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省单科质检物理学科评价报告(教研员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14 11: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届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物理省级评价报告

1

试卷名称 2016届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物理

试卷满分 100 考试日期 考试时长 90分钟 考生人数 96639 2016.1.18 一、试卷特色

2016年福建省单科质检物理学科试卷是以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为依据,遵循“立足基础、突出综合、适度创新、注重诊断”原则,在充分研究近三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目前的教学现状命制的,旨在有效指导后期高三复习教学。考查范围为高考必考内容(高考理综物理部分为必考内容+选考内容),考查模块为必修1、2及选修3-1、3-2;整份试卷力学内容占54%,电学内容占46%;试卷立足基础,突出主干,知识点覆盖广,能力考查全面;试题推陈出新、能力立意,与全国卷试题形神相近,强调物理核心素养考查,突出物理思想方法应用的考查;试卷结构合理,难度控制恰当(全省实测难度值为0.44,近几年国家卷抽样统计难度为0.40~0.45),有较高区分度(实测标准差为17.46),有优良的信度(实测为0.82),是一份有效诊断高三教学质量,引导师生补缺漏,明确教学复习方向,质量高的省单科质检物理试卷。其试题主要特点如下: 1.立足基础性,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考查

高考物理立足基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高考物理考查的基础知识是指物理学科主要的概念和规律,而这些概念和规律是构成物理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学生掌握了这些内容,才能对物理学科有清晰、全面、系统性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二是突出基本方法的考查。高中物理有很多物理学的基本方法,例如,理想模型法、对称法、类比法、极限法、控制变量法、量纲分析法、估算法、整体法、隔离法,等等。高考物理突出对基本方法的考查,引导考生利用所学方法分析物理情境、解决物理问题。本次质检试题关注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如第7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电容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求考生准确理解电容的概念和相关公式的含义;第14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第2题考查到估算法;第3题考查控制变量法和极限法;第5题考查力的矢量合成中渗透对称法与等效思想;第16题考查整体法与隔离体法;第17题考查等效场的观点。这些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同时,还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2

2. 突出综合性,强调学科能力考查

高考物理突出综合性体现在要求考生应用多个知识内容来分析解决问题,以及解决情境相对复杂、综合程度相对较高的实际问题。高考物理通过对基础知识、推理论证、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考查,要求学生注重认识事物整体的结构、功能和作用,理解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鼓励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促进学生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认知结构。本次质检试题强调学科能力考查,尤其突出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如第4题要求考生根据在变化磁场区域中线圈边所受安培力大小不变来分析B-t图;第6题应用某静电场在x轴上各点的电势φ随坐标x的分布图象考查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等概念;第10题以物块在拉力作用下沿斜面运动的常规问题为素材,要求考生根据题中所给的F-t图v-t图挖掘有用信息进行解答等。还凸现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如第16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既有动力学问题,又有功能关系问题,考生要能灵活选取对象和过程的初末态才能解决问题;第17题也是一道综合性试题,是一道单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的综合题,具备较高综合分析能力的考生才能正确作答,解题方法灵活性较大,既可以应用动力学观点解题,又可以应用功能关系进行解题。 3.适度创新性,加强独立思考能力考查

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能力。 试题通过适度创新,呈现考生相对不熟悉的情景,让考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物理过程,获取有用信息,建立物理模型,并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方法去解决问题,或者提出研究问题的新思路,或者提出新的观点、新的发现以及总结新的规律。如本次质检的第11题考查导体棒在弹簧作用下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动力学问题和能量问题,是一道推陈出新试题,对考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是极大挑战;第12题是“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的改造题,第13题实验题测自来水的电阻率,是教材中测定金属丝电阻率实验的迁移和创新,第12、13实验题既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方法及实验技能的掌握和领会到位程度,同时又对考生在新的实验情景中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过实验原理和方法去发现、总结实验结论能力高低的有效鉴别,凸现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4.关注物理学史,注意学史教育功能考查

3

高考物理一直注意对物理学史内容的考查,注重联系物理学的具体史实、科学家研究问题的历史背景和方法等内容,考查考生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通过挖掘物理学史相关内容的内在价值和教育意义,联系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物理学家、重要事件、重大发现和发明等,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如本次质检的第1题是以1831年法拉第研究“磁生电”的电磁感应实验物理学史为情景,考查考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认识以及对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理解,让学生领略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

5.注重诊断性,旨在暴露教学问题

单科省质检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质量检测,即对照《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能力要求,考查考生掌握情况。本次质检的不少试题就针对考生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教学是否到位来设置问题,旨在暴露教学问题,以便引起师生注意,采取对策,提高复习质量。如第3题选择题考查平抛运动规律的理解,选项B的速度变化率即为重力加速度,是为了检查考生理解是否到位而设置的,选项C的两小球落地速度比较,要用到数学极限法来处理,是针对考生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来设置的;第12题实验题中的纸带问题处理、游标卡尺读数、有效数字的选取等,都是为了检查教学是否到位而设置的。

二、实测数据分析

科目 物理 考生人数 96639 满分 100 平均分 44.23 标准差 17.46 实测难度 0.44 信度 0.82 1.考试结果

区域 福建省 福州市 厦门市 考生人数 96639 16677 7944 平均分 44.23 44.73 49.73 及格率 20.05% 19.97% 29.28% 标准差 17.46 16.71 18.08 实测难度 0.44 0.45 0.50 2.区域考试结果比较 4

宁德市 莆田市 泉州市 漳州市 龙岩市 三明市 南平市 8268 11601 13881 13088 8659 8010 8511 40.90 43.34 44.78 44.59 42.11 45.64 42.01 15.81% 20.48% / 20.12% 16.49% 21.97% 16.83% 17.27 18.40 / 17.10 17.10 17.13 16.91 0.41 0.43 0.45 0.45 0.42 0.46 0.42

3.区域分数段比较

5

名称 福建省 福州市 厦门市 宁德市 莆田市 泉州市 漳州市 龙岩市 三明市 南平市 第1段:95-100分 人数 比例 162 14 47 11 27 0.17% 0.08% 0.59% 0.13% 0.23% 第2段:90-94分 人数 比例 373 53 86 13 46 0.39% 0.32% 1.08% 0.16% 0.40% 第3段:85-89分 人数 比例 837 144 158 34 107 0.87% 0.86% 1.99% 0.41% 0.92% 第4段:80-84分 人数 比例 1600 269 230 98 205 1.67% 1.61% 2.90% 1.19% 1.77% 第5段:75-79分 人数 比例 2295 389 339 134 293 2.39% 2.33% 4.27% 1.62% 2.53% 27 7 9 14 6 0.20% 0.05% 0.10% 0.17% 0.07% 66 41 20 29 19 0.50% 0.31% 0.23% 0.36% 0.22% 135 97 52 67 43 1.02% 0.74% 0.60% 0.84% 0.51% 261 207 97 127 106 1.97% 1.58% 1.12% 1.59% 1.25% 356 284 150 193 157 2.69% 2.17% 1.73% 2.41% 1.84% 名称 福建省 福州市 厦门市 宁德市 莆田市 泉州市 漳州市 龙岩市 三明市 南平市 第6段:70-74分 人数 比例 3509 566 415 236 441 3.65% 3.39% 5.22% 2.85% 3.80% 第7段:65-69分 人数 比例 4704 836 441 336 552 4.90% 5.01% 5.55% 4.06% 4.76% 第8段:60-64分 人数 比例 6155 1060 610 445 705 6.41% 6.36% 7.68% 5.38% 6.08% 第9段:50-59分 人数 比例 15848 2882 1407 1230 1766 16.51% 17.28% 17.71% 14.88% 15.22% 第10段:40-49分 人数 比例 19181 3589 1634 1506 2091 19.98% 21.52% 20.57% 18.21% 18.02% 528 492 270 314 247 3.99% 3.76% 3.12% 3.92% 2.90% 714 664 379 427 355 5.39% 5.07% 4.38% 5.33% 4.17% 955 841 451 589 499 7.21% 6.43% 5.21% 7.35% 5.86% 2088 2289 1425 1457 1304 15.76% 17.49% 16.46% 18.19% 15.32% 2469 2722 1788 1648 1734 18.64% 20.80% 20.65% 20.57% 20.37% 6

名称 福建省 福州市 厦门市 宁德市 莆田市 泉州市 漳州市 龙岩市 三明市 南平市

第11段:30-39分 人数 比例 20532 3742 1534 1861 2431 21.39% 22.44% 19.31% 22.51% 20.96% 第12段:20-29分 人数 比例 14635 2407 847 1570 1957 15.24% 14.43% 10.66% 18.99% 16.87% 第13段:10-19分 人数 比例 5615 681 185 723 874 5.85% 4.08% 2.33% 8.74% 7.53% 第14段:0-9分 人数 比例 560 45 11 71 106 0.58% 0.27% 0.14% 0.86% 0.91% 2719 2774 1837 1687 1947 20.52% 21.19% 21.21% 21.06% 22.88% 2057 1889 1454 1033 1421 15.53% 14.43% 16.79% 12.90% 16.70% 771 725 650 390 616 5.82% 5.54% 7.51% 4.87% 7.24% 102 56 77 35 57 0.77% 0.43% 0.89% 0.44% 0.67% 全省分数段分布图(所占比例)

7

4.校际平均分比较 校际类别 一级达标校 二级达标校 三级达标校 未达标校

福建省 50.35 37.61 35.11 34.15 福州市 54.77 42.94 35.84 34.28 厦门市 53.52 35.54 39.90 40.50 宁德市 47.75 37.99 26.43 / 莆田市 51.30 32.26 37.18 29.47 漳州市 46.18 36.88 49.34 47.45 龙岩市 48.77 29.70 24.77 23.57 三明市 51.15 40.72 34.75 29.35 南平市 47.87 32.46 32.24 31.70

分卷 第Ⅰ卷 第Ⅱ卷 平均分 25.15 18.99 标准差 9.14 9.78 实测难度 0.57 0.34 5.分卷统计

(1)分卷总体成绩

(2)区域分卷平均分比较

分卷 Ⅰ卷 T1 T2 T3 T4 T5 T6 T7 福建省 25.15 3.44 2.43 2.66 1.87 2.19 1.83 2.86 福州市 25.36 3.49 2.41 2.69 1.92 2.20 1.82 2.89 厦门市 27.20 3.47 2.79 2.93 1.97 2.38 2.04 3.06 宁德市 23.60 3.38 2.30 2.47 1.73 1.99 1.71 2.68 莆田市 24.96 3.36 2.35 2.61 1.97 2.34 1.79 2.75 漳州市 25.48 3.49 2.50 2.67 1.87 2.21 1.89 2.94 龙岩市 24.09 3.33 2.29 2.58 1.71 2.08 1.70 2.80 三明市 26.11 3.55 2.56 2.70 1.97 2.23 1.89 2.99 南平市 24.26 3.41 2.32 2.64 1.73 2.05 1.78 2.73 8

T8 T9 T10 T11

1.86 1.84 2.45 1.72 1.88 1.85 2.51 1.71 2.00 1.94 2.73 1.91 1.77 1.66 2.24 1.66 1.87 1.78 2.43 1.72 1.85 1.91 2.41 1.73 1.81 1.74 2.39 1.66 1.91 1.97 2.56 1.78 1.82 1.81 2.33 1.64

分卷 Ⅱ卷

福建省 18.99 福州市 19.37 厦门市 22.53 宁德市 17.30 莆田市 18.38 漳州市 19.11 龙岩市 18.02 三明市 19.52 南平市 17.75 9

T12.1 T12.2 T12.3 T12 合计 T13.1 T13.2 T13.3 T13.4 T13 合计 T14 T15.1 T15.2 T15.3 T15 合计 T16.1 T16.2 T16.3 T16 合计 T17.1 T17.2 T17.3 T17 合计 1.50 0.79 0.84 3.13 0.50 0.81 0.13 0.87 2.31 6.73 1.82 1.60 0.64 4.07 0.42 0.62 0.29 1.33 1.08 0.18 0.07 1.32 1.48 0.78 0.80 3.06 0.54 0.82 0.12 0.84 2.32 6.90 1.88 1.68 0.62 4.18 0.51 0.60 0.28 1.39 1.01 0.13 0.06 1.20 1.49 0.90 0.88 3.27 0.65 1.10 0.19 0.91 2.85 7.32 2.13 1.98 0.93 5.03 0.58 0.90 0.46 1.93 1.44 0.34 0.17 1.95 1.53 0.74 0.84 3.11 0.50 0.62 0.10 0.87 2.08 6.27 1.65 1.39 0.56 3.60 0.38 0.47 0.23 1.08 0.96 0.15 0.04 1.15 1.48 0.79 0.85 3.13 0.41 0.86 0.14 0.87 2.29 6.50 1.69 1.51 0.62 3.81 0.45 0.51 0.28 1.23 1.01 0.17 0.06 1.24 1.50 0.79 0.85 3.13 0.46 0.85 0.14 0.87 2.31 6.80 1.90 1.62 0.65 4.17 0.37 0.79 0.28 1.44 1.00 0.21 0.04 1.25 1.44 0.80 0.85 3.09 0.45 0.72 0.11 0.89 2.17 6.60 1.70 1.51 0.58 3.79 0.32 0.52 0.25 1.08 1.11 0.13 0.04 1.29 1.59 0.83 0.90 3.31 0.55 0.84 0.14 0.84 2.38 6.84 1.90 1.70 0.67 4.26 0.30 0.49 0.27 1.07 1.32 0.25 0.09 1.66 1.49 0.71 0.83 3.03 0.45 0.67 0.11 0.86 2.08 6.53 1.73 1.44 0.51 3.68 0.43 0.62 0.31 1.36 0.93 0.09 0.06 1.08

10

6.各题答题统计

A B C D 其他 实测难度 0.86 0.61 0.67 0.47 0.55 (1)第I卷答题统计 题号 T1 T2 T3 T4 T5 人数 1208 11637 4579 21729 45369 比例 1.46% 14.06% 5.53% 26.26% 54.82% 人数 6264 7312 10073 38644 17251 比例 7.57% 8.84% 12.17% 46.70% 20.85% 人数 71171 50344 12931 12615 6723 比例 86.00% 60.83% 15.63% 15.24% 8.12% 人数 4049 13305 55090 9446 13248 比例 4.89% 16.08% 66.57% 11.41% 16.01% 人数 66 160 85 324 167 比例 平均分 3.44 2.43 2.66 1.87 2.19 区分度 0.33 0.42 0.47 0.39 0.51 0.08% 0.19% 0.10% 0.39% 0.20% 11

T6 T7 T8 T9 T10 T11 2556 862 10357 11447 5642 7073 3.09% 1.04% 12.51% 13.83% 6.82% 8.55% 11017 3711 5465 5423 4341 16926 13.31% 4.48% 6.60% 6.55% 5.25% 20.45% 30943 单选题合计 2777 5000 7933 14636 11055 多选题合计 Ⅰ卷合计 37.39% 3.36% 6.04% 9.59% 17.69% 13.36% 37789 10814 5019 10901 3856 11511 45.66% 13.07% 6.06% 13.17% 4.66% 13.91% 453 64594 56917 47054 54283 36193 0.55% 78.05% 68.78% 56.86% 65.59% 43.73% 1.83 14.42 2.86 1.86 1.84 2.45 1.72 10.73 25.15 0.39 0.50 0.47 0.41 0.59 0.45 0.46 0.60 0.71 0.47 0.46 0.61 0.43 0.54 0.57

12

第I卷各题分析

第1题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试题以1831年法拉第研究“磁生电”的电磁感应实验为情景,考查考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认识以及对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理解。

用电池作电源,电压恒定,不管电池有多少节,线圈B都没有感应电流,小磁针都不会偏转,选项A错误;小磁针是否偏转,取决于线圈B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与线圈B的匝数多少无关,选项B错误;线圈A和电池连接或断开瞬间,线圈A中的电流改变,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发生改变,线圈B中有感应电流产生,小磁针会偏转,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13

本题实测难度为0.86 ,区分度为0.33 。7.57%的考生错选B,4.89%的考生错选D,原因是不理解产生感应电流条件。试题对物理得分在30分以下的考生有较好的区分。

近几年高考比较重视物理学史的考查,复习教学中应加以注意,要把物理学发展史融入物理教学之中,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考生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发展及其规律,而且可以从中学到研究物理学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感受到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对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推理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有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的规律、地球同步卫星等。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推理和估算。

根据同步卫星知识和题意可知,微小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均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Mm4π2MmMmv2Mmr3GMGMGM2G2?m2r,G2?mωr,G2?m,G2?ma,可得T?2π,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小,ω?,v?,a?32rTrrrrGMrrr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故微小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所以微小卫星的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微小卫星的角速度、线速度、加速度均大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线速度、加速度,故选项C正确;本题即使考生对同步卫星的知识掌握不到位,不知道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也可以利用地球半径和同步卫星的周期推导、估算出同步卫星的轨道半

Mm4π2Mm径,由G2?m2r,G2?mg得r?3.6?104km,故微小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推出选项C正确。

rTR地本题实测难度为0.61,区分度为0.42。14.06%的考生错选A,16.08%的考生错选D,原因是不明确小卫星的运行轨道半径小于地球同步卫星运行轨道半径,利用推导公式进行分析。试题对物理得分在60分以下的考生有较好的区分。

本题涉及的卫星运动等有关天体运动问题是高考高频考点,教学中应引导考生理解并掌握有关卫星等天体运动的动力学本质,了解有关天体运动中的基本常识,并利用相关数据进行推导与估算,提高学科素养。

14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推理能力,考点为平抛运动规律,涉及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要求考生能根据平抛运动规律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由于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故有s?v0t,h?g12gt,可得v0?s,由于22hha?hb,故v0A?v0B,选项A错误;速度变化率即加速度,a、b球在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故两球速度变化率相等,

s2gss2g?2gh,即h?时,落地速选项B错误;小球落地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vy?2gh,落地速度v?v?v??2gh,仅当

22h2h202y度v最小,由于题中未知两球下落高度和水平位移的关系,故无法判断落地时速度的大小,选项C错误,该选项对考生的迷惑性较大;设小球落地时速度方向与其初速度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vyv0?2h,两小球s一样,由于ha?hb,故选项D正确。 s本题实测难度为0.67,区分度为0.47。12.17%的考生错选B,是考生对平抛运动速度变化率的概念相对陌生造成的;15.63%的考生错选C,是考生不能推导出落地速度表达式,利用极限法求得落地最小速度的条件。试题对物理得分在60分以下的考生有较好的区分。

复习教学中要注意引导考生全面理解平抛运动规律,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培养考生思维的全面性与严密性。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考点涉及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安培力、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通过图象考查考生利用数学知识定性解决多变量之间的物理关系。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Φ可知,B-t变化图象为直线时,感应电动势E恒定,感应电流I也恒定,但由于磁感应强度B在?t改变,由安培力公式F=BIL可知线圈ab边的安培力大小也在变化,选项A、C均不符合题意;选项D中,磁感应强度B在增加,而

15

且变化率越来越大,感应电流将越来越大,这样线圈ab边的安培力也将变大,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选项B中,磁感应强度B在增加,但变化率越来越小,感应电流将越来越小,这样线圈ab边的安培力大小可能不变,故选项B符合题意。

本题实测难度为0.47,区分度为0.39。26.26%的考生错选A, 15.24%的考生错选C,11.41%的考生错选D,原因是不能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并结合图象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试题对物理得分在70分以下的考生有较好的区分。

图象是表达物理规律的重要方式之一,关于物理图象的教学应通过常见的图象引导考生深刻理解图象中“轴、点、线、面”的物理意义,养成正确的读图和作图的习惯,并能灵活地运用图象获取的信息结合物理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综合能力。考点有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要求考生根据已知的隐含条件分析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力学问题,对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在AB的中点,半径R?Lsin60??3L,题干中已知“若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v时,两根绳中拉力恰好均2v2为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隐含条件,可得mg?m,当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2v时,设每根绳中拉力大小为T,则有

R?2v?,即mg?2Tcos30??4mg,解得T?3mg,选项A正确;在分析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2v时的向心力时:①

mg?2Tcos30??mR?2v?若考生漏考虑小球自身重力,将得到2Tcos30??mR22,由此解得T?43mg,因而错选B选项;② 若考生没有根据两根轻绳的结3?2v?构特征进行受力分析,简单得到mg?T?mR2,由此解得T?3mg,因而错选C选项。或三角函数知识发生错误,写成

16

mg+2Tsin30°=m(2v)2R?2v?,由此解得T?3mg,因而错选C选项;③ 若考生没有注意到轻绳有两根,而得到mg?Tcos30??mR2,

由此解得T?23mg,因而错选D选项。

本题实测难度为0.55,区分度为0.51。20.85%的考生错选B, 16.01%的考生错选D,原因是不能挖掘隐含条件,不能正确建立物理模型、受力分析、运用矢量合成的方法和利用三角函数知识等。试题对物理得分在60分以下的考生有较好的区分。

本题在原来只有一根轻绳连接的情况下改为由两根轻绳互成角度连接,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是一道能较好地甄别考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选择题。在复习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建模,挖掘隐含条件,分析物理过程,选择正确方法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综合能力。本题涉及静电场、电场强度、电势能、电势等知识点,结合φ-x图象考查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等概念的理解,对考生的要求相对较高。

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判断EAx、EOx、EBx的大小,由图象可知x轴上A、O、B三点电势值的关系为φA>φB>φO,选项A错误;由图象可知在x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在x方向的分量不相同,如果在x方向上取极小的一段,可以把此段看做是匀强电场,用匀强电场的处理方法思考,从而判断EAx、EOx、EBx的大小关系,这需要考生对电场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在A、O、B三点的附近分别取很小的一段d,由图象可知,A点段对应的电势差大于B点段对应的电势差,若看做匀强电场有E???,可见EAx > dEBx,同理可知O点电场强度沿x轴方向的分量EOx 为零,即EAx>EBx>EOx ,选项B错误;虽然φA>φB>φO,但要注意电子带负电,由电势能EP?q?可知电子在A、O、B三点电势能的大小关系为EPA<EPB <EPO,选项C错误;由于EPA<EPB <EPO,则有EPO-EPA > EPO-EPB,选项D正确。

本题实测难度为0.46,区分度为0.39。13.31%的考生错选B, 37.39%的考生错选C,原因是不能结合φ-x图象建立正确的电场分布情景以及没有注意到电子带负电。试题对物理得分在70分以下的考生有较好的区分。

17

对电场基本性质的教学,一要重视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二要注意利用相关图象表达和分析电场。 第7题: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电容基本概念的理解,考点涉及电容器的电容概念、定义式、决定式等。 电容的定义式C?Q,Q为平行板电容器每个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U为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当电容器的带电量Q越大时,两极UQ恒定,由于比值恒定,所以可以用该比值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即电容,选项B正确;U板间的电势差U也越大,而且比值

物理概念中有许多类似通过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电容与电容器带的电荷量、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大小无关,选项A、C错误;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C??S,即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自身结构决定,选项D正确。 4?kd本题实测难度为0.72,区分度为0.50。考生选错的原因是对电容的概念、电容的定义式和电容的决定式理解不到位。试题对物理得分在40分以下的考生有较好的区分。

本题要求考生能准确理解电容的概念和相关公式的含义。平时教学中要注意避免仅做大量习题,而忽略了对物理概念的深入理解的做法。

第8题:本题主要考查推理能力,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等知识点。这是一个典型的三力平衡的问题,情境虽为传统,但选项均为定性分析,设问较为巧妙,灵活性较大。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mg、FA、FB三力合力为零,FA与FB的合力与mg等值反向,选项B错误;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由于OA比OB长,故FA 小于FB,选项A正确;调节悬点A的位置,当AO和BO之间的夹角大于一定角度,可使FA、FB都大于mg,选项C正确;若换质量更大的灯笼,FA与FB的合力也增加,作图分析可知,FB的增加量总是比FA的增加量大,选项D正确。

18

本题实测难度为0. 47,区分度为0.47。考生错选的原因是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分析的方法掌握还不到位。试题对物理得分在60分以下的考生有较好的区分。

对于此类悬挂问题,考生可能存在“轻绳越长承受力将越大”或“分力不可能大于合力”等错误认识,复习教学应通过具体实例的深入剖析,引导考生对物理现象进行深入思考,掌握相关知识的本质。

第9题:本题主要考查推理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理想变压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率、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等。

题干中已知电压表示数为U,此U为有效值,由

UnU?1?k可得灯泡的额定电压为,选项A正确;灯泡的额定功率

kU2n22U2U2UIUUP??2,选项B错误;副线圈的电流I2?2?,原线圈的电流I1?2?2,由闭合电路的规律可知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

RkRkkRRkR电动势有效值E?U?I1r?U?Ur?r???,故电动势最大值r?U1?E?2E?2U1?m????,选项C错误,该选项对考生的迷惑性222kR?kR??kR?较大,考生易错;从中性面开始计时,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2Usinωt,选项D正确。

本题实测难度为0.46,区分度为0.41。考生选错的原因是对正弦交变电流的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等概念以及变压器变压原理理解不深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不能正确应用。试题对物理得分在60分以下的考生有较好的区分。

本题考查正弦交变电流的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以及变压器变压原理、功率等问题,复习教学中仍需要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规律的应用。

第10题: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考生在比较深入地理解题目所提供的图象信息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及能量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推理,同时要求考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牛顿运动定律、共点力平衡条件、功率与力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机械能的概念等有一定的理解。

19

由物块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知,物块在0 ~1 s内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 ~3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物块匀速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大小等于5.0 N,即为物块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所受阻力大小,故第1 s内物块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为5.5 N与5.0 N的差值,选项A正确;由物块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知,物块在第1 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物块的质量为m?F合0.5?kg?1kg,选项B错误;物块在第1 s内受到的拉力F大小不变,而其速度va0.5均匀增大,由功率公式P?Fv可知第1 s内拉力F的功率逐渐增大,选项C正确;前3 s内物块的速度是先增大后不变,即物块的动能先增大后不变,而物块沿斜面向上做直线运动,其重力势能一直增大,故前3 s内物块机械能一直增大,选项D错误。

本题实测难度为0.61,区分度为0.59。考生选错的原因是不能正确建立物块运动模型和从图象获取相关信息。试题对物理得分在50分以下的考生有较好的区分。

本题要求考生具备建模能力和通过图象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平时教学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第11题: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综合能力。考点涉及重力、弹力、速度、加速度、功、电流、电动势、安培力、电荷量等力学和电学概念,还涉及牛顿运动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右手定则、变力功、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等物理规律或关系式。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以上概念、规律和关系式,根据具体的物理过程,确定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金属棒静止于A处时,受到重力和弹簧弹力F1的作用,有 F1=mg=kΔl ,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金属棒向下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E,电路中有感应电流I,金属棒受到重力和向上的弹簧弹力F、安培力F安的作用加速向下运动过程中,设磁感应强度为B,两金属导轨间距离为L,金属棒速度为v时加速度为a,有E?BLv,I?E,F安?BIL,mg?F?F安?ma , 联RFB2L2v立方程解得 a?g?? ,可知,随着速度v的增大,加速度a逐渐减小,当a=0时,金属棒的速度最大,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mmR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5u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