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蒋中挺2016考研 毛中特所画重点

更新时间:2023-07-29 17:1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六个原理”和“一个灵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他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首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其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所盼。最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近代中国的国情: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的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言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的意义: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开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①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②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③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①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③“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8·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所走路径。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问。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9·扩大对外开放

30多年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国内发展如何推进,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对外开放中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战略。 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主要是在通过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综合考虑维护中国发展利益和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要求,完善有关方针政策和体制机制,使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全球其他国家带来更多的福利,与国际社会实现共同发展。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符合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 “命运共同体”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互利共赢倡导各国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通过深化合作

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是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建设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沿线各国的共同利益,是对国际合作以及球发展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10·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程度继续加大。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

必须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推动贸易平衡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提高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深化投资、贸易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为各国在华企业创造公平经营的法治环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机遇,以开放促发展。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新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增强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对于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一,经济新常态下,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新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第三,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第四,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①·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②·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③·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④·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把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相结合,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是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

13·(选)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①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②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一是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二是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

③发展基层民主

15·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第一,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第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第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第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第五,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16.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①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就是生产力”。“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

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这三个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③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第一,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第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生态红线就是国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

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17·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九二共识”

第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我们始终把坚持“九二共识”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

第二,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共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

第三,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

第四,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

第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干。

18·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习式外交”核心思想)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我们党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新兴国际关系,新在合作共赢。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 中国倡导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核心是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不干涉内政合作中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对世界和平承担的首要责任,开展对话和合作,而不是对抗;实现双赢和共赢,而不是单赢。 中国提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兴国际关系,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新中国外交实践的延续。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政治上,要树立建设伙伴关系的新思路;经济上,要开创共同发展的新前景;安全上,要营造各国共享安全的新局面;文化上,要形成不同文明包容互鉴的新气象。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的外交工作布局,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19·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0·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现阶段,党面临的四大考验

第一,执政考验。执政考验的核心就是能否长期执政下去的问题。

第二,改革开放考验。

第三,市场经济考验。

第四,外部环境考验。

新形势下,党需要应对的四大危险

第一,精神懈怠的危险。这是和平时期最容易出现的危险,也是任何长期执政的政党都要面临的重大考验。

第二,能力不足的危险。

第三,脱离群众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

第四,消极腐败的危险。消极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肌体的一个毒瘤。

21·全面从严治党

所谓“全面”就是治党要覆盖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等党的建设各个领域。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思想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包括制度建设的基础。制度治党是思想建党的有力保障,思想建党的成果不断凝结和形成为制度,思想建党的不断深化和持续进行也需要靠制度来保障和维护。

思想建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原则。思想建党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制度治党是从严治党的根本只当。从严治党,就必须严格以制度治党。

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

①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首先落实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组织建设的重点是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

②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要靠严明纪律,首要的是严明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党的纪律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

③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至关重要。作风问题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第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第二,坚持惩治不放松;第三,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第四,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7f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