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代词
更新时间:2023-12-16 13: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是表示人们自我称呼和相互称呼的词。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也可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类。
在上古汉语中,人称代词具有三个特点:
1.没有性的区别,男女通用;
2.没有尊卑上下的区别;
3.没有数的区别,单复数同形。
大约从春秋战国开始,才逐渐有了类似表示复数的“侪(chái)、等、曹、属、辈”等,粘附在第一、二人称代词及部分尊称、谦称之后,表示“这批人”、“这班人”、“这辈人”等意思。例如:
①吾侪小人。(《左传·襄公十七年》)
②公等皆去。(《史记·高祖本纪》)
“吾侪”即“我们这班人”,“公等”即“你们这班人”。但是,这些类似表复数的字,与唐宋以后产生的表复数的“们”字是不同的,它们都还是名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又叫自称代词,是指说话人称呼自己的代词。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台(yí)、昂(áng)”等七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自我称谓了。“昂”,多用在《诗经》中,“台”多用在《尚书》里,后代都不使用了。例如:
①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②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楚辞·涉江》)
③余不能治余县。(《左传·昭公三年》)
④予既烹而食之。(《孟子·万章上》)
⑤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⑥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
⑦人涉昂否,昂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由于出现时代、方言以及使用习惯的差别,第一人称代词在使用上有同有异。
1、从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看,“我”、“余”、“予”通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吾”通常作主语、定语和前置宾语,“昂”作主语、宾语,“朕”作主语、定语。但也有例外,如:
①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尚书·盘庚上》)
②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亦甚忘。(《庄子·田子方》)
例①中的“朕”作宾语,例②中的“吾”作宾语。
2、从单复数形式看,除“我”、“吾”既可表单数又可表复数外,其余一般用于单数。
3、吾、我区别何在?
A.头一个回答这个问题的是胡适的《吾我》篇。他认为这是一种格的表现。所举的例子是“今者吾丧我”。他主张“吾”字是用到主格跟领格的形式,“我”字是用到受事格的形式。
B.俞敏《汉藏虚字比较研究》。他认为:西周人的铜器里,所有自称的字除了“朕”、“余”,就光有一个“我”字,连一个“吾”字也没有。《诗》、《书》两经里可以说简直没有“吾”字。“吾”跟“我”的区别纯粹是一个声音的问题。“吾”向来不用到语丛的尾巴上,“我”可以,比方“非我也”;凡是对比重念的地方,全用“我”。
谦 称:
另外,古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谦逊礼貌,在对话中往往不用自称代词,而常用谦称代替。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称其名。例如:
①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自称低贱的身份。例如:
①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史记·孝文本纪》)
②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妾”本是“女奴隶”,“牛马走”指“像走马一样被役使的仆人”,所以均是谦称。
3、自称不德卑贱之词。例如:
①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左传·僖公四年》)
②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寡人”、“不谷”,古人多认为是恶称。《老子四十二章》云:“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注意:
谦称词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虽相当于相应的第一人称代词,但在语法功能上又有不同,譬如,它不受代词宾语前置这一规律的制约。
(二)第二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又叫对称代词,是称呼听话者的代词。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而、乃、若”等六个。其中以“女、汝、尔、若”四个为常见,“汝”、“女”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例如:
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②汝何为者也?(《史记·平原君列传》)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④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四年》)
⑤王曰:“舅氏,余嘉乃勋。”(《左传·僖公十一年》)
⑥我胜若,若不我胜。(《庄子·齐物论》)
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内部也有许多差异:
1、从所充当的句子成分看,“女”、“汝”、“若”主要用作主语、宾语,很少作定语;“而”常用作定语,很少作主语、宾语;“乃”多作定语,作主语很少见;“尔”可作主语、宾语、定语。
2、从使用环境看,“尔”、“女”、“汝”多用于上对下、长辈对晚辈、平辈或关系密切的人之间的称呼,其它场合下以“尔”、“女”、“汝”称呼对方则是不敬的表现;“若”是一般的称呼;“而”、“乃”只表示单数。
3、“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可活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①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国语·邵公弭谤》)(“乃不敢言”即“他们不敢议论我了。”)
②太中大夫宋汉,清修雪白,正直无邪。予录乃勋,引登九列。 (《后汉书·宋弘传》)(“予录乃勋,引登九列”即“我根据他的功勋,提拔了他,让他登上了九卿的行列”)
另外,古人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尊敬,在对话及书信往来中,多用尊称的方法,而很少使用第二人称代词。
尊 称:
表示尊称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
1、称人之字。
①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汉书·李广苏建传》)
②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子卿”是李陵称苏武之字,“君实”是王安石称司马光之字。
2、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古人多用“子”、“君”、“公”、“先生”等。例:
①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孟子·滕文公下》)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史记·留侯世家》)
④(先生)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我微命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3、称人以爵位、职衔、身份。
这些情况的用语较多,一般因人而定。例如:
①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
②高帝曰:“相国休矣!”(《史记·萧相国世家》)
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称人以其近侍、所在。
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
下”、“执事”等。如:
①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③执事服官有年。(方苞《与安徽李方伯书》)
④假令数百人见誉,而阁下未之许,不足喜也。(归有光《上万侍郎书》)
注意:
尊称与谦称一样,也是名词性结构,本身并不是代词,因此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在否定句中也不必放在动词之前。
(三)第三人称代词
上古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很不发达。严格地讲,上古汉语之中并没有与现代汉语“他”完全相当的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厥”、“彼”等虽然可以充当,但指示性仍很强。因此,先秦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很少作主语。现代汉语中需要用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语的地方,古人一般采用两种表达方法:一是重复前面已经出现的名词,二是省略主语。
“之”、“其”的人称代词用法,我们将在下章中专门论述。“厥”、“彼”的第三人称代词用法分述如下:
1、“厥”作第三人称代词,多作定语。例如:
①今时既坠厥命。(《尚书·召诰》)
②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贾谊《吊屈原赋》)
2、“彼”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作主语、宾语,但指示性很强。例如:
①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②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
注意:
1、“彼”可活用作第一人称代词或己称代词。如:
①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报任安书》)(作者自称,我)
②混混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庄子·在有》)(混混沌沌的,终身不离根本。如果自己知道为返本,就是离了根本。)
2、“他”在上古汉语中不是第三人称代词,只表“其他”、“别的”之类的意思,是指示代词。“他”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大概始于晋代。
3、“渠”后来也可作第三人称代词。如:“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三国志·吴书·赵达传》)
指示代词
用来区别事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这类词不但可以用来区别一般事物,也可用来区别时间和空间。上古汉语的指示代词分工比较细,分别表近指、远指、旁指、虚指、无指、逐指等,分述如下:
(一)近指
表示近指的代词是用以指称在时间或空间上着眼点近的事物的代词。古汉语中常用的有“此”、“是”、“斯”、“之”、“兹”等字,除此以外还有“然”和“尔”。“此”字现代汉语书面语中还常用,“之”字我们在下章专门论述,余者分别举例如下(“其”例见第二章第一节):
①广曰:“是必射雕者。”(《史记·李将军列传》)
②告诸将曰:“此壮士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③有美玉于斯。(《论语·子罕》)
④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尚书·汤誓》)
⑤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齐桓公伐楚》)
⑥河东凶亦然。(《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柔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上述诸例中的近指代词,大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或“这些”。在文言文中,这些近指代词大都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补语。其中,“是”作宾语可以前置,如例⑤。
除此之外,“斯”还可以充当状语,“是”还可以充当谓语。例如:
①匪言不能,胡斯畏忌?(《诗经·大雅·桑柔》)
②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是”在文言文中,除了指示代词的用法之外,还是一个形容词,要注意二者的区别。例如:
①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②若是则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绳矣。(《荀子·王霸》)
例①中的“是”是形容词,是“正确”的意思。例②中的“是”是指示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样”。
(二)远指
表示远指的代词是用以指称在时间、空间上着眼点远的事物的代词。古汉语中最常用的是“彼”,此外还有“夫”和“其”等。举例如下(“其”例见语法二第一节):
①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
②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庄子·齐物论》)(谓语、定语)
③夫执舆者为谁?(《论语·微子》)
上述三例中,“彼”、“夫”都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或“那些”。文言文中,“彼”可以作定语、主语、宾语,而“夫”一般只能作定语。
注意:
“夫”的指示性比“彼”轻,后来演变成了发语词。例见语法二第五节。
(三)旁指
旁指代词,就是指代其他的人或事物的代词。古汉语常用的有“他、它、佗、异”等字。例如:
①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②彼其人苟壹,则其土地且奚去我而适它!(《荀子·王霸》)
③佗邑唯命。(《左传·隐公元年》)
④此无异故,其谋臣皆不尽其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以上例句中加点的都是旁指代词,相当于“别的??”、“另外的??”、“其他的??”。
(四)虚指
虚指代词,是指代不必说出、不愿说出或不能说出的人或事物的代词。古汉语中,虚指多用“某”、“或”、“有”等字。例如:
①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战国策·秦策二》)
②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史记·陈涉世家》)
③其民有智有愚。(《列子·周穆王》)
例①中的“某”,现代还用,可译作“某处”。例②中的“或” 注意:
“或”除作虚指代词外,还可用作副词、连词。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可能”等。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范仲淹《岳阳楼记》)用作连词,表示两种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动作、行为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等。如:“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五)无指
无指是表示否定的指示代词。指代人,表示“没有谁”;指代事物,表示“没有??事物(地方)”等。古汉语中,常用的有“莫”、“无”、“靡”、“末”等。例如:
①子曰: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
②楚战士无不以一当什。(《史记·项羽本纪》)
③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④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论语·阳货》)
“莫”、“无”即“没有谁”,指代人;“靡”即“没有什么事物”,指代事物;“末”即“无处”或“没有什么地方”,指代地方。
注意:
文言文中,“莫”还可以作否定副词,有时相当于“不”,表示不施行某种动作行为;有时相当于“别”、“不要”,表示劝阻或禁止。例如:
①小子何莫夫学《诗》?(《论语·阳货》)
②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
(六)逐指
逐指代词是笼统地逐一指代一定群体中的不同个体的代词。古汉语中,常用的有“每”、“各”等。例如:
①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
②今也每食不饱。(《诗经·秦风·权舆》)
③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④万物各异理。(《韩非子·解老》)
“每”修饰“事”、“食”,相当于“每件”、“每次”,指而不代。“各”在例③中指人,例④中指物,都有所指代。
(七)兼词
兼词,有人称为“特殊的指示代词”,古汉语中最常用的有两个:一个是“焉”字,一个是“诸”字。分述如下:
1、焉
A.《说文》云:“焉,鸟,黄色,出于江淮。象形。”段注:“今未审何鸟也。”可见,“焉”最早是个名词。
B.兼词“焉” “焉”是由介词“于”和指示代词“是”或“此”结合而成的,相当于介词结构“于是”、“于彼”、“于之”。“是”代事物,“彼”代处所。“之”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作补语。例如:
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左传·隐公元年》) (于彼)
②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于是)
③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孟子·滕文公》)(于之)
例①中,“焉”意为“在那里”。例②中,“焉”字意为“在这件事上”。例③中“焉”字意为“向他学习”。
C.语气词“焉” 由于“焉”字经常用在句末,所以逐渐虚化成了语气词,表示提示语气,有时也表示反诘语气。例如:
①于是余有叹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寒暑易节,如一反焉。(《列子·汤问》)
③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告子上》)
例①、②中,“焉”用在叙述句末,提示叙述的状况。例③中,“焉”用于反问句中,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D.代词“焉” 有时候,“焉”字仅相当于“之”,“焉”变为代词。例如:
①草木无知,叩焉何益?(马中锡《中山狼传》)
②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③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可译成“有人”,作主语。
例①“焉”代指“草木”,例②“焉”代指人。例③中“焉”代“文章”
E.疑问代词“焉” 另外,“焉”还是个疑问代词,“焉”从指代内容来看,都主要用来指代处所,也可用来指代事物。从充当的句子成分来看,可作状语、宾语。可译作“怎么”、“哪里”。如:
①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
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F.助词“焉” “焉”字用在动词“如”、“若”的宾语后面,可表示比喻,意为“象……是的”、“同……一样”;用在形容词或象声词的后面,和“然”差不多,意为“……的”、“……的样子”。例如:
①有窾坎镗鞳(kuǎn kǎn tāng tà)之声,与向之噌吰(chēng hóng)者相应,如乐作焉。(《石钟山记》)
②昔者有馈生鱼于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yǔ、形容鱼半死不活)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孟子·万章上》)
注意:
(1)“焉”字的代词、兼词用法之别:
《马氏文通》云:“焉”代“于是”者,指事也;代“于此”者,指地也;代“于是”者,指人也。“焉”代“之”字者,惟用于宾次(名词、代词作宾语时所居的位次)耳。然皆用以煞尾。
(2)“焉”的兼词与语气词之别
A.主语是表示处所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时,句尾的“焉”为语气词。因为既然主语是表示处所的,那么同一个句子之中就用不着再用一个指代处所的指示代词来指代它了。
①南方有鸟焉。(《荀子·劝学》)
②肴有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B.主语是代替表示处所、范围或方面的名词、名词性词组的指示代词时,句尾的“焉”为语气词。
①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三国志·吴主传》)
C.状语是表示处所、范围、对象的词或词组时,句尾的“焉”为语气词。
①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②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屈原列传》)
D.表示限制、感叹、祈使、推测、疑问语气的句子,句尾的“焉”为语气词。(“焉”字用于疑问句时,前面必定有疑问词)
①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表限止语气)
②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论语·泰伯》)(表感叹语气)
③君无尤焉!(《孟子·梁惠王上》)(表祈使语气)
④孟子曰:“是亦弈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1.感叹2.推测)
⑤君何患焉?(《左传·隐公元年》)(表疑问语气)
2、诸
“诸”是人称代词“之”同介词“于”或语气词“乎”的合音形式。
1)相当于“之乎”的“诸”用在疑问句中。例如:
①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②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2)相当于“之于”的“诸”用在叙述句中。如:
①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
②投诸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3)有时候,“诸”的作用同“之”。例如:
①秦伯谓子桑:“与诸乎?”(《左传·僖公十三年》)
②吾敢违诸乎?(《左传·昭公三年》)
③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④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4)另外,“诸”还可表统指,指示某一范围的全体或全体中的每一成员,略相当于“众”、“各位”,作定语。例如:
①亮身率诸军攻祁山。(《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②诸大夫扳隐而立之。(《公羊传·隐公元年》)
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是用来提出问题的代词。古汉语中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奚”、“曷”、“胡”、“恶(乌)”、“焉”、“安”等。在先秦,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主要代人的,如“谁”、“孰”;主要代事物的,如“何”、“胡”、“奚”、“曷”;主要代处所的,如“恶(乌)”、“焉”、“安”。
(一)指代人的疑问代词:谁、孰
从所指内容看,二者都主要用来代人,但“孰”还可以代事物。从所充当的句子成分来看,二者都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但“谁”还可以作谓语。另外,“孰”经常用于选择问句,表示比较和选择,而“谁”则很少有这种功能。例如:
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史记·项羽本纪》)
②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战国策·齐策四》)
③太守谓谁?(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⑤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⑥齐王曰:“画孰最难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⑦吾孰王而可叛也?(《吕氏春秋·恃君》)
⑧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齐策一》)
例①~④中的“谁”分别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都是代人。例⑤中的“孰”作主语,代人。例⑥中的“孰”作宾语,代事物。例⑦中的“孰”作定语,代人。例⑧中的“孰”用于选择问句,表比较,作主语。
(二)指代事物的疑问代词:何、曷、奚、胡
“何”、“曷”、“奚”、“胡”四者之中,以“何”字使用得最为普遍。从指代内容来看,四者主要用来指代事物。此外,“何”可以用来代人与处所、时间、原因等,“奚”也可以代处所。从所充当的句子成分来看,四者都可以作宾语、定语、状语,偶尔也可充当主语。例如:
①敢问何谓也?(《左传·隐公元年》)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齐策一》)
④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
⑤嗟我何人,独不遇时当乱世!(《荀子·成相》)
⑥将庸何归?(《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⑦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春秋·内篇》)
⑧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汉书·王褒传》)
⑨人之耳目,曷能久熏劳而不息乎?(《淮南子·精神训》)
⑩君奚为不杀?(《韩非子·说林上》)
⑾以宋攻楚,奚时止矣?(《吕氏春秋·慎势》)
⑿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⒀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⒁相国胡大罪,陛下系之暴也?(《汉书·萧何传》)
⒂同始异终,胡可常也?(《左传·昭公七年》)
⒃何谓父兄???此之谓“父兄”。(《韩非子·八奸》)
⒄曷谓贤?明君臣,上能尊主下爱民。(《荀子·成相》)
例①~④“何”分别作宾语、定语、状语、谓语,都是指代事物,相当于“什么”。例⑤作定语,代人。例⑥作宾语,代处所,相当于“哪里”、“什么地方”。例⑦~⑨“曷”分别作宾语、定语、状语,相当于“什么”、“怎么”。例11~12“奚”、例13~15“胡”同“曷”。例16“何”、17“曷”都作主语,谓语都是“谓”。
另外,我们来谈一谈“盍”。
“盍”是“何不”的合音,在句中常作状语,相当于“为什么不”。例如:
①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②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楚世家》)
有时,“盍”相当于“何”,而不是“何不”。例如:
“盍不出从乎?”(《管子·戒篇》)即“为什么不跟从出去呢?”
(三)指代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乌)、焉
“安”、“恶(乌)”、“焉”从指代内容来看,都主要用来指代处所,也可用
来指代事物。从充当的句子成分来看,都可作状语、宾语。例如:
①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②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战国策·赵策三》)
③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左传·闵公元年》)
④齐楚之事,又乌足道哉?(《汉书·司马相如传》)
⑤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⑥路恶在?(《孟子·尽心上》)
⑦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例①~④“安”、“恶”、“焉”、“乌”分别作状语,相当于“怎么”、“哪里”,用于反问。例⑤~⑦“安”、“恶”、“焉”分别作宾语,询问处所,相当于“哪里”、“什么地方”。
正在阅读:
人称代词12-16
2019届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复习题1403-08
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04-15
武东宁(走进心灵,唤醒生命的价值)04-10
关于高校绩效工资总额核定方法的思考03-19
2019关于端午节赛龙舟的作文06-12
企业年会策划方案05-2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下总结资料09-02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05-0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代词
- 人称
- 地质学专业英语单词
- 88例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结果分析(精)
- 政务公开信息报送及考核制度
- 信号与系统作业答案
- 《物联网基础与实践》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宝安区学校筹建工作暂行规定
- 烟气 脱硫SDA技术介绍 - 图文
-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六单元 七彩管弦(一)图画展览会(选段)教学设计3 湘艺版
- 兽医病理学名词解释
- 慈悲道场忏法出入忏文
- 出资瑕疵解决方案汇总
- 机电安装材料招标技术要求
- 建设工程防水材料检测报告
- 唐洋镇中学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4 A charity show Ingrated skills教案 牛津版
-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硫、氮及其化合物单元B卷
- 大学英语听说3Unit 2
- 国家公务员最新时事:消防员呼唤职业化建设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2
- 通货膨胀
- 我所认识的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