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复习思考题。(1-12)壹

更新时间:2023-04-20 22:2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概论》复习思考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思考题

2015-06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 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及其科学内涵?

提出过程:李大钊提出

毛泽东认识并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遵义会议提出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六届六中全会全面提出,初步阐述

党的七大进一步阐述

科学内涵: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 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及标志分别是什么?

过程:

①开始萌芽:1921年和国民革命 《中国各阶级社会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擦报告》 ②初步形成:土地革命1927.8-1935.1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八七会议”,“枪杆里出政权”

③达到成熟:土地革命1935.2-1937.7和抗日战争时期 “新民主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

⑤曲折发展:1957-1976 大跃进 人民公社会运动 文化大革命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

科学内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证实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3、 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1978-1982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到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命题从酝酿到提出的阶段;2)1982-1987年,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和形成理论轮廓的阶段;3)1987-1997年,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形成并最终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

4、 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000年江泽民首次提出

2002年正式形成

《概论》复习思考题

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召开,深化“三个代表”思想

5、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从2002年11月到2003年10月,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阶段。

第二阶段:从2003年11月到2004年4月,这是科学发展观形成阶段。

第三阶段:从2004年4月到2004年9月,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完善阶段。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理论?其历史地位是什么?

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7、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事件?

①第二次国民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1929年)

② “两个凡是”的提出

③1978年12月,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

8、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分别是什么?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五四运动。

2. 党的二大、三大、四大和八七会议对民主革命规律的认识如何?

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指出,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的。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性质和前途分别是什么?

对象:帝国主义。

动力:无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概论》复习思考题

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前途是社会主义。

4. 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基本问题和中心问题分别是什么?

首要问题:分清敌友问题。

基本问题:农民问题。

中心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5. 简述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

第一,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残酷性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因此,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来得坚决彻底.

第二,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他们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 第三,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但集中在沿海、沿江大中城市,便于组织.

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阶级,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6. 简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 但同时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

因为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发展受到压迫和帝国主义的阻挠 会奋起反抗,因而具有革命性 但是自身力量弱小 无法与帝国主义相抗衡,不得不依附于帝国主义而生存

7. 毛泽东在哪些文章中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与基本路线的关系怎

样? 《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8.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是在什么时候?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文回答了什么疑问?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9. 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主要形式、战略阵地分别是什么?

基本内容:土地革命。

主要形式:武装斗争。

战略阵地:农村革命根据地。

10. 简述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的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 答:

11. 毛泽东确定的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什么?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2. 简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上反

《概论》复习思考题

映,并为新民主主义政治和经济服务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3.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相当力量正式红军存在,党的领导及正确政策.

13.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关于中国革人民革命的理论。 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的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取得的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理论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20世纪继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

14.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和经历的几个时期?

答: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什么?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分别是什么?

答:新民主主义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简称“一化三改”

2、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标志着什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我国社会由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极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创造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建国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答: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

《概论》复习思考题

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事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5、简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道路、原则、方针、经历的三个阶段)?

答:道路: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原则: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方针: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经历的三个阶段: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

6、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方法、步骤分别是什么?

答:方式: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法: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哪些?

答: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经济。 小农民土地所有制私有经济。 国有经济。

集体所有经济。

民族资产主义经济。

个体所有制经济。

8、简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复习题

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报告确定的一个基本方针是什么?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实现的“四个现代化”的内容是

《概论》复习思考题

什么?0

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问题》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5、毛泽东提出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的方针是?

团结——批评——团结

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什么?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7、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是什么?

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8、简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和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

总方针: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

①.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

“。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

②.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③.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努力客服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

④.对于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争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

⑤.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⑥.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9、简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概论》复习思考题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这一理论提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科学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意义:P99第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科学设想的创新和发展

第二,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第三,是排除“左”与又的干扰,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思想武器。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什么决定的?

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如何理解: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P105

4、如何理解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根本立足点分别是什么?

理解: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四个方面的目标和要求,既在现实中表现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统一,又体现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集中展现P105基本途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领导力量、依靠力量:“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根本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是什么?

内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6、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谁?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列宁 1987 十三大

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怎样?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主要解决什么是

《概论》复习思考题

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四项基本原则要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础,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们都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过程怎样?

1980年5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1985年8月会见外宾又提到社会主义本质。1986年9月又一次强调。1990年12月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建设共同富裕。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总结的理论概括。P112

3.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及其科学内涵?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A、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B、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要解决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外,还有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问题。

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选择的基本前提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科学依据

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正确方向

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2.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6.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其基本含义分别是什么?

1.“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概论》复习思考题

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建设创新型国家。

2. 人才强国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忘记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们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7.坚持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8.“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两个百年”目标分别是什么? “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两个百年”目标:建党100年即2021年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年即2049年使我国人均国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9.“中国梦”是怎样提出的,其核心内容和实现途径分别是什么?

中国梦的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什么?

坚持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改革的性质、目的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又一场革命?

改革开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概论》复习思考题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从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以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简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1)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仲要结合点

5、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形成开放型经济体系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改革开始:1978年以前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崛起的上海浦东新区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久,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6、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逐步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79年,广东,福建两省凭借靠近港

《概论》复习思考题

澳台的优势区位,实行特殊优惠政策.1980年正式确定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为经济特区.后来,我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有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7、在党的什么会议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意义:1完成了党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2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3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8、目前中国分别是第几大出口国、进口国、吸收外资国、对外投资国、外汇储备国? 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成为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这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9、我们现有的自由贸易区有哪些?什么是“一带一路”、“亚投行”?

上海自贸区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或One Belt And One Road,简称“OBAOR”;

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亚投行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简称,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 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10、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了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1、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并逐步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取决于哪些原因?

11、1.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2.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

3.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12、30多年来,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廉价劳工,吸引大量外商在中国投资建厂,短时间内极具大量金钱,使中国城市飞速发展,军事上有足够资金支持,政府官员可以有大量的灰色收入,农民因为土地征收可以快速变得富裕,就业率提高,当初过度的压制使今天的价值观过度扭曲.

《概论》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认识。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现代产权制度有哪些特征?

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3. 如何理解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市场决定性作用: 凡是市场能做的,都应该交给市场来做; 市场会支配社会人、财、物等资源的流动,决定其分布和流通形式; 减少行政干预,为市场资源自由配置清扫障碍。

发挥政府作用: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对市场进行适当干预;制定政策方针,指导国民经济走向;出台经济法规,制定和完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秩序法规体系,做好国民经济的“守夜人”;建设服务性的政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

4.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有哪些?

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包含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又超越和提升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它是“五位一体”中的根本、核心和精髓。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的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整体布局

它们之间的关系:

6.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新型工业城乡关系。新型工业城乡关系是什么?

以诚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城乡一体

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8. 2015年 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在重

《概论》复习思考题

申十八大关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的同时,首次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新“五化”的战略任务。“绿色化”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李克强在出席2014年9月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给中国制度建设开出的三张清单是什么?“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

9. 党的十八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什么为重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把什么放在首位?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发展一体化

保障和改善民生 群众利益

第十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第九章 1、什么是“一纲四目”? 什么是“九二共识”?

2、“一国两制” 最早是谁在什么时候针对什么提出来的?其基本内容、前提、主体、核心分别是什么?

3、台湾问题、香港澳门问题的实质分别是什么?

4、中国政府分别在何时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5、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是在什么时候?

6、自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本宗旨是什么?

7、2015年5月4日,习近平在会见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指出: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什么的交流?

8、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是什么?

9、党的十八大后,面对哪些新形势,我们党多次表示,要珍惜历史机遇,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良好势头?

10、2013年6月,习近平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哪几点意见?

11、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12、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要注意哪几个结合?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怎样?

(1)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

(2)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首先,发展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其次也是发达国家

《概论》复习思考题

的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是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3)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两大问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一种辨证统一。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只有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发展,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地壮大,才有可能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避免世界大战。在这两者中,发展问题是两大主题的核心问题。

3、如何理解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发展中的世界多极化和世界格局演变的经济全球化。

1.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2)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3) 但也要看到,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

(4)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

(5)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1) 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2)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

(3) 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4)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

4、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5、什么是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 是指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能为国家(地区、集团)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机会和境遇,并对其历史命运产生全局性、长远性、决定性影响的某一特定历史時期。

6、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根据:(1)当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和平与发展以被世界各国广泛达成共识,同样中国始终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主要表现在我国的外交政策上我国外交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和平外交五项基本原则,这些外交政策决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概论》复习思考题

(3)中国坚持与一切友好国家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大力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际事务。

(4)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保障各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权利。 重要意义:

1.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2.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7、什么是“三个世界”的划分?谁提出的?

毛泽东在1974年2月22日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号召联合起来反对霸权主义。毛泽东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这个战略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8、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鲜明特征是什么?

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9、对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是什么?

(1)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10、在战略机遇期,我国发展面临来自国内方面的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哪里?

(1)海外投资。

(2)进出口贸易

(3)金融证券保险业

(4)房地产业

(5)旅游业

(6)劳动就业

(7)经济增长

(8)经济地位

11、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概论》复习思考题

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带给世界的是更多的威胁吗?

随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一个发展崛起的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和平发展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在于:

①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门1/5的巾冈保持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胁,而是世界的机遇。中国发展了,市场更加广阔,吸收外国商品和对外投资的能力增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就更大。

③中国是一负责任的大国,主张按照公认的国际规则办事,对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通过集体磋商和谈判,以和平的手段和方式,谋求现存的不合理的规则和秩序逐渐得到改革和调整。

④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的同时,也使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永远不称霸,不谋求势力范围,不在国外派驻一兵一卒,中国的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的发展。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

2、什么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共同富裕

4、谁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

5、谁是基本依靠力量? 农民阶级

6、什么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

7、什么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民族平等

8、什么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各民族共同繁荣

9、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是什么?答:

10、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是什么? 答: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1、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什么样的发展路子?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什么?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13、新时期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是指什么?

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

联盟

《概论》复习思考题

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

的联盟

14、新的社会阶层有哪些?答:

15、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全党,全社会都要坚持什么样的重大方针?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

16、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建军治军思想?

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哪些问题?

答:首先,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其次,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最后,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法水平。

3、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考验有哪些?

答: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考验。

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4、党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是什么?

答: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5、简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目标?

答:党的十八大提出来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目标。

这充分体现了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对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水平,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深远的影响。

把学习型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学习是开拓前进的基础,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进行创新。

建设服务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实现党的宗旨的本质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转变执政方式的必然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

《概论》复习思考题

源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5iq.html

Top