系统,要化解风险。因为谁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以后,有时候靠个人力量解决不了,社会要有这样一种机制,给社会每一个成员提供化解风险的机制,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就是人在找不到工作时,就要有一个保险机制。一个人年龄大了,退休了,没有劳动能力了,国家将要提供养老保险、社会福利,这些都属于社会保障的领域。

社会保障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联系,所以我们说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给社会成员提供社会保障就越高。我们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所以在社会保障水平上,无论是覆盖面上还是保障标准上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对这一块国家也很重视在这上面也下了不少工夫。

(五)公共事业服务

就是前边讲过,比如说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取暖,城市的公共交通、道路、绿化等等。这些都带有公共事业属性,我认为这些都是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这是我讲的第三个观点。 以上所述的各种公共服务当中,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是与广大城乡居民关系最直接、最迫切的公共服务,是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构成了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4、公共服务的提供模式

对于这个问题呢,我们按照这么一个思路来进行,首先由谁来对公共服务的范围、内容做出选择?这是其一。第二呢,谁对公共服务单?第三呢,谁来直接生产或者提供这些服务?

按照这样一个分析框架,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公共服务的不同的提供方式。 一、改革开放前公共服务提供的有三种基本模式

2

第一叫政府自拉自唱。

政府做出公共服务的选择,政府拿钱,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现在这种模式还有。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这里发生了地震,政府的民政部门马上派官员对灾情做出评估,地震中多少房子坍塌?有多少人无家可归了?它对灾情要做出评估,评估以后,民政部门马上会从每年救灾款项中拨款。这就叫政府自己做出选择,自己拿钱,自己来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第二种是政府与国有企业合作

我们过去办了很多国有企业,政府对公共服务的范围、内容、边界、政策做出选择,但是政府不直接提供。比如说让自来水公司给大家提供供水,让公共交通公司给大家提供每天乘坐的公共交通,政府制订政策,由国家办的这些公共企业提供公共服务。 第三种是政府与事业单位合作

大量的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比如说中小学校提供的义务教育、大学提供的高等教育。 医疗、教育、社会福利和各种各样的事业单位,都提供公共服务,这种公共服务的资金大量来源于公共财政。老百姓和企业交给政府的税变成公共财产,然后政府做出政策,安排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社会保障。

以上三种就是计划体制下公共服务提供的模式。计划体制下我们提供这种公共服务几乎是不计成本的。比如说看病是象征性的交点钱,上大学都不交钱,更不用说上中小学,基本是免费的,所以说它不考虑成本问题。国家办事业、国家养事业,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是我们在计划体制下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

二.改革开放后公共服务提供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在缩小, 政府与国有企业合作引入市场机制, 国有企业也开始讲成本,开始算经济帐,引入市场机制。

新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在三种提供方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两种新的提供方式: 第一种就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模式

除了传统的政府自己提供、政府与国有企业与事业单位合作外,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就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合作,也就是与我们说的民间组织、社团组织、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合作。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越来越多,越来越壮大,这从侧面也体现出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在逐步提高。因为这些民间组织一般效率高,机制比较灵活,所以政府就借助民间组织,把它的一些公共服务委托出去,我出钱,我制定标准,你来提供服务,制定标准,但我不直接提供服务,这是一种新的模式。

民间一些热爱公益事业、喜欢从事慈善事业的志愿者,可以发挥他们的作用,作为对我国公共事业的一个重要补充。实践也证明,他们在环保、文教、扶贫、震灾等方面等起过很重要的作用。举个例子,鄱阳湖这些湿地有许多珍惜鸟类,出现盗猎的,靠政府来管人力财力受限,管不过来,有一批保护鸟类志愿者自发成立了组织来巡逻来保护鸟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再比如,像一些慈善组织等等在公共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种是政府和市场的合作

过去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不会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化改革以后,政府在公共服务这个领域中也进行了尝试,这方面也是借鉴了西方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英国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先河,我们先来看一下。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拉开了英国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序幕。原本政府提供的公务服务都是自拉自唱,往往效率不高,成本却很高,结果老百姓不满意。于是,政府改变了公务服务的提供方式,我拿钱,我做出决定,我制定标准,但是我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比如说委托、代理、承包、合同等手段,通过这种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把公务服务项目委托出去,交给市场去办,我们都知道市场讲效率,是讲成本,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效率。政府所要做的就是监管理,并不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中来。

我们国家在医疗体制的改革,借鉴公共服务市场化这种提供方式,但是没有借鉴好,在实际

3

运作当中出现了问题。初衷是好的,想通过引入市场机制,让民间资本也可以参与进来,和国有医院形成竞争,但是效果并不很好。现在是什么情况呢,我们的国有医院政府投入比例很低(8%),其余的收入都要通过市场来获取,这样就导致严重的三不分。医药不分,医院本来是看病的场所,结果医院靠卖药来赚钱,医生喜欢开大处方、开高价药,一个出厂几块钱的药到了患者手中变成了几十几百,现在医院50%以上的收入主要靠卖药赚钱。第二个叫管办不分,医院是政府管理的一个事业单位,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结果人们发现,一旦发生了医患纠纷以后,政府往往不是站在患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往往替医院辩护,也就形成了管办不分。人们发现政府机关和医院变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它们绑到一起去了。第三叫做非营利性的属性与营利性的属性不分,医院本来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机构,是个事业单位,提供医疗服务,不能以赚钱为目的。结果人们发现医院变成了一个赚钱的场所,把他的基本属性都改变了,所以引发了老百姓对医疗很大的不满。

医疗改革不理想,但这个板子不能打到引入公共服务市场机制上,而是我们在引入市场机制,政府与市场合作提供服务方式的时候,在一些具体环节上,没有把握好,所以说出了很多问题。

二、中国公共服务的现状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可以说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奇迹。有了雄厚的经济作为后盾,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也有加大了力度。胡锦涛主席说过要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如他所言,几乎每年都会有些大的动作,出台一些惠民政策、保障民生的措施,这叫让利于民。取得一定效果。如取消了(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农业税、2006年、2008年相继免除了农村、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在全国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城里也有城镇居民医保,这个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在逐年扩大、标准在逐年提高,让人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好处。

虽然在公共服务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比起来仍有很大不足。某机构关于中国公共服务满意度的一个调查,民众满意度也不是很高。这也说明我国公共服务的现状距离民众的期盼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一) 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 。

说总体水平偏低,到底怎么个偏低法呢?我们看下数据就一目了然了。

但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几个主要指标来看,根据2008年的一个资料,中国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这几个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与全世界相比,比3000美元以下的国家还低13%,比3000-6000美元的国家平均要低24%。所以说呢,我们可以提高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有人做了个研究,对比中国和美国公共财政支出。钱都花到什么地方去了,结果他发现,美国当年的公共财政支出用于公共服务的开销,包括基础医疗、基础教育、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用在老百姓身上的钱,占了75%。换句话讲,它的公共财政支出的3/4都用到老百姓身上去了;而我们2003年用到老百姓身上的钱,只占到公共财政支出的25%。说明我们在公共服务 这一块还是有很大差距。

另一个,就是差距。――地区失衡。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存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由此形成了我国公共服务水平的地区失衡,东部整体优于中西部。如:上海市2002 年人均教育、科学与卫生财政支出为960180元,人均社会保障与救济财政支出为204128 元;而贵州省同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187119 元、7919元,仅分别为上海市的19.49%与3.9%。

――城乡失衡。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结构”,使城乡无论在人均收入还是在公共服务水平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农村公共服务严重短缺。2005年,我国名义城乡收入差距为3.22:1,若把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因素考虑在内,城乡实际收入差距达到5~6:1。 ――各类基本服务发展不平衡。相对于备受关注的教育、卫生问题,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更为严峻。

(二)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而我们看到许多地方官员热衷于搞一些大的项目、建设形象

4

工程,甚至有些财政贫困县(一年财政不过几千万),也修豪华办公楼,出手异常大方,一出手几千万几个亿连眼皮都不带眨一下,在改善民生方面、在提升社会保障上却是提不起兴趣。这就是错误的政绩观使然,这就是没有树立以民为本的政绩观。 所以呢,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这一点也是要加强的。

(三)公共服务中政府层级权职配置不当,事权和财权不匹配.

我国的行政体制从中央到省市区再到乡镇这一级共分为五级。在我国现行财税制度下,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国家钱多的花不了,而地方缺钱。而我们看一组数据,55%的财政支出是来自县乡两级,而这两级的财政收入只占全国的21%。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说明基层政府事权过大、财权不足。下级政府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层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这个呢也是我国目前的一个现状,制约了地方政府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上的投入。

需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明确区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间的界限,划清政府的职责范围,从可操作层面上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对省以下各级地方政府要按照受益原则、能力原则和效率原则进行划分。明确财权。分税制使中央集中了大量的财政收

入,地方政府掌握的财力往往小于本级支出的需要,因此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过程中,财力上须主要由中央政府负担。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议设立一般性转移支付、特定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突出强调一般转移支付,解决地方财力不足问题(胡均民,2009)。通过试点“扩权强县”,优化和完善公共服务在不同层级间政府事权、财权的配置。 (四).公共服务缺乏健全的法律基础

政府在公共服务投入上有时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并没有形成一套稳定的制度。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应建立在民主法制的基础之上,通过法制化途径,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获得稳定的法律保障。中国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城乡规划法》,虽然出台法律了,但是对于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上权责的规定上还不是很具体,还有待完善。成一套完善的、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的权利、责任的法律体系,中国需在宪法框架内,进一步形成系统性的保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法律体系,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建立在法律保障的基础之上。

三、中国公共服务发展

1.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公共服务能力,要形成一个制度,把这个固定下来,。未来需要做:(1)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回应机制。(2)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供给机制。(3)建立健全公共服务监管机制。(4)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评价机制。(5)推动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长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6)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责任(纠错)机制。

2.科学界定政府间公共服务事权、财权

在现行的财税制度下,钱在国家而不是社会,在上级而不是下级,但确保民生、维护稳定的责在地方、责在下级;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靠地方,但重大项目的审批权却在上面;其他诸如各种考核、评比、检查、评估、维稳,都是上面千条线,地方一根针。不管上面刮什么风,地方都要颤一颤,尤其是地方官的乌纱都会抖一抖。

既然前面讲到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那么遇到花钱的地方,就要向上级要钱,这个就需要需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而我们在转移支付制度上的还不是很完善。前段时间撤销了一批驻京办,他们是干什么的?就是到中央跑钱,有网友戏称“跑部钱进”,跑到部里,谁关系大谁就把钱要来了。就说这个有些还不是很规范。

从可操作层面上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对省以下各级地方政府要按照受益原则、能力原则和效率原则进行划分。明确财权。分税制使中央集中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地方政府掌握的财力往往小于本级支出的需要,因此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过程中,财力上须主要由中央政府负担。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议设立一般性转移支付、特定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突出强调一般转移支付,解决地方财力不足问题(胡均民,2009)。通过试点“扩权强县”,优化和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82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