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三次备课

更新时间:2023-12-13 21: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单元

备课时间:2008年2月25日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三角行的认识,本单元分三段安排:第一段,认识三角行的基本特征,包括认识三角行的底和高,了解三角行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第二段,学习三角行的分类与内角和;第三段,认识等腰三角行、等边三角行及其特征。最后安排了练习三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认识。 教学理念:

让学生联系现实情境认识三角行,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探索并发现三角行的一些特征,在动手操作和解释交流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活动中,发现并认识三角行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三角行的底和高,认识直角三角行,锐角三角行和钝角三角行以及等腰三角行和等边三角行,知道三角行的内角和是180度。

2、使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三角行,会测量或画出三角行指定底边的高,能根据三角行内角和以及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或实际生活问题,能判断一个三角行是什么三角行。

3、使学生在由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

4、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能和同学交流和作,进一步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三角行的底和高,认识直角三角行,锐角三角行和钝角三角行以及等腰三角行和等边三角行,知道三角行的内角和是180度。

2、使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三角行,会测量或画出三角行指定底边的高,能根据三角行内角和以及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或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

能根据三角行内角和以及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或实际生活问题,能判断一个三角行是什么三角行。 教具准备:

投影仪、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1、三角行的认识?????????2课时 2、三角行的分类和内角和?????2课时 3、等腰三角行和等边三角行????1课时 4、练习三????????????1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2008年2月25日 教学内容: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

2、使学生会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会测量或画出指定边上的高,能根据三角形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三角形边的长短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分组准备4根不同长度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画三角形

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能见到三角形?(指名学生说) 提问: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吗,试试看。 学生动手做,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 先让学生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方法)

小结:这些图形虽然材料不同,大小不同,制作的方法也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有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画一个三角形) 提问:三角形有几个角、几个顶点,几条边。指名学生上来说一说。 小结: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个角、三个顶点和三条边。 二、认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小组活动

要求:每组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4根小棒,任选其中3根围成一个三角形,看看一共有多少种方法?

学生围,教师了解学生围的情况。

全班交流:你选用了哪3根小棒围三角形,结果怎样? 板书:10、5、6 行 6、5、4 行 10、6、4 不行 10、5、4 不行

提问:任意选择的三根小棒,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而有的就不行呢?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三根小棒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和都大于第三根小棒,这时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三、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2008年2月25日 教学内容:三角行的底和高 教学要求:

使学生在操作中体会高的概念,感受底和高的相应关系,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画出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具准备:

小三角形、小棒、图片、吸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一个三角形,指明说出它的边、角和顶点。

口答:下面两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为什么?

3厘米 3厘米 7厘米 4厘米 3厘米 6厘米 二、教学新课。 1、出示图,要求:

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是多少厘米吗?

学生量后交流,使学生明确哪一条线段的长度是高。

2、出示一个三角形,作一条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三、练习。

1、完成试一试。

学生测量后,指明说说测量高的方法,进一步体会高的概念。

2、学生取出一张三角形图片按要求由指定顶点向对边练习画高。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作三角形的高,就是经过一个顶点作底边的垂线,定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三角形高的长度。

思考:还能画出其他边上的高吗?怎样画?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画好后交流,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 4、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组与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指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一题。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备课时间:2008年2月25日

教学内容:三角行的分类与内角和 教学要求:

1、通过对一些三角形的每个内角大小的观察、比较、分类,使学生认识三角形可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通过猜想、验证,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3、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初步感知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

教学重点:

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教学难点: 三角行的分类

教学方法:尝试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进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中的6个三角形,提出要求:你能说出下面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 什么角吗?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选第1号图形,指导学生说出:(1)号三角形有2个锐角和1个直角。 出示表格,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照这种样子把表格填写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了解学生填的结果。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2、提问:仔细观察这张表格,这些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怎样分,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给于适当指导。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3)、出示集合图,让学生试着填。

出示填好的集合图,让学生说说对它的理解。 教师小结。 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第1题,强调让学生“任意画”。

指导学生用三角尺上的角去比较,得出所画三角形的类型。 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连线。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理由。 第3—5题

学生根据要求动手操作

全班交流,说出思考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6、7题

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学生画,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第四课时

备课时间:2008年2月25日 教学内容:三角行的内角和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验证,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初步感知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

教学重点:

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教具准备: 三角尺。 教学进程:

1、出示三角尺中的一个,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尺上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引导学生说出90度、60度、30度。

2、出示另一个三角尺,引导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90度、45度、45度。 提问:请同学们任选一个三角尺,算出他们三个角一共多少度? 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

3、师小结:三角尺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问:是不是任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呢?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任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们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再求出它们的和,然后小组内交流。 2、学生小组活动,教师了解学生情况,个别同学加以辅导。 全班交流:让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以及它们的和。 3、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任何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利用三角形的这一性质,我们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试一试

1、要求学生先计算,再用量角器量,最后比较结果是否相同? 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

2、教师说明:即使结果不完全一样,是因为测量的结果存在误差,我们还是以 计算的结果为准。 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算法。 第2题

计算三角形三个角的内角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 180度。

第3、4、5、6题

通过操作、计算,使学生认识到:不管三角形的大小怎样变化,它的内角和是不会变化的。 重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课时

备课时间:2008年2月26日

教学内容:等腰三角行和等边三角行。 教学要求:

1、在实际的操作中,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具体要求画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学生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 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 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行和等边三角行的特征。 教学方法:操作法 教学进程:

一、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教学例一,认识等腰三角形

讲述:请每个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量一量这三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并纪录下来。

2、学生操作。

3、提问:这三个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三角形都有两条边是相等的。

4、师小结:向这样,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

出示图,提问:照下面的方法剪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学生小组内讨论。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 出示等腰三角形,介绍各部分名称。

5、讲述:请同学们用量角器量出两个底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 6、教学例2,认识等边三角形。 1)、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等边三角形。学生小组活动,要求:通过量一量,看看这个三角形有什么特征?教师个别辅导学生。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这些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相等。 师小结:像这样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7、提问;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也相等。

8、学生照样子用一张正方形纸剪出一个等边三角形。 介绍剪的方法。 二、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1--7题 第六课时

备课时间:2008年2月26日 教学内容:练习三 练习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活动中,发现并认识三角行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三角行的底和高,认识直角三角行,锐角三角行和钝角三角行以及等腰三角行和等边三角行,知道三角行的内角和是180度。

2、使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三角行,会测量或画出三角行指定底边的高,能根据三角行内角和以及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或实际生活问题,能判断一个三角行是什么三角行。 练习理念:

让学生联系现实情境认识三角行,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探索并发现三角行的一些特征,在动手操作和解释交流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练习重点:

能根据三角行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或实际生活问题。 练习进程:

一、应用已掌握知识,解决1、2、4、7题。 1、完成第1题

由学生先判断是什么类三角形,再做出底边上的高。 师寻导。

2、完成第2题

本题稍有难度,只给出一个角,根据此角判断出是哪类三角形。 根据要点,仔细判断。 3、完成第4题

根据已掌握的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判断。 学生自己完成后,交流。 4、完成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怎样分类 教师参与活动

二、应用已掌握知识,解决3、5题。 1、完成第3题

拿出三角尺,同桌合作。 拼一拼,想一想 交流有没不同的拼法 2、完成第5题

利用准备好的小棒,摆试试。 小组内交流摆法。 三、解决第6题

1、观察图形,仔细审题。 2、各自完成自己的计算。 3、小组交流结果 4、全班交流。 四、练习小结 布置作业:

做:补充习题P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6e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