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课外阅读题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23 14:03:01 阅读量: 自然科学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附件1:

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推荐表

单位名称:云南师范大学 填表日期:2008年11月15日 论文题目 作者姓名 冯玉萍 攻硕期间及获得硕士学位后一年内获得与硕士学位论文有关的成果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中传统阅读与屏幕阅读的比较研究 论文答辩日期 2007年7月8日 学科专业方向 现代教育技术 发表学术论文 (题目,刊名,时间,社会影响) 《自然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云南社会发展研究论文集》2005年7月。 论文发表之时正是2001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的第四年。研究性学习无论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作为一种课程形态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思维定势和传统学习还没有根深蒂固地成为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的小学阶段实施一些研究性学习效果应该更好,可以更容易渗入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中。 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不仅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主要还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基本行为特征和认知取向的改变。学生通过自然课中的研究性学习,保持和发展了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丰富了他们的学习体验,了解了学习过程中更深刻充实的探究经历和体验。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合作共享的个性品质,增进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研究性学习打破了自然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置身于一个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有效解决学科知识割裂的问题,建立了合理的知识结构。 论文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对作者工作及所在单位工作) 出版专著(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 获奖项目(名称、等级及时间)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语文阅读对一个人的阅读习惯的形成、技能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使用率的提高,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小学生按照现有阅读方法通过电子阅读在识记、理解和迁移方面是比普通的书本阅读有所提高?还是差不多,甚至比不上普通的书本阅读?本研究使用了运用原始群体,在较为自然的情况下进行的准实验研究方法。研究通过使用电脑屏幕进行阅读的试验组和使用纸质阅读的对照组在“识记理解”、“组织分析”和“整体把握”三个方面的测试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多媒体阅读和传统纸质阅读的分析、组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方面没有多少差别,但是在识记方中文论文摘要(论文选题的意义,论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面,特别是细节的识记方面有较大的差别,多媒体阅读的效果没有纸质阅读的效果好。 论文主要参考文献有: 1、《教育技术学》,何克抗、李文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2、《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徐文博、戴孔栋,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3、《阅读心理学》,张必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4、《网络教育应用》,祝智庭,王陆,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5、《阅读与学习心理的研究》,莫雷,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1月 6、《教育测量学》,张敏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 7、《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8、《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9、《教育科学方法研究》,孙亚玲,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7月 10、《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结合作者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运用实验研究法,在识记理解、组织分析、整体把握等三个方面对小学高年级进行了测试研究。文章在综合分析大量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多媒体阅读和传统纸质阅读的分析、组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方面没有多少差别,但在识记方面,特别是细节的识记方面有较大差别,多媒体阅读的效果没有纸质阅读的效果好。该研究对当前多媒体教学中正确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的策略、具体方法等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是对进行新课标的实践提出的富专家推有特别意义的经验总结,对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有重要现实荐理由 意义。 专家签字:刘敏昆 同意推荐 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签章):杨 林 单位公章 2008年12月17日 单位推荐意见 说明:学科专业方向包括教育管理、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和学科教学,其中学科教学要说明具体方向,如学科教学(数学)。本表可复印、附页。

分类号 密级 UDC 编号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中传统阅读

与屏幕阅读的比较研究

学 院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专业名称 现代教育技术 研究方向 研究生姓名 冯玉萍 学号 03200214008 导 师 姓名 朱云东 职称 副教授

2007年6 月25日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云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性方面与传统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它可以使学生与计算机之间进行积极而频繁的信息交换,而且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可以进行全面的监控并实施个别化处理。

第二节 研究动机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学习和使用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关于学生进行网络交流和阅读的思考。

奥地利学者理查德?巴姆伯尔杰说:“阅读首先是一种感觉的活动。人们通过视觉器官认识了语言符号,这些语言反映到大脑中转化为概念,许多概念又组合成较大的单位,成为完整的思想,然后发展成为更复杂的思维活动,联想、评价、想象等。”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③《课标》中强调学生要运用网络来进行学习、阅读并进行探究活动。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各种搜索引擎的人性化和便利化,学生在查找和收集课内外所需的各种资料的时候都会第一就想到使用网络来查询。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科技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普及应用,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并且以数字化的形式统一处理,它为各种教学思想,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特别是在基于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学习者既可以进行个别化学习,又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还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教学模式变得多种多样,可以按照个人需要进行选择。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使用,人们开始意识到教师、学生、信息资源和技术工具所构成的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教学模式对于学习环境构成的重要意义,认为它才是学习环境的核心。④

在我们的课程中有很多需要学生自己查找的资料,如作者生平和经历,某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科技资料、数据等等。在课堂上我每次检查学生搜

集来的资料的时候发现,他们通过网络收集的资料有的很简单,有的很繁杂,有的很切合需要,有的却文不对题,这些现象使我对学生通过网络来进行收集资料的能力、整理资料的能力、评价资料的能力产生了很多疑问。那么是什么导致这样的原因呢?

虽然多媒体或超媒体具有四方面的特性和功能: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得与保持;超文本功能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多媒体计算机可作为认知工具最理想的学习环境。⑤但是在多媒体和超媒体的学习中,频繁的屏幕阅读在获取信息、交流、合作学习等各种活动中,会不会对一直以来主要是进行传统的书本阅读的学生造成影响,对他们在阅读中的那些方面有影响,影响有多大,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阅读

一、阅读

阅读是通过文字信息获取知识、理解意义的认知活动。这一活动涉及多种心理因素,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更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活动过程。就心理作用看,学生阅读有其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就阅读的行为而言,学生阅读可分为感知、理解、反应和综合。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情绪、动机、兴趣、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都是直接具有调节作用的心理因素。 二、阅读心理分析

我们要求学生阅读要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这就意味着学生在阅读时,有多种因素的参与。学生愿不愿读,会不会读,能否读懂,理解是否透彻,对内容的感受如何等诸多阅读问题直接涉及到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动机、注意力、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因此,可以说学生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这些心理因素对阅读的效果有直

接的影响。

(一)阅读与感知。学生阅读时,精确地感知阅读材料,获得正确的观念,是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阅读时所需感知的材料是文字。学生凭借视觉器官——眼睛看文字,凭借语言运动器官——口读出声,再凭借听觉器官——耳吸收声音引起想象并与直接经验产生联系,形成表象。由语言文字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这便开始了学生的认知活动。

(二)阅读与思维。阅读时,思维是对阅读材料在头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阅读不仅仅停留在感知语言文字外在的表现形式上,更要由表及里,抓住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对文字有所感受。只有对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阅读才能掌握词句的内涵,对课文进行结构层次的分析,抽象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阅读中的思维参与,关键是分析语言,体会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从中抽象、概括其本质意义。只有这样,阅读活动才能透过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阅读材料的根本意义。

(三)阅读与记忆。记忆是人脑恢复起来的过去的经验的反映。阅读离不开记忆,离开记忆阅读活动就无法进行。没有对文字符号的记忆,就谈不上阅读;没有词义的记忆,就没法对阅读材料进行理解;没有对已知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对未知的探索。而且记忆是思维的基础,没有记忆就无法思考问题。阅读活动中,对语言材料的理解、积累、巩固,乃至复述、背诵,都离不开记忆。

(四)阅读与想象。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阅读时借助文字符号理解意义,再现形象,特别是对感知描写性语言时,要对语言和词句所描绘的人、事、物、景,就能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就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可以说,想象是对阅读内容理解的深化。

(五)阅读与动机、兴趣、注意。阅读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愿意读,喜欢读,这与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兴趣有直接的关系。其次,学生能不能认真阅读与学生的注意密切相关,只有当学生的心理指向集中于阅读材料时,学生才能认真阅读,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六)阅读与情感、意志、品德。在阅读中,情感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是学生阅读的能力,对阅读起着重要的调节支配作用。同时,文

学作品本身就富有感染力,需要情感体验。以情动情。阅读是复杂的活动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阅读意志,才能调节自己的行动,自觉克服困难,刻苦攻读,达到阅读目的。

三、阅读心理活动过程

学生阅读书面材料时,是从文字符号以光波形式刺激视网膜引起兴奋开始的,学生视觉感知的信息传递到大脑,再经视觉和动觉神经系统的综合作用迅速转化成文字符号的表象,并根据所掌握的语法规则将文字作正确的排列。这是一个对多层次文字符号要素的辨认过程,即从辨认字句、句子到段落、篇章,进而对文字、语义、语法、修辞进行解码加工处理。读者凭借已有的自己、经验,通过辨认、矫正、记忆、联想、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活动,获取文字符号所表述的意义。概括为:阅读材料 文字符号的光波 作用于各语言中枢 视、听动觉综合作用 积极的思维活动 理解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思。⑥

第二节 阅读能力结构

阅读能力主要由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组成。

(一) 认读能力。认读能力是对文字符号做出迅速而准确的感知、辨认的心理过程。认读能力是对文字符号感知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指认识字形、读准字音,初步了解文字意义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认读所需要的基本心理品质是感知的精确性,联想的敏捷性,记忆的准确性。

(二)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读者把感知的文字材料联系起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想象和思维,了解其本质含义的能力。由于儿童的知识经验不足,往往偏重对阅读材料表面含义的理解,而忽视认读的真正目的。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句子结构。

2、上下文联系或语境。 3、课文的主题与结构。

4、推理的作用。文章的理解不仅依赖于课文本身的特点,而且取决于学生的思维品质。要理解课文必须把文章的各个部分,各项重点联系起来,弄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推理去补充文章没有明显、详细地写出的东西。 5、阅读者的知识经验。阅读者在某个认读中的理解能力,指读者把感知的文字材料联系起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想象和思维,了解其本质含义的能力。由于儿童的知识经验不足,往往偏重对阅读材料的表面含义的理解,而忽视认读的真正目的。

(三)鉴赏能力。鉴赏能力是领略和评定文章思想内容、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的优劣美丑的能力。它包括对语言的感受力,对文章的欣赏力、鉴别能力。鉴赏能力是在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更高级的阅读能力,其中观点和情感起重要作用。

三个构成要素及其包含的子系统: 认记文字符号的能力 认读能力

认读词句篇章的能力

分析语言材料的能力 分析、抽象能力 分析语言结构的能力 分析表达方式的能力 分析思想内容的能力 阅读能力 理解能力 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综合概括能力 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 概括问题特点的能力 概括协作特点的能力 判断推理能力 语言感受能力 鉴赏能力 欣赏能力 鉴别能力 评价能力

阅读能力结构中的诸成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⑦

续表8-1

25 d 26 b 27 b 28 d 29 b 30 b 31 a 32 c 33 b 34 b 35 b 36 a 37 a 38 d 39 c 40 b 41 b 42 d 43 b 44 b 45 b 46 a 47 c 48 d 49 a 50 b c b a c c a b b c c b d c c d a c b c c b b a c a c a d c d c a a c b b c c a c c a b b c c c d c c c c b c c b b a b d b b b b b a d b d b b c b b b b b b c c d c a a c c c c c c c c a a b c c c c d c c c c 每个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如下表: 问题 标准答案 1 2 c 3 c 表8-2

4 b 5 c b 把这些原始数据进行规格化处理,并把它转换成原始得分的布尔矩阵。规格化原则是:得分为“1”,答错为“0”。

机号 答案4 答案5 答案3 答案2 答案1 Yi 1 21 4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Yi0 5 5 5 1 1 1 表8-3

续表8-3

50 9 12 18 29 33 34 35 44 45 48 2 3 4 5 6 7 11 14 16 17 19 22 24 25 28 36 37 38 47 49 8 10 13 15 20 26 27 3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0 0 0 1 1 0 0 1 1 1 0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 0 1 1 0 0 0 1 0 1 1 1 1 0 0 1 0 0 1 0 1 1 1 1 1 1 1 0 1 0 1 1 1 0 1 1 0 0 1 0 1 0 1 1 1 1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1 0 1 1 1 1 1 1 0 0 0 0 1 0 0 1 1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1 1 0 5 4 4 4 4 4 4 4 4 4 4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1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续表8-3

32 40 41 42 30 39 46 23 Yj Yj0 0 1 0 1 0 0 1 0 35 0.7 1 0 0 1 0 0 0 0 35 0.7 1 0 0 0 0 1 0 0 28 0.56 0 0 1 0 0 0 0 0 26 0.52 0 1 1 0 1 0 0 0 23 0.46 2 2 2 2 1 1 1 0 0.4 0.4 0.4 0.4 0.2 0.2 0.2 0 其中:Yi——第i个学生所得总分,Yj——第j个问题的正答数 Yi0——第i个学生的得分率,Yj0——第j个问题的正答率

第二节 测试结果

1、五年级前测结果

识记理解 试验组 正确率 正确率差值 64% 5% 表8-4

在“识记理解”部分试验组的成绩要比对照组好,“组织分析”和“整体把握”两部分试验组比对照组略差。

2、五年级后测结果

正确率 正确率差值 识记理解 试验组 53.3% 对照组 63.3% 组织分析 试验组 70% 对照组 67.7% 2.3% 表8-5

整体把握 试验组 64.4% 对照组 68% 对照组 59% 组织分析 试验组 64% -3% 对照组 67% 整体把握 试验组 68% -4% 对照组 72% -10% -3.6% 在“识记理解”部分试验组的成绩要比对照组差很多,正确率差值达到10%;“组织分析”部分试验组的成绩要比对照组略好;“整体把握”两部分试验组比对照组略差。

3、六年级前测结果

正确率 正确率差值 识记理解 试验组 62% 0 表8-6

在“识记理解”部分试验组的成绩和对照组的没有差别;“组织分析”部分试验组的成绩要比对照组略差;“整体把握”两部分试验组比对照组略好。

4、六年级后测结果

正确率 正确率差值 识记理解 试验组 56% 对照组 68.1% 组织分析 试验组 62.9% 对照组 64.9% 整体把握 试验组 66.6% 对照组 65.1% 对照组 62% 组织分析 试验组 61% -3% 对照组 63% 整体把握 试验组 66% 4% 对照组 62% -12.1 表8-7

-2% 1.5% 在“识记理解”部分试验组的成绩要比对照组差很多,正确率差值达到12.1%;“组织分析”部分试验组的成绩要比对照组略差;“整体把握”两部分试验组比对照组略好。

第九章 测试结果分析

1、五年级“识记理解”前后测比较

70`P@0 %0%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试验组试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

图8-1 五年级“识记理解”前后测比较

从上图看出五年级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识记理解”前测时有4%的差别,试验组的成绩低于对照组。而在后测时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成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竟达到了10%。前后测之间出现了明显差别。

2、五年级“组织分析”前后测比较

71pihgfedcba%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

图8-2 五年级“组织分析”前后测比较

从上图看出五年级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组织分析”前测时有3%的差别,试验组的成绩略低于对照组。而在后测时试验组的成绩却好于对照组。前后测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别。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79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