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抗旱应急备用井工程实施方案(终稿)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23 14: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2014年抗旱应急

备用井工程

实施方案

西畴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

二0一四年十二月

批准:赵选云 核定:陆兴航 审查:龚家文 审核:柏安坤 编写:龙廷丽 参加人员:

赵选云 龙廷丽 1

李广进朱建桥

目 录

1项目区基本概况 ......................................... 1

1.1 自然地理概况 .................................................................................................................... 1

1.1.1地理位置 ................................................................................................................................. 1 1.1.2地形地貌 ................................................................................................................................. 1 1.1.3水文气象 ................................................................................................................................. 2 1.1.4地震 ......................................................................................................................................... 3 1.1.5 水文地质条件 ........................................................................................................................ 4 1.1.6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社会经济情况 .................................................................................................................. 11 1.3 项目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

2项目工程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 12

2.1 项目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12

2.2 项目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 13

3项目范围及建设内容 .................................... 15

3.1 指导思想 ........................................................................................................................ 15

3.2 基本原则 ........................................................................................................................ 15 3.3 项目范围及建设内容 .................................................................................................... 16 3.4 建设目标 ........................................................................................................................ 16

4项目区供水量分析 ...................................... 17

4.1 设计水平年及标准 ........................................................................................................ 17 4.2 项目水源及可供水量分析 ............................................................................................ 17 4.2.1项目区供水水源条件及可供水量 ....................................................................................... 17 4.3工程总体布置 ................................................................................................................... 23

5项目工程设计 ........................................... 1

5.1 工程设计标准 .................................................................................................................. 1 5.2用水量组成 ................................................................................................................................ 1 5.2 工程布置 .......................................................................................................................... 1 5.3 工程地质 .......................................................................................................................... 2 5.3.1区域地质概况 ......................................................................................................................... 2 5.3.2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 9 5.3.3建筑材料 ............................................................................................................................... 16 5.3.4 结论及建议 .......................................................................................................................... 17 5.4 工程设计 ........................................................................................................................ 18 5.4.1输水管道设计及管材选择 ................................................................................................... 18 5.5结构设计 ........................................................................................................................... 20 5.5.1设计依据 ............................................................................................................................... 20 5.5.2设计原则 ............................................................................................................................... 21 5.5.3主要建筑物设计 ................................................................................................................... 22 5.5.4设计方案 ............................................................................................................................... 21 5.6 工程量 ............................................................................................................................ 27

6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 28

6.1 投资概算依据及有关规定 ............................................................................................ 28 6.1.1定额依据 ............................................................................................................................... 28 6.1.2基础单价及费用标准 ........................................................................................................... 28

6.1.3编制方法 ............................................................................................................................... 30 6.1.4独立费用 ............................................................................................................................... 30 6.1.5预备费 ................................................................................................................................... 30

6.2 投资概算 ........................................................................................................................ 31 6.3 资金筹措 ........................................................................................................................ 31

7经济评价 .............................................. 38

7.1经济评价分析 ................................................................................................................... 38 7.1.1评价依据及计算方法 ........................................................................................................... 38 7.1.2 国民经济评价 ...................................................................................................................... 38 7.1.3财务分析 ............................................................................................................................... 42

8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流失防治 ........................ 44

8.1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 44 8.2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 45 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 45

9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 ................................ 46

9.1建设管理 ........................................................................................................................... 46

9.2施工组织 ........................................................................................................................... 47 9.2.1施工条件 ............................................................................................................................... 47 9.2.2料场 ....................................................................................................................................... 48 9.2.3施工方案 ............................................................................................................................... 48 9.2.3施工工期 ............................................................................................................................... 53 9.2.4机械设备 ............................................................................................................................... 53 9.2.5施工总布置方案 ................................................................................................................... 53 9.2.6施工组织及质量保证措施 ................................................................................................... 53 9.2.7工程占地 ............................................................................................................................... 54 9.2.8施工总进度 ........................................................................................................................... 54

10项目建后运行管护及管理体制 ........................... 55

10.1明确管护主体及人员 ..................................................................................................... 55

10.2严格执行水利工程管护标准 ......................................................................................... 55 10.3合理筹集,严格管理管护经费 ..................................................................................... 55 10.4创新管护运行机制 ......................................................................................................... 56 10.5搞好项目建后管护的宣传工作 ..................................................................................... 56 10.6严格目标责任管理制度 ................................................................................................. 57

附图纸:

1、项目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2、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及配套建筑物剖面图等。

3

1项目区基本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1.1.1地理位置

西畴县地处云贵高原南缘斜坡地带,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偏南,东南与麻栗坡县山水相连,西南隔盘龙河与马关县相望,西靠文山县,西北与砚山县毗邻,东北以达马河为界和广南县接壤。县境东西长63.6km,南北宽59.0km,地跨东经104°22′19″~104°58′ 43″,北纬

23°05′30″~

23°37′40″,北回归线横贯县境,全县总国土面积1506平方公里。西畴县政府所在地西洒镇距省会昆明487km,距自治州首府文山87km。

2014年西畴县抗旱应急工程主要有兴街镇老街片区配套抗旱应急工程、新马街乡迷牛水库配套抗旱应急工程及西畴县抗旱应急备用井工程。兴街镇老街片区配套抗旱应急工程为兴街镇老街片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新马街乡迷牛水库配套抗旱应急工程为迷牛水库至新马街驻地及管道沿线一带村寨供水工程,2014西畴县抗旱应急备用井工程共在全县建设10眼备用井,分别布置于西畴县6个乡镇需建村寨,即鸡街乡王家塘村委会水井村、法斗乡三元井村委会三元井村和董有村委会山格拉村、董马乡新寨村委会龙洞村、新马街乡坪坝村委会柏木箐和金竹树村、兴街镇磨合村委会磨合箐和三光村委会团坡村、西洒镇骆家塘村委会骆家塘村和布摆村委会布摆村。 1.1.2地形地貌

工程区位于云贵高原的南缘斜坡地带,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地貌

1

的形成和发展受岩性、构造和新构造运动的明显影响。区内海拔最高点位于西北部分水岭三光大山,山顶高程1818米;海拔最低点位于南东角附近,高程1110米左右,相对高差150~700米。区域属红河流域泸江水系,畴阳河干流。

区内由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关系,其地貌形态各有差异。碳酸盐岩分布广泛,侵蚀和溶蚀作用是区内的主要营力。近现代侵蚀作用以河流迅速下切、溯源侵蚀为主,高原面受到强烈破坏。溶蚀作用受新构造运动间歇性上升的影响,表现为多期而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岩溶地貌景观。区内主要山脉、河流与构造线展布方向一致。测区呈现出构造侵蚀低中山和岩溶峰丛洼地地貌类型。碎屑岩地区:一般地形较完整、连续,山脊大多呈锯齿形、鱼背形,山坡坡度20°~40°,冲沟发育,沟谷切割较深,溪流多呈树枝状,河谷与山顶相对高差较大,反映为构造侵蚀剥蚀低中山地貌,主要分布于区域以东一带。碳酸盐岩区:一般地形不连续,地表地形破碎,岩溶发育,山顶大多呈波状、浑圆形,表现为峰丛洼地、落水洞、漏斗等,为岩溶峰丛洼地地貌。主要分布于测区以西主要地貌形态。 1.1.3水文气象

西畴县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的山地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低纬山地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干雨季节分明,冬春旱、夏秋涝,地型海拔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冬半年(11—4月)为旱季,夏半年(5—10月)为雨季,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冬春季节,年年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夏秋季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年平均气温16.0℃,极端最高气温35.2℃,极端最低气温-3.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73.8小时,年日照时数最多年达1741.6小时,最少年为1265.5小时。蒸发量为774.2mm左右,最大蒸发出

2

现在4~5月,最小为11~2月,年平均降雨量为1277.9mm,年总来水量为19.04亿m3。年平均无霜期340~362天。空气湿度大,月均相对湿度为78—86%,年均相对湿度为87%。

水库流域地处低纬度地区,受西伯利亚冷气团和孟加拉湾暖湿气团及太平洋季风环流控制,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其明显的气候特征表现为:冬春干旱、夏秋湿润、冬无严塞、夏无酷暑,地型海拔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35.8℃,极端最低气温-3.0℃。

降水由于流域面积不大,因此降水量在全流域变化不明显,其年降水量为1100mm左右。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匀,多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3%左右。11~4月为旱季,降水年际变化不大,Cv值一般在0.20左右。流域蒸发量为850mm左右,最大蒸发出现在4~5月,最小为11~2月。

流域内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6%左右,年内各月平均相对湿度相差不大。流域内多东风、静风,多年平均风速2.0m/s,最大风速18m/s,风向WNW。

多年平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35.8℃,极端最低气温-3.0℃。 1.1.4地震

根据《云南省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图》,拟建工程所处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属于稳定区。据有关资料,文山境内及其附近从1965年10月至1993年7月间,共记录到M<4级地震868次,其中3.0~3.9级地震154次,2.0~2.9级地震479次,1.0~1.9级地震457次,均为弱震和微震。在公元1332年~1993年的661年间,历史上未出现过M≥5级的地震记录,其间最大地震发生于1960年10月16日,

3

震级为4.8级,震中分布于西畴鸡街附近。2005年8月13日,文山县境内西北部(北纬23.5°,东经104.1°)发生里氏5.3级破坏性地震,宏观震中位于马塘、秉烈、红甸三乡镇结合部,极震区烈度为6度,文山城区有强烈震感。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按云建抗〔1993〕第44号文,西畴县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区,区域稳定性分级属稳定区。

综上所述,拟建片区历史地震活动不频繁,震级小,属于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区。 1.1.5 水文地质条件

一、董马乡井点

董马乡位于西畴县东部,地处北纬23°22′00″~28′42″,东经104°47′46″~58′45″之间,西与法斗乡相接,东、南均邻麻栗坡县,北接鸡街乡。下辖7个村民委员会。全乡国土面积128.9 km2,乡政府驻地董马,距县城公路里程32km,交通便捷。

全乡辖9个行政村234个自然村。居住着汉、壮、苗、瑶、傣、回、蒙古等八种民族。2011年末总人口2.1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0.092万人,农业人口1.93万人,农村劳动力1.13万人,平均人口密度169.90人/km2。全乡实有耕地面积2.55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1.32亩,2010年末粮食总产量896.46万kg,亩均产量351.00kg,农民人均纯收入1344元。境内多年平均降水1615.3mm 。

董马乡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多处是石漠化荒山,怪石磷峋,无法保住雨水,形成了“天降大雨,地面无水”的奇特现象,加上全乡境内的水源点少之又少,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困难,老百姓全

4

靠收集雨水解决饮水问题。多年来,董马乡经济社会发展饱受石漠化和地面严重缺水的困扰。

本次初步确定的龙洞井点位于董马乡新寨村委会的北部,距乡镇府驻地约6km,属于陡坎—瓦厂断裂北侧的丘峰谷地地貌间管状岩溶水小区,地面标高1175m左右,据坝达河下游排泄基准面水平距离约10km,地势相对高差达350m,为岩溶水深埋的难采区。本次设计井点开采的含水层为二叠系吴家坪组(P2w)、下统(P1)及其下伏石炭系威宁组(C2w)、马平组(C3m)岩溶水中等含水层,为岩性主要为灰白色、浅灰色、暗灰色中厚层状、块状灰岩,灰白及深灰色厚层状块状白云岩,含深灰色及灰黑色厚层状块状生物碎屑灰岩,局部夹硅质条带和团块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灰绿色含铝土质泥岩。岩层处于断褶构造内的小型丘峰谷地,地表岩溶形态以溶隙、溶沟及石芽为主,并且在选址处形成溶洞。据文山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董马附近的探采孔,孔深200m,涌水量为1661.8 m3/d。本次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初定孔深168m,预计出水量80m3/d。

该井点的位置详见附图。 二、法斗乡井点

法斗乡位于西畴县东南部,距县城26千米。东邻董马乡,东南与麻栗坡六河乡、八布乡接壤,西南接柏林乡、兴街镇,西靠蚌谷乡,北与鸡街乡、西洒镇毗邻。年均降雨量1605毫米,年均气温15-16℃,无霜期280天,全年日照时数1480小时,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适宜发展多种经济林果和经济作物种植及水产品养殖。全乡总面积221平方公里有耕地20025亩,其中:田3648亩,地16377亩。全乡辖9个村委员会23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瑶、傣、回、蒙古等八种民族。2009年末,全乡总人口2.98万人。农民人均

5

纯收入1200元,农民人均产粮460公斤。

1、法斗乡三元井井点

本次初步确定的三元井井点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北偏西约8km的三元井寨村委会,附近常住人口838人,有耕地总面积869余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豆类、烤烟等农作物。分布有小学,本次抗旱备用井选择在三元井村小组及学校周围,地面标高1460m左右,属溶蚀丘峰谷地地貌浅埋管状岩溶水小区,开采的含水层为古木组(D2g):灰色、灰黑色薄~中厚层状灰岩、泥灰岩和厚层状白云岩不等互层。厚度92~327m,其富水性强~中等,原地面有溶蚀天窗,因气候变化及人口增多,水位下降,通过部署抗旱备用井,可有效应对特殊天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旱灾。本次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初定孔深120m,预计出水量100m3/d。

该井点的位置详见附图。 2、法斗乡山格拉井点

该井点位于乡政府所在地西侧约12km的董有村委会,附近常住人口122人,有耕地总面积375余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豆类、烤烟等农作物。有小学分布,本次抗旱备用井选择在山格拉村小组周围,地面标高1380m左右,属溶蚀丘峰谷地地貌浅埋管状岩溶水小区,开采的含水层为永宁镇组(T1y)、个旧组(T2g)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夹白云质灰岩。其富水性中等,因气候变化及人口增多,水位下降,地表泉点基本枯竭。本次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初定孔深220m,预计出水量80m3/d。

该井点的位置详见附图。 三、鸡街乡井点

6

4项目区供水量分析

4.1 设计水平年及标准

2014年抗旱应急工程项目区工程建设设计水平年及相关供需水量水文分析计算标准。

现状基准年:2013年 设计水平年:2025年 供水设计保证率:95%

4.2 项目水源及可供水量分析

4.2.1项目区供水水源条件及可供水量

2014年西畴县抗旱应急备用井工程共建设10眼备用井,分别布置于西畴县6个乡镇需建村寨,即鸡街乡王家塘村委会水井村、法斗乡三元井村委会三元井村和董有村委会山格拉村、董马乡新寨村委会龙洞村、新马街乡坪坝村委会柏木箐和金竹树村、兴街镇磨合村委会磨合箐和三光村委会团坡村、西洒镇骆家塘村委会骆家塘村和布摆村委会布摆村。各备用井拟打井区供水水源为地下水,水源可供水量相对较低,初步估算供水量约100~360m3/d。 4.2.2项目可供水量分析

一、人口预测分析

2014年抗旱备用井工程共在全县需建村寨建设10眼抗旱备用井,根据调查资料,片区2013年供水人口为4320人。设计用水人口

17

预测基本人口按现有人口为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按7‰计。城镇发展人口按照增加机械流动人口计算。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程》(SL687-2014),水平年供水人口计算公式为:

P=P0(1+γ)n

式中:P—设计用水居民人数,人;

P0—供水范围内的现状常住人口数,其中包括无当地户籍的常住人口,人;

γ—设计年限内的自然增长率,可根据当地近年来的人口

自然增长率确定;

n—为基准年至水平年的年数,a;

根据《西畴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鉴》统计和本次调查走访资料,乡镇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据此拟定2013年~2025年乡镇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按上述计算公式预计到近期设计水平年2013年10个村寨人口为0.4320人、大牲畜870头;远期设计水平年2025年10个村寨人口为0.4697人、大牲畜946头。各抗旱备用井涉及村寨各年份人口统计见表4-1。

18

表4-1 抗旱备用井供水工程各年份人口统计表

现状年 村委会名称 鸡街乡王家塘 法斗乡三元井 法斗乡董有 董马乡新寨 新马街乡坪坝 兴街镇磨合 兴街镇三光 西洒镇骆家塘 西洒镇布摆 合计 村民小组 水井 三元井 山格拉 龙洞 柏木箐 金竹树 磨合箐 团坡 骆家塘 布摆 10 水平年 户数人口大牲畜户数人口大牲畜(户) (人) (头) (户) (人) (头) 87 195 122 120 59 35 122 48 120 98 1006 372 838 524 516 253 150 522 206 518 421 4320 65 182 118 112 46 25 106 38 96 82 870 94 212 133 130 64 38 132 52 131 107 1092 404 911 570 561 275 163 568 224 563 458 4697 71 198 128 122 50 27 115 41 104 89 945 二、供水定额分析

设计水平年供水定额主要根据《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L687-2014)要求,并参照《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 168-2013)6.7.1表10要求和当地用水实际分析,确定现状人均生活供水设计水平年供水定额主要根据《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L687-2014)要求,并参照《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 168-2013)6.7.1表10要求和当地用水实际分析。结合本地实际,确定老街片区人均生活供水定额为:现状年2013年10个村寨为55L/人.d、大牲畜为40L/人.d;设计水平年2025年10个村寨为70L/人.d、大牲畜为40L/人.d。分析计算原则为:㈠乡镇居民和大牲畜生活需水量等于供水人口和大牲畜头数乘以生活供水定额,并作为需供水量的基数。㈡需考虑部分公共用水(如建筑、餐饮、环境绿化等),公共建筑用水量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有规定,也可按照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8-25%计算。本项目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

19

虑,采用居民生活用水量的10%计算。㈢根据规范规定,管网漏失水量与未预见水量可按以上各项用水量之和的10%~25%取值,本次设计取20%。

三、需水量分析

老街片区配套抗旱应急工程项目区地处四类区,供水采用全日供水,考虑到项目区实际情况,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取100L/(人2d)。

居民生活用水量W1

W1= Pq/1000

式中:

W1—居民生活用水量,m3/d; P—设计用水居民人数,人;

q—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L/(人2日);

经计算到设计水平年各项目区居民生活用水量为W1=518.82m3/d。

终上所述,各年份需水量预测成果见表4-2。 四、供水规模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L687-2014),在设计年限内用水最多一日的用水量叫做最高日用水量。日变化系数采用1.3,各抗旱备用井需水量见表4-2。

20

抗旱备用井供水工程各年份需水量测算成果表

表4-2 供水对象 年份 涉及集镇、村委类别 会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鸡街水井 法斗三月井 法斗山格拉 董马龙洞 新马街柏木箐 新马街金竹树 兴街磨合箐 兴街团坡 西洒骆家塘 西洒布摆 小计需 水量 (m3/日) 32.58 75.11 47.16 46.24 22.25 13.08 46.43 18.14 45.63 37.28 383.90 日需水量 损失及未可供水对象 用水定额生活需水量公共用水量数量 预见水量(单位) (L/人.日) (m3/日) (m3/日) (m3/日) 人口(人) 372 55 20.46 4.09 5.43 大牲畜(头) 65 40 2.60 人口(人) 838 55 46.09 9.22 12.52 大牲畜(头) 182 40 7.28 人口(人) 524 55 28.82 5.76 7.86 大牲畜(头) 118 40 4.72 人口(人) 516 55 28.38 5.68 7.71 大牲畜(头) 112 40 4.48 人口(人) 253 55 13.92 2.78 3.71 大牲畜(头) 46 40 1.84 人口(人) 150 55 8.25 1.65 2.18 大牲畜(头) 25 40 1.00 人口(人) 522 55 28.71 5.74 7.74 大牲畜(头) 106 40 4.24 人口(人) 206 55 11.33 2.27 3.02 大牲畜(头) 38 40 1.52 人口(人) 518 55 28.49 5.70 7.61 大牲畜(头) 96 40 3.84 人口(人) 421 55 23.16 4.63 6.21 大牲畜(头) 82 40 3.28 输水管设计年需水量流量*1.3系(万m3) 数(m3/h) 1.19 2.74 1.72 1.69 0.81 0.48 1.69 0.66 1.67 1.36 14.01 1.76 4.07 2.55 2.50 1.20 0.71 2.51 0.98 2.47 2.02 20.79 现状年 合计 21

4

5.3.1.2地层岩性

根据云南省地质局第二地质队编制出版的的文山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与马关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区内出露地层除上奥陶系、志留系、侏罗系及白垩系缺失外,自中寒武纪以来各时代地层均有不同程度发育。地层的分布受地质构造控制,其中受文山旋扭构造的控制尤为明显(见插图:区域构造型式图)。

本次实施的抗旱应急备用井各片区地层岩性复杂,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地貌类型多样。地层多以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四系为主,不同程度出露。按岩性状况分为:

(一)、沉积岩类:包括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分布广泛,分别赋存岩溶裂隙水和风化带裂隙水,富水不均匀。主要含水层为中生代三叠系(T)、二迭系(P)、石炭系(C),岩性为灰岩、白云灰岩、生物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白云岩、硅质岩、粉砂质泥岩、千枚岩、含砾砂岩、泥质灰岩、粉细砂岩。

(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 岩性为冲洪积、残坡积砂砾石层,分布于盆地、河床及阶地、洼地等地形低洼部位,含孔隙水。

5.3.1.3地下水类型及基分布

根据文山幅和马关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结合有关矿区调查资料,区内各地层赋水类型、含水层特征及富水性综合列如下表(表3-1)。

5

表5-1 区域含(隔)水层特征及富水性综合表 含水赋水 岩组 类型 al含水层特征 冲积层(Q):主要分布于盘龙河、畴阳河及坝达河两岸,由砂质粘土和砂砾石层组成,具二元结构,上层厚一般2~7m,下层厚0.5~3m,局部为粘土与砂砾混杂,砾石砾径一般1~10cm,磨圆度较好。钻孔及民井单位涌水量一般为0.11~0.246L/s.m.由大气降水和河流补给。 pl+esl洪积与残坡积(Q):沿山坡及地形低洼处分布,成分以砂质粘土为主,局部为碎石,一般厚度5~20m,一般为季节性含水,由大气降雨补给,多呈泄流溢出,溢出时间短,流量小。 三叠系飞仙关组(T1f)和洗马塘组(T1x):飞仙关组分布连续,在区域南部大面积断续出露,岩性为紫红色薄层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局部夹黄色中厚层细砂岩、黄色泥岩,厚64m。洗马塘组岩性黄色、灰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局部出露,呈条带状23~248m。构造裂隙较发育,泉出露少及流量小,一般泉流量0.05~0.36L/s,相对隔水。 二叠系龙潭组(P2l):局部出露,为灰、棕黄色粉砂质泥岩夹细砂岩及煤层,顶、底含硅质岩,部分地区底部为铁铝质泥岩夹条带状硅质岩,厚20~30m,层理及节理裂隙较发育,但闭合或填充性较好,赋水性弱,极少有泉水出露,为相对隔水层。 泥盆系坡脚组(D1p):坡脚组岩性为棕黄、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页岩,局部夹泥灰岩,厚43~264m,岩石风化较强烈,在山坡表面残坡积物较厚,透水性弱,2泉水出露少,地下径流模量Mo为3.0L/s.km左右。 三叠系个旧组(T2g)和永宁镇组(T1y):岩性以灰岩为主,局部为白云岩,个旧组厚度达500余米,永宁镇组厚49~58 m。岩溶发育不均,地表峰丛洼地、漏斗较多,无地表水流,大气降雨大部分渗入地下,岩溶水呈管隙紊流,分布极不均一,下伏T1f及P1l为相对隔水层,使深部岩溶强度相对减弱,地表接触带出露少量泉点,流量1.33~2.06L/S。 二叠系吴家坪组(P2w)、下统(P1):上部为灰白及深灰色厚层状块状白云岩,中部为深灰色及灰黑色厚层状块状生物碎屑灰岩,下部为灰黑色炭质页岩铝土质岩。厚度119~266m,岩溶发育强烈,地表形态以峰丛洼地为主,地表出露泉点少及动态2不稳定,最大泉点流量为12.77L/s,地下径流模量Mo为3.73~40.72L/s.km左右。 石炭系大塘组(C1d)、董有组(C1dm)、威宁组(C2w)、马平组(C3m):受断裂构造破坏分布极不连续,岩性主要为灰白色、浅灰色、暗灰色中厚层状、块状灰岩,局部夹硅质条带和团块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灰绿色含铝土质泥岩。各层灰岩一般厚50~200m,岩溶发育程度稍弱,地形较开阔,呈峰丛谷地,并有地表溪流发育。岩溶地下水分布不均,并埋藏较深,地表泉点出露少且动态不稳定,最大泉点流量可达10.47~12.25L/s. 泥盆系芭蕉箐组(D1b)、古木组(D2g)、东岗岭组(D2d)、上统(D3):岩性以灰岩为主,局部为白云岩和硅质岩,各段岩层厚度一般在42~553m,但均受断裂切割破坏显著,完整性及连续性差。岩溶发育特征与上述岩溶含水岩组相似,泉点主要沿盆地边缘与断裂接触带出露,流量2.46~12.76L/s,最大为144.8L/s。岩性相变部分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合岩溶水。 寒武系龙哈组(∈2l):区域西部大面积出露,为灰色薄~中层白云岩夹少量白云质灰岩,厚大于250m,岩溶发育程度中等,地表泉水出露较少,属碳酸盐岩夹细碎屑岩含水岩组,与上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及断层接触。 富水性 中等 弱 松散岩类孔隙含水水 岩组 弱 弱 较弱 以中等为主,局部较强 强 碳酸盐岩类含水岩组 岩溶水 以强为主局部中等 以强为主局部中等 中等 6

受地形地貌、含水层结构及地质构造控制,区内地下水的径流和排泄主要以盘龙河、畴阳河和坝达河为基准向谷内排泄,沿河谷两侧的边缘分别集中了区内的主要泉点,泉流量从1.05~258.5L/s,并主要沿河谷边缘的断裂破碎带出露,构成线状排泄带,沿断裂破碎带原水文地质普查钻孔亦均揭露地下水,孔内涌水量从0.005~1661.8m3/d不等,同时钻探结果亦表明沿区域边缘的深部含水层富水性呈减弱趋势,喻示在河谷排泄基准面以下含水层赋水条件变差及岩溶发育程度降低。岩溶水地下径流方式一般以隙流、溶隙流为主,次为管洞流,在靠近盘龙河、坝达河、畴阳河的排泄区地下水力坡度增大,地下水的排泄常以集中管道流排泄形式为主,以泉点分散排泄为辅。

区内大部分范围地表径流不发育,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沿岩溶洼地、漏斗、溶隙及节理裂隙渗入地下补给岩溶水和裂隙水,一般在岩溶区补给强度大,多沿垂向岩溶形态直接渗入补给,在碎屑岩区则受地形坡度、地表覆盖物和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密度的影响补给强度不均,总的补给强度较弱,其富余的降水量主要通过块段间的转化而补给岩溶水。

5.3.1.4地下水质量

一、评价依据、参数和方法

本次评价采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

成果。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选用其中的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高锰酸钾指数、挥发性酚、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氟化物、氰化物、汞、砷、镉、铬(六价)、铅、铜、锌、细菌总数等22项参

7

数,采用单因子法对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由于汛期采样,总大肠菌群不参加评价)。 二、地下水水质现状

评价结果表明,文山州地下水质量总体相对较好,大部份都符合Ⅰ—Ⅲ类,基本达到饮用水质标准,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a型局部HCO3-Ca-Mg型。在人类比较集中、活动较为频繁及经济较发达的县城及乡镇附近的地下水,由于受人类活动排污影响,部分地下水水质较差。

(一)孔隙水

孔隙水埋藏浅,直接受降雨、地表水以及部分基岩水补给,近补近排,排泄量不大,表现为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储水水质多样,水力联系复杂,易受污染。矿化度和总硬度相对较低,多为软水,水质特性主要表现为: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水质类别多为Ⅰ—Ⅲ类水,矿化度含量82.6~842mg/L,总硬度69.6~440mg/L,PH值范围7.0~8.4。多为县城、农村生活用水源及农灌和工业使用,水质为Ⅱ—Ⅲ类水,可作人畜生活饮用水。

(二)裂隙水

裂隙水埋藏相对较深,补给区不易划分,地下流程较远,出水量相对稳定,水温高,不易受污染,受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该类型的地下水水质状况较好。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a型,水质类别多为Ⅱ—Ⅲ类水,矿化度含量217~472mg/L,总硬度120~324mg/L,PH值范围7.2~8.2。可作人畜生活饮用水。

(三)岩溶水

岩溶水赋存于碳酸盐岩中,埋藏深浅不一。水质特性主要表现为: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a型,水质类别多为Ⅱ—Ⅲ类水,矿化度含量

8

167~565mg/L,总硬度含量75.9~350mg/L,PH值范围7.0~8.5。可作人畜生活饮用水,由于在西畴县范围内碳酸盐岩分布广,岩溶水是本县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5.3.1.5 地震

根据《云南省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图》,拟建工程所处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属于稳定区。据有关资料,文山境内及其附近从1965年10月至1993年7月间,共记录到M<4级地震868次,其中3.0~3.9级地震154次,2.0~2.9级地震479次,1.0~1.9级地震457次,均为弱震和微震。在公元1332年~1993年的661年间,历史上未出现过M≥5级的地震记录,其间最大地震发生于1960年10月16日,震级为4.8级,震中分布于西畴鸡街附近。2005年8月13日,文山县境内西北部(北纬23.5°,东经104.1°)发生里氏5.3级破坏性地震,宏观震中位于马塘、秉烈、红甸三乡镇结合部,极震区烈度为6度,文山城区有强烈震感。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按云建抗〔1993〕第44号文,西畴县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区,区域稳定性分级属稳定区。

综上所述,拟建片区历史地震活动不频繁,震级小,属于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区。

5.3.2工程区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一、董马乡井点

董马乡位于西畴县东部,地处北纬23°22′00″~28′42″,东

9

经104°47′46″~58′45″之间,西与法斗乡相接,东、南均邻麻栗坡县,北接鸡街乡。下辖7个村民委员会。全乡国土面积128.9 km2,乡政府驻地董马,距县城公路里程32km,交通便捷。

全乡辖9个行政村234个自然村。居住着汉、壮、苗、瑶、傣、回、蒙古等八种民族。2011年末总人口2.1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0.092万人,农业人口1.93万人,农村劳动力1.13万人,平均人口密度169.90人/km2。全乡实有耕地面积2.55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1.32亩,2010年末粮食总产量896.46万kg,亩均产量351.00kg,农民人均纯收入1344元。境内多年平均降水1615.3mm 。

董马乡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多处是石漠化荒山,怪石磷峋,无法保住雨水,形成了“天降大雨,地面无水”的奇特现象,加上全乡境内的水源点少之又少,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困难,老百姓全靠收集雨水解决饮水问题。多年来,柳井乡经济社会发展饱受石漠化和地面严重缺水的困扰。

本次初步确定的龙洞井点位于董马乡新寨村委会的北部,距乡镇府驻地约6km,属于陡坎—瓦厂断裂北侧的丘峰谷地地貌间管状岩溶水小区,地面标高1175m左右,据坝达河下游排泄基准面水平距离约10km,地势相对高差达350m,为岩溶水深埋的难采区。本次设计井点开采的含水层为二叠系吴家坪组(P2w)、下统(P1)及其下伏石炭系威宁组(C2w)、马平组(C3m)岩溶水中等含水层,为岩性主要为灰白色、浅灰色、暗灰色中厚层状、块状灰岩,灰白及深灰色厚层状块状白云岩,含深灰色及灰黑色厚层状块状生物碎屑灰岩,局部夹硅质条带和团块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灰绿色含铝土质泥岩。岩层处于断褶构造内的小型丘峰谷地,地表岩溶形态以溶隙、溶沟及石芽为主,并且在选址处形成溶洞。据文山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

10

告》,董马附近的探采孔,孔深200m,涌水量为1661.8 m3/d。本次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初定孔深168m,预计出水量80m3/d。

该井点的位置详见附图。 二、法斗乡井点

法斗乡位于西畴县东南部,距县城26千米。东邻董马乡,东南与麻栗坡六河乡、八布乡接壤,西南接柏林乡、兴街镇,西靠蚌谷乡,北与鸡街乡、西洒镇毗邻。年均降雨量1605毫米,年均气温15-16℃,无霜期280天,全年日照时数1480小时,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适宜发展多种经济林果和经济作物种植及水产品养殖。全乡总面积221平方公里有耕地20025亩,其中:田3648亩,地16377亩。全乡辖9个村委员会23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瑶、傣、回、蒙古等八种民族。2009年末,全乡总人口2.98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农民人均产粮460公斤。

1、法斗乡三元井井点

本次初步确定的三元井井点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北偏西约8km的三元井寨村委会,附近常住人口838人,有耕地总面积869余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豆类、烤烟等农作物。分布有小学,本次抗旱备用井选择在三元井村小组及学校周围,地面标高1460m左右,属溶蚀丘峰谷地地貌浅埋管状岩溶水小区,开采的含水层为古木组(D2g):灰色、灰黑色薄~中厚层状灰岩、泥灰岩和厚层状白云岩不等互层。厚度92~327m,其富水性强~中等,原地面有溶蚀天窗,因气候变化及人口增多,水位下降,通过部署抗旱备用井,可有效应对特殊天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旱灾。本次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初定孔深120m,预计出水量100m3/d。

11

该井点的位置详见附图。 2、法斗乡山格拉井点

该井点位于乡政府所在地西侧约12km的董有村委会,附近常住人口122人,有耕地总面积375余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豆类、烤烟等农作物。有小学分布,本次抗旱备用井选择在山格拉村小组周围,地面标高1380m左右,属溶蚀丘峰谷地地貌浅埋管状岩溶水小区,开采的含水层为永宁镇组(T1y)、个旧组(T2g)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夹白云质灰岩。其富水性中等,因气候变化及人口增多,水位下降,地表泉点基本枯竭。本次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初定孔深220m,预计出水量80m3/d。

该井点的位置详见附图。 三、鸡街乡井点

鸡街乡地处西畴县境东北部,西与西畴县相接,东邻麻栗坡县,北接广南县,南连董马、法斗乡。全乡国土面积245.6 km2,乡政府驻地鸡街,距县城公路里程40km,交通便捷。全乡辖9个行政村286个自然村。2013年末总人口3.6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0.77万人,农业人口3.56万人,农村劳动力2.03万人,平均人口密度150.01人/km2。

全乡实有耕地面积2.782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0.78亩,2013年末粮食总产量1381.1万kg,亩均产量496.44kg,农民人均纯收入1815元。境内多年平均降水1200-1480mm 。

本次初步确定的水井井点位于鸡街乡王家塘村委会的北部,据乡政府所在地西侧约10km,附近常住人口372人,地面标高1280m左右,据坝达河下游排泄基准面水平距离约3km,地势相对高差达250m,属溶蚀丘峰谷地地貌浅埋管状岩溶水小区。开采含水层为个旧组

12

(C1d)浅灰色厚层状灰岩,其富水性中等。据文山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董马附近的探采孔,孔深200m,涌水量为1661.8 m3/d。本次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初定孔深250m,预计出水量100m3/d。

该井点的位置详见附图。 四、西洒镇井点

西洒镇为西畴县政府驻地,国土总面积175.78km2,耕地总面积2.730万亩。全镇辖9个村委会265个自然村,2013年末总人口4.5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0.78万人,农业人口3.08万人,农村劳动力1.822万人,平均人口密度256.80人/km2。

全镇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0.89亩,2013年末粮食总产量978.0万kg,亩均产量354.24kg,农民人均纯收入2332.00元。境内多年平均降水1285.4mm 。

1、西洒镇骆家塘井点

该井点选址位于县政府所在地西南面约5km处的骆家塘村委会,文山—西畴二级公路南侧,地面标高约1450m,属溶蚀丘峰谷地地貌浅埋管状岩溶水小区。地表现无任何水源,附近常住人口518人。开采含水层为泥盆系上统个旧组(D3)灰色、深灰色、灰黑色含泥质灰岩、鲕状灰岩。据文山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西洒附近的探采孔,孔深150~219m,涌水量为243.7~1318.0 m3/d。本次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初定孔深220m,预计出水量110m3/d。

该井点的位置详见附图。 2、西洒镇布摆井点

该井点选址位于县政府所在地西南面约7km处的布摆村委会不败村,附近常住人口421人,设计开采含水层为个旧组(D2d)灰色中~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62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