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历年大题(答案背诵版)

更新时间:2024-06-26 18: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崔晨 09620109

学弟学妹考研顺利!

运动生理学历年大题汇总

【00年】 简答题:

1. 脑垂体分泌的激素有哪些?(不需写出生理作用)P45

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促黑激素

2. 简要叙述目前解释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的学说及主要内容。(P180)

1) 2) 3) 4) 5) 6)

衰竭学说:体内能源物质的耗尽。

堵塞学说:机体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堆积引起的。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运动过程中血液的pH值下降、细胞外液水分及离子浓度发生变化、血浆渗透压改变等都可能引起运动性疲劳。

保护性抑制学说:运动时,大量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相应的细胞,导致这些神经细胞“消耗”增多,为避免进一步消耗,当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保护性抑制。

突变学说:由于运动过程中 a肌肉疲劳时能量消耗b肌力下降c肌肉兴奋性改变 三者之间的关系改变所致。

自由基学说:由于肌膜破裂和内质网膜变性使血浆脂质过氧化(LPO)反应水平增高,从而致使肌肉工作能力下降,引发疲劳。

3. 什么是基础代谢?影响人体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P87)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正常睡眠8h后,清醒、静卧、空腹和环境温度在20~25℃条件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是指单位时间里的基础代谢。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和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

4. 简要叙述无氧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P172)

1)肌纤维类型及其糖酵解能力——快肌的糖酵解能力比慢肌好,适合从事无氧工作 2)缓冲乳酸的能力——缓冲对、肺呼出二氧化碳、肾的排氢保钠

3)肌细胞和脑细胞耐受乳酸的能力——氢离子浓度的增加会影响脑细胞的正常工作,导致运动能力下降。

5. 维持血液酸碱环境的物质基础是什么?(P31)

血浆中的缓冲对:

NaHCO3 Na2HPO4 Na-血浆蛋白 H2CO3 NaH2PO4 H-血浆蛋白 红细胞中的缓冲对:

K-Hb K-HbO2 K2HPO4 KHCO3 H-Hb H-HbO2 KH2PO4 H2CO3

论述题

1. 什么是心输出量,有哪些影响因素?(P47)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成为每分心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影响因素:

1. 每搏心输出量:

1)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即前负荷,与静脉回流量有关 2)动脉血压,即后负荷 3)心肌收缩力 2. 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心率的增加可提高心输出量。但超过一定水平,如180次/分,由于喜丧过度消

耗能源物质,心肌收缩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心率加快,舒张期缩短,心室缺乏足够的充盈时 间,导致充盈不充分,可导致心输出量反而下降。

2. 叙述位相型反射的反射弧。

3. 分析脑干网状结构在产生感觉和机体运动中的调节作用。(P125)

产生感觉:特异投射系统传导途径中神经纤维上传经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的神经元发生

1

崔晨 09620109

学弟学妹考研顺利! 联系,在网状结构内反复交换神经元,然后上传至丘脑,在进一步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因此,这一感觉投射系统的上行纤维失去了专一的特异性感觉传导功能,其功能是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机体运动:

1.对肌紧张的调节:切去动物大脑会出现“去大脑僵直”,是一种伸肌紧张亢奋状态。

网状结构中存在a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抑制区(较小,活动弱);b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易化区(较大,活动强)

2. 对姿势的调节:由脑干整合而完成的姿势反射有

a状态反射:头部空间位置改变、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反射性地改变躯体的肌肉紧张性 b翻正反射:正常动物可以保持站立姿势,若将其推倒则自己可以翻正过来

c旋转运动反射:人体主动或被动旋转时,或身体向前后、左右倾倒时出现一种调节躯体的反射活动 d直线运动反射:人体主动或被动发生直线加速度运动时发生肌肉紧张重新调配的反射活动(升降、着地)

【01年】 简答题

1.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有哪些?(P56)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2)心脏收缩力量 3)重力与体位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5)呼吸运动

2. 简述人体运动时能量的供应。(同02.一)

3. 影响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同04.2) 4. 简述判断疲劳的方法(P194)

1) 主观感觉法:通常用身体疲乏的过程来反映,可分为稍累、累、很累、精疲力竭几个等级。

2) 观察法:除去运动员的不努力因素,在运动过程中,观察到运动员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能力下降等??,

可判断出

3) 机能指标测定法:1心率 2尿蛋白 3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计数 4最大摄氧量 5 PWC170间接测定

6无氧工作能力测定 7免疫机能指标 8心电图 9血清睾酮 10血清皮质醇 11血清肌酸激酶 12血尿素氮 13动脉血压 14连续五次肺活量

5. 简述促进机体工作能力恢复的措施。(P183)

1)整理活动 2)睡眠 3)营养手段

4)物理手段:按摩、理疗、桑拿浴、冷水浴、盐水浴、气功 5)医学手段:针灸、中草药补剂

论述题

1. ☆☆试述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关系:类型?运动)P21

答题:

快、慢两类肌纤维百分比组成与某些基本素质密切相关(快肌百分比组成无氧代谢能力强,与速度、爆发力素质有关;慢肌纤维百分比有氧代谢能力强,不易疲劳,与一般耐力和力量耐力有关) 肌纤维类型与专项运动能力密切相关(短跑等快肌纤维占优势,长跑等慢肌纤维占优势,但也有例外) 参加时间短、强度大的项目运动员,骨骼肌中的快肌纤维百分数较从事耐力项目员和一般人高。 从事耐力项目的员的慢肌纤维白分比高于非耐里项目的员或一般人。 既需要耐力又需要速度的项目员,其肌肉中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百分比相近 知识梳理:

肌肉按照收缩功能可分为快肌和慢肌

①慢肌纤维中a氧化酶系统活性高;b氧化反应场所——线立体体积大数量多;c周围毛细血管数量多;d肌红蛋白含量大②快肌中与无氧代谢有关的酶活性高(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 由于它们的特征决定:

1.收缩速度上,快肌快;2.肌肉力量上,快肌力量大;3.产生疲劳上,快肌易疲劳 4.氧化能力,慢>快5.无氧代谢能力,快>慢

2

崔晨 09620109

学弟学妹考研顺利!

2. 举例说明如何确定运动员训练的负荷量。(P191)

1心率 2动脉血压 3血乳酸值 4 PWC170或PWC150 5氧脉搏

【02年】 简答题

1. 简述血液的主要功能。(P32)

1)运输 2)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3)防御和保护

2.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P54)

1)每搏输出量 2)心率 3)外周阻力 4)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比例

3. 何谓稳定状态?它可以分为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P180)

在一定强度的周期性项目运动过程中,当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及机体工作能力均处于一个较高的、变动不大的水平上,此时的功能状态称为稳定状态。 可分为:真稳定状态、假稳定状态

真:机体摄氧量能满足需氧量,常见于强度小、持续时间长的有氧运动项目,机体能维持较长时间 假:机体摄氧量不能满足需氧量,常见于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的有氧运动项目,机体不能维持较长时间

4. 简述产生运动性疲劳的原因。(同00.2) 5. 简述准备活动的作用。(同04.1) 论述题

1. ☆☆人体运动时能量供应系统有哪些?试述它们各自的特点。(P87)

答题:

肌肉收缩时所消耗的能量来源于ATP的水解放能反应,所以ATP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物质。 供能系统有三大种:

1)ATP-CP系统:机体利用CP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合成ATP,不需氧,终产物肌酸,持续时间7~10s,ATP合成速率最快,适合爆发、力量、持续时间短的项目。

2)糖酵解系统:机体利用肌糖原或葡萄糖酵解所释放的能量合成ATP,不需氧,终产物乳酸,持续时间1~3min,ATP合成速率较快,适合爆发、力量、持续时间适中的运动项目。

3)有氧氧化系统:机体利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合成ATP,需氧终产物CO2、H2O、尿素等,持续时间3min以上,ATP合成速率较慢,适合爆发、力量较小,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项目。 运动时三种途径都参与供能,但是合成ATP速率依次递减,所以适合项目的趋势是 强度↓ 耐力↑ 知识梳理: 能源系统 ATP-CP 糖酵解 有氧氧化

底物 CP 肌糖原或葡萄糖 糖、脂肪、蛋白质

反应条件 不需氧 不需氧 需氧

终产物 肌酸 乳酸 CO2、H2O、尿素等

持续时间 7~10s 1~3min 3min以上

ATP合成速率

最快 较快 较慢

对应的运动项目 100m跑、50m游泳、跳远、跳高、举重

400m跑、100m游泳、1km场地自行车

马拉松、50km竞走、公路自行车

2. 试述长跑运动员身体的结构、机能特点。(参照06.7,同12.20)

【03年】 简答题

1. 什么是呼吸?呼吸有哪些环节组成?(P68)

3

崔晨 09620109

学弟学妹考研顺利! 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由三个环节组成:1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内呼吸

2. 什么是运动技能?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同09.1) 3. 何谓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正常人的基础代谢率为多少?(同00.3)

20—30岁 男157.8 KJ/(m2·h),女146.5 KJ/(m2·h)

4. 动脉血压是怎样形成的?(P53)

动脉血压是在心血管系统内有足量的血液充盈的前提下,由心室射血、外周阻力和大动脉弹性的协同作用下产生的。

5. 简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同04.1) 论述题

1. 运动中的呼吸方法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P83)

1) 节制呼吸频率,加大呼吸深度:呼气过快过浅,肺泡无效腔增大,妨碍肺泡通气;过深过慢,肺

换气受阻,所以应有意识地控制呼吸频率、加大呼吸深度,提高肺泡通气量和肺泡气更新频率。 2) 减少呼吸通道阻力:在剧烈运动时,为减少呼吸道阻力,减少呼吸肌的额外负担,延缓疲劳出现

及增加散热,常用以口代替鼻,或者口鼻并用的方法,但是注意不要开口过大。

3) 呼吸动作与技术动作吻合:呼吸形式、时相、速率、深度以及节奏等,应随着动作技术的变化进

行调整,这不仅能保证动作的质量,同时还能推迟疲劳的出现。

4) 合理利用憋气:憋气好处1.反射性地加强肌张力。2.为运动环节创造良好的收缩条件等。要注意

合理1.憋气前吸气不能太深。2.呼气肌强劲压迫胸腔时“嗨”声呼气。3.憋气用于决胜时刻。

2. 试述儿童、少年骨骼肌的特点及其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中应注意的?

【04年】 论述与计算

1. ☆☆论述准备活动的生理意义(P177)

1) 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和促进相关运动中枢之间的协调:通过进行与专项有关的准备活动,可以巩固

之前建立起来的与专项技能有关的各种条件反射,促进相关运动中枢的协调。

2) 使体温升高,提高代谢水平:1.体温升高是机头粘滞性下降,提高收缩舒张速度,增加力量。2.血红

蛋白和肌红蛋白释放更多的氧,增加肌肉内氧供应。3.代谢酶活性增强,代谢水平提高,加快供能速率。4.提高神经和肌肉组织的兴奋性。5.增加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防治运动损伤发生。 3) 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内脏器官机能动员比较慢。准备活动使心血管中枢和呼吸中枢有了兴奋性

提高的痕迹,能使随后的正式运动中中枢神经调节功能得到加强。

4) 调节赛前状态:积极的准备活动可使大脑皮层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一方面可缓和赛前紧张、焦虑的

情绪,另一方面也可防止运动员对比赛产生冷漠、打不起精神等不良情绪。

2. ☆☆试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促进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P162)

1) 充分利用各感觉机能间的相互作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多种感觉机能参与下同大脑皮层运

动中枢建立暂时的神经联系。本体感觉对形成运动技能尤有特殊的意义。人体各种感觉都可以帮助肌肉产生正确的肌肉感觉,没有正确的肌肉感觉就不可能形成运动技能。

2) 充分利用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大脑皮层适宜的兴奋性是建立反射和形成运动动力定型的良好条

件。所以要做好思想工作,对运动员进行充分的积极性调动。发挥第一信号的作用,多利用具体直接形象的刺激,是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更要发挥好第二信号的作用,使学生习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 促进分化抑制的发展:分化抑制是纠正错误动作、建立正确动作的重要神经过程。分化抑制能否准确

地建立是学习新动作、形成运动技能的影响因素之一。学习初期,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尚未形成,易出现多余动作,教师应及时给与指导。

4

崔晨 09620109

学弟学妹考研顺利! 4) 充分利用运动技能间的相互影响:各项运动中都有很多基本环节相同的动作或者附属细节相同的动作,

在练习中运动技能彼此会产生相互影响。有良好影响和不好影响,实践中应该注意消除不良影响,善于利用良好的影响,以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

3. 某运动员安静时心率是62次/分,运动时最高心率是184次/分。每搏输出量为200 ml,

试计算出此人的心搏频率储备与运动时每分输出量各是多少。(P47、P51)

心搏频率储备=最高心率-安静心率=184-62=122次/分

运动时每分输出量=运动时心率*每搏输出量=184*200=36800ml/分

【05年】 简答题

1. 测定血乳酸阈或通气阈值在运动实践中有何意义?(P171)

乳酸阈更真实地反映机体的有氧能力水平,不仅可以用来评价机体的有氧耐力,还可以作为有氧耐力训练的强度。

2. 试述提高速度素质的训练。(P169)

最大强度运动,1)主要依靠ATP-CP系统提供能量加强可以促进提高:加速疾跑等

2)增加快肌纤维的百分比及肥大程度的训练:爆发式的力量练习

3)加强与运动有关的神经中枢调节、协调能力的训练:起跑训练、冲刺训练等

4)可采用重复练习法,两组练习之间保证充分的恢复时间、以专项的最大强度进行训练。

3. 试述运动时循环系统的适应性变化与调节。(P65)

一次运动中,循环功能活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输出量增加和血液重新分配,是活动将强的器官,尤其是骨骼肌的血流量增加。

4. ☆☆何谓姿势反射?结合所报考专业的运动项目,举例说明运动中如何利用姿势反射完

成动作。(P130)

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的肌紧张或产生相应的运动,以保持或改正身体空间的姿势,这种反射活动的总称为姿势反射。

a状态反射:头部空间位置改变、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反射性地改变躯体的肌肉紧张性 (体操运动进行后手翻、后空翻或跳马等运动时,如果头部位置不正,两臂伸肌力量就会产生不均衡,身体会偏向一侧)

b翻正反射:正常动物可以保持站立姿势,若将其推倒则自己可以翻正过来

(篮球转身过人动作,先转头以袋中转体,就比整个身体一起转起来容易,且动作协调)

c旋转运动反射:人体主动或被动旋转时,或身体向前后、左右倾倒时出现一种调节躯体的反射活动 (防止人向任何一个方向跌倒)

d直线运动反射:人体主动或被动发生直线加速度运动时发生肌肉紧张重新调配的反射活动(升降、着地) (电梯开始上升腿弯曲,停止时腿伸直)

【06年】 简答题

1. 某人在运动后即刻测得心室舒张末期容量为190 ml,收缩末期容量为40 ml,心率为

60次/分,请计算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及每分心输出量。(P47、P51)

每搏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量-收缩末期容量=150 ml

射血分数=(心室舒张末期容量-收缩末期容量)/心室舒张末期容量=78.95% 每分心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量-收缩末期容量)*心率=9000 ml / min

2. 氧离曲线是“S”形,有何生理意义?

上段:PO2在60~100mmHg,此时PO2处于较高水平,被认为是Hb与O2结合的部分,此段曲线较平坦,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6b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