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说武汉

更新时间:2023-03-08 05:36:4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十说武汉

内容提示:

一个神话 二江交汇 三镇鼎立 四季分明 五色杂处

六音和谐 吃喝不愁 八方朝贺 九省通衢 十分灵醒

一说武汉:一个神话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地球人都知道“九头鸟就是湖北佬”,九头鸟像一个商标贴在湖北人的身上,撕不掉、摆不脱,成了湖北人的一个标志。

九头鸟又叫苍鸆(yú)、奇鸧(cāng)、逆鸧(cāng)、鸧鸆(cāng yú)、渠逸鸟、鬼车、鬼鸟。 自古以来,社会各界对九头鸟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它代表精明能干,有人则说是刁钻古怪,也有人认为它是恶魔的象征。一个鸟九个脑壳,往好的说,聪明;往拐的讲,心不齐。

人有浑名不怕。北京“京油子”,天津“卫嘴子”,河南“老乡”,江西“老表”,湖南“骡子”。亮出“湖北佬”的身份怕么事?其实“佬”并冇得恶意,原意就是指成年男人。你家只听说有“美国佬”、“英国佬”、“法国佬”,恐怕从来就冇得哪个叫“日本佬”。因为小日本从来做的就不是人事,是冇进化过来的畜生做的,最多只能叫“东洋鬼子”、“倭寇”、“小日本”“日本鬼子”。 所以,“湖北佬”就“湖北佬”,跟康巴汉子一样,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掉份。 中国古老图腾文化即“凤翥(fèng zhù音著,意思鸟向上飞)龙腾”。北方尊龙,谓之龙腾;南方(尤其是我们楚地)崇凤,凤鸣九天,谓之凤翥。长期以来,南北两大图腾龙凤呈袢,并驾齐驱。 在我国,“九”为奇数之最,最富于神秘的色彩。帝王时代,凡城门数、宫殿数、门钉数多以“九”计。“九”谐音“久”,也被当做吉利的数字。据说北京紫禁城里共有九百九十间半房子,就是因为“九”谐音“久”,象征皇权永久、江山万代之故。

楚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尊鸟崇鸟。楚人常以凤喻人。九凤是“凤”与“九”的组合,寓博大精深之意,也含美好吉祥之意。凤,是楚人的图腾崇拜;九,是楚人尊崇的数字。在楚地九是阳数之极,天高叫九重,地深叫九泉,疆域广叫九域,数量大叫九钧[jūn],危险多叫九难??屈原曾作《九歌》、《九章》,他的弟子宋玉则作《九辩》。《楚辞》中用了很多“九”字,如九天、九州、九疑、九重、九首、九衢、九合、九逝、九关等等。上古帝王颛顼(音专须zhuān xū)的后宫,也是“九嫔”[pín](皇宫中的女官名,也是帝王的妃子)。武汉“九省通衢”名扬天下,可见“九”在楚地影响之大。

凤又慢慢演化为九凤、九头凤、九头鸟、黄鹄gǔ hè hú、黄鹤等。黄鹤原本凤图腾化身之一。你家莫搞左了,黄鹤的“黄”不是“黄色”,而是“吉祥美好”。武汉民间一直视黄鹤为吉祥美好之鸟,道人(仙人)的化身,“得道成仙”的前兆,期望黄鹤给世间带来吉祥与

安宁。本来不存在的九头鸟、黄鹤,便在一代又一代武汉人心中变成了一种自由的象征。 九头鸟是凤的化身,有九个脑壳、人面鸟身。武汉民间把九头鸟看成神鸟,是智慧与力量的化身。据传说:九头鸟与大鹏鸟打架,大鹏鸟咬下九头鸟的一个脑壳,九头鸟马上就长出一个脑壳继续打,直到被咬下九个脑壳,血流不止,仍顽强抗争,绝不服降。典型的“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或许正是九头鸟这种百折不挠、永不服输的品格,才激起了武汉人对其敬仰之情,并日渐养成具有九头鸟性格特征的秉性。

“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的楚庄王“不服输”,后来果然一鸣惊人,一度问鼎中原。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推翻秦朝建立汉朝的是楚人项羽。 到了明代,我们湖北江陵籍宰辅,相当于今天国务院总理的张居正,派了9位刚正不阿、精明强干的湖北人在各地当巡按,惩治贪官,吏治(lìzhì)清明,百姓将他们称为吉祥的“九头鸟”。

世道不公,逼人抖狠,武汉独有的“打码头”的“狠气”,慢慢成了武汉人的一种个性,化作了一种血性。“楚人一枪,亡清必楚”。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也是湖北人熊秉坤。辛亥革命阳夏保卫战,蛮多武汉人连射击都冇学会就上了前线,死了一万多人,仅32人有名可查,球场街的“六大堆”,就是用志士们的鲜血“堆”起来的,埋有四千多位无名烈士的忠骨。 1861年汉口开埠,1863年英国人在汉口长江边打下了“洋码头”。1927年1月3日,武汉群众在江汉关前的苗家码头集会,庆祝国民政府迁都武汉,英租界冲出一批水兵用刺刀驱赶人群,造成了30余人受伤。群众惹毛了,在现场的码头工人用扁担、杠棒与英兵的枪杆对打。两天后,武汉30万市民举行反英大会,冲进英租界,迫使英方将租界交还中国,成就了近百年来中国人反帝斗争的空前壮举。 武汉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武汉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党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武汉曾是中国大革命的中心和抗战初期全国抗日运动的中心,第一、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政治舞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上下求索,百折不挠,留下了坚实的足迹。林祥谦、施洋、夏明翰、向警予等烈士叱咤风云,出生入死,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很多人未能到达,而从湖北大地走出去的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等却到达了陕北。毛泽东高兴地说:“九头鸟不得了,九头鸟要翻天”,这个就是充分肯定和赞扬“九头鸟”的。

1938年,全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抗战精神,共同发出“保卫大武汉”的钢铁誓言。大武汉之名,从此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1954年全国又响起了“保卫大武汉”的口号,武汉战胜了百年未遇的大洪水;1998年抗洪,“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保卫大武汉”,九八抗洪精神由此铸成。

千百年来,九头鸟的血液已经溶进武汉人的血脉,演化为一种“九头鸟精神”:百折不挠、敢为人先、永不服输。

“九头鸟”以褒义为主,贬义为辅,主要是说湖北人聪明,其优长特征可归纳为四点: 第一,睿智机敏创造了一流的大国、一流的文化,涌现出一流的人才。楚国从受封五十里地到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sù支十年的大国;楚人的音乐、舞蹈、绘画、文学等都达到相当高水平,如第一条裤子、第一双手套、第一顶帽子、第一支毛笔、第一款墨、第一把扇子、第一张折叠床、第一幅动漫作品等。湖北人才辈出、名人众多,如古代文学家屈原、宋玉,当代地质学家李四光,著名哲学家熊十力。还有正咱制造“馒头血案”的胡戈gē、唱老鼠爱大米的杨臣刚和写《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都是武汉人。

第二,大气豪爽,江湖肝胆,游侠心肠。有道是“雅兴忽来诗下酒、豪情一去剑赠人”,说的就是湖北人。古时楚国敢叫板天下第一个称王,豪气冲天,并一直影响到后来的湖北人。武汉男人三杯酒下肚成为朋友,女人们三句话投机成为知音。武汉男人爱也好,恨也罢,全挂在脸上,最讨厌“阎王要吃粑粑——鬼做”。为了“梗朋友”可以掏心掏肺,两肋插刀,不讲原则。

武汉女人一吼一闹,一媚一笑,也是直接、坦白,不喜欢“秀才做事——装秀气”。爱你时恰如清澈的汉水(也叫汉江),恨你时好似浑浊的长江水;尊称是“你家”,烦了骂“鸨bǎo妈”,惹毛了还真敢“老娘跟你拼了”。 武汉人把做人讲味口叫做“玩味”。武汉男人从骨子里不拘小节,该“玩味”就“玩味”,该咋呼就咋呼,该耍蛮就耍蛮,随心所欲,无拘无束。饿死事小,面子事大。为了玩味,那怕穷得去当裤子,也绝不可在朋友面前掉份儿。“外面装阔,屋里刮钵bō”就是其真实写照。所以,他们不会穷,因为有很多朋友。有人笑言:在武汉街头看见了愁眉苦脸的男女,那多半不是正宗的武汉人。

第三是刚毅果断。如推翻秦朝建立汉朝的是楚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也是湖北人。还有《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形王近山中将等,这些都是湖北人刚毅果断的代表。 别个位子女人叫“女人”;独独武汉女人叫“女将”。

麻将不是将,却能指挥千军万马的“麻友”们不知疲倦地修“长城”;武汉女将不是将,却能“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有人说武汉女将,冇得上海女人小资,冇得北京女人大气,冇得杭州女人精致,冇得成都女人多情,但她们爱憎分明、外刚内柔、不矫揉、不造作,就像她们下的热干面一样,不喜欢的人会说,这干的面,咽都咽不下去;喜欢的人会说,真是心里冇得月亮,我者一天不吃就欠得发齁hōu。 在武汉有句顺口溜,大人小伢都会唱:“三八妇女节,男将好遭孽,女将看电影,男将做清洁;女将坐飞机,男将坐撮箕。”现实中,武汉女将少了一分妩媚,多了几分泼辣。开句不该开的玩笑,与“国骂”齐名的“汉骂”,武汉女将功不可没。但不管是走上社会,还是下得厅堂,武汉女将绝不掉价,她们既有帅才,更是将才,在“她”的名片上,写满的是“独立”。

说远的,历史高头女扮男妆的木兰将军,哪个敢说她的将军头衔是水货?说近的,被国际政坛称为“中国铁娘子”的武汉女将吴仪,在“铁”的后面隐藏着数不清的的故事,用她的话说“几乎是从男人堆里干出来的”。 “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能跑马。”1961年被周总理亲自圈定为中国“二十二大明星”行列的黄陂丫头谢芳,字幕师把“谢方”的“方”写成带草字头的“芳”,她听说改过来要花国家蛮多钱时,没心没肺地一笑“由它去,叫起来一样的!”短短一句话,武汉女将的大度、江湖气还须解释吗?

2011年6月4日,29岁的中国选手——武汉女将李娜,在法网女单决赛中以2比0战胜意大利选手斯齐亚沃尼,夺得冠军,成为第一个捧起大满冠赛事单打奖杯的中国人乃至亚洲人。这是中国乃至亚洲在有影响的职业体育赛事上取得的最高成就,创造网坛百年奇迹。她用运动改变一切,用武汉话说:“娜”才叫玩味!

上海有姚明的高度,刘翔的速度,波波(周立波)的深度。如今我们武汉终于有了知名度和美誉度。李娜赢了!武汉赢了!湖北赢了!中国赢了!亚洲赢了!

中国女性坚韧、聪慧、美丽、内秀、吃苦耐劳,这是许多外国人对中国女性的印象。可以说,李娜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女性,有着中国女人独有的个性和美丽,同时也兼具改革开放时代中国女性的豪情、幽默和进取心。

当武汉的这位女将在举世瞩目的领奖台上用流利的英语得体、自然地发言,当她不忘用一句武汉话祝身边的朋友“生日快乐”,当现场解说员介绍这位“来自中国武汉”的法网冠

军时,全世界不由得为武汉这座城市自豪!

自打“五四”运动,中国汉字有了“她”和“他”的区分,武汉女将虽是女身却不让须眉,去掉“偏旁”的区别,也是一个大写的“人”。

第四,勇猛顽强。公元前278年,秦国部队攻破楚城,最后只剩两人被俘,结果是一个咬舌自尽,一个跳火自焚。辛亥首义时的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面对国民党的手枪拍案而起的闻一多、施洋、夏明翰等都是湖北人。

武汉打上了深深的鸟文化的历史印迹,有蛮多含有鸟名的地方,如放鹰台、黄鹤楼、黄鹂路、鹦鹉洲、鹦鹉大道??湖北省的首脑机关就坐落在武昌水果湖,靠近古老的放鹰台文化遗址。

大家晓得“九头鸟”也是遭鄙湖北人的:九头鸟戴帽子——这头戴那头要,窝里斗、心不齐。365天都想着九九八十一个损招去算计人。

九头鸟在传说中又是个灾鸟,原来有十个脑壳,后来被狗子咬掉了一个,它的血滴得哪里,哪里就有灾祸。对付它的办法就是拉灯让狗子叫,逼它赶快飞走。

湖北、武汉人,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楚人有“九头鸟”的绰号,大概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东周末年至秦汉唐宋时期,人们对楚地九头鸟肆意妖魔化。当年对九头鸟的妖化,大概缘于楚人“不服周”的性格,导致世人皆存“惧楚恐楚”心理,故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说。之后,则演化为世人讥讽湖北及武汉人的经典语言。武汉人的脸上也由此贴上了“九头鸟”的标签。

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一文中写道:“汉口的居民精明能干,但刁钻古怪,‘咒骂之名’”,说九头鸟精明强干但刁钻古怪,就像虎皮辣椒,闻起来很香,吃起来很辣,欲罢不能,“九头鸟”的含义变成了贬义。外地人对武汉的印象不是“三大火炉”之一——太热;就是武汉人是“九头鸟” ——惹不起! 真是活天的冤枉。

楚人的意识、行为一直影响着后人,每个人的缺陷都不同,但湖北人性格里也有一些共性东西,如重感情而轻理智,易冲动;重开拓而轻守成,不能持之以恒;重竞争而轻协作,合作意识不强;重调侃而轻幽默等。 湖北人作为楚人的后裔,应该继承楚文化的优良传统,涵养和培育湖北人性格上的优长,克服和摒弃湖北人性格中的缺陷,这样才有利于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湖北。

让我们展开一下想像力,武汉三镇其实就是一只栖息在水边的大鸟。左翼武昌,右翼汉口,鸟身汉阳。与水结缘,与鸟结缘,也许是天意。 说到“鸟”,还是上海“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先生说得最形象。他在《笑侃三十年》中笑侃正咱的中国股市时说:老板进去瘪三出来;人才进去棺材出来;博士进去白痴出来;杨百万进去杨白劳出来;进去的时候想发财出来的时候想发疯;握着双枪进去举着双手出来;想学巴菲特进去被扒层皮出来;小康家庭进去五保特困出来;拍着胸脯进去抽着耳光出来;男人进去太监出来;周立波冲进去周扒皮逃出来;大小非解禁去大小便失禁出来。 人倒是算了,连鸟也跟着遭殃。证券公司门口的大屏幕一直冇翻红过,一直碧碧绿。麻雀又看不懂,一个个冲上去,冲进股市的人死了,冲进证券公司的鸟死了。这就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们的股市不但玩人而且还玩鸟,连鸟都给你们玩死,那我们还玩个鸟嘛? 在武汉话里,“鸟”同“屌”。上海老大,武汉“老二”,沪一汉二。“二”在北方话里就是二百五,在武汉话里也不是个么好话,“老二”就是男人的生殖器官——“屌”。中国笑坛正咱是“北郭南周”,郭就是郭德纲,周就是周立波。周立波是“大哥大”,武汉顶多是“老二”了,算个“屌”。

通用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说:“GE(美国通用电气)的每一个下属公司都必须在其领域

内数一数二,否则,我们就会卖掉或关闭它。”中国台湾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概念中,有一种叫“老二哲学”的说法,就是不做第一,不做第三,而只是紧紧跟在排名第一的后面做老二,瞄准机会再冲第一,也就是说,事实上没有一家企业愿意永远甘居第二的,老二只是个过渡。创业者在创业之初,要学会做“老二”。

无论这个世界怎么变,老大与老二之间的斗争永远不变。老大永远吃定老二是笨蛋;老二永远抱怨老大是混蛋。不同的是老大永远明目张胆,老二永远心中暗干。 “当官要当副的,吃饭要吃素的,穿鞋要穿布的。”当副的既可以享受领导的权力,又不用担责任;只有常吃素的,才能更好地吃荤;皮鞋穿久了,换换布鞋,再穿皮鞋才有感觉。

真正的老二哲学,其实是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高境界。古德云:“欲为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又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这背后,其实暗合了一种扩大自我,砥砺(dǐ lì)自我,提升自我的追求。

有人做过研究,重庆人走路比成都人快半拍,武汉人走路比重庆人又快半拍,上海人走路比武汉人再快半拍??所以,上海一直是老大,武汉是“老二”。 先讲了“鸟”,再说点“水”。

武汉容水。早在8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武汉先民就在这片水网之地,缘水而行,傍水而居。武汉有“百湖之市” 的美誉,长江、汉水,将武汉三镇组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形成世界罕见的大江大湖大都市,这座城市与水结缘,得水独厚,得水而生,因水而兴,缘水而盛,虽深处内陆,却通江达海。水域占市域面积的25%。滨江滨湖,大小湖泊370多个,水域率、湖泊率居全国之首。人均地表水占有量居全国大城市之首,真正的“水都”与“江城”。

武汉的人文史也是一部人水相依、人水相搏的历史。 夏禹及他所治理过的汉水,与武汉渊源甚深。

夏禹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代,是我国文明社会开基者。唐代学者孔颖达训“夏”为“大”,故夏禹又称大禹,以治水英雄而传诵四千年,至今不衰。 据司马迁《史记?夏本记》记载:上古帝尧之时,“鸿(洪)水滔天”,满山为岛,平地为泽,“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大禹之父鲧(gǔn)奉帝尧之命治水无功,被杀于羽山。尧的继任者帝舜命大禹子继父业治水。他不计前嫌,冒着失败杀头的危险,率领由各路诸侯和百姓囚奴组成的治水大军,以“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左准绳、右规矩”,改堵为疏的科学治水方法,历经十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降服洪水,而他治水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的故事,也成千古美谈。大禹这种以大地测量为依据的一套科学治水方法,其原则至今仍沿用。

大禹治水成就了夏朝,也成就了大武汉,武汉打上了大禹深深的烙印。他是华夏的治水英雄,也是最早走进武汉的神话人物。武汉有着丰厚的大禹治水文化积淀,留下众多纪念大禹的遗迹。

相传,大禹于4200年前曾在武汉治水,改堵为导,导引汉江在今汉阳龟山注入长江,决江疏河,治水大功告成,形成了“江汉交汇”、“朝宗于海”的水文景观,初步奠定了武汉三镇的地理格局。因而也有人称大禹是开创武汉的“城市之父”。武汉也是除浙江绍兴大禹陵外,人们祭祀大禹的一个重要场所。

武汉与大禹有缘——与“水”相亲:大禹治水,武汉抗洪;与“三”结缘:三过家门,武汉三镇;与“夏”带故:大禹也称夏禹,汉口古称夏口;与“大”有意:大禹,大武汉??这随手拣来的联系,是上苍有意安排,还是历史巧合?大禹疏江导汉演绎“江汉朝宗”的英雄神话,与女娲wā补天、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同属于中华民族创世神话,惟有大禹更真实,更可信。大禹治水所体现出的抗洪精神,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武汉的

融贸易港口和运输中心,汉阳为旅游娱乐体育中心。

如今的武昌,是武汉高等学府集中的文化区,是武汉现代城市文化的体现;汉口则是最繁华的商业区,也是华中地区商品集散的中心;汉阳则是市政府重点发展的开发区,凸现着武汉的未来。

四说武汉:四季分明

武汉人真正气短的倒不是“自古武汉不帝都”(看得开),也不是“汉骂猛于国骂”(谁不骂人),更不是“君子动口也敢动手”(偷着乐),而是气候。热,热个死;冷,冷个死!好像只有夏天没有春天;只有冬天没有秋天。可这又是天王老子的安排,让敢说敢干看得开的武汉人也奈它不何。

和一个朋友逛街,看见路边新开了一家餐馆,朋友站在门口瞧了一眼就笑着说:“这家餐馆肯定开不长,不信过两个月你再来看。”两个月后,果然馆子关张。我问朋友:“你怎么知道它开不长?”朋友说:“你看它的名字——春秋酒店,武汉的春秋,从来就不长嘛。”

春秋太短,冬夏太长。在武汉,一寒一暑占掉一年中的十个多月,春与秋加起来也不超过两个月。其中最宜人的春光,更是稍纵即逝。常常是昨天还在穿棉衣,今天就要换短袖了,至于长袖衬衣,对不起,武汉没有属于你的季节。

三月的武汉还是春寒料峭,五月的武汉便热浪来袭。夹在中间不冷不热的短暂时光,便成为难得的“人间四月天”。

四月的武汉,草长莺飞,江面上吹来暖暖的风,熏得人想眯起眼睛,鲜艳的风筝飞过钢筋混泥土的楼顶,在湛蓝的天空下欢乐地跳舞。汉阳动物园里,孔雀抖开了骄傲的屏,刚长出绒毛的小鸭子在阳光下追逐嬉戏,空气中弥漫着青春的芳香。东湖水波潋滟,武大樱花盛开,府河滩上金灿灿的油菜花让行色匆匆的人们忍不住停下脚步??聪明的武汉人,懂得珍惜四月的好时光。

在2010年的四月,细心的人会发现身边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武汉人乘坐高铁去春游,选择高铁成了出行新时尚;城市道路上,许多靓丽的公用自行车,成为滚滚车流中的风景;汉口江滩边,一排排精致的小风车生动地旋转,不只养眼,更为路灯发电;新火车站气派的屋顶,正悄悄悄收集着太阳能;马路上的公汽不知何时变成了油电混合动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超市里甚至出现了一些食物,包装袋上标注着“碳排放量”?? 上面的文字,《大武汉》主编张丽娜写得是多么的动情!

易中天《读城记》说武汉的气候极差。夏天南风吹不进来,冬天北风却顺着汉水往里灌。结果夏天往往持续高温,冬天却又冷到零下。冬天,北方有暖气,南方有艳阳;夏天,北方有凉风,南方有海风。武汉夹在中间,不南不北,不上不下,什么好处都没有。别的地方,再冷再热,好歹还有个躲处。武汉倒好:夏天屋里比外面还热,冬天屋里比外面还冷。武汉人就在这大热大冷、奇热奇冷、忽冷忽热中过日子。

武汉的自然环境特征就是一个字:热,两个字:酷热。

有个笑话说,一个人下了地狱,阎王爷把他扔进油锅里炸,谁知他却泰然自若。阎王爷问其所以,则答曰“我是武汉人”。武汉人是不怕热的!

有首《热是武汉的宝》诗里写道:

北方的热叫烤,太阳在皮肤上征战躲到树荫下,就凉了武汉的热叫蒸,四面“暑”歌 无处可躲吸进的空气热,扇出的风热窗外的空调主机也喊热。

还有个笑话,一个东北人冬天到武汉,冻得感冒了,连忙跑回家。家人问他:“不是说武汉是火炉吗,怎么也冻感冒了?”那东北人答道:“操,他妈的零度比俺零下二十度还冷,咋整的?”东北是干冷,武汉是湿冷,浓缩的冷。

我们都晓得武汉在过去的蛮多年里,一直和重庆、南京并称“三大火炉”。既然是“火炉”,武汉人的汗就不会少流。

武汉方言研究第一人朱建颂教授在《武汉人的汗水》一文里写道:流汗是蛮讨嫌的事,但我们武汉人却能苦中作乐,用自己的智慧和乐观,创造了形象、生动、风趣的说法。

比如在通行繁体字的旧时,蛮多武汉人都把地名写成“武汗”,汉口人还自编了一条歇后语“寒毛窟眼”。“寒毛窟眼”是么事?好好想一下,对了“汗口(汉口)”唦,是不是蛮形象?那时的蛮多菜贩子还故意把“苋菜”写成“汗菜”哩。

此外,还有一些武汉人自创的语汇,比如“黑汗水流” —活动要流汗,一流汗,就把周身的灰土混合在一起了,于是脸上手上身上都是黑色,揩也揩不赢。

再如“黑汗累成白汗” ——天气铆起热,汗水铆起流,人不住气地动,汗水不住气地流。这时候再来看,先前的黑汗脏汗,早就被后来的干净汗冲起走了,所以说是“黑汗累成白汗”。

还有“四水汗流” ——这“四”,好像是上下,也好像是前后,又好像是左右,说成是“两水”不够劲,说成“六水”又太夸张,说成“四水”正合适。这个“四水”,或许是大诗人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中得到了灵感,信手拈了“泗水流”一句,撇开了原有的意思,略加扩充,变成了“四水汗流”,倒也奇特巧妙,把武汉人的乐观、幽默、机智发挥得淋漓尽致。

只有生活在“火炉”里而且又有素质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绝妙的语言。细想起来,流汗本来是正常的,不流汗(闭汗)才让人伤脑筋呢!

武汉一进伏,热得恨不得打赤巴条胯。人好脾气犟,天热火气大,故事也蛮多。 其实正咱武汉还冇热起来,北方有的位子已经热得不得了。据说这些年武汉绿化搞得比较好(市民出门500米就能见“绿”),成了“宜居城市”,已经摘掉了“三大火炉”的帽子,退居“老四”了。出门就是不坐有空调的的士,蛮多公交也开倒空调在。

70多年前热天道的一个早上,热干面在汉口诞生了。热天道过早吃热干面“烧心”,蛮多人改吃热干面的兄弟——凉面。一年四季爱煨排骨汤的武汉人,热天道还多了一道“汤”,叫绿豆汤。武汉人正咱营养跟上去了,不仅不骂“差火”。坐在有空调的房子里,喝着绿豆汤,吃着凉面,消暑去火,蛮养腰子,脾气改多了,也秀气多了。

前些年武汉人热天少不了扇子,蛮爱在扇子高头写道:“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说是朋友,你热我也热。有钱买一把,一天扇到黑。”为了一把扇子,朋友就冇得做的,你家看有几热。正咱要是哪个还拿把扇子在那里摇,别个还以为是“六角亭的院墙倒了跑出来的”(武汉骂人的话,指精神病)。要想看到扇子,不是工艺品,就是在舞台高头(么样的人拿么样的扇子扇哪里还有蛮多讲究:文扇肚,武扇胸,僧扇袖,道扇领,老年之人扇胡须,盲目之人扇眼睛,教书先生扇坐凳,花脸张臂与扇平)。要么是早锻练女将的道具,要么是采龙船媒婆手里的家伙。老百姓屋里很少有这个东西了。

热天武汉晚上街头的“竹床阵”,曾让外地人目瞪口呆(男将赤巴,女将裤衩,哈睡在竹床高头)。“后街小巷暑难当,有女开门卧竹床。花梦模糊蝴蝶乱,阮郎误认作刘郎。”大家还蛮爱以竹床的产地、大小、成色、年数长短、凉快程度拿来出来嘀下子。彼此都是街里街坊,几斤几两哈晓得,也不戳穿。就是遇到爱抬杠的戳穿漏了水,一笑了之,冇得几大个事,横直是混点,为的是打发这热得让人发毛的长夜。再说,就是皇帝用的“金竹床”又么样咧?何况冇得哪个皇帝热天道敢到武汉来,也就冇得老百姓想像中贵得不得了的金竹床。前些年处理竹床的时候,把它把别个,冇得人要;放在屋里用不着不说,还占位子;请扁担拿到乡里去,他还俏皮,问把几多钱出渣滓?跛子的屁股——俏绷了的“宠儿”成了“栽豆腐”。后来“竹床阵”,到底是么样从武汉街头消失的,蛮多精彩的故事,肯定不亚于“罗马军团”的消失,反正正咱的竹床在武汉成了“文物”。

有武汉热天特色的扇子竹床哈冇得了,几嘛咱要是在热天道的武汉街头看不到打赤巴的“赤膊党”(当然玩水除外),哈哈,“试看天下谁能敌?”我想这事,怕也是“瞎子磨刀子——快了”。

五说武汉:五色杂处

“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

武汉自古就是一座文化开放的城市,历来都是中原、荆楚、吴越、巴蜀这东西南北四大文化风云际会的交汇点。它既是由长江贯通的荆楚、吴越、巴蜀三大文化的中间地段,又是南方文化“北伐”的先驱和北方文化“南下”的门户。尤其是汉口,作为“五百年前一荒洲”,从初兴时的“五方杂居”,到开埠后的“华洋杂处”,“此地从来无土著”、“本乡人少异乡多”。不同籍贯和行业的商贾云集于此,形成的人文性格既带有鲜明的世俗特征,也同时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复合性和多元性。当年的汉口“一镇商人各省通,各帮会馆竞豪雄”,其文化的芜杂而多样。古汉正街百分之七十的商贾来自异乡他地,今天忙碌于汉正街一带的从业者,则近八成来自江浙及武汉周边地区。迄今,仅来自浙江温州一地的新一代武汉移民就多达17万人。

武汉的大门是敞开的,追新逐异,天南海北的人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栖身之地。在毗邻汉口江滩的沿江大道一带,至今仍能看到一批古建筑:从古希腊、古罗马式,到哥特式、巴洛克式,直至反映欧洲新建筑运动的作品,应有尽有,还有不少日式的矮房子。这些充满欧陆风情的建筑群,既蒙羞着一层殖民地的阴影,也浓缩着武汉人文的一种包容。

“码头文化”的流动性,赋于武汉人更多的开放性和兼容性。汉口的老宝庆码头,是湖南人的码头,就是现在他们的后代在家里讲湖南话,出门讲正宗武汉话;汉口“铁路(京汉铁路)外板子桥”讲黄陂话,一进铁路内就讲武汉话(邪门的是,就是蚊子也晓得城里城外,铁路内蛮少的蚊子,铁路外蚊子一抓一大把);汉口徐州新村的大多居民是从安徽过来支援汉口车辆厂的,退休了的老人讲安徽话,他们的下一代讲正宗的武汉话;武昌“红钢城的弯管子普通话(半武汉话半普通话)”在武汉也很有名,因为武钢聚集了全国天南地北的人?? 武汉人栖身天然大码头,接受的是四方文化习俗,因而颇具江湖气,从其“拐子”和“嫂子”的两个称呼就可看出。

武汉人通常称自己的兄长和年长的“哥们”为“拐子”。据考证,“拐子”一词追根溯源应是“江湖黑话”(又称暗语、切口)。汉口作为天下四大名镇之一,明清以来就是繁荣热闹、六方杂处的水陆码头,而码头又往往是各色江湖中人的集散地,来来往往非常之频繁,于是江湖上的一套语言、规矩、习惯总是在码头上大行其道。浸淫日久,使得一般武汉人也变得有些像江湖中人,多少沾染了些江湖习气。从武汉人的性格来看,也为明显带有精悍泼辣、好勇抖狠、快意恩仇的特点,尤其讲究江湖义气,他们骨子里更向往江湖,不妨归之为“身在闹市,心在江湖”。

“拐子”实际上原是江湖帮会中用来称呼“头领”、“老大”的暗语,武汉却把它借用来称呼自己的哥哥:大哥叫大拐子,二哥叫二拐子,小哥就叫小拐子。这一带有江湖气的话,亲切自然,显出“兄长如手足,生死与共”的情感,因此流传很快。又由于它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感情色彩厚重,又合乎本地人豪放爽朗的本性和脾味,直到今天仍然被广泛地使用着,当然江湖色彩已淡然乃至为人们所遗忘。

与之相对应的是,武汉人喜欢把熟悉、不太熟悉甚至初次见面的已婚女人统统叫“嫂子”,无异于把她们的丈夫一概视作自己的“拐子”。

北京讲礼,上海讲貌,武汉讲味。武汉人在全国爱讲两个味口:吃东西讲味口,做人讲味口。不像有的位子的人还讲一口:“冇得味口”。

外地人曾评价武汉人说话都是大嗓门,说是“到了武汉嫌嗓门小”。大嗓门(口昂)出来的“汉腔”大都中气十足、抑扬顿错、扬声居多,说话象吵嘴,让外地人感觉到武汉人从说话的字里语句间都吐出一股霸气,透出一种不服输、逞能的味道,并顿生一种敬畏。好在这在舞台上正好有了用武之地,历史上“汉腔”念白对国粹京剧的贡献,国人尽知。易中天说,武汉话和北京话一样,都具有艺术性和戏剧性。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听北京话像听相声,怎么听怎么可乐;听武汉话像听戏,有板有眼,铿锵有力。

武汉人向来胆子就大。在武汉有句俗话叫“没有杀不死的猪”,说的是普天之下没有做不了、办不了的事。“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千百年来,九头鸟的血性已经溶进了武汉人的血脉,催化出一种“九头鸟精神”:桀骜不羁、永不服输。这与其所居的环境是分不开的:长江与汉水既流淌出这座城市的文明,也犹如两条桀骜不羁的苍龙,不时咆哮着吞噬两岸的家园与生灵。武汉人“人水相搏”了几千年,也磨练铸就了一股子永不服输的韧劲。

“不服周”(意指楚庄王不服周王朝)这句话是武汉人使用频率很高的谚语,可算作武汉人“永不服输”的格言,从中足以反映出武汉人“天上地下,惟我独尊”的豪迈之气和一股子逞能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武汉这座城市,天生就有蔑视权威的传统,这一传统带有楚地狂人的印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问鼎”于天子的是楚人;第一个敢嘲笑孔子的是楚人;第一个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是楚人;第一个“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也是楚人。

从汉口在一片芦荡泽国中迅速崛起成为“天下四聚”、“天下名镇”,到张之洞“开风气之先”让武汉后发先至;从武昌首义第一枪到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从市长问总理“武汉在哪里?”到如今的“中部崛起”。所有这些,无疑都为武汉人“敢为人先”的历史诠注, 从中也折射出此地沉积久远的一股子革古鼎新之豪气。

武汉人率性、爽朗、冲动又随和机巧,从骨子里透出楚人“自由舒展,无所滞碍”的浪漫气质。失去了知音,就可以把琴摔断;实现不了远大抱负,就可以自沉汨罗江;觉得世道不太公平,就可以揭竿而起事。敢想敢为,敢破敢立,说搞就搞,搞了再说,从不考虑后果、计较得失,而且还喜欢不嘀哆(哆嗦、粘乎),搞耍拉点。一旦认准了的事,肯定会“铆起搞” ——就像用一颗铆钉铆住那样,死死钉住、不依不饶、坚韧不拔地搞个没完没了,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由此不难看出武汉人永不服输的韧劲抑或蛮劲。

波涛起伏的两江之水、天然的江湖码头,确实洗礼并铸就了武汉人一种桀骜不羁的秉性。这一点颇似那只千古毁誉的九头鸟,抑或说带着九头鸟的鲜明胎记。武汉人性情泼辣,豪爽大气,恩怨分明,毫不掩饰,虽易暴易怒,却不计前嫌。雅而不做作,俗而有韵味;好狂傲而留一丝谦卑,好摆谱而不忸怩作态,讲礼数而不善虚伪。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代表性的符号。面对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时空背景,武汉人发出了“中国只有一个武汉,世界只有一个武汉”的声音。因为“与众不同才能魅力独具”。将个性魅力的内涵赋予一座城市,是武汉人的又一新探索。

不存敬畏的人,方能敢为天下先,敢破敢立。每逢历史转折关头,武汉人便能闪射出特别的光芒。或破字当头,“惊天地、泣鬼神”;或立字当头,“立新政、寻富庶”。“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总在创造奇迹的武汉人,永远充满着一种乐观与浪漫。

著名学者顾亦兵先生说,“码头文化”的流动性,赋予了武汉人更多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码头文化”的竞争性,赋予武汉人更多的危机意识和较强的求生意志;“码头文化”的多元特征,则赋予武汉人更多的自由精神和适应能力。但“码头文化”所积淀出的“市井文化”,给武汉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历史上“码头文化”的主体成份是失去士地的农民,他们以“打码头”进入武汉,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仍未脱离小农意识,在讲义气、抱团儿、性情豪爽淳朴的同时,视野狭隘、不思进取、小富即安,使武汉这座城市缺乏一种认同感与归宿

感,随做么事,热得快也冷得快,虎头蛇尾。少了一种理性,一种智慧,一种耐性,也使今天的武汉市民身上或多或少地残存着些市井气息。

武汉不像北京那样居高临下,也不像上海那样“排外”,这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无论你从那里来,都能找到家的感觉。没有哪座城市有武汉这样博大的胸怀、宽容豁达,绝少排外、从不欺生。在这座城市,说不清谁是本地人,谁是外乡人。武汉从来不设防,外来客商很容易踏上这方热土展露拳脚,在此创业、淘金、驻留,并很快溶入到这座城市之中,成为新一代的“武汉人”。从国内外来汉求学的大专院校的莘莘学子到国外驻汉的专家学者,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即使是汉正街的“扁担”,让“乡里人进城”也能找到活路。“强龙压不住地头蛇”在武汉没有市场,相反的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只要你比我强,我就服你的周”。

武汉人胸襟开阔,豪爽仗义,不思回报。打响了首义第一枪,却不慕名利,不居功自大;国共两次合作,都选择大武汉,结果是与武汉同饮一条长江水的南京、重庆,一个当了首都,一个当了陪都。在1992年春天的那次举世闻名的“南巡”中,像当年毛泽东选择在汉亲临长江一样(在武汉,毛泽东做的最后一个重大决定,是拨通北京的电话,提议邓小平任第一副总理),武汉成为邓小平巡视的第一站,早起的“九头鸟”并未吃到多少“虫子”,尽管“开花不少”却是“结果不多”。倒是傍着港澳、挨着海路的先发了,吃政策、啃老本的先富了,而且是“一富遮百丑,麻子变金豆”。

武汉人早已习惯了付出,以其特有的庞大和深沉包容了所有的抱怨和不满。在武汉人的词典里,从不夸耀“帮过谁”,抱怨“惹了谁”,也不愿申辩“谁也没有惹”,只晓得埋头“铆起的搞”。

武汉人幽默俏皮,有点不同款。登黄鹤楼,崔颢看到的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李白看到的是“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毛泽东看到的是“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而武汉人看到的是滚滚波涛中的茫茫白帆,由此衍生出一句“黄鹤楼上看帆(翻)船”的俏皮话,用以讽剌那些幸灾乐祸、袖手旁观、见死不救的行为。 六说武汉:六音和谐

武汉长江二桥的牵引钢索,像一把巨大的竖琴耸立在长江之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钢索熠熠发光,好似一双无形的大手拨出的天籁之音远播四方??

中国源远流长的古琴及古琴艺术已于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以古琴台为背景的“古琴邮票”于2006年全球发行。藏之于名山秀水的汉阳古琴台一跃而登上国家名片,名垂青史的知音文化原本与古琴文化珠联璧合,息息相关。若无古琴则世无知音,世无知音则七弦瑶琴不能传承至今。远在洪荒时期,相传人文始祖神农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并以此定宫商、制音律,以开启民智,教化天下。创制于远古时期的瑶琴,从它面世之日起,就伴随着乐以载道的历史使命。此后,从孔夫子念念不忘的文武二圣到春秋战国,从汉魏晋唐到宋元明清,包含荆楚之地伯牙在内一代又一代琴师前贤,以丝弦为笔,以琴曲为文,书写出了中华民族礼乐文明的不朽篇章。

高山流水觅知音,这个就发生在汉阳的千古佳话早已被世人所知晓,而知音二字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早已名扬中外。黄鹤楼传说、伯牙子期传说、木兰传奇、“贱三爷”的故事、“唯楚有材”传说、卓刀泉传说、黄陂民间彩词等七项民间文学作为武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曾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汉上三大名胜”。始建于北宋,其现址在汉阳月湖侧畔,三面环水,遥对龟山。春秋时期,钟子期、伯牙琴瑟相和,高山流水觅知音。

相传在一个中秋之夜,伯牙泛舟至汉阳江口,夜泊江岸。当晚雨过天晴,明月高悬,景色清新,伯牙抚琴抒怀,调寄高山流水。琴声引来樵夫(砍柴的)钟子期在一旁聆听。

伯牙琴弦忽断,便猜想定有知音之人偷听,环顾四周,见钟子期在岸,即邀其上船就座。伯牙复续弦抚琴。“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曲高和寡的伯牙巧遇知音,不胜欣喜,二人便以兄弟相称,相约来年中秋再会。一年过后,伯牙信约再访时,钟子期已不幸病故。伯牙痛失知音,面对一丘黄土,悲痛欲绝,便在钟子期墓前,抚琴祭奠,重弹《高山流水》,寄托哀思,遂将七弦琴摔碎,长歌当哭,吟诗一首: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从此罢琴不弹。后人为纪念此事,在伯牙、钟子期相会之处,筑馆其上,建成汉上琴台,又称古琴台。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从此,人们以“高山流水”象征深厚友谊,把“知音”喻作知心朋友。

琴台知音的美好传说,应该与楚时江汉地区古乐兴盛不无关系。楚人崇巫尚卜bǔ,神秘祭祀与巫医驱病,便离不开音乐。巫的口中念念有词,亦歌亦舞,形成所谓“巫音”。“巫音”普及至民间,渐成楚人尚乐风俗。当年楚国的郢都即音乐之城,楚王喜好音乐,宋玉“识音而善文”,襄王“好乐而爱赋”。郢中“下里巴人”之歌唱,和者常达数千之众。可见当时音乐是相当民间化,武汉能演化出一个琴台胜景,与楚人好乐之风密不可分。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乐性能最佳、铸造最为精美的一套编钟,是楚地音乐发展水平的见证。武汉江夏湖泗也曾出土过大、中、小青铜角钟三件,为西周器物。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流传千年,体现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交往最真挚、最理想的对于理解、友谊、知己的感情追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交流中最本质的感情,具有世界通性。知音发生在武汉,知音文化是武汉所独有。以平等和诚信为基调的知音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性,使它成为有别于国内其他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巨大无形资产。

沿袭至今,每年举办的“武汉之夏”是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很好平台。

武汉方言属北方话语系,但与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及中南地区的湖南、广西的方言更接近。就武汉方言内部来说,汉口话因汉口镇在历史上的突出地位而闻名,被叫“汉腔”。

武汉话好懂不好学,里面的情感细节,只能在和武汉人交往的过程中慢慢体会。

武汉话和北京话一样,都具有艺术性和戏剧性。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听北京话像听相声,怎么听怎么可乐;听武汉话像听戏,有板有眼,铿锵有力。

武汉话是漂在长江里、系在码头高头的,它在三镇贩夫走卒的肩膀上晃荡,随着武汉商业的兴旺而发扬光大。

武汉三镇因地理环境、历史传统、人员构成而有所区别。武汉方言,有武昌、汉口、汉阳、青山话之分。最正宗的武汉话数汉口方言,最不标准的数青山的“弯管子”武汉普通话,最混乱的数武昌大专院校类似普通话的武汉话。 著名武汉评书艺术家何祚欢(绰号“活着欢”)说武汉话的来历:以武昌官话为基础,再在汉口与各种语言“杂交”,武汉话便产生了。

汉口话受黄陂话的影响较深,古楚方言词汇遗存蛮多,与武昌、汉阳话有些差异。青山一带东北移民较多,青山话是东北话、北京话与武昌话的杂合。在武汉方言的基础上,武汉人创立了自己的语言艺术:汉剧、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湖北小曲等。楚剧的唱腔和道白,是武汉方言和黄陂土话的混合。

武汉方言说起来琅琅上口,特别是一些口齿清晰的女将的汉腔汉调,有声有色、情趣盎然,耐人寻味。著名国学大师、语言学家章太炎曾一度主张以武汉音作为汉语的标准音。 武汉话发展有两个重要时期。一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汉口和北京、佛山、苏州四个地方成为全国四大物资集散地;二是近代以来,张之洞督鄂18年间,武汉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商业的流通带来了文化的吐纳,南北文化在此融合,不仅锻造出心直口快、热情细腻的武汉人,也逐渐历练出一套极富个性的汉派方言,演绎着属于自己的喜怒

哀乐。

1949年前,汉正街、花楼街一带是武汉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武汉话最正宗的地方。这两个地方南来北往的人最多,他们在这里求生计,当然要学说武汉话,同时他们也影响了武汉话的发展。汉正街和花楼街正是武汉最市井的地方,难怪武汉话少了几分咬文嚼字的绉绉之感,多了几分直率的铿锵烟火气。地道的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反映,表达的是地域特点和地方性格。武汉话特别能显示武汉人的热心快肠和急性子。

说到武汉话,有个人也必须说一说,他就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说是黄陂话在他手上仅以一票之差差点成了“国语”,要不黄陂人现在光靠在全国推广黄陂“国语”就可讨生计。这是真的,不是笑话,有案可查。

为提高“黎黄陂”的威望,有了黄陂话走向全国的“国语提案”。 哪晓得“背时背出十一来了”,“一、二”音不分的广东人是唱票人。黄陂话得152票跟北京话得151票,哈唱倒“151”票,只好进行第二轮。要命的是有个要投黄陂票的议员,上茅室(厕所)时又突然中了风,黄陂话少了2票。最后把前两次加在一起计算,结果黄陂话以差一票落选了。

要不武汉人现在光靠教“黄陂国语”就能发财,你家说那几养腰子。 黄陂话为么勒(这)流行?勒(这)还不晓得,“无陂不成镇”唦。 正咱是武汉远城区的黄陂区(最先叫“西陵”,后叫“黄陂县”),地少人多。因紧挨倒汉口,黄陂人又有靠小手艺外出谋生的习惯,只要是中国城镇,就会有黄陂人。特别是汉口的黄陂人蛮多,满街都可以听到黄陂话。那浓重的方言充满了乡土气息,黄(陂)孝(感)人听了感到亲切,汉口人听了觉得好玩。在汉口的黄陂人既会讲“汉腔”,也会打“土锣”(说黄陂话)。在外地碰到了黄陂老乡,奓口就说黄陂话。像台湾的黄陂同乡会、上海的黄陂路住的黄陂人,哈说黄陂话??

即使不是黄陂人,也有蛮多懂黄陂话,三不之也爱“憋”几句黄陂话,冒充黄陂人混亲戚,调侃取乐。特别是武汉人开玩笑,也爱学几句黄陂话。黄陂话给武汉人的生活增添了喜剧色彩和幽默情调。

黄陂话中的一些字或句式,硬硬朗朗却又拿腔拿调,这种风格也就展现出黄陂话的魅力。武汉人喜欢的楚剧,是黄孝花鼓戏演变而来的,演的时候当然说黄陂话。黄陂话生动诙谐,富有幽默感,用黄陂话唱戏蛮好听。京剧的拖腔,只有借用黄陂话才能字正腔圆??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湖北相声里也不时要插点黄陂话,以增加气氛。

武汉说评书的何祚欢、唱大鼓的张明智、演独角戏的田克兢,只要往台高头一站,口里的黄陂话自然就溜出来了,加上精湛的表演,台下的观众早就笑弯了腰,还几怄人的事也冇得了。

“言为心声”,武汉独特的地域和风俗,决定了武汉人“说”的不同款,反映出武汉人的鲜明性格。外地人曾评价武汉人说话都是大嗓门,说是“到了武汉嫌嗓门小”。大嗓门(口昂)出来的“汉腔”大都中气十足、抑扬顿错、扬声居多,说话象吵嘴,让外地人感觉到武汉人从说话的字里语句间都吐出一股霸气,透出一种不服输、逞能的味道,并顿生一种敬畏。好在这在舞台上正好有了用武之地,历史上“汉腔”念白对国粹京剧的贡献,国人尽知。 在武汉,形容能说会道叫“嘴劲”。嘴巴除了吃东西还能发出声音,武汉有蛮多关于“嘴”的歇后语:狗子吃糍粑——随口哒(答);狗子吃灰面——一张白嘴;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能说会道,醒倒屙尿”。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肯定是铜牙铁嘴,嘴巴特别发达,这叫嘴劲。“嘴”反映了武汉人天生快活,能说会道。比“嘴劲”差一点的“说”就叫“款”。神谈鬼款、瞎款,含有夸夸其谈的意思,“款”得过瘾,有人听下子,“款”得不是那个事,鬼的姆妈听。“款”反映了武汉人的随意和大度。

“聊天”,武汉叫“咵天”。“上说下应,越说越有劲”。“咵天”讲个互动,冇得观众,哈是演员,“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武汉所处的“天下之中”和“天然大码头”,天底下随么事都能咵,都会咵,都敢咵,“咵”反映了武汉人大大咧咧的草根性格。 “叫喊”,武汉简化为蛮传神的一个字,叫“口昂”(估计最初是由“扛码头”喊号子演变过来的),最能反映出武汉人的性格来。武汉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闹就闹,从不收倒拣倒。受了惊、受了气,就“惊口昂鬼叫”;帮忙传个话,带个信,蛮私密性的,武汉人也觉得冇得么见不得人的,不介意让“地球人都知道”,帮忙“口昂”下子。“到了武汉嫌嗓门小”。大嗓门口昂出来的“汉腔”中气十足、抑扬顿错、扬声居多,说话像吵嘴,让外地人感觉到武汉人从说话的字里语句间都吐出一股霸气,透出一种不服输的味道。“口昂”反映了武汉人藐视一切的性格。 “唠叨”,叫“嚼牙巴骨”、“嚼腮”,“十个男的九个吹,一个不吹有点坯;十个女的九个嚼,一个不嚼有点苕”。 悄悄话叫“嚁嚁话”,就像蛐蛐叫一样,蛮形象。 搭话叫“搭白”,“搭白搭白,真假分不清白;真的叫人佩服,假的就是撮白”。 汉网网友古三皇人的《武汉人口里的“滓渣”》写得蛮到位: 武汉女将嗓门大,男将声音粗,男的女的说话都爱“带渣滓”,都喜欢“充老子”,最有代表性的是“三养的”(婊子养的、么姑养的、鸨妈养的)。婊子养的不用解释,么姑指的是未出嫁的小姑娘,至于“鸨妈养的”,外地人听不懂,学不会(我曾经听过几个外地人学这句话,怎么学也不够味),就是武汉人多半也只晓得说,同样弄不懂它的意思。“鸨妈”指的是妓院的老板娘,也就是现在管“小姐”的“妈咪”。“鸨妈”本来是“管理干部”,却下海养了孩子,太丑了。这“三养的”都是骂人出身不好,在外地人看来粗俗不堪,其实它和北京人骂“他妈的”,江浙人骂“娘希匹”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说它是“带渣滓”自有道理,因为它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真正的骂人,可以说只是一种“语缀”,前缀、中缀、后缀而已,有时不带渣滓反而显得不够亲热,显得有点生疏,甚至虚伪了。哪个男的如果说话文绉绉的,不带渣滓,街上的人反而会说他“屁里屁气”,象个“姨娘”。 武汉有些人,见人打架,或因打斗者与自己素有“烟子(矛盾)”,幸灾乐祸,或事不关己,黄鹤楼上看翻船,往往会一边看热闹,一边嘲道:“幺姑养的打婊子养的,不打是老子养的”。这实在是无聊之极,可叹这种情况我见过不止一二次。江湖上曾流传一个与武汉人“带渣滓”有关的故事。说是有个武汉伢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掉了队,逢我部回撤军车,急拦之。当时有越南人会说中国话,装成解放军混上车搞“恐怖行动”,汽车因分不清真假,只是减了速,没有停。急得那位“婊子养的、鸨妈养的”大骂起来,恰好车上有位湖北人听出了真假,听得亲切,他一边喊停车,一边激动得大叫:真的,这是真的! 说来好笑,证明那位街坊确切身份的,居然是武汉的“渣滓话”。身份可以伪造,证件可以作假,唯那一口武汉的“渣滓话”是摹仿不了的。 此虽系里巷传说,不一定有其事,但它说明了一点,“鸨妈养的”是武汉的独有,且不是那么好学的。我曾经听过一些非武汉人的中国人学说“鸨妈养的”,怎么学,也不是那个味,外国人当然更是装不来的。所以这个“鸨妈养的”完全可以用来作为是否是武汉人的有效鉴别工具。

武汉话里讲客气的话蛮独特,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你家”。这个词是从“您,老人家”连读而来的。开始,只在称呼对方时使用,后来客气得多了,还变成了一个语气助词。如两个人碰到了打招呼,一个问:“吃了冇?”一个答:“吃了你家??”到了民国年间,“你家”变得无处不在。武汉人蛮顽气,爱作估人,也爱自已作估自己,对客气过头的“你家”,编了几个版本的笑话在坊间流传,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煨了你家”。

说是有个人去买鸡煨汤,碰到了隔壁的街坊打招呼。 “你家过了早冇?搞么事去唦?” “我到菜场去一下你家”。 “你家买点么事唦?”

“想买只鸡你家。买回来就杀你家,杀完了就剐人家,剐完了就剁你家,剁完了就放到铫子里煨你家,煨好了就喝你家。”

等客气完了,街坊也就被搞死了几回。 武汉一城二剧,男人唱楚(剧),女人唱汉(剧)。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京(剧)不如汉(剧),汉(剧)不如楚(剧)。

汉剧有近400年历史了。以汉命名的艺术,如汉绣、汉剧,都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正咱被称为文化遗产的,一般都有这样两重意思:古老,珍贵,濒危。 汉剧前身称楚调(又叫楚腔、楚曲)。汉调的原始发祥地是湖北襄阳,襄阳居汉水之中,上起汉中,下达汉口,因由汉水流域而发展,故称汉调,亦叫汉剧,得名非源于汉口。 汉剧声腔以二黄、西皮为主,属于皮黄腔系。汉剧的发生、发展、历经了明清时期的孕育形成期,清中至民国的成熟兴盛期,建国初至“文革”的新生,转折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抢救、保护振兴期。

汉剧角色分类颇为严谨,共分10大行当,即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汉剧的唱腔,根据本嗓、小嗓、边嗓、闭功等不同的发声,各具特点。西皮,行话叫下把,有正板、快板、摇板、流水板、垛子、滚板、倒板(导板)、马蹄调、反调以及三眼平板、二眼平板、走马平板、一字平板、反调平板。

汉剧“皮黄”的形成,以襄阳为根据,所以有襄阳腔之称,其后发展到荆沙、随州、武汉,遂形成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派。汉河派因政治、经济条件优越发展较快,同时因其靠近长江,地点居中,受外来影响,兼收并蓄,造诣较高,故跃然四派之首,形成汉剧主流。其代表人物以余洪元、吴天保、陈伯华最为知名。

戏曲的传承,以科班为组织形式,汉剧亦称班,前称楚班,后名汉班,创建于明末清初。班曰徽班,调曰汉调。汉剧在中国戏曲史上催生了京剧的产生。在京剧的形成过程中,楚调(汉剧前身)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徽汉合流是以汉调为主,融合徽、昆、梆等剧精华在北京的地方化。

汉剧首创西皮二黄板腔体系,在中国戏曲的发展史中,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国其它地方戏曲剧种,是研究我国戏曲板腔体系、戏曲音乐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创新资源。 早期汉剧主要演出历史演义及民间故事,剧目近800出,随着一大批老艺术家相继谢世,剧目逐渐失传,有些绝活或技巧也未得到传承,至使现在汉剧日常上演剧目不过100余出。 老汉口韵泡子,看楚剧过眼瘾,对戏文不光能谈个子丑寅卯来;对生旦净末丑的唱词也能哼下子,过嘴瘾,他们是最早的“粉丝”。

黄陂、孝感乡里过年玩灯时的歌舞,1926年8月正式定名叫“楚剧”。原来叫“西路花鼓”、“黄陂花鼓”、“黄孝花鼓”。人们一边踩高跷,一边唱小调。后来不踩高跷,加了锣鼓家业,按故事情节演唱,形成了一种地方戏。

楚剧搞得热闹流了的,架势只能在乡里闹哈子。演员是业余的散班子,“农忙种田,农闲演戏”;慢慢有了半职业班子(叫“凑角班”),“春紧夏松秋垮台,十冬腊月又重来”;凑角班成了职业班子,全部家当,“两头一掐,装不倒一箩筐”。 正咱兴“文艺下乡”,先前楚剧走的却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

清道光年间,楚剧偷偷进汉口。楚剧形式自由,内容谐趣俚俗,在草台高头演出。官方认为有伤风化,不让在城里演,市民却爱个饱,只好在幺子角里演,神更半夜架势。《汉口竹枝词》说:“俗人偏自爱风情,浪语油腔最喜听。土荡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土

荡,就是当时黄孝人坐船进汉口的一处水码头(正咱汉口民生路、统一街一带)。当时那个狂热劲,绝不亚于正咱的“粉丝”。

清末,楚剧由土荡移到汉口租界演,从地下到公开。最初是在汉口德租界三码头的清正茶园演,茶客点戏的报酬归戏班,戏班还从茶资中与茶园分成。戏迷多,戏班子跟茶馆都赚钱,英、俄、法、日四国租界的16家茶园也仿而效之。1912年,法租界的东华园浴池(叫“共和升平楼”),是汉口专门演楚剧的第一家戏园子;1916年前后,楚剧还走出武汉,到上海法租界演出,红得不得了。到正咱,楚剧仍是武汉市民爱的剧种之一。公园里头,戏园窦里,路边下??时不时听得倒楚剧的声音。

在黄陂乡下,楚戏唱得好,是蛮玩味的。演出前几天,乡亲们会把三朋四友,七大姑八大姨都接来看戏,蛮热闹。

七说武汉:吃喝不愁

人们常说“广东的吃,上海的穿,又吃又穿在武汉。”武汉融汇东南西北,故有“俗具五方”之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喜新厌旧,一饱口福,么事好吃吃么事,总在追赶潮流,追求时尚,讲的就是个味口。

诚如易中天《读城记》所言:武汉人嗜辣似川湘,嗜甜似江浙,清淡似闽粤,厚重似徽鲁。 相反,本土的特色小吃只是招待外来的客人才被偶尔记起。早年间,武汉一般中等生活水平的人家,都把中饭(午餐)和夜饭(晚餐)叫“正餐”,是正常的吃饭。除此以外的叫“歪餐”。“歪餐”可比“正餐”多多了,有“过早”、“过中”、“消夜”,还有“打杂”,即吃“杂食”(零食)。在武汉的歇后语中有“汪玉霞的糕点——绝酥(劫数)”一说。汪玉霞糕点,特色是“酥”,有绝酥的美誉。在武汉地区订亲的聘礼盒中,汪玉霞的喜饼,是不可或缺之物。这种风俗,不知延续了多少代人。“过早”,指早晨吃点心;“过中”,指午后(三点钟左右)吃点心;“消夜”指夜间吃酒食或点心。这三个说法,150多年前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有记载,你家看:“且慢梳头先过早”“三天(正月初一二三)过早异平常”“过早过中兼两饭”“米酒汤圆消夜好”等。

你家发现一个好玩的事冇?武汉人说“过早”“过中”,而不说“过夜”,那是因为“过夜”是指夜间睡觉,于是武汉人便作了灵活的处理叫“消夜”了,足见武汉人的精明。 如今,“过中”基本上消失了,而“过早”却兴盛不衰,甚至有升格为“正餐”的趋势。而且武汉人过早的花样越来越繁多,除了本地传统的面窝、豆皮、豆丝、热干面、发米粑粑、糊汤粉、欢喜坨、发糕,还有许多外地的小吃。不仅吃出了名气,还吃成了歇后语。 蔡林记的热干面——香喷了。 四季美的汤包——油漫了。 小桃园的鸡汤——润心了。 五芳斋的汤圆——甜蜜了。 老通城的豆皮——黄爽了。 而武汉人的“消夜”,也在大肆扩张领地。夜幕降临,从街头排档到高级酒店,消夜的人三五成群,夜半不归。看他们盘中内容,除了正规的酒茶饭菜,居然也有蛮多“过早”的项目,水陆杂陈,热辣生香。

武汉人把吃零食叫“打杂”也是有道理的。有些人生怕嘴巴闲了,总拿瓜子、花生、糖果、糕饼往嘴里塞,到了吃饭的时候又吃不下,是所谓“正餐不吃吃歪餐”,久而久之,怕是要光顾药店和医院了。

国人都知道过度的错叫“过错”,却不晓得把吃早饭叫“过早”。跟全国各地城市人大多数习惯在家里吃早饭不同款的是,武汉人习惯在街头吃早点“过早”。

行了一阵子。

旧汉口茶馆多。长江流域是茶的发源地,唐宋就时兴饮茶,茶业和茶文化蛮发达。“茶圣”陆羽就是天门人,湖北境内蛮多地方在明清就是著名的产茶区。1861年汉口开埠后,汉口是闻名中外的“茶叶港”。

茶馆是茶客喝茶、歇息、咵天、闲散的位子,也是民间艺人借以谋生的场所。老汉口的茶馆收费不高,“一杯茶水几文钱,相聚休闲咵半天。” 汉口有史记载的最早茶馆是清道光三年(1823),到宣统元年(1909),汉口有250多家茶馆,占三镇的60%。1931年武汉大水后,百业萧条,独独茶馆生意格外好。到1933年竟有1373家茶馆,是老汉口茶馆最多的时候。 老汉口的茶馆按茶桌多少分甲(30桌以上)、乙(20到25桌)、丙(10到19桌)、丁(9桌以下)四等。茶客上茶馆喝茶有蛮多规矩。早茶、中茶和晚茶,叫“三茶”。茶客要是临时有事要离开一下子,只要把茶杯靠倒茶壶放好,“跑堂”的就晓得茶客还要回来,就不会收走茶壶,别的茶客也不会占这个位子。 茶馆不管大小,都分“清水”和“浑水”。清水茶馆单卖茶、供遛鸟、下棋,后湖一带最有名;浑水茶馆除卖茶外,还有皮影戏、唱戏、说书、打牌??随么事都有,集家嘴、民生路、江汉路等热闹位子最多。 老汉口有句俗话:“行时(生意好)的酒馆,背时(生意差)的茶馆。”说的是生意好做的时候,都上酒馆;不好做的时候,都泡茶馆。开茶馆还是蛮赚钱的,就是经常有人闹事,“不是光棍(青洪帮),不开茶馆。”茶馆老板不光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要有“红黑”两道当后台。

茶馆的伙计叫“茶房”、“跑堂”、“茶博士”,蛮遭孽。老汉口有个顺口溜:“前世打爷骂娘,今世落得跑堂,吃的粗茶淡饭,睡的是八只脚的床。”考你家一下,么事是“八只脚的床”咧?

对了!就是把两个桌子拼起来唦!

八说武汉:八方朝贺

如果把长江比喻为一条中华巨龙,那么以武汉为核心的华中地区则是举足轻重的龙身。“中部崛起,满盘皆活”。

门户大开,正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在武汉的建设宏图上,已经将“城市圈”这个经济概念引进来。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核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它包括武汉及湖北省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周边城市。这里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我国中部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近期目标是,到2020年将武汉城市圈建成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这“8+1”描绘了武汉的未来,她酷似一朵正在盛开的鲜花,彰显出强烈爆发力。在市场一体化推动下,武汉的经济地理版图正被赋于新的含义,一个全新的“大武汉”轮廓日渐清晰。

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区,郑州、南昌、合肥、长沙等城市圈相互呼应,共同发展,中部地区将形成更大范围的城市经济一体化格局。“以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为重点,形成支撑经济发展和人口密集的城市群,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不仅首次正式将武汉城市圈列入中央中部崛起的10号文件,而且将武汉城市圈列为促进中部崛起的四大城市群之首。 武汉人把“圈圈”也叫“框框”。有人说正咱是一个“泛圈子时代”,唱歌演戏的叫娱乐圈,人情世故叫交际圈。城市呢,当然就叫“城市圈”。

这回武汉城市圈玩得蛮大,获批国家“两型”改革试验区——算术板式叫“8+1”。《大武汉》杂志说得蛮到位:最委屈的城市黄石、最孝顺的城市孝感、最精明的城市仙桃、最聪明的城市天门、最彪悍的城市鄂州、最安逸的城市咸宁、最出名人的城市黄冈、最憨厚的城市潜江,外加一个最市民化的城市武汉。说撩撇点,这个圈圈,冇得框框,随么事都可以“两个裁缝打架——试一烙铁”。

圈子并不是个坏东西,圈里圈外,城里城外,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英国曾经搞了个“圈地运动”,运动成了强大无比的“英帝国”,让满世界的人揞情得不得了。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历史高头,抱成团的湖北佬,还是蛮扎实的。自从“中部塌陷”后,圈圈窦里当拐子的武汉,在江湖高头也冇得么名声,其他的就更是“菜鸟”。外地人杠倒糟鄙说:“武汉就是一个大县城,其他8个地方是乡镇”。蛮爱抖狠的湖北佬还不敢翻洋。为么事?人穷志短。正咱的个社会,钱大压钱二,冇得钱,未必干抖狠?老大武汉就像个矮子,还能指望另外的8个矮兄弟?在江湖高头混不见了,当然就冇得“话语权”,搭白算不了数。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兄弟9个,就是一个班。“新九头鸟”如果还是“九头鸟戴帽子——这头戴那头要”,抱倒“天塌下来了有长子顶倒”的心态,肯定搞不好。

矮子矮,一肚子拐。国家正咱跟这个圈圈戴了个“试验区”的帽子,就是要你能真的拐出点名堂来,玩得出去。把这个大圈圈,转得像哪咤的风火轮,风风火火;像女娲补天,把“塌陷的中部”撑起来,重振“九头鸟”的辉煌。 集结号已经吹响,弟兄们,踊了!

2007年12月7日,酝酿了6年的武汉城市圈,获批国家“两型”改革试验区。湖北人的2007年,划上了一个饱含希望的句号。

这多少弥补了武汉人心头一直存在的失落感,尽管老百姓还来不及消化“两型社会”是个什么东西,但他们知道当“特区”,是一件蛮有面子的事。

9座城市,1个圈子。套用一部老电影的片名来概括,就是《1个与8个》。正咱,武汉要演一出经济版的“1个与8个”:武汉这个拐子,么样带着8个兄弟抱团突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这个圈子混得好坏,不只在于9个城市的GDP有多么垂直的拉伸,不只在于人们的收入是不是涨得都还算快,还在于人们是不是真正认同这个圈子。

说得再白一点,武汉人能不能把周边的人当成自己人?周边的人又会不会把自己当成武汉人?

鼓吹“县城论”的人说,武汉就是一个大县城,其他8个地方是乡镇。从地区发达程度来看,“8+1”并不是1个高个子率领8个矮子向前冲,而是1个矮子带着一群更矮的矮子,能不能打出去。

在试验区获批的第一时间,潜江人在网上激动地说,“潜江刚被国家批准为新特区”,天门人也在网上激动地说,“天门刚被批准成国家新特区”。年关湖北人如此激动,武汉人心里有点怕怕的。武汉人一直都把不说武汉话的湖北人叫做乡里人,这一下,武汉人和乡里人捆绑成为一体,打成一片,成为不可侵害的圈子了。如果大家不能一起成为城市人,那么就只有一起沦为乡里人了。

在“8+1”这杆大旗下,人人都在寻求新的身份定位与心理认同,希望能借此一跃,完成自己的主流化转型。武汉傍上了特区,是不是就可以像当年的深圳;黄石傍上了特区,是不是就可以成为第二个武汉;天门傍上特区,是不是就不再是农村。

新特区带来的微妙的身份的确认,在未来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比方孝感人不再说自己来自孝感,而说“我是武汉‘嫩’”,甚至干脆说“我是特区‘嫩’”,毕竟,“8+1”是以特

区身份进入试验区的审批的。这种心理提升,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本能。

城市圈中,黄石或许是个例外。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个仅次于武汉的“黄老二”,优越感今日犹存。坊间传言在武汉冲直辖市的时候,黄石曾偷偷规划过用地,一旦武汉直辖,黄石就是新省会的热门候选。所以在黄石人骨子里,除了把武汉放在眼里,其他7个城市都是“农村”。甚至于,仅次鄂A的鄂B牌照,都会给黄石人带来无比的优越感。牛A和牛C的中间,牛B!

武汉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武汉人,对同一个“圈子”里的8座城市,地理和地名感知是比较迟钝的。

把武汉和周边几个地级城市捆绑在一起,构建城市圈这个念头,早在2001年就已经酝酿。但似乎直到现在人们才略为感受到效果,比如电信部门计划把圈内城市区号统一为027,鄂州已先行试点;武汉公交集团说要尝试实施公交IC卡城市圈通用;轨道交通也可能延伸至孝感等“8+1”城市?? 种种迹象显示,“8+1”城市间的空间距离、商务距离在明显拉近,它必定在某一天给人以一个城市群体整体的印象。这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区域协作设计,类似于珠三角和长三角。问题是,这种设计是否也具有后两者的优势。

第一个提出搞武汉城市圈构想的陈文科,时为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 “我那时候提的并不是8+1,而是6+1,黄冈和咸宁没有考虑。”他操着一口浓重的鄂州口音指着地图说,“就连孝感纳入,都是农村大,城区小。”

他觉得,这至今都是武汉城市圈的最大软肋——长三角、珠三角均是城城联合,何况还都是经济繁荣的城市联合,武汉这个城市圈则是城乡结合,说这不会给城市圈拖后腿那是假话,但为了最大化促进湖北城市的发展,城市圈方案还是增补了两座城市。

在陈文科早期算盘里,武汉市13区是城市圈的核心层,外围与交往最紧密的黄石、鄂州两城率先一体化,然后与孝感、仙桃、潜江、天门四城再实现城乡一体化。

“8+1”城市圈实打进入操作阶段后,专家组遇到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各市州辖区广得难以掌控,尤其底下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贫困县。这里引入的一个概念是泛城市化,其共同特征,是行政上为城市,但经济上不城市,就连鄂州等地本身,均是从县城升格而来。思前想后,陈文科又提出了1小时城市圈的概念,距离武汉最近的城市半小时到达,最远的1个半小时到达,平均下来1小时。这样一来,城市圈的半径就缩小集中到100公里。只有这样,武汉城市圈才类似长三角、珠三角,像个“城市群”的样子。“周围8个兄弟,对武汉老大哥还是毕恭毕敬的,从成立都市圈第一天起,就希望能带着他们一起过上好日子。”陈文科说,所以各地发展的基本方针就变成了“依托大武汉,发展大孝感”,“依托大武汉,发展大黄冈”??8个城市里头有6个争当武汉“后花园”。城市圈中,武汉独大,甚至无人能够叫板。圈子是个协作体。新“九头鸟”怎么协作?是一养八,还是八养一?是一带八,还是八托一?陈文科将这种关系形容为众星捧月,“但天上光有月亮没有星星也不行”。当轨道交通承载着9城居民往来穿梭,往返武汉与8座城市,或许就像往返武昌和汉口。 说了武汉的城市圈,再来咵咵武汉的窦里。

正咱的沿江商务区,是老汉口英、法、德、俄、日等五国租界的城区。从江汉路到黄浦路,西洋人东洋人铆起开租界,汉口成了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金融中心和工商业都会,有了“东方芝加哥”的美名。也留下了一段屈辱史和痛苦,保留有原五国领事馆等74处优秀历史建筑,倒成了武汉一道亮丽的风景。

武汉著名女作家胡榴明,2000年涉足城市建筑调查研究,出版了长篇纪实《夕阳无语:武汉老公馆》,从此将城市建设史和城市文化史列入终身研究领域。多年的调查和写作,亲眼见证城市近现代建筑的辉煌成就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慘痛失误,记录于文字,言说于社会,历经七年,又出版了《三镇风情:武汉百年建筑经典》。又成为武汉市著名近现代建筑

研究专家。

1858年,清朝跟列强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增辟11个通商口岸,包括汉口。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同年设海关,叫江汉关,负责督理华洋交涉事务和稽查来往船只及进出口货物、监督税务。1861年至1898年,英、法、德、俄、日相继在汉口建立租界,即“五国租界区”;同时,英、美、俄、法、日、德、意、比、丹、荷等12国设立了领事馆,18国相继来汉通商,将汉口沿江一带大片土地建成“国中之国”,汉口成为内陆最大的通海商埠,与上海、天津、广州并称“四大口岸”、“五大商埠”(另加青岛)。

1861年3月21日,英国海军提督贺伯、参赞巴夏礼与汉阳知府刘齐衡立约,在汉口旧市镇以北、杨林口上下划定租界,面宽250丈,进深110丈,四至立石为界,合地458亩(正咱的南起江汉路,北抵合作路,西至鄱阳街,东临长江)。当时这一带地势低洼,水坑蛮多,基本无人居住。英租界设立的同年,即动工兴建英领事馆。设馆初期,馆区内建有领事馆、办公及辅助用房4栋(位于今天津路北);这些建筑皆为两层砖木结构,四周一般建有露台式券廊,它们是汉口最早出现的殖民式建筑。随后,英租界当局又在今南京路兴建工部局、巡捕房、波罗馆,现已无存。

1865年,法国在英租界下首建立法领事馆,馆内建有多栋两层西式楼房。1891年领事馆毁于大水,1892年重建。

1895年,德国在汉口划定租界,在英租界以北,但冇跟英租界毗连,就是南抵正咱的一元路,北至六合路,西抵中山大道,东至江边,占地600余亩。

1896年,俄、法两国将英、德租界之间的空余地段作为两国租界,并以黎黄陂路下首、经洞庭街至车站路江边作为两国租界线。俄租界紧接英租界,占地414亩;法租界南靠俄租界,北接德租界,占地187亩。

1898年,日本在汉口建立租界。租界位于德租界下首,南抵今六合路北,北至黄浦路,西至京汉铁路,东至江边,占地380亩。

后来,列强们得寸进尺,纷纷扩展租界并超界筑路。此时,五国租界占地已超过3000多亩。五国租界设立后,相继还有七国在汉设立领事署。

汉口五国租界区的特点是沿江设置,位置集中,面对长江,背靠京汉铁路,水陆交通便利。由于租界相互毗连,开放较早,已形成城市地段的基本格局。 在建筑空间处理上,租界区基本沿袭欧洲传统的古典主义手法:道路多采取尽端式布局,主要街道端部都有高大建筑作底景,着重显示建筑体量的高大与豪华。五国租界区的各国建筑大体反映了本国的文化背景和建筑艺术传统,但大量的建筑仍属于西方古典主义建筑形式。

武汉大胡子作家董宏猷(yóu)说:“我们花钱出国到欧美发达国家去看老房子,而我们武汉家门口有这么多老房子而随意拆除无人保护,这不仅是一种无知,更是一种犯罪!” 伴随“中部崛起”大战略,作为中国中部特大城市的大武汉,受到世界更多的关注。从1979年9月7日,武汉市和日本大芬市结为第一对“友好城市”,到现在,武汉已与16个海外城市义结“金兰”。她们是日本大分、美国匹兹堡、德国杜伊斯堡、英国曼彻斯特、罗马尼亚加拉茨、乌克兰基辅、苏丹喀士穆、匈牙利杰尔、法国波尔多、荷兰阿纳姆、韩国清洲、奥地利圣帕尔滕、新西兰基督城、加拿大万锦、瑞典博伦厄、冰岛科波沃市16个城市遍及五大洲,她们都是武汉的亲戚。

从上世纪初,武汉就梦想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并从未放弃这个梦想,当武汉以海纳百川的胸襟结交四海友城时,武汉的大发展让这一梦想变为现实:一批外国企业纷至沓来寻求商机,也引起了这些企业所在地的当地政府高度关注,也有更多的城市希望和武汉结为友城。

友城是世界了解武汉的一个窗口,也是武汉走向世界的一个平台。在武汉,“机博会”、

“光博会”、“华创会”等一批展会正在朝国际目标迈进,这些高规格的展会,正在成为一个外交平台,吸引世界各地的目光。

经历了近代工业发祥地的荣光,新中国成立后的工商业重镇,改革开放后的商贸繁荣,而今,武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2011年武汉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武汉的奋斗目标:以建设幸福武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为支撑,围绕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努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大武汉新的伟大复兴。

九说武汉:九省通衢

谈到九省通衢,论者多提及张之洞在上奏筹建夏口厅时,首提汉口乃“九省通衢”。其实早在顺治年间,武汉学者熊伯龙就已提出汉口是“九省通衢之地”。乾隆年间修编的《大清一统志》亦称“汉镇适当五达之衢”。范锴在《汉口丛谈》中也多次论及汉口为“地当天下之中”、“七省要道”、“九省通衢”。 历史上汉口有誉“九省通衢”,主要指水道,当然也涉及陆路。九省者,或实指川、陕、黔、湘、赣、鄂、皖、豫、晋九省;在中国古代思想中三为基数,九为极数,或以“九”言其多,即指与多省相通达。

武汉有着“九省通衢”的盛名,是中国最早拥有铁路的城市之一,至今已有一百年历史。早在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撰写《建国方略》时,就提出了使汉口成为“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的宏伟构想。武铁重掁“铁老大”,武汉火车站建成后,已与武昌站、汉口站并存,武汉成为全国唯一拥有武汉、武昌、汉口3个客运火车站的城市。根据铁道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武汉将跻身全国四大铁路枢纽,六大客运中心之列。 “小桥、流水、人家”,武汉不敢称。“江城”、“湖城”、“桥城”,武汉杠倒(口昂)。 今天不说江,也不款湖,只谈下子桥。不嘴木桥,不嚼石桥,不咵铁桥,只聊下子叫“桥”的地名。

过去汉阳有东月湖桥、西月湖桥、高公桥、西门桥、金石桥、板子桥、一字桥、品字桥等十多座;武昌有白洋桥(明万历年间修的,正咱还在)、紫阳桥、解放桥、积玉桥、新桥、丁字桥等三十多座;汉口有大硚口桥、小硚口桥、三元桥、六渡桥,花桥等近四十座。 明崇祯八年(1635),汉阳府通判袁焻在汉口修“袁公堤”,形成了长约11里的“玉带河”。汉水从“硚口”进,从堤口(正咱黄陂街下段东堤街处)出。在玉带河高头,每隔半里或一里路就修一座桥,修了31座,多得就像正咱的“人行天桥”。竹枝词里说“桥铺松板树垂杨,逐队蛾眉信步行。水墨轻衫红袖袄,观音阁里去烧香。”瞧一瞧,武汉该有几多叫“桥”的位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蛮多过去的桥冇得了,留下的地名却还在铆起叫。像武昌的新桥、解放桥、丁字桥、积玉桥;汉口的硚口、广益桥、六渡桥、花桥。 武汉最大叫“桥”的位子,是蛮少用的“石”字旁的“硚”,叫“硚口”。既是武汉市城区的一个区名,又是汉口城区西部的一个区片地名,曾一度还是汉口的代称,扎实吧。清道光十四年(1834)修的保寿硚,正咱还在原来的位子,它是硚口叫“硚口”而不是“桥口”的惟一历史见证,成了“活宝贝”。

正咱武汉在长江、汉水已建和在建桥梁15座。汉水上有江汉桥、汉水铁桥、江汉二桥、月湖桥(江汉三桥)、长丰桥(江汉四桥)、晴川彩虹桥(江汉五桥)、黄金桥(江汉六桥)。长江高头,从长江大桥(长江一桥),一直叫到长江八桥,还不包括已建的过江隧道和在建的地铁过江隧道。至于正咱多得要用撮箕撮的“人行天桥”,还不算。

再扯下子关于“桥”的“野棉花”。因桥成景:“西湖十景”有“断桥残雪”;“京都八景”有“芦沟晓月”;“汉阳八景”有“断桥垂柳”。因桥成事:新中国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第一部长故事片,名字就叫《桥》;美国电影《魂断兰桥》插曲《友谊地久天长》,是正式舞会高头最后的舞曲成了“国际惯例”;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插曲《啊,朋友再见》,恐怕蛮多人正咱还会唱。

因为江河之隔,所以才有了桥。

武汉因水有了灵气,武汉因桥有了气势。

武汉“两江三镇”的地理格局,桥梁一直是江城“文化名片”和城市交通节点。 九省通衢的武汉,城在桥梁上,是我国拥有桥梁最多的城市之一。 如果要以最简洁的话语概括武汉的历史,说是一段有水有桥行云流动的历史应当不为过。 百湖之城,自古不乏水桥相依。即便历经千百年的变迁,曾经的湖泊、河水消逝在地理的易动中,依然有六渡桥、磨子桥、广益桥以其不变的称呼记录着水的印迹。

江河湖泊滋润着这座城市,却又阻隔着这座城市。长久以来,两江四岸是武汉的骄傲,又是距离的间隔。

追溯到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就曾在龟蛇两山之间铺设长江浮桥。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也提出“以桥或隧道联络武昌、汉口、汉阳为一市”的设想。

然而,在烟波浩渺6400多公里的长江江面上,几千年来始终没有一座横跨长江的大桥,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

感谢毛主席的好创意:天堑变通途!万里长江有了第一桥,那年蛮多人名字叫“大桥”,还有味精缝纫机,哈赶时髦!“百桥跨长江”从武汉起步。解放前,全长6400多公里的长江上,冇得一座桥。正咱全国已建、在建跨越长江大桥超过100座。解放后的1957年10月15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修大桥只用了700多天,“苏联老大哥”出手就是不一般,蛮扎实!

打此以后,武汉成了“桥牌高手”。已聚集了全国顶尖的桥梁设计与施工队伍,使江城享有“中国建桥之都”的美誉。

长江大桥是建筑技艺的奇迹,也是独一无二的城市景观。更重要的是,它把地理意义上的“三镇武汉”第一次紧密联系在一起。

此岸与彼岸,是眺望、是照应、是距离。跨江大桥在天然的空间阻隔上划开了一道小口,城市的每一个区块瞬息间拉近。

多少年来,大桥承载了无数的行走、奔跑、跳跃、飞驰。车辆往来、人潮流动,一箱箱货品从这里运送到那里,不尽的你、我、他、她往复于相会、离别、上班、归家。桥是城市的一部分,确切地说,桥已经融入到整个城市之中、江河之上。

桥分解在武汉人生活的每一个细处,贯穿于每一个跨越,就是武汉人的生活日用本身。它不仅仅是一个建筑概念,而是一个生活概念。

如果说,长江大桥是一个时代的记忆,那么长江二桥则是让武汉这座城市重新崛起的起搏器。1995年6月18日建成通车的武汉长江二桥,刷新了武汉“三镇交通一线牵”的格局。从此开始,由长江大桥——沿江大道——长江二桥——临江大道构筑而成的闭合线,将武汉28公里的内环线完美的串联起来。环抱武汉三镇45平方公里繁华区域的长江二桥,不仅改变了城市的交通格局,也拉近了长江两岸市民的生活。繁忙的长江二桥,每天5万辆车的通行,讲述着它在繁华都市中不可小觑的重要性;到了华灯初上的傍晚,斜拉式的长江二桥就像一座姿态优美的竖琴,在喧嚣过后才显露出自己的一份幽雅。

总投资47.72亿元,即将通车的二七长江大桥,是武汉第五座斜拉桥,也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三塔斜拉桥。塔高205米的二七长江大桥,将支撑起武汉桥梁中最高的主塔。

作为武汉二环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二七长江大桥是城市的一个枢纽站,对城市交通起到承内启外的作用。承内,这就如同打通城市的“任通二脉”,让城市血液健康的循环起来。2010年,武汉市主城区跨越长江的交通已超过40万辆/日,现有的长江一桥、二桥和过江隧道共同承担的过江交通量超饱和运营也不过20万辆/日,离中心区较远的白沙洲大桥和天兴洲大桥,对城市中心区的跨江分流作用则十分有限。日交通量近6万辆的二七大桥建成后,即可承提过江交通量的15%。

启外,二七长江大桥的建成,可以极大增进武汉三镇各区域之间的沟通联系,加强武汉对外辐射能力,促进武汉大交通大物流的发展。拥有“双通齐飞”的能力,对于武汉这样一个中部城市,拉动的经济效益或呈现出几何性的放大。

正咱武汉已有7座大桥、一条隧道通车,第八座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也正在筹建中。建桥不断扩军,产业链越延越长,建桥人出江入海,跨出国门,扬名世界。中国大型桥梁市场半数以上握在武汉人手里。武汉创造了数不清的中国建桥第一,还有不少世界建桥之最。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武汉累计勘测设计大型、特大型桥梁2000多座,施工建造大型、特大型桥梁1000多座。武汉人不打“桥”牌,谁打?

中部崛起,有赖农业、交通和制造业三大基地建设,武汉肩负“支点”使命。建桥“横跨”交通和制造业,涵盖工业、建筑业、服务业,不光是产值诱人,其“支点”价值亦可观。 有路则有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不管多长,平均一半修桥梁。长江规划建桥120座,目前仅建成60座,黄河上还将再建30座桥。还有无以数计的水桥、旱桥、立交桥、高架桥,市场之大,前所未有。

武汉有很多历史文化,最新的当属“建桥文化”。武汉建桥,中国第一。武汉,中国建桥之都。武汉不仅要打“桥”牌,而且可以打好“桥”牌;武汉不仅可以担纲“中国建桥之都”,甚至可以成为“世界建桥之都”。

武汉的产品取桥名,人取桥名,这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蕴含着人们对桥的感情、期望、骄傲和自豪。

十说武汉:十分灵醒

到欧洲看旧的,到美国看新的,到中国看不旧不新的;到北京看古的,到上海看洋的,到武汉看不古不洋的。武汉的人文思考:唐代大诗人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千古绝唱,才使武汉拥有了“江城”这个儒雅而经典的称呼。而2006年,重庆将自己也冠之以“江城”之名,曾在我们这座城市掀起轩然大波。

武汉的东湖比杭州的西湖大五倍,自然风光也比西湖美,而天下人只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西湖而不知“江城五月落梅花”的东湖。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古代帝王、文人墨客的大量题字、题词、诗赋及文学艺术作品,使西湖沉淀了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提高了西湖的知名度。如一出历史名剧《白蛇传》,就使多少中外游客、痴男痴女一定要到西湖看看“断桥”和“雷峰塔”。宁波的“梁祝传说”与武汉的“知音传说”,均是千古美谈。“知音传说”已流传2300年多年,比1600余年的“梁祝传说”早几百年,但“知音传说”的影响力远不如“梁祝传说”。特别是现代,一部彩色戏曲影片《梁山泊与祝英台》,一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更使这一传说风靡海内外,深入百姓家。虽然1977年8月20日,美国政府的“旅行者”号太空飞船上面携带的铂金唱片,第一支音乐是伯牙所作的中国古代琴曲《高山流水》。

在武汉人们尽管都相信黄陂是木兰将军的故里,因为这里有木兰山、木兰湖,还有木兰将军的出生地——位于木兰山脚下、灄水之畔的双龙镇(今大城潭村),但目前全国已有十一个地方号称是木兰的出生地。说起“惟楚有材”,世人便会想起湖南岳麓书院山门上那副著名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而据《湖北通志》记载,“惟楚有材”——说始出湖北武昌(1657),比起岳麓书院的上联(1812——1817年间),还要早出约一个半世纪。据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介绍,那是后来湖南岳麓书院山长袁岘冈借“惟楚有材”作上联,门生对应下联,方成“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名句。并有史载,武昌曾有一四柱三门的木构牌楼,立于贡院街(20世纪40年代改为楚材街),与贡院大门相对,其上题有“惟楚有材”四字。此牌楼于1958年因大风而倾覆。好在2010年10月6日,“惟楚有材”牌楼重新伫立凤凰山麓。近两个世纪中,岳麓书院的楹联几乎一直彰显于社会公众,加上岳麓书院盛名的效应,其影响自然很大,而三个半世纪以来,武昌“惟楚有材”的感悟,一直深藏于文献或流传于民间,加上武昌牌楼也未得以重建,久而久之,“惟楚有材”这一名句本来是湖北和湖南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差一点成了湖南的“专利”。要不,要说武昌的“惟楚有材”,后面就加个带贬的“为晋所用”。悲哉!

烦心的事太多,跟你家出个荤打素猜的谜语玩下子:“硬的进去,软的出来”是么事?烤苕。武汉正咱有几“软”?不是说几远、几怂?而是说的“软实力”(这个词是外国佬发明的),包含城市文化、价值观念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东西。 同是“二线城市”,长沙创造了娱乐的奇迹,成都传播了闲适的生活,大连成了城市化的模本,西安保持了古都的风范。武汉咧?对“汉外人士”来说,武汉隐身在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后头,是“看不见的战线”;对“汉内人士”来说,虽然长倒“特大城市”的苕大块头,却得了“软骨病”,蛮难得硬起来。语言也是“软实力”,“多语多言”才有“话语权”。既能讲母语,又能说外语;既能款普通话,又能嘴方言。武汉人在外地,要是不憋倒说弯管子,一奓口说“汉腔”,跟别个还冇说几句,“汉外人士”马上认为你家是四川人。这些年的“川普”、“湘普”、“二人转”搞得热闹流了的,武汉咧?

武汉大学的樊星教授说“汉味文化”有三块:一个是以古琴台、行吟阁、黄鹤楼为代表的古代文人传统;一个是以辛亥革命、二七大罢工、八七会议为代表的现代革命传统;还有一个是以民众乐园、天声剧场和汉剧、杂技、“汉味说唱”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传统。曾几何时“货到汉口活,戏到汉口红”。硬指标,软实力,除了第一块牌的上海,就是位居“老二”的大武汉。正咱要跟在原先拣不上筷子的兄弟城市后头混,蛮掉底子。

武汉人既有中国人所有的优点,也有中国人缺点,还有自己的“软肋”:重情感轻理智;重竞争轻协助;重开拓轻守恒。“重竞争轻协助”暂且不说,先说“重情感轻理智”“不服周”(意指楚庄王不服周王朝)这句话是武汉人使用频率很高的谚语,可算作武汉人“永不服输”的格言,从中足以反映出武汉人“天上地下,惟我独尊”的豪迈之气和一股子逞能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武汉这座城市,天生就有蔑视权威的传统,这一传统带有楚地狂人的印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问鼎”于天子的是楚人;第一个敢嘲笑孔子的是楚人;第一个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是楚人;第一个“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也是楚人。从汉口在一片芦荡泽国中迅速崛起成为“天下四聚”、“天下名镇”,到张之洞“开风气之先”让武汉后发先至;从武昌首义第一枪到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从市长问总理“武汉在哪里?”到如今的“中部崛起”。所有这些,无疑都为武汉人“敢为人先”的历史诠注,从中也折射出此地沉积久远的一股子革古鼎新之豪气。

武汉人率性、爽朗、冲动又随和机巧,从骨子里透出楚人“自由舒展,无所滞碍”的浪漫气质。失去了知音,就可以把琴摔断;实现不了远大抱负,就可以自沉汨罗江;觉得世道不太公平,就可以揭竿而起事。敢想敢为,敢破敢立,说搞就搞,搞了再说,从不考虑后果、计较得失,而且还喜欢不嘀哆(哆嗦、粘乎),搞耍拉点。一旦认准了的事,肯定会“铆起

搞” ——就像用一颗铆钉铆住那样,死死钉住、不依不饶、坚韧不拔地搞个没完没了,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由此不难看出武汉人永不服输的韧劲抑或蛮劲。再说“重开拓轻守恒”。尽管楚人先贤给我们留下了“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鸣将惊人”的创新意识,“抚夷属夏”的开放气度和“深固难徒”的爱国情怀,以及老子、庄子、屈原等一大批名人,都对后世的行为、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理想。天真做人;世故做事。前者需要老庄的无为出世;后者需 要孔孟的积极入世。道家的哲学医治心灵;儒家的箴言指导生活。 而楚国在独步一时的青铜器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精彩绝艳的辞赋、五音繁会的音乐、翘袖折腰的舞蹈、奇异诡谲的美术。但在楚人后裔武汉人的血脉里同样也遗传了楚人先辈的很多消极的文化心理特征。楚国在发展时期,其冶金铸造、丝织刺绣、工程技术等均独步天下:最先进的青铜冶铸出自楚国;最早的铁器出在楚国;先秦漆器的数量之多、工艺之精莫过于楚漆器;最富有创造力的丝绸刺绣也出自楚国。但衰落得也比较快,至战国晚期,其工艺明显粗糙,领先地位最终被取而代之。与之相对应的现实是:上世纪80年代,在武汉诞生的四大家电-—“长江”牌音响、“荷花”牌洗衣机、“莺歌”牌彩电及“蓝波希岛”冰柜在全国享有盛名,在当时的家电市场上独领风骚,这些企业都非常重视开拓,却轻于“守恒”,后劲不足,不到十年功夫,长江“干”了、荷花“谢”了、莺歌“哑”了、希岛“崩”了。上世纪整个80年代,武汉创造出了中国众多的第一,但先荣后衰,虎头蛇尾,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网上有人这样评价武汉人:武汉这个地方,一向是全国出了名的“大县城”,这种说法不光是指城市建设的落后和破落以及现代化的发展的滞后,还意指武汉这个城市的文化层次。自然环境自然也就造就和影响了武汉人的性格特征。武汉人性格火辣,暴烈,好“讲味口”,对朋友讲义气,却不善于经商从文。武汉出不了经商奇才,武汉只能出经理级的人物。这是由武汉人的肠子决定的,武汉人的思维常常是很直的,不喜欢弯弯绕绕,喜欢的是荡气回肠的一种豪气。所以倘若在暑期的武汉的晚上,经常可以看到一堆一堆的“膀哥”在街头烧烤摊上聚众痛饮,且清一色的手拿烟枪,而且还总有若干个同样大嗓门的青春玉女或夹杂或旁坐在一起,身上总是带一些亮晃晃的与众不同的挂饰。套句俗语来说,这成了武汉的一道城市的风景线,名片级的场景。有人说武汉是“文化沙漠”,是“最市民化的城市”。

佚名在《城市的性格魅力》中说:城市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虽然个性不同,形象和精神气质各异,但都贴近着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陪伴在我们身边。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视野里总是充满了缤纷的色彩。

在全国走南闯北,涉足了中国主要大中城市,最后对17座城市作了这样的诠释: 北京最大气。在北京出头难,因为人才太多了,个个都是精英,所谓“居长安大不易”。 上海最奢华。如果考虑到中国大部分戏剧艺术都诞生在上海的话,你会意识到这是一种已经养成的传统,它是由奢侈品、舶来品促成的,跟唐代的长安类似。

大连最男性化。当许多城市煞费苦心设计自己的城市标志物的时候,大连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足球,随着大大小小的足球在这座城市的广场、公园被塑起来,这个城市男子汉的魅力也被张扬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程度。

杭州最女性化。在心理感觉上,杭州只是一座小城,在这里至多只会发生一些琼瑶式的缠绵故事。

南京最伤感。虽然南京有了马达轰鸣的巨型工厂、昼夜繁忙的空港车站、五彩缤纷的街市霓虹、行色匆匆的人流车流,但是留在人们脑海中南京的气质却仍是那么历史而又感伤的。 苏州最精致。苏州是一座建筑密度很高的城市,但是它的建筑物的高度却可能是全国最低的。因为苏州人看重的不是高度而是精致。

武汉最市民化。武汉人把那些冒充的、次等的东西叫做水货,其实从很多方面看,他们是喜欢水货的。武汉扫不尽的地摊,透露了它的农民色彩,一个区域性的大集市本色。

成都最悠闲。在成都人当中很难找到什么“工作狂”,他们宁肯少赚钱甚至不赚钱也要玩。如果你一定要他们工作,则他们便很可能把工作也变成了玩。 重庆最火爆。重庆人最常吃的一种东西是火锅,说是以毒攻毒,连毒辣辣的太阳都不怕,重庆人还怕什么。

拉萨最神秘。寺庙在其它城市现在大都成了一种单纯的观光景点,但在拉萨,它们都是藏民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神圣而且神秘。

广州最说不清。它什么都有,又什么都无。孙中山在此风起云涌;改革开放之初模范带头,但往往来势凶猛,却虎头蛇尾,无法成为城市的样板。

深圳最有欲望。深圳人工作得累,也玩得疯狂。人生何求?深圳人的幸福和快乐一点也不抽象,都是基于实实在在的物质体验。 珠海最浪漫。情人路把珠海这座城市以及它的设计者们那些超越于世俗功利目的之上的浪漫主义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西安最古朴。西安的历任市长也有同感,我们建设西安实在不易,周总理曾有过指示,西安只能动一步看一步,看一步动一步,古朴得让人无从下手去改造。

厦门最温馨。厦门人无论是在建设自己的城市,还是在维护自己的城市时,态度都十分自在、自如、自然,就像是在装修和打扫自己的小家,这种从容乃至安详,无疑来自对自己城市的“家园”之感。 香港最辛苦。尽管城市物质给予的满足十分丰富,但香港人永远觉得贫乏、欠缺和不安,这注定了你不拿出十二万分的精力出来拼搏,你就会被这个城市淹没,你就失去尊严。 台北最陌生。台北,是个处处有活力,处处有怪招,处处有机会与失足,有发财梦与邪恶的陷阱,这里唯一不变的通则就是变。立足在台北就像站在一个大漩涡中,什么都绕着你转,却什么也抓不住。

哈哈,最市民化就最市民化吧!历史高头的“九头鸟”,正咱“最市民化”,横直是误解多于理解,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市民正咱泛指居住在城市的本国公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由此看来“市民化”本无贬义,但倘与市井匪气、“文化沙漠”混为一谈,就可能失却公允了,有点打人。殊不知,武汉乃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考古学界公认的“中国古城标本”——盘龙城。也有人说武汉是“左右逢源,腹背受敌,亦南亦北,不三不四”。北京是“城”,上海是“滩”,武汉是“镇”(镇,即乡镇是也)。还有人称武汉人火气太大,喜欢骂人,“北京人没有什么不敢说的,大连人没有什么不敢穿的,广州人没有什么不敢吃的,武汉人没有什么不敢骂的。”“汉骂”的出口频率远胜于“国骂”。 人们只知道“三养的”汉骂,而不晓得还有尊称的“你家”。

武汉是平和的、宽容的、大气的,更是人文的、历史的、浪漫的。从商周至秦汉,从唐朝到明清,几乎历朝历代之沧桑烟雨都能从这座城市找出踪影。更有从灵山秀水间孕生出的千古不绝之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让这座城市笼罩在诗情画意之中,浸润出难以言表的风骚与儒雅。

《武汉之旅》这样表述武汉这座城市:3500年来,商周文化、三国楚文化、宗教文化、近代中西方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都在这里生长繁衍。就在瑰丽的自然景观之间,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这座城市激昂跳动的文化脉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泱泱大武汉,处两江四岸,三镇鼎立,九省通衢,物华天宝;为盘龙之城,黄鹤之乡,明清重镇,首义圣地,载录着大禹治水、屈子行吟、伯牙鼓琴、李白放歌、木兰从军的佳话;上演了北伐战争、二七罢工、八七会议、浴血抗日的史诗,武汉文化之大气、之厚重,历来为世人所瞩目。武汉上下几千年,依江而立,“敢为人先”和“追求卓越”是城市精神的两大特色。武汉地处楚文化圈。楚文化是古代楚人在楚地创立的地域文化,内容包括青铜冶炼工艺、丝织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6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